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亲町天皇纪

天皇讳方仁。后奈良帝第一子。母赠皇太后万里小路氏。永正十六年生。弘治三年践祚。在位二十九年。让位后七年崩。寿七十五。

十月

弘治三年(1557)丁巳十月二十八日。天皇践祚。○御汤殿上日记。

织田信行犹不悛。城于龙泉寺。柴田胜家谏。不听。胜家怒赴清洲。告信长。信长乃称病。声言将让家于信行。信行喜。

十一月

二日。至清洲。将入信长卧内。为伏士所击。信行出。为池田信辉所杀。○信长公记。

二十二日。葬后奈良天皇于泉涌寺。收遗骨分藏诸院。○续史愚抄。

十二月

十二日。天皇御倚庐。

二十三日还宫。○御汤殿上日记。

旱饥。○惟房公记。

正月

永禄元年(1558)戊午正月十日。飞騨国司三木良赖叙从五位下。任飞騨守。寻迁从四位下。○公卿补任。

立花鉴载出兵攻宗像氏。占部尚持破于古贺。○宗像军记。

武田晴信之入伊奈也。焚掠诸邑。文永寺被毁。又没收安养寺。两寺系三宝院统下。院主请于朝。敕晴信。以两寺还付本寺。晴信不奉敕。○严助往年记。

二月

三日。三好长庆加细川聪明丸首服。以将军在外。故不命名。称六郎。时聪明丸父从将军在若狭。时人颇为言。故长庆外敬聪明。以延时誉也。○足利季世记。

铃木重教与吉良义昭通谋。叛今川。义元命松平元康攻之。

五日。元康率兵攻寺部。重教出兵御之。不胜败走。又攻广濑。织田信长遣津田兵库来救。大久保忠世斩之。石川清兼谓元康曰。郎君初临阵。两日皆捷。此已多矣。请班师。乃还。义元赏其功。赠佩刀。○三河记。

二十五日。前太政大臣三条实香薨。年九十一。○言继卿记。

石见温汤城主小笠原长雄叛属尼子。元就使吉川元春攻之。

二十七日。双方交战。长雄不利。退保其城。○艺阳记。

二十八日。改元。○公卿补任。

三月

织田信长发兵攻科野城。守将松平家次夜出袭敌营。敌惊溃。○松平记。

若狭公邑之民。自去岁不纳租。

九日。遣右兵卫督吉田兼右督促之。留止百余日。多方催劝。仅得百贯而还。○惟房公记。

十二日。修内侍所。○御汤殿上日记。

肝付兼续攻庄内。北乡时久御之。岛津忠亲援时久。十九日。败于恒吉。死者七百人。○萨藩旧记。

长尾景虎入越中。攻略诸城。刈其麦而还。○北越军记。

足利义氏既继职。欲循故事诣鹤冈祠。

四月

十五日。至镰仓。备仪诣焉。礼毕而还。关宿城主梁田纲政纳城于义氏。氏康嘉之。代以古河。○关东管领记。

上自践祚。既经数月。将行既位仪。幕府扰乱。不能备辨。德禅寺僧以友与大友义镇有师檀之契。请遣人谕义镇献资。廷议许之。

二十五日。以敕书付以云。○惟房公记。

将军义辉欲归京。与细川晴元发朽木谷。

五月

三日。阵于坂本。六角义贤率兵会之。○细川两家记。

七日。义辉献物以贺践祚。前关白近卫稙家附奏。故事:将军献践祚。剑必用刀工刻名者。马价无下千匹。义辉之贺。即不及时。币又菲薄。时人悯其落魄之振也。○惟房公记。

三好长庆闻义辉图复归。率大兵至。使三好政康、松永久秀扼守街路。

十九日。长庆巡警京郊。留政康等守京师。而自还芥川。政康等筑寨胜军山。以拒义辉。○言继卿记。

毛利元就与余二子入石见。与吉川元春合兵。分兵围温汤。○元就军记。

六月

将军义辉移阵如意岳。分兵攻掠。政康等拒之不利。焚寨而退。义辉进军胜军山。后政康复取如意岳。

自是两军相攻。掠连昼夜。京师人心益摇。公卿多避难于诸国。○御汤殿上日记。

坊城种长与中御门宣长争楮座税。诉而不胜。

二十二日。弃官出亡。○惟房公记。

自春弥夏。诸国大旱。

二十三日。敕延历寺祈雨。○密宗年表。

伊势两神宫颓圯日久。朝廷幕府不能修造。而神田又皆为武人所侵夺。祠官衰耗。无力以辨之。尼清顺尾张人也。崇信大神。深痛其衰废。欲募缘兴造。使人咨于内宫。祠官嫌其假手僧尼。不肯。又咨于外宫。亦不肯。强请后可。清顺募缘诸国。广聚赀财。渐就营构。先朝嘉其劳。赐上人位。号庆光院。至是外宫粗成。行上栋仪。○惟房卿记。

义辉之贺践祚也。朝廷遗书答谢。而书不达。义辉以为慢已。犹用弘治号。

闰六月

十六日。遣右兵卫督吉田兼右于胜军山。慰谕之。○惟房公记。

杵筑社神主安倍有亲营求叙二位。前权大纳言万里小路惟房以其无例。固执不可。事遂寝。○惟房公记。

佐竹义昭婚于岩城重隆。重隆与结城晴纲、石川道坚相恶。将攻二人。义昭以与道坚有旧好。欲援之。重隆怒。谋击义昭。战于小里。佐竹大败。乃讲和。○常陆志料。

岩仓城主织田信安用前野小二郎言。欲废长子信贤。以次子信家为嗣。家宰稻田修理劝信贤。逐信安于美浓。信贤为人柔懦。嗜酒耽色。信长欲取之。

七月

攻岩仓城。○信长公记。

毛利元就攻温汤城益急。尼子义久来援。攻战不利。温汤粮竭。长雄因隆景乞降。○艺阳记。

本庄敬兴攻银山城。尼子义久亦来攻。毛利军与其战于新原。军败。银山粮竭。遂陷。○艺阳记。

长尾为景之死也。芦名盛氏出兵越后。割有郡邑。景虎欲复之。率兵入会津。盛氏惧媾和。悉还侵地。相约戮力。削平关东。○关八州古战录。

上除丧在近。将改服饰器具。府帑不能辨。因传内旨诸国司。令献其资。

八月

十三日。遣山科言继于伊势。长桥局奉旨。与权中纳言庭田重保书曰。就吉之期。近在九月。主上服御诸物。将改作矣。方今室町衰耗如彼。不可以命此事。故谕诸家。使献其资。北畠中纳言体此意。为营辨之。何喜如之。今将遣权帅。卿宜善传此旨。具教乃献钱三千匹。○御汤殿上日记。

武田晴信欲得信浓全国。又恚不得志于长尾。筮之。吉。又祷战捷于户隐祠。纳钱五十贯。充其修缮资。○浅草古文书。

九月

二十六日。天皇除丧。追尊生母吉德门院万里小路氏曰皇太后。○公卿补任。

龙造寺隆信修春日山城。以逼山内。神代胜利攻拔之。隆信怒。战于铁布岭。大败。胜利遂出兵上佐贺。○镇西志。

上杉宪政兵败地削。乃弃平井奔越后。长尾景虎筑馆于北川。款待甚厚。宪政让管领及旗帜宝刀。请为伐北条氏。以复旧封。景虎许之。而辞上杉氏不受。○上杉家谱。

十月

肝付兼续攻志布志。岛津忠亲拒战却之。○岛津国史。

长尾景虎率兵二万八千。入上野。攻厩桥沼田平井诸城。拔之。北条氏康赴救。景虎不与战。还越后。○北越军记。

伊东义祐攻克新山。岛津忠亲告急于贵久。贵久使北乡忠孝以兵三千赴援。

十一月

战于板敷。忠孝等阵没。○萨藩旧记。

龙造寺隆信忧江上武种奉少贰冬尚与神代胜利联合。欲灭少贰氏以绝后患。攻降姊川城。使小田政光等攻势福寺城。武种与神代胜利合兵。破敌于牟田畷。政光等战死。隆信乃进军赴击。围势福寺城。度其不可力取。乃媾和而还。○北肥战志。

将军义辉与三好军相持累月。兵势日衰。六角义贤劝义辉讲和。遣使言之。长庆虑义辉复食言。不许。三好氏吏收京师地子钱。长庆又召兵于四国。三好康长等来。胜军山兵闻之大惧。义贤益发使讲和曰。将军既深惩艾矣。晴元减死之外。一任卿处分。后事宜无足复虑者。长庆乃许之。

二十七日。和成。义辉入京。馆于相国寺。细川氏纲及长庆父子来谒。幽晴元于芥川。○细川两家记。

游佐长教之死。其子尚幼。畠山高政以安见美作为守护代。居饭盛城。美作骄肆。广树党与。常侮高政。高政欲诛之。国人不从。美作亦谋弑高政。高政惧。奔纪伊岩室。美作乃入高屋。摄行国事。河内尽附美作。○足利季世记。

二月。将军义辉移馆本觉寺。纳近卫稙家女为夫人。三好长庆等各还其国。○足利季世记。

秋山远国据神乐冈城叛北畠具教。具教率兵攻之。远国乞降。未几。远国死。○中古日本治乱记(山中长俊1547-1607)。

北畠具教与长野藤定攻战有年。乃讲和。藤定无子。具教以次子藤教为其嗣。于是工藤一族悉属北畠。○势州军记。

今川义元杀户部丰政。丰政常探织田息耗。又常击败其军。信长患之。伪作其书。使森可成诈为商人致义元。义元信之。乃杀丰政。○新武者物语。

松平元康在骏府。义元殊无还意。三河旧臣相议。使石川清兼等往说曰。小主人渐长。愿复归冈崎。还致封邑。并撤戍兵。义元不许曰。吾将代尾张。然后检其祖父清康旧封以相授。未晚也。清兼等不能强而还。○伊东法师物语。

正月

二年已未正月一日。秋月旧臣奉种实袭古所山城。一鼓拔之。遂复旧邑。○秋月家谱。

龙造寺隆信复起兵。围势福寺城。江上武种不能守。出奔筑后。少贰冬尚失势自杀。冬尚弟胤赖出嗣千叶氏。为千叶胤连所杀。胤赖子胤诚出奔山内。依神代胜利。未几死。胜利遂冒千叶氏。○镇西要略。

琉球王尚元遣僧登叔等于萨摩修好。

十一日。登叔等至鹿儿岛。始贺正也。岛津贵久答书报谢。○岛津国史。

二月

三好长庆与子庆兴至京。馆相国寺。○言继卿记。

织田信长觐京。从士八十人。经奈良堺浦。

二日。入京。谒将军义辉。从士服饰奇伟。佩长刀。众皆异之。○言继卿记。

斋藤义龙闻信长轻行赴京。遣士五人狙击之。清洲有丹羽兵藏者。侦知其谋。即夜告信长。次早。信长使金森长近谓五人曰。汝等之至。我既知之矣。可来谒。后遇于市。信长骂曰。闻汝等欲刺我。信乎?奴辈谋我。犹螳臂当车!若欲相犯。盍决于此。五人震慑谢去。

七日。信长昼发京师。八日深夜至清洲。○信长公记。

毛利元就献既位资。

七日。召权大纳言三条西实澄议即位事。置即位传奏奉行。○御汤殿上日记。

十一日。赠故权大纳言正三位日野内光从一位左大臣。幕府所请也。内光既列朝臣。又昵幕府。为其相伴众。从细川高国战死。故有是请。○公卿补任。

十二日。武田晴信出兵信浓。次于贝津。招降诸士。○甲阳军鉴。

十六日。以权大纳言劝修寺晴秀补武家传奏。○御汤殿上日记。

浦上宗景使岛村丰后守砥石。中山备中守沼城。既而宗景疑宇喜多直家有异图。直家因谋除二人。以丰后反书献宗景。且曰。先臣能家尽忠无私。为丰后所杀。请奉命讨之。宗景曰。闻汝妇翁。亦有反计。汝岂知之乎?对曰。知之。君欲正其罪。臣不敢以私亲废大义。请并诛之。宗景许之。备中直家妻父也。直家乃设计杀二人。宗景乃以沼城赐直家。于是直家威权无比。攻伐自专。○备前军记。

三月

六日。召前右大臣三条西公条进讲‘帝范’(权按,唐太宗所作)。数日而毕。○御汤殿上日记。

织田信长复攻岩仓城。攻击昼夜。城中粮尽。信贤出降。信长付于山内一丰。○信长公记。

毛利隆元请补防长守护。将军以去年既以其属大友义镇。因命大馆晴光等咨问义镇。○大友文书。

龙造寺隆信连下诸城。略尽肥前地。○肥阳军记。

四月

十二日。观散乐。使三好长庆拜觐。赐酒于庭。长庆献剑马以谢。○御汤殿上日记。

武田晴信定卫士条规曰。勿懈番直。直舍勿大声。勿闲谈。勿戏婢子。出行勿背法令。○浅草古文书。

备中诸城既属毛利。独松山城主吉田义辰属尼子。元就命三村家亲伐之。义辰战败自杀。○阴德太平记。按:此役有疑。岛津忠亲使平山忠智守松山。

十四日。忠智如志布志。肝付兼续要杀之。遂取松山。○岛津国史。

幕府以斋藤义龙班相伴众。义龙献钱财谢恩。○严助往年记。

长尾景虎上洛。至坂本。将军义辉遣大馆辉氏赐内书。寻景虎入谒。义辉以为关东管领。赐偏名。听乘茂舆。景虎固辞不受。

五月

十一日。景虎入朝。敕赐酒。侑以吉光刀。○严助往年记。

河内国进节会费用。其数有阙。

十三日。敕幕府催督之。○御汤殿上日记。

二十五日。权大纳言三条实澄如骏河。○公卿补任。

三好长庆闻安见美作逐其主。欲讨之。根来僧徒党美作。长庆使十河一存攻之。二十九日交战。一存败。松永久秀说一存曰。安见本也。根来末也。不如姑舍之。直入河内。诛首恶。从之。○足利季世记。

今川义元将西上。山口左马助以中村鸣海二城叛信长。义元使鹈殿长宗守大高。大高粮竭。告急骏府。义元使松平元康纳粮于城。众难之。元康乃以千骑赴之。众壮其勇。○三河物语。

六月

诸国大旱。敕诸寺社祷雨。○御汤殿上日记。

浅井久政为人刚戾。将士解体。子长政幼聪慧。有祖父亮政之风。老臣语亮政战状。则倾听不倦。诸将归之。久政恶之。置于清水谷。诸将争往候起居。时六角义贤势强。久政送款之。聘义贤宰平井加贺女。妻长政。长政耻与陪臣婚。出其妻。加贺愤恚。劝义贤攻久政。义贤乃率兵攻高宫城。高宫降。久政闻警出师。

十七日。与义贤战于鸟居本。不利。走据佐和山。义贤还。久政乃益憎长政。召诸将骂曰。先公在世。士勇卒壮。与江南战。无不捷。今乃不然。岂汝等老而悴乎?赤尾清纲进曰。士犹鹰。强弱由乎发纵。今士之勇。不异往日。而公御之不及先君。故败。岂可以罪士哉。久政不悦而罢。○浅井三代记。

武田晴信入信浓。次于松本。使饭富昌景等略飞騨。○甲阳军鉴。

三好长庆入河内。与安见美作战。互有胜负。○严助往年记。

二十六日,将军以大友义镇补丰前筑前守护。○大友文书。

又听长尾景虎批公文。乘漆舆。用朱柄伞。称屋形。复命为关东管领。仪准三管领。景虎乃拜命。景虎数见义辉。义辉厚待之。尝患疡。义辉遣医治之。景虎启义辉曰。将军之播越朽木。将奔问官守。而频年有事于信浓。不能效力行间。今入觐贺复归。叨荷殊宠。何荣如之。当国尔忘身。一意奉公。若有事被命乎。小大难易。唯力是视。不敢以私事辞避。去月甲人犯境。不为归。请谅此意。和泉之役。事虽有因。近逼辇毂。私人窃忧之。是时三好松永权势方炽。众莫敢犯。独景虎抗礼不下。二人噤不敢言。景虎尝遇久秀吏于途。不下马。景虎责其无礼。命斩之。景虎巡游畿内。至十月辞归。将去。密启将军曰。长庆久秀无度。后必为逆。若有乱兆。请速下内旨。臣将驰至。枭竖子!义辉喜。赐国纲刀。○北越军记。

七月

六角义贤谓平井加贺等曰。闻湖北将士悉归邑。大尾城必虚。宜乘此机袭大尾。大尾既拔。佐和山必不能守。加贺等从之。

十四日。夜袭克之。○浅井三代记。三好长庆进军于久郡。

二十二日。破安见美作。

二十九日。移营于喜连杭全。又克高尾、饭盛二城。长庆乃纳畠山高政于高屋。以汤川直光为守护代。使松永久秀入大和追美作。长庆以淀城扼畿内之冲。使管领细川氏纲居之。以护京师。○细川两家记。

毛利元就欲复银山城。率兵一万五千分三道攻之。本庄敬兴坚守不屈。元就命班师。隆元等固请攻拔。不听。退军祖式。敬兴来追。元春却之。○艺阳记。

八月。结城政胜卒。有二子明朝、高朝。高朝出为小山政长嗣。明朝先死。无子。政胜养高朝子晴朝为嗣。小田氏治世与结城交兵。闻政胜死大喜。遂来攻。为高朝所破。○关八州古战录。

芦名盛氏欲略仙道。遣将留田滋实攻陷大槻城。仙道七郡尽属芦名。又出兵下野。疆土日盛。○关八州古战录。

筑紫惟门旧臣迎惟门据五箇山。击败贞清。尽复旧邑。贞清奔丰后。乞援于大友。○镇西要略。

九月

武田晴信入上野。攻长野业政于蓑轮城。不利而还。○甲阳军鉴。

元就使小早川隆景往九州。克门司城。

二十六日。大友义镇攻门司。为隆景所却。○艺阳记。

十一月

权大纳言中院通为如加贺。○公卿补任。

二十日。敕楠正虎曰。汝祖正成。建武中抗王家。永绝臣籍。今汝欲掩先人之过。深怀悔悟。恳请赦宥。因特许之。兹将恩命。宜益励忠贞。一意奉公。○立入文书。

十二月。将军赐三好庆兴偏名。更名义长。○杂杂闻检书。

伊东义祐与肝付兼续合谋。攻饫肥。岛津忠广捍卫甚困。忠平请赴救。贵久不许。固请而往。○萨藩旧记。

诸国疫大行。人多死。○妙法寺记。

陶氏之难。洋僧多逃丰府。于是外船至博多者。皆凑丰府。货物山积。商贾四萃。车马喧闹。一时无比。洋僧设养病院。救疗贫人。教长徒礼(Cosme de Torres)又遣徒维列剌(Gaspar Vilela)于京。弘教数月。稍有信徒。诸寺僧侣害之。纠其徒辱骂。或掷瓦砾。维列剌乃谒三好长庆。长庆悦其言。请幕府许其弘教。戒僧徒勿阻碍。僧徒又请所司代逐维列剌。长庆乃揭榜于街道。禁僧徒加横逆。于是维列剌建经堂。日夜讲说。士民多附者。○日本西教史。

正月

三年(1560)庚申正月。长尾景虎将出师关东。梁田纲政牒结城晴朝等助足利义氏守关宿城。多贺谷政经闻之。叛晴朝。与佐竹义昭等合谋。将攻结城。晴朝闻之引兵还。纲政不知。以为贰已。要于柳桥。晴朝击破而归。又却佐竹军。义氏闻晴朝非故意袭击。乃谕与纲政讲和。而政经亦来谢过。○关八州古战录。

二十七日。天皇即位于紫宸殿。

前权大纳言柳原资定、劝修寺尹丰、万里小路惟房为传奏。即位传奏用三人。前所未有也。三好长庆为幕府相伴众。迁修理大夫。子义长任筑前守。赐酒于庭。侑以剑。长庆献刀及钱万匹以谢。士民诣庭。观仪者数万人。○御汤殿上日记。

二月

六日。将军义辉参朝。松永久秀为供众。任弹正少弼。始同幕府扈驾。于是三好代细川执政。而久秀又以陪隶。出列幕臣。威权扎长庆。○足利季世记。

十日。长庆父子与久秀皆还芥川。遂出军和泉。至饭盛城下而还。○细川两家记。

十五日。诏褒毛利献即位资。迁元就陆奥守。隆元叙从五位下。任大膳大夫。赐菊桐章。元就之献资。国清寺僧惠心为使。因赐大照佛知国师号。○新裁军记。

帝始读史记。权大纳言高辻长雅侍读。○御汤殿上日记。

以劝修寺尹丰为武家传奏。○御汤殿上日记。

若狭公邑复不纳租。敕幕府使督促之。○御汤殿上日记。

佐竹义昭欲取陆奥南乡。与田村清显率师入陆奥。与结城晴纲构兵。芦名盛氏援晴纲。那须资胤援佐竹。

二十九日。战于松山。义昭兵败。

三月

芦名结城又破那须于小田仓原。后资胤反击。破盛氏军。○关八州古战录。

将军义辉为大友义镇请官于朝。

十六日。任左卫门督。○大友文书。

二十七日。便殿栋折屋坏。敕幕府修造。幕府以命三好。逾月不就工。传奏数促之。而不能得。乃召工匠权修之。○御汤殿上日记。

大友义镇纠合诸将伐筑紫秋月二氏。

四月

破惟门于侍岛。○镇西要略。

便殿栋折。鸣动不止。或言。夜有火球。自屋隙跃出。众益恐怖。乃召理性院严助。修仁王经法于清凉殿七日。又敕伊势大神宫祈祷七日。○严助往年记。

松永久秀权威日盛。与长庆诸弟不相善。乃谗之康于长庆。长庆信之。恶之康。康长忧之。至堺浦为解说之。长庆乃如淡路。之康削发。自阿波来谢。长庆意解。

五月

还芥川。而不问久秀。○细川两家记。

长尾景虎率兵一万入上野。分兵徇武藏。○北越军记。

十五日。幕府以毛利隆元为安艺守护。○新裁军记。

今川义元率骏远参三国兵四万五千攻尾张。〇权按:足利季世记云一万骑。北条五代记云二万五千。伊东法师物语云二万五千骑。今从信长公记。松平元康为先锋。

十七日。至池鲤附。

明日。至沓悬。部署诸将。使元康向丸根。朝比奈泰能向鹫津。

夜。又命元康纳粮于大高。

十九日晓。元康攻丸根。守将佐久间盛重出战。元康曰。

彼寡于我。当守而战。是决战也。我挠以弓铳。乘机拔城可也。

使石川家成、酒井忠次传令。奋击走盛重。进取其城。泰能亦拔鹫津。斩守将饭尾定宗。

义元使元康代鹈殿长宗守大高。自移营于桶狭间。信长闻警不为惊。与诸将语。不及军事。将士叹咤。

黎明。盛重飞报至。信长即召侍臣赴救。林通胜谏曰。

敌众乘五万。而我兵不过三千。宜避其来锐。据本城御之。

信长不听曰。

吾视天下英雄。恃其地利。以失事机。自取灭亡者多矣。先君有犯。邻国来犯。苟有迟疑。我将士且变志。当亟出境迎战。吾不敢背先君之教。与吾同志者努力!

因命与酒饮。众莫敢言。信长自起舞。谣古谣敦盛曰。

人生五十年。乃如梦如幻。有生斯有死。

壮士将何恨。舞毕环甲。食毕上马。单骑而出。辰牌至热田。〇权按:甫庵信长记云。信长诣热田祠。谬也。当时事急。不宜有此暇。今不取。

信长过善照寺诸砦。得兵二千。佐佐隼人见信长至。与五十余人赴敌。皆死。

义元大喜曰。

天下谁当我锋者。尾人当歼于是役!

乃开宴。不复设备。信长既出善照寺。鞭马益进。林通胜、柴田胜家等扣马谏曰。彼大众新胜。以寡兵犯之。立覆没矣。信长厉声曰。

汝辈且闻我言!吾非妄意犯敌也。敌纳粮于大高。终夜不息。今又拔两城。其兵罢极。而义元侮我。不复设备。吾乘是时。袭其不意。可一战而擒也。

梁田出羽谍知义元所在。献计曰。

敌未更其阵。我直出其后袭之。义元可获矣。

信长喜曰。

是获我心。

励众益驰。未牌至桶狭。大雨俄至。暴风从西北起。逆敌军。士气奋扬。鼓操斫营而入。营中惊溃。其兵三百骑。护义元而走。信长追击。尾张人服部小平太以枪击义元。义元拔刀斫其膝。毛利新介秀高刺义元。斩其首!骏河军遂大溃。信长斩其首二千五百级。于是尾张诸城属今川者。皆解走。独鸣海城冈部元信固守。信长劝降。答曰。

返主公丧。

则致城。信长许之。元信奉义元首而还。过苅谷。斩水野信近而去。氏真厚赏之。松平元康在大高城。将士说曰。

今川公既死。我独为谁守。不若全兵而归也。

元康曰。

当审形势然后撤走。不然贻笑于四方。

水野信元遣浅井道忠来告信长将来袭。乃撤走。至冈崎。骏河戌将犹在。寻撤走。

元康乃入冈崎城。元康六岁出国。十四年而归。士民欢呼。贺者相踵。○信长公记…

长宗我部国亲输粮于种崎城。潮江海贼掠之。潮江本山茂辰邑也。国亲大怒。攻陷其长滨城。茂辰来救。逆战于庆云寺。国亲子元亲。身白晳。美仪容。常沉默居内。不与外事。众轻侮之。目为处女。国亲常叹其不肖。时年二十二。始从军。自率二十骑。离本军而阵。国亲望见曰。痴汉。当喂于敌。既而茂辰以大兵来袭。元亲马上挥枪。大呼歼骑。从兵亦多杀伤。国亲惊喜。使次子亲贞等赴援。遂破敌。乃下潮江诸城。国亲寻疾。召元亲遗言曰。吾欲复父仇。而志不能遂。汝谨勿忘。元亲嗣立。屡出兵。势遂强。○土佐物语。

二十七日。足利晴氏卒于关宿。○镰仓九代后记。

上野国峰城主小幡信贞为弟图书助谗于长野业政。信贞走奔武田。晴信给予大日向五千贯地。以逼业政。○甲阳军鉴。

泷泽刑部少辅。由利十二党之一也。有憾于矢岛义满。诱义满将履泽氏杀义满。事觉。义满诛履泽。泷泽惧。乞援于仁贺保重明。义满出兵攻泷泽。重保救之。战于上条。义满败走。十二党自应仁中。分领出羽由利郡。至是攻击不已。○矢岛十二头记。

织田信长侵美浓。焚掠郡邑而还。○总见记。

六月

天皇受古今和歌集、伊势物语秘诀于前权大纳言三条西公条。古今集之诀。中古缙绅绝传。美浓人东常缘得之。以传宗祗。宗祗传实隆。公条继其业。学兼和汉。时人言汉学过父。而国学不及焉。尝校实隆遗著源氏细流抄。稍加删补。改曰明星抄。行于世。公条传业。必择其人。不猥授。聊歌者绍巴就学和歌。公条传源氏物语。而不授古今集。曰。彼寒乞客也。○御汤殿上日记。

将军义辉筑第于近卫。成。

十九日。自本觉寺迁焉。赐剑马贺之。○御汤殿上日记。

汤川直光为人粗野。国人不附。畠山高政不谋于三好。召安见美作复为守护代。长庆怒。与之康入河内。高政等连战皆败。○细川两家记。

北条氏康让职于子氏政。氏康外柔而内刚。信赏必罚。知人能任。既老。从容问氏政曰。

子为国政。何等最乐?

答曰。

择吏士而别其能否。最乐。

氏康曰。

此主将常职也。然不唯主择臣。臣亦择主。不见国家有难。士不素养。皆去之他邦。故为主将者。不可恃势以为安也。若生贵骄情。不如下情。有功不赏。有劳不举。及有事。甘言慰谕。岂能得其死力。故寸功不忘。微劳不舍。使士民欢欣喜悦。不怀怨恨。是要务也。

○关东兵乱记。

大隅僧瑞玙为足利学长有年。至是以年老辞职。归乡过小田原。北条父子使讲三略。瑞玙在足利。讲周易十六次。弟子众多。氏康闻其归。深叹惜之。请复为学长。因以金泽文库旧藏宋版文选赠焉。瑞玙乃复还足利。天正六年没。年七十九。足利学校自快元以降。学长二十二人。德业之邵。徒弟之盛。独推瑞玙云。○足利学校书籍目录。

长尾景虎使谓广桥国光曰。先帝在世。有修宫之命。欲献田邑以充其费。请得诏使来辱。国光言于朝。

七月

使速水右近受邑。○御汤殿上日记。

善光寺别当栗田国时叛越后。送款于甲斐。

十日。野尻城主宇佐美定胜破其于荒町。夺善光寺佛像而还。国时忧。请以八百贯地偿佛像。复置寺中。○北越军记。

松永久秀攻大和。攻井土城。筒井顺昭救之。为久秀所破。城守致城而去。

六日。三好军入石川。破畠山军。三好军屡胜。

二十九日。进围高屋城。○细川两家记。

佐竹义昭与那须资胤复攻结城。芦名盛氏救之。数战皆败。义昭遂攻寺山城。晴纲乞援于关宿。足利北条遣使谕和。皆不听。围攻益急。义氏又告资胤以上杉将出兵关东。劝义昭弭兵。乃听之。使南乡郡属已而弭。○常陆志料。

织田信长复侵美浓。长井甲斐守拒之。多杀伤。信长引还。○总见记。

一条兼定使谓长宗我部元亲曰。往年本山氏夺我莲池城。吾欲复之。今足下攻本山氏。吾欲乘之取莲池。请勿相妨。元亲许之。兼定乃复高冈郡。○土佐物语。

长尾景虎之觐于京师也。闻关白前久难于生计。欲奉为公方。以令关东。私请于前久。前久许诺。幕府以朝廷将行即位仪。阻止其事。至是景虎再申请。

九月

前久与西洞院时秀、富小路秀通赴越后。现任关白出在国郡。古未有也。景虎迎于至德寺。号为公方。○御汤殿上日记、管领九代记。

长尾景虎率一万骑。复入上野。北条纲成子孙次郎守沼田城。闻之逃。景虎烧其城。又屠厩桥。乃报捷越后。迎上杉宪政。○北越军记。

浅井久政使今井权六袭大尾城。佐和山城主矶野秀昌援之。误杀权六。军乱引还。久政耽于游畋。意不在戎事。疆土日蹙。老臣安养寺经世等谋废久政立长政。寻久政谒竹生岛祠。经世等拥立长政。久政大怒。其妻谕曰。事已至此。请老于小丸。久政从之。○浅井三代记。

岛津伊东相攻二十余年。义辉移书贵久。使弭兵。近卫稙家亦致书。伊势贞运至都于郡。见伊东义祐传幕旨。使与贵久媾和。义祐奉命如萨摩。贵久迎见于末吉。贞运曰。二氏争饫肥不已。闻饫肥境内。有伊东旧封。宜还付伊东。贵久引源右将补三州守护。辞之。事遂不谐。○萨藩旧记、日向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