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未完成,一部分的原作内容还未录入。请尽量协助。
卷一百二十二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
卷之一百二十三 圣祖仁皇帝寔录
卷一百二十四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一百二十三 圣祖仁皇帝寔录 甲午明命十五年春三月太原道匪徒蔓下野市 买市副领龚阮文膺退驻都市堡驰报总督 阮廷普益兵防截普权委领兵陈廷移将兵 一百前往再咨调河内南定劲兵各五百战 象三匹俟到日即亲领续进具疏以闻 帝谕曰此匪自阮谋失利之后意欲滋蔓亟当扑灭 以伸天讨其增调河内南定兵象于理亦合可速 遵前旨进发随机攻剿至如北宁关要地头亦须 预先防备如陈廷移从征得力即准带往仍令太 原领兵宋文治守护北宁省城若宋文治得力则 准从征而使陈廷移转回北宁 宣光道总督黎文德参赞阮公著进抵渭川界 首探闻匪徒自安边失守日就蔓延渭川前 途及天蛮州分设屯札谋图旅拒乃商同分 为二道德由渭川著转往大 蛮 各持数日粮 取路前进德兵过横枚 社 名 闻粮船已抵扶 社 各 津次摘留领兵陈有晏接护随军及至凭 衡玉辇 均社 各 匪于林分或三百或五百分伏 放枪前道阮文权督兵捍战斩一馘馀皆散 逸土司麻祥辉亦射杀匪渠一犯夺其械仗 适接阮公著书来言兵抵福宜堡由吟江左 岸直进经金锵能可 均社 名 皆有匪徒伏截前 道土勇攻斩一馘匪乃溃走其隔岸之茹香 地 名 报有匪副将阮廷周自太原合与匪统制 阮广凯之弟阮广添设堡三所其徒至千馀 人业方结筏渡江攻破此党直𢭏昆仑 社 名 踏 平广凯巢穴始能相会德并将情形入奏且 言两道兵行必须量程关报以渐而进取次 剿除相与会兵收复安边再分道直抵云中 合剿恐不免稍需日子 帝谕兵部曰此道官兵进剿土匪虽未经大创而各 有斩获亦可为之先声土司麻祥辉前以捕务有 功赏授队长兹又能杀得贼渠其即擢授属省该 队仍传旨土司中有能杀贼立功亦照此奖劝使 皆奋激再去年兵行多迟与贼以暇竟至无功今 日重来要宜以此为戒况高平道兵攻贼连获胜 仗现方停待刻日兜剿其机正不可失准黎文德 阮公著督饬兵勇早除旁近馀伙乘胜长驱与诸 道会兵直𢭏云中擒斩首渠以赎前罪惟兵饷最 为紧著已谕今宣光陈玉琳胡士㝝一人亲往督 运傥或山路修阻未能即到如有向民闲讨买粟 米者量加厚价并严饬军人所至秋毫无犯俾民 情乐于输卖用济要需 遣治平道监察御史邓金鉴往宣光会同陈玉 琳等督运兵饷又谕河内南定各派得力管 奇一带领弁兵四五百河内再拨船十馀艘 并从转漕 高平道总统谢光巨奏言官兵攻剿上游匪伙 中路参赞武文徐进抵马迥山连破匪寨二 十馀所现于中傥山分屯驻右路巡抚黎道 广进次朔江左路副领兵文有春进次良能 匪各已退却但于通农以上夹保乐处凭险 据守适闻报太原道兵失利匪徒聚于灵光 约三千人谋将侵下高平业已檄调文有春 转甸嘉凭按截并密咨武文徐黎道广知会 仍即再返让畔堡就近调度 帝谕曰尔所统大兵较与诸道寔觉多数又有黎道 广及义武卫生力弁兵前来助战谅此乌合匪徒 何难攻剿乃向来迟回于中傥让畔之闲不能寸 进似此引日需延何期了事闲者太原偶因失事 已有旨阮廷普前往省城及增拨弁兵随机剿灭 宣光黎文德阮公著等亦已取路近抵安边尔当 督励兵勇守护高平仍会齐武文徐黎道广厚集 兵力先𢭏玉帽云中巢穴则群贼内怀返顾之忧 宣光太原二路亦可因之前进会兵何患不克若 逡巡观望恐一篑犹亏前功俱废可不勉哉 乂安镇宁道经略大使阮文春副使范文典疏 言此辖民人经已招抚还复第离乱之馀人 心未定须有重兵以镇压之业委领兵武文 铨管领弁兵五百留驻仍移兵由祁山取路 直向镇靖进发 帝批示曰现在情形不得不然如此措置亦是乃命 传谕阮廷宾武梃曰镇宁甫经兵燹民未安居而 我兵在此数多粮饷最为紧要尔等宜即筹办运 给拣通判经历或府县干事者一人派往加心抚 谕及早清妥便将所留弹压兵还毋须久顿再遵 前谕设置权办府务俾招集其民案堵如故又命 传谕阮文春曰前以尔衰老谕合师还抵省仍留 办事今据奏业与范文典移兵直向镇靖准自量 如气力尚彊可当军旅之事者则同往会剿以敏 戎功若自揣年力衰迈可遵前谕留办省务兼以 颐养暮年朕亦不忍责以行阵劳苦其镇靖剿捕 机宜专委范文典足以集事春接到谕旨上疏言 当此封疆有事虽膂力既衰而犬马之心尚 思报效请与范文典会办戎务 帝复谕之日尔年老气壮慷慨请行其成功可必矣 今暹贼大伙其在真腊界分者已为官兵杀败远 遁则镇靖一路馀党势必将逃断难久驻况京派 管卫黎文富清葩管卫陶文议所领弁兵谅已会 齐以此生力劲旅三四千馀何贼敢拒旨到日立 即进兵大加痛剿使彼国永远不敢扰边乃遣侍 卫赍给高丽贡品人参红肉参各三枝又发 交薄荷油御风酒各二十樽分给官兵疗治 清葩巡抚阮可凭奏言省派探子行抵呈固执 谒 总 名 地头前途有贼兵拦阻探闻暹蛮兵在 宁边堡驱掠兴化边氓意欲侵过镇蛮界分 所在三县已尽拨土兵约二千人按截咸愿 出力拒战决不从他寿春管府黎丕巴亦已 将兵策应 帝谕曰南掌小国宁有甚么气力不过为暹人诳诱 吓怵边氓目今暹寇之侵于真腊河仙朱笃等处 并甘露镇宁地面均为官兵擒斩杀散驱之出境 其在南掌嗾使滋事者势必早晚退去且黎丕巴 兵勇现已前进足为声势而镇蛮三县又同出力 拒战事机谅亦顺轨即可因此派人向各土司传 旨嘉奖并将诸道官兵杀退暹寇报合知悉俾各 自彊再声言官兵数万不日前来必期剿灭南掌 国而后已使贼闻之气馁自然引去矣 南荣道参赞阮春赞襄张福颋兵次蛇能澳据 探报暹将丕雅濯丕雅诧莲尚驻于炉𫭟勿 其芃吹贼堡并已烧毁乃令藩僚屋牙茶知 龙修理芃贪旧堡管藩兵一千驻防即带领 兵船回南荣城与张明讲会商摘在行京兵 各卫并蔡公朝标下各省乡勇二千馀人船 四十二艘从张明讲阮春留南荣弹压筹办 机务兵勇一千六百船三十六艘从张福颋 带回嘉定军次现监贼俘六十馀犯其腊人 从贼者送藩王正法以警其众馀暹人即干 军前斩之具疏以闻 帝批示曰办理皆是惟蔡公朝亦准带将乡勇回嘉 定从将军参赞出力攻下藩安城安江署抚黎大 纲适至复会衔折奏以为方今经理藩封必 须有得力将弁以资臂指蔡公朝向来从征 稍娴机务而藩国人情地势素所熟悉请仍 留南荣协从商办乃准蔡公朝权充安江领 兵 帝谕户部曰捕务绅弁应支钱米前经准依部议分 项酌给因念嘉定南荣军次绅弁等从戎日久若 槩依例定则日常需费要得裕如加恩自将军参 赞至率队四月期一月俸钱准各照品全领 乂安布按阮廷宾武梃奏言镇定甘灵县邑麻 曷等报有暹兵侵八甘吉甘门等县烧毁民 居彼等方拨土民设屯于那㶶 地 名 严备且镇 定诸县僻处一区界在镇宁镇靖之闲前者 暹兵侵轶官兵经已杀退地方宁帖寻复撤 回仍摘弁兵一百留于河津防截迩来没见 贼徒声息今卒然警报殊深疑讶或者暹人 探见大队官兵专力于镇宁镇靖故于镇定 作此伎俩欲以分我兵势想亦不须多派捍 御业委奋武副卫尉宋福梅带领弁兵一百 兼管留守河津弁兵择地屯札何日大兵进 抵镇靖攻剿即前往策应 帝然之 宣光领兵陈有晏护运粮船五艘进泊章溪 社 名 江岸忽匪徒五百馀从林中突出放枪邀掠 弁兵溃散晏被伤亦涉江走船户段文界一 艘先断维放下得脱馀皆为匪所获布按陈 玉琳胡士㝝得报以闻 帝批示曰览奏殊深愤恨汝等不能为国宣猷诚为 不齿人类矣乃降谕日黎文德大兵前进军饷一 事有旨训饬加心护运乃匪徒尚敢乘闲劫掠虽 督护之责固有所归而调度乖宜总督并布按亦 难辞咎陈有晏与在行率队先革职为兵兵丁等 亦各决杖一百均准效力赎罪黎文德先降二级 陈玉琳胡士㝝亦各降一级至如全帮失事独船 户段文界粮船乃能急返一无所失殊属可嘉其 赏飞龙大银钱五枚今春水方生江溪屡涨而军 饷正关吃紧陈玉琳胡士㝝等当如何设法水陆 运往仍多拨弁兵械仗随护并先咨会总督参赞 派兵接解务得十分稳济若仍前疏忽或致误事 必按军法治罪 帝谕内阁曰前者宣光首逆农文云起变蔓及谅平 太原等省嗣为官兵杀败剃发逃生近复纠党滋 事今官兵三路进攻乃敢此出彼没东撑西持岂 逆云一人分身旅拒其中每道必有渠首自为之 谋自为之战者可传谕高平道总统谢光巨参赞 武文徐宣光道总督黎文德参赞阮公著太原道 总督阮廷普各照向来如有捉获生口即问明贼 中情状或多派上人密探农交云之外其次如阮 广凯刘仲璋闭文瑾闭文玹农交仕农交硕者凡 有几人何人在何道以及策应号令何所向从药 弹军需何所取给要确访奏明俾悉原委再多派 土人遍行传示除逆云罪恶深重法在不赦馀自 阮广凯以下若能早知悔悟将逆云擒斩解官并 免前罪若一向执迷共出死力相助则党恶之罪 天网难逃不但戮及其身必至祸延妻子噬脐何 及至于土民等须多方开示之云尔等均是朝廷 赤子前此为匪胁从亦迫于虐焰非出本心又因 地方官不能宣扬德意无以取信于人故近来未 有出首者兹王旅所临止是歼厥渠魁胁从罔治 尔等如能晓知顺逆之理或擒斩逆党献功或向 引官兵从征者不惟宽免前罪且有厚赏若倒戈 迎降或散归乡里亦准并从宽宥傥一向甘心梗 化自外生成则大兵所至烈灭炎冈悔之晚矣又 谕黎文德阮公著曰宣光逆犯许久逋诛是尔等未 了之事此番再奉出征受兹军旅之寄虽军务机 宜朕已为之多方筹料而事在数千里之遥移步 换形岂能一一预先指示兹特准尔等便宜从事 抚剿兼施以及进止事机当如何斟酌熟筹务中 窾会但要还朕及早成功四字是为不负所委耳 再兵贵神速宜疾早应机咨会高平太原二道齐 进如能振薄威声杀散匪伙使之震慑窜伏不敢 再来抗拒是则已慑奸宄之心足伸天讨逆犯农 文云林莽偷生亦不必已未到案即准三道一齐 奏凯班师勿可稽留久冒岚瘴 庆和署领兵阮文多坐免多率兵船巡洋遇清 匪船自广南因风飘至虬勋洋分不能追缉 省臣以事参奏遂革职发在省为兵 嘉定逆犯伪象军调拨阮文心伪统领阮文真 伪都管领郭玉劝等于逆褒起变之始通同 助逆或出象骑坐或赚开城门及官兵进剿 势穷投首原巡抚何维藩究出其状以奏枷 锁解京交廷臣严讯至是案上各坐以凌迟 处死 礼部左侍郞陈文忠鸿胪寺卿潘清简翰林院 侍读阮辉炤自清使还改授陈文忠为礼部 右侍郞潘清简为天理寺少卿阮辉炤为太 常寺少卿从礼部办事 以正武奇管奇胡文威为副卫尉秩从三品充 海阳副领兵南定象奇管奇黎福山权充南 定副领兵中水奇管奇陈广四权充南定水 师领兵 以神策肃武卫署卫尉黄文援为共武卫卫尉 广武卫副卫尉阮进佐陞署肃武卫卫尉 太原属蛮七族愿将私造鸟枪一百六十馀杆 输于官命省臣出库钱赏给 堪用者每杆五 缗不堪用者三 缗 仍晓示之云尔等既知向义朝廷寔鉴其 心自此饮和食德耕凿相安永作良民其享 太平之福岂不胜前十倍乎又合宁平山西 兴化谅山高平广安诸省宣谕所在土民使 之视效谅山辖民寻纳鸟枪八十馀杆不愿 领赏省臣以闻 帝谕曰尔辖地居林陇土民多私造鸟枪日以雉兔 为娱不事产业闲或为匪所迫不免带随自罹于 罪前经降谕丁宁使之共染卖刀买犊之化今能 应命输诚亦可嘉奖其即照项宣旨赏给谓此乃 朝廷恩赐俾转买耕牛田器作息营生以示教民 重农之意也勿辞 富安省臣奏言前者量雇民船配载弁兵往南 圻捕务今诸船户咸愿停给雇钱 帝谕曰彼等尚义知方诚可嘉也第国家所乏非财 岂忍以私船充公役乎其即催来宣旨褒奖而还 其直 吏部奏请嗣凡差派人员蒙给敕旨文凭事已 回纳收销违者纠参惩办旧有奉守执照各 听检纳隐匿者罪之再从前凡朱批谕旨红 本发往诸地方遵行者亦请合回纳或由阁 或由部仍按事应录送者追录嗣照此行 帝允其奏 北宁前因米贵艰食有富户八人捐赀济乏 钱 二 千二 百缗 省臣以闻准赏给顶戴蠲免身税兵徭 有差清葩亦有富户四人私自捐给 钱三百 八十馀 缗粟九 百馀斛 不以报官事后省臣为之陈奏准备 花红酒肉款给之 定祥省臣奏请束补应义外籍民为祥义奇五 队分为四班值班人给月饷钱米各一再省 辖宣威芃原通平雄御四守界接真腊关要 地头而守兵稀少请派下班弁兵分驻每守 各三十人三月一换许之 准平顺顺岛民 十一 村 折纳今年白布税 濬南定兴安小江水道 一自胶水泾陶社经南 真真宁至大安各社一 自神溪古馆社经延河至舒池安廉社一自 舒池俸溪社至香阁社一自舒池罗溪社至 内朗社一自琼瑰海安社至神溪富罗社一 自神溪土块村至范村一自神溪寿域社至 土块 村 所在民咸愿富者捐赀贫者出力总督 邓文添以奏 帝合传谕嘉奖已而水道疏通潦至随消农功顺便 添与所在府县以劝导有方赏加级纪其民 富者给花红酒食贫者随工役难易酌给钱 文 南定弋获逋匪伪称右军武遹 匪渠潘伯 铩之党 诛之 赏捕役银一百两诉子银三十两又以南定 辖民近来多诉发盗匪命传旨嘉奖 帝因谓内阁何权曰匪徒非有人诉发官兵何以拏 获今因而优赏是亦徙禾立信之意若徒靳小费 则他或知而不诉奸党滋蔓势必至重烦筹画所 费不亦广乎 授吴养告为广平按察 参赞胡文奎自河仙还嘉定疏言河仙收复云 初辖下人民回复无几若经理事宜交省徐 办恐难以旬月卒功业于炮台上增构火药 暂库一座一闲大屯中增构储积暂仓一座 五闲又于鄚天赐故垒自江畔之东至海渚 之南长五百十二丈零坍圯者略加修筑设 炮门百四十所垒末再横筑石垒一条长十 丈设炮门九所与炮台互为表里并已告竣 适前次京派海导船抵金屿海口摘取振威 大将军铜炮一辆胜威将军铜炮二辆各项 弹三百凡分置炮台石垒仍即量留兵勇一 千从省驻防馀悉带回嘉定军次 帝批示日所办是了又弋获暹贼一犯于江城林分 别折八奏命赏获者银三两 谓兵部日前次暹贼为官兵杀败乘夜窜回其残伙 奔逸逃生应亦不少可传谕所在地方遍合传示 不论员弁兵民有能拏获真正暹贼亦照此每一 犯赏银三两如贼头自赏十两大将以次递加俾 各加心侦拏母使一贼脱漏复命传谕河仙陈震 择派干人密往暹境侦探其国向来动静声 息并败回残伙情形据寔奏闻 帝以南圻六省有事之后省务殷繁敕凡从省差派 弁兵并乡勇经已束成队伍者均准留班加 恩自三月朔至五月底人给月饷钱米各一 俟省务稍清仍依何例 帝谕内阁曰近以藩安遗孽势日穷蹙而官兵现已 厚集经谕令及早出合攻城乃许久未见捷音驰 奏合人悬眄孔殷可严饬诸将军参赞等要以报 国为念勿避矢石亲督攻城更须严明纪律将弁 有退缩将军参赞立斩以徇率队至兵丁退缩将 弁亦立斩之凡一闻将合四面并攻必期有进无 退如登城一次未克则二次再进二次未克则三 次复进如前不拘次数要在必得其先登之人要 迎接后进者齐登后进者见其先登亦即继进一 有顾望者斩首且贼中备御之具不过竹尖木石 若兵薄城下则枪炮总无所施而我之天震地雷 大炮子大火炮以及火筒火烛攻城之器件件裕 如如能凛遵以前谕示方略善体而行又严饬将 弁兵勇共出死力肉薄齐登万无不克之理况贼 中所贮木石为数有限若一经推下势必不及即 成堆积我军因此登城为力亦易去年一次攻城 所以未能即下者只因号合不齐及乍进遽退之 故今若齐心并力一气直前则前次或未能登后 次亦可必登事势断然勿可再误且屈指季春已 尽节届夏天傥复迟回引曰到得雨降濠水涨深 逾越更为难矣其早图之再将军宋福梁等参赞 黎登瀛等受国厚恩委以军旅之寄何等重大当 矢竭心力以答朝廷之遇舒君父之忧准各自酌 量如尚属彊健能为朝廷出力者一面具奏一面 自当其责以卒图功若自揣年力就衰亦不妨据 寔具奏朕即降谕派员代领其事必期刻日奏功 毋得久叨重寄而一味尸素不以国事为心是则 有乖人臣之道孤负国恩深矣朕亦断不肯宽之 以恩兹既丁宁申谕尔等其中夜扪心各思自勉 乃遣刑部左侍郞阮公焕带同侍卫赍递此 谕红本驿往军次宣示仍留数日询悉情状 即回京复命诸将军参赞疏文随至言参赞 胡文奎赞襄张福颋自南荣河仙并已抵军 现方会同筹办攻城事宜 帝批示曰贼已如此穷困何不急攻己有旨催督矣 南荣军次阮春张明讲黎大纲等奏言藩僚探 报暹将丕雅质知自真腊退回北寻奔兵约 三千分设屯札四所驻守又暹王之弟村柯 棱名和自望阁提兵二千驻于彬姜 地 名 檄催 质知还质知不肯且云我兵不来彼亦去取 真腊誓不归暹且暹人节经败䘐退遁虑我 长驱问罪为此张皇其聚兵于彬姜北寻奔 者理亦有之至如誓必取腊不肯归暹想不 过质知兵败而回恐不为国人所齿故设辞 以欺压其众耳第边境地头防御诚不可弛 经饬藩僚藩兵驻防抚栗芃吹者严为之备 帝批示曰如此料敌深中窾要与朕意同在我但须 先备不动声色彼日久自疲赤归巢矣张明讲黎 大纲又奏言安江新设王广人稀更在河仙 南荣两路之冲兵燹甫离城池未固事务正 属殷繁而属省各奇多有逃亡现数无几遇 有征发诚恐不敷其原屯田束补隶从别辖 如定胜左右两奇边和水奇均是属辖土著 请应抽回从省差派俾各自为守 帝批示曰此亦目前急务如所请行 宣光按察胡士㝝亲领弁兵一百往渭川督运 军饷疏言节经拨出盐米水陆漕运并委属 分往渭川大蛮和买粮米随便预贮由陆转 解第省城至安边堡程途修阻陆运艰劳而 水运则溯上险滩不无迟滞今大兵前进渭 川所在民谅已稍稍复集请于沿途平沙扶 銮以上计程设站拨民直候仍先遣咸安收 州土勇抬递粮盐取次运往军中支给其自 安边抵云中亦照此随宜办理从之 宣光道总督黎文德道兵进抵马郞 村 名 以军次 情形入奏言兵行所过匪各望风弃堡先遁 适闻领兵陈有晏失事之信访之土人云是 匪目阮世俄之子阮世魁窃发及派兵往剿 至则他已远飏无从追捕又接报匪目刘仲 璋黄祯宣纠伙千馀自陆安侵扰林塘 总 名 地 辖且大兵将近安边贼伙在前理难移却若 置之不问恐彼侵过渭川中路则饷道难通 请派出大员就近领一道重兵由收州增拨 土勇取路速往陆安随宜抚剿庶绝匪徒在 后乘虚滋扰之患再参赞阮公著道兵原约 由大蛮绕出安边上头截匪走路今公著专 事干昆仑不便停待业已刻日分道进取安 边惟军饷水陆转运殊甚艰阻省派陆运粮 米现到军者一百八十馀方行闲曾经紧饬 和买而方民尚多逃散停留一二日才得数 十方临期取给不甚充需诚深挂碍 帝谕兵部曰此匪收集残党分头旅拒官兵才到便 即弃栅奔逃则其潜聚于陆安者亦不过出没山 林乘闲窃发耳不足为虑惟师旅远行粮饷最要 不可不预为后路之防可传谕宣光署布政陈玉 琳即于河内南定所调弁兵量留守护馀饬管奇 员带领并增拨收州土勇迅往从胡士㝝邓金鉴 等分派护运又传谕山西领兵段文改带领省兵 一百与前经续催土勇速趋宣光转向渭川中路 统管原派河内南定宣光三省兵勇护解粮饷再 随机防御贼伙有一起发即剿灭清夷以通大兵 饷道又 谕内阁曰自宣光道大兵进发以来总督黎文德现 已两次奏报而参赞阮公著一道许久未见合人 悬眄孔殷可传谕阮公著即将情形八奏仍催督 兵勇早除昆仑一带贼伙取路与黎文德兵会再 准黎文德阮公著等切须加心接护军饷并多方 取给或多带银钱不拘价值高下随便采买毋使 稍形缺乏是为上策 清葩巡抚阮可凭奏言省辖土匪阮廷邦阮廷 发阮廷昽等去年伙同宁平郭必功郭必在 及逃犯郭功桂起伪嗣因官兵进剿潜窜偷 生至今未一到案本年清葩宁平劫发各所 皆彼等出没滋事初无别党且属辖广地石 城二县虽山林形势与山音高峻不同而其 险恶岚瘴岩谷层叠寔属相等前者官兵收 复横江铺葛之后但于平林哨拏而巢穴未 曾𢭏覆故彼等复得串伙再图滋扰若非一 番大加剿杀则民不宁居今布政阮登楷自 以地势民情在所谙熟请解省务二月督同 领兵武文薰范文评带领弁兵七百土勇二 千前往二县地面与宁平会剿务期穷尽根 株无遗馀蘖 帝许之仍准阮可凭留省办事 宁太总督阮廷普管领弁兵七百馀战象三匹 进往太原剿匪撤原派领兵陈廷移回北宁 守护 平定恶蛮潜下茶云源捉人掠财而去事闻守 御坐革省臣降一级勒限缉捕 兴安省臣奏言省辖经去年灾伤之后民食尚 艰谕准设赈场于省城外传集穷民发钱米 量赈之一月而正 十日一赈极贫者人各米 三碗钱三陌次贫者各米 一碗钱二陌 幼小半给 改造威凤大船以其屡次蹉跌赐名为灵凤大 船有水兵盗猛火油饰私船者事发下刑部 按治工部以失察上疏认罪 帝谕之曰近来部务殷繁而此工所又是鞭长莫及 姑免处分嗣后一切工作须要量材程工加心稽 核凡有零星发纳虽竹头木屑之微亦酌量拣取 随事充需勿可遽听主守等秤作薪柴付之一炬 其馀支放领纳各详细检核母使兵匠吏役得以 侵亏若仍前不能觉察交议不恕 改在京镇海台广南奠海台安海台并名为城 帝以诸台设有城池雄镇海疆非他炮台者比特赐 名焉寻令改给三城铜图记沱㶞天占大压 三汛守各增海口二字改给铜钤记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一百二十三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