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本编年史/卷054 中华文库
正亲町天皇纪三
正月
永禄六年(1563)癸亥正月二十七日。将军义辉因劝修寺尹丰奏元就请。敕许之。○御汤殿上日记。
松永久秀攻多武峰。僧徒邀拒。久秀败退。○严助往年记。
将军义辉奏请依故事。正、五、九月使僧诵仁王经于宫中。从之。
二月
二日。召圣护院僧正道澄诵仁王经七日。义辉又请奏神乐。祷天下安宁。
九日。祭皇太神于宫中三日。奏五常乐千遍。上亲御筝。○御汤殿上日记。
吉田兼和与人有隙。被刺伤于路。○言继卿记。
二十三日。楠正虎叙从四位下。○历名土代。
池田城主池田长正卒。子胜正嗣。其族人山城守杀勘右卫门尉。于是同族纷扰不已。○足利季世记。
三月
一日。细川晴元卒于富田。年五十。○细川系图。
尼子义久怨汤原春纲叛已归毛利。遣兵赴攻。春纲邀战于大草村破之。○新裁军记。
十二日。飞騨国司三木嗣赖任参议。其子光纲任侍从。更名自纲。因幕府执奏也。嗣赖时未带朝官。而直任参议。古所未有也。○公卿补任。
十三日。后白河帝忌辰。遣权中纳言山科言继于曼殊院祭奠。○言继卿记。
柳本等丹波兵屡侵京师。
二十二日。细川藤贤巡京郊。拒丹波兵于杉坂。○言继卿记。
二十三日。那须资胤臣大关高增叛。资胤连战不决。○那须记。
二十四日。使左中辨万里小路辅房传旨多武峰曰。
寺众与久秀构兵。至今未弭。开国家之扰乱。投人民于患苦。甚无谓也。宜速收戈。以谋义安。若众中愤恚不从命。当发敕使诘责。
寺僧不奉命。○一乘院文书。
二十六日。伏见宫邦辅亲王薨。年五十一。○公卿补任。
上杉辉虎入上野。攻陷伊势崎城。北条氏邦来攻。辉虎使宇佐美定满击破之。○北越军记。
四月
二日。京师大雷。震东寺五层塔。塔焚。○御汤殿上日记。
将军义辉请发敕使谕多武峰僧徒弭兵。许之。
十四日。遣左大辨柳原淳光谕和。仍不奉命。○御汤殿上日记。
毛利兵与尼子兵战于津田。○新裁军记。
大友军侵丰前。久而不解。毛利元就忧东西构兵于已不利。请于将军义辉,弭兵媾和。将军嘱圣护院准后道增及久我晴通西下。○毛利家日记。
六月
二十八日。以伏见宫邦辅亲王女吉子为犹子。入安禅寺薙发。更名惠彭。时年四岁。○御汤殿上日记。
有马氏下邑横边田与龙造寺封接壤。邑民送款于龙造寺。有马晴纯怒。发兵讨之。龙造寺闻之。设计破之。○大曲记。
上醍醐寺久不修治。堂阁多坏。
七月
三日。敕大僧正义尧募贼营造之。○续史愚抄。
松平元康既与今川绝。乃更名家康。○松平记。
三木嗣赖罢参议。让职于子自纲。自纲徙居松仓城。○飞州军乱记。
初大村纯忠信奉天主教。焚封内寺祠。悉逐僧侣。老臣不悦。又大村氏每岁一诣菩提寺。焚香拜祖先木主。纯忠诣寺。不拜木主。直取投于脚下。使烧弃。臣民见之。莫不愤恚。老臣谓后藤贵明曰。
纯忠之凶暴如此。甚无谓也。今国内之民。无贵贱僧俗。皆厌纯忠。愿奉戴明府。请速来协众望。
贵明出继他氏。不得承父后。意常不平。闻此言大喜。老臣又说龙造寺隆信曰。
有马、大村皆信异教。为臣民所弃。公伐有马必有功矣。
贵明遂叛有马。送款于隆信。老臣遂与贵明期二十九日举事。是夜放火城中。杀伤狼藉。纯忠逃。有马晴纯闻之。发兵来救。大破贵明等兵。纯忠乃复归。○镇西要略。
甲斐常陆大雨洪水。○妙法寺记。
天文中。高雄神护寺罹兵灾。
八月
十二日。敕寺僧募财营构。○御汤殿上日记。
三好义兴有疾。劝修寺尹丰传将军义辉意。请奏神乐于内侍所以祷之。敕许之。
二十五日。义兴卒。年二十二。
时人皆云。义兴侍臣进毒。或云。松永久秀所使也。长庆遂无子。乃养十河一存子重存为嗣。年十三。其族长逸、政康和岩成友通辅之。称三好三人众。长庆惜之。悲伤不已。遂废政务。久秀益横。○足利季世记。
伊东军再侵饫肥。岛津忠亲绝其归路。攻战持久。会日向军来援。萨军乃退。○日向记。
尼子义久遣兵攻中藏。毛利军防战却之。○新裁军记。
上杉辉虎率兵一万五千入越中。拔松仓小出二城。○北越军记。
九月
二日。后奈良帝七回忌辰。修法华懴法于宫中三日。又修法会于般舟三昧院。○御汤殿上日记。
丰受大神宫成。
二十三日。行正迁宫仪。发一社奉币使。开诸关。使诸国士民参宫。○细川两家记。
毛利元就攻白鹿城累月不下。互有死伤。尼子义久遣弟伦久来救。小早川隆景迎战。击走伦久。○吉田物语。
菅沼定显与上宫寺交恶。寺属净土真宗。定显告酒井正亲。正亲使人讯于寺僧。寺僧杀之。松平家康乃命正亲治其罪。寺僧益怒。悉会门徒。据寺为垒。家康部下多其门徒。相率归之。三河土豪并叛家康。一时攻战不已。○三河物语。
六角义贤宠臣蒲生但马。义弼害之。
十月
一日。义弼召但马父子。趁机杀之。诸臣惧去。叛于六角。乞援于浅井氏。叛党永田三上二氏攻观音寺城。
八日。义弼不支。走日野依蒲生。义贤走石部依三上。敌党入城。放火劫掠。寻皆附浅井长政。○畿内兵乱记。
三好氏乞和于根来众。许之。
十六日。其首会三好三人众于堺浦。○细川两家记。
劝修寺宽钦亲王(伏见宫贞敦亲王子)自加贺归。
十一月
十一日薨。○公卿补任。
十二日。前内大臣万里小路秀房薨。帝持斋七日。辍朝三日。○御汤殿上日记。
针崎土吕一揆欲攻冈崎。大久保忠俊防战。家康援之。一揆众终不能击冈崎。
二十五日。一揆攻和田。忠俊邀拒于小豆坂。击走之。○松平记。
近江坂本民称行德政。相聚焚掠。民家多焚。○严助往年记。
十二月
二日。前右大臣三条西公条薨。年七十七。废朝三日。子权大纳言实澄时在骏河。闻丧还京。寻复如骏河。○诸家传。
五日。皇女生。○御汤殿上日记。
二十日。细川氏纲卒。长庆不复置管领。细川宗遂微矣。○足利季世记。
二十一日。以故邦辅亲王长子贞康为犹子。加元服。立为亲王。又以青莲院尊朝为亲王。○御汤殿上日记。
二十八日。有马军攻西乡氏于梅津。不利。○北肥战志。
松永久秀让家于子久通。久通至京谒将军。闰十二月一日。叙从五位下。任右卫门佐。更名义久。○言继卿记。
松永久秀崇信本国寺僧。多寄资产。建堂舍。六日。幕府因两传奏请以本国寺为门迹。敕问于天台座主应胤亲王。
二十九日。山门三院连署有所陈启。乃不许其请。○御汤殿上日记。
西园寺公广伐土佐。一条兼定乞援于大友。义镇遣兵救之。公广战败引还。兼定乃出其妻宇都宫氏。娶义镇女。○大友记。
长宗我部元亲使人请于一条氏臣土居宗珊曰。先人觉世取大津城。得罪于公家。臣时尚幼。不与知焉。今也。归城输款。欲请赦宥。足下苟周旋。为成其事。将使贱弟执役于幕下。宗珊以告。兼定方与西园寺构兵。喜许其请。元亲乃以弟弥九郎为质。○土佐国编年纪事。
洋僧维列剌在京日久。信徒渐多。僧徒害之。诉于所司代。维列剌避于堺府。三好久康信洋教。欲假长庆之力。以除佛徒之忌。引维列剌见长庆。长庆善待之。为其奏请朝谒。帝许之。引入见。维列剌因请曰。山口君禁洋教。毁天主教堂。愿下敕书。帝为敕毛利氏戒之。○日本西教史。
七年(1564)甲子正月。太田康资为人勇悍。从军有功。而未赏城邑。其弟相议曰。
有勇无智。不可以举大名。吾以力闻于本州。而未得主一城。江户家祖所筑。先人尝导氏纲。逐上杉氏而取之。而氏纲更以远山为城主。岩槻三乐斋我近亲。而抗于北条。不若与三乐斋谋。假力于里见。取江户领丰岛。以继道灌公之遗业。
乃会于法恩寺。歃神水。法恩寺僧知之。告于远山。远山直景大惊。下令捕康资。而康资走岩槻。里见义弘乃与父义尧出次国府台。太田资正、康资会之。北条氏康闻之。发兵至江户。然后进军。以远山直景为先锋。
八日黎明。直景进军。大败。为康资所斩。北条纲冬济北横击。朽木大膳、义弘接战。纲成兵多死伤。氏政赴救却里见军。
明日。北条闭营不出。义弘乃曰。敌丧其良宜。不敢来战也。乃释甲休兵。北条谍之。氏政曰。今敌少胜而骄。可袭也。氏康曰:然。乃勒为二军。氏康氏政各率其一。会雨雾。咫尺不可辨。二军乃鼓噪而进。声震天地。里见军大溃。义弘义尧走。先是万木赖定功高多重。为义尧所忌。氏康闻之。遗书召之。赖定沈吟未决。及是役。按兵不动。里见军遂败。义尧益恶赖定。赖定终降于北条。于是下总诸城皆叛。安房上总多通于北条者。原胤贞乘里见败。复臼井城。○相州兵乱记。
一揆众攻上和田。松平家康单骑赴援。敌猪突而进。家康防战甚苦。战至日暮收兵。○三河物语。
大友军围松仓城。久而不解。
二十七日。鼓众而进。城兵殊死防战。自午至申。杀伤相当。大友军退。○新裁军记。
小田氏治再叛上杉。辉虎怒。老臣谏而不听。冒雪发越后。
二十二日。围小田。小田氏治走。
二十九日城陷。死者二千。又佐野昌纲叛辉虎。辉虎攻之。昌纲乞降而还。○谦信年谱。
二月
十一日。相良义阳入萨摩。攻苦尾城。不克而还。○历代参考。
佐崎一揆侵冈崎。家康拒却之。一揆即屡败。众心崩沮。蜂谷贞次请家康曰。
公能不废僧寺。一揆皆减死。则率众来降。攻上野等以宥罪。
家康曰。
寺不可废也。然一揆不可不正刑。
大久保忠俊曰。
愿赐此辈之命。使之为前锋。剿乱人。国难既平。疆土日扩。何欲而不成。方今群雄务攻伐。而我有内变。非公逞意之时也。
家康勉强从之。乃赦寺僧及一揆。于是乱遂平。酒井忠尚走骏河。荒川义广走近江。皆死于当地。家康又命寺僧改宗旨。不从。毁寺逐僧。本多正信等出亡。○三河物语。
龙造寺隆信攻须古城。奋战破之。乃遣人劝和。○北肥战志。
大友义镇献钱三十万匹于幕府。以充造第之费。时诸国未有比肩者。义辉大喜。为奏请任左卫门督。○江氏家谱。
圣护院道增以毛利元就意。告大友义镇。义镇欲毁香春城然后退军。元就听命。将期以正月十六日毁之。守将杉连绪告曰。
香春毁则丰人必侵我也。
志道元保等连署曰。
毁香春不便于我。不等大友出师。秋月长野等小丑。亦能得胜于门司城矣。
乃迟疑不决。尼子义久遣使丰后。请勿速和。元就与书子隆元。隆元乃撤松山戍兵。致城于大友。以义镇女妻其子幸鹤丸。○毛利家日记。
三月
七日。京师地大震。○言继卿记。
将军义辉闻北条、上杉二氏交兵。遣使谕和。○谦信年谱。
十六日。伊东氏军刈向原之麦。岛津忠丰出兵。破于新山。○萨藩旧记。
上杉辉虎入下总。攻原胤贞于臼井。胤贞乞援于北条。北条遣兵援之。辉虎攻城不克。又为援兵所击败。收兵归越后。○北越军记。
织田信长数攻美浓。闻浅井长政勇武。请以妹妻之。长政不答。信长再言之。且曰。
美浓近于我。我且击取之。然贵国有意。宜自取。自今而后。事必相议而行。
长政会诸将议之。皆曰可。长政曰。
信长有意定中原。特患我塞其路。所以请和者。欲以我为先锋攻打湖南也。湖南平。攻必及越前。越前有恩。岂可负乎?
诸将皆曰。
誓约而和。何为不可。
长政乃对使者曰。
以君之威。天下不足定也。越前与仆有旧。请勿加兵。则从命。
信长许诺。长政亦遣使迎信长妹。○浅井三代记。
大友义镇入筑后。降伏诸城。龙造寺隆信闻之。率军攻西岛城。多死伤。隆信还。○北肥战志。
四月
帝不豫。○御汤殿上日记。
松平家康入远江。侵鹫津。掠本兴寺。○远江国风土记传。
十二日。以故伏见宫邦辅亲王次子常胤为犹子。入妙法院。○御汤殿上日记。
芦名盛氏侵越后。辉虎拒战。杀五百人。入会津。盛氏讲和。○谦信年谱。
武田晴信使将饭富昌景入飞騨。江间辉盛乞降。出其弟为质。昌景乃归甲斐。○甲阳军鉴。
松永久秀害安宅冬康之宠。谗于长庆曰。冬康谋反。长庆时有疾。不深究察。
五月
九日。召冬康杀之。○言继卿记。
松平家康逼吉田城。久攻不下。家康遣人劝和。以异母弟胜俊为质。太原资良乃致城去。家康使酒井忠次居吉田。以治东三河。又克田原城。于是三河尽归松平。○松平记。
三十日。伊东义祐攻今城。多死伤才陷之。○岛津国史。
六月
五日。水户城主江户忠通卒。子通政嗣。多病不亲政。家臣辅其子重通。因下令境内行德政。○常陆志料。
二十七日。京师霖雨洪水。○御汤殿上日记。
三好长庆病间。闻冬康死非其罪。悔恨之。病益剧。
七月
四日卒。
篠原长房自阿波至。与三老及松平久秀等议。以嗣子重存幼。秘不发丧。○足利季世记。
长庆好连歌。每引细川藤孝等设歌会。慨敕撰歌集之举久绝。欲奏请行之。不果。○戴恩记(松永贞德1571-1654)。
上杉辉虎忌上田城主长尾政景。欲诛之。会宇佐美定满自野尻至。辉虎夜召之。屏人而语。至晨乃罢。定满赴野尻。城外有湖。乃招政景观渔。政景携二子往。定满与政景同舟。乃凿舟共溺。政景从士愤恚欲斗。定满家臣劫二子为质。事才得解。而定满有遗书。使亲信上之辉虎。曰。
向者君欲除越州。命臣图之。臣对曰。政景戚族。上田险要。诛之必招扰乱。君又有杀姐夫之讥。不如止之。君不听。必欲诛政景。曰。政景死而乱不作。必当有策。臣切谏而不能回君心。退而虑之。唯有一计。故自为如此。臣死之后。君宜急讨臣罪。告之远迩曰。定满专横。杀吾姐夫。非有异图。则必出于私憾。为臣不忠。因没臣城邑。逐臣子孙。永绝臣后。使不登仕籍。如此则上田士民。有所泄愤。不敢动摇。苟不然则乱必作矣。臣既杀身以谋国。君之害得除。祸又不作。臣之死乃为不徒。君能行此。臣晏然暝目于地下矣。
辉虎从之。慰谕政景遗臣曰。
政景横罹非命。其子女皆吾亲侄。吾绝不疏外。当收为子养之。汝等其安堵勿动。
乃纳政景子义景、景胜于上田。 定满为人忠实有智略。自辉虎幼时。竭心转导。勘定国乱。又从征邻敌。与武田北条战屡有功。辉虎深依赖之。定满自少壮不近妇女。辉虎以其绝胤屡言之。年五十七置一婢。生二子。则出以嫁人。卒年七十六。辉虎览遗书。惋泣曰。
定满杀身谋国。诚忠伟行。古今无比。吾赖此翁之力。得有今日。而遂使自陨。
不乐者数日。○北越军记。
- 权按。北越军记实为劣质史料。所述宇佐美定满、定行一事,今学者已证其为虚。故此军记所述越后上杉史事。皆荒唐不可信!
十五日。武田义信称观灯。夜抵饭富虎昌第。屏人语。向晓而归。
明日。监吏以告晴信。饭富昌景亦进言曰。
顷日以来。世子与兵部有所谋。密使源吾往来通书信。盖待主公出军。欲就阵中而行大事。臣得世子答兵部手书。取以进。中有卿许于我。诚可嘉尚之语。
晴信泣曰。
汝能告此事。吾不敢忘。
昌景复曰。
臣以弟告兄。意所不安。然此事非可坐视。假使公憎世子如先君。事虽悖逆。情或可恕。公爱世子如此。而世子年少不慎。自川中岛之役。每诋公不武。遂包藏祸心。兵部不谏而反从谋。是其罪也。
晴信乃严设兵卫。不敢亲出。僧侣闻武田父子有隙。为调停之。晴信不纳。○甲阳军鉴。
肝付兼续袭福岛。岛津忠亲拒战于桂原。先队败。忠亲督后军击破之。○西藩野史。
姊小路自纲为政酷。亲族怨叛。广濑宗城送款于武田。且曰。
请伐三木。吾为之导。公欲取本州。宜先降千光寺僧。
晴信从之。使人谓僧徒。僧徒不听。晴信怒。使饭富昌景赴攻。昌景攻陷鸟越峰。大破僧徒。会上杉辉虎出兵信浓。晴信急召昌景。昌景乃还。宗城不自安。乞降于自纲。○飞騨国治乱记。
将军义辉之和越相也。辉虎奉命。而氏康不奉命。使子氏政攻小山。又攻佐野。不胜。氏康又取岩付。逐太田资正。
初资正有二子。曰资高、政景。政景后妻大石氏所出也。资正尝梦有一壮夫。其人曰。吾梶原景季也。当为汝子。既而生政景。资正爱之。将待其长而让封。资高闻之。密议于老臣。对曰。道灌公以来。未有次子承后者。且梶尾平氏。岂可以继源氏哉。资高乃与三户越前等三将谋。
二十三日。三将幽政景。奉资高为主。送款于北条。氏康以女配资高。资正遂走常陆。依佐竹氏。上杉辉虎闻之大怒。作书遗大馆睛光曰。
曩将军赐内书。使臣与氏康讲和。夫坂东之事。古河公奉命管掌之。而上杉为之副将。宝筐院殿又授以五国守护。以故世笃忠贞。无有二心。
氏康贪诈。欲夺关左。使宪政臣属。宪政哀削不自保。来投弊邑。臣乃起师入关左。诛芟叛党。上杉旧臣相率归顺。臣乃督诸军。直围小田原。放火焚之。百年无灾之都市。悉成焦土。城之陷近在旦夕。以佐竹小田宇都宫诸氏恳请赦宥。臣乃不敢穷兵势焉。上杉氏之无迹于镰仓日久矣。臣奉宪政诣鹤冈祠。巡览祖先之遗迹。宪政惊喜。不能自措。又多病。因欲让职。诸将恳请。臣固辞不获命。乃敢受旗麾。在东二年。关左诸将奉约束。臣乃班师。氏康既不能以武竞。阴弄狡智。制却弱小。关左复扰。小田氏治为氏康侵暴。流离十余年。赖臣之力。得复旧邑。感喜致盟书。矢永世无贰。然背恩事仇。敢为不恭。臣复不敢辞劳。悬军赴讨。陵其城垒。杀伐用张。皆稽首服罪。纳质子焉。
氏康又尝幽晴氏、藤氏二君于伊豆之鄙。随而杀之。其人不道不义。绝于言辞。臣固不望其和好。然上旨严急。臣不敢违。传令部下。勿与氏康交兵。而氏康窥我弛备。侵我疆土。袭岩付。逐资正。暴慢日甚。氏康所为如此。臣不胜悔恨。今将发专使陈疏。卿宜为申理。○谦信年谱。
乃纳愿文于弥彦祠。祷战捷曰。
辉虎平素守信义。毫不为非理。上杉宪政让关东管领。托以兴复。故出兵关东以图靖乱。此非非理之举也。武田晴信侵略信浓。又侵我西上州。而辉虎素养之士。多死于川中岛。故出兵信浓。以讨其罪。此又非非理之举。神保氏陵椎名氏。吾讨之。此又非非理之举也。凡事无大小。非神意者不萌于心。明神降鉴。冀使得志。○上杉古文书。
辉虎发春日山。
二十九日。次川中岛。使上野诸将向安中。○古文书。
里见义弘将多贺藏人守池和田城。出兵侵略北条氏邑。氏康父子赴攻。城中有叛者。城遂陷。○关八州古战录。
丰艺之和既成。毛利隆元撤松山戍兵。以城致大友。遂还吉田。而不入城。会有疾。
四日卒。年四十一。
隆元性至孝。元就尝寝病。隆元与弟元清祷严岛祠。请以身代父。时人以比平内府。○吉田物语。
八月
七日。丰受大神宫祠官言。宫殿东南角茅脱落。白鸠又集其中。迁宫以来。未逾一岁。而有此事。诚为大异。帝戒慎思过。敕诸寺社祈祷之。○御汤殿上日记。
毛利元就攻白鹿二年。既而城中粮竭。乃致城乞降。许之。○毛利元就记。
芦名盛氏解封内酿酒禁。○会津旧事杂考。
后藤贵明之叛有马也。大村族属尽归贵明。纯忠走大村以自保。有马贵纯发兵援大村。松浦隆信邀战破之。纯忠与贵明战于贝濑山。大败贵明军。○大曲记。
九月
上杉辉虎入信浓逾月。武田晴信以义信事不出。市川城遂叛附辉虎。辉虎乃修垒市川。
十月
一日。引军还。○谦信年谱。
武田晴信责饭富虎昌离间父子而杀之。幽义信。又诛八十人。更饭富昌县姓曰山县。○甲阳军鉴。
十一月
十日。帝疾愈。○御汤殿上日记。
十一日。故内大臣万里小路秀房小祥忌。赐御笔佛经及御制和歌于其子惟房。○御汤殿上日记。
岛津义久与北乡时久盟曰。
世修盟好。毋敢或渝。饫肥有难。当出兵攻之。若食此言。诸神歼之。
时伊东氏屡侵饫肥。故有此盟。○岛津国史。
十二月
二日。故右大臣三条西公条小祥忌。赐佛经于其子实澄。○御汤殿上日记。
十四日。以故伏见宫邦辅亲王第四子为犹子。命名师秀。以为亲王。寻入仁和寺得度。法名守理。○御汤殿上日记。
二十六日夜。大坂火。延烧九百户。本愿寺亦焚。庭田重保、正亲町实彦如大坂。实彦重保次子也。○御汤殿上日记。
帝以明岁当厄年。敕历博士贺茂在富禳之。○御汤殿上日记。
是岁。太岁次甲子。例当改元。以兵革不果行。○续史愚抄。
八年(1565)乙丑正月。朝仓义景进公邑租钱三千匹。○御汤殿上日记。
后藤贵明遣河原丰前攻河古城。城陷。予城以丰前。○镇西志。
川中岛之役。上杉辉虎为武田义信所袭败。愠曰。
吾胜而懈。乃为小儿所乘。
本庄繁长、长尾藤景窃笑之。辉虎闻而大怒。命繁长诛藤景。繁长不自安。据邑叛。数年而降。○北越军记。
二月。松永久秀献供御资用。○御汤殿上日记。
武田晴信入上野。由良成繁等次堀口拒之。○长乐寺日记。
三月
北条氏原遣兵攻关宿。不克而还。○长乐寺日记。
十四日。将军义辉观花鞍马。将军母庆寿院为将军设宴。留一宿而还。○杂杂闻检书。
神代胜利既与龙造寺隆信和。使子长良居千布城。而自老于畑濑。
十五日卒。隆信闻之。乘夜袭城。长良走筑前。○北肥战志。
二十三日。将军下内书于上杉辉虎曰。相越之事。卿所陈疏。然一意媾和。不可复论曲直。今告北条氏以此意。宜弃前怨图新好。○谦信年谱。
二十七日。帝不豫。数月而愈。○御汤殿上日记。
岛津义虎(萨州)攻天草氏于长岛。取其地。○岛津国史。
松平家康以本多重次、高力清长、天野康景为奉行。掌国中政刑。重次刚直。清长慈祥。康景沉重好谋。民为之语曰。佛高力。鬼作左。是非无断天三岳。重次始任命。众谓此人疏犷。不可使治民。既而重次在职无邪曲。无偏私。裁决如流。事无留滞。众乃服家康知人。重次尝出令。而民不从。吏捕以告。请罚之。重次不答。沈思良久。乃令吏收榜。更缀以俚语。写以国字。遂无敢犯者。○岩渊夜话、武德大成记。
四月
四日夜。盗入禁中。伤宫女二人。夺衣服而去。命征兵于幕府。修宫垣。○御汤殿上日记。
五日。将军与母莅细川藤孝第。准后近卫稙长等公卿从…(原书页面缺失)
足利义维与子义荣在阿波。冀为将军。三好长庆在时。屡请之。长庆不许。至是卒。三老与松永久秀专权。义维再请。久秀自知不为将军所悦。乃欲杀义辉而立义荣。义辉方修治府第。久秀等时之也。使子松永义久与三好拥三好重存入京。宣言诣清水寺。而潜以兵从。
五月
一日。重存诣义辉。义辉赐偏名。更名义重。奏请任左京大夫。三好松永请将军就府第。期以二十一日。
十九日。义重义久晨诣府第。奉诉状曰。
闻诸道路。将军有意诛臣等。臣等有功无罪。是必有左右谗间者。请得而甘心焉。
庆寿院劝义辉许之。往复再三。而贼兵己至府第。其众一万人。从四面斗入。宿直皆斗死。 沼田上野介混贼而入。见将军。将军将出斗。泣谏曰。
事不可支矣。殿下平生素养骏马。臣等力战拒敌。殿下乘间急出。足利氏必不亡矣!
义辉曰。
汝等死战。吾何独生!
乃率近臣三十人。鼓操而出。义辉勇悍。出宝刀十余口。更取出斗。杀获十余人。贼兵递进。近臣略战死。义辉乃入咏绝命词曰。
五月雨は 露か涙か 不如帰 我が名をあげよ 云の上まで。〈五月细雨,亦露或亦泪,托我名杜鹃,直上云霄。〉
乃纵火自杀。年三十。
庆寿院见之痛曰。
将军死矣。老妇何以生焉。
自投火中死。宠姬小侍从逃匿。贼搜得。杀之于智恩院。夫人近卫氏。奉还其家。
义辉有二弟。曰觉庆。为南都一乘院主。曰周暠。为鹿苑寺主。贼使平田和泉守诈迎之。杀于夷川。从者小四郎。年十四。杀和泉而死。又遣兵守觉庆。凡幕府臣僚受义辉恩眷者。皆受谴。或死或逃。近卫、久我、高仓与义辉善。颇危惧。然竟无事。○言继卿记、御汤殿上日记、足利季世记、日本西教史、信长公记、上杉古文书、细川两家记、东寺过去帐…
二十一日。三好义重使三好长逸代已参朝。奏陈近日情状。敕赐酒于小御所。
二十五日。幕府臣僚相率诣义重义久第执谒。○晴右记。
伊东义祐攻饫肥新山城。杀其守将。○岛津国史。
太田资正欲复岩付城。与成田长泰等约。不果。○长乐寺日记。
宇喜多直家降伏松田元成及后藤胜元。以二女妻之。三村家亲入备前。取冈山舟山二城。又入美作攻胜元。不克而还。○备前军记。
高辻雅长、东坊城盛长蒙谴。屏居有年。三好松永为请宥。
六月
五日。许之。○公卿补任。
七日。赠故征夷大将军参议左中将光辉左大臣从一位。号光源院。
八日夜。葬于等持院。旧制。将军之葬。公卿受恩眷者。皆送于寺。比丘尼御所以下。五山十刹。诸宗僧侣。来会诵经。然是日无一人送葬者。僧侣亦不来会。幕府近臣奉行襄事。相国寺僧讽经而已。
九日。废朝三日。○言继卿记。
十九日。伊达稙宗卒于圆森城。年七十七。小梁川宗朝殉之。○伊达世次考。
二十八日。召山科言继敕曰。往年有灾异。卿每进勘文。比来有灾变。而不进勘文。宜以时进呈。○言继卿记。
法华僧徒说三好松永。使禁耶稣教。焚其寺院。杀其僧侣。二人欲许之。其臣有奉教者。固谏之。乃听夺寺逐僧侣。不许其杀之。又奏请下敕书。许之。七月五日。敕禁耶稣教。洋僧维列剌走堺。○日本西教史。
未几。义重义久去京师就国。居多门城。遥执朝权。义重寻更名义继。○足利季世记。
一乘院觉庆为松永氏所围。细川藤孝窃谋脱之。
二十八日。觉庆潜出。走近江甲贺。依和田惟政。○多闻院日记。
三宝院义尧告上杉辉虎京师变动。使速来讨贼。朝仓景连、觉庆等亦赠书。辉虎许诺。而终不出兵。○上杉古文书。
觉庆又发使诸国。西至岛津相良。东至佐竹江户。而皆未效力也。○足利季世记。
神代氏遗臣迎长良于岩门。会少贰政兴复起。乃与连和。乞援于大友。○镇西要略。
权大纳言中院通为在加贺。患痈。寄书万里小路惟房曰。疾甚剧。愿及未死得任大臣。惟房为奏请。帝许之。且曰。
疾愈当归京师受命。若不起。则以薨日为拜命之日。
九月
三日。通为薨。讣闻。追赐宣旨。以为内大臣。○诸家传。
冷泉为益、正亲町三条实福往骏河。○公卿补任。
波多野晴通等向京师。阵长坂。松永久秀遣竹内秀胜击却之。秋山诸氏又与多武峰合谋。叛久秀。又义辉遗臣相聚。奉大觉寺义俊。乞援于若狭武田。入次白川。
十八日。久秀遣胜秀击走遗党。
二十四日。胜秀与秋山等战于笃山下。○多闻院日记。
足利氏传家宝寄藏大内。
二十六日。三好松永遣人请还付。敕劝修寺尹丰以授之。○御汤殿上日记。
十一月
三日。佐竹义昭卒。子义重嗣。○佐竹家谱。
相良义阳取丰福城。○相良氏历代参考。
织田信长闻武田晴信善用兵。欲与其结和通好不来侵。乃使织田扫部赴甲斐。说晴信曰。
信长图美浓六年。取之不出明岁。既取美浓。则地与贵封之木曾相接。境上之民。彼此往来。恐有争执。请通使币。美浓之苗木氏。仆之妹婿也。仆养其女。今既长矣。闻贵息四郎君未有室。使侍执中栉。何幸如之。
晴信许之。信长乃送女于伊那。十三日成婚。后二年。织田氏生男。命名信胜。○甫庵信长记。
三好义继尚幼。事皆取决于松永久秀。三好三老与其争权。遂相恶。
十五日。三老以千人入饭盛城。逼义继请曰。
久秀奸贼。君请斥之。勿有所庇护。
乃拥义继。徙居高屋。于是三好康长、篠原长房等助三老。而畠山游佐安见与和泉根来二众助久秀。久秀据多闻城。遣兵攻筒井顺庆筒井城。顺庆走布施。与久秀攻战不已。○多闻院日记。
帝有改元之志。
十一日。敕关白以下。将以十九日议改元事。既而不果行。○御汤殿上日记。
二十一日。三好三老发兵入大和。久秀拒之。不战而罢。○多闻院日记。
今川氏真佯和饭尾致实。至而杀之。其老臣江马氏遣使于松平家康。举城听命。○家忠日记增补。
小田氏治复取小田城。○和汉合符。
是岁
霖雨。禾减三分之二。饥。○和汉合符。
伊达晴宗让封于子辉宗。而老于杉目。○伊达世次考。
松平家康攻取寺部城。○家忠日记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