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未完成,一部分的原作内容还未录入。请尽量协助。
卷九 大南寔录正编第四纪
卷之十 翼宗英皇帝寔录
卷十一

大南寔录正编第四纪卷之十 翼宗英皇帝寔录 甲寅嗣德七年 清咸丰 四年 春正月 帝谓吏部尊室常等曰府县亲民之责尽心民事者 部汇册进览 以勤政殿大学士张登桂管理兵部事务 登桂 前经 准解部务专机密预廷议嗣 以六部正卿请之故有是命 兴安省延河县范弩春舁二村南定省舒池县 上户总三庄社公堤准改为私堤所在民守 护随宜培筑开泄 戊申春 飨辰 帝恭诣 太庙行礼因以从前 列庙五飨祝文全书徽号字数繁多而祝词又甚长 乃命参酌唐开元明嘉靖文式恭书 庙号省书徽称并改拟祝词俾归简肃 祝词四飨礼 则云辰惟孟 春夏 秋冬 谨以币帛牲馔粢盛清酌庶品敬修飨 礼用申追慕之情伏惟歆鉴尚飨祫礼则云 节序将周岁 事告成馀同 命广安署抚阮科昱增派副领兵阮良与前派 副管奇胡巴黄蕡等截捕清地逸匪于安良 社 名 河宁领督阮登楷奏该省派戍谅省弁兵久留 岚瘴业咨山西炤现耒撤调各队弁兵尽交 丁功美认管防御原派撤回以均劳逸许之 准署掌卫权掌耆武营段寿寔授掌卫仍权掌 以海安护督陈光钟调户部左参知户部左参 知阮泽陞署海安总督嘉定巡抚范世显陞 署定边总督仍参办经略事务安静护督尊 室铃陞署总督定祥巡抚阮廷宾调兴安巡 抚署兴安巡抚阮祥永调署定祥巡抚署兴 化巡抚潘靖准寔授 南圻经略使阮知方等请现募屯田兵者定为 仝年每人搜粟二斛立邑民者仝年每人搜 粟三斛 帝谕曰南圻土沃之民惮于兵役惯于萍梗今此端 一开则避重就轻虽百万亦可顷刻聚之火后懒 惰未悛恐不免虚挂而无寔用试行二三处试立 四五奇以观其效然后取次徐图 改明义县 属山 西 为从善县绥安县 属平 顺 为绥理 县仍晋封从国公绵审为从善公绥国公绵 寊为绥理公 帝览丙阁臣武维宁等拟封诰词 谕之曰诏制体或用古文或用骈丽要别如此闲用 文格殊为卑弱尔等以汉体细心讲练庶几复古 广治道孝江茂禾牛脚巡门二所以民耗商少 免去年税例钱 一百八 十八缗 壬戌大阅 帝亲视之见号令齐一部伍整肃赏总阅林维浃阮 黄纪录各一次弁兵各赏钱 畿内侯绵寅复镇靖郡公爵寅前在冲龄不矜 细行绍治年闲降封今学业稍进亲台以闻 帝嘉之许开复 改濬南定江口于金兴庄津次 定京外各衙门征收金银例 各衙门炤收金银 十两锭闲有欠一 二钱者验寔炤收所欠零星补纳足数这金 银条两旁一边印省名一边印匠名守丹明 著重干两钱母须 印志年号干支 给风难清商船 福建船泊广 南大压汛 筑官路于喝江左岸 属河 内 代堤 开刮月德江 属北 宁 以分泄珥河水 初钦差经理河堤天臣张登桂阮登楷等奏拟 修理河内堤条并开濬天德含龙二江事下 廷阅嗣佥议且当随势修理河内堤条至如 濬江工重帑钜未便举行又言情势似不必 开 帝批示另有旨至是乃谕令俟徐办 免广治道九州王民本年税例 以土民死散调 剂招抚未复 命诸省臣严防洋船异样不许八港 筑嘉定四宁府大条路 长八百七 十七丈 及西泰堡 长 横 各九 丈 修造新旧三桥 桥七 间 以此路上达高 而此堡正扼要之处也 开海阳北宁铅矿许纯美 属海 阳 同姥 属太 原 芹驿 属北 宁 三所关津领征人等采炼扣纳 旌赏平定百岁寿民 阮登药 故文禄 安丰公洪保谋逆寻自缢于縻所子女并预谋 故员尊室弼同削尊籍革员陶致富凌迟处 死各籍拏亲产先是洪保以不得立心怀异 谋图潜通西洋事觉 帝颇优容之去年夂阴使府属陈俊德通约高蛮煽 变经略大使阮知方拏解回京查果保于拘 所自尽改姓丁弼改姓潘 皆母 姓 罢和买隆祥二省南枚术 恐民失 油业 清地逸匪八高平那硚村阮登楷带领兵象往 高谅调度 畿内 承天府并 广治道 米贵出仓粟米减价粜贷之 丁酉 帝幸文庙行春祭礼礼成幸国子监升彝伦堂讲学 观礼 是日讲书大禹谟自人心惟危至弗询之 谋勿庸中庸自天下之达道五至及其成 功一也等章 帝旁询博访辰出己见以阐微言 宴赐学臣及生员 各有差回銮再御制雅诗十四章并序命官 于监堂宣之以示训饬寻准印给中外学堂 学臣儒臣及坐监生员人各一道并准各献 诗或颂拣其尤者合登之名之辟廱赓歌集 又勒石立于国子监命刻幸学雅诗并序俾 师生朝夕出八瞻诵省察亦如面谕焉历代 幸学其阐扬至教表式隆仪未有如是之毕 举也 攺定诸辖船艘修册例 向例递年均奏册兹 准三年一奏馀各咨 三月设盘诘所于芳渚 海阳 安老 江分 防潜载米与 清船贸易 攺河内省五社田从芋豆土项除南定省六社 以堤条 税例 破溃故 准谅山铺馆峒银税折纳钱 一两值 钱八缗 三年而山 以有事边防库 钱支发不敷 改定诸省臣请安折递例督抚及布按各以孟 春月折请一次 向例春秋二 孟各有折 减清乂二省桂税额 畿内旱 清地匪目李正清及从党二十丁乞降头目六 名交向义帮认管备派从党交太原铅矿长 认管雇工 河宁领督阮登楷谅平巡抚潘克慎拟奏边防 事宜五条 一请谅平二省抽回拣兵并与籍 民束成奇伍一请招诱逸匪拔补 降人一请高平五府县并归谅山统辖省城 攺重庆府一请北圻拣兵分班演习枪法阵 法其募兵不拘南北饬各募充 一请该二省地头增设屯堡 廷臣以为多 有不便 帝乃谕令筹拟别策 向义帮刘仕英王豪百户丁功虎连破逸匪于 谅山边界擒匪党黄国张等五名以归诛之 谅山逸匪蔓过广安界分总目何忠信攻却之 逸匪八高平上琅县知县黄文超击走之 逸匪复扰高平边界生豪何文枕李文旁等击 走之 典护谨信司兵陈文甘盗是司官钱捉获部拟 杂犯斩罪准徒五年阁臣陈践诚等以为这 钱已经摘出给发非犹在库况随已收获请 末减问决杖一百回伍苦差 帝曰非也谨信司无储积之库交守以便支发即是 仍留在库又律注云内府在皇城禁地之中盗一 切财物不分多寡皆问杂犯斩罪所以示戒也部 拟已合尔等何据乃敢轻拟如此陈践诚等惶恐 请咎 减南圻六省藩臬府县员役 嘉定减藩司九品 书吏一未八流五 省邮传司仍归泉司减原设司务八九品书 吏各一未八流三永隆安江每省减藩司经 历一八品一九品二未八流十臬司通判一 八品一九品一未八流五边和定祥每省各 减藩司经历一八品一九品二未八流九臬 司通判一九品一未八流五河仙减藩司经 历一八九各一未八流八臬司通判一九品 一未八流四府要缺最要缺留吏目各一通 吏各五中缺与简缺留吏目各一通吏各四 县最要缺与要缺留吏目各一通吏各四中 缺与简缺留吏目各一通吏各三芹 蒢汛亦留八品承办馀均裁省 该一百 六十八人 夏四月高蛮遣使来贡 谕赏国王诧螉虾厚赐使臣等遣归 定拣兵募兵队长课绩章程 卫兵每队分二什 每什二十五人队 长外委队长各一六年到课拣兵什欠四名 募兵什欠二名以下队长听预课拣欠五募 欠三以上不得预课就中队长何名满课蒙 得寔授并陞转品秩均仍旧制其年底兵丁 足欠赏罚只以二名起科拣募兵年底什内 逃至二名拣什队长决笞二十每六名加一 等罪止杖八十募什队长决杖六十每一名 加三等非原募队长各笞四十每一名加一 等是募什队长逃至六名非原募 队长逃至八名杖一百革退为兵 清化桂税欠布政黎叔惇恭进三十五片科道 阮杨辉声参解职寻坐降三级调 令刑部究发广南以南军流囚二百名分插于 河仙江城堡三百名分插干安江静边巴川 二府防垦仍各给资本认办从阮知方之请 也 赈边和永安村乂安儒林社火灾 定史馆纂修正四品班序与四品印官同 纂修 例用 从二品至正四品以部院衔充之从前以侍 读学士衔充者未预印官之列至是以职掌 隆重故有此准定嗣以从 四或五品充者均炤此例 海匪杀掠商船于边和隆兴汛再劫掠代役船 并商船于平顺鸡觜溪洋分又劫掠商船于 潘里汛赤几处洋分省臣阮亨等不之知各 雨岂非明验乎若委之运会不思人谋何异乎掩 目办黑白虽中亦幸耳兹欲转灾为祥惟能官人 能安民是其急务书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 民听此之谓也朕以眇然一身统御寰宇自惟才 薄德凉诚不足以享 天心慰舆望但尽已所有益凛克艰每拳拳以康民 固本为先安敢自暇自逸惟恐春气稍迟于寒谷 太阳难炤于覆盆耳目般肱必资左右是以张官 降留 以该县丁田希少故省 省宣光省底定县 之仍交襄安府并摄 诫饬广南以南官吏 谕曰朕闻天和本乎人和天人一理信不诬已何则 一阴一阳之谓道相生相化以为功人事修明而 天和自至尚何灾异之可虞哉闲或阴阳乖戾则 不能成岁功人情愁苦则不能召和气洪范庶征 各以类应其理诚不僭爽是故六事致霖三年不 置吏理郡专阃或出自简放或俯从公举又虑边 远之地事难悬度乃特命重臣以代巡狩分符持 节来旬来宣当一面之权寄百姓之命职掌非细 图报方深朕日望其异绩能声庶宽南顾讵料自 广南以南至河仙疾疫甫宁旱魃迭继连年荒歉 五谷不登饥瘦之形道路不绝粜赈之令朝夕相 接虽竭太仓之粟九府之货固不靳费深恐难周 朕每念及此未尝不废寝忘食细思其故岂无由 哉意者官吏不能举职侵渔百姓而然欤试举一 二大要而言之如征粮催兵问刑三个事寔系国 家成法不可偏废苟得能吏则奉公守正通变宜 民法不徒设人所易从何弊之有至如酷吏则不 然以文法为桎梏以黔黎为鱼肉吏视民如仇民 畏吏如虎日朘月削图饱私囊加以例外诛求不 一而足凡一事之兴则百弊丛生诚难枚举相与 坐观民瘼短减国课有如秦人视越人之肥瘠漠 不关心使朝廷向来善政寔惠转成乌有夫人财 有限人欲无涯以此尩羸之民当斯饕餮之吏而 求其泽能下究感召天和是犹却行而欲前奚可 得也此非朕以私意忖度询之在廷诸臣佥言吏 弊所致可知灾异之生寔自人为之耳借曰人才 难得不可求全天道云遥水旱乃系常数此言虽 欲自解其失滋甚试观昔者鲁仲康为中牟令而 蝗不八境郑巨君为淮阴太守而随车致雨彼何 人邪近者清父之田素称硗薄而丢年均获上稔 北圻诸辖亦庆有秋此又何人邪古事既如彼今 事又如此闻之能不䩄面疚心自责之不暇尚可 谓天道不公人谋无补者乎要之一郡得其人则 比屋可封非其人则阖境失业未有吏称而民不 安亦未有官贪而吏无弊故树之郁茂以其无蠹 民之蕃阜在乎不扰今则斧斤以加之鞭棰以苦 之必至条瘁而根拔民雕而本摇甚可惧也再四 审熟总由藐躬昧于知人咎征乃应惭悔曷已遑 问其他第念上下交修贵其无隐救偏补弊不可 需缓目今闾阎生理似此若不及早振整恐日益 拮据流亡而将来丰歉未卜安必保其无事到得 此辰纵有多方调剂亦似乎以一勺之水沃千车 之火而已矣所应先事筹惟涵养安佚使之自食 其力不谋乎外务顺人之情为回天之本庶几无 遗患焉咨尔南直左畿南圻官吏自经略使暨诸 府县无论职分尊卑皆有忧国治民之责宜听朕 命各体朕心细察民碞竆究吏弊劝稼穑省词讼 戢彊豪振游惰去贪冗济贫竆招流亡起好义无 一利不兴无一弊不革救荒之政尤宜熟筹随事 奏办无得缄默俾吾民免沟壑之忧登衽席之乐 则功赏罪惩断不曲法然而兴革之道非一言可 以尽之要当以身先之酌中而应母流于苛刻毋 涉于姑息乃心既正然后可能正人凡自家日用 常需毋得一毫取给于民以为表率或家计清贫 无以自赡不妨据寔陈恳朕亦为之赒给君臣之 闲情同父子不宜隐饬以重取戾或自料才不称 职力不从心则让贤守拙以解众惑朝廷谅不乏 人岂忍彊责虽然而臣子之谊应竭力当为若置 身事外而遗忧于君父凡有秉彝谅不太忍况人 有始勤而终怠早失而晚成半途自画竟是小人 有过必攺即真君子如能人十己百人百己千则 日进于明哲自供国家之用又何必借才异代为 哉且此番训饬寔急于为民故不觉言之烦辞之 复卿天夫知能未泯致泽为心须宜寔力承行一 如朕愿悔于既往慎于将来腾誉驰声勒乎钟鼎 绍庥召杜匹美龚黄何患乎瘼不可苏顽不可化 群情下和协气上应三数年闲期有成效是朕所 厚望也而卿大夫不负于国恩也傥不愿为循良 以留芳于千古甘为酷吏而遗臭于万年此则丧 心己甚何面目而立于穹壤之间乎朕言不再其 凛遵之其凛遵之 清地股匪为太平府官兵剿捕高平省臣以势 必逸八界辖奏请留北宁增调兵五百以资 弹压俟边警稍舒并与原前次调兵三百撤 回原伍阮登楷奏亦同从之 改定南圻六省船额 边和典守船三十艘嘉定 六十七艘定祥四十三艘 永隆六十七艘安江六 十五艘河仙三十艘 合边和象兵于嘉定象队 象共十一匹兵 共五十五名 定课绩咨奏册期限 京外大小诸衙每至课绩 之期各炤节次例定奉修 官员履历奏月文武各别为甲乙二本派递 交由吏部武由兵部奉守其乙本各押用部 印篆送回该各衙门备炤馀非钦修之年各 炤衙内现莅等员年内闲有赏罚事状汇修 咨册亦由吏兵二部奉纳若某员现经陞调 革故亦于册内悬注仍各于递年四月底发 交到部以便稽 查以是年为始 定文武官员署衔补授例 文四品武管卫以下 计自陞署凑足一年 有卓异军功者补授凑足二年名下处分无 重款者亦各补授属重者停陞一年限满无 咎寔投文自印官武自掌卫以上署 衔限满吏兵二部遵例奏闻请旨 五月广要署抚阮科昱请移北岩堡于弘蒙等社 增设安良平辽坚本三堡 此等处清地逸 匪必由之路 每 堡驻守土勇五十名日夜哨探以该总潘廷 妥何忠信管堡皆许之 北宁省臣奏省辖本年仲春啬雨或罪囚监禁 数多有干和气省辖军流五犯内三犯请发 交谅省捕务二犯插八社民令垦闲田徒囚 诸犯请一并放释交民结领受差许之 准高平土司子侄四十三名依谅山土司之例 籍属何社村簿内者将该等为免徭项注明 土司子侄仝年受纳身税钱 一缗 三陌 仍由该省 臣遴堪干一名给凭试差千户为之管率递 年税例与供续由该管率炤办遇有边事据 管率催拨从省差派事清放回安业傥何名 有奋义寔状由省声叙奖赏以高谅二省有 事从阮登楷之请也 谅山省月前二十五六七等日大风潦命省臣 即厚加调剂省臣请贷每人米一方将来折 纳 帝曰此非朕轸念灾黎至意宜察情形属重者每人 赈米二方轻者每人赈米一方不可言贷既而清 化兴安南定海阳北宁亦先将是等日风潦 田禾不免损伤八奏均命勘明量减给之家 船沈坏人民溺死者各按项赈 辛亥命京尹武仲平代行耕耤礼辰修补 陵 殿工役稍繁故停躬耕以省劳费 命张国用兼管都察院 原管黄 收丁艰 准礼部右参知充皇亲教导胡文义休致以陈 光钟 原户 左参 攺礼部左参知 庆和按察使黎文谦奏省辖芽庄源搽孤株讳 二册招橅现己回复原前荒蛮劫掠者请免 其竆搜许之 广南奏风灾疏发十馀日户部迺以闻 帝曰何迟也令速调剂又 谓部臣曰此次风灾何省耒报部咨问以悉情状 北宁山西有飞蝗 自清界来有身黑头赤者有 身赤头黑者万亿为群其飞 翳空食竹蔗叶 及豆麦禾苗 帝命速查古人捕蝗之法录送遵行仍令各守其田 亦易为力不可因事督扰病民 河宁领督阮登楷奏省辖夏禾节被灾伤朔风 雹雨收获不成分数其今务田租请应尽行 蠲免停其勘案庶省事便民 帝谕曰该省与诸邻省亦同安有一律尽损却请尽 蠲况查勘经有例定该省臣须勘明登案炤例议 蠲其应行调剂亦拟奏候沛恩施 帝问承天府臣民食如何奏言米价日昂请紧咨南 北地方官饬商户如米价稍减即宜收买多 数驶京发兑以裕民食 帝曰常加察访妥办 建安王子良坚延庆公子良埴引盗丁黎文清 等八公府窃财尊人府臣奏二公子窝盗决 杖一百承天府臣拟黎文清等或斩候或发 军刑部各依拟 帝曰此窃盗为首拟杖一百而为从等犯或拟斩或 拟军不亦失八乎况八室在外岂无分别刑部即 炤凡盗律减等从犯五名皆得未减 发军三满 杖徒二 旌赏嘉定节妇 黄氏书为阮文郡彊 奸氏拒之被杀优项 乂安阮仕部殴其母案拟斩决 帝命省臣覆究及案上 帝览该母开词有不胜忿怒委诉到官冀其縻监重 惩而已不谓坐至死罪该亦痛心之语 谓该母经自悔怒求息亦属可谅阮仕部改为杖一 百徒三年 申定皇城诸门禁亲公 属从五名 至七名止 公主 四 名 宫嫔 五 名 文武官员 一名至 五名止 诸属从至吏役及各色 兵匠量给木牌角牌布牌等名号并分别式 样俾悬佩出八易以识别无者不得擅出八 统制张进侍郞阮同科领兵官杜副范文辉布 政使黎叔惇以自首盗吸鸦片解职寻以洗 除复用 旌赏富安安业茂材二社匾额各一面 内刻善 俗可风 四 字 赏乡长阮文士黎文光从九品百户二社 民会粟买田置仓荒年兵民有所资仰去争 尚让乡俗最醇系由文士文光唱率故并赏 之 乂安省查递冒认漂民一案户部臣魏克循等 因请通国诸省闲有何社村自嘉隆元年以 后漂流者且仍留俟故土之民回复自伪西 以前漂流者年月既久没见回复听由所辖 不拘内外籍民均得建簿垦田纳税俾无业 之民有所资生荒废之田日加垦治此亦业 竆民尽地利之一著也 帝然之 高平副领兵阮有伸阮殷等攻清地股匪大破 之赏赐有差 放向义帮黎达记李三益等回国帮人凌八江 亚吓人取财炤例斩决阮登楷以纳降失策 降四级留 免广南河东县金户民留欠税 以是民前经逃 死转成耗欠故 免 是夏河内南定宁平田禾丰收馀有灾伤者其 租税各炤项蠲减有差又安广平其应征粟 或准以折纳钱文或又准与展缓俾舒民急 谅山又以经匪搀扰催拨多岐其上年留欠 各项钱银粟米税例尽免本年应征蠲五成 馀五成并与承天之上年留欠粜贷均缓至 八九年分成带征轸恤更加厚焉 六月又安省辖籍民缺额 该一千五 百二人 经蒙展限又 以比年荒沴流散未回省臣奏请再缓三年 徐徐续著许之 命递年炤收安江河仙产税 干鰕米干鲠 鱼胡椒燕窝 载交 沱㶞汛登贮俟交清船发兑 干鰕米每百斤 司钱四十五缗 干鳜鱼每百斤价人十明缗胡椒每百斤价 钱十二缗燕高一到每斤八十缗二项六十 缗三一 四十缗 广治道百岁寿民裴文鹤以二子行窃不与旌 赏特给钱米布仍免其子一名徒罪留养 吏部参知黄收以月前丁艰准留贯四月治丧 礼部参知范璝办理申文㦪以为违例 十二 个月 有妨礼教请令遵例守制使闻见之下咸知 朝廷教孝作忠至意 帝曰吏部办事需人其说过于执一然亦令收留贯 十二个月守制 谅山大饥抚臣潘克慎请由北宁省支米七千 方运至谅桄站给发兼知臣阮登楷以北省 兵民既运军饷又解赈米转增劳费乃请飞 饬谅民转回北省支领再由北省摘出一万 斛拨民运交谅省以备兵用 帝从之 以范仕陞授掌卫 原河仙 领兵官 权掌前锋营 张登桂潘清简魏克循等条陈四事 一请凡御 用及颁给 诸物一从省约一请凡潜邸旧臣绛帐中人 尊室属籍母槩委以职事一请罢科道转补 郎中之例仍只设六科掌印六道御史一请 凡内务武库仓场诸衙门原派四衙会同科 道会辨各 行停上 谕曰朕御殿常服臣工亲见进内常需具有册籍何 至如卿等所刻论也至如颁赏或以厚待亲勋或 以优养臣工亦皆有限制妇寺之徒暬御之臣未 曾少有假借安至以私妨公邪朕观前朝潜邸员 弁官至一二品如武文解等亦未尝滥今之旧仆 如阮清议等官至三四品而己绛帐中人尊室属 籍朕于用舍亦惟一秉至公仕途何患其不清乎 且柏台之设所以纠官邪从前迁转资序陞印官 者有之陞郞中者有之如欲抑彼而杨此将使人 以风宪之司为仕宦捷径会办收支原立法之初 所以为防奸剔蠹之虑莫善于此至如所请只设 六科六道其言似亦近理若夫众智成城虽多亦 何损哉 准定中外上司察核所属分项例 所属绅并自 九品以上与 从省员人分为优平次劣项文则品行兼优 敏干出色者将为优项或材办堪干而品行 稍逊或品行端良而材办不及或治民则短 而司铎为优或长于吏事而不堪民社将为 平项或才行均属寻常止堪仍旧一职者将 为次项武则技艺优长精通韬略者将为优 项技艺稍谙而差派得力者将为平项技艺 寻常而尚堪驱策者将为次项就中三项何 人可堪何职与其人之才行事状明白声叙 母得含混略说馀何系才行技艺无一可观 察系疲软不堪事者将为劣项四项之外或 未届年例而确系老病不堪驱策应行勒休 亦将为一项各据寔汇册陈请优者不次陞 补平者循序迁转次项仍留原职或有因事 攺补亦依原补职衔俾称才量馀劣项等员 各准带原衔休养与老病不堪驱策虽未届 年例亦准带原衔勒休至如候补承辨人员 亦由吏兵二部咨查平日居官事状才行确 寔各炤此办嗣届仲春察核之期间有何人 改节易行加意进修确有才行可观应攺拟 项何系矫貌饬情久而败露显有劣迹可指 或何人新奉调补应续汇者各据寔汇奏炤 例咨部遇缺其在京印官以上与在外布按 领兵依向办候旨简放馀各由所属之衙或 咨由吏兵二部即将节次汇列优平次项 等员炤例题补廷举亦将这三项遴举 此 亦大臣张登桂等以当日仕途未清皆由一 例铨除能否无别建议条奏 帝谓其势亦难但所陈条款明白谅可底行乃准依 议 赈北宁饥民 北宁三县凤眼保 禄陆岸水蝗为灾 韵海书草成其预办员人各赏赐有差 初 帝以绍治文规原奉编辑尚或遗略乃命再取韵府 书广加搜采编辑别名为韵海一书至是草 成较与文规尤详 备焉准进留览 承天府臣武仲平等奏民食尚属拮据请续行 劝饬富家乐捐钱粟以备赈给 帝曰饬诸富家减价发卖或相赒给以起义风此则 胜乐捐之名矣 宣光按察使裴维琦八觐 帝以在外日久令据辖内并诸辖情形具奏维琦奏 省辖戍兵山省派拨每队摘出四五名务足 三百之数为之管率者平日既不相统欇疾 病又不肯扶持所以随替随逃请敕下山西 省摘取全队依例派戍再省辖东北一带与 清国云南开化接壤傥卒然有警驻兵屯兵 数少 四百 馀名 不免别调岚瘴太深饷馈不继难 以久居炤之省辖猫蛮闲处技艺各有好处 拟请饬下上目土豪蛮长帮长听各募为乡 兵募得五十名者补授该队五百者补授管 奇自相管摄无事则耕凿相安有事则尽数 催集计日给粮剿捕则边境可以无事矣 帝以为可采令善体行之琦再言省辖地处上游国 初府州县皆以土官为之明命年闲改设流 官但地处极边瘴毒太盛府县臣才一到莅 疾病乘之寻即向省城调养是则有流官之 名而无流官之寔欲其渐染夏风鲜矣拟应 再行增设土县丞一使之更往迭来互相维 制人烟日集即水土日平再专设流官亦便 帝谕令诸边省臣会同察访现在情形较与琦意见 同否嗣诸边省察奏 多言自设流官来玆每 于水土稍平者居住无 何感染而人民亦已惯习渐 染夏风增设土县丞不便 与琦相左遂仍 旧 德国公忌日 帝奉 皇太后恭诣祠所行礼科道阮扬辉等上疏曰德国 公虽贵人臣也德国公忌日贵戚之私也钦 奉 驾诣文武廷臣皆在扈从趋拜恐于礼或有过丰伏 候裁定 帝曰朕忆 前朝驾诣 裕庆祠行礼又奉 驾幸戚里亦不失为厚今奉 圣慈孝心不匮事必躬亲朕出八恭导 安舆盖所以伸承欢之意臣工随驾乃系分事当然 傥有拜谒原出于其人之微诚未曾彊之必拜该 科道妄谈罚俸九个月 停买庆和材板 以辖民 雕耗故 上琅下琅 二县名 属高平 节被清地逸匪残破准缓夏 征税 缓乂安留欠桂税 帝以现在尊室印官稀少 谕曰亲亲贤贤并行不悖古之道也我国家天潢演 庆皇族多奇目今诸系繁昌而文武品官无几何 以彰朕亲亲贤贤之道也其尊室未至四品印官 者尊人府会同吏兵察核分项具奏 文则文学精 通品行端正 者为优文学优而品行逊品行优而文学逊 为平学行均属寻常为次武则差派得力技 艺娴熟为优差派得力而技艺逊技艺优而 差派寻常为平技艺寻常而膂力彊壮为次 学行才力并 无可观为劣 金兴江口工成 属南定前 正月起工 增给高平捕务升兵月钱每名二缗五陌 中议荫生学生著额给田次序例 三品以上官 员子补八荫 生并诸科秀才补八学生原无身税兵徭者 依旧著从职色项若四五品免徭官员子补 八荫生士人补八府省学生原受身税兵徭 者经核寔事清炤从荫生学生例并行除免 仍准著从免差项列在各色兵匠之后荫生 在前学生次之所在社民均给田土亦炤此 以次 均给 申定给与文武官员带随朝服例 文武官员年 届七十回休 其在京交武廷臣及文四品印官办理部务 关务并文从三品武从二品非预廷臣与承 天提督尹丞在外督抚布按正副领兵名下 现无勒休降五级革留听其带随身故随殓 至如六十以外气体衰迈先以原衔回休何 系从政自三十年以外劳绩颇著临辰题请 带 随 赈庆和场东村火灾 向例四方章疏由通政司按月勾销在京诸衙 尚未定例至是准定府部院阁如有接受疏 册其由诸衙票拟者内阁执炤其由内阁票 拟者科道执炤各于月底详检办清未清干 本缮片进览永为例 北宁阮文字擅杀其子省拟杖徒 帝曰法者天下之公不可以意增损律只如此依拟 但犯者绝无天性殊为可恶耳 山西下协新堤成 长一百 五十丈 除辟八田税 广平山西米贵令各出仓粟粜之寻又令广平 再贷其饥者 安静食艰令省臣遴出商船放凭往别辖买米 载回发兑 南义米昂令出仓粟给贷至次年折纳再饬诸 富家减价发卖或相赒给所出粟米较多者 具奏候赏又摘录承天府遵办 阮登楷潘克慎奏海阳弁兵从戍谅省请以六 月一换庶免岚瘴从之 赈乂安金堆岗㵎二社火灾 起办隆寿窑场增给民夫每月钱一缗 原给钱 六缗米 一 方 安江民有裴文战者苦于艰食详与里长纠同 伙裴文练等四名杪掠富民家二次寻悔罪 向首省臣案拟文战问杖一百馀杖八十插 八屯垦财产免其变赔刑部炤彊盗例以文 战为首拟斩监候馀问杖徒 帝曰富家不仁该等借贷不售致竆而为奸情殊可 轸部臣执法亦是有理然一夫饥寒皆朕德泽不 能下究之故一罗法网又从绳之以刑朕心奚忍 哉况该等既有悔过自新之诚岂不为之区处裴 文战减为充军杖一百交耕田寔边文练等各杖 九十亦交耕垦犯产变赔事主以惩为非 广义恶蛮潜下三奇地分抄掠协管杨福赐率 堡兵追拏被毒箭死倍恤之领兵官阮山布 政使黎名提坐降罚 帝以谅辖梦遭旱潦岁歉食艰近得阮登楷折叙谅 山一路现得雨泽均霑蝗灾顿灭深为幸之 仍 谕省臣紧饬辖民续秧补稼俾及农期又多植芋豆 食物以资生理 嘉定按察使黎文让请蠲除人丁虚籍戸部查 覆南圻六省虚籍至二万馀 帝令文让将屯田利弊覆奏文让又言南圻六省地 广人稀忧国者唱为此议招集流亡束为奇 队今田以屯名其后永为民业诚为计之得 也所可虑者府县人丁逃亡名未去籍有或 蛊之以一股两绳之说不能不为其所摇摇 则散散则难于复聚仰恳一切逃亡悬籍尽 蠲则募者心安逃者可复亦招抚开垦之一 大机也 帝曰诸地方官吏既不能招抚使之回复又从而屡 请蠲除则所谓益国安民果何事哉乃准南圻逃 散之民再缓五年由地方加心招抚使之复 回安业 大南寔录正编第四纪卷之十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