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天原发微
◀上一卷 天原发微卷之十 下一卷▶


天原发微卷之十

鲁斋鲍云龙景翔编著

虚谷方回万里校正

岁会

月以十二起者六与六相偶而为十二,以康节数推之,日岁运元皆用十二,故一日十二时,一岁十二月,一运十二世,一元十二会。包括往古来今无不在是,即一时可以推一日,即一日可以推一月,即一月可以推一年,即一年可以推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推而上之岂特一岁十二月之用而已哉。十二辟卦举其凡皇极一书究其极,皇极经世是推步之书,以十二辟管十二会,棚定时节,就中推吉凶消长,只是加一倍推去。京房卦气用六日七分,康节亦用六日七分,康节、京房易自是一书,与易不相干。郑氏曰:日月之行一岁十二会,圣王因其会而分之以为大数,观其所会命其四时,卦气提其纲,太玄研其细,经世衍其妙,而后天地日月,星辰元会,运世皇帝,王伯之蕴皆可得而推矣。在年则以消长,在月则以跳脯,在日则以昼夜而分。太史公曰:大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年大变,三大变一纪,三纪而大备此其大数也。


○邵子曰:一元统十二会三百六十日四千三百二十世,犹一岁统十二月三百六十日四千三百二十辰。

日为元、元始也,其数一、一岁一周,月为会、会交也。数十二岁十二周星为运,运者时之行也,随天左转,岁三百六十周。辰为世。世者变之终也。一日十二辰,积一岁四千三百二十辰也。一世三十年,则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是为一元之数。一元在大化中犹一年也。自元之元至辰之元,自元之辰至辰之辰,而数穷、穷则变,经世但著一元之数,穷天地之数可知矣。一元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一会有十二万九千六百月,一运有十二万九千六百日,一世有十二万九千六百辰,皆自然之数,又非有所牵合也。


○又曰:前六会为息,后六会为消,即一岁之自子至巳为息,自午至亥为消,开物于星之七十五,犹岁之惊蛰也。闭物于星之三百一十五,犹岁之立冬也。或曰气盈于三百六十六,朔虚于三百五十四,今经世之数盘以三百六十为率何也?曰:所以藏诸用也。 自子至巳作息阳进阴退,至巳月之终当辰之二千一百六十为阳极,阴阳之馀空各六。自午至亥作消阴进阳退,至亥月之终,当辰之四千三百二十为阴极,阴阳之馀空各六凡二十有四,当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数。除四正卦凡卦六,四六二十四三百八十四去其二十四,则所有者三百六十。乾坤坎离为四正卦,居四方之位,反复不变。经世一元之运数举成数焉。消息盈虚之法在其间,所以藏诸用也。唐尧始于星之癸一百八十,辰之申二千一百五十七何也?曰:以今日天地之运,日月五行之行,推而上之,因以得之也。


○又曰:分而为十二,前六限为长,后六限为消,进退三百六十日。 此当元经会之数,十二月即十二会,三百六十日即三百六十运,以元之元之数为一分,每会得一万八百元分,每运得三百六十元分,总一元之分数得十二万九千六百元之元,阳三百六十为进阴三百六十为退,合三百六十乃成七百二十。


○又曰:分而为三十,以当一月三十日之数,随大运消长而进退六十日。 此当以会经运之数,一月三十日,即一会三十运,自月言之,跳纳分用,一进一退,消长各数,则成六十运。自日言之,昼夜又分用,一进一退,跳纳各数,则一月之数成百二十日,一会之数成百二十运。

○又曰:十二万九千六百分而为十二,以当一日十二时之数而进退六日。

此当以运经世之数,以元经会则年卦月卦,会经运则气卦侯卦,运经世则日卦时卦之数。一日十二时即一运十二世,一为一秒,十二秒为一分,三十分为一时,总一日得四千三百二十秒。十二万九千六百则三十日之秒也。积一运之年凡得五亿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二千秒,则泰之数也。日进退六日者举一变之数也。以日当年则六日为六年,进之而六十年,在小运则为十变,在大运则为一变。盖天道以六而变,必有馀分。小则六日者历六辰也。甲子甲午各一世也。是故大运六十年一变者,五运之数也。天始于甲临于子。地始于己临于卯。甲己之间中见土运。土金水木火以次相传。天终于癸亥地终于戊寅。别而言之各有六十。合而言之共为六十。如是而大变一周天矣。小运六年而一变者六气之数也。六气者天始于子而终于巳,地应之则始于卯而终于申,天始于午而终于亥,地应之则始于酉而终于寅,司天司地通为六气,别之则十二,而二十四合之,则十二而六,如是六十变亦一周天矣。是故大运以六十而变六变通,馀分得三百六十六。小运以六而变六十变通,馀分亦成三百六十六也。

○又曰:三百六十,以当一时之数,随小运之进退,以当昼夜之时。 一时即一世,自时言三百六十为秒数,自世言三百六十为月数,三百六十月即一世之年矣。当昼夜之时则一时成一时,一时得百八十秒,积一日实二千一百六十秒,于一日四千三百二十分用其半也。随大小运之消长者,子以后六月为长,午以后六月为消,随小运之进退者子以后六时为进,午以后六时为退。大运有消长无进退,小运有进退无消长,消长者进退之积也。子至巳为长,午至亥为消,此尽举一元之数,包退数闰数在其间,若日月则消长之中各有进退,一年止有七百三十昼夜,太玄以一昼一夜为一日,通奇赞为三百六十五日,经世以昼夜各为一日,并阳盈阴缩共馀十二日,成一百二十日。以一百二十合七百二十,则八百四十日。即一年三百六十日一分为两兼昼与夜,及闰数而计之也。馀分六日散于 六甲 ,得六十甲子。数闰六日合之而百二十,为人物之用也。六数之中日分乎昼夜,数分乎脁肉各成十二,一以为二各兼消长,二以为四可知一限,进六十日退六十日。六限进退三百六十日,又一限进六日退六日,共七分消长,所以用十四会成七百二十日,皆用半数。或曰:进十二日为百有二十。退十二日亦为百有二十,并阳盈之馀,分六交数之朔,虚六亦得二百五十二亦通。


○又曰:大小运数之立。 体数有三百八十四而用数止于三百六十一年,正数得三百六十。以经世推之以十二会用九,则用二百七十日,今以一元三百六十运中止用二百四十运,加闰数不过二百五十二者,用开物八会也。盖寅开戌闭,戌亦不用也。天有生物之时,地有生物之数,主天而言一年用三百六十,主地而言自草木萌动,至地始冻止用二百五十二也。故卦气图在日数则三百八十四日,在时数则二百五十六日,止有三千七十二时,此大小运之所以分也。尽取十二限数,进退三百六十日,又一限进六日而退亦若是,阴阳赓续分治一元。别而言,各有三百六十阴,分乎阳,析乎半数,若合而言之,阳进阴退,共成三百六十者,阳包乎阴,总全数也。故此大运法别退数闺法而言,以明天地阴阳之数,正闰相生分半而通用,同本而异名也。

○又曰:立小运法十二万九千六百,去其三者交数,取其七者用数,用法三而成于六加馀分,故有七。

大运法专明体则小运之体可知,小运法专明用则大运之用可知互见也。在体为体之用数三百六十也。在用为用数之用二百五十二也。交数则不用之数也。用数显阳也,交数幽阴也。天统乎体,地分乎用。自一元之数而言,用数七交数三,阳胜乎阴者,天在地上者七交而在地下者三,主坎离卯酉而言昼夜之分也。阳侵阴昼侵夜,三天两地之理也。以一日言自寅至戌,以十二会言开物至闭物,于十二万九千六百中取九万七百二十数为用。以日数言于三百六十日中十取其七,得二百五十二为用。以一岁言冬三分不用,以一日言夜三分不用。

○二至二分三百六十中分之,则一百八十中相去之数也。 朱子曰:自冬至至春分是进到一半,所以谓之分,自春分至夏至是进到极处,故谓之至。进之过则退至,秋分是退一半至冬至也,是退到极处。


○百六阳九之运。

凡水旱之岁历运有常。按律历志云: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一部,二十部一统,三统为一元,有四千五百六十岁,初入元一百六岁,有阳九谓旱九年。次三百七十四岁阴九,谓水九年。以一百六岁并三百七十四岁,为四百八十岁。注云:六乘八之数。此魏鹤山要义之云。愚按:史谓汉家有阳九之厄。尧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队此推之可见矣。盖尧舜以德弥变,水旱出于天数,故不能为害,若汉家之厄,则出于人为,不可一诿诸天也。故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中数曰岁,朔数曰年。 大史掌正岁年以序事,中数谓十二月,中气总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谓之岁,朔数者十二月之朔,一周谓三百五十四日谓之年,此是岁年相对,故有朔与中之别。若散而言之则一也。尔雅释天云:唐虞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是也。


○朱子曰:康节十二会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以小推大,个个一般,谓岁月日时皆合。第一会一万八百年,天始开。第二会一万八百年,地始凝。第三会人物始生,谓之开物。此时属寅,到戌时闭物,为人物消尽之时,大半是半明半晦,如昼夜相似。到得一元尽时,天地又是一番开辟。 以天地一气推之,一昼一夜便自可见。今年冬至至明年冬至是气之一周,把来拆做两截,前面底是阳,后面底是阴。又拆做四截便是四时,春夏是嘘秋冬是吸,只是一个气。阳气既升之后,相将欲绝便有阴生。阴气将尽便有阳生,其己用之气便散所谓消长是也。天运一月日自转一匝。又有那大转底时候,不可拘一。愚按:乾坤易之门复姤二卦,为门之关键而启闭焉。自子阳生干之门便开,其动也辟。又曰:天开于子。故斗杓建此,其名曰震,万物出焉。干以分之也,故至巳而止自午一阴生,坤之门便闭,其静也翕,巽阴消阳万物入焉。坤以藏之至亥而止,一辟一翕如两扇门相似,一扇开便一扇闭,阳来则开,阳去则闭也。以此观之则先儒所谓充拓得去,则天地变化草木蕃,充拓不去则天地闭贤人隐。亦在乎人而已。尧舜禹汤文武在上,则为唐虞商周世道阳明。否则正士囚奴,毒痛四海,焚书坑儒,天下解散,石动朱温,秽浊人伦,翻覆天地。此时不待,日月无光,宇宙黑暗而人物自不容于不消尽也。鸣呼、亦难言哉。


又曰: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三辰之月,皆可以为岁首,而三代迭用之。夏以寅为人正,商以丑为地正,周以子为天正。然时以作事则岁月自当以人为纪。故孔子尝曰:吾得夏时而说者以为谓夏小正之属,盖取其时之正与其令之善也。

或问曰:商周之改正朔,何以不如夏时之得其正也。曰:阳气虽始于黄锺,而其月为建子,然犹潜于地中,而未有以见其生物之功也。历丑转寅三阳始备,于是协风乃至,盛德在木,春气应焉。古之圣人以是为生物之始,改岁之端盖以人之所共见者言之,未有知其所由始也。至于商周始以征伐而有天下,于是更其正朔,定为一代之制,以新天下之耳目,而有三统之说,然以言乎天则生物之功未著,以言乎地则改岁之义不明,而凡四时五行之序,皆不得其中正,此孔子所以考论三王之制,而必行夏之时也。愚考诸传记,三代虽正朔不同,然皆以建寅起数。盖朝觐同会,班历授时,则以正朔行事。至于纪月之数,则皆以寅为首。伊训称十有二月,乙丑者商以建丑为正,故以十二月为正,乙丑日也。不以系朔者非朔日也。至于改正朔,而不改月数者,于经史犹有可考周建子矣,而诗言四月,维夏六月,祖暑则寅月起数未尝改也。秦建亥矣,而史记始皇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腊曰嘉平。夫腊必建丑月也。秦以亥正则腊为三月。云十一月者则寅月起朔,秦未尝改也。至三十七年书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十一月行至云梦,继书七月丙寅始皇崩,九月葬骊山,先书十月十一月,而继书七月九月者,知其以十月为正朔,而寅月起数,未尝改也。秦史制书谓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夫秦继周也,若改月数则周之十月为建酉月矣。安在其为建亥乎。汉仍秦正,史亦书曰:元年冬十月则正朔改,而月数不改亦已明矣。又按:汉孔氏以春为建子之月,盖谓三代改正朔,必改月数,必以其正为四时之首。泰誓言一月戊午,一乃三字之误。尔既以一月为建子之月,而经又系之以春,故遂以建子之月为春,不知其实正月孟春也。如是则四时改易尤为无义,冬不可以为春,寒不可以为暖,不待辨而明矣。或曰:郑氏笺诗,维莫之春,亦言周之季春,于夏为孟春。曰:此汉儒承袭之误耳。臣工诗,盖言莫春,当治其新会矣。今如何哉、然牟麦将熟,可以受上帝之明赐,夫来牟将熟,则建辰之月,夏正季春审矣。郑氏于诗亦不得其义,而考之不审矣。不然则商以季冬为春,周以仲冬为春,四时反逆,皆不得其正。岂三代圣人奉天之政乎。

○又曰:周人以子为正,虽得天统,而孔子之论,为邦乃以夏时为正。盖取诸阴阳始终之著明也。 阳始于子而终巳,阴始于午而终亥。论四时之气则阳始寅而终未,阴始申而终丑,此二说虽若小差,所争不过二位。盖子位一阳虽生而未出乎地。至寅位泰卦则三阳之生方出地上,而温厚之气从此始焉。巳位乾卦六阳虽极,而温厚之气未终。故午一阴虽生而未害于阳。必至未位遁卦,而后温厚之气始尽也。其午位阴已生,而严凝之气及申方始,亥位六阴虽极,而严凝之气至丑方尽,义亦仿此。康节十二会言到子方有天未有地在,到丑方有地未有人在,到寅方有人,皆天地人之始于此。故三代即其始处,建以为正。故曰:子丑寅之建正,皆是三阳之月,若秦以亥为正,直是无谓。

○又曰:先天图中亦函十二辟卦,左边自子至巳阳卦三十二,从震起复分十六卦,二阳升于兑,宫为临,由临以上八卦,入干宫升,三阳为泰,四阳壮,五阳夫,六阳干四月终焉。右边自午至亥阴卦三十二,巽宫生于姤,分十六卦,二阴降于艮,宫为遁,由遁以下八卦,入坤宫降,三阴而为否,四阴观五剥,六阴坤,十月终焉。 阳卦震宫取一,干宫取四。阴卦巽宫取一,坤宫取四。以见阴阳二气,其始也微而缓其终盛也。疾而速,微而缓,所以根柢万物而养其源。疾而速所以生杀万物,而成其功。独坎离二宫不取者,以见水火二气,流行于天地间。其不用者乃无往而不用也。辟卦平铺四时对待,故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分列其中而不紊。先天八宫对待各有定序。十二辟卦乾坤独握其八焉。所以父母万物,生长收藏莫不由此。

○邵子曰:法始乎伏羲,成乎尧,革于三王,极于五伯,绝于秦,万物治乱之迩无以逃此矣。始伏羲开物于寅也。成乎尧阳纯乎巳也。革于三王阴生于午也。极于五伯阳道已穷。绝于秦则限隔矣。邵子所谓羲黄尧舜汤武威文皇帝王伯,父子君臣,四者之道理,限于秦是也。言限截于秦而不得行也。又曰:易始于三皇,书始于二帝,诗始于三王,春秋始于五霸。 其说谓二皇之世如春,五帝之世如夏,三王之世如秋,五伯之世如冬。又曰:七国冬之馀烈也。汉王而不足,晋伯而有馀。三国伯之雄十六国伯之丛也。南五代伯之借乘也,五朝伯之传舍也。隋晋之于唐汉之弟也。隋季诸郡之伯也,江汉之馀波也。唐季诸镇之伯也,日月之馀光也。后五代之伯也,日出之星也。愚按:尧之前亦有如五伯者,大数之中自有小数,以细别之也。特世运无传惟近者可见尔。邵子谓:皇帝王伯之中,各有皇帝王伯者是也。姑以汉一代言之,亦有皇帝王伯之髡胡者焉。无为者皇如汉高惠是也;恩信者帝如孝文是也;智力者伯如孝武是也。孝宣伯之王,孝武王之伯。譬之四时,春秋冬夏。伯而夷狄,又出其下矣。鸣呼、何幸而得遇三皇之时哉。

○又曰:天地之气运,北而南则治,南而北则乱,乱久复北而南矣。天道人事皆然。推之历代,可见消长之理也。又曰:阴事太半,阳一而阴二也。治世少而乱世多,君子少而小人多之数也。

愚按:元会运世之数,一运当三百六十年,可以推历代之治乱。子至卯阴中阳将治也。卯至午阳中阳极治也。午至酉阳中阴将乱也。酉至子阴中阴极乱也。先天图自泰历蛊而至否,自否历随而至泰,即南北之运数也。盖泰与否相对,蛊与随相对。故曰自泰至否其间有蛊,蛊之者谁阴方用事,阳艮以止,阴邪巽入否斯至矣。自否至泰其间有随,随之者谁阳震顺动兑阴随之,民说无疆泰无不宜,此否泰蛊随,殆亦天门地户,人路鬼方出入之交欤。数往者顺自子而午,震离兑干治之象,知来者逆自午至子,巽坎艮坤乱之象,当背北面南观之即知逆,唐至五代包六甲子半治半乱,宋乾德至今又六甲子,中经南人用事,南禽随气过北而乱,康节盖以数推之,六甲子者三百六十年也,即一日十二时之数,自尧甲辰起运,月巳辰未星癸,迄今月仍在午,辰方过酉为年者三千六百六十,为时者仅一百二十二何速哉,古今在天地间犹日一暮尔。圣人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能以一时观万时,一世观万世,愚录世运于十二会,运之终其有感也夫。

司气 地上之数起于二,二而六之为十二月,二而四之为二十四气,二而三之为七十二候,此十二辟中所以藏了七十二候,四正卦中所以藏了二十四气,六十卦中所以藏了三百六十日。汉始以惊蛰为正月中气,雨水为二月节,至前汉末始改。故律历志云:正月立春节雨水中,二月惊蛰节春分中,言蛰虫正月始惊,二月大惊,故移居后云。三统历:谷雨三月节清明中,按通卦验及今历,以清明为三月节谷雨中,馀并与律历志同,月令纪十二月时侯体例不一,气候在前先言之,在后后言之,其二至二分之月,皆再纪时候者,以二至是阴阳之始终,二分是阴阳之交会,此节之大者圣王所加谨。


易曰:坎正北方之卦也。又曰:兑正秋也。又曰:先王以至日闭关。

后世气候节序,易已备之矣。坎既言正北方卦,则震东兑西离南,不言可见。兑正秋者秋分也。则震春分,离夏至,坎冬至,不言可见。复大象言,至日闭关冬至也。则姤为夏至,不言可见,人能明易则阴阳消长之气,可触类而知矣。

鹤山魏氏曰:秋为阴中,春为阳中。 阴气始五月终十月,故七月八月为阴中。阴中虽兼有阳阴为主,阳气始十一月终四月,正月二月为阳中。阳中虽兼有阴阳为主。

朱子曰:自今年冬至至明年冬至,只是一气周匝,把来折做两截,则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分做四截便是四时。又分做二十四气七十二候皆自此始。 二十四气者,孔云:正月立春节雨水中,二惊蛰节春分中,三谷雨节清明中,四立夏节小满中,五芒种节夏至中,六小暑节大暑中,七立秋节处暑中,八白露节秋分中,九寒露节霜降中,十立冬节小雪中,十一大雪节冬至中,十二小寒节大寒中,雨水者雪散而为雨水,自上而下曰雨,北风冻之而为雪,东风解之而为水。惊蛰者蛰虫惊而走出。谷雨者雨以生百谷。清明物生清净明洁。小满物长于此小得盈满。芒种有芒之谷可稼种。小暑大暑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半为大。处暑暑将退伏潜处。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色白。寒露露气寒将欲凝结。小雪大雪十月初小,十一月转大。小寒大寒,十二月初寒为小,月半寒为大,二十四气有十五日有馀。每气中半分之为四十八气,气有七日半有馀。周礼有日十八箭,是一气易一箭也。凡二十四气三分之气间五日有馀,故年有七十二候也。

欧子曰:七十二候各置中节,节初候也。以候策累加之卦,置中气即次卦也。五行用事而命之即公卦也。以策累加之即春木夏火秋金冬水之初也。置四季之节之即土用事也。

十二辟卦之爻应七十二侯中节。前为初候朔气前三日也。后为次朔气后三日也。候以分内外故六十卦应三百六十日,一年十二月有十二中气,即次候六十四置四立之。节冬以维策加则置十二公卦以主之。如十一月坎初六孚是中气。辟复候屯三日也。小寒坎九二候屯外大夫谦卿睽,是次卦也气后三日也。四立者木立夏火,季之月正冬至公中内为朔气,前十二月节,立冬水,立秋金皆四孟之节五行用事之初也。艮巽四维之位分六气,四季者为辰戌丑未,土用事之时也。坎离震兑也。每卦两爻统五卦成一月用事为朔立春居乾坤四正卦,一爻统两卦半,六爻统十五卦成三.月为一时统而论之,四时四六二十四也。分而言之有节有气有候,各有条而不乱,姑以意释之,未审得欧公之意否?或曰:甲一月已六变,十二月则七十二变,谓之候亦通。

司天考曰:七十二者五行化成之数,是为经法阳之策,三十六而两之。阴之策二十四而三之。阴阳之数无往不合,七十一一候亦自此推。 七十二候王司监用之于历,极其精妙。愚尝求其说而不得,终夜以思久而方悟。曰:此即乾坤二卦之策,干一爻三十六,两爻七十二,六爻二百一十六。坤一爻二十四,三爻七十二,六爻一百四十四。用之一年,则三百六十日之数尽矣。又以五行之熙分之。水木火金分王四季,共得四七二百八十八日。又欠七十二日,以足一周之数。于是以土四季当之,每季十八日,为辰戌丑未之月。又每月六日属土,应一月辟卦六爻以见五行,离土不得。一年四季 一月六日 ,皆有土以寄王其中,所以天地间万民万物万事万化并资之,以为生长收藏之地故曰侯焉。读者当谅其苦思不止,甲己之变而已也。


观物张氏曰:四时八节各以三变,以十为一日旬,三旬而一月,九旬而一时,三十六旬而四时毕。以五为一日候,三候而一气,九候而一节,七十二候而八节周。 天有四时,一时四月,一月四十日,四四一十六而各去其一,是以一时三月, 一月三十日 。体数虽四而一者常不用,用数有三有九,故三旬为一月,三月九十日为一时。五日一侯者一月六候,五六三十日也。三候一气者十五日也。九侯一节者八九之侯而气节周也。愚尝恨今之司历者,徒登其候之名,而未又研其义,请逐一条之,免堕于与百姓日用而不知之域。

七十二候名义。 以十一月中蚯蚓结起候者,用冬至甲子上元历一始也。以东风解冻起候者,本人正为重用五代马重续新历,正月雨水为气首也。

正月

东风解冻者春风发散寒冻之气也。蛰虫始振者初始振动而未出,至二月乃大惊而出。鱼上冰者当盛寒时,伏冰下逐其温暖,至正月阳气上,始游水上而近于冰。獭祭鱼者此时鱼肥美,先祭而后食也。鸿马来者大鸿小厉,自外来于中国,将北反其居。通卦验云:立春雉雊鸡乳,雨水降条风至,条风东风也。猛风风之甚也。动摇草木有声,故曰草木萌动、是为可耕之候。

二月 桃始华应惊蛰侯,又五日而仓庚鸣骊黄。又曰:黄栗留。又曰:骛黄。商庚楚雀齐人谓搏黍,今日布谷与搏黍声相近,鸿鸠鸪鸿皆其号也。鹰化为鸠至秋时则鸠化鹰。玄鸟燕也。又曰:乙鸟以施生时来,巢人堂宇而孚乳嫁娶之象,所以商简狄吞而生契。阳在阴内不得出,奋击之而雷发,其阳声电者阳之光。阳在外阴有所丽,故闪烁而为电。又曰:电是阳光阳微则光不见,皆阳气渐盛以击于阴,其光乃见故云始电。

三月 桐始华田鼠化为鴽、鴽鹧也。一云:牟无鼠阴类,阳气盛故化为驾,阴气盛则驾复化为鼠,虹妇练也。雄虹谓明盛者,雌虹谓阁微者。虹是阴阳交会之气,纯阴胜阳则虹不见。若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萍浮萍也。又曰𬞟曰藻水草也。鸣鸠拂其羽蚕将生之,候飞且翼相击趁农急也。鸿鸠又曰鹊鸽似山鹊而小,青黑色尾短多声,故曰鸣鸠,戴胜降于桑者织维之乌,一名鸦鸠。降桑以示,妇当务本也。内宰云:仲春率命妇躬桑浴种蚕龙精,月直大火则浴其种。

四月

蝼蝈鸣蛙也。周礼蝈氏注云:虾蟆当夏气之盛而鸣声怒。蚯蚓阴物,感正阳之气而出。王瓜生色赤,感火之气而生。苦菜秀感火之气而苦味成,靡草草雳之属,以其枝叶细,故云靡草。六阳之月至阴之草不胜阳而死。

五月 螳娘生又曰铛蚝,一名不蝇,其子名嫖峭,燕赵曰食丽,齐杞东曰马谷鹧。始鸣七月将寒之侯也。豳地晚寒五月则鸣,反舌百舌也,今曰虾蟆,其舌本着口侧,末向内靡,信云曾取屠视之,其舌反向后,郑不然之,乃知反舌春始鸣至五月稍止,其声数转故名反舌。或虾蟆舌性自然,不铃以为反舌也。鹿阴类感阴气而角解,今医家用鹿茸补阴是也。蝉亦阴类感而鸣。半夏生药名也。阴极阳生。

六月 温风始至,温厚之气至季夏而极也。蟋蟀参也,亦名促识,生土中季夏羽翼稍成,未能远飞故居壁,七月则远飞在野,鹰感二阴之气乃有杀心,学习击搏之事。焦问云:仲秋鸠化为鹰,仲春鹰化为鸠。此六月何有鹰学习乎?张逸答曰:鹰虽为鸠,自有真鹰可习,腐草得暑湿之气故为萤,不言化者萤不复为腐草矣。土润得暑大雨时行。


七月 凉风至寒候也。白露降金色也。寒蝉鸣得阴气之正,寒蜩又寒曰蟹似蝉而小,青赤鹰杀乌,不敢先尝,示民报本也。又示:不有武功,天地始肃禾乃登。

八月 鸿雁来孟春言自外来于内,此又言自北而来南,玄鸟归为仲秋之侯。春至秋归归蛰藏本处,群鸟养羞羞食之美养之,以备冬藏,蛰虫启户于雷发声之时,故述户于雷收声之时,述户者户允也。增益允四畔使通明处稍小,以时尚温犹须出,十月寒甚方闭之,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阴缩故水始涸也。国语曰: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雨毕而阴道,水涸而成梁,八月宿直昂毕主雨,天根氏房之间辰角见,九月本天根见,九月末本末相去,二十一日馀。

九月 鸿鸠来宾云仲秋来者为主,季秋来者为宾。又云:仲秋来则过去,季秋来则客止,未去爵入大水化为蛤,飞化为潜也。菊有黄华,独记其色,以其华应阴之盛。愚谓:五阴不能剥一阳,故吐其美为华。豺祭于天然后戮禽而食,孟秋鹰祭鸟,飞者形小其成为速,季秋豺祭兽,戮兽走者形大,其成为迟。草木黄落反本也。蛰虫咸俯皆垂头向下,以随阳气之在内也。

十月 水始冰季秋,霜降至此始冰,履霜坚冰至也。地始冻水冰则地冻,可知雉入大水为蜃,大蛤曰蜃,飞化为潜也。虹藏不见,季春阳胜阴故虹始见,孟冬阴胜阳,故虹藏不见,天气上腾五月一阴生,天气上腾至十月六阴俱升六阳已谢,天体在上阳归虚无。故云:上腾地气六阴在下用事。故云:下降也。闭塞而成冬者阳气下藏地中,阴气闭固而成冬也。

十一月 鹖鹖不鸣者益乌之夜鸣求旦,乃阴类而求阳,故感一阳而不鸣。虎始交者亦阴类感一阳而交也。荔挺出荔,香草感阳而香,马爷也。蚯蚓结者蚯蚓出允,屈首下向,阳气气动欲宛而上首,故其结而屈,麋角解者鹿阳兽,夏至得一阴而解角,麋阴兽冬至得一阳而解角,水泉动者坎天一之阳所生也。

十二月 雁北乡者自南而趁北,早者则此月北乡,晚者二月乃北乡。鹊始巢者鹊知岁所在,以来岁之气兆故巢也。早者十一月。诗纬云:复之日鹊始巢是也。雉雊者火畜也。感阳有声故雊,鸡乳者鸡木畜也。丽于阳而有形,故乳在立春节,以立春在此月也。征鸟厉疾者,时杀气盛极,故鹰隼之厉,取鸟疾捷严猛也。水泽腹坚者冰坚达内,谓腹厚实,在玄枵女虚危之次。出土牛者出作也。月建丑为土,能克水作土牛以送寒气,使阴气不为来岁之害也。此七十二候各有其义,触景兴思,可以寓感时动物之叹,故特书之。

○春秋传曰: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 分谓春分、秋分,至谓夏至、冬至,启谓立春、立夏,闭谓立秋、立冬。唐孔氏曰:二至是阴阳之始终,二分是阴阳之交会,是节之大者,故古人以二至二分而观云物,物即色也。保章氏曰:以五云物之色,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视象,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丰,皆视日旁云气之色,以验视象,以知十二物之分野,所降下之国有丰荒也。


○保章氏曰:以十二物,以察天地之和。

风即气也,古者皆吹十二律以候十二辰之风气能别祆祥,今无吹律之法故其道亡。春秋传:楚师伐郑,师旷曰:五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愚按:师旷吹律,以观楚强弱。北风者无射夹锺以北。南风者姑洗以前南风弱,则知楚无功。王氏昭禹曰:十二风生于十二辰之位,天地六气合以生风,震为明庶风、离为景风、兑为阊阖风、坎为广莫风此四正卦之风也。艮为条风,立春亦曰条风。巽为清明风,立夏亦曰清明风。坤为冻风,立秋亦曰凉风。干为不周风,立冬亦曰不周风此四维卦之风,又兼四立而言八卦,并四立为十二风也。八风主乎八卦。传曰:舞以行八风。又曰:十二风应十二律,出师之日吹律合声,望敌知吉凶,闻声效胜负,馀见后吹律说。


○朱子曰:天地只是一气,发生之初为春气。长得过,便为夏。收敛便为秋,消缩便为冬。明年,又复从春起。

仁义便如阴阳,四端便如四时,分四时四端,便如八节,只一气而有消长尔,一分二,二分四,三其四为十二,两其十二二十四,三其二十四七十二,散为十百千万,不过天三地两而已。

律吕声音附。 ○朱子曰:天气都从地中透上来,此气升降当分为六,自冬至下面第一层生起,至四月六阳足便消,下面阴气便生,以律吕合气候之可见。 太师掌六律六同,六律合阳声,六同合阴声,言声之阴阳各有合也。黄锺子之气也,十一月建焉,而辰在星纪,大吕丑之气也,十二月建焉,而辰在玄枵,太簇寅之气也,正月建焉,而辰在娵訾,应锺亥之气也,十月建焉,而辰在析木,如太簇为干宫,阳声第二,以乾九二来合。坤宫应锺六三,此阳律阴吕,皆以阳为主,阴来合之、巳后皆然。以至建卯为夹锺,建戌为无射,建辰建酉为姑洗,南吕而降娄、大火、寿星、大梁之次,又互缠焉。建巳者中吕也。建申者夷则也。建午建未者,蕤宾林锺也。是为四五六七月之管,而其辰为实沈。鹑首尾火之星,又互相配合,以通其气,星缠十二次,律应十二月,用以和同天人。先布其气于四时之中,助圣王位天地,以建中和之极也。

○又曰:三统者建寅为人统,建丑为地统,建子为天统。 天统黄锺律长九寸干数,地统林锺律长六寸坤数,人统太簇律长八寸八卦之数,三律皆无馀分。林锺未位,黄锺气尽于林锺天地之文,至巳而著至东南之未而成章无馀分矣。律以阴阳九六为法,至九九八十一为一元之统而章成。又积十有九年七闰而章大成,俱无馀分矣。宜三代圣王,建此三律为岁首,以顺天施地化人事之纪。而必以行夏之时为主者,益人和则天地之和应。


○三宫者,圜锺天宫,函锺地宫,黄锺人宫。

圜锺夹锺也,生于房心之气是为大辰,天帝之明堂故曰天官。本阴声从阳律,祭天用四声,无黄簇姑也。函锺林锺也,生于未之气位在坤,天社地神在。在东井舆鬼之外故曰地官。祭地用四声,林簇大吕姑也。黄锺生于子,子上有虚危之气主宗庙故曰人官。祭宗庙用四声,黄簇应锺大吕也。三者为宫天地人祭祀之用,各于本官上相生为角徵羽,以声类求之也。

○又曰:律吕候气不差。 律又曰锺者、锺中也、应也。应谓吹灰,凡律空(音孔)围九分,内径三分,黄锺管埋子位,上距地九寸头向南。从其方位以推诸律可悉知。以河内葭孚为灰,宜阳金门山竹作管,埋十二律于密室四时位上,内卑外高上平于地,烧灰实律管中,覆以罗縠气至吹灰动縠,小动气和大动为君弱臣疆,专政之应。不动縠为君严猛之应。冬至之日气至灰去,为气所动者灰散,人及风所动者灰聚。每月气至灰应律而飞,他律不动也。诸律虽长短有差,其孔围皆以九寸为限者法黄锺也。六律六吕其为十二以配十二月,冬至至四月六阳,终用六阳律。夏至至十月六阴,终用六阴律。二至常在月之中,未冬至前尚属阴,未夏至前尚属阳,与十二辰十二卦皆相配。


○律吕应凤凰之鸣。

凤凰天之灵鸟,所以开律吕之源,昔黄帝使伶伦,至大夏西取竹,厚均为十二管,听凤次之。六象雄鸣制为阳律,六象雌鸣制为阴吕。


○朱子曰:律吕皆生于黄锺。太玄曰:声生于日,律生于辰。

古律以竹后以铜代之,黄锺宫声戊癸五也,戊己属土。太簇商声乙庚八也,庚辛属金。姑洗角声甲己九也,甲乙属木。林锺徽声丙辛七也,丙丁属火。南吕羽声丁壬六也,壬癸属水,应锺变合,蕤宾变征,此六律之元,五声之正也。五声为正二声变以和之。商以前五声,周以来加文武二声,调之为七,商臣有常职,角民有常业,羽物有常形,相安于不变也。君官统万务,征事临万变,皆不可执一,所以二声有变也。子律丑吕,六阳为始,六阴为间,所以扶沉伏而出散越。元间大吕,助黄锺宣气。二间夹锺,夹助太簇,宣气种物。三间中吕,宣中气以助姑洗。四间林锺,助蕤宾君主种物。五间南吕,旅助夷则,任成万物。六间应锺,言阴气应无射,该藏万物。律所以候天地阴阳之气,始黄锺为律本,生十一律。五天中数为声,声上 宫居中为 君,五声莫大于此。六地中数为律,律有形色,色上 黄居中 君服也,五色莫盛于此。黄锺长九寸,大吕以下,律吕相间,以次而短。


○又曰黄锺为万事本。

一阳生子,子为黄锺之律。阳数极于九律,长九寸,每寸九分太初以此起历。九九八十一分 ,太玄以此起数。九九八十一首,王者制事立法皆可类推。欧阳子曰:造律者以黍,一黍之度积为分寸,以著于度。一黍多少积为龠合,以著于量。一黍铢两积为重轻,以著于权衡。三者皆起于黄锺,使得律者可以制度量衡。因度量衡亦可以制律。互相表里则声藏于无形而不竭。不幸数者皆亡则总有数之法,以求无形之声,虽去圣人千百载,后无不得其传焉。要义曰:黄锺之长,一黍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度量与权衡皆然。


○又曰:律自黄锺至中吕皆属阳,自蕤宾至应锺皆属阴,此是大阴阳。黄锺为阳,大吕为阴,大簇为阳,夹锺为阴,每一阳间一阴,又是小阴阳。

子至巳、午至亥、大阴阳也。六阴间六阳小阴阳也。京房十二律,五律得位各生五子,黄太姑林南。以阳居阳阴居阴为得位,五五二十五,并五几三十。失位生三子亦五律,大夹中夷无,以阳居阴阴居阳为失位,三五十五并五凡二十,以二就三成五十位,有不失不得者生四子,蕤应处阴阳交际之间,二四为八并本二为十,十就五十合为六十。又黄锺太簇等七律,各统一日自为宫。其馀五十三律,随所生日。六七等为其日之宫,则周一期之日数。

○十二律生十二调。 京房律法,一律五声十二律六十声,六十律又生出三百六十音,以当一岁之日。又以十二律一律为七音。音为一调凡为八十四调。调者所以调其声也。淮南子云:三百六十律各因月律为母,以一中气为子。随所建日辰为分数,以配七音则建日。冬至之声,五声七音于斯和。备于其中,又有正声子声之别。


○一律生五音。

如黄锺属子,子有五焉。甲子征、丙子羽、戊子宫,庚子角,壬子商此黄锺五声也。大吕亦有五焉。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五音亦如之,馀律自卯月至亥月皆然。

○朱子又曰:律凡十二各以本律为宫,而生四律。如黄锺为宫则太簇为商,姑洗为角,林锺为征,南吕为羽,是黄锺一均之声也。若林锺为宫则南吕为商,应锺为角,大簇为征,姑洗为羽,是林锺一宫之声也。 十二宫各就其宫以起四声,而后六十律之声备。非以黄锺定为宫,太簇定为商,姑洗定为角,林锺定为征,南吕定为羽。但黄太大夹姑中蕤林夷南无应,为十二律短长之次。黄锺一均上生下生长短皆顺,故各得用其全律之正声。其馀六十律则五声各终一日,以次运行。当日者各自为宫,即旋相为宫,迭为宫商角徵羽也。朱子又论旋宫所生之法,如大吕为宫,则大吕用黄锺八十一之数,而三分损一,下生夷则,夷则又用林锺五十四之数,而益一上生夹锺其馀皆然。

○律吕管数,子午巳东属阳为上生,主息,故三分益一。子午巳西属阴为下生,主灭,故三分去一。

阳下生阴,长管生短管也。损其一分则为短。阴上生阳,短管生长管也。益其一分则为长。如黄锺九寸,三分其九,合成六寸便为下生。林锺六月之管,又三分林管之寸,以二加六得八寸,便为上生。太簇正月之管,馀律亦然。又以宫数数之,九九八十一宫音也。三分去了一分,二十七则得五十四为征音。又添一个十八,于五十四上则得七十二为商音。就其中又去了一分二十四,则得四十八为羽音。又添一分十六,于其上即得六十四为角音。此五音三分损益之数,皆出于自然而然。


○律左吕右,其行不同,如筮法然。

黄锺至中吕皆下生,子至巳阳升阴退。故律生吕言下生,吕生律言上生。蕤宾至应锺皆上生午至亥,阴升阳退,故律生吕言上生,吕生律言下生至午而变,故义宾重上生,京马郑皆然。班固蕤以次下生,夹锺长三寸七分有奇,律促不应孟仲,春长养之气,郑以阳生为升,降阳将何寄,不若以筮法论,干甲壬左行,坤乙癸右行。六阴六阳从行者真性蕤宾第七宫,上生大吕为征,下生夷则为商。上生夹锺为羽,下生无射为角,用六十律六十卦,自黄锺左行至制时为上生,自林锺右行至迟时为下生,夫六十卦乾贞于子而左行,坤贞于未而右行,屯贞于丑间时而左行,蒙贞于寅间时而右行,泰贞于寅而左行,否贞于申而右行,小过贞于未而右行,七卦错行律实效之。若论捷法不出乾坤,六阳六阴也。子寅辰午申戌,黄太姑莫夷无,一如干之左旋,是之谓律而下生。未巳卯丑亥酉,林中夹大应南,又如坤之右转是之谓吕而上生。此郑玄筮法之言得之太玄也。京氏以一律含五声之变而成六十卦,其实起于中孚,七日而后复应冬至之律黄锺也。其实生于执始,乃在冬至之前此律历之元也。子云与房实知之。北辰不动纽为天枢,而不动之处其实在纽星之末一度,馀非善观天者不足与知此。

○宫数终始。 黄锺一、林锺二、太簇三、南吕四、姑洗五、应锺六、蕤宾七、大吕八、夷则九、夹锺十、无射十一、中吕为第十二宫。故曰阳下生阴,阴上生阳,终于中吕而十二律毕中吕,上生黄锺为征下生林锺为商,上生太簇为羽,下生南吕为角是十二宫,各有五声凡六十声。南吕最处于末,故云:终于南吕。又云:中吕上生执始,执始下生去灭,上下相生终于南事,南事即南吕也。故曰:终于南事而六十律毕矣。


○三才七始。

三才者天始黄锺、地始林锺、人始太簇。七始者姑洗春始、蕤宾夏始、南吕秋始、应锺冬始谓之四始并三为七。若以二变为调曲,则冬夏声阙,四时不备。所以每宫五调,加变宫变征二调为七,月令止载五音,不言宫征之变。


○干六爻,生六阳律。 干初九黄锺为复,九二大吕为临,九三太簇为泰,九四夹锺为壮,九五姑洗为夬,上九中吕为干,自黄锺一阳生于十一月,而下阳生阴为下生。


○坤六爻,生六阴律。 坤初六蕤宾为姤,六二林锺为遁,六三夷则为否,六四南吕为观,六五无射为剥,上六应锺为坤。自蕤宾一阴生于五月,而下阴生阳亦为下生,谓之上生亦可。

○八八以象八风,同位象夫妻,异位象母子。故曰:律取妻而母生子。 十二管相生皆八八也。上下相生陌尽于中吕。阴阳相生自黄锺始而左旋。如黄锺生林锺是历八辰,此以下皆然,皆参天两地之法。三三而九,二三而六。九六阴阳夫妇子母之道也。黄锺初九与林锺初六,俱居初之第一象。夫妇一体同位,联居林锺,上生太簇。九二,二于第一,为母子相生而异位。故曰律所生者为夫妇而同位,吕所生者为母子而异位云。

○吹律知吉凶之事。 太师执同律,以听军声而诏吉凶,武王出兵之书,言王者行师出军之日,士卒振旅,将张兮大呼,大师吹律合音。商则战胜,军士强西方。金主刚断故强,角则军扰多变失士心,木主曲直故扰,宫则军和士卒同心。土主生长能载,征则将急数怒,火主嫖怒故急。羽则兵弱,少威明。水主柔弱故幽阁。师旷曰:吾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又无功。北风者夹锺无射以北。南风者姑洗南吕以南。南律气不至,故死声多,皆吹律歌风以知之也。出声曰歌。


○邵子曰:元酒淡无味,大音声正稀。

冬至一阳萌于黄宫,如酝酿元酒,味藏于无味此无声之乐也。周子曰:乐声淡而不淫,淡则欲心平,和则躁心释,此黄锺中声为律之本,所以不宫商而自吁也。吾尝爱万宝常,与人方食,以著击杂缶而自成音律。品节高下,惜时无知音者尔。苏子曰:世无南郭子泰,耳未尝闻地籁,况得闻天籁乎?欧子曰:器有弊而声不可以言传。於乎声岂真无传哉。宇宙间何往而非音律。常与日月寒暑晦明风雨,并行于天地之间。自古至今,自旦至暮,喙喙争鸣,窍窍相应,皆吾高山流水,黄杆土鼓也。岂必待金石丝竹之奏,而后声为有传哉。


○又曰:律感吕而声生。

声为律,律为阳,律有辟翕,一辟一翕,而万声生。十声配十律,十干五为阳中,五声即十干之合。故在卦为干兑离震,在时为元会运世,在律为日月星辰之声。以声唱音,以律唱吕,其数则有太阳、少阳、太刚、少刚之别。声生于日,配甲至癸,下倡十二音于地。凡一百六十声,用一百一十二声。

○吕感律而音生。 音为吕,吕为阴,吕有倡和,一倡一和而万音生。十二音配十二吕,十二支六为阴中六吕,即十二辰之合。故在卦为坤艮坎巽,在时为年月日辰,在吕为水火土石之音。以音和声,以吕和律,其数则有太柔、少柔、太阴、少阴之别。音生于辰,配寅至丑,上和十声于天。凡一百九十二音,用一百五十二音。

○邵子律吕,抉先天不传之秘,与太玄、太初不同。 玄以天三奇数为节,三三相乘为九,是为天地人之三统。同起于黄锺之律范之数也。邵子经世律吕以地四偶数为节。四四相乘为十六,起于两仪生四象易之数也。以阴阳老少,分声音律吕。四以为体,五六为用。五为声音,六为律吕。若体中自分体用,则声为体音为用。用中自分体用,则律吕为体音声为用。太玄、太初专以子至巳为阳律,午至亥为阴吕。音声合于一。邵子先天数,专以十日为阳律,十二辰阴吕。声音配律吕,必通三三四四相乘之法,而后律吕之学可通。古今言音声者,混为一涂,至邵子之说始为精到。

○精于锺律者,审音声而知治乱。 康节游龙门山 中道憩砾林,忽枯枝坠傍。语富韩公曰:此木不久见伐,归途果弥望皆空验之,乃留都营造伐去,其言始验。他如牡丹盛衰,鹃声治乱皆同一学。今摭一二纪于后。汉蔡邕伯偕经会稽高迁亭,见其屋禄竹,东间十六可为笛。果有异声,世号柯亭笛。此以形而知其声也。又取客邸中烧桐为焦尾琴,此以动而知其声也。邻人鼓琴,见蟾蛆捕蝉。听其声知其有杀声。此以物之声而知人之心也。隋万宝常妙达音律,谓隋文帝曰:郑译所定之乐乃亡国音,岂陛下所宜闻。又尝听太常所奏,注然流涕。人问之曰:乐淫厉而哀天下,不久相杀,时四海全盛闻者皆谓不然,至大业末言始验。时有王令言外听其子户外弹琵琶,作番安公子曲。大惊曰:此曲兴自早晚。曰:顷有之。令言流涕谓其子曰:汝慎勿从帝幸江都,帝铃不返。此曲宫声,往而不返也,吾以是知之。卒如其言。唐李嗣真听乐声曰:宫不召商,君臣乖也。角与征戾,父子疑也。死声多且哀,若国家无事,太子必任其咎。俄而太子废。又自筮死日具棺敛,如期卒。唐裴知古,神龙元年正月,享太庙乐作。谓元行冲曰:金石谐婉,将有大庆在唐室子孙乎。是月中宗复位。人有乘马者曰:马鸣哀,主必坠死。见新昏闻佩声,曰:终铃离。访之皆然。又如郑相如告郑虔之说,亦知荣辱成败生死。宋少常伯窦公俨算木椅之坏,言兄弟寿禄皆不爽。窦万深于乐律,辨得声音,自是算得出。以是推之,预知覆射之类,秦汉以来擅之者众,独宋儒 康节 先生得其妙。谓人之性静也,静极则动,此动为阳非情也。只是初开辟时,一物见天地之心者在此。人在包胞时,亦为开辟,亦为初阳。堕地之际,是开物成务。到此方有情动,便可见动。植二百五十六位,只是声上算起。康节以二百六十四字姆,总括律吕声音之数,其内实用一百十二字括声。又百五十二字括音,声与音互相反切,各得一万七千二十四声音,声为韵音为姆。声分平上去入,音分唇舌牙齿喉。声别内外,八转音辨,开发收闭。又分辟清翕浊,却以声卦居左,音卦居右。将一卦外三爻日悔,内三爻曰贞。横看各得何卦,此二卦名既济图卦也。看得拐一图某卦方,以定吉凶,全凭声音起算。听之须审不可毫厘差也。伊川丈人曰:一辟一翕,而平上去入备。一唱一和而开发收闭备,平上去入备而万声生。开发收闭备,而万音生。律随天而变,吕随地而化。辟随阳而出,翕随阴而入。唱随刚而上,和随柔而下。然后律吕随音声,宫徵羽角之道各得其正矣。阳日火,阴月水。刚星金柔、辰土、日月星辰、金、木、水、火、土正而天地正矣。日目火色、月耳水声、星鼻金气、辰土江味、目耳口鼻色声气味正而人道正矣。是故知律吕声音之道,可以行天地人事也。律吕相感而声音生天地万物之情,见于此而已矣。

天原发微卷之十

 上一卷 ↑返回顶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