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167 中华文库
卷一百六十六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 卷之一百六十七 圣祖仁皇帝寔录 |
► 卷一百六十八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一百六十七 圣祖仁皇帝寔录 丙申明命十七年春三月改给功臣墓夫 帝谕内阁曰酬功报勋国家彝典但须有斟酌辨别 方昭崇报之公我朝大定之后于文武诸勋臣生 荣死哀恩数隆洽复许募籍外民为墓夫且事出 一初不无冒滥即如该队陈文彦参军黎文春参 谋胡春光名分卑小又无卓异勋劳岂应滥预恩 格其馀类此者尚多民政攸关不得不一番厘正 其令礼部查核裁省之及奏上其有墓夫额籍者 二百九人请仍旧给与二十七人馀皆削去 帝曰朝廷轸念有功或荣以赠谥或纪以旗常或准 预祀典或恩荫子孙又给与墓夫守护其于报答 勋劳无所不至第其中如西洋人百多禄乃爷苏 教长既无祭扫又无亲人而四十年来一付总里 招募墓夫多至五十人私役私肥已属虚设馀虽 不至此而又不免不肖子孙或私家唤使或歇役 取钱诈冒者有之隐匿凶犯者有之弊端不一而 足且于故员岁辰祭祀以至坟墓之缺陷弗顾也 如此有何益乎乃准定开国功臣中兴功臣勋绩 最著者二十人应留墓夫有差 义兴郡王尊 室溪国威公 尊室易弘国公陶维慈英国公阮有进静国 公阮有镒各六人永安侯阮有镜遵义侯宋 福淡各五人正勘理陈德和四人怀国公武 性十人宁和郡公吴从周六人快州郡公阮 德川平江郡公武彝巍附翼侯杜文祐永赖 侯校德议谅江郡公尊室会临洮郡公朱文 接端雄郡公阮文张建昌郡公阮黄德荆 门郡公阮文仁各五人少保宋曰福三人 馀 并省仍量给钱文俾亲人以为修理坟茔及 香火之需 少师少傅少保郡公掌府掌军各 一百缗协办大学士参政都统制 掌营各九十缗尚书统制户部副都统制副 将各八十缗参知掌奇各七十缗镇抚镇守 留守都督该簿协镇记录卫尉各六十缗翰 林院长副卫尉都管副都管该奇各五十缗 惟西洋人百多禄及太监阮廷寿皆无子嗣 以至该队等官卑职小无甚功绩均不预 再准礼部传旨诸地方凡尚留墓夫诸故员 坟茔有无缺陷亲人有无照顾勘明具奏其 应省墓夫自二品以上坟茔有些小坍圯者 亦责令亲人以所给钱修理傥缺陷过多官 为雇民为之 帝因念掌前军黎文匀于中兴预有功劳礼部以其 获咎声请停给特加恩赏钱一百缗又以掌 营阮金品前闲阵亡既无坟茔在贯又无亲 人承祀深轸之敕南定省臣即其故里赐祭 一次 金品上元 慎为人 如东派员工部员外郞李文馥等还言船过虎 门海屿两遇飓风船中水尺许帆索尽裂势 甚危急弁兵悉力撑护幸得无事 帝嘉之赏馥等加一级弁兵准陞授拔补赏给钱文 有差 广南奇兵缺额自五至十凡六队准省臣摘属 辖延福和荣潍川醴阳河东五县隶兵束补 再令诸县募充原额 河仙省臣奏言河仙奇兵前者分往河洲县辖 屯田领官秧粟百馀斛今禾谷收成得三百 斛业令登库 帝曰弁兵治田经准为之给借听其自食俟成田后 即以此为口粮本为足食足兵之计今彼等垦耕 所得悉登之仓则力田者将何以劝田野安望其 日辟乎宜照所领秧粟复仓如数馀悉还之 准定内务武库京仓内造诸所守护弁兵递年 挨次更换均以正月期为始 以吏部右侍郎王有光调补礼部左侍郞原太 原按察尹蕴陞署吏部右侍郞协同左侍郞 黎伯秀权掌吏部印篆 置兴化镇安安立文振三县流官县置知县一 原土官协从办事准量随里路远近地丁多 寡分立总里如汉县制 镇安莅所设在百廪 社安立莅所设在云 半册文振莅所设在大历册每县厅堂狱室 各一吏目一通吏五隶目一属隶二十岁给 公需钱 三十缗 广治省臣奏言定蛮奇兵例于初春给与衣袴 而南纸非其所产请发内务官项制给许之 准嗣后递年照价给钱使之自办 准定嗣凡京派人员奉硕旗牌往诸地方办事 已清复有旨留办他事者其旗牌即委随派 人员赍捧回纳著为例 帝巡幸顺安海口赏从驾皇子诸公钱一百缗文武 绅弁并护卫三百缗文衙未人流书吏亦照 兵丁项赏给嗣有巡幸畿内率以为常 以署监城卫副卫尉阮文唱陞授护城兵马司 兵马副使兵马副使张廷彭改授监城卫副 卫尉 命山西摘派属省右军奇兵驻防兴宣二省各 二百人三月一换 准京外诸辖弁兵以四月朔至六月底除召募 及杂色兵照从原例支饷馀拣兵据在伍见 数凡例无饷钱或月饷钱不及一缗者各继 给月足钱一缗 帝闻左泽源有汤泉 在香茶阳和邑之西去江岸十 馀丈周圆丈许深七八寸水从 地中涌出如涕汤其热几不能近以鱼虾投 之立死从前未有知者宁顺公绵宜因田猎 到其处 以奏 命工部郞中武仲岱往看验之归以 图进且云泉水清黑而热 帝谓侍臣曰水黑则不清此泉水黑而清亦为奇事 朕观书籍所载凡谓汤水者必有硫黄今令捡之 不见乃知此处火气太盛所以湿热非由硫黄也 验此足以破前人之惑矣乃赏仲岱衣一袭令协 从提督海运胡文奎等帮办事务 给河仙河富奇兵衣袴 中开重布衣一百硕 木红布袴一百腰 钱 三百缗此奇兵向来巡哨洋分称为得力故 优赏之 广治巴栏州有蛮众潜下扰掠边氓适芒俸州 试差吏目阮公海因公差纠集上民道捕获 八丁并象匹刀槊 帝闻而嘉之准阮公海即与寔授再赏羽丝衣一袭 大小飞龙银钱各三枚土民普赏钱一百缗 权领清葩总督范文典密奏言在省籍封盗犯 捡获伪词较与前案查出伪所设名目亦略 相符而前案获犯未曾招及请姑置不问仍 徐徐根究显确然后委人密拏庶伪党可以 次第就擒而辖民不至骚动 帝善之密谕以派委谨密妥干属人细加侦探务获 伪党全伙以绝恶荄 南圻经略使张登桂等舟行才六日抵嘉定具 疏以闻 帝以此行风帆利涉谕令备礼赛神再传旨问劳又 以节届夏天南中热盛遣侍卫赍西洋药酒 驰往颁给 改定文武廷举例向来廷举不论文职武职凡 预廷臣者均联衔押下关防至是 谕曰举人须是真知确见武弁才艺左班岂得详知 文员能否亦非右班所谙识乃因循附会岂非有 名无寔乎兹准凡钦交廷举各缺文举文职武举 武职不必互相预议其奏折仍押用廷臣之印俾 专责成 降户部右参知武德奎为郞中办理户部事务 先是廷议遴员补缺奎耑举真宁知县苏玉 铉为怀德知府科道以玉铉非清慎人而奎 节次举之以事参劾有旨令奎迥奏词多支 饰彊办又不认咎下刑部议处 帝谓内阁曰武德奎与苏玉铉素有惯识前既举授 县职末及三年又越举怀德美缺谓之无私可乎 朕览大清会典铨除专由吏部他部长官垃不得 推举属员本.朝立为廷举之法盖欲付之公论若 以意中人应之是名为公而寔则私耳安用廷举 为哉奎竟以贡举非人坐降三级调乃补是职 给京兵诸卫西洋火药 乌枪一杆给五十发凡 枪心四分以上每发需 药一钱六分不满四 分以下每发减一分 兴化木州清葩呈固县复争木上锦囊二峒地 界二峒十八本 上民号付 落为本 在马江之北地属 木州而呈固民经久耕居已成产业前案以 马江为界断归木州呈固终不服至是命山 兴宣总督黎文德咨商清葩权督范文典差 人会勘乃遴委河中署知府吴文约三农知 县阮崇元前往以情理开示之木州愿让之 呈固即于其地明立界碣 自仑山至瓢山各 于南边诸山脚建 立碑碣以北归木州界以南归呈 固县界碑刻本州呈固夹界六字 具疏以闻 帝曰此二州县以互争地界之故构讼累年今二省 派员乃能晓示使之兴让息争移蛮獠之风为虞 芮之俗诚可嘉也其赏范文典黎文德各加一级 吴文约阮崇元 崇元已有旨陞 署吏科给事中 准即寔授随派弁 兵吏役通言等普赏钱一百缗 镇西将军参赞张明讲黎大纲奏言在城并安 江河仙岁支钱米约略十二万馀而安江仓 储尚未充裕谕准加价和买粟米十万斛方 拨嘉定库钱六万缗永隆八万缗运往又令 照官给安江斛方桶概衡尺依式制造留城 收放 命诸地方察核京派从戍员弁 谕曰知人一事自古为难虽上智之资而取之以貌 以言犹恐有失必须考事试功方能旌别朕自临 御以来用人未尝不慎惟武班管卫员数繁多殆 难一一精遴向来补授或以功臣门阀或以从事 年深量加拔擢俾得效用而已至其人之能否淑 慝未能十分确信就中才艺谋略者有之怯懦庸 常者有之平居无事不过寻常趋侍无从甄别闲 有派出诸省驻防者正欲见之于行亦是询事考 功一法近者管卫等自清又北圻戍还偶有询及 则或称只留在省防守夫往戍京兵向前诸省曾 倚以为劲旅凡有差派在所必先况彼等在戍已 夹瓜期一年之内岂无可使之事而乃全无作为 者且彼等从戍有日想与诸上司最为亲炙其为 人勇怯堪否均所熟悉可传旨又安清葩宁平河 内南定海阳山西北宁诸督抚布按领兵即照去 年京派管卫等在戍事状分别能否据寔具奏嗣 后递年京派诸管卫往戍均准由所在上司察验 庸劣者指出劣迹严参才能出众者随事保奏候 旨奖拔若寻常差派得力则俟奏报戍回期折内 附叙以闻 帝亲奉 慈驾巡幸顺安海口召侍从赐食于蛤洲行宫洲渚 浅涸诸臣皆舍舟涉水而上 帝望见之因敕自后巡幸是洲须于行宫之右建一 小桥长竟浅处俾由桥上岸免劳跋涉复准 定嗣凡巡幸不拘百里之外如在畿内诸地 方有旨数日后回銮者扈从诸衙均准带随 行印临事行用其行印并钤盖等颗何由内 阁奉守准发诸衙掌印员守之 兵部奏言广南奠海安海二城及定海炮台均 在海疆重地前经设奠海城城守尉一又有 领兵一兼管二城及炮台每年派京兵一卫 往从驻守去年换派广南水卫代之固已足 资防卫惟奠海城舟船之凑会较多视安海 城尤为关要请干奠海城专设管卫一率弁 兵三百长驻安海城专设副卫尉或城守尉 一率弁兵二百长驻又设领兵一兼管二城 及定海炮台仍以原领兵阮文谅在此管摄 广南水卫副卫尉裴丁硕与领兵同驻奠海 城原奠海城城守尉陈文杜改补安海城城 守尉其水卫弁兵三百从裴丁硕二百从陈 文杜管率防守俾有专责 帝从之准定二城弁兵递年自二月十五日至八月 十四日全数留班是月十五日分为二班月 一更换至次年二月十五日复全留如初 以肃武卫卫尉阮进佐为雄锐营中卫卫尉原 威勇卫署卫尉阮文清为前卫副卫尉水军 八卫署卫尉阮文既调署三卫卫尉 吏部奏言向来 郊庙朝会及内外章疏乡会试场至兴造巡查诸事 皆有科道检视惟廷议只有都察院长预班 而科道尚未得预且一廷会议体统攸关而 科道风宪中人岂可无一二员弹纠以重事 体请嗣凡廷议惟谨密事者不预馀一切事 务主草衙详编会议辰刻委侍卫先详廷臣 并都察院院长即派科道二员前往稽核如 有无故而逾辰不到及有不公不法者均听 科道摘参之 帝允其奏 南圻经略使张登桂等初抵嘉定商委副使尊 室帛阮得智分往边和定祥勘度适天使阮 金榜病张登桂乃疏请姑留嘉定注措三五 曰即往永隆安江略过一遭预先整饬且言 此辖经兵燹之后民甫安集拣兵之事愚惰 者安于故习始则惊惶迨诸府县遵谕引掖 稍已宁帖省臣现方催拣惟度田算法所在 人民鲜有知者不免重费一番指示使多人 习熟以次举行业令教授训导协同府县员 承办庶期早济 帝批示曰毋为浮言所惑又以阮金榜年老撄病准 解经略之职俟便搭从官船来京调养命镇 西将军张明讲代办 谕之曰此番经理拣兵所以卫民生度田所以正经 界皆国之大政朝廷非有利之也宜以此意向所 在民晓示之卿等为国重臣凡事要不宽不猛各 适其宜如有关碍者具奏候旨馀听得便宜从事 且此行不但委以此二事已也南圻六省凡有利 可兴有弊可除均准斟酌而行务臻妥善至如人 民或有郁抑即为之伸理使德意下通民情上达 方为不负所委 嘉定省臣奏言去年和雇省辖并隆祥民夫平 治原藩安城身塡塞濠堑至玆工程仅得过 半今拣兵度田各省民闲有应受兵分者有 标认田土者请暂放之回俟事简后续办许 之 永隆布政张文琬请安折言南圻六省粟米所 生之地诸省代役船来商者多而驶往本国 诸地方贸卖者所见无几其中不无出洋之 后因盗卖之清船及往下洲海南广东奸商 者以致米价日贵不然则诸地方民多吃鸦 片此物何处得来请凡诸省代役船就南圻 买米与南圻之船买米营商者如欲往何省 须禀详地方验寔放行仍咨原辖知照所至 地方亦即呈验发卖后领结回呈所在转咨 原买地方捡照傥无凭照者按律治罪与夫 清人投来本国生理只许耕田力圃及通商 江道禁不得出海行商则奸弊可除鸦片亦 无从来矣再南圻之民甫离事变若遽尔度 田不无惊诧请应据原田土绳所酌拟税例 俾多寡适均而已 帝批示曰多合朕意见识可嘉命机密院录送经略 使张登桂等覆议及议上以为查检船艘一 事可底于行请凡预有税额之船买米营商 者亦均照此其米船如原禀称来京而接辖 广南广治价昻或禀称欲往广南而接辖承 天广义价昻亦听得因便就此发兑但须禀 明所在地方验寔转咨原买地方查照庶不 胶于一定而粟米可以流通无滞至如度田 之事业已举行务使界限分明亩篙有定然 后酌议税课方有准的如琬所云甫离事变 未可遽行则将待何辰而后可田不即度则 将以何者为准而定税例均多寡乎所请非 也 帝谕曰张文琬前折得失参半朕所取止在查捡船 艘一条故批示嘉奖原欲弃短取长若夫度田以 正疆界杜兼并诚为人情乐愿事关大政断在必 行岂有中止之理琬所奏但据田土绳所酌定税 额是乃不合事体何可嘉奖乎当次机密院正当 摘款覆奏再撰谕语攽行方是却但凭朱批录出 致可否之闲令人未能了会经略大臣等乃能照 理议奏合者采而行之不合者请駮所见甚是其 传旨褒奖准如议行机密大臣阮科明潘伯达各 传旨申饬嗣后不拘请安奏折及一切章疏虽经 批示原不过约略数语以示其大槩而已就中事 理犹有未尽者事属何衙须即面覆再撰谕旨施 行务期周妥毋得藉以既奉朱批辄尔录发或至 差误干咎再令将查检商船条议通谕南圻六省 及诸地方知之 广平署布政吴养告请安折言募兵多有影射 诈冒投充里役往往供非祖父总之全无著 寔请敕部查明簿籍凡非祖父非贯籍谁是 南父北母者分置干又安之新疆北圻诸边 省之新设府县谁是广平以南者分置干南 圻之安河镇西之海东海西等处 帝谕曰募兵多是他乡投来应募其影冒势所不免 就中寔有祖父而里役不认者亦有之年前廷议 按贯咨查朕以纷繁令各取重供以防诈冒虽积 习未必尽除而平允易行亦足以补偏救弊且募 兵之中漏籍游棍希图避就者固不能无而节据 诸督抚奏称此兵用之行阵颇为得力则亦未可 一例斥之也况何来已成队伍若一一查明已觉 烦扰而其数又将以一二万计一旦更换分置岂 不大段劳攘据如所云非惟不能革弊反不若仍 旧贯之为愈也 边和布政范惟贞请安折言辖民日繁而地渐 瘦瘠有渚嵮山沿林一带广漠肥饶请令民 垦征能力作自四五十亩以上者权免兵徭 一年 帝谕曰垦治间田固为导民务本之要然四五十亩 之地其开垦耕作岂一夫之力所能至于成田之 后如何措置亦无明叙况兵不可缺而槩请权免 尤为不合准即照此处荒地约得几亩募外籍民 立为里邑量其力所及使之垦治成田后照例起 科其所募民及所垦田数修簿具奏 海安总督阮公著请安折言广安辖民多造船 艘遍往邻省和买米粒转卖清商请令省臣 照应买之数给许关文以备查验事下户部 议以为广安省安兴横蒲先安葩封万宁云 屯六县州多沿海斥卤之地所需粟米往往 取给于邻省就中安兴横蒲先安葩封均在 江内如有往来邻省买米只从港道载运惟 万宁云屯二州僻居海岛船行必由海程才 一放洋之后则东西自适莫知所之谅非地 方所能一一盘验致贪利小民因而盗载米 粒暗向清商贸易者乃其势之所必有兹请 安兴横蒲先安葩封听其仍旧如有盗载出 洋自有严条由地方查核其万宁云屯二州 常行丁簿凡六百五人以古者一夫食五人 之数推之此外男妇老幼当至五倍通计三 千六百馀人一月应支粟三千六百馀斛请 以此数计算岁以正七两月为期诸社村里 役先详所在州员给与关文递往海阳验寔 收留发仓粟或米卖之换给关文明叙船数 米数以防诈冒傥遇岁闰增粜一月其正月 期限至二月底七月期至八月底过者停卖 海阳所给关文回日由州员转纳广安留照 广安无得别给关文往他辖取买如是则海 濒人民粒食既有所资而清人无所牟其利 矣 帝允其议复念二州常年于海阳省仓硕买行之永 久有未便处准届期省派带往民闲市肆如 数买之 广安护抚黎育德请安折言诸辖逋犯投首交 民保管多有为民所畏非其所愿请凡出首 人等地方官究明何者一辰罣误或被招虚 各于册内明叙候旨馀虽应酌减亦发别辖 为兵使有钤管 帝然之命通谕诸直省凡干案逋逃等犯或遇赦投 首及能拏犯投首者均准酌与减免惟其中 如有民不愿硕并随众结领后复觉悟首解 者即宜严禁汇册具奏量发别辖为兵毋得 彊民保领亦毋得留本辖为兵致生扰弊嗣 后照此遵行育德又言何来通判经历皆用 别辖人然统辖之与兼辖事体相联若就近 调补未必无弊请由部稽查换补乃准吏部 议定嗣凡诸直省通判经历之缺兼辖属员 不得补于统辖统辖亦然如何人原来从事 是衙或自京及别辖遴补非籍属本省与兼 辖统辖司员改补者 如海阳人原为万宁州 训导得补广安经历 不必拘限 帝将巡幸思容海口命锦衣副卫尉黎文富兵马副 使阮文唱等率将兵象先于翠葩山捍门山 营建行宫各一以备停歇改捍门山为灵蔡 山 山在海口之左其形似龟俗称龟山年前 以其未雅称捍门山亦非象形取名之意 故改 是名 承天属辖耆老乡绅愿因辰节恭进品物京尹 代为题奏 帝谕内阁曰尊卑分隔而下情尤贵上通彼等辇毂 小民情殷爱戴所愿荐献之物虽微而出自芹曝 丹忱不妨俯从所请准以春秋谷熟二期及三大 节要在诚洁不可多黩仍于午门外跪进由侍卫 处奏闻应赏收者给与银钱聊示朕胞与为怀视 民如子之意耳 礼部议定仪注凡通年春秋谷熟 辖民拣新收糯粟或杭粟辗米精 自递就县衙盛于奁盒红粘芹曝丹诚四字 上加覆中红盖遮护县员具冠服引耆老顶 带一人衣巾四五人随递至午门前奉安于 红案上耆老等趋庭行五拜礼讫由侍卫处 转进候给银钱再行谢恩礼而退如 万寿正旦端阳三大节恭进土宜品物并同 荫授水师提督武文徐之子武文徭为锦衣校 尉雄锐营统制枚公言之子枚公谨阮进林 之子阮进权并为锦衣千户署都统范有心 之子范有春统制阮增明之子阮增踊陈文 智之子陈文德胡文奎之子胡文奄年尚少 均准食正八品俸俟长成量与官职 拔补旧平顺该簿陈公询之子陈公谱工部侍 郎陈文性之子陈文光为司务 以原高平署布政武梃权办工部事务 广南布政护理南义巡抚潘清简坐贬以京尹 胡佑护理南义巡抚关防兼领布政印篆礼 部左侍郞王有光兼摄承天府尹事务先是 帝以南北晏清朝廷闲暇谕以五月中旬巡幸广南 六月中旬再巡幸广治准有司及所在地方 预先整备清简因上请安折言大驾巡幸辖 民闻者莫不欣欣然愿聆车马之音见羽旄 之美但今夏禾告歉四五月闲正在播植一 番供应顾此失彼恐无以为卒岁之资请且 暂停俾小民专力田里 帝览奏不悦谓机密院曰潘清简既言闻者咸有喜 色又言供役伤农暗欲以孟轲对齐宣王语讥剌 夫清简若见其不善则直言以谏安得设为奸巧 之辞阳是而阴非为人臣者当如是乎且巡幸原 有二义如专以游观为乐而不以民事关心者诚 为不可若夫辰巡方岳因以省方观风寔自古帝 王盛典尧舜之世五载一巡一岁历周四岳而民 不告劳是人君之一游一豫即下民之以助以休 稽诸载籍历历可镜何来朕亦法古举行况广南 在近畿数百里之内明命六年八年两次巡幸所 至行庆施恩蠲免身庸常以万计黎庶莫不均霑 闿泽凡行宫供应物件以及象马草料厚价雇买 贫乏者亦皆得有所资至如宫馆之奉陈设之具 事事务从省约又严饬在京权要从驾人员无得 毫有求索邮传驿路一一肃清此凡有耳目者所 共闻见自八年至兹屈指已十年矣玆因清暇再 拟辰巡凡事亦照常办理跸路所经不设奢丽銮 舆所至无所征求何曾少有妨民而为人所不乐 乎如所云云则其中隐情尚有未露今若遽治罪 则无知者将谓朕不能纳谏反以罪人惟理之是 非亦宜细察傥清简亲炙黎元见透民隐故为之 陈言则朕何忍罪之若出自私心托辞阻止则不 应稍事姑容且清简前者在京亦知奋勉嗣补外 职怠惰随生如去年修补青鸾船在其辖分经一 月馀不曾照顾已可槩见一斑今或因在仓廨城 池多未修整不免畏事惮劳因托此为辞希得安 佚则罪已无辞然其罪尚小或更因在省天小官 吏多有贪污闾里小民多有冤屈恐朕行幸发觉 其罪遂托为谏阻以图壅遏蒙蔽则罪莫大焉乃 命御史武维新阮伯仪前往廉访其巡幸预 备事宜姑且停止新等既至访之辖民举皆 望幸又察出省务废弛官吏冗弊等事以奏 令廷臣详阅佥称清简欺罔请正其罪仍依 前谕举行盛典以慰轝望 帝曰此可见国是皆同公论难掩潘清简托辞遮蔽 本应逮系来京治罪但念兹虽查出城池仓廨多 未修理亦属公罪及其所属官吏贪劣不职而已 非有自家赃私冗弊的情若遽将重治朕心犹有 不忍准即革去布政职衔作为广南六品属员从 新护抚苦差效赎再前者未有派员廉访则巡幸 之事尚在可不可之闲兹既访出民情吏弊必须 一番临幸因以嘉惠闾阎省察官吏俾下情有壅 遏冤在者咸得上闻朕断不可惮一己之劳而不 顾万民之隐且不但此耳是辖沱㶞海口最为海 疆关要自设立奠海城之后增设安海城省城又 是一初改设向来未经亲览颇觉萦怀永奠河道 与沱㶞相通亦为舟楫要道开浚日久耒知现在 形势如何凡此等事又有不可不行之理此行专 以为民及整顿地方非前次照常巡幸者比其行 宫并用茅茨上阶一切供应都从撙节准兵工二 部会同拟奏仍以五月中旬吉辰启行旬日内回 銮派员武维新阮伯仪廉访得寔各赏色帛一束 寻以所在行宫各所须先整理而省兵希少 未免动烦民力命权领雄锐营统制枚公言 将本标各卫弁兵往会新护抚胡佑兴办兵 工二部拟请于澄河社市权设传驿一所拨 承农站夫马应直接递广治以北章疏福象 津次拨承化站夫应直接递广南以南章疏 横渡各所均拨渡船预待护送许之准嗣有 不期巡幸照此例行回銮后即止其承福行 宫改为海云山行宫蓬池行宫 属广 南 改建于 石岭之南名甘泉行宫 此处有泉 甘美故名 又命水军 增造轻快艇船六艘以备扈从 给在京诸衙扈从船艘 六部都察院内阁小棃 船各一丙务仓场平杉 板各一机密院武库先巳摘给 太医院准于机密院船搭配 召定边总督阮文仲平富总督武春谨清葩权 督范文典又安布政阮廷宾南定布政魏克 循高平布政陈辉朴入觐 帝以嘉定重地命隆祥署督段文富署理定边总督 关防俟阮文仲回莅日各仍旧供职 赐北圻谅平兴宣太原土司来京瞻觐 帝谕内阁曰彼虽僻居边远亦是王臣前者土匪滋 事或始终不肯从贼或从官军征剿预有微劳经 在奖录近者新设流官亦欲使之渐染汉风原非 有所岐视可传谕诸省督抚布按传示所辖土府 县州并率奇率队土司预有功状者谁有情愿瞻 觐准给咨来京以及庆节候与施恩用示朕一视 同仁之意 复开谅山春阳金矿 岁征金税十岁黄金四 两输官买金砂四两 京派及平顺以北诸辖弁兵年前派往南圻从 征从戍间有因伤撄病留在嘉定至今犹有 未起者 帝深轸念之命兵部郎中阮论驿往宣旨慰问当面 赏给人各一月俸饷钱仍传示省臣悉心饬 医调治俾得早痊因 谓侍臣日曩者户部郞中枚日庄内阁修撰杜伯大 自南圻公回朕面询以拣兵度田之事民情何如 杜伯大云识者皆愿惟一二无知亦有不愿斯言 颇有理枚日庄郤谓人皆摇动咨叹其言意欲簧 惑朕心若加之罪不知者将谓朕不能容人于言 之顺耳则悦之逆耳则罪之故涵容不问且朕为 天下主如有失德臣民共怨咎将谁归惟拣兵度 田所以为民原非以此为利彼小人无知或有不 愿亦所不计枚日庄敢尔浮言何其愚之甚也其 令阮詥因便廉访明白回奏 以龙武统制胡文奎调补羽林左翊统制原南 定领兵梁文柳权署龙武统制 京派巡洋副卫尉阮文客兵船至广义沙祈汛 延日停泊清匪乘闲于洋外劫掠商船而云 广义以事参奏下兵部议降二级阮文客于 平定金蓬汛妄捉八汛清商船指为海匪仍 报省捏称巡缉至金蓬洋分撞遇异样清船 一艘自东而来客亲率所管梨船与汛守兵 船围捕获之船内具有炮械及鸦片禁物至 于所载商卖货项隐而不言总督武春谨派 人看验察得其状以奏客革职交查仍派神 机中卫副卫尉武曰俊协与前派水军署卫 尉阮文既分行巡哨及案成客坐发海云关 为兵 改定诸府属长史副长史品秩 长史原从四品 改正五品副长 史原正五品 改从五品 帝以清平署六七八三队籍安静以北递年按贯催 集往返烦劳准户部议撤回本省拣取省各 五人为乐工著从别并项剩者勒回民籍其 向例亭门歌唱分取筹钱即停止何省有歌 工乐工亦以五人为定额又令礼部吝会广 平以南诸辖募外籍民补清平署以充舞佾 之数 增定 慈驾 御驾巡幸畿甸内外卤簿 凡奉 慈驾行幸畿内摘取诸节陈设南簿黄云仪缀二红 鸾扇二黄凤扇二红云前护缘二御仗十用 充仪卫如在几外增清道旗二凤旗二信旛 二传教旛二绛引旛二立瓜二卧瓜二馀雨 盖羽扇并排剑均如原例凡奉 御驾行幸畿内摘取骑驾卤簿黄云仪伞四黄龙扇 二红凤扇二九龙曲柄伞一如在畿外增警 跸旗一龙旗二敷文旛一振武旛一行政旛 一施惠旛一羽葆幢二黄麾二立瓜四卧瓜 四金斧四骨朵四馀随驾黄龙雨盖及前导 后扈枪剑如例其侍候并 擎执伞盖弁兵各具衣帽 帝谕内阁曰 列庙讳字临文敬避礼则宜然至如 玉牒奉以尊藏亦犹 寔录之纪寔垂世不须过为忌避准嗣凡钦修 玉牒及 寔录恭遇 列庙讳字者均准直书不必因循塡著左从右从字 样 广盛八号仓灾兼摄府尹王有光督兵民救灭 之赏有光纪录一次兵民钱二百缗 帝谓内阁曰雷火不过阴阳相搏苟非有引火之物 岂能遽发烟焰如去日雷震左炮厂随即火灭末 尝灼物可见粟仓藉以椰叶高出粟上以致引火 发烟幸而扑灭不然为害岂浅鲜哉其令户部传 旨仓场凡诸仓廒内藉列椰叶高出粟米者悉齐 翦之 改广治治壮奇为广治卫广南南壮奇为广南 卫 楝 兵 广治奇为治壮奇广南奇为南壮奇 募 兵 颁新刊万年书于京外 在京皇子诸公文武大 臣在外诸直省并镇西 城各 一本 帝谓礼部潘辉湜日朕观协纪历庆节忌辰无不备 载且递年颁朔盖使之知节候日辰以趋吉避凶 而已若夫庆节忌辰前已印本颁行中外谁不知 之何必于历书重注为也嗣宜省之寻准部议历 书应留应省并改定印本戒禁日期 递年协 纪历仍 旧第一张四月十一月字上朱刻 万寿 圣寿二大节馀常月等日原刻忌辰停止 天授节称为 奉先殿诞辰礼原墨刻 天授节等字亦停止戒禁日期如恭遇 郊祀大礼前三日正日 列庙诸礼社稷坛祭礼前一日正日历代帝王庙文 庙先农坛祭礼正日戒禁如例 万寿节前一日正日后三日张灯戒禁仍用前三日 正日 圣寿节其夜张灯戒禁用前一日正日 赐京兵分班休息 籍承天广治广平广南广义 以五月朔至六月底分为二 班班各一月籍平定富安程途稍远者以 四月朔至大月底分为二班班各一月半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一百六十七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