孙政府与人民宣战记 中华文库
孙政府与人民宣战记 1924年8月26日 |
(一)
▲大元帅谓可扫平商团民团
- ▲附和争械者以土匪论
- ▲各属商民团之决心
- ▲程潜亦离去大本营
- ▲省城各处常有小冲突
- ▲警界多向商民表示中立
- ▲胡李劝告佛山商团无效
- ▲银业行与孙政府以大打撃
- ▲商团通告廿五日罢市
政府只闻与邻国门、与盗贼斗、与骄兵悍将斗、未闻与人民斗、政府而与人民斗、即自己宣告死刑、只有豫备收盘、再无开张之馀地、此次孙文争械、公然与商民作战、记者早料必牵动政府之自身、至昨廿二日、果由争械风潮、一转而为政府与人民首战风潮、四乡商民陆续罢市、封琐省城、观其趋势、实为人民解决粤局千载一时之良机、爰此笔迹大状况如下、
(一)查此次商人罢市、系于孙文扣械后、即先往佛山开各属商团大会议、只许代表列席、非经认可之代表、即团总亦不得入座旁听、彻夜讨论、始行议决、各属代表焚黄矢誓、生死与共、其人心之坚决如此、由副团长陈恭受董其事、而以广州市及一百零八属代表为辅翼、各属商团民团商会、三方合作为组织、其种种进行计画、备极深沈、一则由求西南北四江商民团军、联合运动、而广州则先取静止状态、盖以广州团军、不过数千、大兵压逼、糜烂堪虞、而四乡团军、合计将及二千万、乡间且道路纷岐、便于动作、利土著不利客军、大兵无用武之馀地、此其一、次则由南面佛山附近十馀属、担任发起、然后北江继起、东西江继起、以次响应、盖佛山以南、全属粤军范围、与乡团商团、素有相当之情感、较之东北两江、纯为客军监视者、易于活动、且地当珠江三角、港汉纷歧、水道利便、朝发夕至、利于军行、此其二、又次则第一级办法、四乡商团罢市、第二级办法、四乡轮船罢运、第三级办法、商乡团集中后、举行兵谏、第四段办法、宣布政府罪状、与国民共同声讨、盖此次商团既挟其与械存亡之目的、而又有大规模之势力、自然求一根本解决、政府如俯从民意、固如天之福、若万一政府始终怙恶不俊、则不得不起而行使孙氏所教之国民罢免权也、此商乡联团今日发难之内容也、
(二)二十二日、罢市之说、此间廿贰早有所闻、盖为预定之步骤、而非仓猝所构成、但初未知其从何处罢起耳、至廿贰早、佛山方面、通済桥以下繁盛街道、于上午八时起闭门停业、近郊街道、如缸瓦栏一带、于下午二时起闭门停业、所有街闸一律半开半闭、净容一二人通过、而集中镇内之团军千馀人、一半梭巡街道、一半巩卫团部、日夜轮班、不准擅离、其由各地开来之团军、陆续不绝、是日由团军大本营、发出重要宣言、声明罢市之理由、为督促政府还械起见、若仍不得当、则大举团军、诣省请愿、与政府相见、请三千万人民、共为后盾、词极激壮、并由该机关发出密令、划佛山为团军戒严区域、以贝底水为第一重防线、五眼桥为第贰重防线、佛山为第三重防线、随可布请滇军退防、至廿日六时、广州接得警耗、谓滇军与商军、已在邵边接触、时又接电报、谓滇军已全部退出佛山、现到达石围塘、凡此皆佛山罢市后之省中所闻也、又据乐从郷人来省者言、澜石乐从官山沙头壹带、均于二十二日联同罢市、并见澜石乐从石湾各团军、早晨拉队出佛、集合等语、又有乡人从小榄抵省、谓前日石歧有团军数百人、扣留渡船一艘、运团军赴小榄、昨又由小榄运团军返石歧、状颇忙碌、而九江杏坛小榄桂洲等处均已罢市等语、此佛山以南之情形也、统观以上形势、则北自佛山、南迄江门、凡陈村乐从沙头官山九江古劳甘竹沙坪龙江杏坛黄连桂洲小榄十馀属均同时陷入大罢市范围中、(又闻东莞太平亦定廿三罢市)故消息传到广州、官民大震、加以卫戍总部据报、贰十贰日有北江民团数千、由高塘江村南下、一部分集棠下三元里以上、壹部分集寺贝底以上、一时风声鹤唳、熙来攘往之五羊城、竟如陷入重围中、廿四乡民团之状况也、
(三)广州商民、自得四时罢市消息、外面镇静如常、惟其内部布置、亦至足惊人、商团方面、则赶办某色(不便发表)新式军服四千馀套、预备孙军捣毁市面时、即变服从事抵御、或某种自卫法、又凡入商团店户、壹律加建铁闸、傍晚六时后、即铁门重锁、景象森严、此其壹、米行方面、连日去电各埠、止截办米来广州、已登桯者只准在港起卸、现存米埠之米、亦即日运出香港、其存于沙面者、则暂不移动、(闻孙政府将密令人截米出口想已事不及矣)此其二、银业方面、则将所有现银、尽量提出香港、只留少数、为应付门口周转之用、查市上现银、因七月时某某等俱乐部欲压低港纸、曾搜集银亳百馀万付港银仓、按出港币四百馀万、用以流通市面、故港纸日前跌价、而市上银根、因此已告短绌、加以连日商人源源运出、故目下广州银业、平均每家存银不及千元、此其三、此外如七十二行商、各大公司各大工厂、皆纷纷将贵重货物、运往别处、仅留平常货物应市、此其四、统观以上各种举动、浅而言之、则商民恐孙氏出其捣乱下策、故着着预为之防、若深而言之、即省城银业渐空、四乡来源告绝、商场固日就凋毁、而饷源日趋短绌、政府财政、其势必至阴干而止、此已为变相之罢市矣、盖广州商场全靠四乡灌输、四郷商业一停、则广州如无形之锁封、虽不罢市、亦无市可开、为政府者、无威可施、无物可抢、只有向四乡团军加以攻击、但官与民壹战而大事去矣。
(四)政府于一日之问、外忧内患、纷起迭来、其手足忙乱、固不待言、廖仲恺邹鲁陈其瑗吴铁城、已即纷纷遣发妻孥、检拾行李、乘轮赴港、于是壹般地皮友见状、以为风声紧急、亦相率星夜迁眷搬家、或往港澳、或往长堤旅馆、一时港船旅馆、大有满坑满谷之势、至其何以慌忙如是、大抵机关中人、平日皆知政府寿命不长、今日民心大变、必致势如山倒、且闻滇湘桂粤四军军官、曾开秘密会议、决对商团政府、取中立态度、断不助斗、以免激励民愤、后来客军无路可走、然则各军已表示不肯实力、宜乎一般政界、胆怯如此也、惟民心既变、官心又离、孙氏之心则如何、据内幕消息、孙氏仍一味主张坚持到底、故廿二日各界调停代表请愿时、孙氏仍以商团自行检举、为先决问题、并不言还枪办法、又闻孙氏将赞成廖仲恺、用严厉办法处置佛山罢市商团、如不从速开市、作土匪论、派兵严剿、又孙氏疑李福林与商团有私、魏邦平与陈恭受有私、特派人监视魏李、又孙氏现对人言、广东全省商人罢市、皆无如我何、只用三千兵队、立刻可以扫平商团民团、实无战之能力、以上种种、皆由某要人传出、故识各现、双方将来之剧变、必不可收拾、请拭目以观其后可也。
(五)械潮初起、孙文自认陈廉伯为对垒之人(孙氏所称陈氏欲为意大利棒喝团首领故云然)今又与陈恭受对垒且谓陈自称攻城总司令、然则两陈均有与大元帅抗颜价值、其历史不可不详、陈廉伯人所共知、无待介绍、陈恭受籍隶南海石湾、别字盆南、现年四十馀、有清诸生、初授徒于乡、后肄业警察学校毕业、任省城医官、因魏邦平任上、任为秘书、曾代行第三师长及市政公所所长事、魏退职、陈脱弃政界、经营商业、南海蓬肇堡同人、迎归主持团局、为陈投身团务之始、自是陈有意办团、显著成绩、前年任佛山商团者、声望渐起、陈为人精详稳健、故以才干见称于侪辈、且通文、此次商团宣言、亦有出陈手笔者、陈每自称、我不过一“老书办”耳、然以一老书办而与大元帅对敌、亦书生之足以自豪者也。(此信廿三日发)
又一函云、四乡商团、以人罢市促政府还械、其心思之婉曲、步骤之安详、手段之文明、实属无可疵议、若在欧美民力发达之国、对此强暴政府、早已纷纷崛起革命军、明目张胆、推翻执政、岂复取此纡回忍讳手段、故佛山罢市事一起、粤民无壹不表同情、其罢市之蔓延、亦至迅速、除昨刊发表西南方面佛山一带外、尚有东南方面、东莞太平寮步茶山虎门宝安南头一带、正北方面、棠下三元里仁和市太和市江村高塘石井一带、正西方面、小塘西南三水河口金利一带、均已陆续罢市、真有星火燎原、不可扑灭之势、连日省中各等级机关、如大本营卫戍部省署等、接各属商民罢市、民团起动之报告、凡数十起、积之盈尺、读者于此、掩卷而思、必以为孙政府睹此民气汹汹、当有俯顺舆情、发还枪械之举、不特读者有此想、即普广东三千万人、亦必有此想矣、岂料孙政府事事违反民意、出人望外、据最近确息、孙政府不特不以罢市为意、且想决定将所有附和争械罢市之各属商团民团、一律作土匪论、加以严剿、闻廿三晚大本营开文武大会议、对付罢市问题、所谓总司令军长师长等等、多谓饷源一绝、军心哗散、东江敌人、乘隙而起、恐无抵抗之馀力、请用和平调解方法、惟孙文独怀异议、谓潮陈兵力有限、断不能与我数省民党为敌、独商团民团、根蒂深固、声势浩大、而又不肯入党、若一长其威焰、则革命党十馀年根据地、必颠覆无馀、陈炯明得政、革命党尚可复起、商团民团胜利、则革命党不可复起。(大元帅素来勇于打自己人从前与唐陆合而伐北未成即先打唐陆去年与陈氏合而入粤未几即先打陈氏今又不打陈氏转而打商团民团矣)今正宜乘其羽毛未丰满、加以大牺牲、方免噬脐之悔、且劳工政府、须扑灭商人、主义力有发表、苏俄前例可师、故今日政府、宜速改目标、先打商团后打陈军、万一因此失败、亦于劳工历史上占一重要篇幅等语、孙氏发出一场议论、后一般共产要人、有鼓掌和之者、惟各军官皆不敢复行置喙、满口声称服从大元帅、孙文乃志得意满、即晚决定由豫滇湘桂四军、各抽调五百人、攻打佛山、(又利用客军打广东人民)各军官均唯唯奉命、樊锺秀尤为讨好、自愿多拨炮兵一营、孙文当即抚樊之背、以好兄弟称之云、廿四早此壹支征讨商民大军、竟浩浩荡荡、由石围塘趁广三车登程出发矣、未知佛山商民联团、胆敢抗拒天兵否、请待后訉、惟记者有一预言于此、孙文箝制广东人民、一年零八个月于前、民怨沸腾、简直透出天顶、与清末宣统时代、何其相等、陈军屡起屡蹶、不能得手、又与当时革命党迭次起事、不能成功、亦复相类、今孙氏忽闹出与商民争械案、竟尔诬民为匪、用兵攻打、又与盛宣怀闹出与川湘人民争路案、诬之为匪、派兵攻打川民、同一榜样、然当时各省民军起义、响应路案者、不崇朝而遍于大江以南、清社遂屋、则今日广东各属团军、为披发缨冠之义所逼、分起义师、响应械案、亦将同其一辙矣、属稿至是、并得数种要訉、闻省城商团、奉到佛山命令、谓各属团军、现集中佛山者、已有二千馀人、仍恐卫护之力不厚、希刻日开拔来禅。广州商团据此、已于念三日抽调六百人、全副武装步行赴禅矣、又闻西江沿广三铁路一带乡团、知孙氏必用兵来攻、已预备在铁路两旁埋伏、一闻进兵之令、即将铁轨掘断、以绝孙军交通、然后用散队与之接战云、又闻太平虎门一带、团军声势、非常浩大、驻防军队、已用万急电报、请刘震寰迅调黎鼎鉴全部来虎门助防、以免有失、又闻北江民团数万人、向以善战著、平日因有民党朱武蔚、江东山、为香从化联团局长、故颇为政府维持地方、现该团因愤孙氏无道、已排斥朱江、不日将有激烈举动云、观此种种、可知孙政府已到四面楚歌之境、无怪连日省城居民、纷纷迁眷他去云。
另一访员函云、商团购买军械、早防政府攘夺、许崇浩以团员资格、自讨奋勇、向孙政府领得护照、孙文利用此点、诱团械入广州口岸、遂取销护照以为没收地步、程潜以军政部长资格、认定此举失政府之威信、陷全粤于纷扰、为自己面子计、向孙文力争、谓团械内有存根可凭、外得各国默许、更得政府护照、始驶进珠江、非私运渔(?)可比、且枪枝与护照数目相符、时期亦无违反、手续上便无错悮、潜个人去留不足惜、(?)如政府威信何、孙文不怿、嗾其党徒、喧传此械、程许有受贿嫌疑、传许到大本营面质、程以工于词令、得免押留、探知民怒难犯、孙文已有脑病、左右唯知残民自肥、恐陷漩涡、遂买舟来港、或说其己偕徐绍桢赴沪云、又孙文自知扣械不容于公论、一面在省极端拑制商人喉舌、复令其私人某来港、再办某报、不外为对陈廉伯、肆其攻击而已、惟孙文以为商民投鼠忌器、必不敢罢市、不料至昨廿五日、熙攘之广州市、一变为新年景象、家家闭户、人人痛心、西关繁盛街道、均有若辈足迹、(?)城东城西、常有小冲突、时发时止、警察已逃不站岗、各区长以吴铁城交卸、纷纷向街坊表明态度、均暗中仍护卫商民、壹说且谓孙文已下永丰舰、未知确否、但连日政界中人、多已挟其眷属迁避往港、有到某俱乐部者、已见范石生傅秉常胡青瑞伍朝枢陈融等在此、大元帅正在忧劳、(?)若辈乃在此娱乐、君忧臣乐之谓何、岂人心已去、官心亦去耶、又特约通信员田十函云。孙文政府虽明目张胆、硬拿商械、但亦欲得有人与商民接近之人、劝令商团缴价领枪、以徐绍桢向与商团接近、因派其与商团磋商、徐到时各团友自由发出意见、有拟提出四项条件者、(一)取消陈廉伯通缉、政府须向陈团长道嫌、(二)全部商械一千二百二十九箱、无条件刻日交还、(三)政府承认联防总部成立、(四)现政府失人民同情、应请孙文迅速下野、四条件起草后、(?)老(?)者主张将第一条政府须向陈团长道歉一句删去、第四条系涉及政治问题、亦全条删去、然后向徐提出、卒以双方相距太远、不得结果而散、现徐已往港、闻不日即赴沪云。
(二)
▲陈廉伯之谈话
- ▲廖仲恺之强悍对付法
- ▲实为恐吓商民之空气
- ▲省署又会议转圜办法
- ▲东江前方军事之紧急消息
- ▲有人献议乘机实行共产
- ▲罢市第壹日之情形
- ▲江孔殷亦出而调停
孙政府扣留商团军械案、比来因双方各走极端、风潮已愈扩愈大、其成立有商团之市镇,计共一百三十八处、俱皆实行罢市、风云险悪至此、似已无和平解决之希望矣、惟此次商团购械之经过、外间尚鲜有知内容者、记者日咋特走访商团联防总长陈廉伯君、探询一切、兹录其谈话如次、以谂阅者、陈君云、此次商团之争械、初非有意与政府作对、亦并无含有政治臭味、不幸竟闹至如此田地、诚非予意料所及、顷承君以购械之经过见询、余自当源源本本奉告、但未述购械之(?)、请壹述商团成立之原因、及中间所经过之艰难困苦、当民国建立后、吾粤土匪蜂起、萑苻遍地。即省会地方、亦抢劫频闻、粤人遂稍有觉悟、以为官之卫民不如民之自卫、于是余乃与岑伯铸、郭仙舟、卢辅臣诸君、于民国元年发起组织维持公安会、并由余捐助开办费九百元、并假下九甫锦纶堂为会址、嗣以该会无甚进展、始改组为商团总所、推举岑伯铸君任团长编练团军、然当时规模仍甚狭小、入团者资格之限制又极严、故仅得五百人左右、俱皆各商店之司理与司事、不料海珠之役、岑君遇难、乃推黄鹭塘君代理其职、斯时地方已颇太平、无甚可纪、迨至民国八年、商团不特无进步之可言、且退伍者日多壹日、其实团军仅馀二三百人而已、团友因是乃凂余出而维持、余自问不学、本不敢膺此重责、祇以众团友以大义相逼、不得不勉为其难、适因粤省年来、变乱频仍、入团者遂日有增加、由二三百增而千三四人矣、自后、每年约增加人数壹千之谱、计至现在广州壹隅之团军、常备后备者、已达八千人之众、尤以最近壹贰年增加至多、盖已将从前之资格限制取销、凡属正派商人而体质合格与热心团务者、均可报名入团、不限于各商店之司事人、但惜枪枝不易购取、故仅如此数、苟有枪可购、则可增四万人以上、因欲加入者、尚纷纷前来接洽也、团友以多数人、无枪如向隅、但为扩充团务计、亦非购枪不可、遂有购枪之议、经开会议通过、着余执行、惟购买枪枝、确不容易、盖适是时华会议决不得售卖枪枝与中国、故迭经同人介绍、均未能成事、有未订约而中变者、有既订约而中变者、余睹此情形、迫得亲向南利洋行订购步枪四千八百五十杆、配子弹一百一十五万颗、驳壳手枪四千三百三十一枝、配子弹二百零六万颗、又大小手枪六百六十枝、配子弹一十六万二百颗、合共一千一百二十九箱、此项枪枝除广州市商团须用一部分作、其馀俱属各埠商团附托购取、即依照此额、尚未足分配、其详业见日前贵报所载一览表、兹可不再赘矣、余既一面向该洋行订购、即一面托本团团友许公武君(即许崇灏)代向军政部领取护照、皆据计君覆称程部长业已负完全责任、并代领出务字五十三号护照、及本月九号三时接哈辅号船(?)(?)电、皆谓该轮当晚即可抵广州、余遂于五时预早携照及签纸赴税务司纳税、备明晨即可起卸、不料晤税务司后、税务司谓、顷据粤海关监督函称奉大元帅府令开、此帮军械非有大元帅府命令、不准擅自起卸、余突闻此语、极为骇诧、以为既领有军政部护照在案、何以忽又留难、乃急觅公武、请其转向大本营交涉、公武答应允于明早约同许崇智往见孙中山、据许崇智亦谓此事必无问题、渠亦粤人当然帮忙、延至十号午十一时许、许公武已由帅府回、谓孙中山已无问题、祇嘱(?)事张扬、免为客军所闻悉、大约今日下午三时左右、可由胡汉民将手令俾我转交、准予起卸矣、是日各团军闻訉、在总所集合、颇形鼓噪、余再三劝慰始已、䛯候下午四时、仍不见将(?)令发出、余亦甚焦急、电询公武、公武旋以电话答复、谓该轮今日必(?)能抵白鹅潭、何必着急、而大本营亦谓须于一晚开一会议、始能答复、请姑耐之、余等是时亦无(?)可设、听(?)而已、迨七时忽接许崇智打来一电话、略谓那威轮船已抵白鹅潭、你们知道吗、余等至是始知该轮已到步、急请公武到商、余兴总所职员叁四人及公武、候至九时半、仍未得大本营之答复、相约待明、再交涉、及(?)壹号、廖仲恺由香山返省、大本营又谓须与廖鲁量、余急电话问廖、廖谓渠(?)自香山返、对于此事、并未悉其底蕴、令向政务厅长陈树人磋商、讵即派代表晤陈、陈(?)谓须考虑过。卒无结果、另据报该轮之旁泊有永丰舰、似有监视该轮之意、团友咸哗然、至二号、该轮果为永丰舰押赴黄埔、于是由政界某俱乐部、倡私运渔利等说蜂然起矣、十四号由公所辩(?)、而公安局吴铁城派员到总所调查挂号购枪数目、意欲觅取罅隙不可得、遂又(?)为附逆矣、以上所述、乃此次购枪之原起、与交涉之经过云、
又广州特约通讯员大仁函云、此次军械案发生、孙文蓄意夺械、遂不惜强诬商团以种种罪名、曰造反也、曰召集土匪攻城也、在孙政府之为此言、固以为商团或有此举动、政府之收没其武器、更为振振有词、而在外界、则一面固愤孙政府之所为、一面亦以商团确有(?)武力驱孙之进行(其实革不良政府之命亦民族自决所有事、不足怪也)其实商人无不以身家性命为重、不似暴徒之以人民身家性命为孤注、轻于一掷、不过被扣军械、系以血汗资本自购其自卫武器、一旦横被夺去、情实不甘、且因此而累及热心众事、正副团长、亦不能不以死力争之、然(?)只决定至不已时、乃出于消极之一途、以罢市促政府之觉悟耳、初非有意仇视政府、若政府不以武力摧残、则商团亦断不自行开衅也、自佛山罢市后、佛山商团军、多退至石湾(?)(?)大(?)冈一带、各属商乡团之远来互卫者、亦集中于此、其意亦欲避免军团误会、或因而发生冲突、苟孙军不侵入集合地之防线、亦断不与之为难也、故自胡思舜以半中立态度、勤佛山商界、即有一部份商店开市、则商人方面之苦心及其态度、亦可明白矣、(胡氏布告人意谓诸君争此团械亦自有其理由但自有解决办法不必各走极端云云原文录第三张佛山罢市潮一段)而且各属罢市后、若孙政府觉悟、有转圜办法、则广州亦必不至罢市、乃孙文惟知仇恨人民、惟与人民宣战、且下令派大兵往佛山围剿、人民知孙政府必不可以理争、故广州商人亦不得已而罢市、自二十四日下午二时、商业维持会、假座总商会、召集七十二行商界、继续开调停械潮会议、到会者三百馀人、讨论良久、迄无解决办法、随有多数提议、谓细按日来政府答复、还械二字、实已绝望、无调停磋商之可言、不如广州商民、亦加入罢市、以促政府之觉悟、于是群起而附和者声震四座、有政府党羽三数人、仍请再上呈孙文、(?)第二次力争、群众大声喝斥、率以多数主张、定二十五日广州实行大罢市、即散传单通知各商店、至夜后七时、各商店接到传单、居民登时震动、星夜携男挟女、购办柴米伙食、全三鼓不绝、全市街道、严局闸门、不易通过、军队荷枪、满布各马路、人人皆恐广州流血之祸即在目前、形势极为危急、此则廿四夜之过去情形也、又是日(廿四)各商店代表环集总商会、刺探政府对于扣械案之最近主张、迨聆悉答复、未能满意、复提出请求政府先行解严、静候解决之意见、商董等未及答复、人丛中突有人厉声谓曰、械既不允发退、请求解严亦不可得、我辈商民更有何保障、惟有即日闭门停止营业而已、于是全场鼓掌、杂以叫好之声、亘数分钟始止云、又闻罢市之举、二十三晚各商店早已相率签字、决定实行、迨二十四日向总商会探询、不得要领、而返驻市区之军队、复咄咄逼人、且源源而至、商民为生命财产计、遂不得不暂行闭门、盖纯为避祸计耳、目下商团方面仍持消极对待态度、各属亦相继罢市、务使孙氏势力所及之地、一致行动、商乡团仍抱定其维持地方治安之宗旨、若政府不派兵压逼、无论如何、决不先行开衅、倘政府不谅、临之以兵、则商人为生命财产计、不得不采正当卫手段、或竟至生冲突、则由于政府所逼成、其实不(?)商民云、又闻外交界消息、领事团方面对于此事、备极注意、日闻已决定应付办法、如广州市不幸而发生战事、除向粤省政府提出警告外、并即调集兵舰、进驻省河、实行以保护该国商务为辞、劝止双方在市区内作战、以实力保护其侨民及商务、而外人意见、亦以孙氏藉武力以逼压商民为不合云、
又廿五日来信云、广州市商店二十五日已实行罢市、除粮食等店外、业经完全关门、停止营业、彼粮食店之未同时罢市者、因待存货沽清、即采同壹态度、预料未罢者、叁数日间、定当接踵而起也、目下孙政府对于罢市风潮、仍采威吓压逼手段、其见诸事(?)者、公安局煌煌布告、限即日四时、须即往复业、并派警轮门劝告、散派传单、倘仍属无效、即不负保护之责、大新先施公司等、(?)日下午竟被大队军警、威力强逼复业、该公司(?)无法、逼得铁闸牵开、(此节详见第(?)张)至其他各商店、则依然闭门如故也、公安局复泒大队武警、并配有水机关装甲汽车、出巡市面、藉以威吓商民、即日施有此两种办法、岂料效果全无、顷闻廖仲恺决定三种办法、对待罢市风潮、自以为极有把握、(一)先行劝告商店复市、(二)劝告无效、即实行派队督拆(?)闸使商团失所屏障、(三)倘壹二两办法俱无效果、则泒人占据商店、代为营者、以上三办法、现经决定实行云、在各军首领则恃其拥有虎狼之众、公然布告、以糜烂地方为词、换言之、即商民如不开市、此横暴之军队将出而肆意劫掠、须知知此种口吻、纯属恐吓之词、广州市为彼等命脉所寄、试问摧残而糜烂之、何以自全、纵使人民不起而反抗、而粤军大举而至、将何以抵御、此种政策、简直自杀耳、故现在孙政府之所谓如何如何对待、纯为一种空气作用、藉以恐吓商民、
徼幸其有所畏而复业、庸䛯如此次广州市商店大罢市、对于孙府政所决定以为对待、种种办法、固筹虑已熟、确信可言而不可行、况商人等早持消极对待、(?)物均(?)存(?)几即令可以派工人入店代理营业、但货物售(?)之后、又何以为继、(?)结果、仍不免于停业、特为时间问题、以二十五日罢市实行、廖仲恺胡汉民孙科等大起恐慌、力谋应付之法、上述各办法、不过为手段中之一种、究竟枝枝节节、未足以根本解决、根本之图、仍在于调停疏解、(?)日下午九时廖仲恺召集军民各长官、总商会会董等、开紧急会议于省署、磋商转圜办法、但如何调停、大约仍须向扣械案谋解决也、孙政府之如是著、(?)(?)、东江军事影响、实为最大之原因、进逼连和之张文达部、已被陈修爵解散。许崇智匆匆出发北江、如因此事、粤军部队、闻有一部已过正果、增城石滩颇形紧急、中路博罗粤军、级纷增兵、石龙附近之乡团、因扣械案发生、集合者已五六千人、南岗附近亦有数千、准备作商团之后盾、刘震寰以后方形势不佳、恐一旦有发、则前后受敌。全军覆及堪虞、故急行率队退返石龙、粤军且已乘势进逼、前方军事之紧急既如此、后方风潮汹涌又如此、此廖仲恺所以欲亟谋消弭也云、
(三)
▲愈逼开市愈要闭门
- ▲佛山仍未开市
- ▲市民反对先开市再议扣械事
- ▲伍江等调停条件无效
- ▲政府只知压逼商民
- ▲目的仍在没收军械
▲李宝祥劝商店廿七开市
- ▲夜长梦多之调停说
- ▲廿六日总商会集议之真相
- ▲已被大元帅一笔勾消
- ▲外面以调停为敷衍
- 商民抱(?)械亡与亡之决心
(四)
▲共产党反对调停
- ▲米粮由孙党收没公卖
- ▲米行仍不肯开市犯众怒
- ▲孙文自谓要大开杀戒
- ▲声言开炮击西关
- ▲豫军放火烧街闸
- ▲外埠华侨纷请发还扣械
(五)
▲许崇智出任调停
- ▲扣械一部已运入省河
- ▲省长公署改挂劳农旗
- ▲农学生分手枪之目击
- ▲决定(?)分兵赴石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