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本史/卷之三 中华文库
仲哀天皇
仲哀天皇。景行帝孙,日本武尊第二子也。母两道入姬命。【按本书书母皇后,然无为皇后之文,故不取。】
天皇容姿端正,身长十尺。 成务帝四十八年,立为皇太子。六十年六月,成务帝崩。 明年辛未,九月六日丁酉,葬成务天皇。
元年壬申,春正月十一日庚子,天皇即位。【○按水镜、愚管抄、皇代记、皇年代略记并云,时年四十四,与本书崩年五十二之文合。然据此逆推之,以成务帝十九年生,与本书注及旧事纪并云:“成务帝四十八年立为皇太子,时年三十一。”者,差一年。且距日本武尊薨,三十馀年。本书元年诏,有:“朕未逮弱冠,而父王既崩。”之文,其误可知,故不取。】是为足仲彦天皇。秋九月丙戌朔,尊两道入姬命曰皇太后。冬十月,以大伴武以为大连,大连始于此。【冬十月以下,公卿补任、愚管抄。○按旧事纪,垂仁帝二十三年冬,以物部大新河命为大臣,寻改大臣号大连。今不取。】十一月乙酉朔,诏诸国,贡白鸟,养之于日本武尊陵域之池。闰月四日戊午,越国贡白鸟四。皇弟芦发蒲见别王,有罪伏诛。
二年癸酉,春正月十一日甲子,立气长足姬尊为皇后。二月六日戊子,行幸角鹿,造行宫而居之。是谓笥饭宫。是月,置淡路屯仓。三月十五日丁卯,天皇巡狩南国,留皇后及百寮于角鹿。卿大夫以下官人数百,从驾至纪伊,居德勒津宫。会熊袭叛,天皇亲征,舟师直指穴门。是日,遣使角鹿,令皇后会于穴门。夏六月十日庚寅,天皇泊丰浦津。皇后至渟田门,有海鲫鱼,多傍船而游。皇后以酒洒之,鱼醉而浮。渔人得之,以为圣主之赐。自是每岁六月,鱼浮如醉。秋七月五日乙卯,皇后至丰浦津。是日,皇后得如意珠于海中。九月,兴宫室于穴门居之,是谓丰浦宫。
八年己卯,春正月四日壬午,进幸筑紫。岗县主祖熊鳄来迎于周芳沙磨浦,献鱼盐地,指导海路。自山鹿岬,转入岗浦,而船不进。天皇责熊鳄。熊鳄谢曰:“是非臣罪。浦口有二神,曰大仓主、曰菟夫罗媛。必此神所为。”天皇使菟田伊贺彦祭之,船乃得进。皇后船自洞海至,潮涸不能进。熊鳄惶惧,乃作池沼,多聚鱼鸟,使皇后观焉。后忿稍解。既而潮至,进泊岗津。时伊睹县主祖五十迹手来迎于穴门引岛,献八尺琼、白铜镜、十握劔。天皇嘉之,赐号伊苏志。二十一日己亥,幸傩县,居橿日宫。秋九月五日己卯,与群臣议讨熊袭。时有神凭皇后曰:“天皇何忧熊袭之不服?是膂之空国也,岂足烦兵哉?别有宝国,金银彩色多生其地,谓之栲衾新罗国。若能祭我,以御船及穴门直践立所献水田为币,则曾不血刃,其国必自服,而熊袭亦服从矣。”天皇疑焉,便登高岳,遥望海,旷远不见国。乃曰:“朕周望之,有海无国。何神诱朕为?且我皇祖诸天皇,尽祭神祇,岂有所遗耶?”神又凭皇后曰:“我之所见,何谓无之,以诽谤我言。汝言如此,则汝不得其国。今皇后有身,其子当得之。”天皇终不听,讨熊袭,不克而还。是岁,秦主嬴政之裔功满王归化。【是岁以下,姓氏录。〇按三代实录,仁和三年载功满王以帝四年归化,献珍宝、蚕种。据姓氏录,献玉帛、蚕种者,功满王子弓月王也。附以备考。】
九年庚辰,春二月五日丁未,天皇身忽有痛。六日戊申,崩于橿日宫。【○本书一说曰,天皇亲伐熊袭,中贼矢而崩。又曰,天皇不信神诲,忽病而崩。古事记曰,天皇将讨熊曾国而弹琴,健内大臣居沙庭请神命,皇后以神言白天皇。天皇不信,遂舍琴不弹。神大怒。健内大臣劝使弹之。未几,不闻琴音。举火而视,既崩矣。诸说纷纭,未知孰是。今以当时大势考之,天业草创,经纶方始。则西伐三韩,时务之最所当急。而天皇之专事熊袭,不能决策远讨者,殆不可解。且任那人苏那曷叱智之入贡,在崇神之时。新罗王子天日枪之归化,在垂仁之时。是人人之所知。而天皇之谓有海无国者,本书所载,亦不为无疑也。又按本书注、古事记并言,崩年五十二。古事记注曰,壬戌年六月十一日,崩。然生年无定说,故今不取。】皇后及武内宿祢秘不发丧。皇后诏中臣乌贼津、大三轮大友主、物部胆咋、大伴武以等,【○旧事纪载物部多迟麻。】帅百寮守宫中。密令武内宿祢奉梓宫,自海路至穴门,殡于丰浦宫。皇后伤天皇不从神教而早崩,欲谢神以得宝国。即命百寮,解罪改过,造斋宫于小山田邑。
三月壬申朔,涓吉入斋宫。亲为神主,使武内宿祢奏琴,以中臣乌贼津为审神者,以千缯高缯置琴头尾而请曰:“向诲天皇者何神也?”祷七日七夜,神各告以名。乃从神语祭之。寻遣鸭别讨熊袭,旬日而服。荷持田村有羽白熊鹫者,人身鸟翼,强健能飞,劫盗作害。皇后欲诛之。十七日戊子,发橿日宫,至松峡宫。二十日辛卯,出军层增岐野,击灭之。二十五日丙申,转至山门县,诛土蜘蛛田油津媛。其兄夏羽帅众来迎,闻田油津诛即亡。
四月三日甲辰,皇后至火前国松浦县玉岛河上,乃勾针作钩,以饭为饵,裳丝为缗。登矶石,投竿,祝曰:“吾若可得宝国,河鱼吞之。”果获细鳞鱼。皇后谓:“神教有验。”决意西征。更祭神祇,置神田,作裂田沟溉之。皇后还橿日浦,解发临海曰:“吾奉神祇之教,赖皇祖之灵,欲躬涉沧海,以致西征。今濯发海水。若有验者,发分而两。”即投海濯之,发果自分。皇后随为两髻,谓群臣曰:“兴师动众,国之大事。安危成败,必在于斯。今有所征伐,以事委群臣。事若不成,罪归于群臣,是甚可伤也。吾妇女不肖,当假状男子,以资雄略。上倚神祇,下赖群臣,振兵甲而度险浪,整船舶以求财土。事成群臣共其功,不成吾独有罪。”群臣皆曰:“皇后为天下计,臣等敢不奉诏。”
九月十日己卯,令诸国缮船练甲。久之,兵众不集。皇后谓:“此必神之意。”因建大三轮社,奉刀矛以祭。军众自聚,乃卜日刻期。皇后亲执斧钺,令三军曰:“金鼓无节,旌旗错乱,则士卒不整。贪财多欲,怀私内顾,则必为敌擒。寡而勿轻,强而无屈。奸暴勿赦,降服勿杀。胜者必赏,走者必罪。”时有神诲,曰:“和魂从玉体以护寿,荒魂为先锋而导舟师。”皇后拜命,因以依纲吾彦男垂见为祭神主。此时皇后适当产月。乃取石插腰,祝曰:“愿事竟还日,娩于兹土。”其石在伊都县,后人传为镇怀石。【后人以下,据万叶集。○按万叶集,镇怀石两颗在筑前怡土郡深江村子负原。或曰,在肥前彼杵郡。古老相传:“皇后袖之为镇怀。”古事记曰,所缠御裳之石,在筑紫伊斗村。释日本纪引筑紫风土记、筑前风土记,并日,在怡土郡儿飨原。】请和魂以镇船,荒魂为先锋。
十月三日辛丑,遂发和珥津。【○古事记曰,皇后从神教,以真木灰实瓠,多作箸比罗傅,浮之海而度。】大鱼夹船,风顺船迅,不劳橹楫,直抵新罗。船激海潮,浪逮其国中。新罗王波沙寐锦,【○本书注一本,作宇流助富利智干。】大骇曰:“神兵不可敌。”即封图籍,素组面缚请降。或言诛之。皇后曰:“余承神教,爰征西土,向下令三军,勿杀自服。今既得国,人亦降服,而杀之不祥。”乃解其缚,释为饲部。【○本朝文粹载三善清行意见封事曰,本朝戎器,强弩为神。相传,神功皇后奇巧妙思,别所制作也。唐虽有弩名,曾不如此器之劲利也。按造强弩,盖在征韩之时乎?然本书所不载,附以备考。】遂入其都,封重宝府库,收图籍文书,以所杖矛,树之新罗王门,以为后世之证。其矛相传在国门云。新罗王以波珍干岐微叱已知为质,因献金银彩色绫罗缣绢等八十船。从是,新罗调贡以八十船为制。高丽、百济闻新罗降,密侦吾军势,度不可胜,亦来降。叩头曰:“自今以后,永称西蕃,调贡无阙。”因命定内屯官家。【○古事记曰,以百济国为渡屯家。】于是三韩悉服,祭荒魂以镇其国。【祭以下,古事记。】振旅而还。
十二月,产皇子于筑紫,是为应神帝。皇后从神教,立祠穴门山田邑,祭表筒男、中筒男、底筒男神之荒魂,以践立为祭主,葬天皇于河内长野陵。【○延喜式曰,惠我长野西陵。】追谥曰,仲哀天皇。
应神天皇
以仲哀帝九年十二月十四日辛亥,生于筑紫蚊田。幼而聪达,玄鉴深远,动容进止,圣表有异。初天皇在孕,皇后奉神教,征三韩。及天皇生,腕上肉起如鞆,似皇后雄装所负者。因名誉田。【○古事记曰,大鞆和气命,亦名品陀和气命。按本书注,古呼鞆曰誉田。本书注一说,太子拜笥饭大神时,大神与太子相易其名。故号大神曰去来纱别神,太子名誉田别尊。然则,太子初名去来纱别尊也。古事记亦曰,伊奢沙和气大神,与太子易名。附以备考。】亦称胎中天皇。【亦称以下,本书继体纪、神皇正统记。】
辛巳岁二月,皇后奉天皇帅百僚至丰浦宫,发仲哀帝丧,将奉梓宫还京。时天皇庶兄麛坂王、忍熊王举兵,要皇师于播磨。会麛坂死,忍熊退屯住吉。皇后即使武内宿祢奉天皇,转自南海。【○古事记曰,皇后内怀疑惧,阳具丧船载皇子,声言皇子既夭。】至纪伊水门,皇后直向难波,舟回旋不进,还务古水门。卜之,适得神诲,立诸神祠祭焉。船遂得进。忍熊又退军菟路。皇后乃会天皇于纪伊日高,入小竹宫。昼晦如夜连日。三月五日庚子,皇后遣武内宿祢、难波根子武振熊击忍熊。忍熊败死。十月二日甲子, 群臣尊皇后曰皇太后,临朝摄政。大臣武内宿祢如故。【大臣以下,公卿补任。○按旧事纪,是日以物部多迟麻为大连。】
壬午岁,十一月八日甲午,葬仲哀天皇。
癸未岁,正月三日戊子,皇太后立天皇为皇太子,都磐余。【○本书注曰,是谓若樱宫。按若樱宫号,实起于履中帝。是时未得有其号。盖太后所都,履中仍都焉,遂有此号,故追称之也。○旧事纪曰,是日以物部五十琴为大连。】
乙酉岁,三月七日己酉,新罗遣使朝贡。微叱许智请归国。许之。遣葛城袭津彦送之。
癸巳岁,二月八日甲子,武内宿祢奉皇太子如角鹿,拜笥饭大神。十七日癸酉,至自角鹿。皇太后设宴大殿,举觞作歌,为皇太子寿。武内宿祢代皇太子答歌。【○本书注引魏志云,己未岁、庚申岁、癸亥岁,与魏通使。然我史策所不载,故不取。】
丙寅岁,三月乙亥朔,遣斯摩宿祢于卓淳国,斯摩宿祢遂绥抚百济而还。
丁卯岁,四月,百济与新罗共朝贡。时新罗劫百济使,易其贡物而献之。敕责新罗使者。遣千熊长彦于新罗,问其罪。
己巳岁,三月,以荒田别、鹿我别为将军,率百济人久氐等,讨新罗破之,遂定比自㶱、南加罗、㖨安罗、多罗、卓淳、加罗七国,屠南蛮忱弥多礼,以其地赐百济。
庚午岁,二月,荒田别等还。五月,千熊长彦及久氐至自百济,再增赐多沙城于百济。辛未岁,三月,百济又遣久氐朝贡。
壬申岁,九月十日丙子,百济使久氐从千熊长彦来,贡七枝刀、七子镜各一,及重宝数种。
乙亥岁,百济王肖古卒。
丙子岁,百济王贵须立。
壬午岁,新罗不朝,使葛城袭津彦讨之。
甲申岁,百济王贵须卒,子枕流立。
乙酉岁,百济王枕流卒,子阿花年少,叔父辰斯篡立。【○本书注引晋起居注云,丙戌岁,通使于晋。然我史策所不载,故不取。】
元年庚寅,春正月丁亥朔,天皇即位,时年七十一。【年据水镜、愚管抄、皇代记,及本书生年。】是为誉田天皇。都轻岛,是谓明宫。【都轻岛,据旧事纪、古事记。○旧事纪作丰明宫。】
三年壬辰,冬十月三日癸酉,东虾夷朝贡,即使虾夷作厩坂道。十一月,所在海人扰动,不从皇命。遣大滨宿祢为海人宰,安辑之。是岁,以百济王辰斯无礼,遣纪角、羽田矢代、苏我石川、平群木菟于百济,责之。国人杀辰斯以谢,角等立阿花而归。
五年甲午,秋八月十三日壬寅,令诸国定海人及山守部。冬十月,令伊豆作船,长十丈。试之于海,轻疾如驰。名曰枯野。
六年乙未,春二月,行幸近江。
七年丙申,高丽、百济、任那、新罗,并来朝。使武内宿祢领诸韩人作池,因号韩人池。【古事记作百济池。】
八年丁酉,春三月,以百济王阿花无礼,削忱弥多礼及岘南、支侵、谷那、东韩之地。阿花惧,使其子直支来朝谢罪。【本书注引百济记。】
十一年庚子,冬十月,作剑池、轻池、鹿垣池、厩坂池。
十四年癸卯,春二月,百济贡缝衣女。是岁,弓月君请归化,遣葛城袭津彦于加罗迎之。
十五年甲辰,秋八月六日丁卯,百济王阿花使阿直岐贡良马二匹。【○古事记曰,百济照古王,使阿知吉师献牝牡马各一匹,横刀、大镜。】遣荒田别、巫别于百济,征王仁。
十六年乙巳,春二月,百济王使王仁率冶工卓素、吴服西素、酿酒仁番等来朝,献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率冶工以下,古事记。〇古事记又曰,仁番又名须须许理。】是岁,百济王阿花卒。敕直支:“还国嗣位。”赐所削东韩之地。秋八月,诏遣平群木菟的户田,率兵讨新罗,遂将袭津彦及弓月人口而归。
十九年戊申,冬十月戊戌朔,行幸吉野宫。国樔人献醴酒,奏歌。自是,后屡贡献。
二十二年辛亥,春三月五日戊子,行幸难波大隅宫。夏四月,妃兄媛归宁吉备。秋九月六日丙戌,狩淡路岛,巡省吉备,行幸小豆岛。十日庚寅,至叶田苇守宫,兄媛兄御友别献食,封其子弟于吉备诸县。【○按姓氏录载,帝欲定国界,车驾巡幸到播磨。盖在是岁乎。附以备考。】
二十五年甲寅,百济王直支卒,子久尔辛立。
二十八年丁巳,秋九月,高丽王遣使朝贡。表文无礼。诘责使者,坏其表。
三十一年庚申,秋八月,诏曰:“官船枯野,伊豆国所贡也,朽不堪用。然久为官用,其功不可忘。何以得其名不泯而传后世?”群卿奉诏,令有司毁船为薪,以煮盐五百笼,颁赐诸国。因命作船,诸国献船五百艘,凑于武库水门。会新罗调使泊武库,失火延烧所凑之船。让责其使。新罗王惧,贡良匠。
三十七年丙寅,春二月戊午朔,遣阿知使主、都加使主于吴,求缝工女。【○按是时吴亡入晋,盖沿称旧号。下仿此。】
四十年己巳,春正月二十四日甲子,立菟道稚郎子为皇太子,命大鹪鹩皇子辅之。使大山守皇子掌山川林野。【○旧事纪曰,以物部印叶为大连。】
大日本史 卷之第三 终
'粗体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