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未完成,一部分的原作内容还未录入。请尽量协助。
卷二十二 大南寔录正编第四纪
卷之二十三 翼宗英皇帝寔录
卷二十四

大南寔录正编第四纪卷之二十三 翼宗英皇帝寔录 庚中嗣德十三年秋七月谕令革罢人员不得仍 称旧官名 以东阁大学士壮烈伯阮知方充嘉定军次总 统军务大臣尊室铪改为参赞藩靖改为赞 理先是 帝以嘉定和战守孰便及处置方略密问知方及范 世显皆言战守为便并拟陈处置紧要事 略 谓 我国南圻各辖粟米产物之饶船舶商买之 利其地与下洲接近彼稔知之去春彼方专 事广南沱㶞故来据嘉定寻复退守右平将 以次及之也去冬又自沱瀑来嘉定声言讲 和登陆设屯其意直欲占取其地不在和也 是故次臣节次交会讲解和议终不可成而 彼势日滋无可遏制兹已尽撤沱灢兵船并 力南图原嘉定省城腹裹之地现已设筑屯 垒构立铺行招集清汉商船征税网利纠结 唐棍汉奸以滋党羽设立官职归集社村公 然有整居蟠结之势矣淎虬变栗仝烃诸大 江是各省文书关报兵饷输运往来所必由 之路皆大船分行投泊蜂江炉灰巴襟守承 守团茶句诸小江友沱皆有杉板往来探测 描绘江径曲折靡不悉知骎骎乎有凭陵荐 食之渐已不可复言和议只当一意攻守何 可信其诈反中他术乎至如日下滋蔓已甚 聚兵一处周顾颇难拟兵当分为三道现在 军次富寿屯仍为中道又于左边之新安府 辖驻兵一道以据其要害于左边之边和省 辖驻兵一道以截其后路大小江沱随势捍 截且攻且守渐渐进筑屯垒而逼退之庶为 可耳兵既分道不可不多应派兵勇多者二 万少亦一万五千以充分派边和储蓄无多 应预行运贮以供军饷射击彼船须用心径 二寸九分以上大项炮方为得力应令邻旁 诸省有此项者运往又于广南广义平定平 顺诸省清船来商者厚价收买设法解往要 得二三十辆以资防御此皆日下军务之最 紧最要至若兵无常形临机运用在乎统帅 非所能 印定也 帝颇是之至是 帝谓知方曰南圻军帅今无如卿自廷臣至军士同 辞不可推诿至如广南傥有缓急须有大员前往 调度卿当举之知方奏言日下洋蛮交构事势之 难比前三五倍士民财殚力绌又非前日之 比臣在广南自愧无状顾臣分驰驱西东维 命臣不敢辞至如广南调度潘清简阮伯仪 久居政府熟识军机想可充选 帝乃命之往临行以六事密奏 一日下边疆多事请 专意兵财馀非甚紧 切者且从省简一本国公私需用多资两圻 兹南圻未平尤当加意安集北圻一大炮最 是紧需应设法运往请由兵部筹办必得一 原参赞范世显为人有识略多补臣之所不 足宁家限销请派往次以资商确一暹罗国 欲修旧好臣前在南圻该国大臣高罗歆曾 有往复书信远致殷勤兹奉往次请应乘便 具书慰结免致助蛮为非一高蛮恱惚不常 顾臣曾经理该国请乘便派人善辞责问 开示祸福傥他悔罪或能杜绝通洋之患 帝皆纳之复谕曰阃外之事一以委卿宜加心剿办 俾南陲无事宽朕宵旰之忧至如蛮匪虽系阮廷 赏 河仙 巡抚 专责赤应兼办均准便宜行事卿之忠勇 才办朕已简知惟性急躁嗣宜改之广纳兼容方 成大事乃赐诗一章勖之并锦纱参桂各项 奠磐公普薨 帝以公为国懿亲恪敦恭谨为之辍朝三日 加给钱 三百缗 南义总督陶致条陈兵事 一请选锋弁兵由统 管训练月饷每名给 米一方十碗钱二缗一请神机大蔽卫兵月 饷钱依选锋支给仍辰加训练寔放药弹使 得娴熟一请复遵嘉隆明命例定兵丁居伍 年至五十以上始得察验衰病汰回一请京 兵每名增给钱五陌一请制办衣笠纯用五 色以合五行一请征戍则派全卫或全队同 往不可零星束成难期得力一请准率队隶 随一名以备使唤一请准除每队一名更守 兵舍一大小工作应支材料请由工部司员 及监修专办等员会同认寔据何日应领何 项数干修成日记二本一本督办收究一本 交该司专办人等就仓领交弁兵认瓣其武 并监督专办并典籍书吏 造单领项之款请行停止 帝以致武臣乃能应诏尽言无隐寔为罕得赏龙云 契会大小金钱各一枚乃以其折下兵户工 三部议嗣议上 户部议叙兵者国之卫朝廷 向来抚养未尝靳费其常日 留班定有饷例一有差派征戍则不拘京兵 省兵各加给钱文衣袴节蒙恩赏盖亦随事 施恩要使饩廪称事若无事留伍之兵亦一 槩增给既无分别而改定向例又属纷繁兵 部议叙管卫协管系有管率之责品秩稍高 非如率队者向来在外等员例有给与随兵 其在京管卫协管请给每员一名以便使令 至如率队品秩稍卑宜与兵丁同其劳苦其 馀均依折拟工部议叙工作销用例有清查 拟应改请嗣凡京城内外如有初造及修补 各所由该部派山属司一人充为承修 或派 郎中 颊外或主 司务 会同武弁专办等员日夜在公督 饬兵匠理作该部与统管员往来管顾其修 单权领物料由武库衙门材木由该部批发 俟工竣寔领扣除其权单寔领专办员并承 修员均署名祗领至如事清汇销在内营作 者向例由管卫兹承修亦同署名在外营作 者向例由统管兹于册面详叙据专办承修 等员呈乞汇销等字年号后该等员同记仍 由该部核销 如营建司员人充为承修即销 丹由契制司或修造司稽耀 馀如材木剩下不堪纳来与典籍书吏究比 各款均依向例办理夫如是则材料帑项如 有挥霍轻费责在专办单凭销册如有错误 迟延责在承修似此相维相制可以行之永 久而无弊仍请以 来年正月为始 准如部议行之 命修钦定大宝鉴 由内阁 修捡 京师雨秋来啬雨命府丞乔克谐祷于都城隍 庙 帝又于宫中密祷得数次阵雨未甚霑足乃改谕命 府尹潘廷选诣雨师庙祷之连日大雨因制 谢雨诗并示之 赏献书人等 前因钦修越史派员求书广平以 北献书凡二十六本一天南忠义 录一五蛮风土记一黎朝野史集一安南志 此等书可采较多一文献史记本纪二本一 故黎纪三本一家藏野史一黎朝纪事一史 杂记一野史一史局类编一参记本传一全 越诗集一岭南纪事各一本闲有一二可采 各买纱衣银钱有差馀史记国语一本后黎 纪一本大越史记五 本无有可采停之 八月铸大项铜炮十四辆命统制尊室翰护理 督工所陈有道董萁事 蓝人阇问人等情愿从征蛮寇安江省臣阮公 闲以闻 帝命善抚用之于是束该等八百馀人为王勇等奇 置管率支饷械从军俟后差派得力均量奖 赏示劝事平放回安业 帝谓文武天臣日今饥馑荐臻灾异叠见外有大患 内有莠民官多循常吏少循声兵弱财绌皆朕之 过也未审行何道而可以消灾致理各将意见谋 猷片列密陈勿隐张登桂奏日当今之务应省却 许多议论凡有职事者当以寔心寔力无少 欺冒中外皆然弊何由生致治之端莫要于 此昔宋李沆尝言居重位无补惟中外所陈 利害一皆报罢少以报国尔朝廷防制纤悉 具备或徇所陈请一事即所伤多矣陆象先 所谓庸人扰之所言虽非至当臣窃效之至 如现行之事臣窃料广平清又浚江之事原 为海运不通起见今北圻海道已通已之可 也与天德江之浚亦请姑且罢役徐观其势 俟后别图今且绥辑生民使得安静节用以 裕民财省工以养兵力母轻变成法勿急求 近功有牧民之责者留意抚宁母事滋扰有 典兵之责者加心训练务使精彊司钱谷者 量八为出要在适宜问词讼者制刑于中要 归平允和买则因辰平价毋冒滥以分肥工 作则料寔工坚无潦草以完事廉隅砥砺认 真承行 皇上执其天纲察其能否而辰加黜陟之则人不敢 苟旦偸安常思奋勉行之积久大化旁宣民 生获遂即和气致祥内治既固斯外窥敛迹 将不待他求而兴平致理之机想亦必由于 此潘清简奏曰天下至广也庶务至众也莅 至众以临至广要在安之而已矣因民而教 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吏习而民安之故利 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近来进言者颇 事更张如阮久长震山之浚工未兴而劳费 巳多 见前 正月 阮正 原名表郞中充 办武库督工所 竹船之造讦 不效而材料空损 新制水战大机小机两项 船并收弹机车等款试验 均无 寔效 虽曰事非尝试不足以验善否然财力 有限岂堪许多尝试乎地方如阮有机则无 事虚惊建议移省 见前十二 年六月 其他巧伪从何 摘发夫警急之秋未免多事若不损省弊将 安竆臣愚以为为今之计舍养民务穑无先 务舍训兵筹饷无急务请姑就此加意庶几 民力稍舒而兵有所教地力不废而饷有所 出兵精饷足源源不竭以战以守无不咸宜 于以却敌安民消灾致理之道或者有少补 焉 帝曰二卿言皆有要非新进可比惟愿寔心寔力以 辅朕使无大过则与卿等后世有辞矣阮伯仪奏 曰君出政令臣则奉而行之奉行若不均平 一有畸政滥刑亦足干天和而召灾异也但 政刑欲得均平亦甚难事即内而部院阁外 而诸直省虽典例具在各奉职行然人品不 同才识自别临事应办各随意见难保其无 此宽彼猛甲阔略而乙苛细之殊所关之衙 若不秉公比事明白覆票得言之职又不随 事校正偏存爱憎则畸政滥刑所不免也即 如清化又安濬港道通江运以供国用堤政 濬天德江杀珥水势以卫民生事体同也清 夂港道有因雨潦圯塞复劳挑刮天德江上 段去年原濬亦为潦塞今年不免再濬又加 筑堤而堤随溃事情亦同也乃科道于清又 则以原办虚费工帑声参工部现奉究议责 赔至天德江虚费工帑比清又港道不知几 倍而工部科道并无一言此畸政之一端也 若夫刑名今秋廷审闲有山西候补率队黎 文璘诈冒案只以酒中一言而得斩罪定祥 屯田队长兵丁同行劫得财分赃而案以兵 丁为首队长为从平顺清人邹语等邀劫情 辞原查未确遽依江洋大盗重律定罪虽幸 未即决亦已瘐死二名清化名盎之命验尸 胁有重伤不查何人下手却以初头饬笞而 究不曾笞之里长范功术问抵北宁名闷之 死原单据名闷云被副里吉打伤查名里吉 亦供业有拳打乃后查首却归于名闷族侄 并其婿下手拟绞情理甚属不近凡此皆滥 刑也又又安黎仲荣命案一家被杀至七人 之多甚为惨害原案以首犯郞文傥已在监 毙即止不复依例锉尸枭首从而加功之犯 子名偿婿名举又不依律斩决而轻拟绞候 此则失刑而冤耒雪也古有含冤下狱而致 三年不雨六月飞霜可验刑罚失中天灾立 见兹天意耒合或亦职此之由又前奉处置 莠民分别监插盖欲使之畏慑自有深意乃 兴安省臣黄佐炎国子监司业陈元熹等奏 言欲尽杀之何其意见之偏也兹欲消灾致 理惟望中外大小诸衙有官守者各迪至公 无偏好恶奉行政合务在均平刑名一事狱 底沈冤笔下生死自问官至部院尤宜一心 持平加详加慎切勿如上项各案之有滥刑 失刑及偏见好杀如兴安省臣并国子监司 业者则政平讼理民生获遂天心必见答矣 又言国朝典例兵财二者历历具彰惟彊弱 盈绌则每因辰是以古人亦尝从此理会孔 子论政有日足食足兵矣惟足之之法偏未 明言汉唐以后代有讲求赤未见别有良法 大抵兵财皆出于民民安乐则国富兵彊是 其本也节其劳得勤讲练俭其用使勿虚耗 是其方也欲民安乐则旧抚字者勿惜心劳 欲兵财充则行催科者最先不扰若不究其 本求其方虽督责勤期限促愚未见其可也 南圻六省日下洋则计图久泊蛮则出没扰 边我势益分彼情耒戢欲早蒇事尤难之难 总统阮知方威望不但于南圻素著即洋人 亦稔其名兹既专统师其寻常功过似不必 责问诸将而但责其核诸将功过之当与否 又军无常形多因敌制加以路远往返必至 旬月接到部文不行则有违行则其事已左 是以每见差池其军中机宜似不必尽出兵 枢而但责其临机应变之合也夫兵情贼势 虚寔真假偶然闻见多有可惊可疑之事言 者不审事机不达情势偶然闻见辄指为言 若一一诘问恐或涉于阻挠又兵事大更难 不但非人人能办亦非人人能言头巾之见 掇拾之谈类皆无益寔用诸如此类似应槩 置不必移问送阅以省军次繁文俾得各尽 展布则其成功谅可必也 帝曰不必咨问送阅一段似可著院臣阁臣审覆俟 随事办无须印定其莠民则已有合出教者释其 刑政则由刑工二部加审慎之至如兵财何以节 用节劳戸政当先讲求施行不可虚说既乃通 谕中外曰国家事权兵民财力而已养民务穑训兵 筹饷皆足食足兵之要务而寔力奉行存乎其人 苟能以寔心行之斯可期有寔效矣朕念兹在兹 未尝少置迩来训饬臣工凡关养民恤兵二者非 不谆勤恳至而奉行之下多不仰体朕心牧民者 平日不能加意抚绥而随意催拨或至病民管兵 者居常不能留心训练而因工役使或至病兵似 此所行其负朕亦多矣且人臣以尽职为良若徒 以虚巧避责则事虽未败露而自欺者能不自愧 于心乎尔地方并府县员等要宜视民如子凡有 动及民力亦须省节务得适宜事清即放回业不 得因事催拨过多稽留程限以妨农作又劝导农 民惩其游惰使之田亩尽辟蓄积日增以尽养民 之责其在将弁等亦须视卒伍为心腹勤加训练 教以尊君亲上之义坐作击刺之方其枪炮一技 预先操演使知星准临辰遵例寔放务期命中毋 得虚应遇有差派亦须部伍联属毋得零星至如 工作在京由部在外由省遵例和雇如事不获已 始行量派免妨演习俾之技艺咸精临阵无怯斯 为无敌之兵矣此等事系在尔等力行虽非言语 法令所能使之而悃诚所发各有天良亦当勉之 加勉以尽乃职而副朕责成至意 馀诸密陈详 见下九月 武班统制尊室翰等遵旨陈奏以文字粗拙请 咎 帝曰一言而可底行文词之工拙奚择焉因准定武 班诸臣自统掌以上嗣后凡有谋猷见识各 准其据寔奏闻或恐辞不达意亦准临辰面 奏候旨裁决言可用采之言不可用置之不 以文字粗拙词意卤莽加罪 前军都统府都统兼管右军黎止信卒 帝以止信奉上励下纯谨一心特加赐色锦绉纱色 纱各三枝匹钱八百缗由承天府臣钦命赐 祭 命北圻官吏绥民生充岁课并录吏箴于中外 谕曰北圻诸省是国家财赋所出之地兹南圻载运 未便京师需用钱谷于是取给焉该地方诸省臣 及府县员等均有绥抚之责民生之休戚国用之 盈缩皆是职分所关要宜安养兵民严戢吏役罢 不急之事止病民之端使百姓富蔗乐于输将于 以上供国课下裕民天以身率之务有成效是尔 等之能尽所职也昔宋人赵方有云催科不扰是 催科中抚字刑罚无差是刑罚中教化道法兼举 公私两便诚为仕宦名言其视抚字心劳催科政 拙但作一偏之词者不啻倍蓰而什百矣朕每阅 斯言爱而不置刍牧者各当书绅而力行之以称 朕意若徒慕抚字之虚名而无抚字之寔效下既 无益于民上亦有损于国则不惟有愧古人而岁 课之殿亦复动干吏议非朕之所望于尔诸臣也 其各遵之又以此谕催科不扰是催科中抚字刑 罚无差是刑罚中教化一段足为吏箴令通 录中外咸知服行 以兵部右侍郞阮有成调领定祥巡抚 阮祥永 出缺 九月诸海疆有事防御以来沿海之民筑塞捍截 工料劳费多形拮据又有海匪杀烧劫掠海 畔诸民村者 帝轸念之合诸地方悉心调剂缓其逋欠省其差役 嗣有防堵官自支办毋得派取于民以苏积 瘼 辰都察院覆阅案件其决囚耒当闲有覆奏馀 监候军流以下皆不摘奏 帝谴之谕合拟案不论轻重有未当者嗣皆执奏母 得率略 洋兵船犯富润屯官兵射退之 射毙洋官 一洋兵五 帝谓阮知方初抵军次号令一新将士用命虽系小 胜亦可见防制有方赏知方及参赞赞理赞襄大 小各项金钱是屯管率兵丁亦各赏纪录银 两有差 广南大水令科道范有铄驰往会同省臣分项 调剂 命统制权掌中军段寿兼管前军署统制权掌 后军朱福明兼管右军 原黎止 信掌管 勤政殿大学士张登桂上疏请免归 其略以为 自洋人来 三载于兹而䩄颜朝列不画一筹以退之罪 复奚辞又桑楡景迫疾病频仍若将就木固 位怀惭况灾异屡见大臣理应 坐免恳乞放归田里以息人言 下廷臣阅拟 佥言请留筹济乃合赍赐参桂蛤蚧品项再 传 旨谕之日卿近来年老多病朕已稔知何忍彊违其 志然既受两朝特达之知付托之重当此有事之 秋宜感恩思奋竭力当为苟一息尚存亦当勉图 寸效何必避谤泥古引身求去其视古人鞠躬尽 瘁谆谆如梦中语者为何如哉惟朕曲轸情殷亦 当斟酌兹准仍原衔管理兵部充机密院大臣经 筵讲官部院事务重大者必关白商阅署名进奏 馀由同事等员办理再准解管充钦天监国史馆 事务听留私第调养俟病瘳或旬日或五日一朝 有大政者亦预议又准乘软舆至日精月英门外 庶便趋侍而免劳倦用示朕优待耆臣情礼两尽 至意卿要宜安心摄理尽力匡襄俟天下太平听 行其志未为晚也登桂寻复疏言退虏无筹请以 恩加半俸 嗣德六年京察之期 钦蒙恩准岁增半俸 钱米留库少 助军需许之 准协办大学士领礼部尚书潘清简充国史馆 总裁刑部尚书张国用专管钦天监事务 原 兼 办 以兵部右参知林维浃为兵部尚昼刖月维浃 陈请劝惩统掌戒敕刑官二事 帝既以为是皆准施行 片叙请敕下诸军统掌各自 训齐士卒务皆精锐遇有差 派捕务由统掌官遴选标兵应派何卫何队 务足派数报部奏派如该弁兵临阵勇敢擒 斩有功或坚守不至误事该统掌亦得预赏 傥有生疏怯弱遇贼退走该统掌亦有预罚 则功过分明劝惩允当使知标兵要寔用统 掌非虚文加心训练而兵卫可转弱为彊奉 谕谓兵之精锐生疏系乎统掌之勤怠何如耳近来 差派捕务之并兵锐钝勇怯惟当次调遣之员是 问而功过不议及于统掌致为统掌者平日鲜有 留心训练诚属有因这款该员说得甚是准依请 行仍交兵部臣临辰各随功过轻重酌量赏罚具 奏又叙请敕下刑官加意审酌何者为不知而误 犯情有可原何者为难剖之疑案刑可少缓 者量从轻拟如情真罪确者问军流即军流 问斩绞即斩绞不得幸免奉 谕谓刑者成也一成不易君子之所以尽心也故必 权其轻重缓急之序庶得其平就中闲有难决难 减者以致久监转成滞狱每至秋审之期不胜其 繁亦其势之所必至亦有前拟应决因姑留而后 得减发夫令不信安望刑期无刑该员以此为言 亦是著交刑 部阅奏施行 维浃又请责天臣以大务 片叙内而 六卿职在 启沃外而督抚职在旬宣丛细之事非其所 守其稽查事例捡阅数月与夫寻常咨报催 科程限等款责之参佐员人傥有错误迟遗 即惟参佐是问俾中外大臣之心思目力得 以舒暇而开 展猷为等语 帝因复谕中外诸臣曰先有司赦小过固是为政之 体惟大臣之职百责所萃凡事亦须管顾方为克 尽所职朕躬总万几朝夕亦必遍阅中外章疏况 人臣所职者详岂可有所拣择以为体统之所在 邪昔毕公元老克勤小物诸葛武侯相汉罚二十 以上犹身自亲之是岂务细而略大者亦为之有 其道而行之尽其心焉耳人臣苟有报国真心则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常事办公之外岂无少暇以 效八告之义哉如谓天臣为细务所拘不免苟避 官谤鲜暇建明则何来凡错误遗迟者或以能捡 举或以事由吏典均得宽免或以兼充兼管亦得 减罚朕亦未尝苛责有心佐治者岂不能论思献 纳乎试观之明命绍治年闲草创制度粉饬平规 政事维辰巨细悉举在廷诸臣亦何曾不亲事而 朝夕陈奏言论具在是何等人哉兹亦遵守成规 岂责其小而忽其天者诸臣作朕股肱耳目职启 沃者能以献可替否进贤退冗之道为已责职旬 宣者能以兴利除害弭盗安民之事为己忧先所 当先以尽乃职勤所当勤以策乃僚凡有嘉猷亦 宜各思辰告庶君臣之际志协议从而政事举错 之闲纲举目张以臻上理是朕之所厚望也至如 议罚著有司随理拟办事由官长者则不可轻拟 事由僚属则量从减免庶合事体以尽所图耒可 印定也若经此番训饬犹托以事繁为辞毫无施 措是甘于自画公论其能赦诸朕一心求助节次 晓谕不为不深诸臣其恪遵之是辰遵命陈奏密 片文自参知武自统制以上凡十馀人 勤政 殿大 学士张登桂领礼部尚书潘清简户部尚书 阮伯仪奏片月前经蒙论列刑部尚书张国 用辰方病假参知陈践诚另派顺安均无奏 片吏部尚书尊室常工部尚书陈文忠左右 参知武德濡潘辉泳范芝香范有仪与统制 段寿尊室翰署统制阮尹朱福明节次具有 奏片或虚论理或涉多事 或已施行或行有不著 帝特嘉维浃稍真稍可适张登桂病假遂陞擢之因 谕曰近日文武诸大臣密陈各折率多泛略未为甚 切惟兵部右参知充机密院大臣协理京畿水师 事务林维浃所奏词意稍得真切可采该员既是 旧臣论列之际亦复稍有见识所应量加奖拔以 示鼓励著陞授该部尚书馀衔仍旧且人臣言事 须要正大明百非谗则谀所当深戒昔明人刘大 夏以揭帖密进为非朕阅斯言深有所取盖公事 公言非关机密之事不必用密致疑生弊昨已屡 降谕丁宁许久未闻建白迨准密陈始行八奏又 皆潦草塞责无甚密事朕所不取于诸臣也嗣有 条奏非关军机密务者毋得仍前密片其各戒之 以户部右侍郞尊室瑶陞署兵部右参知 工部右参知兼管都察院范芝香自管院以来 既乏锋棱又无献替纠弹又科道等员皆系 新进不谙典例其稽核陈请一皆欠缺闲有 进奏又只泛说虚谈徒烦议駮 帝谕谴之降芝香为工部右侍郎停其兼管以礼部 右参知武德濡代之复谕合科道等员究阅 旧章加意奉行嗣凡中外大小官吏如有廉 能寔状则以事奏闻贪冗怠慢则以事纠举 毋树党爱憎毋妄谈观望毋缄默苟容务使 有利必兴有弊必革方为克称是职 前月 帝与张登桂论南圻兵事登桂奏言当日洋船尚在 右平下流站泊图为久计诚难以旦夕收功 而 高蛮又于地头出没为梗使我势分所当 酌其缓急先后之宜取次剿除方为成算且 高蛮往常怯弱此次敢尔惹衅不过以洋船 久泊暗里关通图为胁制边臣之策兹既不 为暹人所助而我兵节次乘胜虽未能一番 大创而彼亦退遁丛林不得复施其伎俩昨 接阮公闲折请进剿七山匪党想可一鼓荡 平乃近日据报现方筑屯截剿恐未能及早 奏功阮知方前者攻破铁绳立定镇西威名 素为高蛮所惮而右平洋人尚为自守之势 正在相持为今之计拟应由尊室铪仍旧督 兵防守其阮知方立即濳往安江并将此次 增调往嘉定军次之各色新兵饬行转往安 江并现在安河各道弁兵厚集其力均听从 阮知方董督调度一面遗书暹国详叙高蛮 可伐之罪一面濳师略地直捣南荣或乌东 蛮酋已无暹助又闻阮知方到来必然褫魄 惊奔莫敢与抗兵声既震立饬烧其积聚毁 其船炮空弃而回使彼一番震慑永远不敢 生心然后量留兵勇按据安江地头分防馀 尽行抽撤转回嘉定军次专力洋人庶可免 兵分力弱之虞而且合舍坚攻瑕之策高蛮 既经溃散则洋虏势孤不久亦应退听矣 帝谓登桂日得奏甚喜如此方不孤重委乃以问知 方至是知方奏言审几耒便请徐观其变 帝复问登桂对日兵难遥度亲履必详请如知方言 事竟不行 丁巳 隆安殿忌辰 帝躬诣瞻拜适澍雨皇亲群臣随侍趋拜者皆淋湿 帝深轸之赐皇弟泰国公洪付等十人御服衣裙各 一又同与文武印官潘清简等二十人并赐 薄荷油感沙油御风酒丁香油各一樽清桂 各一片示以敦亲体臣之意 以掌卫领神机卫卫尉充安江督兵阮闲改充 河仙提督 安江官兵败高蛮于七山 斩获匪目一射毙匪 目二匪伙一百三十 三 丁 准分项赏纪级银牌并普赏钱 合户部查诸地方海防边防因事雕弊重者分 项开列覆奏 南圻六省为最重项南义平富 广安五省为次重项承天广治 庆和平顺广平又安清化宁平南定 海阳谅山北宁十二省为稍轻项 蠲免上 年逋税有差 京师霖潦合府臣分行赈给 冬十月朔辛酉冬 飨 帝诣 奉先殿瞻拜命从善公绵审摄祭 世庙 谅平护抚裴辉璠请籴米登储以备临辰支发 许之 赐诸公主铁簪画壁诗二章 七 言 辰 帝闻诸公主多尚奢诩每遇清船来商多买异物不 惜巨费故用唐书汉阳公主俭德事 唐书唐 文尊辰 汉阳公主尝以铁簪 记采邑田税于画壁 命题令太长公主永祯 安美长公主徽柔拟进因赋示之训俭也 申禁人民不得暗将铜钱盗毁私铸 命工部右侍郞范芝香履勘天德江新堤 广义恶蛮数下杀掠谕令省臣筹办经理 旌赏北宁海阳义天 北宁阮文程还陈联辉妻 所寄器物又因岁歉周急 不责还陶惟祐收葬族人陶惟道又保养其 妻子海阳阮春翰出钱给药以资贫病饭粥 以救饥人 均次项 阁臣以越史捷录解音书 新印三本 旧印一本 进览 帝以原本所叙割据一段 自阮字至 十五字 有关 本朝事迹 圣讳犹著仍令刊避再令国史馆臣就阁恭抄回馆 尊藏又思 寔录列板皆有 圣讳堆置亦未敬慎 圣讳尊重向前钦修 寔录敬谨书塡寿之梨枣刊刻印完尊藏朱柜再奉 尊置阁上 苟夜阁 书 奉守 复准馆臣恭捡 上南 寔录前编并 寔录正编第一纪业巳刻者闲有恭遇 列圣庙讳诸尊字恭将原板捡饬梓匠就馆敬谨刊 净嗣至 寔录第二纪刻板凡恭遇 圣讳诸尊字按款留空俟印完全部另奉制字刊刻 印塡完即解出恭焚以彰敬谨 帝尝恭读 遗诏每月数遍以 诏中所云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亲贤图治止善惇亲 十六字为相传至要因恭纪以诗俾便讽诵 佩服不忘又以 遗诏久播见闻唯 遗嘱当年犹秘嗣因恭读亦著为诗敬述之以便自 省且公诸众见云 是秋南定庆和丰收谅山高平宣光倍熟 折叙 均倍 收成 上熟 帝以谅高宣光前秋亦获丰稔 此三省原无夏 田只有秋田 特赏 三省臣兆民赖之大金钱各一枚馀有灾伤 者其租税各炤项蠲减有差 命修大越文选熙朝文选二部 礼部翰林院臣 会拣在阁在院 奉守诸遗文皇朝邦交十二本风雅统编十 四本大南交苑统编八上本嘉定三家诗三 本皇越文选三本宁静诗集一本黄阁遗文 一本使程日咏二本品汇古今诗家声应五 本摘艳诗六本黎朝诸陵碑记一本葆光园 诗一本了庵遗集一本古诗抄集一本梦洋 诗集一本越事琐记一本园斋诗文三本黎 朝应制一本群贤赋集六本山居雅述三本 前黎奏议一本抑斋词令二本御制琼苑九 歌一本明良锦绣诗集一本故黎词翰一本 全越诗集六本明都诗集二本越诗续编一 本黎桂堂诗集二本拙斋诗文二本前黎致 仕诗集一本吕唐诗集一本龙山诗集一本 曹溪诗集一本段潘陈三家诗一本言志诗 集一本古今邦交备览一本海山裴瑾诗集 一本蘂溪诗集一本乐山诗集一本介轩诗 集一本岐玉武家诗集一本长派北行一本 存庵奏咨一本名臣章疏一本广南抄录诗 咏一本河内钞录存庵原集十二本立斋原 集七本向上合共二百本玆此外访得何部 可采诸诗文凡系文辞庄雅意义浑厚可以 垂久而传远者各从门类汇编成集其自黎 以前遗文合选为一部名日大越文选本朝 皇亲臣工遗文合选为一部名曰熙朝文选 均详择登载进 呈候奉裁定 寻复命修字典分类书 由内 阁修 捡 帝读采薇诗感怀因赐军次将士诗一章以示慰勉 堤政臣阮思僩请移天德江堤外十五社村 帝以事关民生利害下廷议廷臣奏日阮思僩以贾 让治河为言议请移民亦是一理第思天下 事或有宜于古而不宜于今诚能审熟大势 移此而河定民安果能如贾让之言则移民 应捐税例数干计天事诚非所惜若移民而 全河未必可保无患则一番移徙岂不徒滋 多事乎且地势民情地方官在所熟悉请交 范芝香会同堤政臣并北宁省臣熟察筹拟 帝从之 拟准见后十 四年正月 令给阵亡将士亲人钱来 广南嘉定二军次将 士凡现存父母妻子 者二品给钱二十缗米八方三品钱十五缗 米五方四品钱十缗米四方五品钱八缗米 三方六品以 下以次递减 广义省臣阮增信等筹拟防备蛮匪事宜折奏 一请何系放卖兵丁按律加等治罪自统领 管率至书吏知情容隐按犯员罪上减等问 拟一请上畔及继近各社村何系连接比为 一邻听造铁镆刀棍与下班兵丁各由总里 炤管策应一请于降蛮各栅地头分画疆界 标志柱表明立条约悉使之知何蛮界宁帖 遵例赐宴赏之盐布何界分匪发即按界进 兵剿灭一请停诸源之税使汉商无以借口 罢各奇之场使 蛮匪无以营生 下兵部阅覆言芙场之税不 足为有无惟交易在场尚有定所 十二 所 兹若 槩行禁止恐小民逐利不无暗处交易彼此 输情况山原寂远林麓多岐寔难禁得再所 设译蛮队既知蛮语又识蛮情利在必趋安 保无关通之弊兹请委诸商户开示诸降蛮 悉遵约束年内无有匪发降蛮商户均得预 赏听其仍旧交易如其不然该蛮既不准降 该商户亦由省臣声请严行治罪不许交易 庶乎积弊可除至如禁放卖严策应画疆界 等款请依原拟从之信等又以管顾难周奏 请专员复命朱福明充领广义巡抚前往经 理 以龙武营统制尊室翰权掌后军兼管右军锦 衣卫卫尉阮聪权掌龙武营 帝以近来中外章疏多用天恩圣旨等字乃 谕曰朕才乏德凉灾异频仍民生未遂方修省不暇 安用此虚誉为哉且天者巍巍至大之称圣者无 不通之谓王者敬天尊圣安可以此称之亦安可 侈然居之昔光武为汉令主犹诏上书不得言圣 若周天元每事以天自称寔无道可鄙今方念愆 修政本非外慕建武但过情之誉心不自安而复 启谄谀之风甚非所以务修德黜浮而示躬修之 寔也中外有司各宜率职守法以匡不逮于以致 理召和其为归美于朕躬多矣至如嗣后章疏不 得称天称圣务省谀词以答朕意 申定征粮章程 凡催微之诸府县州员年底何 员在职周年本分征收十分欠 未至一分者免议听于次年带征欠一分零 者罚俸一年欠二分零者降一级留每欠加 一分以上者各加降一级均留其欠一二三 分者给限三个月欠四五分以上者给限六 个月催收完款系至年底由各地方上司查 据何员现欠干分各行按例科拟汇丹钦递 并将上司所欠分数若干亦于 册内夹叙由吏部遵例核办 良田山崩 承天府富荣县立石处前因潦圯坠 长一百丈馀横一丈馀壅塞良田社 公田八 十馀丈 十一月谕令内外交武臣工洁己奉公 诛匪渠武交剧剧海阳先明人从伪盟主黎维 和伪称郡公邀劫商船久为水程之梗闻拏 率党投依洋人广南军次拏获槛送京师诛 之 是年秋审各项囚凡五百五十一犯斩决五十 一馀缓决至释放有差 缓决四十仍留斩绞 监候二百六十二留 监三十八发军九十三发流四十九发奴三 杖徒六决杖一俟究二交民领管一释效三 放回 三 广安副领兵官张登进剿清地股匪阵没赠卫 尉给银十两 遣使如清 丁巳辛 酉二贡 加太仆寺卿黄善长 原仲 元 礼 部左侍郞衔充正使翰林院侍讲学士文德 圭 原 佳 阮辉圯充甲乙副使 帝谕之日专对四方要须不辱君命尔等各宜加心 谨慎以称所委又以道路艰阻加给衣服银钱有 差清国寻以两广 广东 广西 未靖又报留下次 以河仙提督阮闲领巡抚 原抚阮廷 赏病回 颁给诸军次将士冬衣 高 蛮诧螉墩死 帝谕阮知方等日高蛮一国世为我臣仆乃藉以蓝 阇闾之故敢行称乱嗾使王目启衅边隅边臣扑 剿未奏于襄近闻蛮酋诧螉暾现已物故而彼秘 之若此则彼防守必疏我因而图之亦一机会朕 亦知伐丧非正但彼不以闻纵我知之犹未知也 想当乘机耀兵由安江一面迅即提兵直捣一面 声彼惹隙之罪致讨令彼首服边尘早清寻以该 国内乱令且徐拟 平定大有安厚安善三村民捐出家赀设立社 仓礼部请酌赏许之 赏仝村匾额并唱 捐者品衔纱帛 清下冻州知州赵光茂因清边匪攻逼州城乃 率州民投来我高平省辖恳求容留省臣以 闻许之 洋兵攻射嘉定新垒官兵败之射毙刺毙凡一 百三十二丁兵部臣奏言此一胜亦稍挫他 比与从前胜仗较为得力差彊人意请应分 别奖赏赠恤乃准赏阮知方尊室铪加军功 一级黎素阮惟胡化尊室峙纪录二次管率 张定等五十员加秩或纪录银钱弁兵钱八 百缗其阵毙十二员名各赠恤荫饶有差 以原定边总督充广南军次参赞范世显改充 嘉定军次参赞天臣世显前请假归省经赐 参桂药品以资孝养至是来京 帝念知方临行辰有言世显前与同事素有识量多 补臣之所不足请充是职故有是命又令南 定省臣月给其母钱 十 缗 米 五 方 再以辰存问俾 安心国事 十二月白旗徊寇水尾保胜堡 属兴 化 管堡阮仲息 督饬兵勇与战于旧市处败之 合中外自今不得冒设名目 如巡总巡县 干总干县 妄自 称呼违者依违制律治罪 嘉定军次赞理潘靖卒于军靖嘉定人在士夫 中有素望情势熟详服劳戎务至是病卒 帝深轸之追赠参知赐祭加给宋锦 一 枝 帛 五 匹 布 十 匹 白 金 八十 两 录其诸子 清地股匪搀过海阳东潮秘江米山内黄等总 滋扰领兵官吴德修与荆门府知府范辉鹏 会同剿拏大获胜仗 斩获匪目十五馘匪伙 七十四丁射毙匪伙四 十一丁收获水牛四十馀 头收回男妇三百馀名氏 合赏军功纪录银 钱各有差德修寻领副提督 谅平护抚裴辉璠筹拟边防疏上 长定府拟应 仍旧兼理文 渊统辖脱朗七溪文关等县州长庆府原禄 平州知州兼署府事拟应改设为府兼理禄 平州统辖安膊温州等县州脱朗安膊二县 州请再设耑员其二府原无筑城并并兵驻 防兹请遴属府之千百户或该副总饬募壮 民每府五十名仍给凭该等充为队长唱率 募兵驻守府城其械杖月饷请应从峙马堡 募兵之例办理该二府城并官舍兵寨请拨 社民与募兵修筑土城采取材木构作官舍 俟工舒另行修砌砖城并饬沿边社民重修 山寨俾 得牢固 从之 帝以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乃命礼部酌议朝堂皇亲 部署军营相见相遇及乡饮酒男女婚娶诸 礼嗣议上准著为例 一在京皇亲臣工相见 之礼其亲藩皇亲以至 佐国郎奉国郞凡品秩相逊者其在朝堂或 公署尊者至则卑者起身致敬尊者坐定然 后以次列坐及辞退尊者先起卑者均起身 致敬如同辞退尊者先行卑者随之各以先 后无得违越其燕见品秩相敌 如亲藩见亲 藩都公见郡 公之类馀 以例推 至府第从者以告门者致辞主人 出一揖迎宾答揖讫分东西同八及阶各一 揖升就坐款叙讫宾离席一揖辞主人答揖 宾出门主人退八稍尊者见稍卑者 如亲藩 见亲公 视公见公 开公之酗 宾至门从者以告门者致辞主 人出迎行二揖礼宾答一揖延八升坐宾西 上主人东下款叙讫辞退主人送至门宾辞 揖一主人答揖二宾上舆主人退八稍卑者 见稍尊者 如亲公见亲蕃国公都 公见亲藩亲公之类 至府第从 者以告门者致辞主人出就坐次立使人出 迎宾八揖二主人答揖一主人请坐宾西下 主人东上款叙讫辞退离席宾辞揖二主人 答揖一宾出门主人退八馀自县公乡公以 下见郡公以上各行参拜如堂属之礼又如 朝堂公会亲藩亲公至文武官员各起身致 敬亲藩亲公坐定各依品级列坐公会事讫 亲藩亲公先出文武官员各起身致敬如同 辞出皇亲诸公先行百官以次随之又如亲 藩皇亲诸公相见之礼各依世次尊卑相敬 礼如叔行为尊 侄行为卑 虽同行而次第必有长幼虽 封爵不同 如亲王郡王国 公郡公之类 而卑者必敬让尊 者凡事须要逊让不以爵论其在朝堂及公 会各所尊行者至卑行者起身致敬尊行坐 定然后卑行以次列坐及辞退尊行先行卑 行以次随之其燕见应依前尊卑相见之例 办理至如叔侄相见礼凡幼者先施长者但 欠身以示有礼不须答揖至若诸尊室公子 巳袭封或未袭封凡遇诸皇亲各应谦逊其 在公会夂燕见仍炤爵论以别亲疏至如在 京文武官员公会于左右庑及公议各所各 依品级序坐其一品官至二品官却席致敬 三品以下起身致敬二品官至三品官却席 致敬四品印官以下起身致敬馀仿此再如 部署公议长官坐上列参知侍郎办理官各 次之属员均依品级就坐八九品以下各分 立应候如长官至参知官以下各起身致敬 参知官至侍郞官以下起身致敬馀仿此又 如初见并节礼参见等礼参知侍郎办理各 就部堂向部长官行二揖礼长官答揖一各 坐辞退宾行二揖主答揖一侍郎官见参知 官亦同属员见部堂官各行参拜礼又如文 阶郞中秩正四品初见四品印官于初见辰 禀庭参四品印官辞仍行三揖礼印官答一 揖武阶卫尉见卫尉掌军营者亦仿此又如 部长官见参知官至门使从者先达参知官 出降阶行二揖礼宾答揖一就坐宾西上主 人东下稍退款叙讫宾离席一揖辞退主人 答二揖送至门外辞退参知官至侍郎官办 理官亦同馀如馆阁院寺及武阶均依此例 推又在京文武敌体相见礼宾至门从者以 告门者致辞主人出迎及阶各一揖升宾西 主人东就坐款叙讫宾辞退离席揖一主人 答揖一宾降阶主人降阶揖送又如宾尊于 主者主人出八迎送宾行一揖礼主人答揖 二宾卑于主人者宾行二揖礼主人答揖一 馀别衙属员见别衙官长除四五品品秩稍 高外馀各依堂属行参拜礼临期辞受随宜 一在京皇亲臣工相遇之礼凡皇亲诸公及 文武印官以上如有途闲相遇卑者避舆于 道左尊者过然后始行至如文四品属员武 三品管卫以下如遇文印官武统管以上各 于道左侧立须其过始行其品衔相当者分 道而行文五品武四品以下尊卑相遇者皆 视此递差军民如遇官职者各避路无得搀 杂又如凡亲藩皇亲诸公相遇亦应以世次 尊卑相敬礼 如叔行为尊 姓行为卑 卑行遇尊行者避 舆于道左须其过始行文武正二品以上途 遇皇亲诸公各避舆于道左馀文武自从二 品以下并诸尊室公子各降舆傍立又文武 从二品官途遇正二品官以上者各避舆于 道左须其过始行三品四品印官以下途遇 从二品官以上者亦依此品级例推一定乡 饮酒之礼考之乡饮酒之设教让致敬尊长 养老兴贤之义备焉礼记六十者坐五十者 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 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 明养老也周礼党正国索鬼神而祭祀则以 礼属民而饮酒于乡以正齿位即尊长养老 之礼也查之明清会典亦各有行之者惟明 则请宾立介献酬交错既涉之烦清则三宾 众宾终日迎送又涉之太烦非乡里所易知 易晓仍究国朝律载凡乡党叙齿及乡饮酒 礼已有定式违者笞五十 都党殿齿自平辰 行坐而言乡款礼 自会致通面言礼有 一定之式连者笞之 例载一乡党叙齿士农 工商人等平居相见岁辰宴会揖拜之礼幼 者先施坐次之列长者居上如佃户见佃主 不论齿叙并行以少事长之礼若亲属不拘 佃主只行亲属礼一乡饮坐叙高年有德者 居于上高年纯厚者并之以次叙齿而列其 有曾违条犯法之人列于外坐不许紊越正 席违者按违制论主席若不分别致使良莠 溷淆或察知或坐中人发觉依律例科罪嗣 德八年又议定凡社民祀神大社许用水牛 一中社小社许用黄牛各一等款兹定凡各 社村乡邑里递年如有春祈秋报会约节例 应行乡饮酒之礼者其坐次凡预有敕命文 自七品以上并八九品之监生荫生秀才出 身者武自率队以上科场自文武举人以上 各分左右列坐亭正中闲年老七十以上并 武七品之诸军队长文八九品之佐杂员人 八九品之千户百戸该总诸员人与监生荫 生秀才员子并捐纳之千户百户兵丁免差 免徭人等均列坐在亭左闲向上诸员人如 相同者尚齿年未至七十以下及里长社民 均列在亭右闲仍以齿为序其到在亭中闲 之上坐者至凡列下坐及坐在左右闲各起 身致敬年老七十者至别席之文武八九品 诸员人并年六十以下者各起身致敬除何 社村亭宇宽广与员职多者各依原议至如 亭宇何系窄狭而临辰员职无有留贯者其 中闲无须虚席听将上坐之职色人等各依 次列坐至如途闲相遇些小官职与军民人 等凡同行尊长者先行卑幼者后行途遇年 老自七十以上者必让路旁不得违越馀各 依律例及八年议行一定婚娶之礼除所犯 各款律例已有明载外凡男女婚娶正姓氏 通媒妁各依礼例遵行如有苟合成亲者即 按和奸律处治又遵究嘉隆三年议定责收 奸婚钱三十缗八官示惩至如凡妇人夫没 轻身从人至于三四次如此等辈岂可复齿 于人有犯此者即按和奸律加一等治罪奸 夫知情者与同罪其家长不能禁约依律各 减一等问拟若以事告者免坐所在 奸夫 为妇 之 里长知而不诉者又递 减一等诉觉得寔免罪 洋船四艘驶来彬崑汛 属永 隆 洋外停碇寻于鳌 州汛洋增来五艘 帝闻报曰二汛非深广海门者比洋素以大船为家 如欲滋扰想亦未必至此今却投泊多艘或者多 方尝试扬东击西亦未可知乃令张文琬阮有成 等于大小海门严饬原派防截员弃兵勇人 等日夜加心防备毋得视常 安静署督武仲平请濬凿又辖铁港 长一千一 百九十三 丈 馀 廷议以为频年荒歉尚需调剂责令疏治 民有不堪而当下帑绌举赢多有未便这港 应留为缓图 帝乃谕仲平再详察民力果可以工代赈乐于应工 否财用应如何不浪费而可济并江道永保无碍 者筹拟明白再奏覆言港心石梗老沙濬凿十分 艰涩两边沙岸高耸遇雨势必流培该辖日 下米贵食艰似可以工代赈但土木艰劳必 须厚倍其价惟现在钱粟匮乏厚给不充请 俟后丰收盈裕拟办从之 恭上 表德殿德馨楼为明德楼造新匾额悬之 旧匾 献化 辰 帝读明史有松江媚祝魏忠贤建德馨祠者以为楼 名重古于心不安故令改之 旌赏诸辖节妇 广治阮氏枚黎氏燕海阳阮氏 训均优项河静阮氏琠夫亡愿 殉咬舌拳喉而死未有定例特赐匾建坊广 安吴氏格十九岁夫没誓同死以男尚幼含 忍保养氏子至十二岁乃潜八溪心自 沈赐匾建坊又从次项增赏银二十两 申定部阁会阅 御塡祝文笺表例 向 例 郊祀 庙殿诸祝文候奉 御塡事清礼部堂再行会同捡阅期无遗误具片恭 进至是准定嗣后凡有祝文笺表内阁会同 礼部堂捡阅事清仍 由礼部片递著为例 改定 五飨礼成奉驾回宫起乐歌例 向例礼成驾回和声 人等作乐起歌于庙 门外至是准定嗣后驾回至坊门外然后作 乐起歌以彰肃敬再以歌乐长短要得合节 故原议 御驾回宫乐曲奏庆平之章凡四十句兹量省四句 仍留三十六句 原有文明濬哲祇若前猷观 光扬烈庙庭有面四句今省 改定拜荐 隆安殿别著服色例 向 例 孝思殿忌辰例有恭荐 隆安殿其皇亲公充派者礼服行礼至是始定改著 青衣黑中俾与钦命忌礼 著礼服者有别以合情文 是年京外哨载各项船三百十七艘失事 因 风 十 七艘馀个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