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古天皇,初称额田部皇女。钦明帝女,用明帝同母妹也。容色端丽,进止有度。
 敏达帝五年,立为皇后。

 崇峻帝五年十一月,崇峻帝崩。群臣请皇后践祚,皇后辞让。百寮上表劝进,至三乃从。十二月八日己卯,即天皇位于丰浦宫,是为丰御食炊屋姬天皇。【○按本书,天皇年十八,立为皇后。三十四,敏达帝崩。三十九,崇峻帝崩。又天皇崩下注云,七十五。今推干支数之,前后年纪自相反,盖有一误。故今不书。皇代略纪曰,钦明帝十七年丙子生,敏达帝五年为皇后,年十九。皇年代略记,丙子岁生,二十一为皇后,三十七即位。水镜、愚管抄、帝王编年记并即位三十八,亦不取。】大臣苏我马子如故。【大臣以下,公卿补任。】

 元年癸丑,夏四月十日己卯,立厩户皇子为皇太子,摄录万机。秋九月,改葬用明天皇。是岁,创四天王寺于难波荒陵。
 二年甲寅,春二月丙寅朔,诏皇太子及大臣苏我马子,兴隆佛教。于是,群臣竞造佛寺。
 三年乙卯,夏五月十日丁卯,高丽僧惠慈来,百济僧慧聪寻来,大弘佛教。秋七月,将军纪男麻吕等至自筑紫。
 四年丙辰,东十一月,法兴寺成。以苏我善德为寺司。
 五年丁已,夏四月丁丑朔,百济王遣其子阿佐朝贡。冬十一月甲子,【○今推干支,是月癸酉朔,无甲子,盖甲午之讹。甲午,二十二日也。】遣难波磐金于新罗。
 六年戊午,夏四月,磐金至自新罗,献鹊二只。秋八月己亥朔,新罗献孔雀一只。冬十月十日丁未,越国献白鹿。

 七年己未,夏四月二十七日辛酉,地动,屋舍悉坏。令四方祭地神。秋九月癸亥朔,百济贡骆驼、驴、羊、白雉。

 八年庚申,春二月,新罗与任那战。诏以境部臣为大将军,穗积臣为副将军,【○境部臣、穗积臣,并名阙。】将万馀众救任那。大破新罗兵,拔其五城。新罗割地乞降。天皇复遣使新罗、任那,检问其状。于是,二国贡调,誓以二国寝兵,每岁必朝。因召还诸将。比至,新罗又侵任那。
 九年辛酉,春三月五日戊子,遣大伴啮于高丽,坂本糠手于百济,救任那。夏五月,天皇居耳梨行宫。时大雨,河水泛滥。秋九月,新罗谍者至对马,捕之流于上野。冬十一月五日甲申,议讨新罗。
 十年壬戌,春二月己酉朔,以来目皇子为征新罗将军,率兵二万五千讨新罗。夏六月三日己酉,大伴啮、坂本糠手,还自百济。来目皇子病,不果行。冬十月,百济僧观勒来,献历本及天文、地理、遁甲、方术等书。敕选书生受业。闰月十五日己丑,高丽僧僧隆、云聪归化。

 十一年癸亥,春二月四日丙子,来目皇子薨于筑紫。夏四月壬申朔,以当麻皇子为征新罗将军,会妻丧而不果。冬十月四日壬申,天皇迁居小垦田宫。十二月五日壬申,始定冠位十二阶。

 十二年甲子,春正月戊戌朔,赐冠位于诸臣有差。夏四月三日戊辰,皇太子撰宪法十七条。秋九月,改制朝礼。
 十三年乙丑,夏四月辛酉朔,诏皇太子及群臣,同发誓愿,始造铜绣丈六佛像各一,以鞍作鸟为佛工。高丽王大兴闻之,献黄金三百两。秋闰七月己未朔,皇太子命诸王、诸臣著褶。
 十四年丙寅,夏四月八日壬辰,安丈六铜佛于元兴寺,设斋。自是以四月八日、七月十五日,为诸寺斋会,每岁以为常。秋七月,令皇太子讲胜鬘经。

 十五年丁卯,春二月庚辰朔,定壬生部。九日戊子,诏曰:“朕闻,我皇祖天皇之驭世,跼天蹐地,敦礼神祇,遍祭山川,幽通乾坤,是以阴阳开和,造化调燮。今当朕躬,祭祀神祇,岂可怠乎?群臣宜相共竭心,以拜神祇。”十五日甲午,皇太子及大臣马子,率百寮以祭神祇。秋七月三日庚戌,遣大礼小野妹子于隋,鞍作福利为通事。【○本书自是以下,隋皆书唐。旧事纪据此为遣唐使之始。按是年隋大业三年,隋书亦载我遣使。明年,遣裴世清来,皆与本书合。二十六年,书隋为得。神皇正统记亦称遣隋大使,故今悉改书隋。】是冬,【○圣德太子传历,有十月二字。】作倭高市池、藤原池、肩冈池、菅源池,【○太子传历,别有三立、山田、劔三池,凡七所。】山背栗隈沟,河内户苅池、依纲池,【○太子传历,别有大津、安宿二池,凡四所。】每国置屯仓。

 十六年戊辰,夏四月,小野妹子还自隋。隋使裴世清,从妹子来。至筑紫,遣难波雄成迎之,造新馆于难波。六月十五日丙辰,世清至难波津。以饰船三十艘,迎入新馆。以中臣宫地乌麻吕、大河内糠手、船王平为掌客。秋八月三日癸卯,世清入京。遣额田部比罗夫率饰骑,迎于海石榴市。十二日壬子,世清诣阙,奉其国书及信物。十六日丙辰,飨世清等于朝。九月五日乙亥,又飨于难波。十一日辛巳,世清等归。复以妹子为大使,难波雄成为小使,聘于隋。学生留学僧凡八人从焉。是岁,新罗人多投化。【○旧事纪曰,是年以物部镰足姬大刀自为参政。】
 十七年己巳,夏四月四日庚子,百济人八十五人,漂泊肥后苇北津,令难波德摩吕,船龙送还。秋九月,小野妹子等还自隋。
 十八年庚午,春三月,高丽贡僧昙征、法定。冬十月九日丁酉,新罗任那朝贡,赐使者物有差。
 十九年辛未,夏五月五日己丑,药猎于菟田野。秋八月,新罗、任那朝贡。
 二十年壬申,春正月七日丁亥,置酒宴群臣。二月二十日庚午,改葬皇太夫人坚盐媛。夏五月五日癸未,药猎于羽田。
 二十一年癸酉,冬十一月,作掖上、亩傍、和珥三池。又开大街,自难波达京。
 二十二年甲戌,夏五月五日壬寅,药猎。六月十三日己卯,遣犬上御田锹、矢田部造于隋。【矢田部造名阙。○旧事纪曰,以大仁矢田部御嬬为大使,大礼犬上御田锹为小使。又云,是日,物部志佐古为大连。】
 二十三年乙亥,秋九月,御田锹等还自隋。百济使从来朝。
 二十四年丙子,春正月,桃李实。秋七月,新罗贡佛像。是岁,掖玖人来。
 二十五年丁丑,夏六月,出云言:“神户郡生瓜,大如缶。”是岁,五谷登。
 二十六年戊寅,秋八月癸酉朔,高丽贡调。因献隋俘及骆驼器物。

 二十七年己卯,夏四月四日壬寅,近江言:“蒲生河有物,形如人。”秋七月,摄津言:“渔父下罟堀江获物,形如婴儿。”

 二十八年庚辰,秋八月,掖玖人漂泊伊豆岛。冬十月,修桧隈陵。十二月庚寅朔,天有赤气。长一丈馀,形似鸡尾。【○鸡本书作碓,今从圣德太子传历。】是岁,皇太子与大臣苏我马子议,录天皇记及国记、臣连、伴造、国造百八十部公民等本记。【○旧事纪曰,二月甲辰,皇太子及苏我马子奉敕,录先代旧事天皇纪。馀与本书之文同。 按今所行旧事纪,后人依托,非当时旧本也。 】
 二十九年辛巳,春二月五日癸巳,皇太子薨。【○按水镜、皇胤绍运录、一代要记、帝王编年记并作二十二日。今天王寺以二十二日为忌日,修圣灵会。又按法隆寺金堂释迦佛铭文、上宫法王帝说、圣德太子传补阙记并云,壬午岁,二月二十二日,薨。与本书差一年。圣德太子传历,年月与本书同,而不日。注云,一说壬午岁者,误也。然铭文当时所镌,未可全非。今姑从本书旧文。】冬十二月二十一日癸酉,穴穗部间人皇后,崩。【冬十二月以下,法隆寺金堂释迦佛铭文。二十一日癸酉,据法王帝说。】是岁,新罗贡调,始上表。
 三十一年癸未,秋七月,新罗任那贡调,献佛像、金塔、舍利、大小幡等。以佛像置葛野秦寺,其馀纳四天王寺。此时唐僧慧齐、慧光,医慧日、福因等,从新罗使来。新罗复击任那取之。天皇召群臣议讨新罗,乃遣难波磐金于新罗,吉士仓下于任那,察问其状。更以大德境部雄麻吕、小德中臣国为大将军,小德河边弥受、物部依网乙等、波多广庭、近江脚身饭盖、平群宇志、大伴连、【名阙。】大宅军为副将军,率兵数万以讨新罗。新罗恐怖请罪,释之。冬十一月,磐金等至自新罗。是岁,自春至秋,霖雨大水,五谷不登。
 三十二年甲申,夏四月戊申,【○今推本年月日干支,当移在三十一年。然本书及诸书,皆别为三十二年。故不遽改,姑存旧文。】有僧执斧殴祖父。天皇召大臣议,将处重科。召诸寺僧尼推问,将并坐之。百济僧观勒上表,请独罪其犯恶逆者而赦其馀,听之。戊午,诏曰:“夫僧尚犯法,何以诲俗?自今以后,宜置僧正、僧都,检校僧尼。”壬戌,以观勒为僧正,鞍作部德积为僧都,阿县连【名阙。】为法头。秋九月丙子,校佛寺僧尼,具录造寺入道之缘,得度之年月日。冬十月癸卯朔,苏我马子奏请赐葛城县为封户,不听。
 三十三年乙酉,春正月戊寅,【○本书曰,春正月壬申朔,戊寅。今推之,干支不合。盖误三十二年为三十三年,今姑从旧文。】高丽贡僧慧灌。【○元亨释书曰,是岁夏旱。】
 三十四年丙戌,春正月,桃李华。三月,陨霜。夏五月二十日丁未,大臣苏我马子薨。六月,雪。三月至七月,霖雨。天下大饥,盗贼蜂起。是岁,以苏我虾夷为大臣。【是岁以下,公卿补任、愚管抄、一代要记。】

 三十五年丁亥,春二月,陆奥言:“有貉化为人而歌。”夏五月,有蝇聚集,可十丈,音如雷,越信浓阪,东至上野而散。

 三十六年戊子,春二月二十七日甲辰,天皇不豫。三月二日戊申,日有食之,既。六日壬子,大渐。召田村皇子谓曰:“登天位而经纶鸿基,临万机以亭育黎元,所系惟重,非可辄言。汝慎察之,勿敢易言。”又召山背后大兄王曰:“汝年尚稚,虽有志望,慎勿言。必待群言而从焉。”七日癸丑,天皇崩。【○本书注,时年七十五。水镜、皇胤绍运录、皇代略纪、皇年代略记、愚管抄、一代要记并曰,七十三。今从皇代略纪丙子岁生筭之,则实为七十三。从本书十八岁立为皇后之文,则七十六也。未知孰是。】遗诏曰:“比年五谷不登,百姓大饥,勿起山陵以厚葬。当就竹田皇子茔葬之。”于是殡于南庭。四月辛卯,【○本书曰,夏四月壬午朔。今推甲子,四月丁丑朔,盖有错误。】雨雹,大如桃子。壬辰,又雨雹,春夏连旱。九月戊子,群臣始行天皇丧礼,各诔殡宫。壬辰,葬竹田陵。【本书曰,秋九月己已朔。今推甲子,九月乙已朔,无戊子、壬辰,必有错误。凡书葬地不日,而书于嗣帝纪。然当是时,皇嗣未定,无所系属,故书于此。按古事记,御陵在大野冈上,后迁科长大陵。延喜式曰,矶长山田陵。】追谥曰,推古天皇。



<a name=02>

  •  舒明天皇,初称田村皇子。押坂彦人大兄皇子之子,敏达帝之嫡孙也。母糠手姬皇女。
     推古帝三十六年三月,推古帝崩。天皇属在元嗣,且承遗诏,山背王亦以为受旨,有意践祚。于是,嗣位未定。大臣苏我虾夷大会群臣,议定所立。佥曰:“当从遗诏。立田村皇子。”唯境部摩理势等固欲奉山背王,群议久不决,虾夷遂杀摩理势,与群臣定策,翊戴天皇。

     元年己丑,春正月四日丙午,虾夷率群卿,上天皇玺。天皇辞曰:“宗庙重事也。寡人不贤,何敢当焉?”群臣固请曰:“大王先朝钟爱,幽显属心。宜纂皇统,光临亿兆。”是日,遂即天皇位。【○皇年代略记、皇胤绍运录、一代要记等诸书并云,年三十七。水镜云,四十七。按本书享年阙、今无所取决,故不书。】是为息长足日广额天皇。【○本书一说,呼广额天皇为高市天皇。按天皇初居高市郡冈本宫,盖因此称之也。】大臣苏我虾夷如故。夏四月辛未朔,遣田部连,【名阙。】于掖玖。
     二年庚寅,春正月十二日戊寅,立宝皇女为皇后,苏我法提郎媛为夫人。三月丙寅朔,高丽、百济朝贡。秋八月五日丁酉,遣大仁犬上御田锹、药师慧日于唐。九月,田部连还自掖玖。冬十月十二日癸卯,移宫于飞鸟冈,是谓冈本宫。是岁,修难波大郡及三韩馆。
     三年辛卯,春二月十日庚子,掖玖人归化。三月庚申朔,百济王义慈纳其子丰璋为质。【○据三国史记、东国通鉴,是时义慈未立,说见于外国传。】秋九月十九日乙亥,行幸摄津有间温汤。冬十二月十三日戊戌,还宫。
     四年壬辰,秋八月,唐使高表仁送犬上御田锹等,至对马。入唐学问僧,及新罗送使从之。冬十月四日甲寅,遣大伴马养,以饰船三十馀只,迎高表仁,入难波馆。

     五年癸巳,春正月二十六日甲辰,高表仁等归,使吉士雄麻吕、黑麻吕,【姓阙。】送至对马。

     六年甲午,秋八月,彗星见南方。
     七年乙未,春正月,彗星见东方。夏六月十日甲戌,百济朝贡。秋七月,瑞莲生于劔池。
     八年丙辰,春正月壬辰朔,日有食之。三月,按问姧采女者,皆抵罪。夏五月,霖雨大水。六月,冈本宫灾,迁御田中宫。是岁,大旱,天下饥。
     九年丁酉,春二月二十三日戊寅,大星流西,有声如雷。三月二日丙戌,日有食之。是岁,虾夷叛。大仁上毛野形名为将军,讨平之。
     十年戊戌,秋七月十九日乙丑,大风折木发屋。九月,霖雨,桃李华。冬十月,行幸有间温汤。是岁,百济、新罗、任那,并朝贡。
     十一年己亥,春正月八日壬子,车驾至自有间。十一日乙卯,新尝,以在有间,故延及此。【○按本书显宗纪,清宁帝二年,冬十一月,播磨国司辨新尝供物。类聚国史以此载新尝祭之首。本书新尝字,再见于用明帝二年四月。公事根源以此为始,而其后绝无。至此曰,去年十月幸温汤,故延至于此,据此则十一月新尝,既为永式可知矣。故此后不书。】十二日丙辰,无云而雷。二十二日丙寅,大风雨。二十五日己巳,长星见西北。秋七月,诏造大宫及大寺于百济川上。九月,新罗遣使,送入唐学问僧慧隐、慧云,至京。冬十一月庚子朔,飨新罗使于朝,赐冠位一级。十二月十四日壬午,行幸伊豫温汤。是月,建九层塔于百济川上。

     十二年庚子,春二月七日甲戌,星入月。夏四月十六日壬午,车驾还自伊豫,居厩坂宫。五月五日辛丑,大设斋会,使僧慧隐说无量寿经。冬十月十一日乙亥,新罗、百济朝贡。入唐学生高向玄理、学僧清安,从新罗使而还。赐二国使爵各一级。是月,天皇迁百济宫。【○一代要记曰,是岁始定斗升斤两。未知何据,附以备考。】

     十三年辛丑,冬十月九日丁酉,天皇崩于百济宫。【○本书享年阙,皇胤绍运录、愚管抄、神皇正统记、皇代略纪、一代要记并曰,即位年三十七,崩年四十九。水镜曰,即位年四十七。未知孰是。】十八日丙午,殡于宫北,葬滑谷冈,后改葬押坂陵。【○延喜式,坂下有内字。】追谥曰,舒明天皇。


    大日本史 卷之第八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