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松溪君传
作者:金瑶 
本作品收录于《金栗斋先生文集/卷07

君讳潭,字汝清,松溪其别号也,于予为三从侄。父讳诏,颖慧而实;母吴,实而懦。君性状生而类母,木强少警颍。入小学,诵授习仿如常儿。年十七受贾出白下,父营一小邸,尝之榷会贩儥如老贾。父曰:“孺子可教也。”即以所主耶委之。父素号善贾,君在邸步赵父迹,无不及,岁计所获或饶于父。父[1],同邸人有懦君者,君疑焉,遂迁贾于六十馀年,又迁南谯。贾虽屡易而资岁益长。

年若干,偶溃胯疡剧,君因委而归。家人以君疾为祟,要于道巫禳之。君曰:“焉有此疾而祟者乎?”竟不禳而疡亦[2]以不害。

君事父孝,无亲兄弟而多从兄弟,君无不爱且敬。君尝宿父丧,夜梦父有教言,怪之。旦而按所梦寻之,有征。越数夕再梦,又数夕复梦,如是者数四,皆启君所未识者。从弟儒官宿以博雅好古声一时,尝节有昏丧祭葬仪为一家式,君有事一遵宿所节行,毋悖违。

君少以行检自策。在邸日,尝有邻妇来以色授,君凝然若无见;他日又来授以言,君斥之。妇且去且顾君曰:“人言六官痴,六官真是痴。”六官,君小字也。邸之人至今啧啧颂君德。

君为人,身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步屧若不能奔趋追蹑,目近人三四尺方能辨。每见人恂恂趋前揖,无尊卑少长如一。生平未尝有一言欺人,人亦鉴君诚,未尝忍出一言欺君。亦未尝与人哄,即有哄君,君亦自克让。君不理外事,家庭事无害于义者,一顺诸弟行;苟有害,君必自反唇。盖君性虽顺而止于义,情虽和而不流,材虽懦而能自振拔,其可槩见者如此。

今年八月,忽得痰疾,不能离床第。予往视之,君强移步庭中见予,慰安之。君无他语,惟曰:“[3]无憾,但此生不得视葬吾亲,[4]不瞑目耳。”言讫泣下。予曰:“汝此言天启汝衷也。人生不能饯亲归土,诚是欠事。但汝三子皆可托,汝不葬,三子必克葬。”时君有老姊自其家来视,闻予华至见,语及弟诀言,恸甚。予不忍闻,即别去。后三日,君卒。

瀛麓野史曰:世人数人物,往往以敏锐有为者为绝才,至于纯朴不能为,便不指屈。孔子云:“刚毅木讷近仁。”而枨之欲,由之佞,皆在所鄙[5]。夫以四者为近仁,则凡[6]所鄙[7]者,皆去仁远矣。君为人悃愊而不华,虽无孔门诸子之学,而究其归,当在近仁之列。世无孔子,笃行君于暗然无闻于后世者,为不少矣。


  1. 同“卒”。
  2. 同“卒”。
  3. 同“死”。
  4. 同“死”。
  5. 疑为“弃”的异体字。
  6. 周“凡”。
  7. 疑为“弃”的异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