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四纪/卷25 中华文库
卷二十四 ◄ | 大南寔录正编第四纪 卷之二十五 翼宗英皇帝寔录 |
► 卷二十六 |
|
大南寔录正编第四纪卷之二十五 翼宗英皇帝寔录 辛酉嗣德十四年秋七月又安飓风命省臣出钱 米按项给发 武班臣段寿等奏请诸军营卫何系兵数多者 增设每卫管员二人以备差派许之仍交武 班诸臣秉公遴择具奏顺安汛各所交督防 阮如升陈践诚等遴举 帝召兵部臣谓日用兵之要在乎使之军知将意将 识军情临事指挥无不用命则缓急互相策应而 得爪牙臂指之助矣朕阅明命年间剿平方略军 次诸臣各分为一道每道每员各有专管标兵以 备指使合中有分分中有合声势震扬此诚用兵 良法善权所当遵守也兹在次兵勇多以千计而 管摄聚居一处无正奇分合之势傥有战攻胜则 同胜败则同败岂非失策者乎著准次臣参炤剿 平故事即将在次诸臣应分干道其提督赞理赞 襄每员应管兵勇干卫酌拟如何一面妥办一面 具奏 富安道臣请劝民捐纳粟米以助军需 帝不许曰南直至边和各省民间现贮粟米均属无 多未充民食而屡屡劝捐殊未尽善只听随民愿 为妥 帝以京师根本重地增派水师提督武品合与原派 段寿等凡一切江程防备诸事务会同商办 务期周密 山西护督裴霭疏言堤溃切害情形请量赈给 许之并准调剂河内辖民被潦者 边和军次钦差阮伯仪等请简派大员前往总 统 帝曰阮伯仪身为统率不能调服众心若派他员统 之该员仍充赞议则或主战守或主议和更增矛 盾终亦不济著令饬问阮伯仪自料有能讲解以 卒所图早舒兵民之患仍听展布要早成功若自 料和既难成战守亦不堪办则自问自请如何亦 听寔陈另行处置其尊室订黎光荐申文懓陈廷 肃人人意见如何谁欲别道有何攻收方略可以 成效或料不能愿听从阮伯仪同商共济各据寔 具陈 帝念阵亡将士死于王事宜加厚典以慰忠魂命礼 部会同承天府臣于郭外择净垲之地设为 三坛一祭广南军次将士一祭嘉定军次将 士阵亡者一祭元年以来防剿恶蛮股匪阵 毙者每坛分为三等上等设天员神位中等 设管率等位下设弁兵民勇人等位仍由有 司备办礼品丰洁以本月中元日派礼兵二 部承天府印官各一员分往钦命赐祭一次 以段寿 统制权 掌中军 陞授中军都统充顺安汛防护 使尊室翰 统制权 掌后军 陞署后军都统武品 水师 提督 加水师都统衔均充防护副使仍敕制防护 之印并钤盖一颗 均用 牙质 行用 京师啬雨命虔祷雨大降赛谢赏府臣潘廷选 纪录一次二仪金钱一枚六县知县纪录各 一次 监察御史武文炳奏言北圻五省堤条当初陈 朝建筑河堤意欲兴民利而有不利在其中 后人因之增筑习俗相沿其弊莫救近来堤 条兴废众论纷纭而利害交丛忙然未决所 以遗害于兹莫此为甚堤条之外民居田园 不少及其夏潦河水涨溢则委之为适然河 水降则生业如常未闻有何别碍至如堤内 之民系见河水盛涨即凛若角崩一则急遽 抢护堤分一则忙惶收拾家产而终不免破 溃还复伤损更不若外堤之民适然为愈也 如此则废堤民之利多而存堤民之害大兹 请上自山西北宁河内下至兴安南定等省 不论公私大小堤条一齐删拔听其河水弥 漫顺流而下则五省之民可保无碍矣 帝令堤政并诸省臣察奏寻皆言其不便置之 边和军次钦差阮伯仪赞襄陈廷肃等折奏边 和情形单弱不能攻守和又不成请裁省军 次派人求援他国 帝曰阮伯仪系是钦差大臣统领新旧二次弁兵使 之便宜从事期以剿办陈廷肃经拔擢协同钦差 提督协赞等员商办军事二员系是责望匪轻乃 阮伯仪抵次专主议和而守御声援之策未闻有 所展布陈廷肃做个和伴不成又寻出一条活路 为自已卸责方便是欲和欲罢皆自为之而于国 计兵谋不曾心思筹及迹其所为殊属玩法之甚 乃传谕谴之仍令会同商拟有何筹算可以 保固边和安江又图收复嘉定定祥二省具 折八奏 八月迁善奇兵发军次效赎者十馀丁逃回群聚 乡村劫掠谕平顺庆和诸省拏杀之 广平啬雨领抚阮文应不有遵例请祷降四级 留 命北圻诸地方筹办江防 富安清商船买天炮登纳又愿将随船各项炮 并纳于官许之免港税 宁太护督阮文丰请停缓来年选期 帝曰阅选所以办稀稠均赋役法至善也北圻诸省 选期前经停缓二次兹若复展则稠者何以增耗 者何以减赋役何以均不许 吏部尚书尊室常卒加赠协办大学士依衔给 恤加赐宋锦二枝色纱三匹色布帛各十五 匹钱五百缗府臣钦命赐祭 广平领抚阮文应 原掌卫 权领 布政使谢有圭有罪 免辰处置莠民条禁方严乃有从左道之名 掌名贰者文应有圭宽纵之听其出八省城 不禁 名掌名贰稍知医常制凡 药医治文应有圭之家人 侍卫阮文造 自北圻公回经以事奏闻又为科道潘辉缣 摘奏 帝白有臣如此岂应复忝封疆之寄令解职监究均 降四级调复以事简准嗣停设巡抚 清化弋获洋道长二名 一名槎邪苏逋呢 咴一名麻苏杭 省府 臣各赏加一级并金银钱有差 护督尊室瑶 布政杨允谙 各飞龙大金钱一枚摄办静嘉府尊室遵 㨍办黎元嘉各兆民大小银钱各五枚 探 拏人等炤例赏给 银三 百两 清化飓风 沿海民船出海攻鱼沈覆二 十六艘溺死二百二十名氏 护督尊 室瑶等以迟报各罚九月俸其被灾者令速 赈给之 清地匪扰先安县辖 广 安 领海宁知府阮成 又安 人 督兵拒战众寡不敌死之事闻赠翰林院侍 读 嘉定署抚杜光奏言辖民捐出钱米屡被洋人 刷取请改纳银两 帝谕曰嘉定有事以来军需甚广虽国家所乏非财 而转运亦难接济朕念十室之邑忠信岂无其人 就近供输或可助费经命省臣察行招抚劝捐一 以观民风一以资兵用亦惟顺乎人情本不之彊 不谓由陆则闲行多梗水道则必须伺便潜往又 多为所截取以致钱米不通将银投纳虽似此输 芹献曝本出真诚而迹涉艰关情殊可轸况该辖 经被苦害渊鱼弗静林鸟虚惊朕念此方民重罹 此极惟思拯救之不暇又何忍彊人之所难尔省 臣先将此意密示辖内其从前业已捐纳者另俟 汇册厚加重赏嗣后各免之以省劳顿 平安义安隆城三县 属边 和 民居近洋船泊处人 民逃散七十四社村命移于旁县 辰边和有事防剿军需颇广摘出平顺钱米解 给水运艰险陆运又甚劳顿应役之民兄去 弟还情形艰苦 帝降谕慰之 免富安道富勇三奇是年身税 嘉定副管奇张定 寅义平山人领 兵张琴之子 招募手勇人 多从之常与洋人拒战得力署抚杜光以闻 拔授管奇寻准领副领兵官 此次杜光招抚 张定募成六奇 凡六千馀人福绥府知府阮诚意随派潘忠 各二奇合共四千人又方续募约以万计 九月严禁中外诸军科敛 广南军囚白功珍丁功高 原美良 土酋 愿归募手下 从军效赎许之 清商金瑞典纳大炮二辆减港税十成之五 河静飓风民屋倒坏江船沉没命监察御史阮 文学驿往会同省臣赈给广南是月飓风 水 涨 二尺 馀 亦令省臣调剂之 以兵部右参知充顺安汛督防陈践诚陞授工 部尚书仍专充督防 辰边和米贵食艰弁兵在次日久资斧缺如次 臣擅摘银钱酌给乃以事闻 帝谴之曰览奏可悯第不先奏而已支给是何体法 兵等无知罪由帅参而已朕意诚非所靳 广义米价昻清商金永安船买米回兑又请纳 大炮五辆以供兵用免港税 广平又安风潦命勘察调剂又以二省海疆延 亘防御不可疏令省臣即行分往现设屯垒 栅柜等处详加勘察有无损缺速将情形具 奏 重九节 帝恭诣 昌陵行荐新礼 恩给外戚祀田 帝以德国公祠堂未有祀田命府臣潘廷选摘出官 田二十二亩五高交范登传认守以供祀事 免其税 田在福菓邑后复准支寿祉门库钱 给还之交祀主世管见下二十五年 令广南军次自督兵以下至队长何系技艺谙 娴差派得力者详加察核具奏 平富护督阮德祐请增铸炮弹备用许之 高蛮国螉症二子 螉蜓 螉鳞 争立国内乱清商等避 回平夷堡乞居商受税 帝曰此系避难而来免之 停在京冬衣一次辰廷臣奏言南圻有事防剿 将校武服冲冒久劳于外而在京寻常趋赴 劳逸悬殊请停给许之仍给军次将士冬衣 谕令诸地方招募内外籍民认莠民田土耕播 至收获辰一分与诸耕者一分充公别贮给 在监莠民者口粮 安静署督武仲平请以从省承办阮辉泽黎玉 相 次项 秀才 补授从九品领兴元宜春二县吏目 帝曰科目出身而使为吏恐未合但圣人微辰亦为 委吏姑以是为梯阶免冗食亦何妨 摄办惟明县 属永 隆 务邓和有罪绞决和酒博赃 贿言多狂悖 如云洋人不久亦当侵 取省城该即回贯安逸 隆祥督 臣张文琬以事声参 帝谴曰邓和系有亲民之责抵莅来兹不以公事为 意却敢贪鄙狂悖之甚罪不容诛令即行绞决 旌表嘉定应义举人潘文达乡绅黎高勇忠节 辰文达高勇募义赴敌被掳不屈而死署抚 杜光以闻 帝悯之因谕曰世有节义乃国之元气古者人君褒 死节之士非仅慰生抚存亦以磨励风教为世道 人心计也该省自有事以来官军士庶誓心敌忾 临难捐生已非一人朕闻磬兴悲各已随事褒赠 有差兹该等前既密募义民举事其义槩已属可 嘉迨为所擒乃能抗志不屈或厉声骂杀或合口 摇头不受迷药忠愤所激鼎镬不辞直令洋人气 夺昔之钩舌穿短芳名不朽今乃于该等见之传 云志士不忘丧其元非谓古今人不相及也该等 一系缀名贡籍一系厕列乡绅非有禄位者比乃 能慷慨致命视死如归是虽忠义出于人心寔惟 列庙教育培养得来致有此等气节将使偷生者汗 颜赴义者增气所谓死有重于泰山者朕闻而悲 之壮之所应从优赠恤以鼓励世俗其潘文达著 追授知府衔秩从五品给恤银四十两黎高勇追 授诸军率队秩从六品给恤银三十两黎高勇之 子原从九品百户黎高柱著赏授正九品百户潘 文达有子或弟年已长否著杜光究明奏闻候准 恩荫俟事平后准于各社原贯官为立庙祀之春 秋赐祭以慰潜馨用示朝廷表节褒忠至意且忠 义之士何代无之银册书名古人所贵似此忠义 出人安可泯而不表其潘文达黎高勇事状著史 馆臣详究为之立传以垂示将来为天下后世臣 民者劝又以其事 御制古风诗 七十 二韵 并列事状交边和嘉定隆祥安河 各一道令士庶知之 后准改 庙为祠 冬十月令府省道臣择属奇兵身材壮健 举重行 得三十 丈 者束为武生兵 领定祥按察使阮文雅等败洋兵于盖笈核秘 处赏品衔纪级凡二十员人 仙有事来教民 从洋者洋人束 为麻那军此次射沉麻邪船二 艘杀毙洋兵并麻邪军五十名 束永隆民勇 隆彊至隆后十奇民勇四千三百 十四人每县束为一奇仍以县名 设为 奇号 平定弋获洋道长依卑英省县臣各赏加一级 并金银钱有差 省臣阮德祐裴辉璠杨咏各 飞龙大金钱一枚督拏之绥 远县摄员黄有秤兆 民大小银钱各五枚 探报协拏人等炤例赏 给 银三 百两 谕令边和军次增兵置炮以充防守 宁平抚臣黎名提请择奇队兵束成队卫名为 精锐奇量给钱米演习备派许之 是年秋审各项囚凡四百四十四犯正法三十 八馀缓决至交民领管有差 缓决二十一仍 留斩绞监候二 百三留监三十九发军八十九发 流四十发奴八徒四交民领管二 是秋承天及南北十一省道 平定富安庆和平 顺河仙永隆定祥 海阳谅山 高平宣光 田禾丰收馀灾伤者其田租各炤 项蠲减有差 清帝崩 庙号 交尊 皇子载淳即位以次年为同治元年邦 交成典例有进香庆贺二礼此次清国报停 之 准杜叔静 鸿胪寺卿权 领定祥巡抚 陞署吏部侍郎仍领定 祥巡抚并赏随派人等叔静与夙征德圭等 自钦命南行夙征募得一队德圭募得四队 节有折奏 帝以虚言旷日谴之 夙征折言募兵所得无几请摘 次兵四百由该员管率训练别 为一道奉谕谴以虚言塞责又将军需士气 炮械诸款尽情叙出为洋搜获坐得降留德 圭折言募得四队交次分派又言现下洋人 疫毙一日至五六百又为蛮民毒矢所害机 有可乘请假限三月然后大兵并举奉谕 谴以专折不合又旷日迟延亦无所事 独 叔静既至寻准领定祥巡抚节次奏折 帝嘉奖之 疏言招集聚蓄并现在情形凡二折又有 择险设屯练兵锐战守以劳敌雇住嘉定 之赤毛清人使为水陆内应等 折均蒙谕奖指示加心善筹 乃赏是衔及 其从派者 谕之曰钦派会办军务杜叔静自带随员外郞张明 谅阮文雅等赍捧密谕前往宣示隆祥安河诸省 会同该督抚张文琬潘克慎商办日者慷慨请行 朕察其人颇属有心当事昨经准以鸿胪寺卿权 领定祥巡抚该员抵到之后节次遵谕勘察情形 筹拟方略款款皆有可观日下经据报到招集兵 勇蓄聚钱粮均以万计虽当静俟机会未可骤用 而似此为国办贼具有深图信乎履险如夷将有 以作士气而裨国威矣蹇蹇之节轸尔贤劳杜叔 静著陞署吏部右侍郞领抚如故其阮文雅随办 得力著陞署翰林院侍讲学士仍领定祥省按察 使张明谅亦陞署是职准各协同商办军务尔等 要当遵依节次指授茂展猷为以收安攘之绩功 懋懋赏朕日为尔等望之 原派从广义剿捕正八 品千户武维扬此次亦 在随 派 十一月洋兵来扰边和磊溇处捕弁两次袭射退 之赏阮伯仪尊室订申文恼陈廷肃阮夙征 黎光荐等纪录各一次因 谕曰边和军次诸将弁抵次以来未有大段战剿盖 欲相机待辰以守为攻不战屈人此亦兵家一著 然兵贵拙速不贵巧迟向来战守机宜谕示亦已 详悉迨兹未见剿退亦须整饰戎行以渐进取方 为不负所委若旷日持久剿办无功不知尔等何 以报国近接奏报洋兵闯来磊溇处将士剿捕闲 有小小胜仗朕亦不以为喜以其兵机胜负在俄 顷闲也或以败诱我亦或以此尝试势将天举此 皆向来已然之明验可以小胜而疏防乎著传谕 该次钦差大臣提督协赞赞襄参办等员悉心筹 画修饰战守诸事务传示将士人等各须策励以 图自见人一其志士百其勇向前兜攻收复境土 俾自来闲兵久顿不至虚糜指授机宜不至空负 俾宽南顾之忧则有功者赏国典具在朕断不吝 钦天监臣奉将改刻万年书印本进览 尊字诸 讳钦准 改 刻 帝览之因命国史馆臣恭将留馆旧本对炤 寔录符否嗣覆言所书 列圣经营缔造传继中兴一统事迹并附注北朝明 清我国黎庄尊以后年纪俱符惟方格甲辰 年朱书我 太祖嘉裕皇帝为太宰都将节制诸营对炤 寔录前编副本第一卷并 皇朝玉谱副本均书癸卯晋 太宰都将节制水步诸营颇有不符仍考之黎史亦 载事在黎庄尊元和十一年癸卯是万年书 旧本较差今次改刻尚依旧本请由监臣将 此款改刻书在癸卯年为寔 帝可其奏 帝阅兵部奏事有黎进黄者即改为黎进平仍命国 史馆臣会同礼部内阁臣恭捡 皇朝玉牒副本内有应行敬避诸尊字以上下左右 从恭写之 仍勿明叙 是何代讳 又恭奉 慈宫二尊字合共四十七字由礼部录送中外令凡 人名皆禁已误用者改 但禁人名 同音亦然 再令吏礼 兵三部记之凡见误用随改 一字左从氵右从金一字左从江右从黄 一字左从氵右从原一字左从氵右从泰 一字左从‖右从频一字左从堇右从力 一字左从|右从门包束 一字上从文下从厈 卒呼千数上从文 从斤蔑平声 一字左从|右从周一字左从木右从公 一字左从|右从尌一字左从日右从王 一字左从义右从门包舌 一字左从日右从尧 一字左从氵右从享 一字左从日右从斤 一字左从日右从仑 一字左从木右从具 一字左从日右从爰 一字左从日右从央 一字左从禾右从重 一字左从日右从交一字左从月右从詹 一字左从日中从方右从定 一字上从日下左从鬲右从虫 一字左从糸右从帛一字上从宀下从示 一字左从亻右从圭一字上从宀下从女 一字外从口中包袁 一字左从土右从隹 一字左从令右从页 一字左从牛右从寺 一字左从木右从雚 一字上从聿下从曰 一字上从宀下从谷 一字左从阝右从余 一字左从金右从见 字左从玉右从睘 一字上廿头下门包东 字左从玉右从当 一字左从苟右从父 一字上从立下从贯 一字上从共下从十一字左从玉右从求 一字左从氵右从告 一字左从女右从互 麸献戙 右 缓山西开年京操以舒兵力从督臣裴霭请也 定安总督阮廷宾奏言察验现已出教之各项 莠民何系为人伶俐请应监禁其秀才等名 请革回民籍从之 广南飓风 洋兵复来于安盛平准二村 属边 和 副提督黎光 荐乘夜袭击败之准授掌卫加赏军功纪录 一次钦差阮伯仪提督尊室订协赞申文㦪 赞襄陈廷肃钦派阮夙征 名下均存 带降一级 尽行开 复 清地股匪 一千 馀丁 聚扰于江吴陶宁永山等社 属 高 平 领兵阮久礼知府郑春枚击退之各赏纪 录二次 都统掌府事武牢侯致仕谢光巨 年九 十 诣阙趋 拜 敕免之赐坐赐茶慰劳之因赐土木人参清桂 命边和遴出义勇奇彊壮束补边勇奇兵 凡五 奇 备派 命左直畿增束乡勇分班操演充派 广义一奇 平定二奇 富安一奇庆和 八队平顺五队 赏边和官军俸饷钱文有差 谕日边和官兵非军次征剿者比而近来差派防截 视安河永隆诸省更觉疲难朕一念体恤曷尝岐 视除安河永隆等省另谕加赏外加恩边和省自 巡抚至兵丁预在防截者各赏一月俸饷钱文用 示体悉且该省与洋为邻势在必守尔天吏员弁 等人民境土系焉尔军上等乡党尊族系焉尽忠 图报正在今日勿谓莫知我哀从事独贤尚其一 乃心力以立功则懋赏懋官断不汝吝 改封 纯妃武氏为忠妃 准仍旧册但改 镌纯字为忠字 申定处置莠民二条 一发军之道徒莠民与现 监之桀黠头目由地方官 详加开导察验每月二次何系傲慢凶悍即 摘绞决执迷不出教仍严禁待毙一所插之 莠民不拘男妇何系出教而未真心悔改问 杖六十未出教者问杖八十逃往别省问杖 一 百 以广义按察使阮文显充边和军次赞襄卫尉 黎仕加掌卫衔充边和军次副提督防守转 运以济军需 洋人攻退边和军次八据省城自阮伯仪钦差 统领军务次于边和省城左边 新赖 处 保援省 城以隆代江分石捍处为要防福绥府辖为 饷路关报嘉定定祥诸省相为声援经七八 月奏报十数次 帝参诸佥议节次训谕大要以和好为权宜攻守为 寔务乃伯仪偏意在和不修守备迨洋人动 兵始请征调至是洋人以兵船截嘉定定祥 来路复攻据芹蒢福胜二海汛连日射破石 捍处 十五十 六等日 军次退守福绥府洋船乃乘潮 直逼省城 十七 日 以大炮轰射之省臣阮德懽 巡 抚 黎克谨 按察原 名勤 等势不能支亦退次滹珥 新屯洋人遂据城复逼福绥府攻射伯仪复 退次于福绥府之隆坚隆立林分事闻 帝切责次省臣寻加恩革留准图来效 谕曰次臣当于现驻地面择其可以据险设守者速 行断塞桥梁道路掘坑堑筑屯垒以为立脚之地 招集兵卒悉力防御要在边和境内以待新派俾 便后图省臣等设法收拾炮弹钱米随方储峙毋 使资敌各宜激励士伍拣取战心转败为功又或 随便移兵彼虚则伺隙而击彼众则敛迹而伏使 彼不知官兵从何而来从何而去难于追截又申 谕嘉定由杜光定祥由杜叔静边和责阮德懽黎克 谨等督饬激劝诸府县总里应义人等或拣取或 招募务得精壮多丁随在收租劝捐以供饷给各 行分道悉力奋击何人收得一府或一县能保守 者即赏授是府县之职有能杀退洋人收复省城 则茅土分荣世世承袭以至兵勇有功状者量授 职衔无功状者亦复其身各当尽心敌忾处处并 起乍出乍隐或袭或攻要不与敌以暇必使不敢 整居吾土 起复阮知方尊室铪充边和军次董戎先是 帝谓张登桂曰作何筹画可以保固边和登桂对日 该省城迫近大江诚难保守且今有事差派 所虑者人才耳以臣愚见候案之阮知方阮 公闲等宜听立功赎罪该知感激勇气自倍 庶几有济 帝日经交廷议未知今日作何区处登桂对日功赏 罪惩常典耳今日安可泥常人有才破格而 用之乃可 帝曰底事甚难军中惟有商办㨍办职官以是待之 则可若处以总统之职则不可对日职卑则无权 将无权何以使人 帝日阮伯仪何如对曰伯仪此行所办者和耳和不 成留此亦无所事 帝曰朕观伯仪将才寡乏近来奏疏气已馁了对曰 诚如明谕 帝日须致死力方可办贼伯仪既谓不堪安能办此 但抽回必有罪岂可仍旧职姑置之俟后另有区 处对日新派不可尽抽回旧派不可尽派往惟其 人而已 帝曰法者天下公共不可以私而废法须张学士与 廷臣妥议如何佥议寻覆知方公间等原系重臣 身谙行阵在廷无有出其右者适边和失守 报至廷臣复请如登桂言于是特准开复 谕曰昨据廷臣折将原嘉定军次总统阮知方原参 赞尊室铪原定祥领督阮公间等请开复职衔前 往边和军次协同阮伯仪商办军务各等语嗣接 该次折叙边和省次经已失守其次臣省臣另已 谕准处置矣朕以当此疆埸有事用人之际所应 破格施恩使知感奋或可反败为功以期济事而 无弃人矣其阮知方著开复兵部尚书充董率边 和军务尊室铪著开复兵部左侍郞充辅济边和 军务阮公闲原干定祥失守之案弃城退走经准 交议其情属重非如阮知方尊室铪临阵对敌势 竆引退者比但既经廷臣恳请朕亦不吝施恩阮 公闲著开复管奇充督兵仍准商办军务凡一切 奏报准由阮知方尊室铪会衔折递其阮公闲无 得署名画题以合事体再准给阮知方尊室铪关 防各一又给阮知方军令旗五幅信牌五面以备 行用仍著有司涓吉起马其此次现准回平定省 休息仍往平顺驻札之后保右保新束一卫并原 拟派往驻札平定之广义一卫并与兵部现束武 生三百馀名合设为武生一卫其伊卫弁兵应行 设置管卫配给械仗钱米由有司速行拟办向上 三卫弁兵并交阮知方尊室铪带往以壮声势再 原派驻庆和之京兵及诸省兵二千馀人前经准 往边和备派兹亦准交该二员管督速往边隆福 绥看察情形如系险阻则按兵设备务在保固以 图进取若未得形势准其随宜勘察边和境内何 系有险可恃者驻兵分屯蓄积械饷仍速随机进 剿收复边和以为原次及永隆诸省应援毋得遥 驻平顺以负所图阮有成黄敏达黎素胡化邓德 杜第裴德阮谟 均省次臣 干失守者 等亦准依廷臣所请交 阮知方等一并带随详察何人可堪何事如堪管 一卫或二三卫或堪守一屯堪作一友随事分派 若何名敢复退缩及一向偷惰即于军前斩首示 众以严师律尔阮知方尊室铪一系勋旧一系亲 臣此次得罪国法已在难宽朕一念垂轸俯徇佥 请旷荡施恩诚为难得所应问心感奋悉力图济 今次出师决能奏绩则可以报国恩矣其各勉之 阮公闲等所干重款死有馀辜身非尔等所有尤 当一心激厉百身效赎庶得以共立于宇宙之闲 而无愧于人类若仍前无状国法具在断不复再 邀宽典矣再谕知方前者原赐尚方濳邸御用剑 一把并戎衣一领现今尚存毋须颁给特加赏知 方宝蓝狭袖袭衣三领花赤袴一腰雪自袴二腰 尊室铪戎衣一领宝蓝狭袖袭衣二领花赤雪白 袴各一腰又给公闲真兰素剪绒戎衣一领蓝色 素绉纱袴一腰再给银两有差 知方一百两铃六 十两闲三十两效 赎等员各 又 给路费 谕知方尊室铃二臣此行其前途经过自广南以南 诸省准其劝饬诸省臣各宜修造屯垒炮械蓄积 药弹钱粮训练兵勇以严有备而便征调仍传示 人民各安生理耕凿如常已有大兵进剿彼何能 为毋惑浮言转生惊愕斯可矣知方铪请辞银两 帝曰此只充路费耳何足计哉著尔等到军一应赏 劝准支公帑便宜办理务得士心以资臂指胡乃 率辞将谓朕为吝财之人乎何其褊心如是非体 朕意也知方等乃拜赐复奏请留武生卫兵以壮 根本许之辰钦监臣请以是月二十八日稍 吉起马 帝令再涓要得上吉日出师必有功则赏勿率亦审 大将之命利否又令钦给关防钤益皆用牙 质关防一刻董率军务关防一刻辅济军务 关防钤盖一刻董率一刻辅济知方等进至 广南军次乃会齐次省臣陶致阮轩等筹拟 增修沱㶞汛城堡仍以事闻于是南行 十二月改定内庭二阶勤妃为敦妃三阶泰嫔为 妙嫔四阶佳嫔为谅嫔 广安水匪 一作 道长名长为伪谋主推谢文奉 风 为伪盟主冒称黎后黎维明匪约匪 度等为伪渠目后与海阳北宁山西太原 宣光清化又安诸土匪并清股匪相串通 自 秋初啸聚于海宁府先安州诸洋分劫掠水 陆诸民护抚胡士驯派委领兵官胡巴管将 水步二道兵前往防抚水道兵寻失利事闻 命海阳领提督吴德修充广安军次提督军 务督剿于季秋交攻水道又失利德修没于 阵追授寔衔仍命鸿胪寺卿参办堤政阮文 伟充钦派广安军务 堤政由署吏部右侍郎 协理堤政事务阮思僩 专 办 仍调海阳南定河内北宁弁兵并清化又 安水师船艘备派辰掌卫权掌虎威营胡炎 钦派往勘办广平以北诸海防适抵又安因 命炎管将清又兵船迅往军次筹办征剿于 是安静署督武仲平陈奏军务事宜 其略言 日下捕 务系属海分乘风破浪须有坚巨船舰堪置 大项炮弹以为镇压正兵再增拨渔船轻捷 左右接应以为差派奇兵方能得力经派出 清又二省大小船五十馀艘大小炮五十馀 辆杆水师炮手柁工五百馀员名又与胡炎 商拟以节属冬天官船高大进驶不如民船 之敏捷业增拨渔船十四只一面祈风一面 驾驶嗣接兵部录到阮文伟筹拟折叙该匪 船至二百只就中亦有大船大炮而海省所 拨民船均属细小河内北宁兴安摘交过山 神功各项炮只七十辆杆日下海安二省大 炮数少该匪现于先安海宁啸聚傥一为官 兵剿捕势必奔溃以海为依不于撞山撞东 必于幽囊云海等处潜泊则官兵竆追截拏 必需巨船大炮方可对敌各等由臣恭遵阅 始知在次无有巨船大炮臣再访知海阳南 定各项大炮本年载运晚期均留京次而现 拨白驹汛船亦仅差胜臣辖渔船只可分置 神功过山数辆配兵十馀名而已且水战必 须多炮非如步战之可以短兵逼前冲突而 海战应用巨船非如江道之利于小船往来 游击况海宁地接清国形势孤悬陆路崎岖 水程遥隔该匪伙既占此立脚势必串结清 股匪渔船以为党援剿平尚需阅月难期旦 夕奏功而现派此等船炮既难利涉重洋又 无射长及远想亦未为善计臣再派兵船炮 弹续往直葛汛 封片广 安省城 由钦派胡炎阮文伟 认办再炤海阳之直葛清船聚泊商买 裕义 外开 以千百计虽经奉严禁而法外营生势亦 不能遏止臣访知该船每艘带随大项炮至 十馀辆柁水精善而海分岛屿均所谙熟拟 由海阳并钦派臣等饬属铺帮长催来厚雇 一一十艘协从官兵征剿寔 属得力方可期及早蒇事 帝以为是又鸿胪寺卿领清化布政使阮永密奏筹 策 其略言广安省辖与清国广东省东兴州 钦州地势颇属毗连臣访知该等州均无 田禾米粒最贵所在富商厚雇船艘驶往尧 封县界未停泊常有三四百艘上下多将银 钱寄与广安省及诸邻省奸商暗行贸买且 广安省辖二府五县州均系人多田少海宁 府例得炤据在籍人数又加六倍每岁四孟 驶往邻省讨买米粒安兴横蒲先安尧封等 县州例得依常驶往邻省讨买人数粮数无 有限定惟该辖民藉以买回食用为名其寔 则自食无几而暗将卖与清船居其太半诸 邻省射利之徒又从中夤缘为奸多受清人 银钱为之盗买虽往来贸易条禁綦严而所 在汛守巡江受他厚贿闲有摘发亦许放行 米粒外泄职此之故目今匪约匪度等现于 该辖滋事不过幺么小丑有何储积未必不 于该各辖奸米是资若奸米之禁不严是资 敌以粮想非为计之得窃拟应申严米禁若 有敢将米粒出洋贸易与汛守巡江敢有贿 纵觉出并以军法从治夫如是米粒不至外 泄匪党绝其资粮可当不攻而自破矣再访 该辖万宁州之茶古社尧封县之云屯总安 兴县之风流社该等总社其民最善水战万 宁州安良社其民勇悍善于步战请敕下广 安省臣加心招抚使为我用毋 为匪徒所诱是亦小有补处 经廷臣阅亦 以所陈申米禁绝匪饷为是 帝遂令兵部并录交省次臣妥办又以侍讲阮进箓 商办军务是月那匪大项清艒十三艘中小 项一百馀艘合伙二千馀名又有步匪一道 均清人六七百丁分道搀来箓汛烧掠诸社 村程途去向不通胡炎乃管督水道一千八 百八十馀员名船七十一艘大炮二百二十 一辆杆按据安兴县辖接尧封县辖洋分严 行堵御文伟管督步道一千一百馀员名由 陆剿之以清道路乃合与水道商剿具以事 闻 帝曰尔等抵次已久未立寸功兹听其施展要能早 献捷音若复迟回疲师糜饷断难宽贷既而剿办 闲有克捷而那匪日滋复准增调兵船剿之 以掌卫权掌耆武营阮进朴领海阳提督锦衣 卫尉邓杏以原衔权掌耆武营 令臣工执奏并对考必合原折册及谕旨 谕曰有古圣帝明王制治保邦必赖济济之贤蔼蔼 之士是迪是懋交修不怠然后政事修举跻于郅 隆朕以凉德属当大业万几庶政无不简心深惟 持盈保泰与诸臣共之临御十有四年于兹日慎 一日不敢遑暇自海疆有事以来军国机务日日 遝至今岁聿云暮四方章疏百司奏事比常不啻 倍蓰朕非有听断之明亦惟日孜孜以勤补拙近 来披阅批示夜以继日亦既不惮劳瘁矣惟朝廷 之事务至繁一已之聪明有限兼览博稽未必能 周若非左右前后有位之士惟日赞襄安能一一 中理玆著传谕中外臣工等各宜夙夜靖共恪勤 职业凡事认真承办一议一论须要周详审慎务 底于行以辅朕之不逮嗣凡谕旨并批示训示奏 议如有不周或遗错者听各执奏勿可隐匿母将 顺以取悦毋苟且以偷安方不负朕好问好察至 意且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辱也凡我有官君子内 外大小职有不同而为国爱君之心则一尚思忧 辱相关同心敌忾为朝廷致力充塡训练兵勇储 峙粮饷炮械如何可以杀退洋人共享昇平使葭 世知君臣之义其在周雅之诗曰予有疏附日予 有先后曰予有奔奏曰予有御侮朕于诸臣有厚 望焉夫为治之道必常存奋迅激昂乃有日新不 竆之理尧舜之治犹曰率作兴事屡省乃成若谓 得失勿恤旷然无纪纲于其间甚非致理兴平之 道向来诸衙票拟及奉撰谕旨经有例定恭阅对 考何等详明乃近日诸臣不能详加捡举亦只虚 应了事就中或有差误奉行之下贻害想亦不细 兹著各加训饬恪遵成典认真捡阅其六部内阁 票拟内阁都察当直诸员各遵例准其署名押记 又准对考必将原折丹及谕旨一一详阅合否不 可略遗俾相维制而加谨密若有错舛颠倒即行 治罪无赦其凛遵之 年前钦命修书三所 内阁臣修大宝鉴一所捡 办凡八员人修字典分类 一所承办凡十二员人礼部翰林院臣修大 越文选熙朝文选二部一所捡校亦八员人 至是部院范富庶范清内阁黎伯慎阮文交 等遵议裁省以为天宝鉴书草得逾半字典 分类书草亦已成请假二月限书成方省至 如大越文选熙朝文选二部或得七八或未 捡办拟请量停 帝谓此三所所费无几所益弘多准各留办嗣钦定 大宝鉴 凡一百九十卷起五帝终元明分为 开创中兴至诛叛逆等二百六十目 钦定字典分类 凡四十二卷分部略如渊鉴 类函编为类字 偶 坤等字 如天干地 字 如天此沌地 如天苍苍 叠字 寥廓等字 地港茫等 等类均以字典音义分注 二书成其文 选二部竟以事繁且停 董率阮知方辅济尊室铃等进至平顺复以前 途察访拟请三事奏闻 帝曰省臣恬无奏报若非该二员察奏朝廷何由而 知其改设驿路处置蛮民二事皆准由省臣行之 折叙富安之春台山庆和之大岭摆镕并平 顺之乌镰等条路均是逼近海滨间为山崖 逼截海涛啮圮又多不便请改别路以便驿 递师行奉准由顺庆富安省道臣另寻别径 何系稳便者计工绘图具奏施行又叙庆和 山蛮各栅偶遭疹病平顺之新民等社村未 谙汉法年来有事催拨未免疲劳准由二省 凡该蛮土民等应催纳税课徭役等事要宜 随便严饬吏胥人等事从简便俾各安恬若 以彼无知狃旧索扰令彼惊疑除将犯者从 重治罪外其该上司亦即交严议又以辰密 探奏闻要当务悉边情随宜处置俾归妥帖 其言洋情一事准由该二臣筹办以保边和 后路然后进行 折叙洋人拦八顺边顺芳扶 眉等处烧逐商船又向麻离 渭泥民居放炮此不过彼怵人故态耳岂敢 肆然登陆单往经已飞促各保新束并南义 省兵紧程赴省又摘撤在橝江之平富升兵 备派奉准酌随近便派拨俾宽民力如橝江 之兵宜就近转往或顺芳麻离顺福等处分 住前途新至之各保南义等卫分住自省莅 以外著该二员分派弁兵防截要将陆路杀 退清夷留兵防备清妥再行前往边和军次 是月边和军次阮伯仪又以退兵散处无势 可守请罪 折叙府县莅节次失守该次于福 绥府上游林分之隆坚隆立等村 坊分兵驻守嗣而洋贼进据各村在次将伤 病兵及厂械退回川木处分住散处无势可 守粮米亦属无几该次臣请罪又员弁间 多撄病听其扶携就平顺养饷以省抬运 乃 谕二臣速行熟察商与伯仪筹办要合机宜 谕令熟察情形或于边和境内之涞衄二江 及川木等处何处系确可守便饷运者立速 抽兵修筑坚屯兵舍暂仓便回居住并将现 存炮械钱粮运回储贮使有止宿之所以养 兵力方可图敌或确系不便则退回顺省之 橝江或择何处必能住守便饷者亦依此办 或情形便否如何立即拟办奏闻节次伤病 弁兵著军次及平顺省臣即派兵扶回顺省 择舍居住多拨医药调治给与饮食务得充 足瘳愈多少分期八奏俾得洞悉若边和林 分及橝江等处不堪设守去路脱有阻梗屯 兵住饷两有不便则姑听整保原次各色弁 兵炮械暂回平顺 畜养再作后图 寻准次于平顺 准定八赀赎罪例嗣凡军流徒各囚除贪赃官 役及干犯十恶常赦不原左道谋故杀人正 凶犯奸犯盗干名犯义受财故纵者不准折 赎与过失杀伤人收赎律有正条外馀何系 出于不幸为人干连事可矜情可原者各炤 罪名听捐赀折赎有差 一应听纳赎以下追 殴窃盗至死者擅杀 罪人者本夫本妇之有服亲属登辰杀死奸 夫奸妇者谋故杀人从而不加功案内已有 首犯问抵者斗殴杀人为从而已有首犯问 抵者主守不觉失囚而这囚非匪与左道重 犯者刃伤人而人已平复者误毁遗失官物 者诬告人徒流杖罪未决者里长隐漏丁田 者弃他人未殡之尸水中而不失及髡发若 伤者地界内有死尸而里长地邻弃尸水中 者故杀他人马牛及官畜产者他人盗葬只 在田地场园非坟地而地主擅发掘不开棺 见尸者费用受寄财物者一折纳等差以下 徒一年纳粟六十斛一年半八十斛二年一 百斛二年半一百二十斛三年一百四十斛 流二千里及近边附近充军者一百八十斛 二千五百里及边远充军者二百二十斛三 羊里及极边充军者二百六十斛原得死罪 减发军流者三百斛就申徒囚如有役过者 炤役过之限海半年十产二十斛 如拜 己从逛 年者除二十解纳一百二十斛后 过一年者除四十斛病一百斛 凡 向上情愿纳钱者每斛抵铅钱三贯 准嗣凡京外诸军营卫奇队何队现兵足三四 十名以上者仍旧充设率队若何队逃欠未 塡不满三十名以下者准由该统管上司给 凭他队率队员兼率母使冗员其省减之员 准另补他缺或回贯俟补 准定公子八监并试中补官例 初八监辰其公 子俸炤旧祗领 月加给钱二缗俟至核期优项每月加赏钱 五缗平项四缗次项三缗油三斤何系乡试 中秀才者留监肄业历应乡试二科初援检 讨或从七品领司务中举人者亦历二会初 授编修会试中副榜者初授修撰中三甲者 授著作中二甲者授承旨一甲者候奉不次 擢用非预科目六年会同尊监荫生廷挑一 次平项以上初授检讨周二年升修撰次项 初授典簿周二年升检讨嗣后迁转炤从官 人例办仍充补京官以便侍养毋须分派诸 省候补外官其支俸系衡卑原俸胜者炤原 俸领衔高官俸胜者炤官俸领不得兼领原 俸 是年京外哨载各项船五百八十三艘失事 因 风 五十艘馀各清回 大南寔录正编第四纪卷之二十五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