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未完成,一部分的原作内容还未录入。请尽量协助。
卷一百四十一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
卷之一百四十二 圣祖仁皇帝寔录
卷一百四十三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一百四十二 圣祖仁皇帝寔录 乙未明命十六年 清道光 十五年 春正月朔谕凡京官例 得宴赉而丁艰不预宴者均加恩照品追赏 复谕京外大小官员自明命十五年以前因 公得罚由吏兵二部汇册候旨宽免 赏承天以南至嘉定以北至河内九十九站六 月钱米 承天六站广治四站广南七站凡十 七站月各钱四十缗米三十方广平 六站广义五站宁平宁多一站河内河忠嘉 定嘉新二站凡十四站月各钱三十五缗米 二十五方河静六站又安五站平定六站富 安六站凡二十三站月各钱二十缗米二十 方清葩五站宁平一站河内五站庆和十一 站平顺十六站边和五站嘉定二站凡四十 五站月各钱二十五缗 米十五方夏恩赏同 馀事简各站因捕务 亦有传递特加恩量给之 嘉定嘉禄一站定 祥三站永隆二站 安江四站北宁四站太原一站谅山八站高 平二站山西十站凡国十五站各钱五十缗 米三十方南定二站兴安一站海阳四站河 内河用一站北宁北束一站河仙一站凡十 站各钱三十缗米二十方夏恩赏惟南圻十 一站各钱国十缗米十方北圻三十四站七 捕务已 清不预 广南广平又安清葩河内兴安北宁海阳山西 诸辖去冬田禾伤损谕准照户部议蠲其租 又以广治岁歉米贵高平曩有土匪滋扰各 蠲本年身税十之三 帝念南圻将士久在戎行艰劳可轸特加恩京派并 广南至平顺诸省官兵自将军参赞以下不 拘在嘉定汛分或分防别辖赏钱各有差 将 军 各四十缗参赞各三十缗正副硕兵各二十 缗正副卫尉各十缗正副管奇各八缗权充 正副管卫管奇外委正副管奇各五缙诸卫 奇率队并军次承办五六品文员各三缗权 充率队外委率队各二缗正队长队长并七 品文员各一缗二陌八九品文员并诸卫奇 队书吏至兵丁乡勇 及效力人等各一缗 寻复准将军阮文仲参 赞胡文奎陈文智名下所带降级均开复一 级 授潘清简为天理寺卿仍兼办刑部事务 以吏部尚书阮金榜兵部尚书张登桂都察院 左副都御史潘伯达大理寺卿兼办刑部潘 清简并充机密院大臣 以礼部右侍郎杨文丰为通政使司通政使 帝谓礼部曰宣旨官所以代王言乃元旦节传旨官 旁立于左一闲却在皇子诸公之下嗣宜于殿上 正中间立宣以重事体又祝文恭写 神号向来读祝员每于朕后捧读亦宜于朕前稍左 读之用昭敬谨恭导官所以导引行礼既谓之导 何乃后行自今不妨先行引导若以为未雅则随 旁恭导方为合礼又问侍臣日除夕上标之礼出 何典籍内阁何权对曰昔人亦有用之以作诗者 臣传闻出于释典然亦不知义从何起 帝曰古人作为此礼意亦取明年标表之义则礼以 义起耳 平字十九号船失火水军守护者各坐罪 帝因谓兵部白船艘乃军国要需若徒委水军守护 一有疏失罪之亦无益尔部可会同工部商议凡 大小船艘应拨水步兵防守其数几何或于承天 六县民家旁近处设厂置重兵以守之京尹提督 或正副卫尉轮流照管以为永远之计且我国京 都既多江河又近海口有重兵守船艘一以重官 帑一以卫王畿不亦善乎 嘉定军次将军参赞领兵等奏言我兵掘开蛇 行地道贼伙每每潜出隐伏谋图袭阻经饬 放各项炮日或百馀发或二百馀发贼亦于 城上对射有一贼缘梯登城护卫司尊室谦 炮击立毙即赏石金一两以劝广义卫权充 副卫张文零夜乘月明将兵掘地道适遇贼 来与之混斗夺贼一长枪贼乃退兵丁间有 被毙者业令杖一百示惩 帝谕曰攻剿事宜节次谕语亦已明白惟放炮一事 前因贼伙不敢出城格斗致谕令节省免致虚糜 今官兵掘开地道其势渐逼贼伙冒死日常出来 争阻必须天加施放不可惜费方能多杀贼也然 施放要饬炮手据贼常潜来之路预于垒上审定 度数多设大炮如贼敢来袭阻即对照放击务使 杀死贼党而我兵不为所伤者方为妥善再据节 次首丁所称贼中粟仓尚存二座须饬放炮人等 日常照此放击务于月内荡破无遗又饬将大项 震地雷打照伪目及逆儴妻子住居之所审度对 击务期命中纵有列板积钱亦无不摧折破碎者 则不患其不能尽杀此辈也诸将军参赞等又密 奏言向来出首除老弱妇女其年壮者五百 五十人 南圻人清人腊人五百 二十五北圻人二十五 有未束补为 兵而先逋逃者有已束补而复逋逃者仅存 一百二十六人其南圻人等一百八人业束 为投诚三队但彼等多是棍荡难保其无再 逃北圻十八人曾奉明谕不必监禁但严饬 各管卫奇员密加管束深恐彼等狐疑未释 傥一经兔脱或生意外之虞到此虽臣等百 身亦难当此重咎何止诸管员管束不严之 罪已也 帝密谕之曰城中出首等均是罪人经加宽典与以 不死又给钱米衣食听其从军效力乃不知感悔 多自逋逃诚为可恶准即照前后投诚等丁其真 心首服确有可信如林文益三五人准各宽免前 罪仍留军中使之招呼其党并随事差派馀悉拏 下严禁且今东风届候边备稍舒宜照京兵何卫 从征日久者不论在汛或派驻防何辖先撤一卫 或二卫饬将现监投诚等丁分配船艘以二月上 旬押解来京效力赎罪这宜密行妥办不可声张 以防意外再向来凡有投诚均父嘉定省员办理 徒滋多事嗣后如有投诚者即一面八奏一面分 配在汛官兵严加管束母使娶居一处俾易于钤 制免致逃遁 谅平署抚陈文恂奏言原保乐州与高平太原 地势毗连逆云党伙曾于此地面滋事昨者 大兵进剿高平道则由右路之良能中傥经 油陇以抵玉帽太原道则由左路之凭城古 道经峤歌以入云中其中路如高平之塔那 平朗以至孙泉太原之金马灵光灵枚以至 龙陇均接夹保乐地头官兵未经到此今据 获犯及探子所称匪硕徒党犹有潜窜业已 行吞高太两道知会并派在省弁兵前往随 机拏捕 帝谕日今诸道官兵会剿声势震簿逆目等犯已经 畏慑别寻林陇鼠窜偸生尔既探得彼等潜匿的 处正宜追捕毋使漏网其饷运可专责之黄济美 办理尔当即带兵由塔那一带大兵耒经搜捕者 督饬员弁出力搜捕务获匪仕匪硕并一切渠伙 净尽再出示不拘汉土谁能擒斩贼匪渠伙者分 别从优奖赏 帝又命内阁密谕宣高太三道诸统兵天员曰昨者 各道官兵𢭏破贼巢日眄红旗报捷乃首逆农文 云尚在逋逃而要犯匪仕匪硕未能一获合人曷 胜焦急未审底定人情已妥帖否芩官兵在此可 以数月久驻否因粮果能渊源不乏否军情果皆 日增奋勉否饷道果得接济否所在土民果已一 向革心归顺否贼匪果已一向奔逃或有别于何 处阴图旅拒否谕到日立即会筹据见在情形联 名密奏三道寻会衔奏言自官兵会于云中底定 辖民陆续投首察之人情已知畏悔且值兹 春候岚瘴稍轻官兵如驻至来月旬亦所堪 处向来因粮不至匮乏在行将士劳瘁不辞 惟底定之民既知首服正当因而招抚其所 藏之粟不应复尔搜求如军饷稍形告涩则 高太两道各就近运给宣光程途遥远应据 现首诸社村量令输纳俟后折除想亦可资 接济至于所在土民虽未必其果已革心而 震慑兵威亦皆革面其受匪名目者恐罪过 深重未敢出头自经招谕亦有一二就首今 自云中抵高平太原自安边抵云中往返无 碍想贼匪逃走不暇故在在屏息不见有阴 图旅拒者 帝批示曰情形尚好谕之日土民今已投诚感化既 有其机可即通谕言朝廷兴师讨罪原以逆云极 恶大憝法所不容若土目土民前为所胁兹能悔 罪首服不论贼中名目亦准免罪咸与惟新其诸 人民并听各安生业供输税课仍尽将炮械火药 投纳毋得藏隐自取罪戾再统帅大员须严戢士 卒凡已经首服社民秋毫勿犯敢有侵掠者按军 法治罪又以逆云潜窜清界经移各广西为之拏 送久未回复复命礼部拟撰公文送谅山投 递太平府催促之 嘉定军次将军参赞硕兵等奏报日下攻剿情 形言城中贼党连日潜出将图盗掩官兵所 掘地道炮手尊室议陈文虎等以神威无敌 大将军铜炮放击凡四十发而打人城中轰 发多至三十三发其中有倒贼炮者有坏贼 炮者 帝谕曰此炮质天力猛审度指点亦属稍难议等放 击虽未能一一命中然功多过少亦属可奖其赏 飞龙大银钱各三枚且贼党死守城中经一年馀 以此为兔狐之窟不敢出头拒斗我兵虽有长枪 利刃亦无所施今地道渐迫彼势日就穷蹙翻图 掩袭此自来送死亦是一好机会可转饬四面长 垒官兵各按汛地日常穿掘每每挑诱贼来仍遵 节次谕旨预拣健斗弁兵因其来争出力剿杀并 用善射诸枪手炮手对照来路审度放击务使多 杀贼党则贼日益损少而攻取之机易于为力矣 惟彼之敢来角斗必是城中死党则我官兵预拣 出斗者必须的勇敢得力放枪炮者必须的善射 熟手方能济事勿可轻委怯弱生疏也 帝谓侍臣曰昨览河仙巡抚陈震咨部一折言有暹 俘者云暹国日恐我兵来攻夫暹国褊小况又败 䘐之馀国中疑贰恐我之来理或有之然我以远 来之兵而崎岖于绝域能保其必胜乎使我得而 有之其地可居其人可使乎纵使其地可居其人 可使未必能保百年无事我何用穷兵于远塞哉 又云暹国王将有禅国之事故欲侵取南荣等处 地方以为他日养身之地闻之诚深诧异安有举 国以与人而不惜乃欲远争不可必之地以栖身 乎又云暹国洋外有鳄鱼千馀浮于水面向东而 朝此则奇事可存记之 谅平署抚陈文恂奏言高平军次放回及守护 省城病兵至九百馀日以增多就中病重者 其原隶北宁河内南定兴安海阳山西听各 回伍惟贯清葩安静以内路途悬远请送交 北宁调养北宁布按阮登楷陈世儒等亦奏 言高太两道病兵放回在省经已加心存问 拨医疗治间有物故者如清葩安静神策各 卫与驻防之虎威左卫均是原派从征远离 乡贯请照从京派中左二卫恤给一倍仍吝 取南定征船或免役船送还宁厝 帝皆许之复谕兵部日节次派出在京清又弁兵并 广治广平练兵前往北圻诸辖充戍及差派戎务 诚以有事之秋不得不动烦兵力今闻多有不习 水土致感染者良用怃然虽曾经降谕所在地方 支办药材饬医调护惟病轻者可期速愈而病重 者未易早痊更不如在家有妻子为之摄养也其 谕令诸督抚布按照各色病兵现回在省轻者仍 留医治重者可摘出职目使之管硕听水陆随便 回贯以资调养其沿途地方如见此病兵过界即 照给程粮有不堪行走亦宜延留医治毋使困顿 于道途或不幸物故准给人各钱三缗布一匹殓 葬之 兵部奏上北圻诸省募兵册 帝因谓之曰募兵贵有寔数不可虚张前者北城总 镇黎质副总镇黎文丰募至万馀只徒糜饷及有 事差派随即逃去果何益哉夫兵出于民若得民 心何患兵之不足然民心非金钱可买在乎御得 其道而已 兴安省臣奏言原按察阮伫前干徇听吏役放 犯之案革职发兵寻以纵盗营私为民续控 请縻留查办 帝谕令锁禁严拟因谓刑部曰阮伫事事妄为罪诚 应得乃往者申文权敢于大庭之上公听并观而 为之邀请非有苞苴嘱托之情何敢淆乱国是若 此乎且申文权亦是三品大臣朕诚不忍以一言 之过寘干大辟但人臣无将将必诛朕所以罪斯 人者正以防微杜渐为子孙法又使为臣者知所 戒耳及案成伫罪当问徒特准仍依前旨发高平 为兵加充当苦差权究无暗受嘱托免议 戊辰春 飨 兴化省臣奏言省辖东珖庄 属镇 安县 蛮民前因土 匪扰掠逃散者未尽还复特准缓其民银税 一年又以省仓储贮未充命山西运之粟二 万斛 增置南定海阳北宁兴安南兵各卫 帝谕兵部日前以北圻各省南兵颇称得力经谕河 内南定山西海阳北宁各置三卫宁平兴化各置 二卫兴安广安宣光谅山高平太原各置一卫嗣 因南圻民人多寓北辖乐于投充河内山西节次 疏请增募省各二卫均已准依请行矣兹念南定 海阳北宁均是天省必须多集南兵方足以资臂 指其令每省增募二卫以足五卫之数仍冠以省 名置为南定海阳北宁前后等卫兴安亦大省之 次其原兴安卫改为兴安左卫再增募一卫置为 兴安右卫以足二卫每卫要充十队仍照例给与 衣袴钱粮使之操演俾有寔用凡旧募新募各卫 兵兴安交领兵专管河内山西南定海阳北宁均 交副硕兵专管 谅平署抚陈文恂奏言谅平二省藩臬二司吏 役欠数者多而辖内土民少知文字无从充 募请令河内南定海阳北宁摘派所属未八 流书吏省各十人充补许之 帝谕内阁曰去冬以高宣太三道官兵冲冒寒冷经 谕令将运往纩衣各项宣旨赏给兹春韶届候京 中天气和燠已觉宜人念及将弁跋踄山溪朕心 寤寐不置可传谕询问自统帅大员至将弁等身 上已觉温和否此地极边今已八春尚有寒否即 据寔迥奏俾悉远情三道会衔奏言底定毗连清 国去冬节候亦属盛寒自蒙颁给衣袴同孚 挟纩迨八春以来岚气渐消日色连霁虽不 比京中之温燠而值此春晴大小将弁以至 兵勇均不觉有寒冷矣 帝览表大悦 遣水军弁兵乘平字一号船领运药弹火器盐 硝牌刀钱文药材于嘉定军次配以锦衣弁 兵四十馀人往从捕务复令配载素绉纱羽 丝羽缎各色布茶具贮嘉定库随事赏给 嘉定有清商船四艘投来芹蒢海口省臣以闻 帝谓户部曰彼等自远而来盖以此地易于生业断 无他意朝廷柔怀远人亦所不禁但水手搭客多 是贫乏无赖之徒可传谕省臣听他就近三岐江 照常兑卖严禁榕客无得一人登岸仍期以四五 月间各放洋还 赏派员户部右参知黄文演色纱衣一袭飞龙 大小银钱各五枚随办属员各二月俸钱演 初奉派往河内和买物项正身率属人称不 扰 帝闻之降谕奖赏且日和买之事原欲流通泉货以 利于民尔须量加物价顺适人情毋徒以价廉为 能要使商者乐出于途则善矣 修砌广盛九号仓令承天雇民应役准照去年 修砌各号仓之例给之 命大理寺卿兼办刑部充机密院大臣潘清简 赍捧 朱批前往安蛮堡宣示旨意令督抚张明讲黎大纲 领会事清来京复命 一藩王之女玉云应仍 原名号称呼或可酌量 加为真腊郡主当审熟如何务使人情顺适 俟后徐办一藩僚意向如何或欲一向专归 朝廷或欲拥戴玉云以为朝廷藩附或欲别 求藩王亲属务须确察一藩国风俗多怀小 利其与款接宜善为抚慰结恩不拘物之贵 贱多少须要频频给予不可靳费以倪其心 则他意服从可供吾之使令矣一藩僚自十 品九品八品酌量奏请加以官衔或衡尉副 卫尉该队俾他知感其现授藩国官衔仍旧 称呼以从国俗再于藩僚中察其稍有才干 真心为朝廷出力者宜于燕居独处招来抚 慰问以蛮情土俗密加亲厚必能得其死力 惟稠人广坐之中则凡藩僚 者亦同一视勿可彼此相形 命署刑部参知阮公焕兼领大理寺印篆 改南荣安蛮堡为镇西城 帝以镇西城措置一初庶务繁剧令吏部遴派六部 院寺诸衙员役自主事至未八流书吏二十 人各陞一阶往从督抚张明讲黎大纲差派 公务 主事二陞翰林院承旨司务三陞修撰 正八品三陞检讨从八品正九品六陞 正八品书吏未入流 六陞正九品书吏 讲等复奏请置镇西城 炮手队牧象队队各五十人人月给钱米各 一许之谕令增募广平以南籍外民一千人 设为镇西左右二卫谁有材艺出色者准奏 请拔补官职又先拨官钱二千缗构造公厅 仓库 均用 瓦盖 其吏役兵丁房舍亦取次营办以 奠厥居 刑部片录诸地方徒囚配役自去年秋季以前 其籍广平以南者凡一百七十馀犯奏上 帝谕令凡原犯军流准徒并原犯徒罪配限未满如 三月以下者仍留充役限满放释馀均加恩 开释镣锁发镇西城分隶督抚张明讲黎大 纲麾下差派效力其冬季有案处徒罪亦如 之 命京外官员各举所知者以名闻 帝谕内阁曰朕自临御以来侧席思贤求才若渴念 日下用人正紧当广明敭其令在京文协办尚书 举可堪布政六部参知都察院副都御史举可堪 按察六部侍郞并诸衙正从三品印官举可堪知 府同知府郎中举可堪知县县丞武掌府都统举 可堪卫尉领兵统制掌奇举可堪副卫尉管奇诸 管卫举可堪副管奇城守尉各一人何卫有正副 卫尉二员准协举一人在外诸省准督抚无督抚 准布按各随省分大小举属辖府县一二人或二 三人亦可其所举不拘因公降罚但堪事者均出 具切寔考语指名保举此乃朕急于吁俊求贤以 为国家之用尔等切须仰体此意一秉公忠如真 知确见果有其人则举傥无其人则止无得虚应 故事滥及非人必干吏议又以京派省派员弁往 从南圻捕务者多所当随才甄别谕令凡在 嘉定军次者由将军参赞在镇西者由督抚 张明讲黎大纲在河仙者由巡抚陈震并硕 兵各察验自管卫奇以下谁是署衔权充试 差外委而其才具确应寔授或陞授与夫勇 敢敏干应按补职衔者各指名保奏候旨 以都统领隆祥总督阮春陞署前军都统府掌 府事加太子太保衔仍领隆祥总督 谕曰阮春年前简充讨逆左路参赞累立战功嗣因 暹警又以偏师前进破贼顺港抚栗之胜与张明 讲同功经已授为将军委以讨贼今准陞署是职 用昭眷宠允答勋劳 晋封协办天学士领安河总督平城子张明讲 为平城伯再陞署东阁天学士加太子太保 衔仍领安河总督保护真腊国印 谕日张明讲前经授为参赞天臣讨藩安逆贼边隆 一战先立头功迨因暹警又以偏师前进破贼于 顺港足为战功之首仍进兵略尽腊界抚栗之胜 大挫狂锋嗣留南荣措置事宜又能调度中窾绥 辑藩僚藩民使暹寇不敢正视藩服保得绥安厥 功大矣其晋升爵秩用表殊勋又以讲前经授为 讨逆右路参赞天臣近来留镇西城经理边 务嘉定军旅之事所不预知谕令将原给参 赞敕谕旗牌回纳俾留意边防有所专责惟 戎衣剑把仍留佩服以重事体寻派员赍给 新封敕印其原封子爵敕印由部回纳嗣有 蒙晋封者准照此行 命安江巡抚黎大纲协从总督张明讲兼领保 护真腊国仰授河仙巡抚陈震为兵部参知 仍前巡抚原职 旌赏诸地方督抚布按有政绩者 帝谕内阁曰平富总督武春谨莅职以来连年南圻 有事地居中道征解甚繁而事事乃克允济前既 陞授协办天学士今特加太子少保衔再加卓异 一级署掌府段文长自领河宁总督河内乃北圻 大省近来安静虽有一二窃发即能扑灭而兼辖 之宁平亦保敉宁其加太子少保衔定安总督邓 文添所转地广人多钱粮汇会乃能弭盗宁民兵 粮有欠随即塡补且兼获辰和年丰生民安乐其 加太子少保衔再加卓异一级清葩宁平前经土 匪窃发绥辑良难迩来盗贼屏息人民案堵则司 牧抚驭有方亦堪嘉奖清葩巡抚阮可凭准以统 制衔补授清葩总督宁平护抚黎元熙准以原布 政衔领宁平巡抚再加卓异一级按察阮伯坦亦 加卓异一级用旌贤能以为循良者劝 真腊藩僚献象二十一匹镇西城硕保护张明 讲黎大纲酌给物项以闻 帝令增赏金银钱及纱缎衣服有差复谕张明讲等 曰真腊是产象之地而其俗多私畜以运载如有 愿输纳者即厚加赏给傥欲私畜亦不禁 帝以宣光首逆农文云及匪仕匪硕久未就擒谓兵 部日谢光巨黎文德等两次出征未能蒇事贻君 父忧阮廷普北奋失事士卒多有伤亡而未忍遽 加罪戾兹复顿兵糜饷日久无功则国法之谓何 今三道大兵四面兜剿贼党各自鱼惊鼠窜若但 于一处搜捕非计之得其传谕高平宣光二道谢 光巨范文典黎文德阮进林胡佑等委以搜捕逆 云太原道阮廷普阮公著黎文瑞等委以搜捕逆 仕逆硕并一切匪目党伙俾专责成当如何多方 设法支出官银厚悬赏格穿林履险悉力搜拏务 获逆犯等严惩不但可赎前愆更邀厚赏再自太 原金马通干高平林分接至底定地头昨据陈文 恂所奏此处未经官兵进到贼党犹干此潜隐兹 亦责成陈文恂硕兵前往咨会阮廷普等由此一 带地方分行搜拏并准谅山陈辉朴照所辖林分 夹高平太原关要处派出得力将弁带兵邀截毋 使匪徒得以脱网彼匪仕匪硕不过釜底游鱼势 必未能远飏他境要须认真搜索不患其不获矣 再诸道所到之处当遍令宣示大略云年来逆党 造反所在边民或为其所驱胁或为其所扰害今 官兵进剿彼势穷散逸各宜志切歼仇出力拏解 必有重赏若何人复敢窝藏者即与犯同罪祸及 妻孥使人人争自何顺协力搜缉则逆党必成擒 矣 宣光道提督范文典总督黎文德分派弁兵搜 索偕乐云光林分擒斩匪目匪伙八犯起获 原失过山铜炮五辆又守安边堡管卫何文 矩管奇阮文怡攻匪目阮世娥于渭川芳渡 社 名 斩获匪馘收获炮械甚众报到军次并以 状闻 帝批示曰犹有功状可纪乃谕赏何文矩阮文怡纪 录各一次馀赏纱衣银钱有差 高平道总统谢光巨参赞阮进林胡佑奏言有 云光总岸林陇民一十馀人将土鸟枪十八 杆枪心二件诣军首纳又报引逆犯所藏炮 械处起获过山铜炮八辆炮子二件长枪十 二杆业已遵谕宽免其罪再抄录增定擒斩 逆云逆仕赏格使之遍行晓示土目土民自 是莱陇胡陇青瓜表陇等处土侬陆续出头 亦各放释 帝谕令量发衣袴或银钱赏首先指出贼之所藏炮 械者 安河督抚张明讲黎大纲奏请募立安江巡城 一队许之 以署尚宝卿阮知方为礼部右侍郎仍充办阁 务 以原派督办定边事务署工部参知段文富权 领嘉定巡抚兵部侍郞署理兴安巡抚郑光 卿陞为兵部参知兴安巡抚仍硕布政使事 以刑部右参知裴溥陞署刑部尚书工部侍郞 黎登瀛为工部右参知署尚书通政副使范 世显为吏部右侍郞署太仆寺卿陶致富为 户部右侍郞 郎中护理内务府关防阮文德以庸劣罢以太 仆寺卿管武库阮得智为工部左侍郞管理 内务府事翰林承旨黎伯秀为武库员外郞 准同署郞中邓珪护理武库关防 命诸大臣巡查府库帑项 帝谕内阁曰内务武库帑项总汇何啻亿万经准科 道分往巡查犹念或有未周必须派出天员方昭 慎重其令阮科明张登桂潘伯达何维藩往内务 潘辉湜裴溥阮忠懋武德奎往武库各轮班十日 一次每次一员凡检见帑项安置不合如属寻常 细故者飭令整顿傥属关重而安置不如法以致 损坏或贪冗不法旷班疏防等事即据寔参奏其 科道巡查之员前者准定内务月三次武库月二 次兹改为闲二日一次常川检视母得疏旷寻以 户兵二部事繁命尊室朋代张登桂范世显 代武德奎充派 罢六部轮看耤田例先是递年耕耤后六部堂 官月各轮往看视田禾一次 帝念其繁乃罢之合嗣后责成京尹迨收获期准户 部堂官一员亲往会同检视 帝于听政之暇命内阁何权读清朝乡试策问 帝曰试题何必寻索奇隐如是朕以为发策如问以 西伯戡黎或问文王事殷武王伐殷等事此则有 关名义方可验士子心术若徒问以奇僻文字则 多记诵者自能对之以是取人果何益乎又命兵 部尚书张登桂读御制诗至元日试笔篇有 云更迭四时仍复始忧勤一念又从头之句 帝日此乃写天道之转运四序不停君道之忧勤亦 然不可或有一息之闲断也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一百四十二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