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137 中华文库
卷一百三十六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 卷之一百三十七 圣祖仁皇帝寔录 |
► 卷一百三十八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一百三十七 圣祖仁皇帝寔录 甲午明命十五年冬十月朔冬 飨 河内山西北宁南定诸省奏报河道安澜 帝大悦遣侍卫赍内帑香帛于山西增备礼品谢河 神庙谕嗣后届霜降日山西北宁南定兴安 各将安澜佳信及派护寔状飞咨河内会疏 照诸省督抚官衔高下挨次连名仍押用河 宁总督关防驰递又以堤工保固合工部咨 取所在督抚布按并府县谁是出力防护者 议赏之 广治署抚阮绣清葩按察黎德彦有罪免以署 刑部参知阮公焕权领广治巡橅关防原署 宣光按察阮辉炤调署清葩按察先是绣等 奉充又安试场正副主考三期文卷取舍已 定有劣项阮文交秀才项阮蔡悌以名士闻 乃添取为举人换卷面而改批之礼部核出 以奏 帝恶其紊乱场规即派锦衣弁兵分往广治清葩传 旨革职拏锁来京交刑部严查议处案成复 下廷议绣以亲手改批科为首斩监候彦为 从问流监察场务御史张增演赞成其事监 考祭酒阮辉佑轻听重批俱坐徒馀提调分 考坐降革有差阮文交阮蔡悌从场官换写 文卷以博一第侥幸无耻有玷士风各决杖 一百放回民籍受差终身不得应试 帝巡幸利农河 以大理寺少卿潘清简陞署大理寺乡兼办刑 部事务 又安省臣奏言属辖水居各村坊𬇕萍浪无根 请免其兵分仍旧纳税 帝不允准照依北圻水机之例拣点为兵俾有著落 海阳新募籍外民五百馀人准束为海阳右卫 以城守尉张文儒署副卫尉 准定嗣凡督抚布按抵莅各即具本陈奏前者 吏部议准在外官员赴莅日期但咨部备照 而已 帝念督抚布按皆方面大员而赴莅之期不以奏报 于理未合特改定之 罢京县常平仓 帝谕内阁曰常平之设原欲使敛散得宜丰凶俱便 乃近来京尹办理不善民之利者无几而收买之 际或有病商诚非朕为民本意其罢之所贮南米 一万八千六百馀方准依户部议摘七千方支放 再折取八千方以足公本尚剩三千六百馀方均 给三县民之贫乏者 国子监司业段伯寊以帷薄不修为言官参奏 坐革职以署思义知府阮文让为翰林院侍 讲署国子监司业 帝因谓内阁曰夫文庙荣祀先哲虽不识字者亦知 起敬朕尝舟行过此必坐整衣冠非是恐圣贤之 呵责乃自然之心所发耳昔圣人闻迅雷必作程 子不背佛寺而坐亦此意也段伯寊身为司业而 行检若是何无畏惮士行至此诚可叹也 召少保郡公宋曰福之子宋曰书来京书既至 寻丁母艰准给白金二十两归理襄事公除 仍即来京候旨录用 户部仓场奏言京仓现贮粟一百二十五万斛 而岁支粟米五十万斛方上下请以所贮之 数留为常贮开年以后南定河内兴安岁运 米二十五万方广平广治广南平定运粟二 十五万斛以备一年支发再承天岁征租粟 五万斛五年后可得二十五万斛即以此留 为三年之积自后递年已有承天粟五万斛 其广平广治广南平定载运之粟量减为二 十万斛事下廷议以为广平乃是地头母须 拨载请开年广治广南平定载近年粟三十 万斛南定河内兴安载米四十万方仍以京 仓远年粟十万斛与漕米四十万方支放年 内馀漕粟三十万斛及承天租粟五万斛登 之仓合一百五十万斛充为三年之积来年 以后岁载北圻米四十五万方再摘京仓远 年粟五万斛充支复以承天租粟塡补以合 出陈入新之法至如漕运船艘北圻诸省由 漕政量拨北漕垃南漕船帮广南平定量拨 在辖代役船充载惟广治代役船数少增雇 民船其代役船由海道雇船由港道解运奏 上 帝谕曰所议多合朕意惟广治有河道可通何必更 越重洋轻冒波涛之险且俟来年载期再降旨行 又如何年承天租粟或有蠲缓北圻漕米或有别 故不能足此数者由户部拟奏补运充需且常支 粟米五十万之数亦据见在情形而言日后国家 闲暇寓兵于农弁兵多有分班则所支必减临期 亦由户部筹拟以省漕运而舒人力 封统制范有心为新福男 帝谕内阁曰前者范有心剿御暹寇于顺港战差等 处当贼锋正锐乃能以寡胜众扼之使不得进挫 贼锐气振我兵锋厥功诚为不细其加恩特封男 爵以旌战功 以诸军副卫尉陈文学陞署前锋右卫副卫尉 该队黎文叶陞署富安水卫副卫尉 以翰林院侍讲学士黎文练为国子监祭酒 安河总督张明讲奏言属安江各汛守新洲朱 江安乐顺汎永雄彊城彊威彊胜镇夷镇江 美清诸守兵前称雄一雄二雄三船一船二 船三请改为队以守名冠之其新洲守兵名 新洲一二两队朱江守兵名朱江一二两队 馀守各一队如安乐守兵名安乐队馀以此 推惟镇夷守兵仍旧名安夷队队各五十人 欠者增募再东口道所今在新城府莅请省 之 帝允其奏 钦派督办定边事务段文富奏请酌量分给南 圻六省船艘 嘉定四十艘边和十七艘永隆 三十七艘定祥三十三艘安江 六十艘河仙二十四 艘凡二百十一艘 督办安河事务邓璋奏 请安江屯堡船艘应置各项炮预贮药弹 朱 笃 堡大破二十七辆堡外前后二角各二辆堡 之右隅周富堡四辆永济河对岸永清永元 二堡各二辆朱江守八辆海导船五艘每艘 大炮一辆过山炮六辆乌棃朱船二十二艘 每艘过山炮三辆其大轮车红衣劈山大 暾每辆预贮一百发过山每辆二百发 欠 者由嘉定军次咨领备用 帝皆许之 安江原回良队兵有阮诚 河静 人 曾文买 海阳 人 者 自逆儴起变追随官兵不肯从贼督抚张明 讲黎大纲以奏 帝曰以彼罪囚尚知背叛之不可为一片天良亦有 可取其即改发原贯本省为兵示朝廷赏善罚恶 一秉至公惟自作孽者速其辜耳 真腊民饥至有食糟糠者 帝闻之谕张明讲黎大纲等曰真腊虽是蛮民亦属 朝廷版籍朕推心抚恤一视同仁昨者暹寇侵残 既为之剿灭驱除复派重兵按守其境使之人民 无散衽席相安况今值此饥荒亦将濡足褰裳救 之不暇宁有坐视其饿莩而不恤邪闻之朕心犹 所不忍况尔等独恝然乎如果有其事则赈恤所 不容缓准一面具奏一面飞盗隆祥二省各运米 一万方分赈毋使失所用副朕封殖边氓至意夫 生民之本在农勤于耕作者获享上丰不耕不菑 吃尽饥饿是乃民家生理之常今闻藩民多有心 怀畏惧委弃不耕转成饥馑亦为此故宜遍行宣 示兹大兵驻守兵精粮多暹人必不足畏各须力 于耕作及一切芋豆蔬菜可以助饥者亦皆栽植 且朝廷救难恤灾纵有百万钱粮亦属有限曷若 劳穑勤耕自食其力终岁温饱不受冻馁岂非计 之得乎此辖上地沃饶若人各勤农地无遗利粟 米不可胜食矣又藩国兵民近来召集操演原为 壮固边防至计如日下边报稍舒或应使兵民等 于屯汛各所就近可耕之地量给田器使之垦治 且耕且守或应酌量分班半留操演半放归农有 事则悉集如何为便其规措事宜边防固不可弛 而农作亦要及辰两者之闲尔等当熟筹行之可 也 命安江领兵阮登暄往河仙协同领兵黄文李 管领驻防各色弁兵分派备御 嘉定军次将军参赞领兵等奏言新封神武破 敌上将军铜炮警跸司宋文兴以漏水震地 雷装药施放弹子急发炮口暗破验之疵迹 稍轻若于炮口外护以铁圈尚可堪用 帝谕谴之曰此炮最关重器宋文兴轻用弹子以致 此失本应正法姑准枷号一月再决杖一百分射 及指示等笞杖有差诸将军参赞领兵等向来既 无谋以取城又无力以杀贼赖有此炮用之击杀 贼徒震碎仓库贼已旦夕就毙正当日夜检督藉 以成功何乃曾不关怀一凭炮手装放致有此误 不知尔等所司何事是诚何心抑畏炮之猛烈不 敢向迩乎念及令人不怿者久之亦应加等治罪 姑传旨严饬至如炮身经已有伤须要加心慎重 设法加大铁圈又缠以铜线务得万分牢固嗣有 施放当班将军参赞领兵须一人身亲轮看凡所 用弹子所装药线均要一一如法保无意外之虞 若不如法致有破裂其装下药弹者斩首示众点 放指示等分别重治将军参赞领兵亦有咎 帝谕兵部曰节次运给南圻六省并见在军次石机 北机鸟枪为数颇多前经准定每卫奇各二百杆 但其中枪心闲有参差则铅子亦不能齐一临阵 匆忙之际使用混淆何以命中今可因稍暇略加 整顿俾火器咸归寔用谅于戎务裨益不小其派 出谙晓侍卫一人带领新制较弹铜尺六副驿往 嘉定交督办段文富会同将军参赞领兵等先将 军次并属省各卫奇所执石机北机鸟枪用此尺 较度枪心务要详确仍分项登记报部其铜尺一 副留省奉守馀分给边和永隆定祥安江河仙各 一由省臣照在省各卫奇奉守鸟枪尽将较度咨 部题奏量换之 山西逋匪阮文闲窃发于永祥地辖省派广治 左卫权充副卫尉阮春吉管将兵象哨捕与 匪战于稻畴 社名属 立石县 破之有权差队长阮文 奉身先刺杀一匪目更为飞弹中死事闻合 追赠正队长赏银五两钱五十缗 命宣光高平太原三道诸统兵大员嗣后军中 情形五日一报如有大获胜仗并不期机务 立即奏闻复 谕诸省臣邓文统黄济美黎长名等曰今三道大兵 前进势如破竹谅贼徒不敢复抗颜行惟兵行日 进一日关报稍遥必须量地分防庶无阻碍准各 照自省城至军次所由条路每半日设一塘汛量 拨近在土勇闲以一二官兵相为防守俾大兵声 息箱通此为要著傥前途何所尚有梗化者其近 省城即派兵扑灭近军次则咨报大兵派往剿截 则师行无后路之虞指日𢭏破贼巢捷音早奏矣 调谅山省兵二百往高平驻防河内省兵二百 往谅山驻防又以北宁犹有一二小匪窃发 而总督阮廷普提兵远出谕河内总督段文 长提督黄文隐如接北宁警报即量派弁兵 协剿之 户部奏言礼部吴从周原给祀丁祀田在平定 菲蓝社 属符 吉县 常年照收租庸钱粟用供祀事 去年有恩准蠲减身庸十分之三其族人陈 乞按数增给且功臣之预有祀丁祀田者承 天广治又安清葩诸辖皆有之其租庸钱粟 遇有蠲减之年并无邀请其吴从周祀事之 需年前节蒙准照蠲数增给者出于特格岂 可援以为例兹复屡屡陈乞拟应与诸辖一 例停之再请凡预在祀典诸功臣祀丁祀田 何年遇有大赦由所在题请候旨若恩准蠲 减分数者但据是年应收钱粟之数充办祀 事母得渎请 帝从其议 安江按察裴文理有罪免以署兵部郎中段元 统为安江按察 帝谓内阁曰裴文理有封疆之责两次失守城池罪 诚应得犹念用人正紧姑与革留乃近来全无施 展复率性使酒何堪司牧之寄乎其合即离职来 京下刑部议理竟得斩监候 英山知府阮有黄初有旨来京简用既至因病 卒礼科给事中吴金麟上疏言黄居官清约 甚得民和没后囊橐并无馀积前莅富荣至 今民犹追慕之者 帝谓内阁曰黄清操有显状当旌表以劝将来乃赏 钱一百缗令承天雇船送丧回贯 莫广 南人 河仙有清人叶安商船自暹来巡抚陈震执而 问之他言暹伐棱拘其妻子嘱以此行如见 我兵进讨星即回报又云暹慑我兵威不敢 复图再犯震具以闻 帝谕曰去年暹国无端构衅经为官兵剿杀败衃奔 回彼日夜惟恐我重兴问罪之师故多方侦探谅 不止一船户叶安已也但在我备御之势一一整 顿足以慑敌人之心纵有侦探百端亦徒增怯惧 耳且朕体天地为量万物欲与俱生彼暹国妄起 衅端自贻伊戚原不屑与之计较何况曾来商贾 之人乎叶安不必遽加之罪仍照船内人货均听 照常兑卖惟叶安一人姑且縻禁俟后暹人果已 震慑不敢复来惹事如彼所言准放往北暔将妻 子团聚生业不然重治未晚也 南定大熟 帝谕内阁曰南定民人迩来共切尊亲曾无叛逆今 获享丰登之福寔深为一方赤子幸之乃亲制诗 章记其事令朱刻颁给河静以北诸省俾各知之 因 谓尚臣曰南定近无盗贼民皆力穑俗渐回淳宜其 得天之降祥岁臻大稔也始知皇天福善祸淫其 机不爽又曰清之得明以匈奴入中国以夷变夏 其势甚难顺治幼君叔父摄政自称为皇父寔为 悖理而亦赖以安及康熙嗣立才八岁又有三藩 起事势已倾危未几卒能削平非天之祐其能然 乎我 皇考之有北圻取之于西山非取之于黎氏名正言 顺殆过于清朕以长君临天下其于世故人情略 有所识凡一政之出一合之施无非上承天心下 惬人望如改易衣服盖亦以夏变夷诚易为力傥 藉天心重眷岁岁丰登自可坐享太平垂之永久 也 吏部奏请追给藩僚诰轴 帝曰藩僚非朝官比缮给诏文亦已足昭奖劝其停 之 以副卫尉陈公璋为虎威右卫副卫尉范富广 以副卫尉仍协领侍卫再专管栽花翊保各 卫队该队权充前锋前卫副卫尉黄福利陞 授禁兵副卫尉权充广南左卫卫尉原权充 管卫武文让改为权充副卫尉 准上驷院诸卫寔授队长者照品支俸 宁平省臣奏言省辖金山地连于海土气酸咸 须有甘水灌田方能耕植有一小溪自安谟 贞女江流注久经堙塞所在民咸愿合力开 濬以利农功许之 帝以又安水师左右两奇尚在缺额命照属辖民籍 凡漂流复回与从前未经拣点兵分者依七 丁取一之例拣补两奇省臣复将既受拣兵 诸社村闲有外漏加八民丁增续尚剩数者 一并拣点凡㨂得九百五十人束成十九队 乃奏请权设为乂安左右二卫左卫十队右 卫九队卫置管卫二队置率队一队长二外 委队长二给与兵仗钱米操演俟后捕务清 夷从征从戍弁兵回伍通将刊补俾社兵联 络何者应设步兵何者应设水兵再奉妥办 从之以耀武卫署副卫尉潘文派为左卫副 卫尉该队邓文得权充副卫尉严武卫署副 卫尉阮公谨为右卫副卫尉该队范文佺权 充副卫尉 荫授开国功臣宋福治之后宋福祥为次队长 监守祀事 定祥布按阮公秀张福冈奏言属省拣兵一千 二百馀人经派往嘉定南荣军次七百五十 仅存四百馀差派不敷请据原补定忠定雄 定勤三奇乡勇一千五百人分为二班月一 更换当班者摘取二百五十派往河仙驻防 亦月一更换馀并与拣兵留省操演事平而 止许之 嘉定军次参赞张福颋领兵段愈俱病卒 帝闻而悯之谕赐福颋百金一百两愈五十两以署 兵部左参知督办安河事务邓璋权充参赞 大臣又念颋日久在军著有劳绩其原得官 给赞襄参赞戎衣二领准付所亲认领火化 新充参赞邓璋别制戎衣给之 赐平顺及南圻六省乡勇戎服 帝谕内阁曰此乡勇等虽视与广平至庆和诸辖练 兵之远离乡贯者有别而历从征剿预有微劳朕 心殊深轸念其令诸督抚布按即制重布中开衣 木红布袴各五百何省乡勇数少量减为四百或 二三百按数照给 帝念京兵各卫派往南北两圻捕务日久从戎准正 队长率队均陞该队该队从军与额外该队 试差率队均予寔授凡一百十一人 追赠原河仙领兵阮光禄为卫尉秩正三品准 照赠衔给恤先是河仙失守禄为富国守御 阮文霜执送于贼系之藩安城中禄与范文 保 河仙护抚范春碧 家人亦为贼执 谋烧火药库事泄逆俵 皆杀之至是诸将军参赞访得其状以奏 帝谓兵部曰阮光禄功虽不成志亦可奖乃追赠是 职范文保亦赏银五两给诸其家 遣水军该队陈玉进侍卫胡文寿等乘乌船一 艘领递新铸破敌大将军炮及震地雷驶随 前派定字号船运往嘉定船至沱㶞不相及 乃换以广南奠海船直进抵军赏玉进等飞 龙大银钱各五枚在行兵丁加赏一月饷钱 命运平定库钱十五万缗于嘉定三万缗于平 顺复令平顺以其半登库半买米充储 夂安镇定甘灵县有南掌蛮兵侵境县目邑麻 曷催集土勇击走之省臣以闻 帝特准赏银五十两合传谕之曰暹寇累为官兵剿 杀势必不敢复来其南掌小丑亦不过依草附木 有何能为当按辖严防以保境土 谅平署抚陈文恂亲往高平会办省务疏言省 辖人民或应募从征或催趋运饷供役甚繁 致输卖米粒未能如数惟遍行括买不论农 家商贾均厚价给之庶仓储可以充裕再库 钱见数三万馀缗支放恐或不给请由北宁 增运二万缗于谅山转解 帝从其请准北宁所运钱二万缗摘留谅山一万馀 一万解往高平如有不给则以前次发交大 小银锭一万锭抵之寻复令北宁增运于谅 山钱一万缗银二千两 宣光道总督黎文德道兵进抵陆安界末复由 渭川取路向泸江左岸关会提督范文典道 兵商量分道进剿所过前途别委后雄副管 奇阮文事率队范文开将一支奇兵径往桃 林堡攻破逆尊逆钟巢穴又分派兵勇搜捕 逆宣馀党节次擒斩匪目匪伙四十馀犯收 获械仗多数具以状闻且言道兵自收州进 发左沿雷河横过陆安全辖又转右经渭川 夹至泸江程途迂夐致有稍稽日子再此行 适当秋田谷熟皆可因粮其邓金鉴护督民 夫陆运之粮业饬随军以备不期支给 帝批示曰因粮于贼官兵所至无前事机俱好堪慰 朕怀乃降谕赏阮文事范文开各加军功纪录一 次五彩缎戎衣一领馀预有功状赏纪录银 钱有差擒斩匪目伪正副奇每犯赏钱十五 缗伪该队各十缗匪伙各六缗 太原按察尹蕴奏言白通感化之民前经为匪 逼害率多惊惑自初抵北件饬合招抚稍稍 复集应从抬递军饷再今秋禾谷丰登米价 减平 米一方值钱 一缗上下 惟在处田禾颇少收成犹 未毕工致迩来和买耒得多数恳容继买以 省转运之劳 帝批示曰办理妥善情形正佳益勉之 太原道统督阮廷普参赞阮公著进抵野市匪 徒先已退遁探闻匪总戎农文仕尚于北淰 铺扼险固守自此经凭城古道峤歌 山 名 以抵 云中山路险峻师行至六日程乃相与商议 分道进剿 自野市至北淰有二条路一由那 裕社经北奋社一由北阔社经红 罗 社 具疏以闻又言战象山行不便业摘弁兵 二百馀留那猫堡从按察尹蕴防护 帝谓兵部曰前据宣光黎文德折叙道兵已由泸江 左岸往会范文典取路并进玆又接太原阮廷普 阮公著折叙道兵现抵野市惟高平一道未见奏 报尚属悬眄且兵贵神速不可过于慎重坐失机 宜然一路独先更恐有悬军深八之虑未便遽尔 催促可传谕诸道统兵大员等当以国事为重左 提右挈戮力同心因便互相关报刻期会剿直𢭏 贼巢擒斩逆云同膺上赏切不可心存推诿迟回 观望致彼得预以为备或先自逃生夫军旅大事 兵政綦严一有遗误所关不细再粮饷最为要著 届今谷熟之期正可疾速前进因粮于敌凡经过 去处土民其降服者即多方晓谕使之出力供输 其梗化者在王法之所不容须饬兵勇随便取其 禾谷用济军食非如寻常进征必待辎重运到方 资宿饱要当权宜随在取给充需此为上策则可 以一路遄行成功尤速矣 宣光道提督范文典道兵进抵渭川扶銮堡所 至匪皆闻风先遁遂直进嘉祥 社名在泸 江左岸 烧 破逆娥巢穴搜获匪伙二犯诛之别派宣光 领兵冯有和中雄管奇阮文隆副管奇阮文 凤攻取大蛮贞宜二堡匪退走琅玕 社 名 林分 复遣京兵右卫权充卫尉阮交荣策应疏八 帝批示曰事机亦好宜贾勇直前早报成功和等寻 与匪战于琅玕连日克捷斩十数馘匪徒退 散典至安边得报即催促取路往随天兵进 剿仍以状闻 帝批示曰所向贼皆披靡而兵丁无一死亡甚好乃 谕赏冯有和阮文隆阮文凤阮文荣等各加 军功纪录二次馀率队赏飞龙大小银钱各 三枚 复名奋威卫为左保一卫神威卫为左保二卫 以正军号 左保一二两卫前者改为 奋太神威从嘉定戎务 以原奋 威卫权差管卫阮文罕寔授左保一卫副卫 尉黎文祈陞授城守尉仍权充副卫尉原神 威卫权差管卫阮廷吉陞授城守尉仍权充 左保二卫副卫尉定勇卫权差管卫黎德宜 陞授定勇卫副卫尉馀该队正队长权差率 队陞授凡十一人三卫久从戎伍 帝轸其劳故特予之 钦派督办安河事务邓璋与二省臣会衔奏言 前此督抚张明讲黎大纲奏准安江原拣兵 件与在籍民及原屯田勒回之数和盘计算 五丁取一 何社村现在四丁亦拣 一兵馀三丁以下者免 拣点为兵 兹兼辖之河仙请亦照此一例办理其属安 江者拣得二千八百六十人束成六奇 五奇 各十 队一奇 五队 仍旧奇名设为安江水奇安平一二 三四五五奇其属河仙者闲有河富奇六队 原富彊各队束补皆富国全除之民河仙奇 十队原坚雄支改补皆坚江诸册番人视拣 募之兵有闲仍留原额馀属辖三县除河洲 坚江民多流亡俟后再办仍据龙川一县原 拣兵屯田与寔纳民数及坚江原楝兵在伍 者凡二百馀人束为四队塡补河仙水奇 原 永 隆屯田嘉毅左支 束补已勒回民项 帝允其奏复谕之曰尔邓璋已有旨抽回嘉定权充 参赞矣张明讲黎大纲等要宜开导辖民务使人 情妥帖兵籍常充是为要著至如河洲坚江二县 由省臣转饬县员加心劳来限一年内完聚即照 例拣点璋又奏言安江募兵其数无几安江奇各 队原通言东补六十九人请束为通言一二 两队安远奇并教养队三十人炮手两队二 十二人与安江奇尚剩五人请并东为炮手 一二两队馀逃散者按辖还壮再安江仓兵 请摘出拣兵一队充补三年一换皆许之 改安江站名 江定站在新东村改为江东站江 禄站在美安村改为江美站江和 站在秀田村 改为江秀站 站兵各一百半取所在籍民半 准充募 申定课绩俸满例 帝谕内阁曰前据廷臣酌议课绩俸满章程经准依 议行矣兹念所议催科征兵问刑三事并归课绩 折抵分项诚已妥适惟其中尚多窒碍难行之处 如每到年底由各上司据年内府县征收催解分 数查结案件日期汇册由部存照尚属失之纷繁 又京外官员不预课绩者届期或缮本自陈或由 所管上司核奏均以现食今职之俸凑满三年为 限亦属过于拘泥其合廷臣详䌷覆议具奏候朕 栽定务及明命十六年乙未大计之期施行为始 及议上请凡预有课绩者均由各省上司照 据辖内计自明命十三年起科至十五年十 二月底三年内尚员在职干年月催科征兵 分数及查结案件日期开载明白限以十六 年正月内各已汇修奏册由部具题毋须每 到岁底遽已落开用归简便再原议催科征 兵欠至四分以上问刑至三限以上不待三 年考绩之期即将参揭亦未妥善今请并归 课绩限内一体办理不必摘参若何人舞弊 营私确有劣迹则不待催科征兵欠至四分 问刑逾过三限亦听各上司指名参揭候旨 革黜以肃功合其俸满请凡在京部院诸衙 门掌印官诸军营掌领官在外诸督抚布按 及领兵官不拘现授今职凑足三年之限嗣 届明命十六年乙未大计之期即于是年正 月内各将自明命十三年正月以至十五年 十二月底节次历授现得干年月事状缮本 自陈其京外所属文武职官文自四品以下 武自三品以下亦不拘俸满三年之限各由 该管上司查照明命十五年底以前三年内 何员现授今职与节次历授现得千年月事 状并详加察核谁是敏干庸常亦各于十六 年正月内分别汇册由吏兵二部检阅具奏 至如在京官员其零星未属何衙门何营卫 无该管大员者文由吏部武由兵部详察分 项汇奏馀均依原议 帝从之吏部又续议以为府县催科征兵问刑亦课 绩中一事所应并归一册请至开年大计之 期所在督抚布按各照所辖诸府县计自明 命十三年正月起科至十五年十二月底节 次历授等员闲有在职寻因干案得革并休 致休养物故者毋须彚列馀何员在职干年 月职内催科征兵问刑照例应在何项会汇 课绩册送部仍交户兵刑三部按款稽核事 清再由臣部通算分别酌议赏罚会修总册 候旨定夺再知府同知府催科征兵请各于 册内明注兼理县与统辖县足欠之数其兼 理县照例办理馀统辖县兵粮有欠每三分 计成一分并与兼理县所欠分数通算定项 庶为允当 假如催科兼理县欠一分统辖县 欠三分计成一分通算是欠二分 应在次项 馀以类推 又府县查办案件课绩之法但据 查结日期之内限外限而定其最殿耳至如 案内经查何犯招出何理审照何律科断处 分事关案情未应略过若总将三年案牍一 一登之奏册甚觉纷繁请由各地方别修洛 册送交刑部备查又官员俸满中外所属文 绅请在京自四品在外自五品以下至七品 照例查办馀八九品佐杂人员毋须汇列惟 诸县训导虽是八品而职专司教与他不同 请亦一并登册用示甄别又本年十二月正 届大计之期如何员因有告忧告假诸事故 非在职者请亦不必㮣汇再府县等员三年 课内履历事状其前经历授府县今现陞调 别职者由所管上司汇修俸满册至如现授 府县之员于三年课内闲有别授何职干年 月有何事状功过及现授今职于三件事之 外又别有承办公干蒙得议叙议罚及属吏 有无冗弊境内已未宁帖田野之荒辟人民 之稠耗及谁是贤能敏干允协人情谁是罢 软庸劣不惬众望请由各上司察核分项会 修所辖文员俸满册至期送部并与课绩册 和盘计算定其次第候旨黜陟 帝允其议 云雕灵凤奋鹏诸大船兴造告竣 帝幸清福工所观之驾出天宫门见锦衣卫兵冒暑 应直敕管卫黎文富于日精月葩门外各构 暂舍俾应直者遮蔽暑雨至香江启行扈从 弁兵初开船旗号既挂而鼓号迟发及出令 圆铜磬声既发而锣声不鸣 帝曰军行号合所以一众听而肃戎行何乃疏误若 是掌号及管率坐杖革笞罚有差 改授羽林后一卫副卫尉武文解虎威前卫卫 尉阮仲并为一等侍卫仍兼管侍卫武文解 再兼领翊武尚膳和声清平理膳诸队署阮 仲并兼领上驷院三等侍卫阮文用陞授二 等侍卫充协领侍卫兼管尚茶院栽花队 筑广边府堡 在芃 梅处 河仙巡抚陈震奏言此处上 连二陆下厄三流诚为险要之地请应设堡 堡之右横江一带 长三十丈馀深 一丈六尺馀 令所在民 整备独木船二十艘有事以之结作浮桥以 备弁兵往返无事则留数艘济渡又于梵椅 沱草洲二处各设小汛瞭望洋外仍拨出省 兵五十协与前派一百从按抚张崇禧分派 帝可其奏 免河仙河洲县本年身庸徭税十之五初暹寇 侵掠省辖河洲为甚 帝念人民始回居止未定故特加恩焉又以坚江龙 川二县兵燹之后生理未得如前其应征产 税亦准折纳 帝谕兵部曰权设之平定雄武勇武二卫并庆和锐 武卫闲补乡勇三百馀人前经有旨撤回本省念 彼等均是乡勇曩因南圻边警不得已而用之乃 能心存敌忾许久历从戎伍不惮艰劳曾已各放 回贯生业矣今再加恩外委率队赏钱各十缗乡 勇各三缗俾归与妻孥同资俯仰其尚留军次者 回日亦准照此赏给 改嘉定力勇一二三三队为投诚一二三三队 先是城中出首节次束为力勇队闲有逃者 故命改其名俾各自顾毋致再犯 庆和平顺两卫兵多逃亡命嘉定军次诸将军 参赞派人邀截并转饬边和严加讥问获者 即押赴军前插箭游营仍斩首以徇 嘉定军次诸将军参赞密奏以为向来贼徒所 恃者城高濠深我官兵谁无奋勇争先以图 报效但长垒缓隔攻陷固难为今之计必须 占据濠畔为要著且此城濠通长七百馀丈 拟应制为竹墩一千馀枚枚各长七尺高三 尺五寸外用竹片藤结内以禾秸禾根寔之 密合四面弁兵乘夜一齐推向濠畔墩之旁 掘土护筑深得二三尺则高可成五六尺之 暂垒也纵贼凭高以大炮击下近者亦难为 力若以小枪放过自有暂垒为之防我兵于 此每面各开二条路自长垒以至暂垒其形 屈曲如蛇行状蛇道既成出入无碍然后随 机攻陷或塡塞濠口凭梯而登或掘破城身 取路而八捷报谅可指日矣逼 帝批示曰虽未尽善亦有可观乃密谕之曰将军参 赞等奉命专征去夏至兹孤城未拔诚为有瘝职 守今倍知愧奋欲展猷为早求蒇事亦属可嘉然 以朕观之天辰地势人事其机有未可者六也暹 贼虽经败衄而蓄愤更深兹节届隆冬边防最紧 当休养士卒专意备边不应以遗孽游魂遽为先 著今拟攻城得之不为武不得且损威士卒疲劳 一遇边警将如之何是机未可一也近日军中多 有染病未能早痊是机未可二也秋雨之后濠水 尚深是机未可三也军令未严军心未一是机未 可四也田谷未熟秸料末敷是机末可五也在京 运往大炮药弹军需未抵军次是机未可六也况 我将士为国宣劳去年以来备尝辛苦将俟一举 成功奏凯班师君臣共庆锡爵酬勋岂忍侥幸尝 试未期必得者邪为今之计宜抚循士卒蓄养精 锐以备边防申明号合军政肃清以增士气凡将 弁兵勇一有患病上紧医治务得尽痊船艘炮械 一一整备务要精坚仍常用震地雷照向城中贼 之所藏粟米及诸城门内贼首所躲者酌量炮尺 度数射必命中则贼食尽党毙何能固守亦早成 功也断不可轻举妄动有损无益所关不细须加 慎焉姑俟开年春夏之交东南风发海程不便则 暹寇断不能来而边备获舒则我可以专力攻城 矣又夏天水涸濠水尽干贼又食尽力疲药弹亦 少守城之具亦空准将军参赞等设计先筑王垒 随即乘势攻城则力少功倍一鼓克之易以奏捷 矣 命平顺庆和采买鱼咸水咸 平顺一千坛 庆和五百坛 运于 嘉定准将军参赞照围守长垒及驻防隆祥 安河诸省与南荣军次各色兵勇酌量分给 俾资食用 蠲北宁冬征身税十之三 帝谕省臣阮登楷陈世儒曰尔辖前以高平有事历 冬徂秋烦于输运兹又协饷太原虽厚价和雇而 跋涉艰劳殊深可轸故此特先施惠以舒民急耳 指日土匪底平之后人民案堵士卒息肩朕将大 沛恩施俾率土普霑乐利岂止此乎其遍示全省 咸使知之 宣光道总督黎文德进抵安边堡与提督范文 典道兵相会疏言前经派委收州加土知县 衔阮克宽大同堡队长梁伯资各率土勇搜 获逆犯黄祯宣妻子及其党二十馀人又别 派前勇管奇阮德钟后雄副管奇阮文事带 同该队麻允培进取聚隆仍由北堡转从军 次今大兵现驻河阳 铺名即 安边堡 请姑留数日前 派兵勇及饷运船帮会齐即与范文典分道 前进 帝谕曰官兵所向无前兵行甚好其土目土勇捕获 逆宣妻子者准先赏钱一百缗所获犯属送省严 禁犯党悉诛之且兹高平太原二道谅已近抵云 中尔等须及早进程刻期会剿务要踏平巢穴擒 斩逆云必有重赏 高平道总统谢光巨参赞阮进柇胡佑进次淰 渚先遣卫尉程文珠率土勇往探那情山路 自那情经密陇油陇 以至闭岭约半日程 匪于嵿上设立寨栅叠 石为垒者二重垒外有濠濠外放尖势甚险 固珠才至山脚为匪炮中伤其弟程文光亦 被毙光巨等闻报即遴战心军数百使为前 驱乘夜暗袭拔其垒匪退走我兵追至密陇 分屯驻札适前次派诱匪仕者还言匪仕见 檄颇有疑意但闻得匪徒相约逆云就河阳 匪仕就北淰匪横就密陇各率伙以拒官军 而已乃并以军次情形八奏 帝传谕嘉奖准查明此战谁是头功者量以银钱赏 之阵亡程文光追授该队秩正六品再赏锒 二十两促合疾进 太原道参赞阮公著自野市进抵红罗牒隘匪 弃寨退走追至孛岭日暮乃停军闻匪于捧 隘扼险固守 此处石磴崚嶒下临深 溪两岸对峙最是难行 拟将取 路夜袭忽报有匪一支出牒隘之右一支出 红罗山分之左图截其后即分派防捍以闻 且言太原屡次失利均由八险遇伏匪惯用 此术愈肆猖狂若不十分审慎不免为蛮丑 卖弄况兵行愈远则馈道公文愈觉关碍致 且权顿于此随机而进 帝谕曰自太原至北淰程途正二日馀乃师行巳逾 一月似此牵延道路顿兵糜饷则曷若当初姑留 省城蓄威养锐然后一举直行免致暴露风霜冲 冒岚瘴之为愈乎其传旨申饬且节次高平宣光 二道连获胜仗谢光巨阮进柇等已抵密陇黎文 德范文典等已抵安边谅日下悉已会𢭏云中巢 穴尔须与阮廷普疾速进兵必期早报成功可也 调广治左卫 驻防 河内 转往太原驻防复派拨河内 中军弁兵五百并与壮勇卫 驻防 太原 半从阮廷 普半从阮公著军次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一百三十七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