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王部二 太平御览
卷七十八.皇王部三
皇王部四 

    天皇

    项峻《始学篇》曰:天地立,有天皇十二头,号曰天灵,治万八千岁,以木德王。

    《洞冥记》曰:天皇十二头,一姓,十二人也。

    徐整《三五历记》曰:溟涬始芽,濛鸿滋萌,岁起摄提,元气肇启,有神灵人十,二头号曰天皇。

    《洞纪》曰:古人质以头为数,犹今数鸟兽以头计也。若云十头鹿,非十头也。

    《春秋纬》曰:天皇,地皇,人皇,兄弟九人,分为九州,长天下也。

    《河图括地象》曰:天皇九翼,题名旋复。

    《帝系谱》曰:天地初起,即生天皇,治万八千岁,以木德王。

    《遁甲开山图》曰:天皇被迹在柱州昆仑山下。荣氏注曰:天皇兄弟十二人,身貌相类,不可分别,治在柱州,昆仑也。

    地皇

    项峻《始学篇》曰:地皇十二头,治万八千岁。

    《洞纪》曰:地皇十二头。

    《帝系谱》曰:地皇治一万八千岁,以火德王。

    《二五历纪》曰:有神圣人十二头,号地皇。

    《遁甲开山图》曰:地皇兴于熊耳、龙门山。荣氏注曰:地皇兄弟十人,面貌皆如女子,貌皆相类,蛇身兽足,生于龙门山中。

    人皇

    《春秋命历序》曰:人皇氏九头,驾六羽,乘云车,出谷口,分九州。宋均注曰:九头,兄弟九人。

    项峻《始学篇》曰:人皇九头,兄弟各三分,人各百岁。依山川土地之势财度,为九州,各居其一,乃因是而区别。

    《遁甲开山图》曰:人皇起于刑马。荣氏注曰:人皇兄弟九人,生于刑马山,身有九也。

    《三五历纪》曰:有神圣人九头,号人皇。马摠云:一百六十五代,合四万五千六百年。天皇、地皇、人皇为太古。

    有巢氏

    《礼》曰:昔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郑玄注曰:冬则居土,暑则聚薪居其上也。

    项峻《始学篇》曰:上古皆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今南方人巢居,北方人穴处,古之遗俗也。皇甫谧以为有巢在女娲之后。

    《韩子》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多,人不胜禽兽蛇虺。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人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遁甲开山图》曰:石楼山在琅琊,昔有巢氏治此山南。王天下百有馀代,未详年代也。

    燧人氏

    《易通卦验》曰:燧皇始出,握机矩表计冥图,其刻曰:“苍渠通灵。”郑玄注曰:矩,法也。燧皇也,谓燧人,在伏牺前,作其图谓之计冥,时无书,刻石而谓之耳,刻曰苍精渠之人能通神灵之意也。

    《尚书大传》曰:燧人为燧皇,燧人以火纪。火,阳也。阳尊,故托燧皇于天。

    《礼含文嘉》曰: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遂天之意,故谓燧人。

    《古史考》曰: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穴居野处。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饮血茹毛;近水则食鱼鳖、螺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是有圣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悦,号曰燧人。

    《礼》曰:昔者先王未有火化,食腥也。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此上古之时也。后圣人有作,作,起。然后修火之利,范金铸作器用。合土,瓦瓴瓮及大㼶。以炮以燔,以烹以炙,以为醴酪。

    王子年《拾遗录》曰:遂明国,有大树,名遂,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氏。

    太昊庖牺氏

    《皇王世纪》曰: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蛇身人首,有圣德,都陈。作瑟三十六弦。燧人氏没,庖牺氏代之,继天而生,首德于木,为百王先。帝出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称太昊。制嫁娶之礼,取牺牲以充庖厨,故号曰庖牺皇。后世音谬,故或谓之,“宓牺”。一解云:宓古伏字。后误以宓为密,故号曰密牺。一号雄皇氏,在位一百一十年。

    《易下·系辞》曰: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中观鸟兽之丈,与天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结绳而为网罟,以畋以渔,盖取诸《离》。

    《河图》曰:伏牺禅于伯牛,钻木作火。

    《易坤灵图》曰:宓牺时,立元部,民易理。

    《易通卦验》曰:宓牺方牙苍精作《易》,无书以画事。郑玄曰:宓牺时质朴,作易以为政令而不书,但以画其事之形象而已。

    《诗含神雾》曰: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庖牺。宋均注曰:雷泽地名。华胥伏母。

    《礼含文嘉》曰:伏者,别也。牺者,献也,法也。伏牺德洽上下,天应之以鸟兽文章,地应之以龟书。伏牺乃则象作《易》卦。

    《左传》曰:郯子曰:“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杜预注曰:太皞伏牺氏,风始祖也。有龙瑞,故以龙令官。

    《春秋内事》曰:伏牺氏以木德王天下。天下之人未有室宅,未有水火之和,于是乃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始画八卦,定天地之位,分阴阳之数,推列三光,建分八节,以文应气,凡二十四气,消息祸福,以制吉凶。

    又曰:天地开辟,五纬各在其方,至伏牺乃合,故以为元。

    《孝经援神契》曰:伏牺氏,曰角、衡、连珠。宋均曰:伏羲木精人也。日角者,骨表,取象日所出房所立有星,衡中有骨表而连珠象玉衡有星也。

    又曰:《钩命诀》曰:“华胥履迹,怪生皇牺。”迹,灵威仰之迹也。履迹而生,以为奇怪也。

    《遁甲开山图》曰:仇夷山西绝孤立,太昊之治,伏牺生处。

    《帝系谱》曰:伏牺,人头蛇身,以十月四日人定时生。

    崔寔《政论》曰:太昊之世,设九庖之官。

    魏陈思王曹植《庖牺赞》曰:木德风姓,八卦创焉。龙瑞名官,法地象天。庖牺厨祭祀,罟网鱼畋。瑟以象时,神德通玄。

    女娲氏

    《帝王世纪》曰:女娲氏,亦风姓也。承庖牺制度,亦蛇身人首,一号女希,是为女皇。未有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伯而不王,以水承木,非行次,故《易》不载。

    《归藏》曰:昔女娲筮,张云幕,枚占之曰:“吉。昭昭九州,日月代极;平均土地,和合四国。”

    《山海经》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粟广之野。郭璞注曰: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肠化为此神。粟广,野名也。

    《礼》曰:女娲之笙簧。女娲,三皇承伏牺者。笙簧,笙中之簧也。《世本》曰:女娲作笙簧也。

    《淮南子》曰: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精民,高诱注曰:精,善也。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女娲阴氏,佐伏牺治者也。断鳌足以立四极,黑龙水精也。故力牧太山稽杀之以止雨也。极犹干也。冀州,九州中,谓合四海之内。积芦灰以止淫水,芦,苇也。苇生于水,故积聚其灰以止其淫水,平地出水为淫水。民生背方州,抱周天,方州,地也。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方,矩四寸也。寝绳,直身而卧也。

    《风俗通》曰: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縆泥中于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縆人也。

    《遁甲开山图》曰:女娲氏没,大庭氏王,有天下,五凤异色。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袭庖牺之号。自无怀氏已上,经史不载,莫知都之所在。共工氏水德,君木火之间,霸而不王。女娲是三皇之,称三皇者多有不同,以太昊炎帝为二皇,其一或称女娲,或称祝融,或称共工,未知孰是,自女娲至无怀十五代合一万七千七百八十七岁。

    魏陈王曹植《女娲赞》曰:古之国君,制造笙簧。礼物未就,轩辕纂成。或云二君,人首蛇形。神化七十,何德之灵。

    炎帝神农氏

    《帝王世纪》曰: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乔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主夏,故谓之炎帝,都于陈,作五弦之琴。凡八世,帝承、帝临、帝明、帝直、帝来、帝哀、帝揄冈。又曰本起烈山,或时称之,一号魁隗氏,是为农皇,或曰帝炎。时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炎帝退而修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炎帝,营都于鲁。重八卦之数,究八八之体为六十四卦,在位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

    《易下·系》曰: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礼含文嘉》曰:神者,信也。农者,浓也。始作耒耜,教民耕,其德浓厚若神,故为神农也。

    《古史考》曰:炎帝有火应,故置官司皆以火为名。

    《传》曰:郯子曰:“炎帝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杜预注曰:神农,姜姓之祖也。有火瑞,以火纪事名官也。

    《春秋命历序》曰:有神人名石耳,苍色大眉,戴玉理,日月清明有次序,故神应和气以生也。玉理犹玉英玉胜也。驾六龙,出地辅,号皇。神农始立地形,甄度四海,东西九十万里,南北八十一万里。所为如此,其教如神,农殖树木,使民粒食,故天下号曰皇神农也。甄纪地形远近,山川林泽所至。

    《孝经钩命诀》曰:任巳感龙,生帝魁。任巳,帝魁之母也。魁,神农名,巳,或作姒。

    《典略》曰:武王伐纣,封神农之后于谯。

    《文子》曰:赤帝为火灾,故黄帝禽之。

    《越绝书》曰:神农不贪天下,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自贵于人,天下共尊之。

    《庄子》曰:妸荷甘与神农同学于老龙吉,神农隐几,阖户昼瞑。妸荷甘日中奓户而入,曰:“老龙死矣!”神农隐几拥杖而起,嚗然放杖而笑,曰:“天知予僻陋慢诞,故弃予也而死已。”悟死不足惊,故还,放杖而笑。

    《尸子》曰:神农氏夫负妻戴以治天下。尧曰:“朕之比神农,犹旦之与昏也。”

    又曰:神农氏七十世有天下,岂每世贤哉?牧民易也。

    《淮南子》曰: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蚌之肉,时多疹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之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泉水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又曰:神农之治天下也,神农驰于国中,知不出于四域,怀其仁试之心;甘雨以时,五谷蕃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终岁献贡;以时尝谷,祀于明堂。明堂之制,有善而无恶;风雨不能袭,燥湿不能伤;养民以公,其民朴重端悫,不忿争而财足,不劳形而成功,因天地之贡资而与之和同。是故威厉而不试,刑措而不用,法省而不烦,教化如神。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阳谷,西至三危,莫不听从。当此之时,法宽刑缓,囹圄空虚,而天下壹俗,莫怀奸心。

    又曰:神农皇帝袭九空,重九望。九空,九天也。九望,九地也。

    《神农本草》曰:神农稽首再拜,问于太一小子曰:“曾闻古之时,寿过百岁而殂落之。咎独何气使然耶!”太一小子曰:“天有九门,中道最良。”神农乃从其尝药以拯救人命。

    《周书》曰: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为耒耜、锄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

    《吕氏春秋》曰:神农教曰:“士有当年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夫亲耕,妻亲绩。”

    《贾谊书》曰:神农以为走兽难以久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实,察咸苦之味,教民食谷。

    陆景《典略》曰:神农尝百草,尝五谷,蒸民乃粒食。

    《荆州图记》曰:永阳县西北二百三十里,厉乡山东有石穴。昔神农生于厉乡,《礼》所谓烈山氏也。后春秋时为厉国。穴高三十丈,长二百丈,谓之“神农穴”。

     皇王部二 ↑返回顶部 皇王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