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未完成,一部分的原作内容还未录入。请尽量协助。
卷八十四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
卷之八十五 圣祖仁皇帝寔录
卷八十六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八十五 圣祖仁皇帝寔录 壬辰明命十三年冬十月朔冬 飨适值甚雨陪祀执事皆冒雨霑湿礼成赏银币有 差陈文能潘文璻阮文春皆年七十馀加赏 飞龙小金钱各一枚内务府撰贮库纱缎充 赏有已经澣濯者 帝即令换之谓内阁曰澣衣以朝古入所贱朕曾再 三面谕凡赏给臣工物色须用精好今内务府侍 郞陈震乃复如此甚非朕所以优厚臣工之意乃 降震二级主守皆笞责 准定嗣后部院诸衙堂官日常朝侍听带随八 九品书吏承办吏兵二部部各三人礼户刑 工四部与武库各二人都察院一人均给小 角牌俾得于左右肃门行走 改授礼部郞中裴玉珹为太常寺少卿加寺卿 衔从礼部办事 召新授翰林修撰潘㒂编修阮文理检讨阮茂 择等十一人于左待漏院命应制樵夫词多 无可采 帝临朝谓内阁曰潘㒂等应制惟范士爱一帖虽有 出韵然尚可观馀或味同嚼蜡或满纸乱谈甚至 不成交者且他辈于初登会试命赋夏云多奇峯 诗朕心切爱士不论其文之巧拙一例赏赐金银 钱此乃出于特恩耳今擢居翰苑既有职守非未 仕者比乃一命应制而文字如此将何以称演纶 之职乎尔阁可即催潘偌等传旨申饬嗣宜旁搜 远览勤励濯磨使德业文章日加进益以候朕几 暇特召应制方不忝科榜中人若幸邀一第甘于 自画则负朕培养作成之意多矣 帝谓兵部尚书黎文德曰何来会试预中者均是又 安以北而广平以南多不八格苟以辖分所无而 泛取之则无以示大公于天下且帝都文物所萃 而畿辅士子学力何若是其不进邪德对曰又安 以北文章非尽粹美但士子多有家套故易 入格广平以南所学非不该博惟文体未尽 谙练所以会试多不中耳臣窃照从前试法 文体多拘俗套未为尽善 帝曰北朝试法惟有三场我却添出四六一场其行 文字句均属寻常无关施用北朝之学贵在发明 义理不务剿袭陈言我国举业从来惟务背读古 书凡师之所教弟子之所学专在乎此无有别生 意思者此亦习俗相沿以为非是无以中格比至 施用不免迂疏所当一番厘正可也 定承天三县民牧养供祀牛牢例 递年豢养黝 牛黄牛各四 百五十头牡各三百牝各一百五十其黝牛 限四年每牝孳生各一黄牛限三年每牝孳 生各一馀者听其自资欠者赔如数所生之 扎嗣至六岁每扎孳生各一以为定限欠亦 贲赔以香茶县安都阜坞柳谷上下渼川安 旧六社广田县富屋山公上赖凭古碑贤士 扶宁上安蒲田东林上春禄由菓十一社富 荣县良文符牌安农神符四社民每二人受 牧一头差派杂役并免所在县臣督令总长 常加察看届年底府臣据旧养新生开销寔 在之数汇月具奏其有倒毙每年通算每一 百倒毙五头以内者免六头以外均照数责 赔再照驿马倒毙例将牧夫里长分别笞责 敢有私借用者照私借官畜产例科之至如 供祀牲品先量摘中用者牡黝牛黄牛各二 十头交宰牲队涤养临期宰用缺者充塡 诸亲公廷臣上疏言今皇子皇女已至百数寔 为历朝未有之瑞请今冬举行庆典以惬臣 民之望 帝谕内阁曰朕仰蒙 天地眷祐 祖考贻庥四袠有零百儿已足正协螽斯之咏寔冀 麟趾之歌在臣庶亦已难得之嘉祥况历代未有 之盛事然自朕观之未敢遽以为瑞者何也夫周 家祖则王季父则文王而百子未必皆贤况我朝 虽有 皇考世祖高皇帝圣哲布昭寔逾王季而藐躬德凉 仁薄何敢比拟文王正在修省以迓 宗社垂庥岂可妄奢祥瑞敬惟我 皇祖显宗孝明皇帝有子女一百四十六人继嗣则 文德保邦众子则男贤女顺此事有胜姬周朕惟 有吁恳 天 祖垂慈宝历延长百儿尽好以仰绍 前徽诚深所愿望者也曩己亲制诗章以伸切祷而 明己意又何必夸为祥瑞哉所有恳请举行庆典 之处不准行仍母得渎请其将此谕并御制诗章 朱刻攽给皇子诸公廷臣及诸省督抚各一分俾 咸知朕意 以户部员外郞阮若山陞署内务府郞中 授神策选锋后卫副卫尉陈有晏为卫尉秩从 三品充海阳副领兵官 帝谕礼部曰向例递年恭遇 太庙五飨礼并正旦端阳等节左右八案承祭官均 于阶下行礼此乃朕躬诣荐献礼则宜然至若简 命摄祭则均是臣子不应有所分别准定嗣凡递 年春秋二飨并丑卯巳未酉亥等年祫飨朕亲诣 太庙行礼承祭官拜位仍旧设在阶下馀夏冬二飨 并子寅辰午申戌等年祫飨及递年正旦端阳等 节例用命官摄祭其承祭官均于阶上行礼至如 承祭大臣四员嗣后准派文武各二 南郊大祀礼从坛八案分献官内用大臣四员亦准 派文武各二再 太庙 世庙从祀各案分献官向例左庑用武右庑用文改 定凡亲勋各案均用尊室品官功臣各案文阶者 用文武阶者用武著为令 准定嗣凡递年庆贺诸礼节在外各地方委员 宜择府县现蒙陞授而未经引见者遣之俟 庆贺礼成仍由吏部带领引见若无例应引 见者方得轮次遴委其通判经历毋须充派 惟谅平未置府县听仍旧例 广南纳金税内阁会同覆秤胜一两零以事闻 帝谕户部曰此必吏胥库子于征收之际重手秤衡 以为侵亏地步若并登库不几于损下而益上乎 准照今年应征之数尚欠者按数折除剩者留抵 下年税额 河内弋获逋匪阮金严阮文管等诛之捕弁中 振奇管奇泰文汉永祥管府阮惟伫各赏纪 录一次弁兵普赏钱三百缗诉子赏银三十 两 准定嗣凡尊室人员干案降调由部候补者照 尊俸例半给俟补官日如品俸不及尊俸方 遵例全给 以原署边和督学裴名琦调署广安督学 琦丁 艰公 除由部 候补 定河仙金屿炮台张旗放炮例 黄布旗一幅广 五八五寸长六 尺五寸凡恭遇诸庆节及朔望日期张挂定 以六年一换嗣凡京派裹铜大船往返抵汛 分停泊船上如有张黄旗放炮声者台上即 张黄旗放炮三声傥船帮齐到炮声虽多亦 但放炮三声而止至如外国船来泊汛分于 寄碇起碇如有张旗放炮者不论何等旗号 多少炮声台上亦止 放炮三声母须张旗 赐群臣清葩桂有差 召山兴宣总督黎大纲清葩总督段文长来京 候旨以宁卒巡抚原侍郞衔胡佑陞署兵部 参知山西巡抚护理山兴宣总督关防广南 协镇黄公才陞署兵部参知宁平巡抚清葩 布政阮登楷护理清葩巡抚关防仍兼布政 使事海阳巡抚署理海安总督关防阮公著 谅平巡抚黄文权兴安巡抚阮德润均陞署 兵部参知衔仍旧供职 改顺成镇为宁顺府先是廷臣疏言顺成镇乃 古占城之国臣属朝廷历二百馀年来岁供 方物人民居聚与平顺闲杂嘉隆年闲设置 职官员役耳濡目染渐入汉风若加之政教 用夏变夷想不出数十年可使与汉民无异 矣方今车书混一声教旁宣即如又安之襄 阳广治之甘露等府均已设置府县分命治 官以至新疆各府亦且改土归流事事就绪 乃顺成一辖俗犹仍旧似属羁縻恐未合共 贯同风之义请特命京官一番经理俾事体 与汉民同 帝以礼部左侍郎黎元忠曾为平顺协镇熟悉情状 乃遣之往会同镇臣筹拟经理事宜忠既至 宣示朝廷威德该队署副镇守阮文承自率 土民愿为编户遂拟请分设府县汉王各别 廷议以为顺成之与平顺从来人民耕居相 闲岂应彼此互岐请原镇改为宁顺府增置 绥定绥丰二县其土民所居田土合与原属 咸顺府禾多安福二县量地分设自平和界 末至麻布江为安福县麻布江之南至洊江 为绥丰县洊江之南至罗芃山为禾多县罗 芃山之南至边和界首为绥定县仍以安福 绥丰二县隶宁顺府禾多绥定二县隶咸顺 府府各置知府一教授一宁顺知府兼理安 福县咸顺知府兼理禾多县绥丰绥定二县 县各置知县一训导一再随地界之联络县 设有总 安福绥丰禾多每县四总汉 土各二绥定三总汉二土一 总置该 总一汉用汉人土用土人至如土民田土税 例姑听仍旧俟三年并与身税酌定起征衣 服丧祭亦听从土俗日后民风齐一赐之姓 氏 如桃梅竹 松之类 以明族类 帝从之授阮文承管奇衔赏给四品大朝冠服令从 平顺镇公务管率诸总土民及茶娘蛮诸册 征纳税例所属正队长阮文讲阮文顺阮文 清各授该队正六品衔赏给常朝冠服仍从 阮文承差派 初命广南以南分辖设官先是 帝谕吏部曰北圻分设事宜曾经规措施行矣南圻 自广南至嘉定亦须仿广治以北诸省设置督抚 布按领兵等职官以昭画一再念嘉定一辖柔怀 属国防制邻邦事务更为关重其令廷臣议奏候 旨施行至是廷议以为树屏建官寔为制治保邦 之至计去年分定北圻诸省辖兴利革弊之 寔效历历可睹南圻诸镇虽地势有大小远 近不齐而凡一切军民财赋刑名等事大略 与北圻无异今分定省辖建设职官有布按 二司分掌财赋刑名之政及领兵官管率弁 兵而各统之以总督巡抚则职掌各有专责 而庶事可期就绪至如原设嘉定城总镇列 曹与诸镇镇守协镇参协等职并应裁省再 嘉定一辖真腊属国近与毗连暹罗邻邦遥 相接壤而朱笃地方最为关要地头但居民 尚未繁聚地利尚未尽辟其接近之永隆地 广民稠甲于诸辖请摘取永隆处永安永定 二县并与朱笃地方置为安江省设总督大 员兼领保护真腊国印凡怀柔防制诸事务 悉以委之既有重兵以壮武卫有储蓄以备 供需又宣德意以抚绥之修军政以镇慑之 则我之疆圉既固属国之归附益坚而邻邦 益有所詟服矣仍将酌拟各条详列以闻一 分定省辖 广南领府二奠磐升葩县五延福 和荣潍川醴阳河东广义领府一 思义县三彰义平山慕葩平定领府二安仁 怀仁县五绥远绥福符吉符美蓬山原绥远 县分为绥远绥福二县原符篱县分为符吉 符美二县别设为安仁府符吉符美蓬山三 县仍为怀仁府富安领府一绥安县二同春 绥和平顺领府二咸顺宁顺县四禾多安福 绥定绥丰庆和原平和改领府二延庆宁和 县四福田永昌广福新定原花洲福田一县 并为福田县藩安领府二新平新安县五平 阳新隆福禄顺安新和原定祥建和县盛会 盛睦和乐和同四总摘取置为新和县改隶 藩安以福禄顺安新和三县改设为新安府 平阳新隆二县仍为新平府边和领府一福 隆县四福正福安平安隆城永隆领府三定 远弘安乐化县六永平永治新明保安遵义 茶荣乐化府原属嘉定城改隶永隆原永平 县分为永平永治二县定祥颌府一建安县 三建兴建登建和安江领府二新城绥边县 四永安永定东川西川原朱笃地方并摘取 永隆定远府永安永定二县改为安江省仍 于后江之东设东川县以新立诸村邑为一 总又摘永定县二总隶焉后江之西设西川 县摘永安县四总隶焉其东川西川二县设 为绥边府永安永定二县设为新城府河仙 领府一开边县三河洲龙川坚江开边府原 安边府改河洲县原河仙县改其后平定别 名曰占省河仙 二建设职官 督抚布按领兵 官衔品秩与北 别名曰边省 圻同惟平富安边隆祥安河各设总督领巡 抚事安河总督再兼保护真腊国事南义顺 庆各设巡抚领布政使事诸省布按各一惟 广南平顺布政已有巡抚领之止设按察边 和定祥河仙则以布政署理巡抚印务布按 二司通判经历各一八九品至未入流书吏 随省辖之大小为差广南富安庆和边和定 祥河仙领兵官各一用从三品官广义平定 平顺藩安永隆安江领兵官各一用正三品 官副领兵官各一用从三品官广南领兵官 专管南壮奇广南奇南象奇兼管广南水奇 广义颌兵官专管靖蛮六奇义象奇副领兵 官专管义壮奇广义奇兼管广义水奇平定 领兵官专管定勇奇定壮奇定象奇副领兵 官专管平定奇兼管平定水奇富安硕兵官 专管富壮奇富安奇富象奇安蛮奇兼管富 安水奇平顺领兵官专管顺义左右两奇顺 象奇副领兵官专管顺壮奇平顺奇兼管平 顺水奇庆和领兵官专管和胜奇和壮奇庆 和奇兼管庆和水奇藩安领兵官专管藩平 左右两奇藩安奇藩武奇藩顺奇藩安象奇 副领兵官专管藩勇前左右后四奇兼管藩 安水奇边和领兵官专管边雄奇边和奇边 威左右两奇边和象奇兼管边和水奇永隆 领兵官专管永保左右两奇永威中左右三 奇副领兵官专管永锐左右两奇永化奇兼 管永隆水奇定祥领兵官专管定威奇定胜 中左右三奇兼管定祥水奇安江领兵官专 管安平奇安毅前左右后四奇副硕兵官专 管安江奇安远奇兼管安江水奇河仙领兵 官专管河奠奇河仙奇河富奇兼管河仙水 奇广南南壮奇广义义壮奇平定定壮奇富 安富壮奇平顺顺壮奇庆和和壮奇皆原镇 兵诸队改广南水奇平定水奇并缺俟募广 义水奇原左军铭义卫三队束补平定定勇 奇原后军雄勇卫改定象奇原平象奇改富 安水奇原坚水三队改平顺顺义左右两奇 原顺义一二两奇改平顺水奇原顺水五队 改庆和水奇原和水四队改庆和奇原平和 奇改藩安左右两奇原藩平前后两奇改藩 安奇原镇兵三队属城清洲三队武信三队 嘉锐队振仪队嘉平队安攻队水差队束补 藩武奇原武拒奇藩安马队束补藩顺奇原 左军安顺奇三队保城卫七队保忠队束补 藩安象奇原属城定象奇六队分补战象四 十匹藩勇前奇原屯田嘉勇中支改左奇原 屯田嘉勇左支改右奇原屯田嘉勇前支改 后奇原屯田嘉勇后支改藩安水奇原藩武 五队与原定祥定威后奇及定信各队之籍 建和县四总改隶藩安者束补边和奇原属 城巡城奇盐硝坚城花标各队武衙属兵并 原边和边盛奇镇兵各队建武中支束补边 威左奇原屯田嘉威右支改右奇原屯田嘉 威后支改边和象奇原属城定象奇四队分 补战象二十五匹边和水奇原屯田嘉威左 支改永隆永保左奇原永保右后两奇之籍 保安县者束补右奇原永保左奇之籍永平 新明二县者束补永威中左右三奇原威远 屯中前左三奇改永锐左右两奇原威远屯 右后两奇改永化奇原属城乐化五队改永 隆水奇原永保前右后三奇之籍永平新明 二县者束补定祥定威奇原定威前奇改定 胜中奇原屯田嘉勇右支改左奇原电田嘉 威中支改右奇原屯田嘉威前支改定祥水 奇原定威后奇并定信四队束补安江安平 奇原永隆永保中奇之籍属永安县者束补 安毅前奇原屯田嘉毅中支改左奇原屯田 嘉毅前支改右奇原屯田嘉毅右支改后奇 原屯田嘉毅后支改安江奇原属城保边奇 及安步彊步雄步各队乐化府勇差一队朱 笃四队安海一队束补安远奇原威远屯靖 边奇改安江水奇原永隆永保中奇之籍属 永平县并原前奇之籍属永安永定二县右 奇之籍属永安县者束补河仙河奠奇原龙 光坚毅各队束补河仙奇原坚雄支改河富 奇原河仙奇一队并富彊清洲平刀坚勇彊 义各队束补河仙水奇原屯田嘉毅左 支改诸省又各设城守尉一秩从四品 三职 事分掌 总督巡抚布政按 察职掌与北圻同 四合行事宜 一诸 省督 抚与兼辖之巡抚布按事应专折事应会衔 并查阅案件修递刑籍及遇有警急檄调同 辖关报邻境各条与北圻事体略同一新设 安仁新安新城绥边四府绥福符吉符美新 和永治东川西川七县并庆和永昌新定二 县均属简缺府置知府一县置知县一各别 为一衙其府员管领属辖诸县事务母须兼 理惟延庆之花洲福田既并为福田一县仍 由府员兼理一嘉定城莅所既设为藩安省 其原城列曹各房及造作局官吏并省一新 隶永隆之乐化府并遵义茶荣二县事务稍 简设知府一管领府辖再兼理遵义县其茶 荣设知县一而省宣抚使一原嘉定城一切 官文书册籍由权领城印员转饬各曹检阅 交安边总督日后何辖有咨查者录送备照 再何来通行诸体例先抄送安河总督遵奉 一广南以南诸象奇既隶从地方官及领兵 官管辖其原在京专管员应省京象卫兵从 戍嘉定者亦撤回伍一藩安边和永隆定祥 安江河仙等辖江路相通其原设水驿转达 来京各应仍旧又当如何往来关报以敏公 务者由地方随宜妥办一屯田原有身税今 既充补奇兵并应除免一原嘉定城教养兵 六队有愿来京者补入教养各队馀按贯登 著兵籍原藩安镇炮手队改为藩安炮手一 队原城炮手一二两队束为藩安炮手二队 三四两队束为藩安炮手三队原边和镇炮 手队并与原城炮手五队束为边和炮手队 原定祥镇炮手队并与原城炮手十队束为 定祥炮手队原城炮手六七八九四队束为 安江炮手一二两队分驻河仙金屿炮台并 朱笃堡永隆炮手渐巳充额仍旧为永隆炮 手队均交所在城守尉兼管原城回良十队 分隶藩安边和永隆定祥安江各二队嘉林 两队改为木户仍隶藩安通言队改隶安江 一凡属诸辖召募奇兵奇各十队队五十人 欠额者增募充数广南平定二辖水奇现缺 有能募充一队者准奏请赏授该队一平定 以南等辖来年已居阅选展至明命十五年 甲午举行一原属嘉定城等辖钱粟产物税 例嗣后由省仓输纳水利江巡蜂集鱼网各 所由地方官对价发卖其产物帑项递年由 户部照在京应需之数按辖各送收买仍各 派人水陆运纳一原属城仓库各座藩安安 平仓仍由安边总督认守馀边和和福仓永 隆永远仓定祥定安仓各撤回省构造一新 设安江官吏弁兵姑于朱笃堡权驻俟督臣 择地可以兴筑城池者奏准鸠办诸辖新设 府县亦由地方官随颌量择以为居驻办公 之所其公需钱安江照从大省例岁给二百 五十缗馀诸府县由户部随其繁简酌议支 给一原嘉定城内总镇副总镇及诸曹局公 厅衙署诸军寨舍厂廨与藩安旧莅衙署寨 厂何者应留应撤均由安边隆祥安河诸督 臣会拟具奏再诸辖原镇员公厅有营建于 行宫之后由工部咨送图式改建一藩安边 和永隆定祥安江河仙并诸屯汛先摘原城 船艘分给仍由工部续议准定成额一诸辖 督抚布按领乓既给银关防铜印篆牙钤盖 行用其原给嘉定城总镇银印牙钤盖户兵 刑三曹铜关防牙钤签广南以南上一履桐 印铜钤盖与顺成原给管理顺成铜关防牙 钤盖嘉定城造作局铜图记木钤盖各由部 回纳毁销惟保护真腊国印交安河总督兼 领一新设府县府设教授一县设训导一俾 资课肄一开年以后凡恭遇 圣寿节 万寿正旦端阳等节平富安边隆祥安河总督南义 顺庆巡抚各会同兼辖布按缮具贺笺贺表 连名画题母须押用关防印篆仍遴委属辖 府县一员诣京称贺其南义丕富顺庆诸辖 委员仍依向例一次恭贺 圣寿节留俟正旦节礼成回莅一次恭买 万寿节留俟端阳节礼成回莅惟安边隆祥安河程 途较远递年委员恭贺 圣寿节留俟次年正旦 万寿端阳等节礼成回莅一恭进土宜嗣后安边隆 祥安河诸辖督臣各照专辖并兼辖所产依 例具折发递惟清菓各色仍由安边总督采 办恭进一整理使务嗣凡暹罗真腊遣使修 好朝贡均由安河总督照辨过例转饬安江 布政按款办理使部蒙准进京即量拨兵船 转交接辖护送如有往复公文总督商同布 按二司妥办公交著总督职衔其洛会暹国 伐棱钤用总督关防咨会真腊国王钤用保 护真腊国印傥有不合者坐总督为首布按 次之一发解囚犯其发在近辖照例陆解馀 发在远辖自广治以北应由海运撘载者每 至载期督抚派出按察司押解并口粮关文 来京由部转发在部发解囚犯应发在广南 以南者亦由海 运按辖遣之 帝允其议初廷臣会议未清 帝念一初建设条目繁多亦有当先整顿者令按款 开列转饬地方官遵办以及交代 一嘉定城 从前一切 官文书权掌城印员预饬各曹捡阅分项造 册以俟安边总督接认又向来颁送体例亦 饬抄录成本以俟送交安河总督一开年应 解物项与现在征收采买何者可办即办母 得推卸并与在城造作局物项开列数目详 确俟交新官接办一在城仓库金银钱粟物 项册籍寔数几何即将仓员库子縻留仍会 同稽查清妥母使彼等闻风朦混以便至期 交认一城曹现查案件 限年内办清母得观望 以户部署参知领嘉定城户曹邓璋改署兵部 参知南义巡抚广南参协范世显改补按察 使神策副卫尉阮久德以原衔秩从三品充 广南领兵官广义协镇刘廷炼改补布政使 郞中协理嘉定城户曹杨文丰调补广义按 察使河仙镇守陈文祐授卫尉秩正三品充 广义领兵官靖蛮管奇阮永授副卫尉秩从 三品充副领兵官清葩总督段文长调补平 富总督平定署协镇郑棠改署布政使兵部 署郎中协理嘉定城兵曹阮子琚调署平定 按察使定祥镇守黎策授卫尉秩正三品充 平定领兵官先兴管府阮寿㻐授副卫尉秩 从三品充副领兵官富安协镇阮公僚改补 布政使署理巡抚关防署参协冯辉讲改署 按察使天长管府阮有祎授副卫尉秩从三 品充富安领兵官原兴化巡抚侍郞衔黄国 调陞署兵部参知顺庆巡抚平顺参协尊室 嘉改补按察使永隆镇守黎文义授卫尉秩 正三品充平顺领兵官羽林该队范文玄授 副卫尉秩从三品充副领兵官藩安署协镇 阮文典调署庆和布政使庆和署参协黄仕 光改署按察使右军管奇张文慎授副卫尉 秩从三品充庆和领兵官统制加都统衔管 理嘉定城弁兵阮交桂为安边总督兵部署 侍郞办理嘉定城兵曹白春元补授藩安布 政使藩安参协阮章达改补按察使平和镇 守阮桂授卫尉秩正三品充藩安领兵官副 卫尉管光化道贾进占以原衔秩从三品充 副领兵官边和协镇武炯改补布政使署理 巡抚关防署参协黎文礼改署按察使后军 管奇胡金传授副卫尉秩从三品充边和领 兵官神策中营署统制黎福宝调署隆祥总 督永隆协镇范福绍改补布政使署参协武 德奎改署按察使富安镇守阮文合授卫尉 秩正三品充永隆领兵官中军管奇泰文汉 授副卫尉秩从三品充副领兵官定祥署协 镇苏珍改署布政使再署理巡抚关防参协 吴伯俊改补按察使神机署副卫尉阮文正 授副卫尉秩从三品充定祥领兵官户部署 参知吴伯仁改署兵部参知安江巡抚兼管 河仙仍领保护真腊国印原清葩署按察阮 文炳陞署安江布政使刑部署郞中协理嘉 定城刑曹裴文理调署安江按察使广义镇 守黎文常授卫尉秩正三品充安江领兵官 前锋副卫尉武文常授副卫尉秩从三品充 副领兵官河仙署协镇范春碧改署布政使 再署理巡抚关防参协陈文琯改补按察使 左军管奇阮光禄授副卫尉秩从三品充河 仙领兵官改补嘉定城守尉阮奇治为藩安 城守尉从城差派城守尉王文礼为边和城 守尉武辉拒为永隆城守尉阮文贴为定祥 城守尉阮登论为安江城守尉梁文笼为河 仙城守尉署城守尉罗仕雄为广南城守尉 署隆祥总督黎福宝陛辞 帝谕之曰嘉定城辖今已设置省分非前日属城者 比尔乃朕简派当此一方重责凡事当加心料理 用副责成至如边防关要事宜必须会同邻辖诸 督妥办勿执己见因敕兵部行咨沿途诸地方其 南圻督抚布按次第赴莅各量派弁兵按辖 护送之 放原广南镇兵一队广治镇兵一队回省两队 弁兵前者摘补神机后卫九十两队之缺 帝以二省经已分设令各撤回其属广南者并与在 辖镇兵二三四等队补为南壮奇属广治者 并与在辖二三等队补为治壮奇广平镇兵 一二三四等队亦准补为平壮奇均挨次改 补隶从地方领兵官 召原掌奇领平定镇守张文政掌奇领平顺镇 守黄文站来京政年老寻准以原衔休致原 边和镇守范有心改补神策班直左卫卫尉 管卫兵驻防奠海安海二台 召兵部郞中加侍郞衔领乐化府宣抚使阮公 秀来京简用原属嘉定城曹自郞中以下均 俟检交曹务清楚方准来京 安静总督谢光巨奏言乐边镇靖二府近日虽 稍宁帖第人情尚怀惊讶欲倚戍兵为重业 已量派神策弁兵一百换驻而撤原派兵还 帝谕曰二府民人似此恇怯派兵换防亦是惟验之 曩者暹使来京告讣情辞甚属柔婉又其国近来 适逢多事自顾不暇何有寻衅别图不过幽奔险 马辣等蛮托以暹人声势怵诱边氓耳可将此告 示二府知之仍飭令移报铺嵚堡人嗣各按守疆 界不得北渡湾江若犹狃旧越境擒获必杀寻以 兵多患病悉撤之其定边堡委交土目土兵 驻守 广安署抚黎道广兵抵西撞山遇匪攻之匪遗 弃其船六艘并旗鼓刀槊而去乃上岛搜索 获男妇六人居数日匪船十馀艘复自清洋 来广驱兵迎击再扬帆走追之不及而还具 以情形八奏且言今匪巢已破彼方切齿若 以限销撤回则沿海之民必遭其毒恳留洋 旬日探捕必灭此匪然后已 帝谕日尔亲董大队兵船两次与匪对仗前次当场 不获一犯迨登岸搜捕亦只获老幼妇人后次则 全无所获本应治以不力之罪姑从宽传旨严饬 仍勒限二十日务将匪伙全帮剿杀尽绝行且量 沛恩施若限外不清必交严议 帝谓左副都御史潘伯达曰自今刑部查拟之案内 阁票拟经有朱点其已妥合者即转交批发施行 或有未合听得封还执奏又科道等员例得寔封 直达后如有纠劾院长与科道同有见知不妨联 名参奏若自科道见知则由科道专达且都察院 风宪之官固得风闻言事然亦须有确寔于吏治 方为有益若只徒摘拾风影用意爱憎是则所置 言官还为疵政也 广平布政阮公善于征税期驳斥民粟嘱其属 受券取利事发先革职派署大理寺卿阮公 焕署吏科给事中吴养告往鞫之案拟问流 特改发广义沿边屯堡为兵 命城守尉阮登暄等乘定洋大船往新嘉波公 务何例派员往外国各给敕书 帝以演习洋程亦是寻常差派若仍作敕命之辞未 重国体乃合户部嗣后改给商舶文凭 改定诸边省奏报米价例何例诸辖皆月一奏 报惟河仙以程途窎远三月一奏至是以谅 山宣光太原兴化广安高平六省亦在边远 乃改为二月一奏新设安江省亦如之傥有 骤增骤减者立即以闻 以署统制黄登慎署神策中营统制仍权领上 驷院事城守尉有旨以副卫尉用范文典为 前锋左卫副卫尉 帝谕内阁曰前经准定设朝日期每月大朝二次常 朝四次甸来礼臣均届日预先奏请因思庆节御 朝具有典例如遇有吉事礼应设朝别撰仪注呈 进况凡单日朕必御殿听政文武臣工按班齐集 此则朝侍仪章何俟奏请若有司槩拘常例亦涉 具文其令嗣凡常月朔望大朝并初五二十五十 一二十一常朝等日非因事应设朝仪者部臣不 必虚应故事缮牌渎请著为令 刑部录何来失事捕弁案拟斩候充军等犯奏 上 帝谕曰彼等巡捕无状有干军律如立正其罪以儆 军心不妨于当日即按军法从事今事已经久又 盗匪节经捕获国法既伸亦可量施宽典加恩年 六十以上者十人准放释回籍免差未及六十者 丨七人均开释来京交兵部酌量分派效力此乃 旷格恩施嗣后武弁偏裨等如有差派捕务各须 出力贾勇何前母以此番从轻宽宥便怀畏缩或 致贻误必按军宪治罪非分之恩不可数邀也 帝览尊室谱见有注贯嘉苗外庄者因谓侍臣曰嘉 苗外庄帝乡也言尊室便知其贯之所在其削之 年前尊籍中人并称阮福朕始令改称尊室所以 表尊贵也乃黎文悦尝对朕言今阮福改称尊室 不知何故又闻阮文兴因尊室曎父讳日私谓曎 曰君原名阮福曎今祝文称尊室曎恐先公不知 为何人此辈见识鄙陋妄起浮言诚为可笑夫帝 王之派系称尊室者即诗之所谓公姓公族经典 足征彼众言狂妄不足道也 改定纂修 玉牒尊谱年限 帝谕内阁曰天潢尊派统绪攸关纪辑诚不可不加 详也本年纂修尊谱高有翼等摘出前次皇子谱 尊室谱差谬者多且何例纂修 玉牒六年一次尊谱三年一次年限稍宽致有日新 月异更因承办参差易生轇轕其准定嗣后每遇 乙丁己辛癸等年由尊人府奏请命官充办 遣使如清授乂安署布政陈文忠为礼部左侍 郞充正使承天署府丞潘清简为鸿胪寺卿 内务府司务阮辉炤为翰林院侍读充甲乙 副使 帝以投递外国文书有关国体敕嗣凡礼部奉缮国 书公文各本呈览后再交当直内阁或廷臣 会同覆阅务要十分周妥方准封发施行免 致遗误 以户部署郞中陈秀颖调署承天府丞原河内 按察黎育德权署乂安布政 定如清使部回程装台给驿例 凡私装自关上 至河内正使五 箱甲乙副健各四箱行人八人十二箱随人 九人五箱自河内来京使臣三员辋夫各二 品服私装抬夫四为一起行人八 人辋夫各二分为二起按辖照给 复敕嗣凡 使部员人听各先领次年一期俸饷馀按期 折给一半听家人代领其半俟公回追给 帝欲周知清国之事尝令河内饬清商采买京抄以 进是岁清兰州湖北有匪燕京于正月大雪 坚凝三尺民多冻死而京抄皆不录 帝闻之敕河内传示诸铺商凡清国灾伤盗贼之事 虽京抄不载亦须采访登记 改薪柴两队为柴户设户长一其原设率队率 什由部候补敕嗣凡收支薪柴事务归之木 仓 刑部署郞中张国用以擅改票拟坐革职 帝谓内阁曰朕之于臣下随材授用大者为栋梁小 者为榱桷各欲有所成就张国用以科甲出身胡 不念前程远大乃甘自弃若此夫学所以致身上 则忠于事君下以光显其父母若不能慎守官常 一罹于咎则十年灯火一旦付之东流不惟无以 报父母之恩虽欲为国报效涓埃终亦不可得也 海安署督阮公著奏言广安云屯洋外之东撞 山稍北日西贤山山之左至白龙尾曰巴廊 澳年前曾访之手下老于海程者皆云此处 人烟凑集无异中土其风俗稍似故黎惟从 前不供贡赋海匪每以此为归宿验之两省 官兵追捕前后收获匪船凡十馀艘既经挫 衄即纠结复来傥无聚会处安能若是其敏 速也且向来海匪窃发先由省辖涂山洋分 为今之计可以诱致请催集手下拣其稍善 水者二百人轻快渔船十五艘以为奇兵再 遴选属省干员与善水生力弁兵预备战具 以待仍密令巡洋兵船撤回彼见其无备必 将复来得报即前往相机截捕可收全胜否 则请亲提水师乘风破浪遍𢭏巢穴以抵西 贤巴廊随宜抚剿 帝谕曰尔乃封疆大吏目击匪徒未静恐其馀烬复 然故加意筹拟盖欲安奠海疆朝廷岂有不允尔 请之理但黎道广方请展限期以必灭此匪若限 内遽合撤回则他岂不以此借口塞责乎姑俟道 广限满果否清妥再降旨行未晚也著又奏言海 阳逃案者多其正次要犯从犯请照明命十 一年谕旨遵办至如杀人烧家之犯能捉获 斩获诉拏杀人烧家之犯亦请照正次要犯 例准首 帝命刑部议准以本年十一月至开年四月底为限 凡一切逃案人犯律不应准首者如能悔罪 回头情愿投首不拘有无拏犯均听据寔汇 册具奏候旨 户部奏言诸地方丁籍有职官得革而原举人 者或著为壮项或著为外销差项所办不一 请嗣凡进士举人与监生秀才以至员子蒙 授职官有干咎革职者并将为壮项从之 平定富安啬雨 改定四衙看验收支官项例向来收支官项内 阁侍卫清谨司会同内务府看验多属因循 无所发摘乃准定嗣凡制造御用物件仍由 内阁侍卫内务诸衙会办看验馀登收各改 归户工二部都察院各派属会同内务监临 看验其官帑会识一颗原贮内阁交户部奉 守照例办理每汇册准看验者各于本尾书 题一有弊窦立即检举将犯者重治若徇纵 及失察从严议处 准定诸地方凡有炮手队者交城守尉兼管俾 有所属著为例 畿内啬雨命京尹祷于南海龙王庙未应 帝深以民事为念亲制诗章令阁臣捧诣庙前烧化 一仍于宫中斋诚默祷雨随降连日甘霖田畴 皆透润 帝大喜即命皇子永祥公绵宏赍香帛诣庙赛谢复 制诗及记文述敬天勤民之意勒石于庙所 原广南协镇新授宁平巡抚黄公才初在广南 私造船艘制信牌多行不法及有召命复托 病请假以运私货适御史黎有本因出差廉 得其状还以奏 帝特命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潘伯达带同刑部司员 及镇抚兵捧旗牌往查之遇于其途检私装 得鸦片禁物才畏罪投江欲自尽伯达以闻 令即革职拏锁问拟及案成坐斩监候 命户部尚书张明讲权掌都察院印篆 开北宁布山铁矿 属右陇县岁征 熟铁六百斤 定堂官批奉旨语例初兴安督学武廷濬以原 知县干案得革而原案旨语著为降调经命 刑部查究不能发 帝谓群臣曰甚矣奸邪舞弄盖亦多端而其迹诡秘 未易勘破况此事经五六年来何从究出且朕慎 罚敕法惟刑之恤何来凡有可矜可疑等犯每加 宽减恐奸巧者或从中滋弊未可知也方兵革之 初庶事草创枢机品式未暇致详至有事未施行 而已将宝印预用于空百纸伫用者今国家无事 宁容奸邪得以弄巧故朕每单日视朝听政而双 日亦令诸衙各将章疏缮牌进呈一一披览随事 批示殊不知倦是岂乐为此哉防微杜渐不得不 然耳部院堂官乃耳目所寄凡事皆当察办况批 奉谕旨岂可惮劳而委之属员乎乃降 谕曰向来诸衙所奉谕旨率由书手精缮用宝施行 因念丝纶颁布政体攸关必须印官亲手方昭慎 重若但凭之员役傥有别弊不免推卸防范犹觉 未周其以十一月朔为始凡一应谕旨均由部院 堂官并充办内阁之员各照原票亲自秉笔属员 自郞中以下并不准代惟管漕政衙门阮增明武 弁不能画字准嗣有奉缮旨语以副使代之充办 阁务侍郞何维藩因奏言何来部阁票拟进 呈后均留阁次日始用宝部票留阁则可若 阁票或有阁属从中作弊来日直臣难从察 核请嗣凡阁票进呈后是日直臣奉阅押用 关防于夹缝处如有洗改几字亦于纸尾明 叙钤以关防次日直臣对照然后用宝 帝然之命并著为例 遣六部属司分往承天以南至广义以北至宁 平清查帑项户部奏言诸辖事体比前无异 惟又安分置为河静省所隶之河葩城仓钱 粟自明命十二年十一月以前应由又安照 办是年十二月至本年底则由河静接办嗣 后河静亦定以丑辰未戌之年为课期居期 奉派部司一人行清查事限以二月乂安原 派六人减为四人其清查册何例镇守协镇 参协会衔具奏今已改设督抚布按何辖有 督抚则由督抚何辖督抚驻不同城则由布 按 帝允其奏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八十五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