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148 中华文库
卷一百四十七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 卷之一百四十八 圣祖仁皇帝寔录 |
► 卷一百四十九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一百四十八 圣祖仁皇帝寔录 乙未明命十六年春三月嘉定军次将军参赞领 兵等密奏言四面长垒蛇道有已透郭首者 有将近郭首者均已堆竖栅垒并对城之四 角筑起土山工役将次完竣近来出首等多 云城中贼徒自官兵掩杀一阵伤毙多数心 怀畏惧更因贼渠互奸其妻妾构成怨隙致 其伙各相疑贰死守之心日渐懈弛验此则 贼中情形孤危殆甚机会正有可乘若不及 此攻破恐至四五月闲雨潦更难为力经会 同商议攻城必由濠而进而此濠既深且广 贼伙又多密布铁菱木尖进兵颇属艰险必 于城之四角塡塞濠心面各二道俾我军临 期攻陷如履平地第工程重大必须动及民 力方能敏济业已密各嘉定边和定祥永隆 各省催拨民夫一千六百合与在汛弁兵并 力应工仍于城之四角竖招降旗又多令南 北圻出首人等日上郭首招呼谓官兵早晚 平城而上欲降者速出不然城陷之日不问 胁渠一皆歼戮悔之何及以乱贼心再前此 投诚各队有旨押解来京今攻城事机在迩 请仍留军次严禁俟日开释使之前驱庶为 得力 帝密谕之曰尔等急欲成功所请未尝不是但朕已 筹之熟矣今日攻取之机大抵多有耒便何则城 中贼党虽云穷蹙而其众尚至千人不可以战犹 可以守一也四面蛇道虽已穿透郭首然濠可塡 而城不可平二也城高梯长攀登既难而城之上 贼多掘坑设尖登后亦无立脚处纵能杀贼成功 而我兵宁保其无伤损者乎三也近闻贼渠内相 淫乱构成㤪隙然缓之则疑贰相图急之则同心 为守四也况藩附之真腊国王始经物故其此全 辖正在经理云初而接境之暹寇禽兽居心未免 有投闲抵隙常萌窥伺朕日夜宵旰注意边防试 思一旦攻下藩安城而弁兵遽可尽撤而不备乎 此又一大关键者不可不虑及也矧有此四未便 又兼一大关键乎且藩安遗孽不过小民弄甲潢 池克之不为武不克则损威恐外国观之为重轻 所关不细曷若姑留一块孤城现有弁兵设守因 而抚循警策劳逸均匀养我全力兼可防边岂非 甚善者乎攻城之事断乎可缓谅已了然在目矣 惟在军业已咨拨各省民夫其塡濠准即先办仍 屡作攻城之状则贼益劳瘁而立招降旗则贼益 携贰再令投诚之人招呼贼诸头目令擒斩首逆 阮文魫黎文驹出降则免一城之命贼必日益孤 危或生内应或相杀出降亦计之得也俟至四五 月之后如见贼党孤单无力抗拒攻之一鼓可得 计出万全者方准具事奏闻候旨施行至如日下 情形未可轻举妄动若谓四五月间雨潦更难为 力则此等月虽天雨频降终亦非秋潦之比说已 塡濠成路可以履行又有门桥由我直进到此攻 取机果可乘亦何难之有曩者南北两圻现方有 事犹可隐忍缓图玆北圻之底定逆云既经斩获 已无北顾之忧彼藩安遗孽不过柙中之兽釜底 之鱼力屈势穷不久亦将自毙又何用重劳兵力 且我将士枕戈卧戟于兹三年诚觉劳苦皆朕股 肱心膂之寄何必与狂犬攘命作此侥幸乎朕心 殊深不忍再近来将军参赞等在病过半正资调 养俾得痊安宁可使重增劳顿乎且今蛇道已经 穿透土山又筑得高贼党不敢出城资仰一物要 宜遴出炮手善射者日在土山瞭望如见贼中党 伙藏聚的处须指定放击射必命中不出旬月自 能尽杀贼矣又如塡濠作路我可以往则彼亦可 以以来必于对照所筑之路预设大炮加心备御以 雪防贼党由此乘夜走脱又须设策夺取羊马城占 据桥路则我得胜势贼无固心城不待攻而自破 矣至如投诚兵准分禁严密勿得疏防干咎不小 俟有应用其死力之处即开释充为前驱效力赎 罪其各凛遵母忽乃遣丙阁侍郞阮知方捧谕驿 往军次传示之准留三五日询悉情状回京 复命 命察访南圻六省辖民有节义淹没者以闻 帝谓内阁曰六省人民素称忠义曩者逆怀煽变多 有激于义愤锐志歼仇其从征有功者经已擢用 伤亡者亦加赠恤惟念官兵未至之前偶罹兵革 泯灭无闻谅亦在所必有朕甚悯焉可传谕诸督 抚布按各廉访所辖土民当初逆贼起变谁是举 义杀贼为其所戕或骂贼不屈因以致命确有寔 状者准奏闻候旨酌量优恤以表扬之 庆和布按阮文典阮伯伸奏言芽庄源属蛮因 平顺蛮匪逸到有为其所胁诱今匪徒窃据 山险设立栅寨凡要路去处多插遮木尖以 阻人行现方督饬弁兵随机攻剿 帝谕曰尔省属蛮各册年前经一番惩创畏慑威灵 向来供输税例恭顺弗渝殊非愚蠢无知者比宜 即遍示之云尔等久蒙朝廷涵育耕田凿井永保 安恬玆平顺蛮匪不安本分萌心悖叛自取灭亡 却欲侵过别辖谋图诳诱造此无端之孽障嫁祸 于尔诸蛮切不可听须知祸福之理各自纠率土 民随处防守傥见此匪窜逸即截捕解官必有重 赏慎毋为其所诳自速厥辜则彼将不直平顺蛮 匪所为不肯容留自可立早扑灭矣省派捕弁阮 公闲宋有琼等进抵蛮册地头匪于前途潜 伏放箭神机右卫管卫阮德礼引兵继至刊 木取路直进石壁匪走于阿离 地 名 凭险伏射 我兵以枪炮坟筒发击匪遂投弩箭奔窜高 山事闻 帝复谕之曰蛮匪前在平顺地方滋事为官兵杀散 转向此辖林分逃生每遇哨探即伏莽放箭以图 兔脱尔阮文典经有旨亲往准即派委探访匪之 潜窜的处严饬弁兵出力兜剿务绝恶荄 初置北圻宣光太原谅平诸辖州县流官分设 宣光渭川县为渭川永绥二县 渭川县五总 三十一社永 绥县六总 二十一社 帝谕内阁曰宣光太原谅平节次不靖总由诸土县 土州地势旷远闲有不肖土司易于煽动不得不 一番注措以为永宁久佚之图其合廷臣悉心商 拟或应随地分设土官或应酌量调补并改置流 官闲以土官俾得相维相制如何可以久远行之 无弊者妥议以闻廷议以为北圻沿边诸省山溪 险远地势遥隔所在土司黎以前因循世袭 其民其地掩为己私名为藩臣其寔未霑声 教今边陲渐就宁帖经画措置在所当先就 中地广民稠如高平石林县应分为三宣光 渭川州高平广渊上琅二县太原白通州司 农县谅山文关县应各分为二馀均仍旧请 各置流官府设知府管府教授各一县设知 县一州设知州一惟文朗县丁不满百请以 大慈县兼之母须别设官吏何县州稍知文 学者各设训导一其土司别调以革专地专 财之弊仍按每府设土知府一州设土知州 一县设土知县一俾资承办 帝谕曰所议多有未合惟宣光渭川县地势广漠止 设一县势难周顾准总督黎文德照随里路以一 半增设为永绥县馀并仍旧贯不必更张何县州 土官悬缺遴出流官一员充补其有土知县土知 州土县丞者各留原职不必改调但增设流官各 一补为知县知州原土官各协从流官承办嗣有 缺出不必再补至如宣光安平府太原通化富平 二府高平重庆府谅山长庆府准以就近知县兼 署府事流官莅所由省臣量择地势岚瘴稍轻者 设置俾奠厥居具州县教职姑准新设知县知州 兼办其事俟后文学烝烝上进增设未晚乃令廷 臣并科道公举可堪知县知州者充补 北宁中威奇兵戍谅山者多以岚瘴得满省臣 派出前威奇兵往代因奏请嗣以六月一换 俾均劳佚许之 派员王有光裴茂先等疏将清理又安刑狱大 略兼以得雨情形八奏 帝批示曰观天人相与之际闲不容发影响之速莫 逾朕心弥增寅感尔须倍加整饬心身以慰一方 之望可也 河仙巡抚陈震以谢表文式未谙因投递驿筒 附发白金三两并红桃纸倩人代办通政以 事参奏 帝曰向来陈谢表文原取其出自真衷未曾以文字 见责今陈震却乃私寄财物倩人何也乃罚六月 俸而免陈谢 兴化署抚吴辉濬奏言据属辖遵教州土知州 薄琴前报称宁边州试差土吏目薄琴政探 有暹牢兵千馀侵境请兵赶援即已派委省 属往探并飞饬所在加心防备密令傍接诸 州征集土民以俟 帝谕曰此不过暹牢丑类不自量力纠聚乌合复于 镇宁宁边等处乘闲侵扰吓怵边氓蹈袭年前伎 俩其在镇宁已派领兵阮文祈管将大队弁兵进 剿谅此小丑早晚立见澌灭则在宁边滋事者将 必闻风宵遁矣尔宜转饬宁边遵教诸州并在近 土司土目多集土勇并力剿灭再宣光道经已降 谕班师其尔省前派一千土勇从征者可速咨黎 文德放还以备调遣 高宣二道总统谢光巨提督范文典总督黎文 德参赞阮进柇胡佑等会衔奏言清镇安府 送到前后所获逆云眷党并底定永奠二县 民男妇童幼六十馀人业将逆犯农文海之 子农文刚黎文儴之侄黎文杨逆云之家役 从伙四犯正法馀土民悉放之惟逆云之子 农文雷与其母妻妾女九人乃是首恶亲眷 未敢辄办 帝批示曰一网打尽甚好谕令摘农文雷一犯陷人 囚车派送来京尽法惩治馀皆斩之不必久系范 文典黎文德别疏言匪目伪副统领阮允高 伪副长校阮世颖等出首者二十人在军听 候又有底定王司阮廷瑸原无从贼屡次出 力随征真能奋勉请量与奖录以为底定永 奠二县人激劝 帝谕准出首等犯各宽免前罪师还日插入山西省 兵效力阮廷瑸加恩拔补队长从宣光差派 谢光巨亦别疏言高平通农一总自大兵进 到总目阮廷森等率总民诣军首罪自办资 斧从征再输租粟以给军饷详察人情则前 此从匪盖亦势出无奈非是甘心请免其罪 放回安业许之 谢光巨丁母忧奏请其子前定管奇谢光知代 理襄事 帝谕曰朕以孝道治天下向来臣工或有远宦朕闻 家有老亲即优给银钱彩币盖曾举此孝心以及 人老矣谢光巨乃是总统大臣领兵征讨身居千 百里之遥家有老母年八十馀不幸偶遭患病所 在京尹等当即具奏候朕为之给养医治俾得安 心戎事顾乃一味缄默迨至病故亦不以闻如此 将何以慰大臣在外之心者乎黎攵贵阮文谨各 降一级仍准仓场发库钱三百缗派待卫前往养 蒙 社名属富荣 县光巨家贯 宣旨赏给再为之料理家事俟谢 光巨公回即准因便回贯治䘮以昭厚道 以诸军卫尉阮文权充宣光硕兵原充宣光领 兵冯有和改充北宁颌兵署宣光布政革留 陈玉琳准开复原衔回省供职 太原道参赞阮公著黎文瑞奏言弋获安德 社 名 淰烂店窝犯黄文𨱑搜出逆仕所藏兵器及 伪词伪印问之云月前逆仕逆硕与妾仆六 人投驻其蒙嗣官兵搜拏所在民或馈之粮 或导之路由谷旁隘窜于清贵州那戎地界 经募得贵州人寓底定者先给雇银五十两 使跟寻二犯捕纳领赏再溶总督黎文德责 令当次土知县及帮办人等紧勒淰烂民探 拏玆拘縻其里长傥不获犯其里长与窝家 黄文𨱑斩首示警再逆仕之母及妹在禁称 病绝不饮食冀欲自尽业已正法 帝谕曰首逆农文仕农文硕节经官兵追捕势已穷 蹙乃淰烂民尚敢阳为出首阴自窝藏又馈送粮 米引窜于清情殊可恶且前此降谕所在社村如 有逆犯逃隐即当捕解若敢容留与贼同罪曾已 叮嘱再四乃日者逆云潜回犹有款给盐米谋图 引遁兹逆云既诛逆仕逆硕行将就缚淰烂亦蹈 此故态则小人染恶已深不复知有改悔矣夫逆 贼方初横肆尚可谓之驱胁今孑身逃窜一夫之 力亦足擒制却为之多方容隐寔属有心窝贮不 得谓之胁从矣准即将所在里长并窝家及预有 容留馈送者尽皆拏禁责谷委入探捕二犯解官 方与免罪不获者斩淰烂店人等亦徙于沿海以 戒党恶前次所获通仕妻妾女子准送于太原寻 诛之 平顺宁顺道边和按察范惟贞班直左卫副卫 尉武德忠后保二卫署副卫尉阮文进边雄 奇管奇王文礼与革员黄国调会于渚江闻 匪渠阮文讲岑文恩松文珠梅文清松文通 等聚在麻乃 地名横对 顺枚站 分道剿捕匪伏于丛 林放射我兵鼓勇而前匪即奔窜追获二犯 乃自旭蓝进抵罗坡罗柏 均地 名 一日三战匪 败走斩获四馘匪之庐舍一百馀屋粟米二 千馀方牛车五十馀具悉焚之咸顺道中保 二卫卫尉段文詙庆和署领兵陈玉树平顺 署副颌兵杨文科诸军副卫尉张文分由矼 江逾斜椅岭匪断木遮路我兵越险而行拔 麻啼匪堡直进柯栊罗鱼匪之大伙顿聚处 匪闻风惊散空弃寨栅十馀所官兵分往林 分穷追斩二馘俘男妇老幼四十馀人收获 旗鼓剑弩甚众追至麻鵄麻戎柯敦等处匪 已没迹权领巡抚杨文丰以闻 帝谕曰向来迟报捷音殊觉未惬人意兹各道捕弁 均能督饬兵勇鼓励前进历险穷搜直𢭏蛮匪巢 穴毁其塞栅烧其积聚擒斩匪伙收获器械多数 尚属可嘉其按察范惟贞至管奇王文礼各赏纪 录一次惟陈玉树经交察核黄国调已得革职均 不得预当场斩匪一馘生获一犯赏钱各六缗所 获男妇准即将妇女老少放回故土生业嗣照此 行俾知怀德其丁壮何者执械抗官斩首枭示胁 从者先摘一二丁放释当面开示使胥相报告及 早投首即与宽免谁能出力拏获首逆解官不但 免罪再赏钱五百缗次要犯以下亦递减赏给至 如搜获匪藏粟粒嗣宜随便运贮给发灾黎不可 一槩烧毁暴殄食物 神机中卫兵有胡有闲者去夏攻藩安城与卫 兵陈文岑阮文功为贼所掳军次混列于阵 亡册蒙准免其子一人兵徭至是缒城出首 帝闻而怪之谓内阁曰年前据嘉定军次用列阵亡 官兵朕念其奋不顾身恩霑其嗣此軰卑污何得 混冒其合兵部即将胡有闲等恩荫削去不准其 子得预管卫武曰俊降一级诸将军参赞又究出 当次雄武雄威卫兵失迹而谬列为阵亡者 三人亦各削去恩荫 山西省臣奏请增募南兵立为属省巡城第三 队并国威府炮手队 帝谕兵部曰北圻各省原设巡城止一二队亦足以 资巡哨今山西却请增至三队与夫各府县城炮 数无几而一府乃立炮手全队颇觉过多其令总 督黎文德凯还抵省日即察验新募巡城第三队 兵如全是南人身材壮健者以之充补属省南兵 各卫之缺国威炮手队兵置为属省炮手酌量分 往省辖诸府县城府十五六人县十馀人守护炮 器母徒增多数为也寻以属省炮手已有三队准 束新募炮手队为山西后卫一队 命水军运给广南广义平定诸省盐硝硫黄梼 炼人药 广南盐硝四万二千五百斤硫黄六 千五百斤广义盐硝二万五百斤硫 黄四千六百斤平定盐硝三万 五千二百斤硫黄六千二百斤 广治甘露九州八觐恭进方物 象牙三对犀角 五座鹿茸一对 帝谕礼部曰九州世为臣仆素称恭顺嗣又情愿供 输税课出自悃诚朝廷视同流官与他属藩者有 别经酌定年例入觐使之近聆声教日染汉风非 如前修贡之例其所进方物姑准赏收仍加赏知 州各色南花纱各五匹其未给品服者赏给从七 品常朝冠服一副嗣届觐期遵例展觐母须备办 方物转滋劳费再向定三年一觐各土知州轮班 更换当班者亲自诣阙其下班均委吏目代行揆 之事上之礼殊有未合今改定二年瞻觐一次以 子寅辰午申戍等年为准其九州分为三班班各 三州每州土知州一吏目一随丁二馀六州留俟 下班傥当班知州有故以下班知州代之并限其 年四月望左右抵京听赏俾及瞻拜万寿庆节准 以明命十七年丙申为始 帝命兵部通谕南圻六省诸督抚布按等曰向来拣 兵拖欠责合催塡不能充额询其所弊总缘民闲 率多心怀避就闲有多丁彊富应受兵者则倩人 代役或用意行求里役等亦辄将穷丁顶冒或逼 勒孤贫者充给苟图了事以遂其私弊端不一而 足正当核办以厘革之第念积习已成若遽令一 一深究既属纷繁而无知小民不免多罹于咎兹 各宜转饬属辖府县通报所在总里人等从前有 此情弊准以谕到日限一年内听得陈首其军人 的身并彊富应塡给者即各充伍其倩代及为所 逼勒者均勒回民籍受差仍宽免前罪傥限外尚 有仍前顶冒及隐讳不发则总里与军人并按律 加等重治 撤河内领兵武廷光回省供职先是北宁多盗 光带领兵象前往会缉至是地方渐获宁帖 故撤还 嘉定军次将军参赞领兵等奏言平顺卫兵阮 文得前者从管卫黎文居入蛇道为贼所掳 贼问军务边情悉以寔告至是自城中脱出 按之具伏请律以泄漏军机之罪正法示儆 帝谕曰阮文得遇贼暗袭既不能出力死斗及为所 掳又将军中情形具言于贼殊为可恶且年前前 锋兵阮文点亦曾被执乃抗节骂贼至死不屈何 等节烈朝廷即优加赠恤立庙赐祭足以风励将 来今阮文得不正刑诛何以严明军律其即斩首 遍徇于众俾一劝一惩明义明罪方能振作士气 鼓励戎行 追赠原安江副领兵武文常为卫尉正三品衔 领兵黎文常为掌奇从二品衔均照赠衔给 恤先是逆儴煽变二人皆因战败为贼所掳 武文常抗节不屈贼劝之降发愤不食死黎 文常被禁阴与河仙领兵阮光禄谋烧贼火 药库事泄贼杀之至是嘉定军次将军参赞 等访得其状以奏 帝谕曰武文常节烈诚可嘉尚黎文常之死虽稍逊 一筹然验其心迹以谋图杀贼不遂而死其忠亦 不可没乃皆追赠之又有原永隆副领兵蔡文汉 于省城失守亦俘于贼及黎文常阮光禄谋 泄贼以汉老病留之无用因而并杀军次以 状闻 帝以其无节烈令追夺官职初 帝闻武文常事状谓群臣曰臣子为国尽忠势穷为 贼所掳而能不屈以死其天节固有可取岂以被 掳为辱乎昔宋文天祥为元所掳就义柴市节烈 昭揭古今国初甲午之变 睿宗南幸参赞阮登场携母从亡后行至归仁伪惠 执之欲待以师礼登场辞以扶母寻君而去及王 师失利避于馆市复获于贼不屈而死其秉节无 愧古人允宜列之祀典以劝来者国家有此忠义 之士可以培固元气故能再造乾坤奄有全越所 系甚大昔北河李陈瑻与郑楝出奔其弟子阮庄 反执郑栋以献西贼陈瑻势出无奈乃于郑栋前 先死以见志节义亦属可嘉潘辉湜奏言黎氏之 亡有一将弁与贼战死其妻亦自沉于翠霭 江以从其民为立祠祀之至今犹存 帝曰此等人可纪之缣缃以为世劝湜复奏日阮庄 既执郑梀西贼以其不义杀之 帝曰恶人自有恶人磨诚大快人心也夫西贼篡人 家国岂知忠义然更以不义杀阮庄此亦大奸雄 处如曹操岂忠于汉乃以叛逆加之董承而杀之 以镇人心其事虽殊而奸雄则一也 帝谕兵部曰南义平富四省乡勇前经派往南圻捕 务闲有逃死照例充塡因念彼等均是民勇偶因 有事征调寔出于不得已非如在额兵丁者比若 据逃死之数一律催塡则社民末免偏重其免之 如有巳塡者准照前赏例人各钱三缗半给军次 半给其家 属诸皇子府长史奏请募立书吏 帝不允特令俟皇子年至十五者方许之 命户部右侍郎陶致富权兼承天府尹事务 砌筑肇祥城先是 帝以 原庙发祥之地防护当严命清葩省臣于砖墙外增 筑小城城外有池并建立公厅房含以为官 兵驻守之所至是雇拨兵民二百兴工营筑 特命名其城为肇祥城 罢乌楼源𢭏炼火药初署护城兵马使张曰帅 率兵三百往乌楼源造水火既济车𢭏药经 一月馀筑堰凿溪移徙不定以迟误被参拏 锁交议遣京城提督黎文贵代之又令工部 参知何维藩前往看工寻亦为派员御史潘 登第以办理乖宜劾奏 帝命机密大臣张登桂潘伯达就处察验及还奏言 此处水势缓弱必须筑堰引注工力既难而 溜头所冲堤堰亦难保固若因而修之徒劳 人力遂罢其役张曰帅以率意妄为虚糜工 力坐斩候黎文贵荷维藩接办亦是剿袭其 迹免议 定祥省臣奏言属省二司员役多缺经派效力 池恬静 原藩司通判 从伪受职 等八人承办均能妥济 请应量予起用 帝曰池恬静等预有职司均是朝廷臣子前因有变 甘心从贼偷生律以国法罪在不赦第方多事之 秋特准开释差派效力已属宽典即使确有功状 亦未足以赎前罪况又寻常者乎夫人能自立于 世惟贵纲常二字此辈失节之人若遽授官职则 何以鼓励风化垂示来兹其池恬静等准各仍留 从省效力员役之缺即遴员推补 广安省臣奏言先安州蛮民十一峒 丁数二百 五十八人 人岁输税 银二两 近因林利稀少往往避地谋生税 额拖欠请听依官价折纳钱文 银一两直 钱三缗 以 舒民瘼 帝谕准自后一年输银一年输钱其上年拖欠并听 折纳 宣光弋获逆犯阮世俄槛送子京诛之捕役土 目枚文草拔补从省队长赏银二百两俄之 子世司世陆及亲属七人寻亦捕获皆坐斩 广治左卫权充副卫尉阮春吉前者驻防宣光 藉以省派打探底定贼情径到富安 社 名 吓取 其民银两马匹御史邓金鉴得其状参奏下 刑部议请问斩决 帝曰如当征剿之际固宜按以军法用严师律今大 功已蒇不必从严况吓取者蛮民视之掳掠良民 有闲改为斩监候 以四等侍卫尊室穗为镇西城城守尉管炮手 队从督抚领保护张明讲黎大纲差派 工部奏言属部司有充机密院者请将为额外 仍循例推补 帝日部司充机密院行走者乃是徣衔别补准即推 举塡缺不必将为额外嗣后诸衙照此例行 命刑部左参知阮公焕充覆核国子监监生主 考预优平项者七人均准同举人会试 北宁布按阮登楷陈世儒奏言属辖金葩东岸 嘉林三县道路多岐向来盗匪常于此地面 出没扰掠其民咸愿于安荣 村名属 金葩县 古螺 社 名 属东 岸县 富市 社名属 嘉林县 冲要地头各设屯所业听 鸠办请量派每所管卫或管奇一战象二匹 弁兵四五百前往驻防数月后事平撤止 帝谕曰设立屯堡所以防盗宁民一番兴作动用民 力民财又所派弁兵多至四五百所关不细今却 谓数月事平撤止何若是其容易乎乃令总督阮 廷普会同筹议及奏上准依所请于此三处 各设堡一又于良才道使社增设堡一量派 弁兵驻守之 核定公姓额籍诸公尊人府礼部会疏奏言 本朝开国云初奉我 世祖高皇帝垂情展睦凡自清葩以北诸地方有 先朝同姓之亲前经离乱其子孙或沈抑民伍或寄 寓他乡听各详编谱系世次赐从公姓第当 初编报不无顶冒嗣而寅缘续著淆杂者多 若不一番厘正恐非所以办别族类之义也 请敕下清葩以北何辖有公姓各支者令将 原编续编世次事状并家谱旧本抄纳仍汇 修咨册并递得便议奏有冒滥者削之以明 派系 帝谕曰所奏诚为合理夫天源属籍分义攸关预其 中者纵未必皆纯德异行亦不失为贤淑底人方 无忝金枝玉叶岂容斗筲宵小得以滥厕于其闲 即如近日黎文傻据城作乱杜文誉伙同造反闭 文玹闭文瑾亦滋事于宣光高平此等虽已明正 刑诛削除姓籍惟是忘恩反噬枭獍不如安有银 派中人乃有此悖义干常之理是则断然假冒不 问可知矣朕寔深为尊室等耻之其令诸辖催取 公姓各支原编续编世次事状并家谱正本发交 详核议奏及清葩河内北宁山西兴安高平各册 递到尊人礼部会议其谱系世次事迹有可 征者一百五人请仍留额馀三百七十一人 或世次事状无从确究或有改为黎姓陈姓 请皆削出廷臣覆阅请留额者八十人 帝犹嫌其幸滥复敕皇子公亲公再核但留七人而 已 阮祐孕阮祐旦阮祐历阮祐侍阮祐系 阮祐迥阮祐饶皆莅仁公阮汉之裔 移置思容汛守所 在富禄县附安邑地辖旧所 距海口一千二百馀丈移于 近海口处相距 止六十馀丈 增设望楼一 河宁总督段文长奏言省辖南昌县乃里仁分 府属衙官吏兵役一年应支俸饷米一千七 百六十馀方钱二百七十馀缗请摘附近陈 舍虞芮二总正供钱粟 仝年粟二千三百九 十馀斛钱二千六百 八十 馀缗 征之县仓备给许之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一百四十八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