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未完成,一部分的原作内容还未录入。请尽量协助。
卷二百五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
卷之二百六 圣祖仁皇帝寔录
卷二百七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二百六 圣祖仁皇帝寔录 己亥明命二十年秋九月皇子绵宋奏言籍民潘 世云募得属兵一队请除授职官以率之其 从募四人亦请给凭队长削除民籍 帝日潘世云出力招募亦有微劳准补授队长率队 若从募等不过依附权门希图避就何功劳之有 各勒回原籍受差绵宋所请不合兵部不能执理 奏驳均罚俸三月准嗣后诸皇子如有委募属兵 充一队者只许一人率队馀不得以从募为辞声 请补官除籍以杜奔竞绵宋嗣有事应奏由尊人 府代题不得专折其府属定为正八正九书吏各 一未八流二十 例定皇子出阁府属司务或正八 书吏一从八正九从九各一未入 流三 十 河静归合汛山蛮献雄象一匹省臣以奏 帝曰此蛮一初向化出自悃诚其受之赏羽缎二正 飞龙大银钱十枚 演水阵于清福江命都统阮增明协办大学士 张登桂前往监视还言诸军运棹进止可观 而演放乌枪亦稍娴习 帝嘉之特赏水师提督协理以下至弁兵俸饷钱有 差 帝以西洋水战阵图示张登桂谓之曰水战之法如 贼占上风必然乘势追击则我船佯败因而放缆 返帆稍稍斜驶然后我之枪炮方可乘虚放击如 我占上风宜徐徐尾之勿可遽逼则彼不得以反 击似此类者皆可互推卿于公暇当熟观此图参 互斟酌以为演操水师之法 省河内青廉县城青廉乃里仁兼辖相距仅八 九里既有府城又设县城驻守弁兵烦于分 派故省之其县衙官吏合住于里仁府城 府 城 原山南镇莅规制甚广 维光骤亦于此合住 给在京文武品官朝服 帝谓礼部曰方今国家闲暇衣冠礼乐次第恢张宜 详查京官文五六品武四五品酌给朝袍俾朝会 之际彬彬可观用昭太平体制部臣奏请凡诸衙 卫何者已经制给则止馀照原设员数多寡 酌议给与以备公穿从之 文阶五品机密院 通政使司大理寺 尊人府承办司仓场枪炮木仓丙务武库诸 工所员外郎曹政副使每衙各一副太医院 御医副御医同一副六品吏户兵刑工五部 主事每衙各一副武阶四品护城兵马司副 使与监城网城二卫管卫同一副守护中前 二卫管卫司一副武库木仓二督工监督同 一副五品该队锦衣肃直各队一副长直常 直各队一副羽林左右翊十卫卫各一副神 机中右后三卫卫各一副前锋中前左三卫 卫各一副龙武中后二卫卫各一副雄锐中 前左右后五卫卫各一副京象三卫卫各一 副上驷飞骑轻骑二卫卫各一副五保十卫 卫各一副水师十 五卫卫各一副 命北圻兴化宣光太原广安谅山高平六省各 照部送色数式样制羽缎中开戎衣一百颌 在省行宫遇有朝拜诸礼节给擎执仪仗弁 兵穿服之 廷臣奏上复审是年秋审册特准减死发军发 兵者七十馀人有海阳斩候囚陈维屏年七 十五原犯杀人之案经省臣遵谕察验其人 果形体衰弱不能逞凶刑部声请应否听照 律纳银一千二百两赎罪 帝曰陈维屏所干命案常赦在所不原惟彼所杀之 人乃是杀人之犯与驱毙平民者尚属有闲且监 禁亦已有年今现龙钟衰老情亦可矜加恩准如 数纳赎 重阳节 帝因违和免驾幸御屏山准皇子亲公廷臣等于其 日登山赏胜仍照去年例赐宴赉以酬佳节 隔数日 帝御勤政殿赐皇子公亲公及文五品武四品以上 大小铜钱复宣召皇子公亲公廷臣于文明 殿赏银锭有差 颁铜钱通用于中外户部奏言国家所制铜钱 所以昭垂美号永示千秋若但留库则不惟 泉货未通而民闲亦不知所宝请将库贮嘉 隆明命大小二项铜钱颁布行用仍定为大 铜钱一当铅钱三小铜钱一当铅钱二凡在 官支发在民卖买与输纳税课者均依此例 对抵禁不得计较亦不得埋藏犯者以违制 论 帝可其奏令发库钱遍给民闲俾知式样 每社大小 二项各六 十 文 以右军左勇奇管奇阮文财为严武卫副卫尉 礼部议奏言国初朱建都城隍庙又增建从祀 二座左祀广平以南右祀河静以北诸直省 城隍之神其诸直省别有会同庙奉祀神祗 列位而无专设本辖城隍庙夫城隍之神攘 灾捍患寔有功德于民所在地方礼宜各设 专祠乃向来却于京师都城隍庙配享诚为 未当请行咨诸直省增制本境城隍之神牌 位于会同庙中案设祀馀庙内神祗列位列 祀于左右等闲匾额改刻为城隍庙以正名 义其在京配祀诸辖城隍牌位奉将销化从 祀二座各留三闲 原设每座五闲撤减 二闲两头均用砖壁 以贮 祀器惟安江兴安镇西等辖原未有会同庙 请亦各建城隍庙中祀本境城隍之神左右 各闲分祀本辖灵神列位 席制正堂前堂各 三闲及前詹合为 一座正堂梁心七尺三寸第二架各六尺四 寸承霤架五尺前堂梁心六尺四寸前檐五 尺振心各 八尺二寸 帝允其议 漕政奏言诸地方船额有板船 横五尺至 六尺五寸 竹船 横五尺至 十尺九寸 乃民闲私造只以通商而无公载 向来因循以征船名请改为板船竹船从之 镇西城臣张明讲等奏言属辖应设三十二县 节次拣补流官甫得二十三县兹请续设九 县 炉越歌诗福来歌讴望云输忠 花林桂林开边开边原府改 知县以候 补司务黎光笑等充办又各设训导一以充 职守 帝许之谕吏部曰节据镇西奏请分设属辖府县流 官经准依议行矣第分设一初就中府县惟海西 海东山静三府何府统辖几县已有天臣议准施 行馀诸县未经设置府衙俾有所统再此等县地 势之广狭民数之稠稀亦未曾察验厘整当一番 经画以正疆索其令将军参赞等即照全辖各府 并属河仙广边府何县地辖民数果已平适者应 仍旧贯何县人数过少者并省之其原滀册改为 总社仍照随地势联络酌定几县设为一府何府 兼理何县统辖何县即明白汇册具奏候赐嘉名 并颁给印篆讲等又奏言海西海东山静广边诸 府新设知事吏目等远隔家乡请知事照品 支俸吏目月给钱米各一充办各县训导月 给钱米视县职之半 月各钱一缗五陌 术一方十五碗 许之 改定广平以南沿途各站并所在民人捕杀山 兽赏格 杀获犛牛纳角每一对赏钱五缗杀 获猛虎每一头赏钱十五缗杀获牡 象纳牙每一对重自五十斤以上赏钱四十 缗四十斤以上赏三十缗三十斤以上赏二 十缗二十斤以上赏十五缗十斤以上赏十 缗不及十斤赏五缗获犀纳角每一端长七 寸以上赏二十缗五寸以上赏十五缗 三寸上下赏八缗二寸上下赏五缗 帝谕兵部曰平富顺庆四省地多林莽常有恶兽出 没为行路梗前经省派捕获无几未能一律清夷 宜遴出护卫警跸弁兵善射者十五人神机十五 人乘乌船一艘配以水师二十人驶至平定起陆 分往各省照领神功或乌枪并药弹人一百发何 处有犀象虎豹犛牛诸恶兽即射杀之杀获者依 新定赏格给予若虚发全无所获据药弹支费多 少分别笞责再传旨南义二省拣炮手各十人派 往平富顺庆等辖四省亦派炮手各十人分行射 捕赏罚如前均准以十二月各撤回伍 宁太护督阮登楷奏言属辖凤眼保禄陆岸三 县税例原从征谅江府暂仓今此仓经久朽 漏请撤之其三县税例钱粟嗣后输干省仓 从之 荫授开国功臣宋胡梅之后朱胡卷为次队长 奉守祀事 命礼部增制九旒九章冕服四副以备递年奉 充 郊祀执事皇子穿服 以河静按察范士爱为工部郎中办理部务原 宣光按察阮文辇为河静按察 立演场于南野命在京弁兵演放枪炮月派武 班大臣兵部各一人检阅定赏罚例行之 一 弁 兵演放鸟枪每人大发如中的一发赏五陌 二发赏一缗三发以上者为优项赏三缗中 圈一发赏没三陌二发赏六陌三发赏九陌 四发赏一币二陌五六发亦赏三缗就中有 不著垛者以中的一抵除不著垛二中圈一 抵除不著垛一所中尚剩几发照数赏给若 不中垛之数尚剩一发或无中的中圈而皆 著垛或有不著垛一发均免处分不著垛二 发者姑记过至三发者决笞一十四发笞二 十五大发笞三十率队每人二十四发如中 的四发或中圈八发赏钱五陌中的六发或 中圈十二发赏飞龙小银钱一枚中的八发 或中圈十六发赏二枚中的十发或中圈二 十发赏三枚若有不著垛以中的中圈照数 抵除若不著垛之数尚剩一发与无中的中 圈而皆著垛或闲有不著垛一发均免议不 著垛二发者亦姑记过至三发者笞一十每 一发加一等罪止笞五十一演放大轮车过 山神功各项炮每项六发其赏罚亦照弁兵 演放乌枪六发例行惟大敬施放较难赏加 一 倍 召诸皇幼子七人八侍 帝面命诗题比试以观所学皇子绵宰绵宓绵宇绵 守诗词稍通并加赏赐绵宸绵宁曳白各罚 三月俸绵寔诗未合格免议乃传旨申饬皇 子师保赞善讲习等嗣须加心教导俾诸皇 幼子学问日就月将若仍然无状交议不贷 皇长子长庆公因暇游云衢 社 各 野见禽为群集连射 二十发获十四禽及还以进 帝嘉之曰如此射法亦己习熟且须慎择精练者使 之随枪纳药不可经听躁妄者或至有误因 谓诸皇子曰汝等亦知游水乎先以浮瓢凭之久后 悟机则随水运动浮潜皆自由也我记少辰过江 岸有渔船二童儿约十岁遇雄象横渡江次二童 呼象名而骂乏象激怒来触其船二童投水下我 意其必毙顷之复见出头骂象象趁至欲打则复 潜于水良久象不知所从而去二童登船略无惊 惧乃知彼习于水亦偏有所长也 改筑广南旃檀堡石垒堡之四面原竖水篱守 堡率队阮文富防备稍弛忽山蛮率伙突来 队长潘文姜开堡门先走蛮众赶八剌伤堡 兵掠取械仗而去事闻姜坐斩候富发军省 臣降一级巡抚王有光即亲往相视形势疏 请量拨兵民采取山石改筑堡所运过山炮 二辆置之增给火喷筒鸟枪以为之备又言 向来五六七八等月农隙干净之候山蛮常 纠党潜下侵掠请递年至此等月预派管卫 奇一弁兵一百督同守御并驻防弁兵严加 防范至八月下旬仍量留率队一弁兵五十 驻守馀悉撤还 帝皆许之 兴化省臣奏言开年恭遇我 皇上五旬万寿大庆节在省蒙得预办彩棚一座其 材木经准山西省代之今届营构之期属省 绅弁全无亲预心不自安请派管卫奇一弁 兵五六十人以本年十一月旬来京应办 帝谕曰人臣事君能尽其职守即能尽其悃诚至如 一辰应办工役亦其事之小耳前者酌量省辖之 大小程途之远近准定兵数期限诸小省以兼辖 之大省代办不必多派用省劳费兹尔省既以为 请出自肫诚姑俯从之准以开年正二月内就道 亦可及事不必先期派往为也再传谕广安宣光 太原高平等省亦如之谅山募兵仅有四十 人准撤留在省不必来京仍摘率奇一拣兵 五十亦依此限派来 海阳富户四十馀人自愿供赀百金八百馀两 钱一百缗先摘数人来京预办楼棚届期庆 祝省臣以咨礼部部臣以闻 帝曰以此辖民数十人几及千金之费则此外未必 无争奇竞胜以博美观可传谕诸地方转饬辖民 有情愿来京称庆者其恭进土宜品物以至陈设 等项要量加省节无得过为奢丽至如楼棚材料 官为代办不至多伤财力若有奸巧之徒藉事科 敛者觉出重治永隆山西二省民户铺户等咸愿 自出白金 永隆七百两山 西六百二十两 干省楼棚附进而 免来京陈设 帝以其勉彊非出诚悃令止之 贬礼部右侍郞加参知衔充办阁务黄炯为工 部员外郎先是户部咨送嘉定和买产物炯 当在藩司覆报民价甚昻而官价甚低买之 恐为民病迨部诘问亦坚执前说且云抚此 乱后疲弊之民凡百皆难部臣坐朝论道未 曾目击故不见谅玆若声其为下为民之罪 请自当之虽然有 圣明在有千秋公论在部臣以事声明 帝曰黄炯有何不乐之心借此诋毁部臣而寓诽谤 朝廷不恤民隐之意且和买一事因国用不敷或 非税课所有不得不买之于民屡经降谕戒饬毋 得贱价逼勒官吏能遵谕而行则民闲未尝不资 厚利其有贪鄙致为民病则当指寔参奏或部臣 有意苛求亦即声参何故托此而寓讥讽乎令明 白回奏炯推归之商户之言请自认罪下吏部议 至是议上罪当革 帝曰黄炯事朕多年素知其为人躁妄每欲斥人之 短夸已之长而不自知其言之失也前者屡经获 咎曾与重惩以警策之不谓旧态不悛今复妄发 本应依议姑念平日尚有直性未至为弃人其加 恩从轻降补派从黎文德承办京畿水师事务再 从阮公著承办楼棚工役俾得随事效劳以补前 过 赐掌卫领侍卫权护虎威营印篆阮仲并与武 班廷臣同预廷议其待卫处准三日一就阅 是堂会办馀日听留公署 命锦衣卫署副卫尉阮进双兼管花炮队侍卫 长黎茂幸兼管尚茶院栽花队渔户 定在京窃盗条例 帝闻京城盗案屡发谓刑部曰朕观清史嘉庆年闲 有盗禁物帘钩者初以窃盗论改交刑部严议科 以不敬坐死夫圣人以不忍之心行不忍之政制 为条律所以使民迁善远罪与其有犯而杀之曷 若先事告戒俾知所避乎方今世界清平政从宽 大人各安分守法食德饮和乃尚有一二愚懵不 肯自耕自食共为太平之民敢于辇毂之下公然 偷窃罪不容诛第未明立严条遽寘于法殊非朕 先教后刑之意尔部可参稽律例酌议条列以闻 及议上准以本年十一月施行为始令即录 送粘挂咸使知之 一皇城内客殿处所有潜 入偷窃不掏已未得财不 分首从并斩枭一皇城之内务府左右卤簿 左右待漏及锦衣蓥驾兵舍所潜入偸窃官 财物者不拘赃数多寡首犯斩立决为从发 极边充军如乘舆服御物照窃盗宫殿例问 拟未得财者为首发极边充军为从杖一百 流三千里若职官军人财物照依盗文武衙 署计赃分别首从问拟一京城内舒光净心 庆宁等处恭遇 御驾临幸之日有潜入偸窃不拘已未得财不分首 从垃斩枭若非值临幸之日盗官财物者照 盗内务府财物问拟一巡幸驻跸之所有潜 八网城幔城内偷窃者不拘已未得财不分 首从并斩枭若驾未至或已回銮后有潜八 偸盗官物者照盗内务府财物问拟一京城 内仓库钱粮粟米诸物项有潜八偸窃未得 财者为首杖一百流三千里为从减一等得 财计赃自十两以下首犯绞监候为从发极 边烟瘴充军十两以上首犯绞立决为从绞 监候十五两以上首犯斩立决为从斩监候 至如木仓难在京城之外然所贮官物一也 有愈窃者罪亦如之一京城内王公府第有 潜八偸窃未得财者为首杖一百徒三年为 从减一等得财计赃自一两以上首犯发极 边烟瘴充军为从杖一百流三千里二十两 以上首犯绞监候为从发极边烟瘴充军五 十两以上为首斩立决为从斩监候一京城 内文武衙署有潜人偸窃未得财者为首杖 九十徒二年半为从减一等得财计赃自一 两以上为首流三千里为从减一等二十两 以上为首发极边烟瘴充军为从流三千里 五十两以上为首绞监候为从发极边充军 百两以上为首绞立决为从绞监候若盗官 文书事属关要者不分首从并绞监候一潜 八京城内偸盗人家财物者罪应拟绞仍依 律问拟馀军流以下各照本罪加二等流罪 如流二千里加二等为三千里军罪如近边 加二等为极边馀以类推至若城外如前面 之水师兵舍与夫城束三行城西诸园等处 有偸窃官军民庶财物亦照盗京城内财物 例治罪馀附郭以外诸人家各照律例问拟 一凡京城内偸盗聚伙自五六人以上城外 如前面之水师兵舍与夫城东三行城西诸 园等处纠伙自七八人以上不论初犯再犯 及赃数多寡为首斩立决为从发极边烟瘴 充军定案日须据获犯满数者方科此罪若 招出同伙在逃而非见获者各依所定本条 例科拟不得槩引此例一向上各条如有拒 捕伤人者不论有无得财并问斩立决如在 皇城内拒捕 者改为斩枭 治平道御史武衏海安道御史枚克敏上疏言 珥河一带其源头则兴化之洮江沱江宣光 之雷江泸江众水之所汇聚其中流一条沿 山西河丙兴安诸省亘千馀里然后注之南 定诸汛口常年五六七八月闲水势涨溢居 民常有垫溺之患自陈迄黎筑堤以御之事 属争河亦其势之不容已我 国朝开创因之修筑民亦稍安而国帑民功劳费 不可胜数嗣于十数年来南海沿岸沙培一 望无际诸汛口日已浅狭河水不甚通流冲 激奔放殆甚虽极力于堤条而亦不能坚固 民之被其害者屡矣且治水之道在乎顺其 势而利导之近者久安河一开湍奔之势比 前稍减此已然之明验也仍照明命十八年 北宁请浚天德江道以分珥河上流之水似 可底行按之图本下半截自嘉平立爱以至 于六头江潮水通流不费开濬惟上半截请 凿自玉江至安常江分颇属延长兹拟应凿 自机舍直通于盛邻更为近便 立爱玉江安 常机舍盛邻 俱社 名 帝谓工部曰北圻河防一事朕向来日夕萦怀凡可 以通水势杀河流未尝不多方筹画前此北宁请 浚天德江道朕以工役繁难行之又未必有利而 无害爰谕令且止今衍等陈奏但据图本而言未 曾亲履目击其令即往踏勘丈量里数行之果利 与否缮折以闻及术等还言经勘此旧江口属东 岸之春耕自此以至嘉林观晴江道久经湮 塞又甚萦纡其势已不可复濬而照之机舍 江分坍圯处正当河水之冲请因之开设江 口直凿至干观晴凡一千六百馀丈自安常 至扶宁诸江段随势挑刮视年前北宁省所 拟工役稍减其始虽不免多费工帑而疏通 之后河水有所分泄其利无穷 春耕观晴扶 宁均社名 帝曰北宁近遭疫沴重以雨潦民瘼未苏尚须加意 绥抚濬河之役非所急姑俟他口徐议可也 富安绥和县田畴多因江溪稍远委为旷王署 督尊室俍奏请开渠导水令民垦治成田凡 得一千馀亩 帝嘉其为民兴利赏加一级其田准照三年例起科 复令摘在省军流以下诸囚犯发往此处屯 植照依南圻各省屯植例月给人各米一方 派员办理户部潘清简以送星仁山二银矿情 形八奏言二矿银气未甚丰旺工程艰涩而 采得无多 帝念出差日久亦已艰劳乃召还遣御史黎克让武 德濡代之寻以银数日减罢其役复交矿长 领征 机密院大臣张登桂等奏言密谕红本有关机 要重大事体非比寻常之文书故临期发递 必有兵部片奏以重其事惟各省及奉派员 人既领这密谕红本遵行之后或办清或办 未清恬无覆奏未为周密又向来钦奉密谕 有事由督抚布按同办者有正由督抚或布 按一员独办者亦有由奉派员认办者就中 何者应留何者应纳未有成例请嗣凡各地 方官及奉派人员何日接到密谕红本颁往 遵行者如巳办请即明叙密奏如未清亦缮 片夹叙俟后办清续奏其这月奏只略叙何 年月日接驿站或侍卫递到奉密谕红本内 著何年月日院臣或部臣阁臣批奉等字毋 须明叙其中事理以昭慎密至如应留应纳 其事由省会办者红本留省尊藏若专由一 员独办奉派员认办者事清之后照事由何 部批奉即由是衙回纳惟事由院阁批奉不 便径纳即各兵部转交奉守不必追录 帝然之命著为例 以兵部右参知阮公著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命龙船管卫段恪率兵匠包裹金铤船 以库项 解出西 洋白铁函为之外涂松 油或紫蚁壳免致生锈 河内募兵左右两奇逃亡多数仅存五百八十 馀人准东为河内奇 北圻诸省奏报河道安澜命赍内帑香帛于山 西增办牲礼谢河神庙诸省官吏以至兵民 预在抢护者赏纪录钱文有差 命湘饰太和殿大宫门 并用朱漆金银饰殿之 前楹正楹两行柱饰金 龙云馀两边诸 柱饰银散云 派右军都统阮增明会同工 部堂官董其事赏董理以下至兵匠二月俸 饷钱 准定嗣凡营建工作等事如宫殿关重工部预 有看办工竣即请派大臣覆验馀属寻常者 由部司照例勘验科道停派 擢授工部侍郞陈文性之子陈文贞为司务陈 文盛陈文治并为正八品书吏由部按补 帝追念旧臣故特格予之 承天署提督黎策年届七十上疏请休不允 镇海城前面石埽为风涛撞缺殆尽城身亦有 坍坠者 帝谓工部曰这石妇经为波痕冲激人力在所难施 此城必须择地移建用壮海防第今潦候未便施 工其派出统制阮进林办理工部范士爱带同监 城并弁兵三百多备山石桩栅随势撑护以捍沙 脚而卫城身改设事宜姑俟开年再议 广南广义大风甚雨潦水涨溢广南城来民家 至有架屋而居不能自食者省臣先支出盐 米计口照给事闻 帝谕令察验尚有应赈者赈之再详访民闲如有愿 领糖桂公本即照米价发给广义仓储粟米 闲有渗湿请摘给沙糖公本以资民食 帝谴之曰秋闲风雨亦是常事汝等不能慎重国帑 先事堤防致仓储一遭风雨便至渗湿又欲将此 恶食与人以推卸其责如朝廷体统何乃派科道 阮仕登黎元鉴等前往检办至则在省已先 将湿米发了 帝恶其有心取巧准布政邓德赡革留按察张国用 降四级其已发之湿米减价对抵粟亦减价 变卖仍照应赔之数宽免一半被潦禾秧有 无力补植者以本年新收粟贷之河静以北 至谅山亦以风潦灾报谕准冬征租粟并听 折纳田禾有浸没者勘蠲其税民人有溺毙 者人给钱三缗家屋船艘有损坏者分项赈 给 大者钱三缗中 二缗小一缗 帝谓户部曰今年五六月闲经旬酷暑八秋有此风 潦亦气运使然耳 平定募得外籍民三十人准设为属省巡城队 命吏部挨次摘出六部属司司务或八品书吏 一人充为金吾卫知簿典守册籍三月一换 准锦衣金吾弁兵直在日精月葩门外者晴霁 日依例应直 四百五 十人 如遇寒雨只留二百人 日夜直宿馀听在兵舍应点 定南北两圻递年载项输京并派拨船艘例户 兵工三部漕政会议以为向例诸辖年常解 运粟米则由漕船帑项则由官船嗣因漕船 缺额以代役免役民船附之今官船增造日 多想已充派其民船应听行商受税仍约略 南北两圻应载物项与领载船艘之数酌定 去回程限 南圻递年应载粟十万斛米十万 方并产物合重约一千四百四十 六万九千七百馀斤及材板各项应拨安号 船嘉定永隆定祥各三艘海运船嘉定十四 艘边和七艘永隆十五艘定祥人艘广南九 艘广义四艘平定十一艘富安庆和各六艘 平顺十艘南漕船三十六艘凡一百三十五 艘载例合重约一千七百九十八万七百馀 斤领载一次如尚轻浮者加载材板或米粒 北圻递年应载米五十万方垃产物官项合 重约二千五百四十三万五千三百馀斤应 拨海运船在京十六艘广平清葩各九艘又 安十三艘南定八艘海阳五艘北漕船四十 六艘领载二次倍成二百十二艘南定安静 号船八艘领载一次载例合重约二千九百 四十六万七干二百馀斤如尚轻浮者加载 铁砖或钱文乘生官兵每运船每艘率队一 柁工二弁兵三十安号船每艘率队一柁工 二弁兵五十静号船率队一柁工二弁兵四 十凡所派自三艘以上各遴派管卫奇一为 之管解硕载南圻则由发项地方派领兵或 副领兵统管领载北所则由工部请旨简派 统制或掌卫督管其往南圻倾载一次者以 谷雨日左右会齐何辖应载船数少者只听 一起要于小满日左右抵京何辖应载船数 多者量分二起第一起亦要于小满日左右 第二起要于芒现日左右抵京往北圻领载 二次者先次以谷雨日左右驶往小满日左 右回纳后次以夏至日左右驶往大暑日左 右回纳南定号船应载一次要二月内抵京 以及摘派 领载别辖 何年遇有应增应减请临期奏请 遵行至如南自广南至平顺北自广平至清 葩洋程稍近由诸省量废号船奠海船运纳 帝准以来年载期施行为始户部漕政复奏言诸省 代役免役船兹既停免公载使乏行商深恐 贪利小民犹狃故态轻犯宪章其节次议定 盗卖釆粒及盗买禁物诸科条请由地方上 司转饬府县抄送所辖社村令船户各录写 一本执照再常晓示俾知畏法若尚敢有冒 犯别经发觉不但犯者按律科拟其所在总 里并府县亦以失察分别议处从之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二百六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