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社序 中华文库
存社序 作者:华夏 清 |
|
聪明三十里,不颖乎?而神气络万里矣!然千里思驾,可一日命,则志通天下。凡推海横宇,入吾意而地不尺阔也。故以力用而夸父愚,以悟用而操鬼犹足智。然铜鸣铎厉,神物固不易传也。
世之奇子建者,雄称步才,不复疑其胸竹。而《典论》论文,独置爱弟不道。迄今追建安七子,不终列子建,自不泯泯。乃知立社必不能使名贤无外遗,而社文之出,足称准也。盖人持其识才精学,与意桴相捷应也。
予尝思甬文,每操风会之先,独不乐与异壤拔帜之帜。是以世欲边陲吾甬,乃天若开之,使后出愈奇,遂起某辟而振六朝之盛矣!
夫正则骚、子长史、工部律、荆国文[1],代仪不朽。而祖守者或习自种,或臬自新,盖所动诚在风也。王、刘、沈、谢,今始彪炳,果谁为之欤?国初忠文濂溪、青田诸子[2],轶有宋而上,夺文贞燕许之席[3],似亦法六朝遗体。而究绎选中赋颂,踪屈踪枚耳,其补亡且追三百矣,安得简忽其意而缛繁是咎?
卣一[4]为予言:某天才奔放,目绝今古,特以富腹丽心,故肝肺皆若纂组耳。然论文不鄙奇险,贵严伍;不外豪宕,贵基厚;不弃倍倔,贵奥辟。李广宽之乐何加[5]?程不识之卧而御警也[6],汾阳不可及[7]。惟淮王之旗帜壁垒为可师[8],武侯所以天瑜而走懿也[9]耳。元结[10]凝然如山,尚矣!孙可之[11]何如人哉?否则盈唐多烟霞痼,何足重要?使欧阳公不黜即已[12],而好作艳语,岂果坠马牛腹?子云有本耶?退之束功令耶?晋宋之际,胡为有彭泽耶[13]?同甫孰龙孰虎[14],自谓独长,而人各有意,原无庸一一格也。
惟子建甘不齿于兄丕,而亦不耻七子之不与[15]。即若甬文,不兢兢与天壤争帜,而亦尝不俟生于甬者。繬素之羽[16],庞之故千里命驾,万里神符。彼争颖一舍者,岂能百世不惑哉?读社一编,当幡然起也!
注
- ↑ 正则骚、子长史、工部律、荆国文:指屈原(字灵均,一说名正则)、司马迁(字子长,曾任太史令)、杜甫(曾任工部员外郎)、王安石(封荆国公)。意指这些人的骚体、史传、律诗、文章。
- ↑ 濂溪、青田诸子:“濂溪”应指宋濂,“青田”指刘基(青田人)。意指明初宋濂、刘基等文人。
- ↑ 夺文贞燕许之席:“文贞”指张说(谥文贞),“燕许”指张说(封燕国公)、苏颋(封许国公),二人并称“燕许大手笔”。意指明初文人超越了唐代张说、苏颋的地位。
- ↑ 卣一: 指王家勤(字卣一),华夏友人。
- ↑ 李广宽之乐何加:用《史记·李将军列传》典故,李广治军简易宽松,士兵乐于效命。意指宽松自然(如李广)有何不可?
- ↑ 程不识之卧而御警也:用《史记·李将军列传》典故,程不识治军严谨,日夜警戒。意指严谨防备(如程不识)即使在休息时也能应对警报。
- ↑ 汾阳不可及:“汾阳”指唐代名将郭子仪(封汾阳郡王),喻指难以企及的最高境界。
- ↑ 惟淮王之旗帜壁垒为可师:“淮王”或指汉淮南王刘安,好文学,门客众多,编《淮南子》。意指应学习刘安那样建立鲜明的文学旗帜和坚实的壁垒(阵营)。
- ↑ 武侯所以天瑜而走懿也:“武侯”指诸葛亮(谥忠武侯)。“瑜”指周瑜。“懿”指司马懿。意指诸葛亮运用策略(如旗帜壁垒),能使周瑜感叹“天瑜”(既生瑜何生亮),并使司马懿退走(如空城计)。
- ↑ 元结:元结为唐代古文运动先驱,文风质朴刚健。
- ↑ 孙可之:孙樵,字可之,晚唐古文家,继承韩愈、柳宗元风格。
- ↑ 使欧阳公不黜即已:“欧阳公”应指欧阳修。意指如果欧阳修不被贬黜也就罢了(但贬黜成就了他)。
- ↑ 胡为有彭泽耶:“彭泽”指陶渊明(曾任彭泽令)。意指晋宋之际为何会有陶渊明(这样自然平淡的诗人)?
- ↑ 同甫孰龙孰虎:“同甫”指陈亮,字同甫,南宋思想家、文学家,为人豪迈,自视甚高。意指陈亮自评为龙为虎(孰龙孰虎,自比英杰)。
- ↑ 甘不齿于兄丕,而亦不耻七子之不与:指曹植(子建)甘愿不被兄长曹丕(魏文帝)看重(不齿),也不以未能列名“建安七子”为耻。
- ↑ 繬素之羽:“繬”同“缬”,染花的丝织品;“素”指未染之帛;“羽”指鸟羽(喻文采)。意指染过的和未染的丝帛,加上鸟羽(喻各种风格、基础的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