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197 中华文库
卷一百九十六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 卷之一百九十七 圣祖仁皇帝寔录 |
► 卷一百九十八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一百九十七 圣祖仁皇帝寔录 戊戌明命十九年冬十二月准定嗣后递年历成 钦天监员役由吏部分别议叙如推算有差 谬者亦分别议处 帝谕内阁曰历来凡御大殿视朝例有太监随驾粘 近坐傍整理御服缘陞辇陞座辰龙袍玉佩或有 罩挂粘连则侍从不敢骤进开解故不得不用此 辈且如唐世常令昭容对引驾傍至形诗什更为 可鄙本朝凡事正大光明岂屑效此况刑馀之徒 不应傍近御座既是观瞻不雅恐启宦寺贵近用 事之端作法于凉所关不细准嗣后凡遇典礼等 事先由尊人府预派皇子年十四五以上一二人 随驾整理御服俾合礼仪用垂善法 改定南圻六省弁兵递年以正月十五日悉集 操演至二月十五日分班永著为例 向例以 二月期 悉 集 申定巡洋处分例 凡何辖洋分匪发一次所在 汛守并省派捕弁如疏略罔 闻或查缉不敏致匪伙脱去者汛守降四级 捕弁管卫管奇各降二级率队降一级在行 若无管卫管奇而率队乃是专派亦降二级 京派兵船在此辖而不能剿拏管卫降二级 率队降一级傥别往他辖而所在劫发计程 远隔不能兼顾者免议究有迟留即坐以迟 雷之罪承天提督尹丞各省督抚布按领兵 何员出洋巡捕而有匪发各降二级其在莅 等员各降一级就中领兵谁是专责防制山 分如广义领兵者免议匪发于两汛夹接洋 分两汛守员各降二级两省所派捕弁各降 一级省员减一等科拟凡应得降级员人均 听留职如复有匪发叠至二次或三四次者 每次亦各照此处分有级纪者听得查抵虽 通计所降数多如守御前次降四级后次又 降四级凡八级管卫前次降二级后次又降 二级凡四级馀以例推姑准仍带降留以观 后效俟巡捕事清有无奋勉寔状再声请办 理间有匪发而登即出力追剿虽不有弋获 匪伙然援得商船终无所失亦免议至如见 匪而不肯穷追寻方稳泊及别有退缩与夫 失误军机其中情节尚多听临期究出事状 按律 问拟 海安总督阮公著在云屯州晕村闻倚琴山外 有清匪船五十馀艘即派在行兵船分为五 算趁夜前进会东风盛发波涛震荡将曙匪 船各扬帆脱走有一艘未及起碇前算率队 阮功劝等乘轻快船赶到斩一馘馀赴海死 著以事闻且请暂回广安俟顺再往撞山剿 办 帝谕之曰尔此行许久顿兵糜饷海匪尚尔结成大 伙律以军政将复何辞但所遇事势稍难未忍遽 加之罪姑从轻降一级且此匪站洋最为海商之 梗今既明知潜聚的处则剿捕之机诚不可缓傥 能于月内再去办清固好不然亦准于开正复往 期将此匪一举尽灭以及善后事宜悉心整理母 得托故迟延也 宁平省臣奏言金山县辖诸邑里昨因风灾稍 重其冬征并积欠钱粟请应展缓再御咸堤 一条 长三千四 百馀丈 经为海水横浸多有缺裂请 发钱米雇民修筑 帝皆许之 广治甘露府㟐嵘廊辰二州有报纳鸟枪者省 臣咨部以闻 帝谕曰前者饬纳枪炮专指官军民庶不应私贮者 而言若甘露九州僻居边远常有牢人侵掠正当 使之修治戎器稍得自彊纵有能办枪炮亦属无 多何必责令报纳为也其还之 清葩省臣疏言新给天平衡天中二项各一副 每副法码子各十颗经逐顶覆验闲有差错 户部因奏在省每项衡既以一颗秤之复较 以六七颗或四五颗逐项更换求凑足原一 颗之数则此中些小游移难使物情之齐一 请凡用此二项衡物之百斤则以一百斤法 码一颗秤之五十斤则以五十斤法码一颗 秤之十斤自有十斤之颗十两自有十两之 颗要在针锋相对不必牵合下廷臣议以为 衡之轻重固在乎权而所以齐其轻重者寔 系乎铁杠中之针锋而已针锋相对则轻重 无所违其则请凡京外诸衙嗣有收支物项 监守人等会同所领所纳者先将此衡安置 齐整如物之重百斤秤以一百斤之颗或以 五十斤四十斤一十斤等颗秤之物之重五 十斤秤以五十斤之颗或以三十斤二十斤 等颗秤之亦听馀以此推固不当如部议之 胶于一定亦不必如清葩之过于牵合要于 眼同看验闲针锋相对毫发无差即以此为 一定之准 帝曰廷议是矣且立法虽善而行之善否则存乎其 人若泥以些小游移转生疑讶则是道旁筑舍终 无了期准即依议办理再通谕中外诸衙凡收支 应用此二项衡者看针对秤切须一准公平毋使 吏胥库子得以毫有低昂斯善矣 山西布政黎德渐有罪免渐私许券人揽纳税 例索取银钱赃至七百馀两为吏役主守等 首诉总督阮公焕劾奏之有旨令革职严审 渐不肯服大声哄堂焕又以事续参请派京 官查办渐亦别折随递言焕初赴省即揭示 辖民凡官吏有冗弊者听各陈诉天开告讦 之端又尝私唤原布政魏克循之妾八室歌 唱彼数规谏遂以为嫌且彼因见按察阮文 贰清贫为借商户钱俾办焚黄私礼而焕亦 指为赃故陷八罪 帝曰黎德渐图利营私既为督臣参揭即是有罪之 人乃不能静候处分哄堂乱吠又摭拾暧昧浮泛 之辞连章交讪他纵不服督臣独不畏国法乎且 折内所指多是不切事情阮公焕抵省云初未审 官吏有无贪冗其揭示陈诉如果有之虽不免多 事然亦不失正理若夫私室歌唱隐昧无凭彼乃 罪人律有不得告举他事之文安得如此冒黩又 如阮文贰家贫自是一家私事于彼何干郤乃为 之借钱甚属无理看来总是捏款凭虚不过自知 罪已无辞更欲拖人下井耳阮公焕在京为刑部 尚书原以大臣出膺阃督其所行之公私自不能 逃朕明鉴如此事果挟嫌诬陷自当不待尔请先 已简派大臣往矣惟黎德渐赃私事状显确应由 尔审明拟罪何必别派为邪乃命刑部郎中杜高 遇赍谕旨前往宣读仍将黎德渐锁禁交阮 公焕督同阮文贰审拟案成渐竟得绞监候 帝又以阮文贰职掌邮传乃渐既干参犹援以寔封 直达之例听其缮札发递坐降一级因命通 谕诸直省嗣凡布按经为督抚指参傥有冤 柱的情听委人赴京挝登闻鼓陈控不得援 例专疏直达若有托以寔封自缮札发邮传 司亦不得认递违者罪之 广南米价尚昻 帝以京仓现贮嘉定白米数多准发一万五千方运 往派科道并户部仓场属司各一会省臣减 价粜之 以署京城提督梁文柳为虎威营统制南定领 兵黎策陞署提督兼理承天府事宁平领兵 陈有礼陞署前锋营统制嘉定领兵陈有陞 陞署神机营统制 授枚公言为羽林营左翊统制 户部奏言诸地方驿站站夫均得蠲免身税惟 南圻六省与北圻之山西太原谅山三省有 全免者有半蠲者又有受纳如例者颇属不 一且站夫日夜驿递同是艰劳岂应有彼此 之异请令诸省臣察验何站公务稍简而夫 数多者量省之何站公务较繁及虽稍简而 夫数少者则留之仍照应减之数勒回民籍 受差其应留者身税并免 帝允其奏 准定嗣凡诸地方府县查勘案件每于月底各 将月内何日受理何案并见监人犯已未查 拟具由禀省再于四季通将季内勘案几何 明叙查办原委科拟人犯罪名汇册由省稽 核闲有原审未合上司驳回改拟或情理艰 涩不能依限完结照例给限如淹延不结者 参之在省勘案督抚照依月限饬臬司查结 淹延者亦据寔参奏何省无设督抚俟案递 日由刑部检办至如蓦控之单与交查之案 督抚各依限办理傥有艰涩具折请展若限 外淹延亦由部核办再凡诸州县监查囚犯 何衙无县城而隶兵少者听于接近省城府 城寄监傥地势遥隔照随案情轻重囚犯多 寡择近便总目一人并量拨附近民防守事 清即撤之回 河静弋获逋渠阮禄诛之赏捕弁管卫尊室葵 纪录一次飞龙大银钱十枚在行弁兵普赏 钱一百缗 安静总督谢光巨访知又安乃其祖贯奏请回 避 帝谕之曰尔乃股肱心膂之臣殆非官卑职小者比 但当秉公办事以称所委此亦无甚妨碍准姑留 供职不必关怀也 遣署定边御史陈善四等侍卫黎文亥该队胡 文和 原管广南平定 庆和三省燕户 率燕户五人据嘉定派 拨兵船护往昆仑岛督同堡兵采取燕窝崑 仑地多产燕前者准定堡兵五十人岁采纳 燕窝人各六两经二年仅得三斤询之守堡 者云燕子结窝在穷崖深谷采之者先以大 绳系于木根或大石牢固然后循绳缒八一 手执绳一手执烛横斜摸索其势甚难非最 谙熟者不敢向来堡兵只有一二人能于浅 近处采取而已户部以胡文和谙于其艺请 令带随燕户就处采办再派员同往照管乃 有是命 常年正月燕子结窝二月陆续采取 至四月下旬而毕傥有不期风雨延 至五 六月 户部又言风闻河仙富国岛产出沈香 最好准派员回日因便探访之 京师银价日腾准在京官员自一品至七品俸 例先领开年一期照依四月期折给银两有 差 甲定文武官员给诰敕条例 一内外职官文自 从五品武自正四 品以上并文阶同知府知县何员蒙陞授寔 授仍前缮给诰敕何员已经缮给寻得革留 及降调者照例查收别给敕凭惟降留者母 须查收何员前因带降未得给与者一律缮 给凡诰敕文式省却秩正从何品等字至如 降级加级各由部登记档案并照应呑送之 衙咨录凭照不必再给廷凭一文自正六品 武自从四品以下蒙陞授寔授并文武职官 有蒙陞署署理加衔及降调者均依向例给 与诏文惟诏字改为敕字一凡丙外官员临 期奉有特派统兵征剿或充经略大臣及使 务场务一切关重事体依例缮给救书在内 文自尚书武自统制提督在外督抚提督间 有对调别衙者亦各给敕书一道何辖例设 巡抚而无现员其布按领兵蒙得护理给会 同敕书一道其文式著敕谕承宣布政使某 职名准尔会同按察领兵或副领兵等员护 理某省巡抚关防何辖领兵专管别职不预 省务者省却领兵等字如布政间有陞调或 缺出接办布政改给敕书一道其按察领兵 或副领兵有陞调或缺出其接办者母须别 给又何辖现设总督间或公出为日尚迟其 提督布按领兵或副领兵会同护理者亦照 此办馀如公出兼辖及来京瞻现为日无多 但录旨发交遵奉再何辖无设领兵止有副 领兵者其副领兵方得与布按会同护理何 辖原有领兵偶因公出或缺出副领兵母得 护理他如文自从七品武自正队长率队以 上有对调者各由部录旨傅示文自八品武 自无率队正队长以下由部给凭一凡除授 官员应给诰轴敕文对调人员应给敕书并 录旨文凭均仍留执照惟临期差派所得敕 书录旨文凭事 清各由部收销 兼领协理京畿水师张登桂奏言前者礼兵二 部酌议水师印篆照依五军印篆式样制给 今此印视五军之印稍小拟应改铸 帝曰国朝分设职官文惟六部武惟五府事体较重 其馀诸衙则次之前此礼兵二部酌议水师印篆 与五军同颇觉未当兹检出虽与议不符而比之 羽林两翊禁兵五营亦略相等揆之事理更为适 宜准仍留行用不必改铸 帝御净心湖试双机火枪火发太猛验之则是管金 枪队副卫尉阮久午误装两重药弹 帝曰幸朕自少至玆惯用鸟枪不然所关不细即命 夺久午职以一等侍卫武文解兼管金枪队 遇有巡幸准擎执御枪 以雄锐锐武卫副卫尉阮进万陞署耆武一卫 卫尉广武卫副卫尉阮常许陞署耆武二卫 卫尉中军右振奇管奇黎文祈陞署广义卫 卫尉 置定祥巡城队合募籍外民五十人充之 平顺募兵平顺奇见数无几准省去奇名并束 为属省炮手二队 平顺奇三十六人炮 手二队二十五人 改授通言队队长为诸军队长仍充行人司行 人管率四译馆子弟学习翻译 兵部奏言开年正值检阅南圻军寔请简派京 员前往 帝曰在京诸臣日在左右趋陪未便别派而各省总 督亦是亲信大臣可堪委寄准届开春弁兵悉集 操演之期其检阅定边弁兵以隆祥总督段文富 充派检阅隆祥弁兵以定边总督阮文仲充派边 和弁兵并会于嘉定定祥弁兵并会于永隆由二 督臣检阅安江河仙二省弁兵均属无几不必会 齐仍由布按检阅凡检阅事宜一依向例 高平布政陈辉朴丁艰以河内按察阮世檤陞 署高平布政清葩按察阮国驩调补河内按 察刑部郎中范克宅调补清葩按察吏科掌 印给事中武允恭陞署庆和按察 准定嗣凡递年诸地方派人来京抄额户兵二 部司首领使典各撰交额籍仍于抄本后署 名究认呈堂押字钤用印篆如部司不有撰 交或省吏失检致有差误者即究所由科罪 富安有囚徒黎曰云以原署布政阮德浈摘发 其恶为悢乘醉对众骂之省案以绞决论刑 部嫌其重改拟杖流 帝曰阮德浈乃彼父母官如果有不公不法亦须具 事上控安得肆为骂辱之辞骂长官是轻朝廷轻 朝廷是为乱阶无礼犯上之人不杀何待黎曰云 准秋后绞决 兴安巡抚何叔良奏言属辖快州府金洞芙蓉 仙侣三县在久安河右岸地势卑湿每被潦 水涨溢秋田多无所望所在民咸愿修筑此 岸堤坝幸免水患经照右岸堤坝自柴市深 潭至汴津通长八千馀丈其应改筑一千七 百馀丈应直截一千馀丈馀应附筑加高培 厚工役最为繁重请先将直截一段自柴橘 至凭昻雇拨定安二省民夫一万以开春施 筑限三月底而完其馀俟次年再办事下工 部议奏以为此河左岸堤坝今年修筑甫完 土质未甚胶粘必须培补方期保固其右岸 地势视左岸为较低天汛之期水势多从右 岸横注如今先筑直截一段恐潦涨未必其 独当得住而左岸甫完之堤坝培修未及岂 不几于两失乎曷若右岸姑且停工俾专力 以固左岸使七县民田可必其兼御夏秋两 汛之为愈也其这右岸堤坝应遵前谕俟数 年后左岸堤坝土质胶固仍徐观水势再议 或者右岸不必继筑俾无冲激之虞其自河 口至汴津原坝堰各段何处缺裂确应修理 以卫夏禾者不妨因旧随宜修理嗣届潦涨 之期开放俾水势易于消泄仍将三县田额 转作夏田税例并征于夏则其民安于夏田 耕作不复观望秋田第未审民情便否请由 省察访妥议以闻 帝然之叔良寻奏言经访之各县总里人等有以为 便有以为不便且人情不同安能尽可曲从 所愿惟朝廷妥办乐成之下民其赖之即所 谓民者不可与虑始也夫久安河之濬所以 杀大河之水上游诸省均获其利今左岸之 堤既筑若又筑右岸之堤则不惟大河之水 消泄既迟而久安河两岸均是冲激潦水之 期安能必其十分保固想不如停筑为宜至 如秋田转作夏田即二三年来秋田经与夏 田一同耕稼而屡获丰收此其历验也谓之 不便可乎拟应依部议右堤不必继筑三县 秋田转作夏田诚为顺便 帝批示日所奏明白不能两全事非得已须加心巩 固左堤右则徐议可也 增置广善广学明善三堂员役 原设每堂正八 正九品书吏各 一未入流三十增设司 务从九品书吏各一 礼部议上官民服用条禁 文武三品以上衣服 如稻缎砂绫各色随 用凡同色花彩及云蟒团凤麟鹤水波各样 并许穿著惟黄色与五爪龙形不得借用荷 包帐幔枕褥或用锦缎刺绣者并听其器用 猫刻嵌饰均不得制龙凤北货磁器不禁包 饰用纯银或闲金漆器用银湘或闲金湘亦 可四品如办理部务充办阁务并承天府丞 各省按察听与三品同四五品衣服如同色 花彩团凤麟鹤水波各样并许穿著惟黄色 五爪龙形及云蟒团蟒不得用荷包枕褥或 用锦缎刺绣亦听帐幔不得用锦绣器皿不 得制龙凤纹包饰不得用间金漆器用银湘 或间金湘亦可六七品与四五品同至如荷 包许用同色锦缎不得间色枕面有制锦缎 及刺绣者并听帐幔衾褥不得用锦绣器皿 不得制龙凤纹包饰不得用闲金漆器不得 闲用金湘八九品衣服许用布帛及南彩间 有北货绉缎纱绫同色花样者亦听参用惟 云蟒团蟒团凤麟鹤水波各项均不得用染 彩不得黄色花红绉纱不得制为下服荷包 帐幔衾枕不得用锦绣器皿均厂花乌样包 饰用铜锡或银亦可漆器只许湘锡尊学生 员与尊室人员虽未有品级其服用各项听 与六七品同若尊人预在八九品者亦视此 制用进士举人监生荫生官员子秀才未有 品级者服用与八九品同妇人服用各从本 夫等第凡女桩自三品以上命妇听用全金 馀参用银又如职官父母服用各视其子减 杀一等五品以上亲脊与八九品同六品以 下亲眷与民庶同未人流及军民男妇常服 只许用布帛并南彩各项如有庆喜穿吉服 者其南彩与北货纱绫䌷各样花彩加染各 色并听惟不得黄色及云蟒团蟒团凤瞵鹤 水波花绉纱等样荷包不得用锦绣其各色 绉纱只许用为衣巾不得制为下服器皿只 用素质或黑漆湘锡有描刻花鸟样者亦听 但不得全用雕绘包饰并用铜锡就中芙格 茶具仅有包银或嵌饰亦不禁妇人只许用 金首饰一件全耳花并紫金刽各一对馀并 用银帮指听金银随用至如奴仆等自皇亲 国戚以至官吏之驺从奴仆一切服用均与 民庶同其歌乐人等妆服于歌戏闲冠饰听 蛟花样袍用红色描绘云蛟或用各色丝服 亦听仍不得妆作龙冠黄袍如有违法僭用 者杖一百品官罢职不叙吏典罢役各色人 员革去原籍馀军民工匠戏儿等满杖枷号 三月其驺从奴仆有犯者加平民一等杖六 十徒 一年 帝曰漆器湘饰亦民闲日用之常若一一依式剥换 太觉滋烦此一条宜省馀如所议再限制云初尚 须宽假使之徐徐服习其禁限以明命二十一年 正月朔以后为始就中势要之仆从奴婢并乐工 戏儿等侈汰骄奢弊风可恶如限外有犯禁加等 治罪其馀官军民庶有犯各照原罪上减一等科 之 核诸科秀才年四十以上于国史馆命协办大 学士黎文德张登桂充考核天臣国子监祭 酒司业并部院四五品有科目者六人充分 考核完汇奏平项九人准以训导用次项劣 项七十人籍河静以北者许回肄业人给银 二两籍广平以南者准从六部行走月给钱 米各一 筑平顺宁顺咸顺府城先是省臣奏言省辖 带沿海陆路延长向来税例均输干省就中 安福绥定二县去省较远每到征期抬运劳 费拟干宁顺咸顺二府莅筑城建仓使民就 近输纳许之至是准宁顺府莅仍设于经营 社名属 安福县 咸顺府莅移设于富财 社名属 绥定县 各筑 土城建瓦仓征安福绥定二县租税钱粟贮 之凡属府官吏弁兵俸饷及一切公务以之 充给 城各周围通长七十二丈身高五尺上 厚三尺脚厚五尺城门二城丙前设府 堂一座三闲二厦盖以瓦两旁设左右舍各 一为吏隶居住之所后设瓦仓一座九间二 厦仓吏仓兵寨舍各于府城外构作仓兵派 省兵每府二十人率队队长各一三年清查 课更换仓吏摘省属藩司八九品书吏每府 各一并与府吏一充为主守斛方桶概由省 制给府兵派省兵每府率队一兵丁三十 从府分派守护并巡哨诸公务月一更换 以平顺领兵武文原陞署掌卫作为嘉定领兵 嘉定副领兵阮文进陞授平顺领兵羽林右 翊后二卫副卫尉杨迢补授嘉定副领兵耆 武二卫副卫尉阮玉义陞署宁平领兵耆武 一卫副卫尉阮文荐陞署南定领兵 命工部检辑群书凡论及风色可资海程进止 与溯查明命元年以来何月日官船失事可 为诸书证验汇编成集分为四目一曰风雨 总占二曰行船避忌三曰造船避忌四曰往 事集验名海程集验册 定考核京外水师柁工并课绩赏罚例先是 帝谕工部曰本国地多沿海水师船艘最关要著其 进止机宜责在柁水而熟知海程险易风水便否 则柁工又为一船之师平居无事若非遴择得人 训练有素临事率以充派譬之临渴掘井欲责其 成难矣哉向来船艘公派柁工多以兵丁为之就 中稍能谙熟者仅有一二致临期多不得力皆由 平素遴选训练之未致其周也兹准在京由工部 会同水军统管在外由督抚会同领兵于水师弁 兵中遴出堪作柁工者问以洋程深浅险易与暗 沙石礁应避的处及出洋放驶四望近岸山形何 省当以何山为准以至日色风候回转方向其十 分谙熟者为优八九分为平五六分为次分项酌 拟或应拔补正队长队长外委队长或应倍给钱 米者汇奏候旨再须设有课绩之法递年察验如 何年无公派者则将前所分项覆核以能否为黜 陟有公派者则以有无清妥为赏罚俾知奋励凡 此当如何酌定章程俾归周妥尔部可详议以闻 至是准议定以抄录诸辖洋分海口图本并 海程集验册分送京外诸水师各一又攽给 沙漏西洋地盘测水凡备用嗣凡在京水师 提督协理在外水师副领兵督饬管率等各 向标下弁兵详细开导将诸辖洋分海口图 本指示险易情形教之以验山测水之法将 海程集验册讲明日辰节候教之以风色避 就之宜以地盘干支分配地球度数教之观 针辨向使日就娴熟至年底管率等各出结 保举掌领员会同核寔分项声请奖赏遇事 即以之充派又每于年底将派者功过修课 绩册由兵部具题议赏议罚其管率及提督 领兵亦照弁兵训练所得优平多少分别并 议 考核柁工凡五条一海口险易何谓险易 海口窄狭或萦曲盘迂或下有礁石或左 右暗沙或潮汐流急或沙移不定或不宜春 夏或不宜秋冬者为险是何海口海口深广 或直截不迂或细泥不礁或潮汐平常者为 易是何海口险者用何法可保无虞易者亦 当防何事以收万全二观风望气何谓观风 递年二十四节候何节当有何风何风为盛 何风为细何风长吹何风短吹何为顺风何 为逆风何日为圣神诞日有飓有台何谓望 气天正晴明何气出于何方必有暴风暴雨 又何气虽有大风雨寻亦即止而海路无妨 三验山测水何谓验山何省分何处所有山 是童是老远望近望是何形势虽是一山而 东西南北所望若何又何山在地上何山在 海中名为何岛屿有何深澳堪泊船否何谓 测水如船行顺风直驶傍风扣驶于船头抛 绳船尾收绳干分抄行得千里丈何处所海 分测得深干托尺何海日深得干托尺又用 何法于风浪之中船止摇荡测得若干剩馀 若干即得真正托尺不差又如船行海中不 拘日夜正遇昏暗云雾不辨何处而测水干 托尺即辨明是何处所四观针辨向何谓观 针海上渺茫难凭准定且或日昏夜暗云雾 弥漫甚至同船闻声而眉目不辨是全赖地 罗盘之为神助也则船在何处针指何干支 约得几日辰刻分又宜转指何向方合所适 何谓辨向四维四向各配干支且分地球三 百六十度要当一一指出详细明白五详志 地球凡地球三百六十度以正子之半为北 极正午之半为南极自子之半至卯之半凡 几十度至酉之半凡九十度自午之半至卯 之半凡九十度至酉之半凡九十度如船至 何处是何省辖洋分即以此处南北极中分 详照船往方向此各条谁能十分谙熟为优 项得八九分为平项五六分为次项凡预在 优项者原正队长拔补该队队长拔补正队 长率队外委队长拔补正队长兵丁枚补队 长遇缺尽先坐补顶在平项者原正队长拔 补正队长率队队长技补正队长外委队长 拔补队长兵丁准为给凭队长按缺坐补预 在次项者原正队长记名俟缺试差正队长 率队队长赏四月饷钱外委队长赏三月饷 钱兵丁赏二月饷钱递年已预优平次项者 若无公派由该管重加考核其学见有进益 如前次而今平前平而今优照前例办其依 前不进不退者亦听仍留供职若前优而今 平前平而今次前次而今不及次者亦由该 管奏明各决杖八十飭令加功学习俟后次 再核傥仍然懈惰不及前所预项者即据寔 声参员弁降革兵丁枷号示儆柁工课绩一 条凡一年之内差派海程多次全获清妥或 虽一次而乃是派出外国与夫非派出外国 而率遇风涛异常船甚颠危独能主持进止 得宜卒获清妥者皆为优项年内充派二次 不拘远近全获清妥者为平项充派一次清 妥者为次项不得 清妥者为劣项 定清又采纳桂皮赏罚例 帝以向来二辖桂税未经明定成法桂户等多有从 中弄巧乃准户部议定清葩关化良政常春 三州又安桂峯翠云二县桂树所产递年届 寻踏之期省臣各申饬府县专责总里率所 在社民悉力搜寻凡得桂树几株尽数报官 派属会同看验嫩薄者使之认守老好者依 法刨削就中何总社寻得几株削得几片逐 一登记别贮迨至递纳具将寻获人姓名并 所获株数片数汇列仍照随片数多少桂质 好否量给钱文毋须以桂皮充赏府县省派 亦分别赏给何总社地分有桂树而不能搜 探更为别人寻获者即将所在总里科罪寻 获人倍赏敢有藏匿营利者治如律告得寔 者增赏之府县失察亦并议省官俟年底照 年内在辖所纳之数酌定赏罚 广南省臣奏言属辖㫋檀秋盆二源乃产桂之 地向来领买商户间有暗留好项卖与客商 其所输官只是常项请派户部属员往交易 场监临其事凡领买商户货物各于场所归 置不得擅往诸蛮俟蛮商下来方听与之贸 易所得各项桂皮照原领公本之数收之多 馀者增给其直减少者责令输纳事下户部 议以为朝廷设法防范但使奸民狡商不得 擅自通商滋扰而已若夫领公本者不许通 行商卖只待蛮货自来则好项桂皮从何采 得且源所自有守员管摄又有书吏承办傥 彼等别有弊窦不妨遴委省属稽核何必由 部别派监临徒增名色为乎请凡领买商户 仍听领凭就蛮贸易回日所得桂项各照原 领公本之数输纳充额母得短减再严饬守 员加心盘诘并不期委员稽核若商户敢有 暗将好桂私卖及拖欠诸情弊者加等罪之 帝曰领买商户若听其通蛮商贾则不免贪利惹衅 酿成仇杀如一槩不许又恐居货贸迁多有不便 所议未必已折衷全善永远遵行准以开年为始 试令领买者止于场所交易由守御及省派照管 行之一年便否如何即据寔具奏候旨可也 礼部奏言向来京城之内窃盗肆行不但于诸 衙厅署及军民人家虽亲贵邸第亦有之只 缘无赖游棍往来侨寓穷而为奸又诸府第 容养厮仆者众就中便佞之徒平日争事放 荡酒博迨至穷窘则奸盗之心生谋诸外闲 所得无几则复窃取主人货物所以偸盗日 多未必不由于此请应申明条禁嗣凡皇子 公皇子亲公公主长公主诸府第一切役使 只据属府兵丁惟皇子公皇子亲公闲有豢 养驺从小厮亦听奴童年自十四五以下确 有著落者每府五六人足备使唤俟到岁束 八属府兵额馀南北诸直省人虽素为属下 亦尽屏斥其科道专稽核尊人府者以辰查 访如有违禁容养多人即指寔声参交尊人 府议处则亲贵之家免招声玷而辇毂之下 永底肃清矣 帝允其议 改定安静清葩宁平拣兵班例 河静属神机营 五卫河静左右 两卫河静奇八队又安属前锋龙武二营十 卫又安卫清葩属虎威雄锐二营十卫属省 三队宁平前后左右四奇宁雄奇宁壮奇三 队各分为五班又安水师中前左右四卫清 葩水师左右两卫自正月至六月底分为四 班自七月至十二月分为六班诸零星各队 仍依向例 无分班 改定京兵河静清又兵派戍例向例递年京兵 派戍镇西二卫南圻四卫右畿以花各省五 卫河静清又兵分戍北圻各省四卫改为京 兵往戍南圻嘉定安江各半卫北圻河内山 西各半卫北宁海阳各半卫清葩兵戍北宁 一卫戍宁平兴安各半卫乂安兵戍河内南 定各一卫海阳半卫河静兵戍山西一卫惟 镇西仍旧不改 镇西属弁土目茶龙茶胶等献雄象十一匹城 臣量给衣袴物项以闻 帝嘉其肫诚增赏羽缎银钱有差 改定京外象额 京象各卫一百五匹广南二十 五匹广义十五匹平定五十匹 富安庆和平顺边和各六匹嘉定十匹镇西 四十匹广治八匹广平十五匹河静宁平各 六匹又安河内各十三匹清葩北宁各 十匹南定海阳各八匹山西十二匹 准定嗣凡官员遇嫡母忧如嫡母无子者一品 官照丁父母艰十二月治丧之例酌假九月 有子者六月二品至四品亦照此递减馀如 继母慈母养母均不得援请 立武功碑初 帝念奉命专征诸臣多著劳绩欲立碑纪功永垂来 世命兵部议之至是部臣溯查近年以来共 武之臣如荡平暹寇威震边陲与夫征剿南 北两圻贼匪及巴栏之捷天同之胜凡以捕 务蒙得封爵并荫其子者二十人拟应登诸 碑志以表战功 张明讲张福颋潘文驿阮春 范有心陈文智胡文奎阮公 焕枚公言范文典谢光巨黎文德阮公著武 文徐阮进林尊室弼武廷光黎文瑞范绯范 文 理 廷臣覆议以为张明讲进讨逆傻边隆之 战预在首功迨暹寇来侵以少制众一鼓荡 平其功尤为卓卓阮春范有心于平暹之役 既著劳能又同心协力攻下藩安城天功告 蒇范文典黎文德进剿云中逆匪险艰万状 劳苦靡辞卒能𢭏破贼巢烧毙首逆农文云 成此伟绩谢光巨于烧毙逆云之役亦预同 功又经进𢭏山音石碑弋获逆良厥功亦伟 潘文璻于贼势方张之始亲督弁兵战于边 隆斩获无算虽因病乞回未至蒇事而从此 逆儴穷蹙八城慑不敢动此举寔为头功陈 文智以休养官员自请讨贼边隆老素屡立 战功枚公言以藩安副领兵亲手杀贼现带 多伤当次剿平藩安亦皆始终其事尊室弼 管山西弁兵进剿土匪逋渠啸聚至七千馀 乃能以二千之众奋勇当先大同一战全获 胜仗此十人者武功均在可录请不拘官爵 之果卑惟视其事势孰难战功孰大而分等 第应以张明讲为首阮春范有心次之范文 典谢光巨黎文德潘文璻陈文智枚公言尊 室弼又次之各备列官衔姓名事状勒之于 石置武庙庭前左边张明讲范有心谢光巨 潘文璻枚公言为一碑右边阮春范文典黎 文德陈文智尊室弼为一碑馀功状寻常并 不预 帝从其议命翰林院拟撰交式工部拟定碑式行之 文碑一座左右功臣名状碑二座各身横一 尺六寸八分通高四尺五寸文碑竖于左边 功臣碑 之上 命官清查承天以南至广义以北至宁平诸辖 以署刑科掌印给事中阮文达等九人充董 理 广南南壮奇兵数奇零不成队伍准据现数三 百馀人束为六队尚欠四队责爷管率募充 之 改补乂安右水奇管奇阮文苏为乂安右水卫 副卫尉 丁酉祫 飨 定铜铅锡铸造器物飞耗例 一白铜铸造器皿 物件银匠领制每 百斤成器九十斤八两耗九斤八两需木炭 五百斤铸匠领制每百斤成器九十一斤七 两耗八斤九两需柴薪一百十四斤木炭四 百斤茂材匠领制曳线每百斤成器九十斤 耗十斤需木炭五百斤一炼十二次红铜铸 造器皿物件每百斤成器九十六斤十四两 耗三斤二两需木炭四百五十斤各项红铜 镕成十二次红铜每百斤成器八十九斤耗 十一斤需木炭一千斤一庄烈锅样莱吕各 项红铜铸造器皿物件每百斤成器九十斤 耗十斤需木炭五百斤庄烈锅样铜八十斤 白铅二十斤合成百斤成器九十斤耗十斤 需木炭四百五十斤莱昌铜八十斤白锡二 十斤成器九十五斤耗五斤需木炭一百七 十一斤柴薪一百五十斤此各项铜七十斤 白铅三十斤成器九十斤耗十斤需木炭五 百斤铜六十斤白铅四十斤成器九十五斤 耗五斤需木炭四百八十斤如铸造阴阳柁 铜八十斤白铅二十斤成器九十斤十一两 五钱耗九斤四两五钱需烃炭八十五斤十 一两三钱木炭一百十四斤四两柴薪一百 十五斤铸造各项炮铜九十斤白铅五斤白 锡五斤成器九十五斤七两耗四斤九两零 烃炭八十二斤铸造钟磬铜八十斤白锡二 十斤成器九十五斤五两七钱耗四斤十两 三钱需烃炭七十二斤十一两六钱柴薪二 百七十二斤十一两原铜镕成十二次铜每 百斤成器八十九斤耗十一斤需木炭一千 二百斤一各项红铜块制造器皿每百斤成 器九十三斤六两四钱耗六斤九两六钱需 木炭二百斤柴薪二百五十八斤七两铜八 十斤白铅二十斤成器八十八斤耗十二斤 需木炭三百斤柴薪一百五十斤一收来铜 与原伪号铜钱炼成铜块铸造器皿每百斤 成器九十四斤耗六斤需木炭一百八十斤 柴薪六十斤一铜叶制造器皿每百斤成器 九十六斤八两耗三斤八两需木炭一百斤 一各项白锡制造器皿物件每百斤成器九 十一斤耗九斤需木炭一百三十斤铸钻每 百斤成器九十六斤八两耗三斤八两需木 炭七十五斤一炼十二次白锡制造器品物 件每百斤成器九十三斤七两耗六斤九两 需木炭一百五十斤一红铜片炼成铜菜每 百斤成器八十九斤十三两五钱耗十斤二 两五钱需木炭三百六十八斤十二两一白 铅薄片铸钻每百斤成器九十四斤十二两 七钱耗五斤三两三钱需柴薪一百斤一红 铜制造器皿物件炼铜匠局领制每百斤成 器八十一斤四两耗十八斤十二两需木炭 五百斤银匠领制每百斤成器七十三斤十 三两耗二十六斤三两需木炭一百九十斤 一弊铜叶制造器皿每百斤成器八十八斤 八两耗十一斤八两需木炭五百斤铜八十 斤白铅二十斤成器八十四斤六两耗十五 斤十两需木炭四百九十斤一弊白铜铸造 器皿物件每百斤成器九十斤十两耗九斤 六两需木炭三百八十斤柴薪一百斤一煮 十二次红铜制造器皿每百斤成器九十二 斤八两耗七斤八两需木炭五百斤一收来 黄铜制造器皿物件每百斤成器七十八斤 耗二十二斤需木炭四百五十斤一弊白铅 铸造器皿物件每百斤成器八十七斤耗十 三斤需柴薪二百斤白铅薄片每百斤成器 九十三斤耗七斤需柴薪一百二十斤一折 破铅钱镕成片块每百斤收成十二斤八两 耗八十七斤八两需柴薪一百斤一折破古 号铜钱铸造器皿物件每百斤成器铜五十 二斤一两黑铅十斤七两耗三十七斤八两 需木炭三百三十三斤镕成片块每百斤成 器铜五十二斤一两三钱黑铅二十二斤十 四两七钱耗二十五 开需木炭二百斤 命户部左侍郎尹蕴带同科道部司就仙寿门 库清查帑项 据明命十二年八月日清查册 留下及自是年九月日至兹节 次登贮支销只存之 数逐一查检登册 准嗣后每至清查内务 课期一并派员查办永为例 准定嗣有清商带来清国铜块输官者官为给 直 铜一百斤给 钱五十缗 敢犯禁私卖者罪之其赃八 官 起复革员原镇守黎辉绩为该队发镇西城按 补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一百九十七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