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199 中华文库
卷一百九十八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 卷之一百九十九 圣祖仁皇帝寔录 |
► 卷一百二十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一百九十九 圣祖仁皇帝寔录 己亥明命二十年春二月 帝驾幸净心湖科道陈著等九人上疏言天气方寒 圣 体违和新愈请暂停重驾不听及回銮 御文明殿召著等谕之曰尔等所言亦是惟此乃静 养之所朕体初健故欲于此颐养恭俟郊期耳非 耽于逸乐而拒之也念尔等爱君之诚亦可嘉奖 其各赏南纱二匹 帝谓机密院曰昨览诸地方督抚布按请安折内条 陈就中可采者少而不可采者殊多即如平富武 春谨之夹言买象高平阮世檤乏无事增兵武梃 请改革服饰干山蛮黎有德请查拏偸窃于邑里 凡此有何关要而亦以夹叙人奏甚至如郑文儒 请移林分居民欲悉撤人家屋宇何叔交请补臬 司佐领欲尽用刑部司员范士爱则混叙 圣寿节瞻拜于行宫而请敕下议定仪文总之谬妄 黩陈不通事理琐琐细细无一可观且朕自临御 以来路广求言虚怀采纳虽刍荛之贱其言有可 采者未尝不嘉纳而行乏惟似此所陈寔属不堪 八览可通谕诸地方督抚布按等如届请安期凡 有关民生利病官吏贤奸及有建白何事可以益 国利民者听各并列具奏至如寻常事件各照常 折递不必留俟请安期夹叙为也然此亦为所奏 不切事寔者而言若有所见闻稍可裨益者亦勿 以此番既经谕饬辄自缄默不言则有乖事君无 隐之义要须审当于理言及之而言则善矣 改定吏礼工三部岁给公需钱例 吏部原五百 五十缗改为 五百缗礼部原五百缗改为四百缗 工部原三百四十缗改为四百缗 平富道御史阮是上疏请严禁酒博以祛民害 帝不允谓之曰赌博之禁律有明条而酒以酬神亦 不可废地方官如能申明法禁常加化导何患不 能革薄从忠今却欲密禁严防徒滋多事且使吏 役因而吓扰更生弊端是未见其利而先见其害 矣 命宣光布政陈玉琳亲领弁兵数百进往按察 阮文辇行次协缉逋渠阮广凯辇初有旨陞 署广要布政以广凯久在逋诛截留在外查 缉节次弋获党伙虽多而广凯犹未到案玉 琳上疏请行乃许之 镇西城臣张明讲等奏言年前派往京象定象 弁兵五十人并与在城象兵三十九人束为 属城象奇一二两队今京象定象仅存三十 七人计自往戍来兹已经三载家乡悬远情 亦可谅请应更换 帝准兵部议令摘派定象奇兵五十人换戍定以三 年为限由城增募务足象兵三队即撤戍兵 回伍讲等寻以额象多数而应募无人请将 在城象兵见数三十人及原京象定象戍兵 愿留五人再摘出囚犯充市田兵六十五人 凡一百人并与新派定象兵五十人束为象 奇一二三三队使之训练许之 申定京外象兵诸条例 在京象额一百五匹雄 象每匹骑牧十人牝象 每四骑牧五人三衡弁兵仍留原额诸省雄 象每匹骑牧四人牝象每匹骑牧二人广洛 象额八匹象兵一队四十七人庆和象额六 匹象兵二队三十五人富安象额六匹象兵 一队三十一人各分为三班二班雷五一班 休息广南象额二十五匹象兵五队二百二 十三人平定象额十五匹象兵四队一百十 九人各分为二班一班留伍一班休息广平 象额扌五匹象兵二队七十二人广义象额 十五匹象兵二队七十九人平顺象额六匹 象兵一队二十人边和象额六四象兵一队 十八人嘉定象额十匹象兵一队三韦八人 缜酉象类四十匹象兵三队一百五十人并 留额无分班河静象额六匹象兵二队四十 七人祟平象额六匹象兵二队四十三人并 仍留想又安象额十三匹象兵三队八十人 清葩象额十匹象兵一队七十五人河内象 额十三匹象兵三队一百二十二人南定象 额八匹象兵三队一百四十九人山西象额 十二四象兵三队七十四人北宁象额十匹 象兵三队一百十一人各摘五十人束为一 队剩者从省差派俟后补缺海阳象额八匹 象兵三队四十四人亦束为一队河静至海 阳皆募兵无分班其年内象匹倒毙分成责 赔一条据新定象额之数改为京象三卫各 分为五成广南分为四成广义平定广平又 安河内再西六省各分为三成嘉定清葩广 治南定海阳富安庆和平顺边和河静宁平 十二省各分为二成镇西分为六成凡一年 倒毙至一成者自专牧之兵丁队长以至统 管上司分股摊赔馀应得处分均依向例又 定为三年一课以丑辰未戌等年起限其管 领管率以至专管专牧等何人已满三年而 限内每年各有倒毙者在京由部在外由所 辖上司核奏惩办至于三年内全无倒毙汇 奏候赏之例亦以丑辰未戌等年起限如一 卫一奇之中何队于限内或有象匹倒毙者 不预何队现得全完就中专管专牧及管率 等何人己满三年各于次年二月期汇奏 管领兼领之员本分玆得全完方准汇八 寻 以广平广南广义平定镇西象兵数多准率 奇仍旧照管馀广治以南诸辖并河静象兵 数少与又安清葩河内南定海阳北宁山西 新束象兵止有一队均省去奇名 如治象奇 改为治象 队馀以 类推 原率奇改补为防守尉或城守尉兼 管之所剩象兵准束补属省各队 南定定义 一二两队 河内河顺队北宁北雄队 又安清葩山西巡城各队 遣京兵水步管卫四弁兵五百馀乘清海定海 巡海乌船十艘分为二道一自承天以南至 平顺一自承天以北至广安巡哨海匪 建行宫于神符 社名属香水县 在利农河南岸 以为巡幸驻跸 之所命署统制陈有陞董其役 北圻诸省 河内海阳山西 北宁兴安广安 大疫省臣以奏 帝悯之谕令设坛禳祷拨医调治死者发库钱分项 给之 内籍人各三缗馀 二缗幼小一缗 改定诸地方丁籍名色 从前有外销差别并二 项准户部议凡预有官 职自一品至九品进土举人秀才荫子改为 职色项馀一切杂色饶荫吏役兵丁工匠改 为免差项原别并项有 庸无徭改为免徭项 命协办大学士领兵部尚书张登桂兼管漕政 以嘉中奇副管奇陈文常管金枪队前坚奇管 奇尊室鸾陞署神机杨武卫卫尉 广义平定旱 建海云山神祠 帝谕工部曰海云乃畿甸一大名山洵称灵地准于 是山之承天界分营建神祠由京尹雇民为之岁 以春仲致祭 在南海龙 王后一日 遇有巡幸经过去回辰各 命官致祭一次 兵部奏言递年恭遇 郊祀扈从弁兵多至七八千人应酌减为四千馀 中 道 一二三百前道后道各六百三十排列坛所 并斋宫六百四十排列左右两路三百应直 坛所三百水师三百分 坐各号船二十一艘 又向例天驾进行金 鼔齐鸣兹请自杨春岸上专用鼓迨至斋宫 始作金号停歇回銮亦然以本年施行为始 帝允其奏 丁丑祀 天地于南郊是年郊坛初建青幄于第一成建黄幄 于第二成礼成驾还斋宫群臣拜贺 帝谕曰本年郊祀前三日誓斋朕躬已觉感冒诸皇 子有欲改期者朕力拒而不纳夫已之微恙事小 禋祀事大况去年曾以春寒风雨改期已属万不 得已兹又可再乎朕自料精神犹健爰斋沐如仪 前一日带恙宿斋宫弗谓八夜病复发暴泻寅刻 朕力疾具服升坛更加山风寒洽透八机肤深恐 弗克将事有愆干仪何期 天地默鉴虔诚寒风立止淑气转生朕躬忽然精神 蓓加康健病若失所在周还中节大礼庆成皆蒙 穹未合眷 宗社垂庥其昭著明显诚未有如今日者也万目共 睹众耳同闻予小子感激之至不觉涕零 天眷愈厚敬畏尤深是用推广 昊仁弘敷锡类以彰国庆咸慰人情爰推恩凡六条 一执事及陪祀自皇子诸公至文武品官各 赏纪录一次一议建青幕礼部堂官及工部 堂官至督工匠役等交吏部议叙议赏一执 事官员至乐舞生赏给金银钱玆钱文有差 一扈跸及分派各色弁兵四千馀人赏钱二 千缗一执役宰夫膳夫民夫三百馀人赏钱 一百缗一承天六县二百馀 社村沿途迎送赏钱二千缗 赏奉充起居注并纠仪科道等员各纪录一次 科道非预执事陪祀 嗣以为例 亦有所司故赏之 帝初驾诣斋宫见夹路民人多拥挤争趋践踏道旁 塜墓者及驾还 谕内阁曰岁首明禋原以为祈福庆洽神人乃塜中 枯骨却为观者所践偶因目击不觉触动恻隐之 心其令承天府臣先示戒禁凡届期大驾经过民 人等听于道旁空旷处静立圜观不得向墓上践 踏违者杖一百楣号一月 帝又谓侍臣曰朕观清典郊用冬至日祈谷用龙见 日则郊祀原不拘以仲春之月且是月也雨则阴 湿太浓暑则阳亢初烈寒暑之交邪气易感本朝 以是月十郊不知从何取义抑当次礼臣以春祀 尚多故必于仲月郊祀而后群祀以次举行免致 日期之促乎则春飨亦在郊前又不可槩拘也又 曰郊坛奉我 世祖高皇帝所建其地诚为爽垲但近山寥漠一岁 中兵民聚会不过春郊数日而已故寒湿之气易 以感人今当如何筹拟营建绅弁房屋令民居驻 设立市廛则人烟凑集山岚可以渐杀矣 礼部奏言何例递年 郊祀准定从坛分献八 圆坛正献位捧樽爵四均用皇子诸公经制给九旒 九章冕服十二副本年 左右配位捧樽爵四改派皇子 原三品以 上官充派 权给六旒 五章冕服穿著行礼兹请行咨所司增制九 旒九章冕服四副届期备给以符体制从之 帝览黎末纪事见书中叙及本朝事辞虽鄙俚亦有 可采命送寔录所参考因与群臣论黎末故事曰 当黎之季政归郑氏群盗烽起如阮有球阮名芳 辈皆积年逋寇郑楹郑森乃能取次削平可谓英 勇奈何为谋不臧后来不免骄兵之变殊为可笑 郑氏内政不修根本不固伪西乘之遂移鼎祚盖 天使之为渊驱鱼为丛驱雀不然黎氏若存我 世祖高皇帝将终守臣节以事黎如周文王之事殷 矣庚申辛酉闲黎亡久矣而文书行下犹称景兴 年号垂之史册足以表百本朝不取于黎而取于 伪西其名至正其义至顺此乃天意非人力也昔 汤武征诛行权以济世然成汤犹有惭德武王则 为已甚矣又曰年前命修政要其起居注有遗却 一二月者向来登记朕末尝亲览不知所书果已 皆信笔乎昔唐太尊欲观史书褚遂良以为不可 盖以人主观之则史笔有不敢尽夫君子之过也 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纵不形之载笔天下后世 独不有公议在乎 召平富总督武春谨安静总督谢光巨清葩总 督范文典来京瞻觐 增设南定渭潢关定安总督郑光乡请安折言 南定自设置辖分来兹以南商船日渐凑集 其驶往兴安海阳河内及南定太平建昌等 府者已有万宁 属南 定 纯美 属海 阳 米所 属兴 安 诸 关征收税例惟往南定天长义兴等府及宁 平者原无关税夫同一商船也而有征无征 殊未均平请于渭潢 社 名 江次设一关所又于 浮沙 社名渭潢江与 宁平产歧分处 安朗 社名珥 河下流 各设一支 关凡船筏往来商卖照货量税依上量下除 下量上除之例征之惟民闲小船载杂货就 市贸易与应载船帮带来杂货兑卖者不论 多少均免征 帝嘉其见理明赏加一级准派省属坐征其税以三 月朔为始 试驶新造气机船于香江 帝幸观之水桶破漏气机不转专办督工等各锁禁 复逮系工部阮忠懋吴金麟责以妄奏寻释 之 前此阮忠懋等看办此船工竣以轮转如 法人奏至是因车运自工所至江次途间 摇动水桶破绽以致 气机不转故谴责之 科道阮叙等上疏言忠 懋金麟乃是堂官如有罪罚之可也今既枷 禁寻复开释俄顷之间荣辱相悬恐于体臣 之道有所未尽 帝以所言非理令明白回奏叙等自认谬妄请罪 帝降谕曰朕自设置言官以来凡有谠论忠言一皆 虚怀采纳盖惟导之以忠正之言岂导以乖谬之 言乎夫待臣固当以礼而赏罚天权自古尧舜禹 汤不能舍此以为治国家纲纪要在严明总核功 赏罪惩凡有罪者则毋论天臣小臣惟有执法从 事然亦从中斟酌如无心过误往往格外施恩罚 之使知自省而赦之使得自新想已是威中存爱 法外寓仁何曾有不善处兹阮叙等犹以为言其 意似欲罪亦勿问误亦勿赦则何以示劝惩而昭 董饬乎本应交议姑念见识之差准从轻各罚三 月俸 帝谓侍臣曰朕尝观稗史明朝有一御史招缝匠制 衣匠问官人人台年资久近御史曰何用问此匠 曰衣之长短各以年异新八台则衣前长后短二 三年则前后相称既久则前短后长御史曰何故 如此匠曰新八台者搏击豪彊气满趾高其容仰 故衣前长中年气渐平故衣前后相称久后已经 沮挫气馁心愧其容俯故衣后长此虽戏言亦足 示戒居是官者必得老成谨厚底人则无此失矣 又曰汉史载贾谊治安书语多激发暴露乃战国 纵横之学非王道之正论盖其少年新进喜为多 事若用之必至一番更改如王安石才学岂不及 贾生而为政酿成烦扰赤由行之差耳不可目为 奸邪也使文帝用贾生未必不为败露之荆公故 远之长沙将老其才以为他日之用非弃之也文 帝待臣下一片苦心千古不白 定制给皇孙冠服式 衣裳补子依年前制给亲 公子式惟春秋冠饰金花 朵三古图垂文各二 蛟则长子四次子二 命宁平布政陈文忠带领弁兵七百往天关府 诸林分巡捕郭必济丁世队诸逸犯必济等 自官兵撤回之后潜窜山林省派全无一获 忠上疏请行 帝乃严限而遣之 赐镇西王兵分班归农 谕曰镇西边陲重地外防固不可忽但事势须审乎 张弛之宜而弁兵亦量与休息以舒其力盖丑虏 素为狡谲如欲潜图窥伺必于冬春之交至于春 末徂秋则主客之势相悬彼纵有邪谋断不敢越 界前来送死故冬防最要而春夏秋之边备尚觉 稍舒若我兵终岁在外堤防反非以佚待劳之长 算况属辖土兵多以久戍为劳而各头目亦以养 兵为费权辰审势正宜便之且耕且守方是远图 准将军参赞等照在辖土兵二十四奇酌量分班 只留一半在伍分往诸要地防守馀一半放回耕 作每二月一换以均劳佚至十月朔冬防悉集如 数此乃寓兵于农之遗意也嗣后递年春仲照此 例行 帝谓机密院曰镇西新设府县流官一初抵莅其所 居屋宇不免责之土民构办虽此处材未所产人 工斫作所费无多然初来遽已动及民财民力殊 非朝廷设官为民之意可传谕将军参赞等即照 现设府县各所府给官钱五十缗县四十缗使之 雇造要在可容居住再岁给公需钱府二十缗县 十五缗又府县等均是远宦带来资斧未必盈馀 加恩赏给钱支一次府员各十五缗县员各十缗 嗣有增设亦照此例给此乃朕弘施惠泽边远不 遗其各府县等如有所在民情信服准据寔具奏 候旨奖赏若欺他蛮土无知肆意苛虐及冗扰滋 弊者罪之 准安江土兵安边各奇管率人等照依镇西各 奇之例按月给钱有差 寔授管奇副管奇月 各钱三缗该队正队 长试差率奇及充 率奇月各钱二缗 命又安派探南掌万象诸国 帝谓机密院曰客年南掌委人请罪再恳输诚纳贡 朕以前此为暹嗾使侵扰镇宁致令逐回其使顾 彼一穷僻小邦屡苦于暹胁制不得自由其瞻仰 本朝亦出于向化悃诚原无他意今未审其国已 未宁静暹虏有无使监其国又年前万象为暹所 灭国长阿弩之子曷蛇芃窜走何处一向无闻其 国城今有何人居住抑尚留为荒莽虽边夷僻远 得失无甚相关然亦不妨一番访探以详虚寔可 传谕又安省臣委员往探此外别有闻见亦一一 登记俾悉情状及派人还言初至万象见暹牢民 居相闲侬开有一大堡暹兵守之国城委为 荒莽其曷蛇芃年前乘船窜走绝无影迹复 往南掌见有暹兵留守约二百馀半住城中 半住湾江南岸其国长已没暹人立其子𨱑 朗为国长弟曷蛇笔为副皆居于国城省臣 具以八奏令赏探子钱五十缗 阅选承天广治广平广义诸辖 广南因省务殷 繁展至七月行 之 分命户部左侍郞尹蕴署礼部左参知尊 室帛广南布政王有光署富安布政杜辉璟 等充钦差选场官及总册上胜数颇多 承天 胜十 一成广治胜十七成广平 胜十五成广义胜十六成 赏选官及省府县 级纪有差 户部奏言向来诸地方阅选社民修簿其逃注 簿者犹著为寔纳民项选官汇修总册亦然 迨部核议亦据册分成较算酌定赏罚且选 期丁数之多寡地方并选官之功过系焉若 仍前含混不无幸滥请嗣凡社民选簿与选 官总册但照见在人数著为寔纳其逃注簿 者摘为别项同与老饶饶疾一例在部核议 登耗分数亦毋须以此加八庶名寔相符功 过各当 帝允其议准以今课施行为始又以小民近多避就 丁籍稀少准嗣后诸辖如次年正届选期其 自上年四月朔额籍既成以后所辖民人或 有始回及到岁并不得投充诸衙吏役兵匠 仍由里役续著至选事完方得投于别衙违 者按律治罪 建觉皇寺 原潜邸在京城东南门内端和坊前 殿名大雄殿后殿名大宝殿寺前建 左右堂各一 后设僧房二 帝谕曰此乃吉祥之地因而建立梵宫永祈应祐其 令兵部量派弁兵五百人为之又以大宝殿之前 左潜邸初有浚一井水清而甘赐名芳清井 井之上面改砌清葩石傍建瓦亭一竖石碑 一用志芳迹 命官纂修尊谱以吏部郞中兼摄尊人府左佐 理黎谦光充总纂修安静道御史刘揆充纂 修其 玉牒展至下年简员充办向例尊谱三本正本一藏 中和殿副本二藏尊人府史馆各一 帝以尊谱非 玉牒比攺定正本一藏于尊人府副本一藏于史馆 而省副本一复准礼部议凡尊谱内有封爵 者书爵有官者书官其全无职爵者书名均 冠以第几系皇子等字再各系女谱名上削 玉字改书氏字诸亲公之女亦然嗣以为例 立诸过故尊亲坟茔碑志尊人府礼蔀会议奏 言谨按礼书所载碑者乃古人悬窆之礼后 世因之有立石碑于墓前刻官爵姓名有下 志石于圹中备列官爵姓名世系生卒年月 其制各有不同均之以示志别而垂不朽也 又参之清典亲王以下墓碑高广体制各随 其品秩而为之差兹请照近支尊亲茔前各 建石碑一其经蒙封赠皇太子王公公主采 地者从赠衔镌刻馀凡有谥号者从行次谥 号无谥号者从行次并旁刻何年月日辰薨 如行次并薨卒不详旁刻原讳某字用垂永 久 一先朝皇子经蒙封赠英睿皇太子之寝 海东郡王之寝顺安公之寝广威公之墓 太平公之墓碑式身高二尺一寸模一尺三 分厚二寸五分顶高四寸横一尺二寸一分 趺高五寸长一尺五寸三分横九寸通高三 尺一先朝皇女故皇女经蒙封赠隆城太长 公主谥贞静之寝福禄太长公主谥柔嘉之 寝明义太长公主谥贞烈之寝禄城公主谥 端洁之寝及有谥号者六寝墓碑式身高二 尺横九寸厚二寸五分趺高四寸长一尺六 寸三分横九寸八分通高二尺四寸一先朝 皇子皇女故皇子皇女无谥号者十三墓故 皇子皇女早殇者三十六封同为一茔碑式 身高一尺五寸横八寸二分厚二寸五分跌 高四寸长一尺四寸横八 寸二分通长一尺九寸 帝允其议令有司依式行之 戊子清明节 帝诣 天授陵省谒礼成命驾登翘龙山相万年吉地 谓从臣张登桂曰此处前堂窄狭又北伺且阴宅犹 阳宅均利东南向北向寒气朕心诚所不欲况距 江岸稍远若于此营建兵民抬递砖石为力甚艰 宜于接近 天授陵或诸 尊陵沿江处别择吉地又宜东南等向乃可寻复登 天庾山相万年大吉地 谓何维藩曰此地形势亦狭明堂水直放又北向朕 心亦所未安可再于接近诸 尊陵别择务得案山整齐明堂宽广而宜东南向者 是吉兆也及还与群臣议营建规式 问潘辉湜曰朕闻故黎坟墓不封不树不欲后人知 葬处有诸对曰黎初建有陵寝界柱石碑其衰也 渐致頺废郑之坟墓则下列砖石坚固而上 面不封 帝笑曰何必疑忌而掩匿若是乎何维藩因奏言臣 去年自宁平还过清葩见一旧坟去新开河 三四丈许其上面平坦旁有石碑刻云黎某 帝陵 帝为之慨然乃命礼部行浴诸地方遍访黎以前诸 帝陵备礼谒告何所有頺废者封筑之 命官致祭黎庙 谕曰本朝之得天下原取干西山之手非取于黎之 子孙既得之后其所以待黎氏者胤嗣有公爵之 封遗庙有辰祀之典虽周家忠厚殆无以过不谓 黎之遗孽维袄维良辈忘恩反噬自蹈刑诛而其 族亦不曾连坐分插于南直地方黎之庙祀复准 给与祀田庙夫交所在民认办永妥焄蒿如此用 心诚仁之至义之尽也重念黎家贤君迭出德泽 在人比之安南历朝为较胜不忍以其子孙不肖 遽尔恝然兹节届清明缅思往迹不觉耿耿于怀 准礼部撰拟告文先吞清葩预备三牲礼品仍派 科道一员前往黎庙致祭之 改造护城河玄鹤桥命承天雇民三百人应役 优给钱米 申定南圻关津征商税例 一商船装货行商六 省向例四尺以上每 次税钱一缗五陌五尺以上三缗六尺以上 五缗七尺以上亦照六尺之例征收兹定为 七尺以上每尺加二缗凡七尺以上每次税 钱七缗八尺以上九缗九尺以上十一稽十 尺以上照此递加一六省船行商镇西向例 四尺以下二缗一陌三十文五尺以上六缗 六尺以上十缗兹定为七尺以上照前各加 一倍凡七尺以上每次税钱十四缗八尺以 上十八缗九尺以上二十二缗十尺以上照 此递加一巴川船行商镇西向例五尺税钱 五缗六尺六缗七尺七缗兹定为四尺以上 各照行商六省例加三分之一凡四尺以上 每次税钱二缗五尺以上四缗六尺以上六 缗六陌四十文七尺以上九缗三陌三十文 八尺十二缗九尺十四缗六陌四十文十尺 以上照此递加一南荣商船向例三项五尺 以上税钱一百缗二项六尺以上一百五十 缗一项七尺以上二百缗八八以上未有例 定兹定为八尺以上每尺加五十缗凡八尺 以上每次税钱二百五十缗九尺以上三百 糌十尺以上亦照此递加至如商船经过三 五关所只据头关纳税馀关免征并年内行 三四次按次征收及量收盐 米折除税例一依节次议行 遣工部郞中黎文秋谅平道御史潘靖等七人 分往南圻六省和买物项 户部奏言北圻沿边诸省金银矿近来见征者 税额有减无增而封闭者亦未开采皆由地 方官鲜以公课盈缩为念致使土地所生之 财不免为狡商奸民私利请派出科道察验 之 帝乃遣御史阮文振武术等分往以其状奏准部议 见征诸矿何所气脉稍旺于前者增其税未 甚丰者仍依旧额封闭诸矿何所气脉复旺 者开采之 一增税额八所太原金喜金矿原 岁征金税十二两增为二十两凭 城金矿金税十一两增为十五两那岜金矿 金税四两增为六两北宁丰常金矿金税六 两增为七两太原感乐银矿银税七十两增 为一百两叫娘银矿银税四十两增为六十 两宣光聚隆银铜矿银税四十两增为八十 两南磴银矿银税二十两增为三十两一依 旧额四所太原爽木金矿金税七两宝囊金 矿金税六两谅山农屯金矿金税六两春阳 金矿金税四两一封闭复开采九所高平靖 陀金矿原金税三两上坡下坡金矿金税四 两谅山罗山金矿金税五两宣光粘山观光 金矿金税四两白玉玉辇金矿金税一两灵 湖金矿金税一两兴化本鲁金矿金税六两 嘉源金矿金税二两蝎螉金矿金税五两均 由诸省募人领征于开采辰详加勘验应依 旧或应量加酌定折递一仍封闭九所宣光 琅改道院金矿茂裔金矿琅玕金矿谅山右 邻金矿同仆金矿高平永江金矿太原纯茫 金矿福山银矿芃山银矿均由诸省 饬所在民严防年一覆勘据寔具奏 命协办大学士领工部尚书黎文德退出机密 院专办部务 以署礼部右参知尊室帛调署吏部右参知 遣京畿水师掌卫范文局管卫胡公什黎文饶 管将兵船督海运北漕等船艘运北圻官项 粟米输京 立诸 尊陵葩表柱六所 柱高一丈三寸横二 尺基高五尺横三尺 谕曰本朝 列圣帝后诸尊陵多近临江次乃向来公私船艘经 过率意喧呼揆诸敬其所尊之义殊甚乖违当明 立条禁俾知谨避其令有司恭照诸 尊陵何所在江边者均于津次砌筑葩表柱二以便 志认嗣凡扈驾官兵及常日官军人民船筏如有 经过屏息而行不得呼喝喧噪违者杖一百枷号 一月著为令 帝诣 世庙观工作因问潘辉湜曰黎代庙制何如对曰黎 庙用工字样庙之中闲奉太祖位两边奉诸 帝位每遇讳日只据正案行礼无迎出别所 帝笑曰凡有事于左右神位必于正案祭告岂非未 合礼乎因 谓侍臣曰我国家之称帝号寔自我 皇考始朕为万世创制典礼别修 世庙后以世次崇奉同在此庙幸邀 天眷国祚延长九世之后不妨复修一庙后世置议 者则礼宁失于厚亦何不可之有哉又问黎郊祀 何如对曰郊坛封土作室前有旷土以为耤田递 年郊礼成后便行耕耤其礼亦有命官进耒 但三举而已 帝曰耕耤之礼必须三推三返躬亲其劳以为民先 若只三举耒何以劝率天下乎 又安省臣奏言属辖镇定甘吉县民前因流散 递年逋税土目请以雄象一匹折纳馀恳展 缓 帝念其民甫经回复尚未安生特准收其象欠者悉 蠲之 降戸部右侍郞潘清简为郞中办理部务初有 地方章疏事属戸部者其疏奉朱批而忘却 用宝清简以堂官又值番当直不能检出下 刑部议请问革乃改降是职 河静署布政段谦光河仙署按察黎文寔俱病 卒准各予寔授照品给恤以刑部署侍郎武 成丰为河静布政护理巡抚关防署镇西粮 储道黎文谦为河仙按察工科掌印给事中 武名硕陞署镇西粮储道 以戸部员外郞阮文询陞署武库郞中会同阮 文政护理武库关防 建广南水山坊门 水山乃五行由之一其山石 级原砌砖柱改作坊门门桂 用石横架铁梁插以石 片刻洞天福地四大字 改定谅山侬人税例 省辖原白布寨侬民六百 馀人岁输银税人止八钱 改为一两与诸 省侬人例同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一百九十九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