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208 中华文库
卷二百七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 卷之二百八 圣祖仁皇帝寔录 |
► 卷二百九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二百八 圣祖仁皇帝寔录 己亥明命二十年冬十二月改给镇西官历户部 奏言镇西一辖既隶朝廷版籍藩僚均受朝 廷官职其攽给官历卷数岂可槩拘年前藩 国之例 向例官历一 卷民历百卷 请应视流官量减给之 岁给郡主十卷县君各九卷掌卫各八卷卫 尉各五卷管奇府县尉各三卷率队及从辖 正队长队 长各一卷 帝允其奏 命官清查平定以南至河仙诸辖以户部郞中 阮德护署礼科掌印给事中阮登仕等十人 充董理 增造御舟一艘名平稳舻命龙船管卫段恪监 其事 复开宣光谅山金矿 宣光粘山观光矿向例岁 征金砂四两增为六两白 玉玉辇矿金砂一两增为四两灵湖矿金砂 一两增为三两谅山罗山矿依向例岁征金 砂五两输 卖五两 广南派递金税输京属辖河东金户人数加多 金税一千二百馀两依限征收足额 去年人 数三千 三百四十馀人金税九百八十馀两本年选 期增续人数较胜七百八十馀人金税胜二 百四十 馀两 帝嘉之赏省县臣各纪录一次 定太医院属员额数 从七品医正十从八品医 副十正九品医生二十三 授阮文渭为南定水师中卫副卫尉黎有偶为 左卫副卫尉陈廷钉为右卫副卫尉 命署统制陈有礼率弁兵一千五百人往诸林 分采办楼棚材未 顺山工役未完复派管卫一弁兵三百雇拨承 天民夫二千应办命中军掌府谢光巨工部 尚书邓文添董其役 以左军后锐奇管奇武文斗陞署海阳右水卫 卫尉中锐管奇范文奉为耆武三卫副卫尉 原真腊国王匿禛之弟匿俺自暹率众来归俺 年前与其兄不睦叛依于暹暹人居之北寻 奔至是暹将质知回望阁城但留暹目巴勒 突等管暹兵数百防守俺久失志于暹谋归 故土乘其弛备乃纠党袭杀暹兵捕缚巴勒 突等十二人纵火烧城外民家携其眷属并 土民九千馀人船八百馀艘及象马炮械由 水程投海西界末 象二十二匹马五匹黄金 剑二把闲饰黄金紫金剑 一把枪炮四百二十一杆辆大刀钺刀十七 杷长短刀剑八百九十五把棃舌枪三百五 杆蛇格六十四柄蛇矛一柄扑刀一把铁镆 九件鼓三面大小铜钲铜舞五十五面鸟枪 铁刃四舌木牌三面红白缨毛十三朵火药 二桶铅弹一千四十八凡木瓢八十五件 先遣人赍书请兵接援镇西将军张明讲等 初闻报密计授海西府员派兵邀诸境上而 杀之复疑暹人或有追蹑增派官兵二千按 截并檄调安江兵策应密折以闻 帝曰名俺背叛之犯罪在不容杀之本无足惜但携 归之土民见此不晓情由未免惊讶所办诚为失 算急驰谕止之适署提督武德忠巡察海东闻俺 抵森守即往与海西署宣抚阮双清副领兵 尊室葵及在府前派管奇黎文由该队帮办 副卫尉黎苏等会于境上俺具以情诉并将 暹目巴勒突等犯献纳德忠等好言抚慰俺 俯首听命接引回城张明讲等乃摘俺之眷 属从党二百馀人分送嘉定永隆监禁馀土 民交所在府县尉照管随地安插以事八奏 帝览疏大悦曰如此筹办得宜殊合朕意宜即遴出 干员为长解将名俺巴勒突及蛮目最谙虏情者 一人锁送京师轮咨平顺以北派兵护递生致阙 下馀暹目十一犯悉诛之俺之妻子亲眷与其死 党严禁待案犯产八官其馀奴隶无知分插边和 隆祥诸省交民管束至如土民投归多数盖亦苦 暹之虐本非爱名俺而从之也兹初来饥渴情属 可轸准遴委干员率兵船运往钱六七千缗米二 三千方盐三百方分项赈给其头目等量给以纱 缎银钱又以武德忠等于谕未发到之先能随机 应事不动寸兵各赏加一级阮双清黎文由 增赏飞龙大金钱各一枚黎苏赏飞龙小金 钱一枚再陞授副管奇复调安江永隆嘉定 弁兵各一千定祥五百前往备差 帝谓机密院曰据奏情形则暹虏弛备谅已确见故 逆俺缚官率兵来投无人拦阻且逆俺起事纵暹 虏得报辗转派兵前来亦至数月方抵北寻奔想 此处正在空虚矣其谕令将军参赞立派土目大 员如茶龙壬于罗坚等令带土兵千数百人携十 日粮疾向虏境芹饰屯蹅破如暹虏敢与旅拒即 痛剿一番直抵北寻奔城虏若多兵固守势不能 下则耀兵城外一日乘夜撤回傥已先弃或守而 不固兵来即走则宜搜捕凡生擒暹目一人赏银 十两斩一馘赏五两擒暹民一人赏钱十缗斩一 馘赏五缗蛮土清人则驱之回田谷库贮尽以犒 师馀皆焚弃大炮则钉其火门或积薪烧毁或投 之江海令虏永不得用亦迅即还师勿可久留再 派属标得力汉弁三五人随往以观其进止仍不 得从中指画俾彼尽展所长又派副领兵尊室葵 带汉兵四五百后继按据芹师屯以为声援此去 一可以观虏中虚寔以为他日大举之图二可以 观土目有无出力以为他日有用之试机不可失 宜善体而行之既而茶龙等托以土兵恇怯为辞 且闻虏已有备事遂不果 以广安按察阮同科为户部郞中办理部务 召诸地方督抚布按领兵每辖一人以开年二 月来京届庆节日随班祝嘏 定边总督阮文 仲河宁总督范 有心隆祥总督段文富镇西参赞杨文丰南 义巡抚王有光广治布政阮登蕴广平布政 阮诒父安布政阮廷宾宁平布政陈文忠兴 化布政魏克循南定布政陈光进太原布政 黎长名谅山布政陈玉瑶边和布政范惟贞 河仙布政阮忠义山西署布政阮文贰高平 署布政潘偌富安署布政杜辉璟安江署布 政黎光諠广义按察张国用庆和按察武允 恭平顺按察阮国锦定祥按察何叔交河静 按察阮文辇清葩按察范克宅北宁按察范 世显广南领兵阮文谅兴安领兵陈玉谨宣 光副领兵阮登庆海阳己有副领兵阮文事 来京仍 留庆祝 又以河内北圻重地范有心有旨宣 召准海安总督尊室弼先于开年正月前赴 河内权领河宁总督关防兴安巡抚何叔良 作为海阳巡抚权护海安总督关防 以礼部右侍郞阮世檤为平定布政兵部郞中 武曰仕为广安按察均准留京称庆 帝以嘉定启祥寺钟祥福址谕省臣于开年四月旬 传集辖内诸僧设坛讽经三七日夜每一七 赈济一次 缓检阅北圻诸省军寔开年庚子届期简派文 武大臣分往以其值庆节故缓之在外诸省 弁兵递年春仲例有悉集操演开年亦准至 期各照当班者轮操而已 修砌京城左右后里面 前因雨潦坍圮 通长八十馀丈 命左军 掌府范文典董其役 授潘文事为又安卫卫尉宋有唐为京象二卫 副卫尉文廷养为河静左卫副卫尉阮有利 为威武卫副卫尉陈文馔为庄武卫副卫尉 改设安江河仙诸府县先是安江署布政黎光 諠请安折言省辖新设巴川乌门二府县界 落于永定县禾美安泰等村真诚玉律二县 界落于西川县全盛永元等村汉土民居闲 杂而不相属请照随联络分隶之俾易处置 帝曰镇西全辖已隶版图经设府县置流官若汉自 为汉土自为土将何以易其俗而同其化乎乃令 镇西商委参赞或协赞一人前往会勘随其 地势建置汇册以闻至是奏上准绥边府摘 玉律 原土 县 并与西川县合为西川一县再以 鸟门县 原土 县 改为丰富县隶之府衙兼理西 川统辖丰富新城府摘永安县三总别设为 安川县再以东川县 原属 绥边 隶之府衙兼理永 安统辖东川安川其巴川府 原土 府 分设为丰 饶丰成二县再以永定县 原属 新城 隶之府衙兼 理丰饶统辖丰盛永定隶从安江管辖真诚 原土 县 地势广漠以永济河之左四总 丁数一 千四十 馀人田土一千 一百五十馀亩 置为河阴县河之右四总 丁 数 一千四百八十馀人 田上二千八十馀亩 置为河阳县增设静边 府以统之府衙兼理河阴统辖河阳改属河 仙管辖谕凡汉民居于新县辖分者听别为 社村隶从新县流官管摄土民居于汉县辖 分者亦给以姓氏摘从汉县管摄使闲居闲 耕胥相视效仍戒戢汉民不得欺土民之朴 愚有意陵轹惟兵额原束奇队各有所属仍 前不改 安边一二两奇籍原真诚县第三奇 籍原玉律县镇西第八奇籍巴川府 土民税例亦姑从旧俗俟后徐议 定南圻垦辟荒田赏罚例 何辖增垦至八百亩 以上省官赏加一级 六百亩以上纪录二次并三月俸钱二百亩 以上纪录一次府县三百亩以上赏耙录一 次并三月俸钱二百亩以上纪录一次一百 五十亩以上赏飞龙银钱大小各四枚百亩 以上大小各三枚该副总一百亩以上赏钱 十五缗五十亩以上八缗社村长二百亩以 上赏钱二十缗百亩以上十八缗五十亩以 上十缗二十亩以上四缗再照所辖田畴荒 熟之多寡仍以增垦之数通算对抵分为百 成何辖荒废不及一成省臣罚俸三月府县 至二成馀罚俸一年一成馀罚俸九月不及 一成罚俸六月该副总一百亩以上杖一百 革役七十亩以上杖九十留役三十亩以上 杖六十里役有五十亩以上杖一百罢役二 十亩以上杖九十留 役五亩以上杖六十 户部奏言平顺以北诸直省田土之荒废犹多 闲有寔耕而著为留荒与已垦而未报征者 请以开年正月为始限六个月听田户或里 役陈首其寔耕者照等起征新垦者假限三 年而免其隐漏之罪若限外不首觉出即加 等重治至如留荒未垦者由地方官劝督垦 治每至年底以荒垦之数会汇奏册由部核 办其省府县及总里照所垦多寡分别赏罚 一依南圻之例 帝可其奏 帝御文明殿赐廷臣御寒药各一厂酒各一樽敕于 殿上拜谢以免寒冷复降谕皇子公亲公并 文武官员开年正月至六月俸例粮米换给 白米有差 权缓在京各所工役 帝谕日开年值朕五十正寿俯准臣工虔请举行庆 典见在插架彩楼彩棚及京城内外略加修整工 作多岐而节届隆冬连日寒雨朕宁缓工作不忍 令兵士冲冒风寒准即传旨凡一切工所权缓一 二日俟天气稍晴即工未晚傥一二处年内未完 姑待开年何忍视人受寒而不恤也其将此通谕 俾各知之 准诸辖民匠和雇来京应役者分项赏给钱文 一顶七缗次项 五缗或三缗 增定朝仪礼节礼部奏言开年恭遇我 皇上五旬万寿天庆节春首奉有颁示恩诏请于午 门楼上宣读 向例恩诏皆于太和殿宣读开 年元旦节内阎先捧宝诏金凤 筒安设于太和前殿正中闲黄案上俟庆贺 礼成宣诏官诣黄案捧金凤筒降自中阶由 甬道行内阁二员护随雅乐前导伞盖遮护 经中道桥转东登午门楼安金凤筒于正中 闲金案上宣诏官并内阁二员均于东厢伫 立皇子诸公文武百官随出排班三品以上 班在午门庭前四品以下班在金水桥之南 班齐宣诏官趋诣门楼正中闲阶上之左南 向立宣日有诏百官皆跪内阁二员捧出诏 书开展宣诏官仍于立位南向宣读讫内阁 二员再纳于金凤筒内咸趋出百官行谢恩 礼讫分班宣诏官即将彩绳系诏筒串于金 凤味圈内仍捧向栏杆外以彩绳垂下礼部 堂官一员接受诏筒置于龙亭上之云盘再 以彩绳繁结鏊仪舁行伞盖遮护雅乐仪仗 前导吏户二部堂官各一员具冠服扈随递 就敷文楼粘挂京尹并承 再稽诸明典百官 天耆老依例行拜诏礼 朝贺有山呼万岁之礼请亦参酌行之 太和 殿行 庆贺礼分班后赞唱员于立位出班赞嵩呼 百官拱手加额呼万岁又赞嵩呼百官如前 拱手加额呼万岁又赞再嵩呼百官再拱手 加额呼万万岁凡三次嵩呼弁兵歌乐人等 并齐声 应之 至如递年元旦节仍遵旧仪惟嗣有 大典攽示恩诏均于午门楼宣读百官嵩呼 一节凡恭遇大庆节者亦照此例从之 定河仙燕户税例 燕户二十一人身庸徭役并 免岁纳燕窝人各十两分为 一二三三项 每项一成 以户部郞中办理部务潘清简为通政副使仍 办理户部事务再充机密院大臣 授尊室帛为吏部右参知阮文询为吏部郞中 黎甲为兵部郞中专管枪炮火药二库陈文 瑑为吏科掌印给事中 以吏部右侍郞黄文演陞授左参知仍充诸皇 幼子师保刑部右参知潘伯达转补礼部左 参知工部郞中办理部务范士爱转补兵部 郞中署户部郞中阮叙兵科掌印苏珍并补 授礼部郎中与刑部郞中丁文辉工部郞中 阮文典均办理各部事务工部郞中阮议陞 授通政副使仍办理仓场事务 改定诸辖府州县养廉例 凡知府同知府知州 知县不拘署衔寔授 均照缺项岁给养廉钱并米折钱最要缺知 府六十缗同知府五十缗知州知县各四十 缗要缺知府五十缗同知府四十缗知州知 县各三十缗中缺知府四十缗同知府三工 缗知州知县各二十五缗简缺知府三十缗 同知府二十五播知州知县各二十缗闲有 何员经得降罚者但折除品 俸其养廉钱仍听按季祗领 命海安总督尊室弼遵议处置开尾鰕罟二帮 渔户先是渔户泰合利等情愿为氓著簿纳 税原督臣阮公著所办与原议抵牾复令户 部详议之至是议上以为渔户等向来站住 洋面往返自由所以原议便之携眷同居俾 有著落乃所愿登陆者既属无几又复狃于 旧俗递年四月回帆九月复来则是渔是匪 难辨假真乍去乍还仍无统摄安保其海氛 之永帖平今正值彼等投来之候请令督臣 尊室弼遴出干员会同广安省催来各帮头 目宣示以朝廷威德俾知感慕仍饬先携眷 构居帮内人等姑假限二年徐徐起陆扫数 再令将人船从寔汇纳其人丁不论在陆在 船均照清人例征税惟头目免征一年俾与 帮人有别其船艘定为三等税钱改纳花银 横五尺以下岁输花银八元五尺至五 尺九寸者十二元六尺以上者十五元 船头 既涂绿色请于一边刻广安税船等字一边 刻渔户姓名不必别给牌面又于帆叶墨书 广安税船四大字以便识认至如出海攻鱼 听各随便生理惟有愿回清国必须禀省毋 得擅自来往 帝曰一初经理亦须以渐其假限起陆想未尽惬人 情可令每船一二人登陆构居易于呼应身税姑 且宽免馀如议行 申定杳捡清商船条禁 凡有海分诸直省接报 清船来商者即派所在 府县或属省佐领廉明彊察者一人就船泊 处会同汛员催船户开示令编列舱口簿簿 内取具甘结明叙如有隐匿寻常杂货及珠 玉绉缓各项贵货甘受计赃科罪所隐货项 八官若敢有夹带鸦片禁物与洋人洋书者 甘爱死罪船货八官无悔等字样仍详加查 捡如捡获鸦片即将拏送按刑部原议罪之 其有洋人洋书临期具奏候旨馀如捡出隐 匿货项照价并赃论罪就中茶药器皿一切 杂货赃自一两以上至十两笞五十每十两 加一等罪止杖一百珠玉锦缎诸贵货赃自 一两以上至五两杖六十每五两加一等罪 止杖一百徒三年所隐之货并八官若派人 查捡不周及用情故纵别经觉出按律加等 治罪地方失察亦议及依据获赃分为十成 五成八官五成充赏告者傥商船别无情节 而派员并汛守藉 端滋弊各从严办 命河内于原宝泉局将贮库古号钱并与铜块 增铸明命大铜钱 平顺顺潘站有倩役者埋弃驿筒事发犯者坐 死驿丞坐罢臬司阮国锦降二级巡抚尊寿 德降一级命通谕地方嗣宜加心戒饬若复 有此弊其专司按察及督抚上司以至驿丞 驿目各加等治罪 户部奏言嘉定别纳各户有唐人屯田四耨二 百三十六人岁纳税钱人各六缗老疾半之 且彼等本自清国投来虽不与清人同帮而 税例岂应有异惟据所著贯址均在南圻各 省社村不知是原清人而冒著抑或我民而 冒从唐人簿额求免兵徭请令省臣察核何 人确是我民贯南圻各省者抽回受差如有 见成家产愿附籍于所寓者亦听其馀清人 插八属省各帮照从明乡例征税 有物力者 银二两无 物力者 银一两 帝从其议 山西美良县有总目阮渊因辖内潦水涨溢谋 欲毁河内彰德县私堤以通之邀请于县知 县王令琠即与有那堡率队范文龙亲率兵 民船艘带随枪械越境而来为所在民捍守 乃纵在行土民枪击七伤四毙事闻 帝怪之谕令山西拏送河内查办案上请问阮渊斩 决王令琠范文龙并绞候 帝以事同贼匪阮渊准即凌迟处死令捵文龙改为 绞立决勿俟弛禁 海安总督尊室弼疏请雇民掘取煤炭 东潮安 朗山产 出煤炭前者部春采取 十万斤届载期输京 帝批示曰尔省民人甫经完善不急之务何忍劳人 迟迟未晚也弼奏言辖民偶值偏灾之后重以秋 禾伤损民食颇艰咸愿赴工赖雇钱以养赡 乃许之 镇西各奇土兵来京应办楼棚 帝念其未有俸饷之例准在行管奇一月给钱三缗 米一方率队二各钱二缗米一方兵丁一百 各钱一缗米一方 河内奇兵胡文求闯八大宫门为锦衣盘获下 刑部议问死罪管奇谢光知革职为兵发楼 棚所效力 帝以门禁疏防当有以整饬之命有司于大宫门左 右之日精月葩门太和殿之龙墀并左右出 各设栅栏以辰开闭其日精月葩傍门并龙 墀左右出陛日闲半开以便官兵由此出八 夜闲放筒后关闭遇有驾幸应经过者则全 撤回宫后复如故复准兵部传旨守护皇城 之午门显仁彰德地平宫城之大宫门以及 日精月葩各所员弁照依议定守护人数应 直凡在京官兵并外官来京应得出八有吏 礼兵三部咨饬者听得通行馀闲杂人员并 在外弁兵以至民男妇等毋得混过违者拏 治胡文求寻改为减死发昆仑堡充军谢光 知起复该队 广治米贵命发京仓米一万方运往减价粜之 申定给引经过关汛条例 一在京绅弁吏役兵 丁或因公派或回班 以事回贯出诸关汛如陆路之海云广平武 胜等关水路之顺安境阳朱买越安从律日 丽等汛者文由吏部武由兵部照给引文惟 文武官员委使家人出诸关汛以外者文自 三品武自二品以上听自给引馀文四品武 三品以下各由文三品武二品以上官察寔 放凭听用私篆不得擅用公印凭内详叙缘 由人数及去处限期其所借抬夫但叙几人 不必明著姓贯一在京应役各色工匠如有 派往别辖及回班由工部放凭囚犯妻子眷 属愿从配所或应得回员在京由刑部放凭 在外由地方放凭至京由部换给一承天广 治广平之官吏眷属及所辖士民工贾与寓 在畿内之别辖人如有何往出关汛以外者 庶民则详与府县官吏眷属详与京尹并督 抚布按诸印官给许引文方得出去提督领 兵以下母得槩给若京官亲眷家丁贯在远 辖来京探省与在外各辖人有因事上京者 亦不拘水陆民庶由府县给凭其官吏眷属 听由里长认寔就近于所在府县验果给付 引文间或寓居接近省城及府县莅所者如 确有所在里保认寔不拘本辖别辖均听由 督抚布按及府县印官领凭各随其便至如 诸辖民有屈抑情状上京陈控者如有托故 取凭通行亦听一广南以南各辖人前往河 静以北地方河静以北各辖人前往广南以 南地方民庶则由府县给引至京由承天换 给官吏亲属则由省或府县官给引至京由 部换给如在河静以北广南以南无经过关 汛抵京者听由各色官吏或总里给凭但总 里只许给内总社人不得泛给别贳一水陆 路引文凭妇女童幼例无印票馀须详著人 数并去回月限傥有事故及途闲病患致销 限者听由所在印官换给若何员为家人领 凭却有诈冒者即惟家长是问部臣并所在 督抚布按以至府县总里有违例泛给者各 治以应得之罪一广平自洞海津次转出日 丽海口由海程入速江海口广南自清溪津 次由海程至承天承福津次此越海二渡并 禁由海云日丽二汛严诘若奸细得以潜渡 其奸者与船主按律治罪二汛员亦从严办 一凡水陆行者经过关汛屯守员役傥见何 人无凭并人数不符者即拏送所辖上司查 办若用情故纵觉出以犯者之罪罪之如有 索贿计赃从重论至如人数符合无疑即登 记放行母得勒令抄纳留难要索违者照随 轻重治罪其所在上司不 能申饬亦并交部议处 定水师各号裹铜船弁兵官给戎衣年限 何艘 有派 往外洋以程途远近为差就中小西较远以 一次抵二年江流波三吧凌吕宋稍远二次 抵三年新嘉波梹榔屿麻六甲较近一次抵 一年何艘无差派只留在船奉守者以二年 计为一年据自原领之年照此折算凑足十 年之限再听重给未及限而损壤者责赔 护卫司尊室辉违禁往来奠磐公普府第公不 之禁 例定尊室人员不得向皇 子公皇子亲公私门请谒 事觉辉满杖 发守护卫为兵公坐夺俸三月罚俸三月 户部奏言从前过故亲勋功臣子女年尚幼穉 蒙准给与钱银经今有十馀年者有二三十 年者各已长成请于开正以后停给从之 山西领兵黎辅珪卒以左军左保二卫副卫尉 裴文德为山西领兵 定民闲典雇年限 凡典卖田宅园圃者其田主 业主须先议明年限或五年 十年或十五年二十年于契内注明几年来 赎字样限满后业主备价来赎典主不得固 执违者按律治罪若违限而业主不来赎听 从典主管业不许再赎至如从前典契年限 不明者以三十年为限其未满三十年而契 内著有回赎字样者听赎如已至三十年之 外不论契内有无回赎字样 槩不听回赎告词立案不行 改定承天左右二丞诸省藩臬二司并府县吏 役员额先是科道邓国琅等上疏言诸地方 吏役数多不无冗扰请应量减以清吏弊宁 太护督阮登楷亦以为请 帝并令廷臣妥议具奏至是议上请随事务之繁简 定吏数之多寡从之 承天二丞书吏八品各 二九品各六未人流各 二十五北圻河内南定海阳山西北宁藩司 八品各二九品各七未八流各三十五臬司 八品各二九品各四未八流各二十五左直 广南左畿平定南圻嘉定永隆安江右畿清 葩又安藩司八品各三九品各六未八流各 三十臬司八品各二九品各三未八流各二 十右直广治广平左直广义左畿平顺右畿 河静南圻边和定祥北圻宁平兴安谅山藩 司八品各二九品各五未八流各二十五臬 司八品各一九品各三未八流各十五左畿 富安庆和南圻河仙北圻广安兴化宣光太 原高平藩司八品各二九品各三未八流各 二十臬司八品各一九品各二未八流各十 二何辖剩者省之欠者增之惟谅山藩司九 品四宣光臬司未八流十仍依原数诸辖府 衙最要缺者吏目一通吏八要缺者吏目一 通吏七中缺者吏目一通吏六简缺者吏目 一通吏五县衙四缺视府衙通吏各减其一 吏目亦同其剩出八九品书吏吏目等听留 原衙承办俟后补缺未八流书吏通吏由地 方照应留之数察其堪事者听仍留役馀即 放回民籍受差凡在额与候补人等并照例 给与俸饷使之常 川应务无分班 缓在京服色禁限 帝谕礼部曰服色条禁前经准依部议以开年正月 朔施行矣因念是年正值朕五旬庆节在京臣民 忻忭不比寻常若槩拘禁限曷足以慰欢忱兹可 即弛其禁凡京城内外官吏兵民等衣服如锦绣 绉缎纱绫红紫各色准如未禁前穿著俟至开年 七月朔仍依例行 河宁道御史阮有常以黎史续编书献 自元和 至德元 印本 二卷 准礼部并与诸地方节次递纳辖民所 献黎史旧编咎本 自永治以后抄本八卷自 德元以前印本二卷永治 以后抄本三卷 会典抄本二卷 送内阁收贮以备修史参考 廷臣疏举给事中邓国琅御史黎集陞署掌印 署御史黄敏达奏言在院科道资深保无过 咎盖不乏人廷臣却以此二人充举未足以 昭公论 帝白朝廷用人非止一端或以贤能或以资格岂容 私滥敏达所谓科道中有资深于二人办事无过 者是谁抑欲效毛遂自荐而故为是言耶其令明 白回奏及所奏资深于二人者仅一二月而名下 亦有处分敏达竟得罚俸六月 帝问阮公著曰汝为院长敏达所言曾有关白否乎 对曰否臣自兼领院职来玆科道所言何事 各自专印以至公出公回并不呈堂不独敏 达然也 帝日然则院长徒虚设耳夫朝廷设官部院寺省各 有统属今风宪中若是何以为准而示人乎著上 疏请咎免之 准定诸辖社民递年丁田执凭簿何社年内全 无除著增减仍依旧簿凭照何社年内有除 著增减由藩司催民向省据是年寔数改修 新簿馀在旧簿者不必重著仍押下印篆送 交执照省吏敢有要索者按律重治 向例年 修年簿 不论有无除著增减多费人工省吏因 而索取佣钱大社十馀缗小社七八缗 兴安巡抚何叔良奏言久安河左右两岸公私 堤坝本年秋汛河水溢八叠因风雨撞撼坍 缺多处经履勘应修筑者凡一万六千七百 八十馀丈工程属重请派拨南定原雇民夫 并属辖先兴三县快州五县以开年正月闲 起办许之 清葩静嘉知府悬缺省臣疏请以教授胡适会 陞署且言府莅五六年来官吏频因病毙每 临期派摄均有难色惟适会曾数次摄办人 地相宜谅亦克堪厥职 帝谴之曰知府例由廷举胡适会品秩稍卑何可轻 自题请如云府莅水土恶劣居者多病则此处与 省城不远非如岚瘴地头苟有患病亦是适然岂 必待胡适会一人而后可为知府乎况所云派员 摄办多有难色则使人不行何以为政总之出于 私意故不觉其言之无理也不准所请 海云关所窥望洋外奏报多迟防守尉守御等 坐革准递年十二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 增派侍卫谙详窥看千里镜者一人往与长 驻员弁 上驷二护卫警译 金枪邮政各一 驻防观看月一更 换凡洋外有各项大船往来停泊照例驰报 自七月十六日以后十二月十四日以前停 派 高平原布政丁艰陈辉朴原署布政调署庆和 布政武梃与现授按察裴国桢俱坐免先是 省属黎黄祯阮仲攀从伪辉朴等不能纠举 又节次疏举黄祯为经历仲攀为知县至是 事发各坐降四级调高平署布政潘偌庆和 按察武允恭前经有旨宣召来京庆祝准各 留省办事陈辉朴寻按补礼部员外郞武梃 裴国桢按补户兵二部正八品书吏 兴化副领兵陈文俊丁艰以神机左卫副卫尉 阮兼为兴化副领兵 如东南兴船派员公回言清总督林则徐与红 毛拒战各有死伤未知孰胜 帝谓侍臣曰红毛兵船不过数艘林则徐以全省之 兵何乃攻之不克况红毛涉海远来何所资粮而 能久与清人相拒岂有内为之应有所恃而敢然 乎是不过为此顽黠之态以示其慢耳大清当初 以一旅取天下兵力何其雄也此又何其委靡也 朕心寔为之不平且红毛前者为商卖而来所以 构起兵端盖以林则徐捡出鸦片抄没船货故耳 朕闻北朝皇子藩王文武大臣俱吃鸦片城门市 肆亦有公然排列其国如此何以律外国乎况闻 林则徐吃筒纯用金饰则亦自蹈其恶身之不正 如正人何今乃借此罪人弄出许多事来微之不 谨其流将至于不可遏此后又未知其何如也 改定 郊祀日期礼部奏言谨按礼记及周礼所载冬至圜 丘礼天夏至方丘礼地盖顺乎一阴一阳之 生也查之五礼通考唐宋常以仲冬合祀天 地于南郊或以正二三等月行礼者亦有之 又按穀梁传郊自正月至三月郊之辰也四 五月郊不辰也明初郊礼合祀岁以正月上 辛日行礼盖亦取交泰之象至嘉靖以后分 祀南北两郊仍遵古礼每岁冬至祀天夏至 祀地而以孟春上辛行祈谷礼又建荣雩坛 于圜丘坛外岁旱则祭以祷雨清典郊祀与 明制同惟常雩之礼以巳月龙见下日行之 盖依仿左传龙见而雩之文也我 国朝参稽典礼合祀 天地于南郊坛岁以仲春卜吉行礼诚以春日发生 之候载举明禋亦酌乎其宜也第递年二月 天气多未晴霁傥行礼之际适遇寒雨诚恐 或愆于仪若至三月亦是韶光辰节而阳气 日盛景明物熙于是月举行则对越仪章庶 臻妥善请嗣凡递年正月二十日左右钦天 监照自三月望以前蠲三吉日进呈候奉 朱笔圈点命官卜吉届日行礼向来社稷并中祀群 祀春祭礼各于 郊后举行然参稽北朝典例诸坛庙别以春秋致祭 原不与 郊礼相关今既以三月为 郊祀之期其坛庙各所祀事请岁以二月上戊日致 祭社稷次以癸日致祭历代帝王庙中丁日 致祭文庙次以己日致祭武庙馀群祀以次 致祭俾合礼意 帝允其奏准以明命二十一年施行为始 辛卯 祫飨 定在京各色工匠匠目赏罚例 以开年为始每 三年为一课督 工据三年所属诸局匠足欠之数汇修咨厢 由工部详阅核议何局工役稍繁匠目稍得 工巧而局匠全充者为一项各赏钱三缗何 局工役稍简匠目稍得工巧而局匠全充者 为二项各赏钱二缗何局工役亦属稍繁匠 目技艺寻常而局匠亦得全充者为三项各 赏钱一缗其逃欠以十分为率不拘工役繁 简何局匠目工巧而局匠逃欠一分以下者 笞四十每一分加一等何局匠技艺寻常而 局匠逃欠一分以下者笞五十亦以每一分 加一等均罪止杖一百革役发交本局效力 赎罪仍听该管各衙门别择工巧者充补其 所欠匠数额匠者由部催 塡募匠者由头目充募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二百八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