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四纪/卷03 中华文库
卷二 ◄ | 大南寔录正编第四纪 卷之三 翼宗英皇帝寔录 |
► 卷四 |
|
大南寔录正编第四纪卷之三 翼宗英皇帝寔录 戊申嗣德元年秋七月朔壬申秋 飨 帝亲诣 隆安殿恭行飨礼 前此春夏用殷奠仪节一献无祝 文兹奉宁陵礼成举行飨礼三献 有祝 文 皇亲公分诣诸 庙殿 瑶宫钦命摄祭 京师复啬雨南北诸地方亦多以啬雨报 帝复命官再祷并谕令诸省臣虔祷耒获嘉应 帝深以为忧张登桂阮知方林维浃阮登楷潘清简 上疏请罪 其略日人事修则天道应兹臣等 叨司政要典铨衡者不能澄叙官 方而薰莸莫办典财赋者不能宣扬利泽而 渔蠹未清鬼神享于克诚而典邦礼者不能 止于敬人情莫不欲息而典兵政者不能恤 其劳典刑者不能植德枉滥犹多典工者造 作乖宜未宽力役求所以干和之故必由于 此臣等莫知所措伏候准将臣等问以失职 之罪庶几挽回 天意早沛膏霖以孚民望 帝览其奏亦深自咎因谕诸大臣以儆畏交勉之意 京师寻复得阵雨诸省亦各续报得雨 癸酉 基圣陵山分灾 甲戌 帝奉 皇母驾恭谒 昌陵礼成回銮赏扈从官吏钱七百缗 以京畿水师都统充统管侍卫大臣永忠男黎 文富硕河宁总督 原硕督尊室 弼来京候旨 掌卫管上驷 院充管办侍卫兼管翊悌各队黎止信权掌 虎威营充管领侍卫大臣掌卫权掌京城提 督尊室懋权掌前锋营均准预廷议掌卫领 河仙巡抚潘松权领京城提督 开承天又安二场乡试恩科 御史阮居廉得谅平巡抚陈玉琳劣迹十三款 通同吏役肆行贿嘱替纳兵粮阴 行买卖放纵婢仆分兑札文各款 声参 帝曰陈玉琳系有封疆之责果如其言则蔑法营私 贪冗鄙猥为此方民之蠹甚矣乃命解玉琳职以 户部侍郞张好合署谅平巡抚再命御史武 元营驿往同新署抚张好合会查其事寻案 上玉琳坐绞监候 命兵部详编武阶官籍进览 炤依吏部缙绅用 于名下何年得降 革何年得 陛授详注 移建嘉定 行宫于省城内 原在 城外 赈兴安铁柱社火灾 八十五户失火虽不及例 惟 帝轸其切害加恩 账给之 海阳辖民阮文解与谢文鼎争吃烟瓶推文鼎 坠水毙省臣拟当死案上 帝念文解因醉触怒非有谋故的情其母年外七十 只有一子改枷号两月杖一百放释养亲又 追银二十两给死者家属 潍川知县何学海陞授著作充史馆编修县民 诣京乞留准召引见试以理人策称旨 学海 河静 香山人举 人出身 帝谕何学海出身科目历膺民社乃能不扰其民尽 心所事虽在莅未逾一年然在官有政绩为民所 信爱似此等人未易多得所应出格施恩用彰激 励乃赏授翰林院承旨仍领潍川知县 后卒于官 县民立祠 祀 之 圣制诗文刻成 文二集诗第三第四二集皇训九篇 武功诗历代帝王诗古今体格诗法 裁成辅 相诗 恭进陈祀寻颁给皇亲廷臣及学堂 讲习之所 河静河津汛土吏目名郞真招抚甘吉漂民肥 堪部落十一名肥南部落十一名请设为南 专伴补八甘吉县炤例纳税 每名仝年白金 税二钱以嗣德 二年 为始 许之 辰经旬啬雨科道臣以滞狱未尽清理为言 帝曰恤刑慎狱仁政所先向来秋官案上未尝不再 三审阅务得其平固不待因此亢鬲始行清理第 因旱而录疑囚自古帝王有行之者其令中外问 刑诸衙凡未清各案何系情理轻者即行发落重 者速行结拟以清滞狱秋审之期法司悉心审谳 务从宽宥用示朕敬天勤民修德召和至意 中军都统府都统掌府事谢光巨以衰老 年七 十七 请休不许 八月开武京试恩科 钦点诸地方官来京恭候 瑶宫天祥 并升 祔 隆安殿小祥诸大礼 广义副领兵朱福明治平巡抚 黎长名署富安布政武仲平署 庆和布政潘靖署又安布政黄焘清化副领 兵陈可边和副领兵阮日言署定祥巡抚黄 收安河总督尹蕴署宁平巡抚吴金麟协办 大学士领定安总督邓文添护理海安总督 阮文贰署宣光副领兵陈文论北 宁领兵杜文丑署谅山领兵阮铎 帝初敕令陶致富寄买洋货至是洋商唯哚船载货 投来广南沱㶞汛命户部左参知尊室常前 往款接 啖噪带来原寄买物项值银 十六万六千二百六十七盾 六部正 卿张登桂何维藩阮知方林维浃阮登楷潘 清简等同疏谏辞极剀切 言万国共球四方 玉帛闻有贡献之 名未闻与外国而交商也去年洋船无故侵 犯官船伤毙士伍远近惊讶中外之臣若民 人怀忿疾而反与交商则四邻其谓我何况 以有限之农功易无竆之远货岁岁不知几 万欲使民无机寒其可得乎今南北两圻潦 旱饥荒我 皇上临政以来拳拳以勤政爱民为急政令之施坚 金信序之不可易也奉炤库项如东如西之 物累万盈千谅非所乏如羽丝羽缎有欠者 不妨摘取本国䌷帛南纸加染备用请敕下 尊室常向唯噪传道奉今我 皇上初政清明珍奇玩好皆所屏弃况洋项贮库现 在狼藉无所支需朝廷轸念哝哚素曾恭顺 业为陶致富依约带此项来兹该员现已干 咎嗾栗必无所售情属可怜致商船员支出 公帑给还如唯噪此来纵有欠乏宜据寔禀 商船员量行赒给此系为洋商一番委曲酬 此好意嗣后不可带来洋货转滋欠便使洋 人不得以窥其际内孚臣民之望外绝窥伺 之嫌壮国本而靖海疆此可为之权舆矣 帝令户部立即咨发又遍示廷臣使知过失内阁尊 室铪阮久长武范启等亦以为言 帝皆嘉奖之 赏张登桂等大项飞龙金钱各一枚 尊室铪等小项飞龙金钱各一枚 停免甘露府九州土司年班八觐 明命年间准 定二年瞻觐 一 次 命官致祭诸坛庙 赈清化伊吾村火灾 该村失火延烧六十五户 虽不及例而民情拮据加 恩炤项 给赈 令文武廷臣及地方上司察所属管卫管奇以 上何系韬钤素讲勇敢知方者不拘在京在 外是亲是故指名保举 免河静辖民 二十八社 村坊庄𬇕 逃散留欠钱粟产物税 例欠兵缓三年 戊申修 慈寿宫 帝追念国初功臣阮文诚黎文悦黎质等矢石宣劳 所干之案国宪已伸以功准过不忍委之泯 没前以武春谨请经准查访后裔至是各省 臣以其孙阮文遂 文诚 之孙 黎文演 文悦之 侄孙 黎论 质之 孙 等报部准交拟录嗣各补授诸军该队 宁陵礼成设水陆斋坛于天姥寺讽经三七 本 月 十八日开经九 月初九日完经 赏赐有差 改定河内山西弁兵分班例 兵部奏言南定拣 兵三千二百十人 募兵一千三百人海阳拣兵三千三百十五 人募兵五百九十八人北宁㨂兵四千九百 五十一人募兵一千一百二十五人拣兵从 前或分为三班或分为四班而每班除分派 典守驻防大约只存在省或一千二百馀或 一千六七百馀均足差派请依向例馀如河 内拣兵四千八百四十一人山西四千八人 间有半年分为四班临有差派不免拮据请 河内步兵分为三班一班应务一千六百十 三人并与募兵六百九十一人共二千三百 四人除分班典守外现存一千五百三十八 人山西分为三班一班应务一千三百三十 六人并与募兵八百六十八人共二千二百 四人除分班驻防汛分外现存一千六百四 十六人炤与北宁南定海阳略等足充差派 母须分为四班参差不一 帝从其言故 改之 万寿节 是月二十五曰以国孝仍吉服御便殿 听亲藩皇亲百官具盛服趋拜 除清化青旦三闾千龄三所关津税 以江心浅 涸船筏鲜 有往来或只收船头得 税无几省臣请除之 申定刑名殿最催征兵粮三年考成之法 明命 年间 刑名扣抵之法以二月限二最案或一月限 四最案当三月限一殿案和盘扣抵如有剩 出最案者为优相等为平剩出四殿案为次 五案以下为劣其赏罚并与催兵征粮二款 酌拟十九年以后吏部专以问刑一款以最 案赏叙扣殿案处分不计案数较例定不合 绍治五年安静署督尊室闿以为言又六年 吏部遵议考绩条例户部遵议催科章程均 钦交廷臣并议至是议准一问刑殿最扣抵 赏罚之法三月限一案限外逾至三月者罚 俸三月此后每三月加一等罪止降一级留 二案以上并议罪止降二级留二月限一案 逾至二月罚俸三月此后每二月加一等罪 止降二级留二案以上并议罪止降二级留 一月限一案逾至一月罚俸二月后每一月 加一等罪止降三级留二案以上并议罪止 降四级调三月二月限案并殿并案从重罪 止降三级留三项案并殿并案从重罪止降 四级调至如扣抵之法不论何项案以最案 之应赏纪录一次扣殿案之罚俸六月扣尽 为剩并在最项者为优如有剩出级纪与剩 出一月二月案亦为优相等者为平尚剩罚 俸者为次剩降级者为劣仍并与催兵征粮 二款和盘酌拟赏罚凡府县三月案逾至五 限二月案逾至六限一月案逾至七限由上 司指出声参一钱粮征收之法以三年为一 课十分齐足者为优欠一分以下者为平二 分以下者为次二分零以上为劣并催兵问 刑酌拟赏罚每年底省员将府县及督征之 督抚布政等员月分征收足欠开册由部存 案何府县欠四分以上省员于年底摘参间 有蒙得陞调而催征尚挂欠者依明命十七 年截留给限之例经征之该副总其寔授等 名年分征收完足者听按月继领钱米母须 议赏若欠至五釐以上者停给饷例欠一分 以上者革留仍责令催收完足方听友领及 声请开复其试差该总欠五釐以上者次枚 六十咨部存案俟试差期满如何名得杖一 次者停寔授一年二次二年三次三年其该 等所欠之数不论寔授试差外委充办各给 限一年带征完足限外尚欠者据原欠之数 如原欠五釐以上者分为十分尚欠不及一 分者再责于次年带征欠至二分以上者即 行罢斥如原欠自一分以上者亦分为十分 尚欠不及一分者听于次年带微大一分以 上者即罢斥其所欠之数系征收不力者依 例罢斥系包揽者籍赔又派编收之吏役人 等广平以南每年一征河静以北分作两征 亦听其继办要足一年但不得仍留二三年 其足欠赏罚均以一年为限何名确有事故 应行更换不堪继办一年者亦据月分炤例 核办何系年内十分齐足者据数折算如原 征钱与粟折成钱不及二万缗者各赏飞龙 大银钱三枚二万缗以上者五枚如挂欠五 釐以上者吏典笞五十佐领罚俸九月一分 以上者吏典杖六十佐顾罚俸一年欠至二 分者吏典杖七十佐硕降一级雷三分者吏 典杖八十佐领降二级留免其勒限每年底 何系应得降革罚俸及陞调赏格者由省汇 修奏册候旨交部核办馀如应得停饷杖笞 处分者由省炤辨各部备究系至六年清查 课期由董理员将课内经征编收等各炤年 分依例查核傥有议办违制赏罚不公遗漏 不行核办者摘参若无关碍者另修各册交 部留炤停其汇奏久催征之府县督征之督 抚布政递年足欠各于年底分别赏罚有差 一考成之法三年内三件事并优者其最要 缺之府县将为卓异项请旨从优奖拔要缺 赏加三级中缺加二级纪录二次简缺加二 级二优一平之最要加三级要二级纪录二 次中二级简一级纪录二次二优一次与一 优二平之最要加二级纪录二次要二级中 一级纪录二次简一级三平与一优一平一 次之最要加二级要一级纪录二次中一级 简纪录三次二平一次与一优二次之最要 加一级纪录二次要加一级中纪录三次简 二次一平二次与二优一劣之最要加一级 要纪录三次中二次简一次一优一平一劣 之最要加纪录三次要二次中一次简无须 议赏三次与一优一次一劣之最要加纪录 二次要一次中简无赏一优二劣与二平一 劣之最要缺要缺并无赏罚中罚俸三月简 六月一平一次一劣之最要无赏罚要罚三 月中六月简九月二次一劣之最要罚俸三 月要六月中九月简一年一平二劣之最要 罚儿月要一年中降一级简二级一次二劣 之最要降一级要二级中简并三级均雷三 劣之最要降二级要三级中商并四级均调 省员分大省中省如三事并优者大省之督 抚布政将为卓异中省之巡抚布政加三级 二优一平者大省加三级中省加二级纪录 二次二优一次与一优二平者大省加二级 纪录二次中省加二级三平与一优一平一 次者大省加二级中省加一级纪录二次二 平一次与一优二次者大省加一级纪录二 次中省加一级一平二次与二优一劣者大 省加一级中省加纪录三次一优一平一劣 者大省加纪录三次中省加纪录二次三次 与一优一次一劣者大省加纪录二次中省 加纪录一次一优二劣与二平一劣者大中 省各免议一平一次一劣者六省免议中省 罚俸三月二次一劣者大省罚三月中省六 月一平二劣者大省罚九月中省罚一年一 次二劣者大省降一级中省二级三劣者大 省降二级中省三级均留按察有会同权掌 督抚关防或权掌布政印篆应将三件事据 月分议赏罚若止专司刑名专以刑名依例 扣抵酌拟又催兵一款向例以一年议赏罚 兹改以三年为一课十分齐足者为优欠一 分以下为平二分以下为次二分一厘以上 为劣其应得赏 罚和盘酌拟 增筑海云关炮台 初科道邓明珍黎德等疏参都统府都统领河 宁总督尊室弼玩法营私诸弊 歇放兵丁索 取钱文凌蔑 属弁擅行枷禁彊买人 女拘禁平民抑买货项 帝乃召弼来京至是弼抵京下三法司查议嗣案上 当革 帝念庆谱中人未忍弃置加恩改为降五级留仍授 后军都统府都统同城布按领兵坐降罚赏 邓明珍等帛各一束 九月开嘉定场乡试恩科 除河静三叉河黄关津税 以江流浅涸征收 未免病民故除之 承天府臣以在京多有窃盗请派兵缉捕 帝谕曰除恶所以安良柔远在乎宁迩今京城之外 被化最先蒙恩特厚不谓游棍荡子一二幺么三 五啸聚若奸无所惩则民受其害府臣所请国法 宜然但朕以并育为心方思行不忍之政念彼黔 黎皆吾赤子或逼于饥寒或苦于兵役竆斯滥矣 此小人之常情刑以齐之亦仁者之所隐朕为民 主一夫未得其所一物或失其平皆朕之过与其 不教而杀何如先德后刑尔府臣暨京县体朕德 意慎乃职司悉意擒防仍开三面之网多方晓喻 示以再生之途盗犯等有以身自首从轻发落准 将自家逼切情形从寔首诉府臣善为料理或补 八府兵或交回原贯俾有资仰无致失业为非若 既经训谕之后敢有自甘作孽即按法拏查分别 首从治罪何系赦后累犯置之重辟总里不能擒 解用情容纵者亦分别处治此番处置系朕威爱 兼施悔悟者与以自新稔恶者杀兹无赦朕何心 哉所请派兵一款著兵部即行拨给以资防范仍 由该府严加禁戢不得借端生事转至扰民若有 解获犯者即行认查无得淹留转生弊窦颇戢盗 安良地方职分当如何恩结威施濳消默化使首 善之地挽回淳美之风予正罔干共享昇平之福 朕有厚望焉 重阳节 帝诣 隆安殿行 登荐礼礼成以偶因遇雨淋湿赏赐随候诸皇亲臣 工油酒有差再普赏随驾员弁兵丁钱文 制七岁黄金 九五岁金三百十六两精银八十 四两制成七岁金三百九十九两 六 钱 兴安沴命拨医调治设坛祈祷毙民炤项给恤 戊子恭遇 顺天高皇后大祥礼 帝诣 瑶宫行礼命亲藩诣 嘉成殿行 登荐礼 丁酉恭遇 宪祖章皇帝小祥礼 帝诣 隆安殿行礼命皇亲诣 表德殿行 登荐礼 帝念绛帐人以翰柇直学士胡文义陞授礼部右参 知仍充皇亲教导署詹事府詹事范有仪即 寔授仍充史馆纂修 赐祭协办大学士赠少师谥文正阮登洵命赍 御制诗宣读于祠堂准其子阮登楷 署炀办大学士 领刑部尚书 回贯数日省候 复建富安督学堂 富安前设督学后改设教授 是年复设督学省臣请建讲 堂方家改用 瓦益砖砌 准京畿水师都统领河宁总督黎文富改授左 军都统府都统仍领署掌卫管上驷院陈金 权掌雄锐营 原掌阮 俊病缺 北圻奏河道安澜 改定诸省大员交代奏折例 向例诸省督抚布 按提督领兵蒙陞 𫍣均以抵省日原员新员各专折又督抚或 公出或瞻觐将关防交布按权掌或布政公 出将印篆交督抚权掌者交员权掌员均别 折至是改定嗣凡交代事清但应会衔只具 一奏折仍押用督抚辟防至如何辖只设布 按领兵专职此间一交一代除一面会衔具 折外一面咨呈统辖之督抚知炤该辖督抚 员亦母须仍前另折以归简省辰因议省文 书故 及之 造兴安瓦仓 前用材木蓬益兹始改一座 二十七间二厦以备搬载 初募束选锋兵以署掌卫权掌龙武营陈知兼 管 帝以宿卫之士遴选贵精不可苟充额籍且行伍草 野岂乏材艺技能之人宜出格收储以为爪 牙干城之用乃谕准在京水步各营卫之统 管员左右直之广南治平诸省员各炤掌辖 内兵民确有材艺 如习熟枪炮或 驶船氽水等艺 及别有技 能堪应选者广行召募修册报部束为一卫 号选锋兵免一切杂差勤加训练以备临用 设统领一以武班大臣兼之管卫一遴堪干 得力之员充之率队队长遴队内兵敏干者 补之仍由部会同统领员详加察核分优平 次三项饷外加给 优项一缗五陌平 项一缗次项五陌 以示激 劝其训练合行事宜另由部奏准施行又以 该卫既称选锋亦为上军其次序准在锦衣 銮驾之后羽林禁兵之前 是年各掌辖开到 兵民应募者三百 四十五名束为一二三四五六等队三年续 募二百八十名挨次为七八九十等队剩五 十馀名权束为选锋队嗣各队 多缺额准撤选锋队量行删补 令在京统管诸天员在外各地方上司确察该 队等膂力材艺习知兵法者送交兵部会同 武班大臣察核分项汇奏简用 造九梁冠 九梁正黄冠一顶 九梁元青冠一顶 蠲减诸辖明乡清人侬人蛮民王民属户客户 留欠银税 绍治六年十二月底以前因流散 未还复者并行豁免原无拮据而 尚留拖欠者宽免十之五此 遵去年十一月恩诏议准 命南圻省臣制给充戍兵丁衣袴 每名重布中 开衣紫蚁南 纸袴 各一 冬十月朔辛丑冬 飨先是 帝以 庙飨久不亲行恐旷又礼期可祭仍下廷议咸言国 制明命绍治年间小祥礼成均亲 庙飨惟今冬去小祥礼日太近至袷飨又是岁终之 期我 皇上一初亲祀首举隆仪应以开春举行为始其今 冬飨袷飨 列庙仍命摄祭而同日奉亲诣 殿行礼如前秋亦为情文无阙乃如议行 开清化河内南定三场乡试恩科 命中外臣工各举所知一人何系才品优长廉 能素著等级相称者折奏交部引见及此外 或有韬略精通经籍博贯交足以经济武足 以折冲者奏闻察寔不次拔擢 准预中廷挑举人监尊荫生等分派诸省候补 各赏钱三十缗 立冬节是节例有颁赐冬衣廷臣请停给以归 省约不允命并给之 赈河静清化辖民灭灾 河静岗涧社 清化延禄社 砌筑广南镇洋堡工竣 初置集贤院 以来年开经筵故置此院起 居注官街各以院名冠之 戊申大风雨 帝忧民一心夜不安枕额手望空虔祈天鉴子初渐 渐静帖平明雨霁风乃息 申定乾东讲堂员数 皇亲师保一教导一赞善 二讲习二十正字四前命 皇亲讲学于端本堂讲 官未有定数至是准定 谕曰乾东讲堂首善之地也诸皇亲进德修业于是 乎在向来讲官随宜设置朕深惟立教之原必自 亲始准定员数交廷臣秉公择举学行老成严谨 的人充补以资讲肄诸皇亲等聪听朕言禀遵家 训嗣宜循规蹈矩逊志敏求庶以陶成德业永保 令名若动违礼度自取愆无则有家法国法在焉 朕不敢以亲亲私恩而废天下之公议也 甲子立 昌陵圣德神功碑其文曰我 大南受 天眷席萝图宇宙广陈黎风会振雄貉粤自南服建 邦 积功累仁二百馀载暨我 世祖高皇帝经纶天造恢廓 帝綋我 圣祖仁皇帝润色宏猷缉熙 皇祚受此无疆大历服用敷遗后人庥鸿惟我 皇考宪祖章皇帝统承 二祖之庥烈光阐重熙之景运道隆继述撰合 清宁 圣神功德晖焕穹壤眇兹小子曷足以规天极景暾 轮顾惟亲受 付托之重日思继序之艰敬用撰述 鸿谟铺扬 庥烁勒之贞珉于以彰垂于万万世呜呼痛哉我 皇考宪祖绍天隆运至善纯孝宽明睿断文治武功 圣哲章皇帝 皇祖考圣祖体天昌运至孝纯德文武明断创述大 成厚泽丰功仁皇帝长子也 皇祖妣佐天俪圣端正恭和笃庆慈徽明贤顺德仁 皇后以嘉隆六年丁卯夏五月十一日壬子甲辰 刻诞 圣躬于京城东之春禄邑邸 圣诞十有三日 仁皇后仙驭升遐乃赤衷天发孺性神锺痛嗄哀啼 泪血不止 世祖高皇帝特奇之以为后日必能全孝既月抱 见请名奉 亲手御批以日字部钦赐盖密有及昌之卜矣 皇考聪明出类而逊志敏学乾东养正圣敬日跻 皇祖方以主鬯承祧为念特标大学止于至善一语 命之 皇考拜 赐铭 恩服膺 至教爰名堂曰止善堂自号山善主人会神于明新 契道于精一圣学渊源盖有所自也明命十一年 册封长庆公十七年奉 玺书首摄亲台条奏议定章程正谱系表廉能亲睦 著于家邦仁孝闻于天下 皇祖深为嘉悦眷注特异数 委以裁决几务尤称 圣心社稷至计默已注定矣二十一年庚子冬十二 月二十八日恭受 遗命越明年辛丑正月二十口即皇帝位建元绍治 日升初政蔚然精明敬 天法 祖勤政爱民一以 皇祖心法为心 治法为治严恭以奉 郊祀诚悫以事 陵寝至德馨香通于 神明 孝山用隧而天子之礼隆 庙号称祖而撰德之义著 泰坛陟配大孝严 亲 帝后同尊 文母格 庙备祯周之熙典先翼夏之始基孝乎纯孝者也尊 事 顺天高皇后日侍岁朝怡愉色养称觞掖 辇备至情文合九州之欢以承 欢集天下之福以为 福五代同堂举行 晋尊庆典 天家盛事简牒希闻迨夫 躬执通丧致戚尽礼崇祀 右陵豫配 高寝尤有以上光我 皇祖尊亲之大孝开史局设专员求遗事补阙略校 正编摩继成 列圣寔录每书一上再三盥阅发挥义例致精致详 于是 前编正编次第告成追述 帝业之艰难彰垂 圣谟于来许焕乎韪哉敦亲则优礼耆藩宴开惇叙 人家父子之乐行于朝廷体臣则旌褒旧学宠眷 亲贤明良喜起之歌形于篇什比岁开科一年两 膀增秋围解额广州县岁贡其嘉惠士林者至矣 六部分司三年考绩序进众职甄别群伦其董正 治官者详矣蠲逋负减租税赈竆乏恤雕耗初元 以后宽大之诏岁不绝书偶有水旱偏灾朝报夕 发动支国帑累万盈千不靳也帝耤 躬耕率先天下御园劳穑赏及农夫颁河神庙联以 祈安澜罢久安河工以息横氾尝于宫中为民密 祷嗜好通乎箕毕玄化参乎亭毒尧钦文敬何以 加诸秋官谳上反复披阅频年审用予以缓勾或 岁杪而释缧囚或佳年而宽大辟出首者免罪胁 从者罔治全活汉王七八万计恩信行于盗贼恺 悌流于桁杨禹重汤网亦不是过修大南会典详 政体也辑绍治文规正字学也开京试武科励戎 行也修城堡炮台严海防也流官改土著而吏安 官关津减税额而民乐业或因旧而致详有推新 而适治忧深虑远枉渐防微戚畹不得预政存大 义而全至恩西洋不许通商杜戎心而尊国势贤 良忠义诏立专祠所以励夫气节筹幄安边 御铭纪绩所以劝乎有功若乃 天纵多能几馀翰墨敷言为训资道开人 圣制文二集诗四集又有 御题图绘史论皇训北巡武功古今体格裁成辅相 历代帝王诸集不出六七寒暑书成一十四部而 止善堂诗交会集成于潜邸者又十六卷帝王传 授之原朝廷政治之迹寓于语言文字间干苞坤 符炳焕日星发六经之阃奥开百代之津梁鼓之 舞之以尽神为治教休明之一大运会自丁李陈 黎以前耒之有也文德既敷武功载缵内平土匪 外詟山蛮左顾右眄动有成算而于区处镇西一 事尤得御戎上策先是蛮民不靖狼狈狂暹奉我 皇考以仁覆物以智烛几先固吾圉用康我民积之 五年然后 命将出师声罪致讨暹虏乞怜腊酋归命乃锡之封 典下诏班师盖叛则震之服则怀之不究于武不 黩于兵所以为生民计耳凡此武功济威以德兴 灭继绝仁也禁暴安民义也今边陲无烽火之警 海内有衫席之安将臣雍熙于朝四民和会于野 然后知 圣人之功之德如此宏博自非聪明神武而不杀者 孰能与于此哉盖至善存诸 圣学神化发于事功用见于经天纬地而体则立乎 主敬道在于继志述事而要则随物取中明作有 功惇大成裕为臣者无怠修为士者无惰行为民 者无弛业在家而九族叙在国而百姓亲在天下 而蛮夷格化光六合瑞应十成治在七年效及百 世盛德大业至矣哉去秋八月 圣体违和犹勉勉宵旰可否万几批答章疏不爽晷 刻子臣寝门侍疾虔奉 愉颜方蕲 日晋康彊以为天下臣民之福岂知惟 天难谌惟 圣默契密奉 朱批遗诏以子臣嗣大统预宣顾命诸臣敬谨缄藏 迨奉 玉几道扬握子臣手殷勤 训谕子臣闻 命震惊五内摧裂始知 宸思宥密极深研几其于天人性命之原国家长远 之计尤若是其安详静暇正大光明者也九月二 十七日癸卯 疾天渐癸丑刻 龙驭上宾于干成殿 圣龄寿四十一呜呼痛哉攀髯号弓天震地裂从此 小子其何怙哉伏读 遗诏有云勿谓善小而不为勿谓恶小而为之至哉 善乎 皇考寔受之 皇祖而以命之小子於乎悠哉小子未有逮而仰遵 彝训敬践力行庶于 付畀之重或可少副焉 皇考遗命山陵不得多费财力 玉音在耳小子曷敢有越厥 志谨遵 成命奉于香水南之顺道山营建 玄宫隧道一遵 孝陵规制馀以礼约之于以表扬 皇考节用爱民之遗意敬卜今年戊申夏五月二十 四日丙申丙申刻奉安 玄宫上 陵名曰 昌陵桥山在望崖谷同悲欲报之德 吴天罔极呜呼痛哉嗣德元年十月甲子日子臣衔 恤和泪谨拜手稽首 铭曰 天眷大南笃生 圣神赫赫 二祖烈光 前人于穆 皇考之德之纯 圣以继 圣功齐德均善止于至明明以新 圣学帝治博乎弥纶对越在 郊彰格在 庙宝录瑶编以纂以绍肇复王章 玄宫隧道称 天诔 祖 世室右 考穹于陟配严 亲大报亦右 文母遹追来孝孝心不匮长信承欢宫朝寝问爱深 敬殚 五代同堂德兼福完 天家乐事庆洽人寰徽称荣镜彤管流丹生商表德 百世不刊优礼耆藩亲睦九族惇叙筵开支庶恩 录勇智股肱庞硕心腹 帝乃作歌懋勉交勖忠义贤良兴怀往躅妥以专祠 封建厥福博施济众闿泽覃敷蠲租释负润涸繁 枯一民有罪 帝矜其愚商汤祝网夏禹泣辜三宥肆赦刑期于无 全活汉土七八万夫政本仁恩治有典则省括于 度旧章是式一日二日万几致敕天计考成治官 分职品备机周百为整饰 帝道遐昌 皇猷允塞于皇作人棫朴菁义岁贡增广解额加多 一年两榜七载九科士林蔚彩学海覃波 宸章倬汉天包地罗文经诗史敭盛播和粤在初年 西陲不靖思敉图功徂惟求定赫我桓熊戢彼枭 獍暹既服义腊乃归命继绝存亡完师晏境烟火 不惊室家相庆功成缵武治大兴文国安夷服物 阜民殷道化翔洽至和氤氲十成纪盛巍巍尧勋 治在七年 上帝彰闻犹日孳孳弗倦于勤岁丁未秋力疾听治 母忘天下母忘小子 遗诏手批德音在耳㷀㷀眇微曷克继志戴 德怀 功高山仰止敬勒贞珉彰垂奕禩 免兴化十六州本年增征田土税 以御前天臣太子太保东阁天学士管理吏部 事务兼管国子监漕政印务充国史馆总裁 武春谨兼硕皇亲师保 承天风潦其被灾者赈给之 屋倒九百九十四 户亭祠十一所船 沉失二十艘溺死八 名氏各给钱有差 蛮土民名屋等 男女三 十六人 投居西宁府辖驻防臣 以闻令加心察验善为抚慰免致失所 初定行走武举恤例 钱二十缗 布二匹 是秋承天及南北二十府省 承天广南广义平 定富安庆和安江 清化宁平河内南定兴安海阳广 安山西兴化北宁太原谅山高平 田禾丰收 馀有灾伤者其租税炤项蠲减有差 十一月河仙巡抚阮伯仪折叙探访边情及拟请 防捡盘诘 高蛮国王委船往下洲商买携回 西洋道长道徒招诱我民暗访虚 寔请由南圻六省各于辖下防捡并 将民船前往蛮境商买者盘诘拏治 机密院 大臣奏言高蛮名炖既已束身归命盖亦自 求安利兹若有迎请爷苏道长以图煽惑原 从左道汉民亦不过狡狯小术而已谅未必 以此惹出衅端反贻伊戚若严行盘诘则小 民不免滋扰蛮情或致惊疑亦非策之得也 况爷苏邪教条禁具在要地方官妥为防范 何如耳请由南圻六省督抚布按等善体此 意密捡原从左道各社村或有道长暗藏即 行拏治馀加心开导留意无绥使之守法安 生则外来之衅可濳消矣 帝然之 吏部奏将南圻各省增垦田土议定赏罚有差 议炤绍 治五年 加赐安丰公洪保钱米 除常年俸外加赏递年 钱五百缗米五百方 赏给诸地方钦点员冬衣有差 谕以优礼臣 工中外一体 癸酉恭遇 顺天高皇后禫祭 帝诣 瑶宫行礼庚辰奉 神主升祔 世庙正案奉 圣位升祔 奉先殿正案先是礼部议奏历代庙祀三代两汉及 明均每室一帝一后唐宋有二三后清有三 四后并祔者位置亦无一定考之礼制诸书 皆以嫡母合祀惟主祀者乃庶母之子则以 庶母位于嫡母之侧一以正体为尊一以尊 统为重 国朝 太庙中室左奉 太祖嘉裕皇帝右奉 嘉裕皇后均南向左右诸室 列圣皇帝均南向 列圣皇后配 炤室者均位于左西向配 穆室者均位于右东向惟 左二室奉 太尊孝哲皇帝慈敏孝哲皇后均南向 慈仙孝哲皇后位于 慈敏孝哲皇后之次西向当初 世祖高皇帝参酌古今揆之名义甚明情礼甚安再 奉炤 世庙中室奉 世祖高皇帝 承天高皇后神主 奉先殿中室奉 世祖高皇帝 承天高皇后圣位均南向玆请遵 太庙左二室尊奉之制祔 神主于 世庙中室祔 圣位于 奉先殿中室均奉于 承天高皇后之次稍东西向庶于崇配之中得谦让 之意经准依议至是行之礼成 颁恩诏凡十条 一皇亲公国公郡公及尊爵各赏加 一级一京外官员经得罚俸处分不 论公私罪名并行宽免一文四品武三品以 上休致官员量与赏给一奉直诸 陵寝庙殿之前前朝先朝宫嫔各加恩赐一原 瑶宫之奉侍人等及典护仙寿门之员弁兵役亦恩 赐有差一恩赐戚里之文舍社陈族一文舍 社前经蠲免身徭三十年兹再蠲十年一戚 里之裴舍社前经与宋山县蠲免税例徭役 三年兹再蠲正纳身徭五年一停承天南义 治平次年阅选一次有老疾应将项者听各 单禀将项其始回到岁亦各从寔续著不必 责民修簿炤办事清即将总辖人数将项续 塡各数干汇通归用由部查炤一诸地方养 济所凡有鳏寡孤独及残疾无告 之人有司留心养赡毋致失所 免山西玲琛社钢矿税 以民不谙开采 赔税故除之 令承天治平清乂广南平富顺庆定边永隆采 买材木载交木仓储用 三万五千二百馀株 听扣除税额或给公 本以 便民 帝以开年居如清岁贡命礼部右侍郞潘靖充正使 鸿胪寺卿枚德常充甲副使翰林院侍讲学 士阮文超充乙副使 例以己 酉丑贡 帝御文明殿召对臣工命亲藩皇亲交武大臣侍坐 赐茶文五品武四品以上赏各项铜钱有差 增派安江戍兵 该省戌兵原派京省共一奇半 派办不敷兹准递年隆祥二省 各增拨弁兵二百五十人十 月朔往次年三月底撤回 准广平民 外海刚谏 澄海三社 抽兵造立漕船 赈清化多笔社火灾 有伤 毙 定选锋兵训练章程 先教以长枪鸟枪之法次 教以驶船点放之法就中 有武艺者练习致精有膂力者兼习技勇何 名别有长技如抛钉铢掷战烛氽水浮江之 类亦使一艺精能不必责备仍俟应募多数 材艺渐谙然后教以布阵列屯分哨设伏诸 方法以备临期之用以城西郭外旷地设为 演场以习水步诸技艺炮械舟船由武库水 师炤领备用间有演习大炮者于神机兵演 场习星准方法于南野垛场寔行施放方法 俟一年后娴熟分班以递年夏冬二孟为课 期兵部堂官并武班一员会同该兼管员覆 核一次何名依原项炤原增例给与何名陞 项降项亦炤所陞所降应得增例给与何名 二课连优月加赏钱二缗如有技艺出色或 兼通韬钤者摘出声请量与奖拔二课连次 重责笞八十如系材力日就劣弱或甘于 怠懦者亦摘出声请勒回兵民原籍充差 以署定祥巡抚黄收 现奉钦 点来京 调署刑部石参知 署礼部右参知杜光调署定祥巡抚兼硕布 政使兵部右侍郞范璝陞礼部右参知 钦天监奏言开年二月朔日食常度 帝曰推算虽系常度惟朕敬天一念敢不益励省修 庶期仰答 天心永邀 天贶 十二月 世祖高皇帝寔录正编宝帙成 共六 十卷 诛逆子阮畐畐屡辱骂其祖其父以告广义省 臣当畐绞罪具案上刑部以畐因酒请斩监 候 帝以畐甚悖逆诛之 定新铸铜钱例 六成庄烈赤铜一万五百五十 九斤六两四钱四成白铅薄片 七千三十九斤九两六钱并前次试铸流导 铜铅三十五斤六两共铜铅一万七千六百 三十四斤六两内友铜铅一万五百六斤十 四两铸九分钱现炤成钱二千五百三十六 缗八陌秤重八千五百十九斤一两零除收 来流导铜铅并穿缺钱文及渣滓细末秤重 二百六十一斤外每百斤成器八十三斤二 两零飞耗十六斤十三两零并成器飞耗每 百斤受烟炭一百三十七斤五 两柴木二百三十二斤七两 减承天左泽兴顾浮欧山蒲右泽等源蛮栅税 例 节因虎患疫死散落准据 蛮丁耗减多寡分成减税 大臣阮知方林维浃阮登楷黄济美阮廷宾等 在廷言语不和声色欠雅科道陈嘉阮居胡 进用等声参 帝谕曰一辰言语之闲涉于斥诮而细原其心似乎 有意矛盾该诸臣皆耆旧诚臣三朝辅治从来和 气相孚协心襄赞未闻有一毫私相排斥之意朕 嗣服云初经已再三训告优遇与同咸愿一德一 心以匡不逮该诸臣当体朕德意同寅协恭以唱 率僚属整修庶政不谓因以议论细故讥彼诮此 摘瑕求疵甚可怪也试思诸大臣犹有畛域其心 不相和信外而司牧下而吏民何以视效朕一秉 至公慎守成宪断难以私恩而废国法须当一番 惩儆用示责成阮知方等各降二级留赏科道陈 嘉等银各十两以为敢直者劝 辛亥 十二 日 帝恭诣 昌陵展谒分命皇亲公恭谒诸 尊陵 定 奉先 孝思二殿忌辰行礼例 正日 帝亲诣行礼前一日并黄 昏简派皇亲行礼 河静以北诸关津有抬价高无领征者准各派 部属会同省派坐征二年以定中价 给风难清商船 福建船泊 富安洋分 辛酉 祫飨 顺天高皇后飨礼钦奉登荐 祔案诸 庙殿亲诣并分 命如前 蠲承天广治河静秄秧钱十之五 蠲广治向化县并九州留欠银钱税 蠲减南圻局匠应工徭布 除河仙左奇兵一百五十三名额籍 逃散未 回故 定寿国公并陈族祠堂祀典 二祠递年春秋二 祭并岁除三节日 端阳诸礼炤原祀案数备礼供祀忌日该监 守员祇硕官项炤办寿国公并寿国一品夫 人忌辰二礼于寿国公祠行礼自嘉平侯以 前四代忌日于在贯陈族祠堂行礼陈族五 代坟墓递年清明省扫二礼及陈族初祖祠 并寿国公继室阮氏瑞祀事由监守员并该 族摘取祀 田供办 是年秋审经廷臣复审奏上 帝谕曰朕嗣统伊始闿泽覃敷其于用刑一事尤加 矜恤本年秋审前经降谕法司悉心审谳务从宽 宥兹据廷臣会审奏上朕详加披阅该等情罪不 同所当平情准理明定罪名用彰允当乃多裁定 宽缓之 各项囚犯五百二犯内减军二百七 十三减流十四减徒二减兵二十二 发省留养五减奴五安插一杖释五收埋银 放释七放释留养七释回伍三宽免二缓决 四十七停勾五现存仍留斩候绞候一百有 四官犯十七内减死发军二留监责赔六放 释四留绞候 一留斩候四 其奉勾准正法者四犯而已 缓太原各社村民漂散回复租税 免广义嘉玉文河二社村荒田税例 六十七 亩零 给征关税派员 京 派 养廉银 兴安省米所关山西 省程舍关兴化省馆 同保胜二关海阳省美良关宣光省三岐关 北宁省芹驿关谅山省谅成关广安省率司 林门安良三关太原省同姥关高平省那通 良马二关其奉充坐征派员员外三给银各 十两主事七银各八两编 修二司务十银各六两 议给京外载项船弁兵钱文 并兵炤平项先给 南圻各省每名一 缗五陌北圻各省并庆和平顺平定富安乂 安清化每名一缗广义广平广南等省每名 五陌在京派载该各省亦炤此先给至解项 事清优项之广义广平庆和平顺南圻两圻 抵京者加赏每名五陌优项之广 南平定富安又安清化亦同平项 镇边郡公绵害丰国公绵寖旷学各罚俸九个 月府属等坐降杖有差 科道邓明珍陈文懿条陈六事 一请六部属员 自郎中以下依 向例由长官择举不拘部内别衙或府县员 择其敏干谙详底人充举一请督学有缺以 进士副榜举人确有学行者举塡现在教训 曲地方官察系举人与监生秀才而确有学 行士子信从各仍旧留职馀寻常而可堪从 政撤回吏部换补哀病者勒令休养嗣有缺 由地方官遴从省候补或在贯举人何系孚 士望者奏请塡神无者报部炤据举人科次 或起复之进士副榜举人量地奏补若何县 士数稀少或近省府学者由地方官奏请裁 减训导一举人会试事清听各回贯肄习待 科何人愿雷监三年后分派诸省候补有愿 留监者亦听教训遇缺依前款办至遇县州 之缺地方官先将候补等员以次按补傥各 省扫额吏部将未经补教职之举人量地按 补向例行走之款请行停止一请尊生荫生 各由科期八试年三十挑补尊生中秀才与 举人同中举人与副榜同中副榜与第三甲 进士同中三甲与二甲同中二甲与三魁同 中三魁不次擢用荫生中举人以上尽先补 授中秀才仍留监肄业至挑选期命官略具 三场文体核寔中者分派候补不中留监肄 业一贡生限以寅巳申亥等年届期地方官 察访辖下秀才士人年四十文学优长操行 端正每府遴一人克贡由监臣核寔补八监 肄业考课挑选与荫生同一请诸省辖偶被 水旱灾伤临期或应发粜赈给由地 方官缮折奏办不愿领粜贷者亦听 均下廷 覆阅奏上准依议行 赈清化北宁山西诸辖民火灾 清化美都社北 宁黄云社山西 兑溪 村 减河内罗溪社织造局税额 原额各项纱四百 五十匹绉纱一百 五十匹量减 各五十匹 减平定源头六所税例 原额一千八百一缗零 以是冬蛮稀利少酌减 共三百七十一缗零现存应征一千五百 十缗零许人次年硕征嗣后再依原例 是年京外哨载各项船三百三十艘失事 因 风 二 十五艘 官船并兵有溺 毙者均准给恤 馀各清回 大南寔录正编第四纪卷之三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