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正编列传二集/卷24 中华文库
卷二十三 ◄ | 大南正编列传二集 卷之二十四 诸臣列传十四 |
► 卷二十五 |
|
大南正编列传二集卷之二十四 诸臣列传十四 阮知方 下子林弟文惟 嗣德十五年和议成知方自平顺归觐 帝谓曰曩者有旨召回卿乃再三请休今有事之秋卧子 所当致力卿宜在朝以备顾问或办北贼对日南北唯 命但北圻土地臣未亲履赖陛下注措何如耳 帝曰且休旬日详阅谕疏以悉情状有何方略宜与段寿 陈践诚商之会宣光土匪农雄硕并清股匪黄英等围 逼宣光省城事闻 帝与群臣谋选西北军帅廷臣以知方举知方奏言将在 得人三军之命系焉臣奉派南圻无状又不谙北 圻情势陈践诚奏言北圻贼势最难剿捕知方素 有重望又经行阵候请 裁定遂命知方充西北总统军务大臣既抵次引兵攻破 至灵贼巢遂次于霑德 原天 德 江之南密遣河内山 西各陈船如欲渡状以分贼势又蜡书北省以闻 炮声会剿乃遣黄诚潘廷选等渡江连拔五屯会 军直抵省城驿路遂通 帝嘉之十六年升授协办大学士仍充知方既清北路乃 与阮文仲率师进复太原省城俘获伪大王冒称 蓝山正统黎文清伪参谋尹文得并北宁逸匪之 伪元帅阮云黎严等诛之西北武功告藏 帝复以海安匪渠久窜海岛命知方攺充总统海安军务 带北次兵剿匪于古斋奋堂二社江分大破之 帝因谕曰卿纯臣宿将宜加勉无引日使上下同忧十七 年乃山 属海 阳省 之战副提督武早为匪所掳知方降 二级留其年五月 帝以京师根本重地欲召知方还令详察贼情当如何趁 早剿平以奏凯歌知方奏言去年六七月匪势衰 竆想不出数月亦可告藏寻以葛要失利匪势复 张若遽交海安二省臣独办恐有未便请仍留一 二月防剿方合事宜 帝谕曰卿系老臣朕所倚毗不宜与么么軰久持徒损威 望劲兵猛士不宜久在边疆使有内虚之患切切早图 以舒悬盼辰有兵部郞中枚贵奏请宣召知方觐阙以 耸具瞻 帝谓知方久劳于外朕所轸念但闻军次兵民咸以该使 臣倚重该使臣以办贼未了为己责廷臣亦奏言知方 威望素著偏裨曾谙号令未便召回知方寻以筹料无 状折奏认罪准降四级留以观后效仍 谕曰近日机宜稍佳卿宜悉心筹办行何方略务得早平 此贼方慰上下情分十八年廷臣奏请弛鸦片禁而征 其税 帝以问知方极言鸦片之毒不可弛禁辰海安天旱知方祷雨 于棠山连日大雨疏言 君上至诚充塞所致且以祝文进呈 帝批示曰读卿祝文诚意充盈不觉流涕被面鸣咽且卿 素称忠烈不辞劳瘁始终一心奉我 皇母太后谕云若得多人如此布之众职何患乎国事之 不济民生之不遂兹卿复有此心朕惟以诚相待金玉 未足以答特赐诗章以优奖之国尔忘家赋予忠鞠躬 尽瘁古人风作霖已见申诚悃洗甲犹望奏武功又加 赏卓异一级且命礼部录疏文批语颁示中外寻 而水匪船三百馀自扶隆葛婆诸岛分三支来扰 知方遣文仲督清船帮员并击之射沉二十馀艘 收获六十馀艘斩俘甚众 帝谕奖日深赖天恩佑助卿宜乘机剿捕净尽勿以一胜 稍解复败水匪于河来嘉论江 属尧 封县 擒获伪统领名莹 诛之俘获伪后军都统潘文姜槛送京师海安水 匪既平复将兵众往太原捕匪十九年上大计册 帝以知方积劳负重亦不多得垂翅南陲奋翼北辖陞授 武显殿大学士仍充会清匪苏四复扰广要知方 与提督阮久礼烧破巢穴擒获党伙数多四乃逸 入内地准令筹拟善后事宜辰机密院奏言沱㶞 广 南 巴踈 南 定 广安之港富衣日下必依和约立铺请 咨省臣于各汛口两岸可立铺者使社民立契高 价求卖可得大利咨由地方勘办适知方至广安 住次筹办事宜乃令知方会同省臣勘拟知方上 疏谏曰自古国家隆盛之辰亦未尝无外患惟转 拨之机且以俟之造化而举动之际要必衷诸国 是国是不定将世道人心皆不可问矣朝廷举动 下民视听信以示之则民知所从诈以示之则民 胡可使臣虽至愚诚不愿持国是者出此计䇿也 其广安诸汛应由该省臣遵 旨派勘情势量行经理分别内江外海洋船应舶何处一 一绘图拟覆以俟何日洋船投来会同洋官量地 受廛无违约无失体可矣私土傥得大利只可听 他私将买卖为便庶国是不至澈乱而愚臣不至 辱体臣奉命徂征自北而东于今四年加以犬马 齿长因伤成痼节奉 明谕准臣清办早回以舒怀望葵藿区区不胜翘企惟以 边境未能一律清帖 九重宵旰臣夙夜殚竭勉效驰驱图桑榆之报于万一幸 兹天佑国福戎务告藏边境甫宁 臣 现方商筹善 后事宜究汇从征员弁事状酌放兵船回伍取次 办清即请觐阙复命伸积年瞻恋之忱因得乞骸 归里以保残年万幸傥以臣办说经理海疆指斥 言事不宜合寘之于法臣所万甘 帝谓院臣前议寔有未周无怪乎人言也及逆征起变 帝以京师根本为重召知方回将抵京命工部尚书阮文 丰水师提督阮轩邀接于西北门长亭 谕以勋劳大臣戎功茂著故特优待之入觐赐坐慰问 敕制衣服颁给准领兵部尚书兼充京畿海防使仍充机 密院大臣乃与仲平上疏言 皇上营建寿陵寔不得已之举非亟土功也节奉 敕示董理等辰其作息节其劳顿乃统制黎车办理阮质 不能仰体德意善加抚循致弁兵劳㤪遂使往夫 一呼从者千计该等已蒙革职交查派员代办仍 兹雨潦届期请姑缓以节其劳至如预有往来督 责诸臣与恬无觉察之文武廷臣一并交议臣等 虽是在外甫回而辅国不周有此灾变不职之罪 难辞亦并交议又曰灾变之生天之仁爱人君也 自古治世未尝无灾异惟在辰君遇灾知惧化灾 为祥成汤罪已兴也勃然太戊修德中兴商道兹 万年吉局将以垂之千万世乃夏月雷震前殿是 天变也逆征诱工犯阙是人变也兼此二变其视 大旱祥桑有甚焉伏见 皇上研求治道洞究几微必思所以制乱之方弭灾之寔 想无出夫罪已之诚也请下诏咎躬播告天下使 中外臣民咸知 皇上修省之念谦抑之诚以上回天意下孚民望 帝曰廷臣失于觉察均之有咎二大臣何与焉又问北圻 民闲官吏如何知方对日吏弊积习尚多应简大臣澄 清吏治以收人心 帝日固应如此但难其人卿知何人可使知方以仲平对 十月日 帝以北圻武功告藏将士凯回乃御勤政殿准知方仲平 复命礼成亲酌御酒赐之复赐宴于勤政殿歌乐 演戏以孚同乐又出内帑玉佩金钱玉扇金帮指 珍珠珊瑚各项分赐二十年春首 帝御朝以新春诗颁给廷臣谓知方曰观卿所做诗文亦 有好处朝廷用人政事而已文章特其馀事对日臣见 古人有云只消半部自足成守成开创之功何必 万言然后为长治久安之策窃想多文亦非所尚 帝曰卿言固然但文学亦不可少会阅兵命充钦阅大臣 颁赤锦袍及金钱玉弯带命服之以壮戎服 帝又见知方气色不如归辰 谕之日闻卿勤劳终夜不寐今事繁忧勤亦宜有节复 谕曰古者优待大臣不使躬亲细务今卿事务殷繁每日 接认咨折或至百馀流汗簿书心力何暇玆著兵部参 知侍郞办理等商办部务要得清妥卿惟大事方同阅 拟俾得舒心筹拟献替训练修防以副朕意二十一年 降匪吴鲲复叛攻陷高平辰高谅防剿事宜属紧 帝问廷臣别有计策如何知方奏言高谅地势孤悬前经 有事征拨财力俱屈日下筹度应遴派重臣一员 坐镇此地以壮声势 帝曰此意前已虑及山有伯仪河有陶致北有裴俊均干 员在朝而谙熟北圻惟有仲平与卿耳卿年已衰迈久 劳于外朕亦不忍重烦军务对曰臣年虽衰老如奉准 派不敢辞劳 帝曰京师根本重地卿宜留心整理务期壮固适吴鲲攻 破谅山我官军失利绣山屯参赞 阮 劢 提督 阮日 成 死 之统督范芝香陷虏中知方奏请北行 帝以其久劳且镇朝望不许复以兵部事繁知方年高多 病攺管理工部仍充机密海防以便参筹枢要天 政辰军次屡屡失利 国 帝宣召知方 谕曰军次大员均系能人乃许久茫无寸效近来又请简 代每派皆然其如军国重事何俟旬日或能建功补过 如何不然方须换易知方对曰武臣如段寿阮轩文臣 如武仲平阮有恬均系干员欲换想难其人 帝曰必不得已陶致阮炳如何知方对曰陶致商论事理 视阮轩为通晓勇敢气略熟于行阵未必胜之阮 炳虽勤而彊干与有恬有逊臣系愚虑候奉洞烛 几先臣分东西死生以之岂敢以艰劳避又奏言 北圻诸省自去年有事防剿以来遇敌交锋欠利 多而胜仗少未能一番痛剿使彼震慑盖彼则分 合自由我兵则虽以二万计而分住多所每有临 敌各以差派不敷声请增兵迟误焉耳日下山太 防剿最为紧著请由武仲平段寿阮文丰等派兵 先攻大慈 属太 原 匪党山西宣光次省臣合兵先攻 山阳 属山 西 匪党然后进攻上游远匪庶合乎缓急 先后游移分合之宜幸能取次剿平早安疆圉想 不至动辄征召辗转误机之可虑也 帝深纳其言命次卧各如议行 谕知方曰卿系旧臣望重责隆用专信笃朕巳体谅准与 简职惟责以重事则凡有关军国大政深图远虑可以 长治久安皆宜以辰入告以副责成辰有工部属员外 郞阮文质者初以办理部务督阳春工所坐干弁 兵误听逆征事知方初回即极辞以巧诈摘指之 质竟得降及知方在工部又以干员请出格奖拔 帝谴之曰初则恶之今则爱之以一人未几而情已甚异 可知其他知方不解 帝意寔欲诫敕成全之乃奏言此必有人密陈欲中伤臣 者臣不才不学滥预显秩每思图报凡所亲举不 敢毫有偏徇而赋性戆直与人多忤尝蒙锁禁前 罪未赎新过又加请将臣交廷臣议罪罪一臣而 使不公不正爱钱惜死之臣惧臣甚愿也 帝以为错误率言命内阁都察院陈仪于大宫门令廷臣 传旨饬问知方乃以所由具覆谢罪 帝曰向来诸耆臣乃能一心为国无大故朕皆保全之不 独于卿而于待卿情分幽明共知不特中外臣庶所共 知兹卿错认急性有此妄言太过朕亦知其老眊不足 责但恐后来无知者妄诮我君臣谁为之解廷臣以知 方奏对失体请降二级留仍解部务专充机密海 防预廷议从之辰机密院臣 潘辉泳陈践 诚范富庶 请以知 方充北圻经略大使商督剿办使人知所统摄 帝不许曰每事必待一元老方了后来将若之何是年七 月知方七十寿生日 帝以耆旧勋劳素著赐之诗章寿经百战后望重六卿中 致事休循例分忧谅匪躬遣中使赍递品项传谕颁给 为寿二十四年加太子太保衔辰有平富总督申 文赕为人指摘干吏议部搁之经月馀始夹奏科 道以为言知方辰为部长 帝以其徇隐革太保宫衔降为协办大学士既而 谕曰卿年高力衰朕已洞悉国事如此安心否乎对曰昨 者申文爕之事臣非敢有一毫隐蔽但一辰昏瞆 致此迟留甘罪 帝曰凡事宜自反卿素性忠廉惟风度不及勤政张登桂 耳二十五年以病请留署办事及病瘳入侍 帝慰之曰国有老臣朕多有所倚托凡事寻常必有同部 代办无自过劳是辰北边有事经三四年兵疲财 绌 帝深以为忧命知方充为钦命宣察董饬天臣驰往山西 海阳二军次 谕曰卿素有威望静镇一处筹办得宜人思自奋不必惯 勇冒险亲往为也今在朝耆旧惟卿一人廷臣每请卿 北伐朕不欲繁以军务柰兹边患迟久朕甚关怀卿亦 有心图报故命之其年十一月赐冬衣 谕日此是御用寒衣服之以彰有德壮军容聊表解裘之 诚冀均挟纩之谊二十六年清匪白桂香烧掠宣光咸 安县诸社上蛮民惊走就省城旁倚住知方摘米 赈给之又令官兵分道截剿匪各退散寻而逸匪 群来围逼丰稔屯 属宣 光 副提督陈斌等以兵少孤 守待援不至乘闲夜回为匪所败知方以统率失 宜降三级留 帝以北边上游匪梗日久令军次天臣筹拟剿平机宜知 方请封江禁商令彼坐困 帝谓廷臣曰所请乃是困敌要著准施行会富人余普义 船团久住河内决意开商辞多吓怵知方以事密 奏准令北圻诸省臣悉心防备要十分壮固以遏 其萌嗣而该团船驶往兴化上游暗通黄英匪知 方密饬上下游山海严防又派陈让先往兴安南 定海阳勘督诸江道扼要设备寻而富派三圈官 安业塔来河内预定开商条约递交省臣粘揭知 方与该省臣答以未奉朝命未敢率行富派怫然 乃于十月朔袭攻省城官兵分门拒守知方与其 子驸马林守东南门富兵先破之林为炮毙知方 被伤城遂陷知方坚卧住署绝不饮食法兵留守 尝以粥药投之一皆喷吐从容曰义当死将终沐 浴更衣神色不变计自十月初一绝粒至十一月 初一阅月而卒寿七十有四及和约既定 帝追念知方一门殉节乃降 谕日朝廷于当事之臣可议而议之可录而录之公义隆 恩并行不悖所以示劝惩之大柄而为世道人心至计 也原钦命大臣阮知方前简充北圻宣察董饬嗣准移 节河城方资镇望不谓事犹龃龉惹出衅端于该城不 守之日义不肯辱竟赍志以没其不能善办应得之罪 朕经付之公论另俟准行仍念该员历事三朝险夷一 节忠勇勋旧人所共知遭此多难遽尔捐殒诚可悼惜 其棺柩著河内省臣派拨兵夫护送回贯宁厝加赐宋 锦三枝色纱绉纱各三疋布帛各十疋钱一千缗炤料 该故员身后事宜用示酬劳念旧至意后失守案成廷 拟以革去职衔永存斩候之案 帝披览批示日知方以重臣膺阃寄当移节河内不能先 事预防论其主使总务本应如议惟念该故员一生忠 勇朕所简知节义全门始终劳瘁比之苟生无状者迥 别姑加恩著与开复兵部左参知原以平蛮功得伯爵 免夺二十八年准列入忠义祠 帝又念知方及其弟维子林或为国捐躯或与亲殉节忠 孝节义萃于一门古之卞门亦无以过特命建忠 孝祠于其社岁辰命所在辖官致祭其祭文曰忠 臣孝子历代有之一门三节呜呼几希臣则死忠 子则死孝在入伦常为世名教朝廷风世节犹取 焉况兼而有大节澟然惟彼阮卿惟邦之杰中外 历敭耆厐勋烈慨自洋船侵我海滨命将出师无 逾老臣尔弟阮维有文有武暨兄同心参戎幕府 南屯不守尔为所伤尔弟死之科甲流芳顷然北 顾事机更误贼出不意尔死于虏尔子阮林先尔 而亡轰轰烈烈好做一场是兄是弟是父是子古 之卞门殆不过此呜呼为臣能忠于君呜呼为子 能孝于亲惟忠与孝一门咸萃闲气所钟其斯之 谓爰建专祠以奖励之岁届仲 春 秋 命官祭之唐隆 之乡其归其藏万古英风山高水长同庆元年十 一月辅臣阮有度疏言知方系先朝耆硕历敭中 外颇有勋劳年前所干亦是公罪请加恩开复衔 爵准列入贤良祠及廷议知方弼亮三朝历敭中 外夙绩稔著人无闲言前蒙列入忠义祠正就捐 生一节上论未足以表动贤而示甄别请于贤良 祠正案列祀以慰潜馨 帝从其议长子讍袭封壮烈子授禁兵该队监守祀事次 子林弟惟见下传嫡孙谱以秀才成泰四年会试 次中格殿试副榜官翰林院侍读 林字墨轩尚同春公主为驸马都尉嗣德二十四 年父知方在三宣军次林以久旷晨昏疏请往探 及后随回河内城住次辰富兵攻陷河城知方督 兵抗拒令其子林守东南门富兵先破之林为炮 毙知方被伤城遂陷事闻 帝怜恤之 谕曰臣死忠子死孝古之则也阮林非有守土将兵之责 乃能如此孝义国宠家声两无惭负视之其他寻常纨 袴子弟与当日去官寻便者岂不尤可嘉奖赠兵部侍 郞炤衔给恤再赐钱三百缗以为忠孝者劝令河内省 臣饬拨民夫护送棺柩回贯安厝二十八年列祀 忠义祠又合祀于忠孝祠子二知检荫授翰林院 典籍今官肇丰府知府知至荫授锦衣校尉 维字汝贤武显殿大学士壮烈伯唐川公之胞弟 也明命年闲累中秀才绍治初以乡荐连举进士 初授翰林院编修寻准入阁殿试两次简充给员 陞授修撰编辑图绘诗集成蒙赏纪录五年署新 安府知府嗣德三年历署弘化广宁二府廉平有 能声布政杜登弟上疏荐之有旨来京引见 帝可其人准授知府四年迁集贤院侍读充经筵起居注 奉旨应核钦文殿预项五年升授侍讲学士充如 清乙部副使出关辰清匪煽变留滞途闲八年冬 驾海回国 帝以万里跋涉三载艰危赏中项金磬银两衣袴各项并 赐宴及 御制诗章以慰劳之擢授鸿胪寺卿办理吏部寻简充阁 务九年洋船惹事于沱㶞汛命往会同陶致筹办 屯堡为守御计事清回阁干一年洋船复入沱汛 射破屯堡边书告急其兄阮知方总统军务防御 最紧惟毅然请往 帝壮之命充赞理军务后洋船驶去回京复命陞授光禄 寺卿仍充阁务十二年洋兵攻陷嘉定城攺充定 边道赞理十三年 帝以次臣日久无功准降为郞中十四年洋兵进攻嘉定 大屯我军悉力拒守维与赞襄尊室峙死之事闻 帝悼惜不已命护棺柩回贯安厝追赠兵部参知加给银 锦布帛优至准其子长成由部录用二十八年敕 有同建祠于其社祀之 详知 方传 子二敬现荫授检讨 大南正编列传二集卷之二十四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