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正编列传二集/卷20 中华文库
卷十九 ◄ | 大南正编列传二集 卷之二十 诸臣列传十 |
► 卷二十一 |
|
大南正编列传二集卷之二十 诸臣列传十 邓文添邓辉䦃 弟辉灿从兄辉佐 阮公著黄战 张明讲阮文典 段文富阮德润 邓文添初名和承天广田人嘉隆十二年乡贡历 河东知县有政声转兵部佥事明命四年清苷 今 清 化 参协武瑜坐解职廷举添代 帝曰添堪事但年尚少耳辰黎质言添敏干可济事乃许 之添在职二年抚字得宜赏纪录二次改回办理 兵部转右侍郎未几迁清苷协镇又改署兵部参 知十二年清国边臣索取丰收堡 属兴 化省 命添与阮 廷普管将兵象前往经理边务寻准权掌北城总 镇其年改授河内巡抚兼办堤政未逾年升署定 安总督是辖地广人稠钱粮汇聚添善于绥庑盗 戢民安钱粮无欠 帝嘉之准寔授加太子少保衔再赏卓异一级十六年改 河宁 帝以河城人烟凑集屡遭灭患命添相地势开道路备储 水具救火器又择地建火神祠祀之十九年七月 宁平飓风暴雨河内接壤河水降杀报至 帝喜曰同此一日诚天佑也乃制河内潦落诗一章并与 近日偶赋瑕瑜不相掩浊水求珠二首录交和递 聊效虞廷赓歌雅意添奉和进赏飞龙大金钱一 枚改回工部尚书兼管翰林院二十一年董理顺 山工役以砌筑不合式左迁参知夺少保衔寻升 署平富总督辰平定初行均旧法修簿紧期豪右 多有营私弄巧自占肥田而加征脊田充公者互 相争讼添请据辖民所首之数平分为二一以充 公一以为私再请派出科道前往会办绍治元年 谕曰乡久在外练达民政准如议行适南圻有镇西事改 授定边总督运饷征兵事皆妥济陞署协办天学 士领刑部尚书充机密院大臣四年丁母丧加给 钱三百缗准回治丧事清供职六年又加太子少 保衔领河宁总督寻改定安及 翼宗英皇帝嗣统添疏请瞻觐 谕以加心整理绥靖地方俟召未晚嗣德三年又八领刑 部大计册上 谕曰文添耆旧能臣忠诚素节赏加二级仍旧兼院并充 经筵讲官寻命充钦差大臣驰往平定究拟护督 王有光与藩臬阮敒阮成交讪之案并察访南直 左畿民闲利病情形随事经理会南义民饥文添 奏请发粜又访闻故潍川知县何学海清勤平易 人民信爱请追赠侍读以为亲民者劝 帝从之六年升授协办大学士兼充国史馆总裁其年夏 京师啬雨 诏求直言添上言四事一慎政体二省工役三节财用四 重责成 帝以所言出于忧爱至情特嘉奖之谕曰文添问刑则近 于明允察俗则稍能宣扬赏旧德纯诚金磬一面九年 改领户部寻卒于署 帝深悼之追授文明殿大学士谥文谊厚恤赐祭十一年 列祀贤良祠文添为人干练有政事才历莅外藩 能声夙著绥盛郡公张登桂自陈疏以为不如者 四人政事则谓不如文添也明命年闲督定安辰 回京瞻觐 帝念其家有老毋许回省探三五日又免其弟医副文职 轮班上直便留代养再准承天府以辰存问其见 简眷有如此子辉洁尚公主有文名嗣德三十六 年改授侍读学士参办承天府务以事降补刑部 员外郎咸宜年闲京城有事干议得革成泰三年 加恩开复驸马都尉支半俸往柳谷社七界山耕 垦因作感怀诗以记事有云屋半间中岭住石田 数顷上流耕之句孙有溥嗣德三十一年举人官 陞侍读咸宜年间京城有事干重议有准袭锦衣 校尉 辉瘏字黄中文添之侄也父文僴以五科秀才终 焉辉墸少颕异有神童名绍治三年领乡荐连会 中格以殿试用字欠谨被黜七年再拔解嗣德初 历知县府有政声八为监察御史迁掌印辰有协 理水师参知阮论同籍人也冗扰兵丁私取材木 辉瘏声参得寔技鸿胪寺卿领广南布政使在职 三年疏请立业户收产税又请京外社民设立义 冢并 准议行十九年改回办理户部请设平准使司且言商 贾未技而益国裕民乃是朝廷大政其间节目繁 多必须谙熟诸地方情形及一切去来要路乃能 建议可底于行 帝从之命领其职前往诸海外筹办嗣以耗欠公本钱降 著作充宁太㨍办责以充赔二十七年卒于河寓 辉赌慷慨有大志未卒所图赍志以没识者惜之 卒之日嘱以权葬于其地既而河内省臣以闻 帝曰辉焟稍有学问亦非无用加恩给钱一百缗又准省 臣送回原贯安厝平生著述有黄中文抄四十八 孝纪事新编康熙耕织图越史圣训演音五戒演 歌又镌刻从政遗规二味集等部其藏板今留在 河内省铺辉赌之弟辉灿与其从凡辉佐均有文 名辉灿嗣德二十二年中副榜累迁平定按察赴 职辰途闲为匪所俄辉佐绍治元年颌乡荐历府 县累陞南定布政寻以事章从军次效派复典籍 充商办以病卒追授员外郎所著有贮月唐诗香 山迹峒诗等集 阮公著河静宜春人少倜傥有气节嘉隆二年 帝北巡公著以布衣诣行营献策十八年拔乡解元明命 初充史馆编修四年授美豪县尹累迁清化参协 以父忧丢职 帝念其清约命赍百金一百两赐之公除改北城参赞军 务俄进刑部侍郎权办北城刑曹八年 诏与前军统管范文理会师进讨南定土寇潘伯鑅先是 贼窃据海濒依险叫聚公著设方略屡战破之 帝谓阮公著遇事能认真诚不愧委用既而伯鑅成擒 诏书褒奖赏白玉山形玛瑙马金磬各一召回朝明命年 间以刑部左侍郞领南定营田使先是公著上封 事三条一曰厉法禁以绝匪党二日明赏罚以励 吏治三曰开荒田以业贫民 帝下廷议施行乃命公著充营田使陛辞 帝谕曰北城属辖渐宁当驱民于南亩凡可以为百姓兴 利除害听便宜行之公著具陈经画事宜请以募垦之 数分为邑里寨甲有差既至乃于南定建昌府钱 州一带相度间土分给竆民凡得里十四邑二十 七寨二十甲十丁二千三百五十馀人田一万八 千九百七十馀亩请立为一县名曰钱海县又于 宁疆海葛二社得里四邑四寨一立为一总隶南 真县横衙总得邑五寨二甲三亦立为一总隶胶 水县其庐舍牛耕田器量支官钱给予又请于宁 平安庆府鸿岭外沿海地并度分垦得里三邑二 十二寨二十四甲四丁一千二百六十馀人田一 万四千六百馀亩立为一县名曰金山县需给一 如钱海县之例已成田者以是年征纳馀俟三年 起科 帝皆可其奏公著又言新立二县并诸邑里均是聚其流 移未有联属请定为规约一曰置塾舍田二日置 社仓三曰勤训迪四曰谨防守五曰励劝惩廷议 以为未可骤行乃止十年四月回京复命十一年 署工部右参知权掌刑部印篆俄左迁右侍郎充 办内阁事务又坐事降补京县寻迁内务府郞中 十三年署海阳布政使 帝又赐白金二百两示以劝励廉节之意随进巡抚署理 海安总督关防所部有逆党即勒兵擒捕境内以 帖又留意屯垦严海哨累疏行之十四年匪渠张 严等紏伙扰掠四岐县公著亲督兵战于铁琤破 之 帝降谕褒奖寻有 旨往宣光同山兴宣总督黎文德进讨逆渠农文云由泸 江左右分道并进直捣云中贼巢所至贼皆望风 走窜乃引兵还十五年云复依险叫聚 帝乃以文德充宣光总督军务公著充参赞由昆仑道进 兵与文德会云潜遁 谕令班师既而贼复侵逼高平 帝又命会兵进讨适我军已复高平省城公著请转往太 原与宁太总督阮廷普商筹军务以九月中旬一 齐会剿 帝许之复命公著充太原道参赞廷普与公著掌太原道 协同高平道谢光巨阮进林胡佑宣光道范文典 黎文德进抵云中伪云濳八山谷宣光道用火致 云被焚死捷闻 帝命三道兵凯还来京陛见 帝亲酌酒赐之以示宠答又赏以珍玩荫其子一人为锦 衣卫校尉复命仍回原莅公著久当巨阃多所兴 建又以广安省城形胜请增修筑从之十九年亲 率舟师由广安出海直抵撞山围捕水寇天破之 因请驻兵其地给以田器开垦明年又往撞山搜 获渠犯寘之法馀招抚得一百八十馀人立为何 化里登籍受税寻召来京迁右参知又兼左副都 御史二十一年以镇西久未奏功上疏请行 帝壮而许之命充镇西赞理机务陛辞 谕之日范文典阮进林不患无勇只患无谋卿以儒将军 旅素所娴熟要当相度机宜早奏肤功以称所委绍治 兀年与将军张明讲攻破匪屯垒十二所加军功 一级既而官军转回安江定镇西将并罪过削公 著官职复命与范文典迅往乐化军次会剿是年 冬官军攻破林森诛番僧乐化悉平起复兵部侍 郞领安江巡抚防遏前后诸路四年坐累发广义 沿边为兵次年起复生事署刑部员外郞权署广 义按察使继署承天府丞七年进署府尹以年届 七十乞休不允嗣德元年复申前请 恩准以承天府尹致事既归结庐山寺旁居之十二年有 旨以金革起用自陈衰老不堪许之寻卒年八十有二公 著卓荦有材气有文才尤长于国音所作歌诗甚 多豪迈之气溢于声律至今尚能传诵之者当官 则屡踬随复起拔宣力疆场累立戎功初领营田 经画才一年中诸事皆有条理辟王聚民遂为永 利晚岁归田即谢丢辰事放怀山水阅十馀年有 飘然物外之致至今入多想其风概没后所立诸 县邑皆立祠祀之 黄战平定绥远人嘉隆十五年投军明命年闲由 队长往南圻捕务以剿王匪有功赏陞至副管衔 绍治元年补定祥奇副管寻迁羽林左翊二卫副 卫尉嗣德二年升署卫尉改北宁副领兵剿捕清 匪于谅山黄同 社 名 半异 村 名 之战大获胜仗迁谅山 领兵五年改广南寻升署掌卫权掌雄锐营印篆 六年大计 帝以战历从行阵勇敢知方准寔授九年升统制署左军 都统府都统十年三月卒战出身戎行谨愿多质 历有外藩八典禁旅 帝方委用及卒加恩追予寔衔给恤再加赏钱文七百缗 彩色锦绉纱各项十年列祀贤良祠子素尚宜春 公主 张明讲嘉定平阳人父明诚有传嘉隆十八年领 解明命二年授吏司司务累迁兵部郞中历佥事 署侍郞充董理清查内务久之改授刑部十年升 署参知往嘉定查拏伪西遗孽前后捕获伪属四 百馀还迁户部左参知署尚书兼钦监十三年充 会试副主考寻升尚书权掌都察印篆十四年与 礼部尚书潘辉湜充钦修 列圣寔录总裁会南圻有逆儴之变 帝命充参赞军务大臣与讨逆将军潘文璻将兵剿捕临 行 谓之曰卿齿尚浅然久处京堂办事敏干此行宜抒筹画 以除残贼荡平后又须抚安黎庶固我边疆使朕无西 顾之忧卿之力也因以黄金剑赐之秋七月与讨逆将 军败贼于永隆站 帝赏白玉佩牌并飞龙大项金钱八月与黄文慎克复边 和及军次高蛮桥贼分道攻之明讲道军抵敌不 住坐贬二级会暹寇掠河仙南荣等辖移师会剿 及二城不守复贬一级既而与赞理阮春等大破 暹兵于顺港捷闻 帝大悦晋封平城男十年春复与暹兵战于古洹江大破 之遂与将军阮文能等由河仙江道进兵收复南 荣城 帝批示云卿等为国宣劳朕断不吝爵赏晋封伯爵未几 授协办天学士颌安江总督十六年署东阁兼保 护高蛮国印充镇西将军仍兼阃节明讲病 帝遣侍卫赍药品颁给十七年明讲与参赞黎大纲奏言 安江储积未裕支需颇广所在禾谷丰收请加价 和买以充边寔许之辰暹寇濳来侵扰海东西诸 蛮边氓惊讶明讲委领兵武德忠管将兵船前往 镇压又请派各卫卫尉摄行山甫海东海西三府 按抚使及分派从城训教分补三府文书之佐 帝可其奏会南圻六省经略使阮金榜病 帝命往代与经略大使张登桂会办及事完回镇 帝以明讲功劳与登桂同赏赉优厚进东阁大学士十八 年明讲闻暹人遣其将丕雅质知将兵五千往北 寻奔乃委颌兵武德忠将兵往蛇能澳弹压以事 闻 谕之曰暹虏不过怯惰虚为防守之计岂敢窥边其派兵 如果无事即撒回适有探子自北寻奔回言螉暾为暹 窘逼欲回故土使带其属名雯等三人回城哀乞 如得报即挈眷逃归明讲以名暾罪大难容名雯 乃其叛伙密送安江严禁 帝嘉其处置得宜明讲在镇移设府堡开通道路经理周 到召回八觐 帝褒劳者久之赏黄金帮指一赐行抱膝礼命礼部设宴 于部堂令廷臣陪席以宠异之明讲寻进各项虫 兽玉形言此属城土官之物恳为代献 帝命收之因赐金虎形一谓之曰将军剿平贼寇镇抚边 疆特赐虎形盖取矫矫虎臣之义宜加勉励与国同休 复制诗章赐之因问以所寓远近且宜避风暑对曰臣 平居习于勤劳不曾避忌 帝口卿今身膺重寄不尔何能堪事又 问暹国行师如何对曰暹人所至掳掠 帝曰彼国行师纪律如此求以胜人其可得乎又 问人言藩人多用符咒之术有诸明讲具以状对 帝日此必有邪神为之助然人之自处果能忠孝持心何 惧于咒复 问藩人其俗尚佛有佛像佛经否对曰佛经以椰叶串钉 以锥画之谓之只叶其佛像间有涂漆湘金而规 制殊鄙陋因言城边有一寺颇巨初筑城与之相 近预为争高之势 帝以为宜砌筑墙廓以为美观他日有事屯兵于此亦善 后之一策遂赐将军芽牌悬佩是年冬回镇粤明 年春海东都依及开边觅刍等叛 帝以明讲失于防范逆犯因此生心日久没展寸筹只有 严防二字又庇护黎大纲傲慢不有参奏坐降为 兵部尚书仍领镇西将军兼安江总督原加宫衔 并伯爵准其携带饬往海东军次剿捕及海东道 军捕犯擒获甚众收回土民多数捷闻 帝嘉之有侍卫自镇回奏上明讲所进玉一盒并蛮雉二 尾单列土人愿献此外无何章疏 帝不悦久之曰朕责以捕犯何曾责令搜求珠玉令掷回 传旨申饬之三月捕弁稍简回城莅事十一月立 武功碑命以明讲为首勒名于石置诸武庙二十 年春 帝以城辖案堵边境肃清加恩开复东阁其年冬真腊国 匿俺率众来归武德忠接引回城明讲摘俺之眷 属分送嘉定永隆监禁 帝以所办得宜嘉之二十一年秋海西土弁沙木叛附守 蛇能盆卒亦率土兵而逃匪徒往往四起上疏认 咎乞兵往会 帝怒降为兵部侍郞夺去宫衔仍兼镇将及各省兵至明 讲分派防剿匪皆溃散有府兵自匪中逃回言匪 目濳通暹虏来援明讲以彼声言通暹不过虚张 声势无他伎俩惟海东西地头关要冬防在迩宜 派兵弹压十一月明讲带领兵船将往海东闻沙 孙道军阮公闲等被围商拟整行适平定京兵抵 乃分兵商委尹蕴高有翼守城遂与参赞黎文德 带领兵二千为前道取次进行疏八 帝批示云正望马到成功及军抵壸海左岸接海西飞报 暹蛮合党约五六千馀分扰府辖请援明讲以海 西已有提督武德忠招抚阮双清等道军惟沙孙 事势正在燃眉当先所急乃直抵壸海右岸莲港 口见段文策将兵取路进沙孙援剿遂摘兵勇委 文策紧往仍暂留莲港为各道后路声息且待裴 公諠兵齐会十二月明讲与公諠攻解沙孙之围 即留段文策守堡分兵一千为前道自湄滀直至 邪槎桥连破匪堡十馀所寻抵支贞匪已奔窜遂 移师往海西剿捕及援军抵齿港适南义兵至商 委公諠分兵往山静剿捕乃自齿港转壸海左岸 抵芄隆津次开破杆水渡军登陆才半晌遥见匪 前游兵驰马大呼白官军且勿战武德忠等已与 暹和暹目送之归明讲等未信即檑鼓麾军直进 游兵退走俄见我军一人趋至军前曰巴勒闻官 军来独留德忠等在歌讴堡请将军暂还赖得全 军而返明讲等相顾诧异以为疾进攻剿则道军 千馀尚未出他圈套进止两难日暮还军津次明 日忠至具以状告遂飞章八奏且言质知乃暹头 目因蛮求援党伙众多围逼府堡非有势弱求和 之理业派干员就处办说察他果否求和探知贼 情虚寔然后取次进兵相机剿办疏八 帝怪之令明讲修书回答略云今欲求和必须撤兵回北 寻奔各守境土本军门方敢陈请和议可成及遣 人赉书向质知办折和议未定质知已引军还绍 治元年追录沙孙功进协办大学士加军功一级 寻以边报稽延 帝降谕切责明讲与经略范文典参赞黎文德等奏言自 镇西不静至兹已逾六月边陲尚未肃清臣等咎 无可辞惟土人蠢动不惟在城十府二十三县皆 为贼境又波及嘉定定祥安江大群动以千数小 群不下数百倚暹为援兼以里路艰险运饷难周 臣等竭尽心思未知如何为妥一日边防未清即 臣等一日之责岂敢惮劳畏险以贻君父西顾之 忧复与范文典奏言镇西为朝廷臣仆近又为之 区画然民未成簿兵未成额田土未成亩篙关津 未成税例去年玉卞谋逃玉云移居嘉定土目不 逞之徒讹传为捉彼君长杀彼头目驱煽土民群 然滋事暹人因之从中怂恿以助立逆暾为辞彼 遂视我为优以暹为德且彼俗惯习虽死生犹听 命于头目向来土人往来辄问玉云安在名俺等 从何著落愿得见其面请 敕下嘉定城臣将玉云名俺等护回令其招集土民土目 事下廷议许之及玉云等回城招诱久亦无状在 城皆为匪徒阻截官军但于城中及旁近屯堡按 兵拒守朝廷屡促出师诏书频下切责惟有上疏 请罪而已乃与经略范文典段文策阮公闲等折 言前请名俺等回城亦为招抚之一机惟名俺归 来不能自主必以我为命若非大用兵力终不可 了而弁兵劳顿日久病疾日滋固守空城徒费无 益请撤回安江相机而动 帝以为日下事势不得不然准依办理惟将军以下奉行 无状均交廷议秋七月官军撤回安江明讲亦于 是月卒先是镇西经理明讲之力居多至是撤回 郁抑愧愤称疾不与诸将相见遂发病卒省臣以 闻 帝曰明讲身膺重寄抚驭乖方致土人不靖动烦官军进 剿许久未能蒇事经交部臣严拟不谓天兵才回遽已 病逝顾前年参赞军务褫伪魄于永隆败暹兵于 顺港功绩显著勒之贞珉亦不可没著夺将军职 衔以明其罪加恩炤协办衔给恤免其追议再夺 其子明诗原支七品俸嗣德十一年赐列贤良祠 阮文典字三礼其先清化人曾祖财奉为广南庙 丞籍于延福县祖良嗣又为庙丞父晏丁酉初投 忱授北城书记后以子显赠翰林院侍讲学士典 凝重有大志嘉隆十八年领乡荐明命元年初补 工部属司经慈廉国威绍化诸府县转员外郞中 协理嘉定城兵曹事务迁庆和省布政因公罣降 郞中历迁至工部侍郎参知协理京畿水师嗣德 三年改南定巡抚护理定安总督关防其年大计 考功以恪勤蒙加奖赏陞署兵部尚书仍旧镇五 年卒辰年六十有二也 帝以文典历敭中外素著劳能 恩准寔授加给钱文纱锦令护送棺柩回贯赐祭一坛典 居官勤谨绰有能声在工部辰董理 孝东孝昌二陵规画合制绍治二年 大驾北巡充北宁界首候接清使嗣德二年清使来京宣 封充候接使酬应得体其督定安辰多惠政没后 郡人思之子文选嗣德戊申科举人仕至按察次 文显荫授正七品衔后为绥丰县知县 段文富承天广田人嘉隆十七年隶从工部书记 明命年闲历授主事郎中十三年以敏干举职陞 署工部侍郞十六年转工部参知领嘉定巡抚寻 改署隆祥定边等省总督十九年寔授权办镇西 事务二十一年病卒文富为人廉介居官清白久 膺民政宦槖一空卒之日官吏人民思爱之捐银 助葬 帝雅重其廉操赠协办大学士赏朱锦三枝钱五百缗 谕曰此为人臣廉洁者劝嗣德十一年列祀贤良祠 阮德润清化弘化人嘉隆初试中生徒十八年清 又流民王匪叫聚为患 帝命左军黎文悦前往经略德润募勇隶派招降逋匪有 功悦以名闻于 朝明命元年召回京补八翰林院六年拔兵部佥事 辰又安患盗 帝闻德润知兵命出为又安参协召入见 谕以戢盗机略德润奏言又安积匪之弊其说有五古驩 山势广漠不逞者易于啸聚一也 朝廷宽宥大典无问渠胁稔恶者致有漏网二也狱 吏利于根连诬及者惧而奔窜三也捕兵无力民 不相信土匪肆为威虐以绝告发四也新募之兵 发戍即逃逃后无归必为匪诱五也臣请到镇后 详察人情风俗官吏兵民积弊之处革之以渐或 能有所措手惟募兵逃戍与首丁释囚在逃者听 其勒限号召出首免罪如愿充伍者束为镇兵愿 归业者送民登差限外不肯首者捕获严治庶地 方赖以安全而捕务亦得力矣 帝从之德润初抵镇盗愈剧即亲率镇兵及手下随机剿 捕有匪渠伪称前步宁登造 人 名 者纠党于演州上 道据锯山为险扰掠琼瑠东城 属又 安 玉山农贡 属 清 诸县民不宁居德润与清化参协阮公著剿于 锯山匪闻风溃登造远窜乃会兵直捣匪巢捕获 伙目及降首者千馀人二镇臣以状闻 诏书褒奖先发纱䌷及班竹扇赍给之七年冬 帝以德润宣劳于外复命侍卫驰赐冬衣会南定王匪潘 伯鑅与其党伪称右军阮幸纠众五千侵扰海阳 又连结清匪抢夺洋外与官军抗北城臣讨之久 不克匪势猖獗 帝以德润干练加侍郞衔权办北城兵曹参赞军务听带 随原囚犯束补为兵隶派八年三月 帝以其巡捕久未奏功复 谕德润曰自朕委尔又安同牧盗弭民安朕诚嘉悦顷因 北城盗贼滋事命尔前往参赞如何许久未见佳音朕 深悬望德润寻剿匪干应和 府 名 斩获匪馘并械杖印簿 以闻 帝嘉之赏军功一级及伪鑅败死土匪渐平擢兵部侍郞 仍领北城兵曹其年夏 帝以北城捕务稍宽又近 万寿庆节召德润回八见 帝从容慰劳因问曰北城群盗相串通否对曰蜂屯蚁聚 各别为群耳 帝又问伪籍所称黎皇者何对曰臣讯之获匪皆称黎众 也皇大也因以为名非谓黎后也窃想伪籍者群 盗所以胁诱平民使之必从就中构陷不少伏望 圣明洞烛使各获安其生天下幸甚 帝曰阵前俘获杀之犹有不忍况伪籍乎古人烧文书令 反侧子自安良以此也德润又历陈民间里正乡豪之 弊 帝命厘整之定檡置里长例既而复回北城适有逋匪阮 进张者窜隐虎牢 社名属 陆岸县 林分率兵截捕擒之陞 署兵部参知仍领先是北城逸犯投首者百二十 馀多有法所不准德润不有题请定夺或擅给为 兵或轻听结领刑部劾其事左迁司务从城效派 寻升兵部员外郞署宣光参协转署北宁协镇十 二年擢授兴安巡抚又以修筑城池支给官帑费 多革赔未几病卒德润为人材办兼有勇略故捕 剿数有功十年之间擢至方面且能留意桑梓所 居邑凡事以义举者出赀助之虽钜费无所靳民 至于今犹傅道之者 大南正编列传卷之二十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