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本编年史/卷053 中华文库
正亲町天皇纪二
正月
永禄五年(1562)壬戌正月十日。六角义贤自胜军山出军。击三好氏。○严助往年记。
二十二日。三好义长、松永久秀至京。贺正幕府。细川氏纲亦入谒。○杂杂闻检记。
二十三日。大坂本愿寺坊舍火。延烧千户。○严助往年记。
上杉政虎命新发田长敦修国中道桥。以便行军。○谦信年谱。
蒲生定秀攻八佛手城。城主种村三河守乞降。定秀收城而还。○蒲生文武记。
松平元康往清洲会盟。将入城门。观者喧腾。本多忠胜抽薙刀呼曰。
我君始来谒。汝辈何扰也。
信长迎之。植村新六荣政操元康刀而从。主席之士叱之。荣政厉声曰。
吾植村新六也。奉主人刀。何叱也。
信长挥其士曰。
我闻新六名久矣。勿怪。
呼而进之曰。
卿元康之樊哙也。
宴罢而还。○总见记。 北条武田攻松山城。太田资正闻之。驰使告上杉政虎及里见义尧。政虎得报即发。晴信与氏康议。及政虎未至。使饭富昌景入说上杉宪胜曰。
大军围城。城之陷不出三日。卿等命悬于旦夕。北地沍寒。大雪封山。政虎不能来也。即来也无能为也。不如致城媾和。主公重信义。必不害卿等也。
城中兵气沮丧。信昌景言。
二月
四日。开城而降。氏康与食邑。政虎至石户。闻城已陷。愤恚。出轻兵挑战。武田北条据要塞不出。政虎欲偷袭。二人拔营走。是时北条氏邦欲侵上野。宇佐美定行等助长尾景连守厩桥。击走氏邦。政虎不得与晴信氏康战。乃召资正骂曰。
汝以怯夫守城。使吾不及事。是辱我武也。吾宁与汝死!
资正惧。乃上宪胜质子。政虎手斩质子。复问曰。
附近有敌可攻乎?
对曰。
骑西城距此数里。小田伊贺守守之。成田长泰之弟也。
政虎欲赴攻。老臣谏曰不可攻。然政虎欲泄愤。移军急攻。乃破之。又进入下野。降伏诸城。政虎还厩桥。以长尾景连不从军。诛杀之。○相州兵乱记…
松平元康使久松俊胜等攻西郡城。松井忠次召甲贺间谍入城举火。二月四日。城陷。守将鹈殿长照死。二子被虏。元康使俊胜守西郡。今川氏真发兵来攻。不能取。氏真恨元康叛已。欲杀其质子竹千代。然不能行。石川数正请往骏河代质子死。乃往。闻氏真惜长照二子。请易质。氏真许之。数正乃携竹千代归。众喜。皆称数正忠壮。既而氏真悔。杀竹千代外祖父关口亲广。又杀从松平者质子。井伊谷城主井伊直亲亦以冤死。
先是,直亲臣小野但马谗直亲于氏真。氏真怒。以朝比奈泰能发兵讨之。臣新野左马助谏之曰。
恐有奸臣谗构。
使人问以情。直亲大惊曰。
先臣直盛死于桶狭之役。织田氏非独先君仇也,臣曩有罪谴。而君宥之,赐旧邑,恩至渥也,臣何苦背主而事深仇乎?
因献誓书。氏真乃止。直亲将如府中分疏。过挂川。朝比奈泰能不知情。杀之。氏真乃没其采邑。○松平记。
毛利隆元、小早川隆景赴石见。从毛利元就军。元就使二子及穴户隆家攻河上城。多死伤。奋战拔之。乃进逼音明城。福屋隆兼走。余众千人。吉川元春诱降。后皆杀之。○新裁军记。
十一日。飞騨国司姊小路良赖超叙从三位。更名嗣赖。○公卿补任。
三月
五日。以京畿骚扰。遣两传奏慰问将军。○御汤殿上日记。
三好义贤闻岸和田急。航至堺治兵。畠山高政闻之。解围而退。义贤进次久米田。高政与根来众。分两道而来。破义贤阵。义贤战死。其兵亦多死。安宅冬康走四国。高政乃入高屋城。遂围长庆于饭盛。阿波将士欲为义贤报仇。破根来僧兵。杀八百人。复岸和田城。篠原长房立义贤子长春据守。○细川两家记。
六角义贤出阵清水坂。纵兵入京。所在焚掠。朝臣皆入宫警守。将军义辉与母走八幡。参议广桥国光从焉。三好义兴、松永久秀亦去京。屯山崎。○畿内兵乱记。
伊东义祐使人谕岛津忠亲降。答曰。
君撤镰仓营。吾乃应命。
义祐许之。忠亲乃降。
十八日。义祐取饫肥。以志布志予肝付兼续。置忠亲于栉间。○萨藩旧记。
四月
将军义辉子生。
十一日。遣劝修寺尹丰赐剑马贺之。上尝受古今和歌集于三条西公条。而未卒业。至是复受之。数日而卒业。○御汤殿上日记。
京师贫民相集称德政。钞掠寺院及富商。六角义贤不能禁。
二十日。下令行德政。○畿内兵乱记。
大友义镇渐怠于政事。常宴饮。又令国中纳好女。纳女者虽贱。引见赐金帛。又召优人于京师。日夜歌舞。士民皆怨。户次鉴连欲谏。以不得见。于是聚少女袭歌舞。义镇闻之曰。
渠素恶歌舞。今如此。岂欲使予观之乎?
鉴连因进舞子。为三拍子之节。义镇悦甚。鉴连乃进言曰。
先君时。六州之地。尚有梗命者。君之即位。威武所震。无不慑服。近者独居深宫。政之得失。无所闻知。艺人以立石之败。蓄锐伺隙。将有以报。麾下之臣或有怀贰心者。祸乱将复兴。此臣之所以窃为寒心也。
因涕下。义镇感悟。 次日出受朝贺。未几。又耽于游乐。如蓄猴,鉴连再谏曰。
君爱猛兽。群臣莫不犯苦。臣闻玩人丧德。玩物丧志(语出《尚书·旅獒》)。不可不戒也。
义镇赧然。其后鉴连屡有谏止。而义镇不能用。义镇多内宠。夫人嫉之。使僧祝诅咒。义镇觉大怒。悉捕僧祝逐之。
五月
一日。义镇薙发号宗麟。○大友记。
真幸院领主北原贵兼有三子。三子皆死后。族人议立民部少辅。其人信奉一向宗。臣下有不奉教者。捕而杀之。伊东义祐闻之。杀民部少辅以取真幸院。桦山幸久谋立兼亲为北原氏后。请于贵久。贵久许之。
十日。纳兼亲于饭野。与岛津氏兵协戌。于是真幸复为北原氏邑。○萨藩旧记。
畠山高政攻饭盛城数月。三好义兴欲救之。使三好康长、安宅冬康出师。自与松永久秀率兵会之。兵凡二万。至天王寺。高政闻之。退入高屋城。汤川直光等邀战三好氏于教兴寺。
二十日。义兴大破直光等。斩直光以下六百人。高政大惧。出高屋。走堺浦。冬康徇和泉。久秀徇大和。二国属畠山氏者。望风而逃。长庆使康长守高屋城。六角义贤闻高政败大惧。遂乞和于长庆。
六月
二日。仓皇引归。京师人皆咄其怯懦。义贤遂传职于子义弼。薙发号承祯。○足利季世记。
今川氏真弃旧勋。用新进。国势大衰。○松平记。
毛利元就父子遣使于京。献剑马贺即位。○御汤殿上日记。
帝使三条西公条讲禁秘抄。○御汤殿上日记。
二十二日。将军义辉还京。三好义兴、松永久秀扈从。帝遣劝修寺尹丰赐剑于义辉。贺其归京。又赐剑于义兴、久秀。二人献钱千匹以谢。○御汤殿上日记。
二十三日。熊野本宫火。○足利季世记。
松平元康出兵牛久保。城兵拒战。城兵引还。使内藤正成殿后。城兵追击。正成射杀却之。今川氏真闻元康屡侵境。率兵一万五千至牛久保。分兵攻一宫。元康救之。内外夹击。今川军解走。寻滨松城主饭尾致实叛氏真。氏真讨之。○三河物语。
武田晴信四子胜赖。诹访氏之出也。晴信以为伊奈郡代。使居高远城。○甲阳军鉴。
帝欲重赏毛利氏。使劝修寺尹丰咨于将军。
七月
二日。超叙元就从四位上。隆元叙从五位上。○历名土代。
北条氏邦率兵徇琦玉行田。馆林城主长尾景长报越后。政虎遣柿崎景家、宇佐美定胜等与氏邦战于行田。氏邦退。景家追击。又战于鸿巢等地。互有胜败。宇佐美定胜战死。○北越军记。
十五日。将军义辉子夭。○畿内兵乱记。
自弘治之季。石见诸族多贰于毛利氏者。尼子义久使本庄常光屯兵境上。以备不虞。元就诱降之。常光许。于是石见悉平。赤穴久清亦背尼子。毛利遂率大军伐尼子。次于赤穴。与尼子交战。○吉田物语。
上杉政房以关东管领为名。欲荡平八州。屡出兵武毛之间。然政虎剽悍。士民不服。近卫前久料其不可有为。去归京师。
八月
二日入朝。上引见赐宴。○御汤殿上日记。
六日。幕府以毛利隆元补备中备后守护。寻补长门守护。○新裁军记。
相马盛胤率三百骑入常陆。将袭太田城。佐竹义昭拒之。盛胤大败。乃媾和。○常陆志料。
二十八日。幕府下令行德政。伊势贞孝阻之。三好义兴亦请停。幕府从之。废前令。市民乃纳仓税。○畿内兵乱记。
九月
十一日。三好义兴与松永久秀率八千骑攻伊势贞孝于杉坂。贞孝败。与子贞良等皆死。○御汤殿上日记。
户次鉴连率兵入丰前。却敌于苅田。
十三日。攻松山城。○新裁军记。
长宗我部元亲攻朝仓城。本山茂辰邀拒。本山亲茂年十六。善射。望元亲呼曰。
舅氏敢遗一矢!
乃射中元亲之铠袖。元亲善射士与其聊射。不胜。元亲兵不能进。茂辰纵七百骑疾战。元亲大败。
明日复战。杀伤相当。元亲乃还。○土佐物语。
伊东义祐取饫肥。岛津忠亲谋恢复。含义祐更饫肥戌将。
十七日。忠亲乘夜袭击。城陷。忠亲乃尽复其邑。○日向记。
松平元康降伏牛久保城。○三河物语。
芦名盛氏禁管内酿酒。○会津旧事杂考。
本庄常光既属毛利。自恃其恩。募兵略地以自广。毛利元就虑为后患。命吉川元春诛之。
十一月
五日。急袭其营。本庄臣族死者千三百余人。本庄既诛。云伯二州诸将多归尼子。元就乃退次赤穴。○毛利元就记。
将军义辉遣使授偏名于上杉政房。乃更名辉虎。○上杉古文书。
十二月
飞騨国司三木嗣赖从幕府请任中纳言。以无前例不许。○御汤殿上日记。
神保义衡使其臣高木氏诈仕上杉辉虎。谋刺杀辉虎。事觉被诛。○北越军记。
毛利元就请分封内银山之入。献于朝廷及幕府。以充公领。○御汤殿上日记。
原胤贞复小弓。○臼井千叶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