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未完成,一部分的原作内容还未录入。请尽量协助。
卷一百六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
卷之一百七 圣祖仁皇帝寔录
卷一百八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一百七 圣祖仁皇帝寔录 癸巳明命十四年秋九月谅平巡抚黄文权兵次 那冷堡遣该队杨文风陈廷挽率兵勇四百 攻匪于尖岭署给事中高复礼视战两相对 射自巳至申权亲往策应匪退却我兵亦回 堡是夜匪复来三面攻围天炮乱发我兵闲 有死伤权乃退驻七泉州莅高复礼遗失官 给铜印事闻 帝谕之曰尔黄文权亲领弁兵征剿一遇匪徒与之 对仗彼已退却乃不能乘此胜势趁前痛剿却自 调度乖宜以致匪伙乘闲夹攻反为所败准即革 留带罪征剿高复礼杨文风陈廷挽均革留从军 效力且今河内派往生力弁兵日下谅已抵省尔 等当知感知愧鼓励戎行如能直抵高平剿除此 匪不但宽免前罪赤可量沛恩施若仍前退缩必 按以军法从事 帝又谓侍臣曰黄文权平日好为天言每以孔明自 比今遇一小匪折北不支其意美而用疏如此尚 何颜对君父乎 命河内副领兵胡文云驿往谅山管将前后所 派弁兵督饬征剿黄文权已经革职准听从 调度凡在行官兵土勇有畏缩者即于军前 正法用严师律 撤河内驻防神策选锋后卫弁兵回海阳原戍 又命河内山西海阳北宁南定兴安诸省各 照省兵见数如照例分班差派有不敷者准 于十月期酌摘留伍俟后事简再分班如例 藩安逆贼次要犯伪后军副将阮文勃押解抵 京交廷臣严讯具伏惟谓彼之投首是因逃 向吴伯俊曾与款待数日始解到阮春军次 原不识张崇禧是何名面案上 帝谕内阁曰逆贼阮文勃原是朝廷职官乃甘心从 贼造反伪称名目戕害官吏祸及生民诚为罪恶 贯盈神人共愤即宜尽法惩治以戒乱臣其派出 统制尊室朋大理寺卿阮公焕带顾兵象押赴法 场正法要令备极五刑百刀锯割传首干犯事地 方枭示三日投弃于江犯子阮文谅已为官兵拏 获即于军中斩决至如投首一事据彼口供照之 前折吴伯俊所称张荣禧杜文议捉获两不相符 就中未免有冒赏邀功情节可令吴伯俊即将原 委果彼自来投首抑在何处搜捕得来据寔回奏 及奏上辞多支饰廷议请照诈伪律问徒 帝批示日俟后再降旨行 命户部署右侍郞邓璋侍卫尊室议往南圻宣 慰将士临行 帝谕之曰尔等抵军次对诸将军参赞宣旨慰问言 将军参赞久在辕门九重念其劳苦未尝安枕当 协心共济以舒君父之忧其将弁兵士有临阵带 伤者遍往探省饬合上紧医治及早痊可再向阵 亡将弁权殡之处令备办香烛传旨赐酒三爵用 慰潜馨又传集从征乡目等当面慰抚略叙此辖 偶因变乱而人心犹旧念切尊亲皇帝殊深嘉奖 日望红旗报捷其从戎者则照随功状奖赏民间 则降谕蠲赦大沛恩施各宜胥相报告俾咸知悉 再在行官兵乡勇不为不多岂无一人有谋有勇 可以破城杀贼者可传旨不拘偏裨兵勇如有奇 谋良策均听由将军参赞等自陈或乘夜入城开 门向引官军或纠党先登夺取城池即各遵前谕 重赏千金朝廷断不没其功勿以分在卑微不肯 自献其谋其力也至如攻城方策或乘夜选取死 士将震地雷置城门扉下连结药线点放走出或 向城门楼轰击倾倒震惊守城贼伙则他立脚不 住不攻将自破矣此朕因思虑所及并传示诸将 军参赞知道尔等准留军次数日询悉情状仍回 京复命 永隆布政段谦光署按察尹蕴等奏言省城收 复其应义民人蒙赏钱七百缗皆固请回纳 以供军 帝谕曰此民好义急公诚堪嘉奖第朝廷赏善劝功 自有常典彼预有微劳未应置而不录今捕务未 清回纳之钱姑准留省备用俟后事平仍按数赏 给其头目等谁是出色宜分项汇册具奏候旨谦 光等又奏言前此贼党窃据省城近省村邑 尽为所烧掠寻复照户以库钱散给至一千 馀缗今其民请如数登纳 帝曰此村邑曩因虐焰所侵苦累情形诚属可轸其 免之 山西署布政杜辉璟署按察黄文秀奏言辖内 有富户三人愿捐家赀赒济贫乏 帝谕曰彼等乡里小民才经提醒便能兴起善心有 捐钱至一千缗者有五百缗者其乐善成风殊堪 嘉奖第尔辖前因秋潦节经赈给食用稍舒况今 堤条堵塞潦水降落在在田禾茂遂可望有秋民 闲情形不比前者之迫切其此等愿捐之钱已非 紧用尔等可传集彼等到堂宣旨褒奖仍以钱还 之俟冬春之交青黄不接辖民如有拮据应给者 再据寔具奏候旨 广安巡抚黎道广奏请募外籍民充补各州县 属人头目并属人承办公务 帝谓吏部曰所请非例姑念此辖地居海渚差派亦 属需人其安兴万宁先安三州县已有土吏目各 一毋须增设惟葩封横蒲二县所请补为属人头 目二人改为试差土更目所请补为各州县属人 二十人改为通吏 以锦衣该队黄文贵为管奇署神策左营定武 卫副卫尉即往山西率卫兵留戍 太原道总督阮廷普奏言昨者买市失利蒙得 革留臣与在行将弁并皆感激咸愿奋勉杀 贼以赎前愆 帝谕曰既知感励何不立早进兵则奋勉杀贼之言 岂非虚语且宣光黎文德叠次杀散匪伙指日直 𢭏云申贼巢尔要宜乘此机会鼓励士气早将丑 党斩杀庶可稍赎前愆更邀厚赏若尚尔迟回观 望不践所言则罪上加罪矣 兴化领兵裴文道攻匪于拾溪浊溪连克之斩 获三馘生擒一犯匪溃走遂收复东珖堡又 于堡之津大搜获梭船六艘船内三十馀人 悉俘之署抚吴辉濬以闻 帝谕曰此虽小胜而官兵鼓励向前克复屯堡亦可 嘉奖裴文道并在行管奇林威阮有瑜各赏飞龙 大银钱五枚率队各赏小银钱三枚弁兵普赏钱 三百缗其现获在船查果匪党者正法若商贾平 民即释之 分设兴化青川县为清山清水二县 帝谓吏部曰青川乃兴化巨县密迩省城何来只置 土司土目互相表里惹出事端丁功琎之前鉴不 远所当分设方期妥善其令署抚吴辉濬照县内 诸总量分为二一名清山县一名清水县而裁削 青川旧号仍遴出属省员役之廉能勤干熟悉所 在情形者权设为二县知县择地以居之其前已 有旨试差上知县何世美权设为清山土县丞嗣 有缺出毋须设置再遴择土目经从捕务有功又 为王民信服者一人并与前已有旨试差土吏目 何曰鸾分补二县土吏目隶从县务 帝驾幸武库见鸟枪多有混杂损弊者谓侍臣白贮 库鸟枪最关兵用乃监守者漫不经心傥遇有事 岂不至于贻误乎即命将监临何叔良及主守等 杖责令补治之其巡查科道传旨严饬敕嗣 后有此类者不能核出必交部议 北圻诸省奏报河道安澜 帝谓内阁曰本年六七月闲所在堤条闲有漫溃究 亦人力未尽未可槩诿之河水为灾幸而潦不重 来淤水随消溃口早合今获庆睹安澜则已仰赖 神惠多矣其令内务府发出金香三枝红帛三疋 派侍卫赍交山西备办三牲礼品赛祭河神庙 兴安署抚郑光卿奏言属辖秋禾近有潦灾东 安金洞天施芙蓉仙侣五县为甚神溪延河 兴仁三县次之其夏征尚欠钱粟五县请展 至来年夏冬二期三县展至来夏带征如数 帝从所请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潘伯达自兴要赈还令仍 旧供职 帝以北圻河水盛涨由江道多堙塞迂曲不能早注 于海议欲开导以杀其流乃命护城兵马司 副使张曰帅前往南定会同总督邓文添遍 视江道地形何处宜开濬何处宜因旧使水 势顺流直通于海者丈量筹拟以闻及奏上 请自舒池之清香江分至真定之唐琛应开 濬者三段通长五千馀丈惟工程重大假以 三年方能完办 清香唐琛 均社名 帝谕日河防一事利害攸关傥一劳久佚势可底行 虽糜费巨万朕心诚无所靳第照之图本旧河己 属深广虽闲有萦回婉转而急溜横奔之势想亦 不妨纵改而直截之谅此些小港道分泄亦是无 多而新开段落大小相闲将来潦水陡涨未必保 无冲决之虞是则有劳无益何须虚费许多人力 为也其停之仍照所辖辽栎海口两旁有何处可 通干海者别开一段长约六七十丈广约二十丈 以导其流俾日就加深渐成一大海口亦是行所 无事也邓文添寻奏言河道上自沥昂江口一支 分注干辽海口长一千馀丈西岸是宁平金 山沿至清葩神符海口芦苇灌莽地势甚遥 东岸是南定大安真宁接壤处一支分注干 栎海口长七百馀丈西岸为突洲东岸则真 宁县辖连亘于海均泥沙培浅潮则水势注 洋茫无涯涘落则露出洲渚一望无际熟察 地势无一段可以开濬且质之汛守土民皆 云沿海一带自茶里海口以至神符都是淖 泥沙渚若于此别开江道不特施工艰涩而 波涛一涌寻复培浅如常想亦是行不著处 帝乃正 河宁总督段文长奏言省辖维先金榜二县堤 条前经停筑今秋潦后田闲沙泥凝积质之 土人佥称大利夫堤防之筑原以卫农堤废 而农功获利不妨俯从民愿其二县堤防请 应削废仍随便开通以泄淤水及农候 帝谕曰本年河水逾常堤条漫溃在在有之利害亦 未可遽以为准况此二县经潦一遭沙孕田饶固 为所在农民一和但此处卑窊之地尽属夏田纵 所利在此即上游地势稍高诸县逆流波及秋田 漫潝将无移其害于他乎土人所说或是一偏岂 应遽凭轻信且堤防有关民生利病不细而可因 可革亦须参酌人情方期妥善尔专阃天臣要宜 亲行履勘博访旁询质之上游诸县再悉心察验 寔在情形如此二县堤条刬废之后果十分全利 百口同辞始可如所请行傥利害不齐当从中妥 办具折以闻段文长乃遍访之上游诸县皆云二 县堤废于他利害不关又彰德上福富川山 明怀安五县堤条所在民亦请停筑以便农 功奏上 帝皆许之 以刑部署左参知阮金榜调署吏部左参知仓 场侍郎陈名彪陞署吏部右参知仍兼颀仓 场事务 改授阮科明为协办大学士领户部尚书兼管 翰林院钦天监其吏部印篆交阮金榜陈名 彪权掌毋须兼领 兵部奏言原藩安省诸军号均冠以藩字今省 名既改为嘉定则军号亦应以嘉字冠之以 符名色 帝可其奏乃改藩武奇为嘉武奇藩顺奇为嘉顺奇 藩平左右二奇为嘉捷左右二奇藩勇前左 右后四奇为嘉勇前左右后四奇藩安奇为 嘉定奇藩安象奇为嘉定象奇藩安水奇为 嘉定水奇藩安炮手一二三三队为嘉定炮 手一二三三队令有司换制奇号图记给之 又江站名号原冠以藩字者各改冠嘉字换 给站牌 原藩安按察阮章达领兵阮桂俱坐诛初逆儴 煽变达等皆走于平顺至是解京廷臣拟请 照失陷城池律问以斩候 帝曰阮章达身为臬司阮桂亦领兵天员乃逆儴干 案既不严禁又无先事预防已属有心容纵迨间 事变复挺身兔脱毫无施展不论有无暗里知情 但究其酿此大案以致贻祸生灵重烦兵力诚为 死有馀辜阮章达阮桂均即斩决再章达之亲兄 弟阮仲瑀阮仲玉阮鸣谦等昆仲一门均叨国禄 不能以义相规感恩图报乃至此丧尽天良则其 负恩寔属深重朝廷官职所以奖录忠义将安用 此辈为哉瑀等各即革职永远不叙以为人臣不 能尽忠者戒刑部复奏言瑀之子阮仲亮现在山 西候补应否革去名额勒令回籍 帝曰阮仲瑀罪止革职不至缘坐其子阮仲亮本由 举人出身亦非荫授者比准仍留省候补 授权领讨逆右将军印篆阮文仲为讨逆右将 军卫尉陈文智为掌奇署统制充参赞天臣 协同张明讲参佐阮文仲军务仍准以原管 神机右卫并新设严威壮威二卫为本标亲 兵蔡公朝黎大纲所管兵勇及各省随征乡 勇皆隶之再协与巡抚何维藩领兵黎策阮 文和枚公言管硕嘉定省兵征剿防守又以 讨逆左将军宋福梁一道已有阮春为参赞 张福题为赞襄惟平寇将军陈文能一道只 有文员黎登瀛参赞乃命统制黄登慎以参 赞天臣改佐陈文能军务所领步兵即交阮 文仲张明讲其赞襄陈震协从陈文智赞襄 机务俾四道大兵各充文武大员以重责成 命兵部拨出新制大炮尺五件与 御制炮尺记放法派銮驾卫署副卫尉尊室潜等赍 交嘉定军次传教诸炮手学习以为施放之 准又颁给大千里镜令诸将军参赞于垒外 量设望楼高三丈许离城五六百丈或一千 丈其置炮土山高十馀尺使善望者将此镜 登楼嘹望城中贼群丛聚处及药库房屋即 指示炮手对照方向施放务期命中又派递 内帑药饵疗军中之有疾病者 边和米贵 帝闻之谕令永隆定祥晓示所辖商户多载米粒往 卖之 定安总督邓文添奏言省城之左璜江一带水 甚冲激请增设捍觜及随势附筑以御之 帝谕曰省城修完金汤屹壮临此水势冲险必须一 段加工前经开濬新河以分其派增广河口以纳 其流原为保固城垣要著曰者未收成效只缘河 心浅狭而然未可专归之水势也若不再加筹办 则前功既属虚费而江流之势未分坍圯之形愈 甚将来省城可保其无虞乎且今河潦新落民食 尚艰正宜以工代赈用济民急尔可即于辅隆至 梁舍之新河一条开广河心五丈或三丈河口亦 量增广并与旧河冲激应设捍觜附筑之处雇民 兴办这等工程所以杀减横流而保安雉堞况开 支派以分水势既为治河一大机兴工作以聚贫 民又是救荒一善政一举而三利焉尔宜加心督 办以称所委邓文添寻奏言新河一条于开濬之 始两岸各有留空一丈积王二丈今若增广 河心必挑此积土然后可以开深工费颇广 且河口之旁有失堆一段长一百四十馀丈 请应掘此而开河口则上流之水可杀而工 程亦省 帝允其奏令征附近民一千应役优给钱米 准定嗣凡武库工所匠役其常川应办及籍属 各省匠局未经量减者届期仍按例汇册支 饷馀籍属承天诸匠局毋须预集待有工役 方准酌算日工量催之由工部核寔别折奏 请追给著为例 定祥按察张文和卒改补兵部署侍郎阮公秀 为定祥按察 广义恶蛮潜下边堡戕杀汉民事闻其汛分守 御降四级管奇降二级领兵陈文祐以平日 不能戒饬降一级令省臣严饬设法缉捕 畿内米价日贵准京兵吏役十月期饷钱折半 给粟 宣光道总督黎文德参赞阮公著两路兵进抵 福宜堡初我兵分道由吟江两岸而进途闲 所过匪皆弃堡先遁旁近土民相率诣军投 首惟黎文德道兵过溪岭 咸安大蛮 接界处 岭上有 匪寨三所哨望约数十人前道领兵阮文权 赶至斩获一馘馀向深林跑走及抵福宜匪 亦已闻风遁窜德等具以状闻又言此次王 匪煽乱逆云首唱而诸州酋长附和之其总 里峒册不得不从今首逆未经擒获而林莽 多岐零星从伙早晚自来不须停兵搜索经 询自苔满 地 名 以上至信岭 在堡之吟 江左岸 石岩壁 立只可侧行江流湍急碛石障碍军饷水运 不便若令兵自持粮则量日计程恐难接济 即已拣派土县土兵于苔满福宜屯札防截 订日各管领弁兵前后续进经大蛮左转由 渭川抵宁边堡至夹保乐地界即分路直𢭏 云中再昨闻陆安之廊下从令等社界接收 州犹有匪徒潜聚索送山阳民粮所报虽未 详虚寔而山阳毗连省莅亦为关要地头不 可不严为之备业令领兵陈有晏将原派兵 船回宣光从省差派 帝谕日览奏官兵一路所向无前固知贼已畏慑远 遁尔等务须直抵云中𢭏破贼巢使皇威远畅边 境永宁朕将不吝恩施以酬劳绩 兴化领兵裴文道收复镇河堡斩匪一馘生获 一犯馀皆窜于林分署抚吴辉濬以闻 帝令即撤兵还仍量派所在土勇驻防 定安总督邓文添派南定弁兵往从谅山捕务 既不给日程口粮又不照公务例支给饷钱 帝闻之罚一年俸谕令谅山按数追给 谅平巡抚黄文权自尖岭之败退干七泉复退 于脱朗谅钟站匪徒四面攻围甚急按察陈 辉朴以闻言谅钟去省城彊半日程而守护 之兵仅有百馀又皆老病业飞吞北宁转吞 邻接诸大省速派弁兵赴援 帝命传谕广安巡抚黎道广即带领弁兵千下五百 取路前往应援如匪已溃散准同胡文云黄 文权乘胜追蹑直抵高平剿清匪伙又传谕 宁太总督阮廷普摘派在行神策弁兵五百 并过山神功炮十辆药弹具足由径路疾趋 胡文云军次从征清葩巡抚阮可凭紧饬从 戍班直中卫管卫黎伯寅率卫兵驻防河内 抵省日河宁总督段文长即摘派在辖驻防 羽林前二卫弁兵二百往从胡文云差派谕 到各立即遵行毋得刻缓 北宁布政阮克谐按察陈世儒奏请仍留隶省 后军下班弁兵在伍以备征调许之 宁平逋犯郭福诚纠党扰掠乐土中黄 社 名 民家 又有匪徒窃发于奉化真赖 社 名 索民钱粮护 抚黎元熙即派副领兵阮文襄将兵二百往 天关府城防护仍饬管府武世界就近追缉 仍以事闻 帝谕谴之日曩者天关林分匪徒窃发尔自请领兵 进剿将已浃月一无所获徒劳无功迨有旨饬问 辄云盗止民宁以图塞责今未几何又见匪徒扰 掠则前言不几于欺罔乎姑传旨严饬尔当如何 督饬兵勇将此伙立早扑灭并搜捕逋犯郭福诚 到案非惟可赎前愆更邀厚赏若彼仍然滋扰断 难宽贷 嘉定军次将军参赞等以军中情形入奏言近 来贼党死守城中经饬弁兵四外高据土山 齐放大炮贼多伤毙惊伏于城之里面沿脚 掘坑筑土蔽板以防炮击城之八门皆堆列 蜂石用土筑塞形势颇属坚厚致火攻一事 尚未施行再接边和咨称清匪窃发于坚江 阇婆出没于洋面乞量派兵船哨捕乂省库 见钱三万馀缗米仅有四百馀方乞酌量何 辖仓储稍裕运给粟一万斛以备支发业已 会同拨出和勇卫权差副卫尉吴文銮率兵 二百船七艘前往捕务其钱粟饬由安江取 给 帝谕曰逆贼今已势穷闭城死守苟延旦夕而已其 攻城一事毋须急击姑且休节兵力仍加筑土山 增高增大务可俯瞰城中得便打照放击则贼无 所遁必皆尽死而官兵益易为力再城里四边有 直面者贼之筑土蔽板只可以防横击傥从那直 面施放将安逃平今可于城外四角各照正对直 面贼所躱处每面两头并立土山各一运将大炮 从城脚里直面放入坑内则贼党无路逃生矣又 城门各所贼已闭塞则此外恣我所为又何阻碍 胡不将柴料火具乘夜烧毁门扉门扉一毁则里 面所堆之土石势无所依必将随而圯坏矣至如 派出兵船前往边和捕务所办亦合朕意惟边和 见钱至三万缗之多而安江较少宜令安江派运 粟七八千斛于边和边和再交钱一万五千缗于 安江则一转移闲而两省钱粮皆足矣 帝谓侍臣曰逆傻死守孤城卿等料彼计将安出署 兵部尚书张登桂对曰臣愚以为彼自度走 窜无路故凭此孤城苟延旦夕之命耳 帝曰然今与逆儴固守者不过回良北顺兵耳若爷 苏党类原是吾民只以朝廷严禁箕道故怀怨而 从贼非甘心与贼死守者也况城中贼伙不过一 千所食惟米与盐迟以三四月势逼讦穷必自降 矣 平寇将军陈文能参赞黎登瀛奏言嘉定安江 辖民情愿捐赀助饷钱五千缗米一千六百 方 帝令传旨嘉奖其所出钱米准交嘉定巡抚何维藩 登贮遇有军中需用以此支给事平仍照数 给还再命户部记名俟后酌量奖赏 帝谕兵部日原寓藩安之清人等均是贫薄无依投 居乐土许久安生乃自作不靖依附贼党纠众抗 官以致騈首就诛皆其自取至如各省清人从前 未曾波及均属无干谅可保无他事惟恐其中尚 有一二惊疑致不得不丁宁告示可传谕永隆定 祥安江河仙诸督抚布按等晓谕属省诸清人各 宜安静守法相安生业不得复怀疑讶其官兵以 至民庶亦不得妄自指斥互相吓怵致他不宁其 居觉出重治 讨逆左将军宋福梁参赞阮春等奏言各项天 炮就中冲霄炮用震地雷以之轰击城中贼 皆披靡掘王躱身最为贼所悚栗惟原领数 少施放不敷且臣宋福梁稍谙制法又有警 跸正队长宋文平亦已经手请采买药料催 取铸匠将旧敝钢炮制办以充兵用 帝允其请复派铸匠杨玉养前往协同宋文平指示 铸法谕令多买民闲敝铁锅并摘钢弹不成 器者制之 广南米价尚昻 帝谕内阁曰广南河东金砂矿业已封闭且国家所 乏非财凡有施惠于民虽累万盈千曾无靳惜况 此些小之利岂以为急务乎念此辖偶因艰食节 经展缓正供并增价和买物项以裕民天乃今米 价尚未见减所当广为调剂俾吾民俯仰有资其 令署抚杜克舒开示辖民有情愿采取金矿者人 各给月钱二缗米二方此乃以工代赈之意傥工 程艰涩不愿则止 授阮廷共为副管奇仍领绍化府管府黎丕巴 试差副管奇仍领寿春府管府二人素为土 民信服顷从捕务预有微劳巡抚阮可凭以 为请故有是命 定在外诸地方城门禁 一城门守护弁兵大省 每门以二十人或十五 人小省以十五人或十人为限日则轮守讥 察夜则三分二在门内一在门外各备械仗 严防再拨附郭民夫大省每门数十人小省 十人夜与兵丁守门外日则放回其府县城 每门隶兵五人常川守把门外亦量拨附郭 民夫每夜分行巡哨一城门锁钥专由城守 尉执守何省未经设置则慎委亲信人权守 之守门弁兵不得预至如府县城听由府县 员兼掌一勘合符每长一寸三分横九分厚 二分以角为之制为长方样两片合一绕以 朱线一面刻省名二字一面刻某门勘合符 等字如广平省一面刻广平二字一面刻前 门勘合符或后门勘合符之类馀仿此刻成 仍分为两一由在省大员收掌一交城守尉 领守以备契验一城门开闭每日搜空守护 员弁督兵防守至初更末紧闭城守尉亲行 检看关锁谨密至五更八刻诸门守护就城 守尉领锁钥启之随即回纳夜间遇有紧务 应派人出门者督抚或布按大员照随应出 之门发出其门勘合符半片委谨信人持与 派人同往城守尉即将所领守其门勘合符 半片契验是寔方得启门放行至如外来公 派人员常事则在外通报如事属关紧要八 城呈报者守门员盘验确有凭迹即就详在 省大员看寔亦照上发勘合符由城守尉契 勘启门听入向上凡有出八随即关锁如原 再夜闲有公紧事应开城门者须增拨兵练 严护然后开放以防意外事讫撤回寨伍其 府县从诸台关汛门 开闭亦照此例行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一百七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