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未完成,一部分的原作内容还未录入。请尽量协助。
卷七十三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
卷之七十四 圣祖仁皇帝寔录
卷七十五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七十四 圣祖仁皇帝寔录 辛卯明命十二年夏六月山西米贵准其民本年 夏徴及上年留欠粟米折色代纳镇臣以奏 报迟延罚三月俸 以礼部员外郎阮常珍陞署宣光参协 北城臣奏言北顺第一第三两奇兵数仅四百 馀请束为北顺第一奇许之 以原署高平协镇黄国调权署户部左侍郞 以尚茶院使武文解为前锋前卫卫尉仍领尚 茶院使兼管银牌牙牌侍卫及尚膳和声清 平诸队署京象一卫副卫尉黎文瑞陞授卫 尉副卫尉黎复缙为神机右卫副卫尉仍兼 管南治广诸象奇卫尉胡文多为前锋后卫 卫尉仍兼管义平富和顺定诸象奇卫尉阮 文是为虎威左卫卫尉仍兼管安葩宁北诸 象奇龙武后卫卫尉裴公諠陞署羽林右翊 右二卫卫尉仍兼管金枪银枪诸队前军后 捷奇管奇阮文告为神策肃武卫副卫尉 放北城京操弁兵回伍春初弁兵等应召来京 操演因令砌筑御河北岸至是工竣赏诸管 奇纪录各一次率队至兵丁各一月俸饷钱 管奇加赏银四两率队二两知簿一两复赐 宴看戏一次兵丁有物故者增给恤钱二缗 布一匹 署工部右参知管理内务府吴福会内务郞中 陈公璋坐免 帝谕内阁曰内务乃官帑总汇之所必须检究款项 详明数目方足昭慎重而杜侵亏乃吴福会等一 凭吏役究比错误殊多甚至遗忘帑项不修销守 册已过半年然后觉举又去年底总册黄金欠至 二十馀两亦罔闻知待朕询及始将检出职守果 安在乎其令刑部议处二人俱革职仍准于内务 府行走效力 内阁侍读学士阮知方办事寻常降补内务府 员外郞署郞中以内务主事陈维桢署员外 郞准同掌内务府关防凡有章奏连名画题 以承天府丞阮辉炤为翰林院侍读学士充办 内阁事务刑部署郞中张福题改署承天府 丞 增定 庙飨礼乐仪章礼部奏言自古尊庙之奉内则尽志 外则尽物故礼乐明备对越焄蒿斯为帝王 之达孝也 本朝飨祀之礼固已灿然有序惟其中尚多因 循颇未尽合古意如尊爵篚帛之制簠簋笾 豆之仪与夫音乐之所宜增制仪注之所当 更定必须一番参考以备礼典仍详议条列 以闻 一祀器 一尊爵 列庙帝后每位增制爵三碟一凡爵七十有二碟二 十有四均用珐瓘瓷器涂黄色描画龙云牺 尊象尊著尊壶尊山尊各一又每室五尊各 一凡尊每项三十有六均用铜质镀金并黄 羃龙勺随具递年五 飨礼爵碟全设春用牺尊夏用象尊秋用著尊冬用 壶尊祫用山尊每室尊一盛玄酒置于登铏 案上设而不酌每位尊一盛酒奉安于 宝座前用以酌献至如 忌辰正旦端阳朔望及因事祗告等礼仍用原制银 尊盏碟从祀亲勋功臣每位增爵三碟一尊 一尊用壶样凡爵七十有五尊碟各二十五 均偷质至如恭遇 奉先殿诞辰忌辰并辰节朔望等礼仍用原制玻瓈 尊盏二豋铜 列庙帝后每位用登一硎一凡登铏各二十有四登 用珐璼瓷器外涂黄色描画龙云里白色口 镶金以盛太羹铏用铜质雕刻龙云加镀金 以盛和美两庑从祀每位铏一凡二十有五 均𨱎质无刻三簠簋 列庙十二案及从祀十九案每案簠簋各一均用木 质 列庙簠簋各十有二朱漆镶金猫画龙云里𨱎片从 祀簠簋各十有九朱漆镶银画云彩里锡片 簠盛糯米簋盛秔米四边豆 列庙每案笾豆各十二从祀亲勋每案各六功臣每 案各四笾用竹质豆用木质 列庙各案遵一百四十有四均黄漆钮及缘朱漆镶 金豆一百四十有四朱漆镶金描画龙云里 𨱎片从祀各案笾九十有二均朱漆钮及缘 镶银豆九十有二朱漆镶银描画云彩 裹锡片凡笾以寔果品豆以寔葅酰 二礼 品 一篚 帛 列庙帝后每位用奉先制帛一凡二十四匹各长九 尺从祀亲动每位用展亲制帛一凡八匹各 长七尺功臣每案用报功制帛一凡十一匹 各长五尺均白色帛之两端织成字文各盛 以篚 列庙各案篚十二外涂金漆里朱漆边及趺金饰从 祀篚十九均涂朱漆边及趺银饰黄红覆巾 随具递年五 飨礼先期内务府支出官丝交所司雇工织造制帛 居日奠献二牲粢向例 肇庙 太庙 兴庙每案牛羊豕各一大项粢盛一耤田粢盛录盘 二一项殽馔一 世庙用牛羊豕各三大项粢盛三耤田秦盛殓盘二 一项殽馔三仍旧办理从祀各案每案三项 殽馔一增豕 三音乐 一乐章向例参神奏咸 和之章初献奏寿和之 一粢盛 章亚献奏豫和之章终献奏宁和之章辞神 奏安和之章望燎奏雍和之章凡六奏今增 奠帛奏嘉和之章撤馔奏肃和之章献茶奏 美和之章以备九奏又增礼成回宫奏庆和 之章二槊 器照依 郊祀原制全副增制三副每副镈潼特磬各一编钟 编磬各十有二递年五 飨礼 列庙庭前左右陈设乐悬全副继以丝竹乐部仍照 每副遴和声署六人具衣帽充司钟司磬迨 奏乐每一章则先起镈钟三声既举乐则以 编钟编磬和诸丝竹曲终则击特磬三声以 止之三乐舞递年五 飨礼 太庙 世庙均用八佾文舞武舞每一部遴清平署充舞师 二人舞生六十四人各具衣帽舞器武舞用 干戚文舞用羽籥分立于乐悬之次东西相 向俟赞行初献礼司钟起镈钟三声乐作武 舞师举旌引舞生就庭前左右列砖外北向 立列为八佾舞干戚之舞歌生奏乐章毕司 磬击特磬三声舞者各复原位立迨赞行亚 献文舞师举节引舞生就列舞羽籥之舞终 献与亚 四仪注 献同 太庙左右八案承祭官凡上香奠帛献酒等节并跪 拜以示恭代之义 太庙 世庙两庑分献官均于正庙阁外庭前随拜读祝后 分诸从祀各案其奠帛献酒各别为分献一 节三献讫仍复原位随拜以示礼统于尊馀 依苍 议上 仪 帝命廷臣覆议佥议以为部议准古酌今并已妥合 惟 太庙左右八案向例简派承祭皇子诸公四文武大 臣四查之五礼通考唐开元制太庙五飨宜 于尊子及嗣郡王拣择有德望者令摄三公 行事其异姓官更不须差摄清典祫飨礼其 列祖列尊位前有命官代行上香者亦只派 皇子亲王而已盖尊庙致敬同姓为亲而神 人所依一脉相贯所以历代派委必于尊谱 中人斟酌得宜其礼意亦有可采请嗣凡五 飨并正旦端阳诸礼节 太庙左右八案专命皇子诸公承祭 帝谕曰臣子尊亲一体无间准嗣后恭遇诸礼节其 承祭官由礼部先期题请候朕简派皇子诸公或 文武大臣亦可馀均依议以开年春飨举行寻令 五尊各加盖制帛字文一项帛端用金书二 三项帛端用银书以示庄敬礼部又续议祝 帛合设燎所增设燎炉燎盆恭备行礼从之 太庙庭前东西原设燎炉二今增设燎炉一于正中 阶下通道之南又于东西原设燎炉北上各 增设燎盆四嗣凡恭遇 飨礼祝文并正案帛送于甬道前燎炉左右各案帛 送于东西燎盆燎之如遇辰节朔望祗告等 礼正案祝文并金银纸燎于甬道前燎炉左 右各案金银纸燎于东西原设燎炉 肇庙 兴庙 世庙庭前西边原设燎炉一均移置于正中阶下甬 道之 南 帝以清又二辖靖嘉演州河葩石河诸府县城年前 砌筑照新送北城府县城规制稍低敕工部 容送加高图式令镇臣筹估工料增砌之 置柔远堂 在南 荣城 礼生 六 人 筑海山关于海云山上名其岭曰高安岭赏应 役弁兵一月俸饷钱敕嗣后有旨恩尝率队 以上方准照俸例给馀率什虽有俸例亦与 兵丁一律照给饷钱 制新式平字号船先是海运嘉定板片专用结 筏跋涉波涛往往不能全济 帝因念号船舱中多有限截若改造而量通之势必 可容长板乃命黎文德何权张登桂会同筹 拟新式以献 依平字二号船式样长自舻头 杆至舳头杆九丈五寸中心横 梁一丈六尺五寸深一尺二寸撤去窝板于 平列板下载板通算自长六丈五尺至长二 丈各项材板容得二百三十八片重约二十 七万一千六百二十斤照原载例尚欠二万 八千三百八十斤留为柴水火食之所其船 头包板处凿二小门方各一尺五寸以便推 置板片事清 即油艌坚固 敕工部派出坚舟奇熟手者往 嘉定依式指示监造一艘俟开年四月期配 载在城板片一并来京奉纳及船成搬运抵 京 帝嘉其敏便赏德等各纪录一次纱二匹 帝谕内阁曰今将居伏汛之期堤坝正宜加意近闻 山南阵雨屡降虽欣农亩复虑河防其爷工部传 旨堤政黎大纲等即据河水有无涨盛并河干水 志升降如何飞章八奏天纲等奏言河水今己减 落水志胜常十尺馀且验之向前河水盛涨 者多因上源来至如城辖东西南北诸镇虽 多雨降亦不至太盛又常年大汛每见于未 伏之候业已分派属司各于堤分巡探预备 护治物料 帝批示曰览奏少慰朕怀 制给在京诸仓库信迹 仓场内藏内务府武库 火药库各一仿六部信 迹式样质用牛角阴刻字号如仓场信迹馀 以类推凡仓库门封志各有夹皮用紫蚁火 煅粘钉以 信迹印之 户部奏言内藏一所属部管摄其 信迹部自掌之馀请交管员祗领以备封志 帝曰仓库大事但由管员关掌似涉于轻若由部兼 管则承办之间更费许多辗转其准定凡居年底 封印内务内藏奢场由戸部武库火药由兵部堂 官各一员将在部现行印篆会同管官敬谨粘志 至开印再会验启封馀寻常印封启封均准管员 按款照办 命兴化镇守武文信署参协吴辉濬率兵象往 昭晋州经理边务先是清建水县执刁永典 等报于云南迫令以丰收平卢二峒银税交 刁允安管纳永典等既返而允安犹依猛剌 寨未敢还至是清临元镇临安府 建水 所属 复派 目练六百馀来索丰收堡且言丰收乃清猛 梭故地我堡兵可撤去毋得逗遛北城以奏 帝谕兵部曰兴化与清国毗连而畛域已截然矣今 清国边臣如此好事在我惟当处置得宜方重国 体其令戸曹邓文添统管威胜十奇阮廷普管将 城辖弁兵一千象十匹速往按守兴化镇抵镇日 即摘出弁兵并与镇兵王兵三百象五匹委镇臣 武交信吴辉濬前往昭晋释地驻札备御仍移咨 千清军次以观动静其咨文略言丰收是本国故 上向来因地为守界限分明其所谓猛梭者抑或 别有其地在所未闻勿可偏听允安之言惹开衅 隙等大意才数日清兵进逼丰收堡守堡褚廷通 力不能支退平卢峒复谕邓文添等增拨弁 兵二首象二匹从武文信等直进既而清官 兵不习水土病毙者众日渐解散及武文信 等至丰收堡先已去了收获遗弃枪炮剑鼓 信等乃派委正队长率队裴文香管领镇兵 土兵一百驻守仍于隔水处设立军寨分兵 防御适见清人递到来文要我留待旬日两 成和好不可以刁允安一人之故劳兵动众 北城臣据报以闻 帝谕曰清人前此误听刁允安请托又见堡兵单弱 故侥幸妄为及闻大兵前进气馁而退今看他来 文意在讲解则我亦当及此息事宁人岂不是安 边胜著可令邓文添等飞咨武文信等其所获械 仗悉送还之不必与他面会立将带往弁兵撒回 镇所免致久冒岚瘴邓文添阮廷普接信等到镇 日即管前派兵象回城此后清人回复如何不妨 随宜答复亦可完事也 保护真腊兼管朱笃堡阮文宣奏言原保护阮 文瑞于明命八年自出家赀营建公仓漏无 登册 帝谓工部曰阮文瑞年前擅造库场等座朕念事属 办公姑赦其罪再予钱一千缗此乃出于恩典寻 复蹈此故态擅构仓储则平日专辄妄为非止一 事就中不无托公行私之弊本应按律惩治第既 经物故其免之 撤嘉定防边兵还总镇黎文悦管理城辖弁兵 阮文桂奏言真腊拏获叛臣屋牙折魔部属 盆牙仙等送我讯问他言向者折魔叛腊投 暹历述藩王昏淫人情怨望请暹人以兵护 送匿淹匿蚝回北寻奔便他煽诱腊民作乱 先取芃吹 府 名 次袭南荣以图废立暹人许之 及闻有我官军镇压乃引退但留暹兵二百 守北寻奔而已且今藩王荐孝之事未完暹 兵亦未尽去业已量留弁兵六百屯南荣馀 皆撤罢 帝谕之曰前奏琛报暹国举兵来侵事情何等重大 今更称暹兵半路撤回又是成伺事体较验前后 奏报均是探子得之传闻道听途说总属子虚何 必久劳我旅夫祈福荐孝胡俗也彼自为之何须 留待若彼作福连年累月亦待之邪至如北寻奔 乃属暹界他兵居驻亦自为守今我因此留兵岂 不示人以弱乎抑他见我留兵便生疑讶或辄增 兵或长驻守则我兵亦将长留以御之乎设谓我 兵既撤恐有意外之虞则举真腊全国而不敌暹 国二百人乎凡此事由不得不剖折晓示准接谕 到日悉撤之 广南参珕阮德会坐免会治家无法其妻被逐 控于京廷议以会身为司牧不能化一妇有 玷冠绅请解职交镇查办会竟得革派从礼 部效力 以刑部署郎中黎育德为南定参协 礼部奏言向来皇子诸公各于所生日备仪恭 诣 奉先殿展谒要亦以礼起于义情主于亲此在家人 常礼则宜然也若国家成典礼统子尊隆杀 自当有别况螽斯笃庆椒寔滋蕃一一诞弥 之旦将祗告之仪诚恐邃宇尊严不应如此 之近乎黩请嗣凡皇子诸公遇生日免其备 仪谒告用昭至敬 帝从其议 京师雨府尹段谦光缮牌以进 帝谓内阁曰朕较雨课晴惟农功是念近日连获甘 霖京尹乃无一纸奏闻何也夫缮牌者寻常之事 不过代语耳若农务民天事体关大岂可为此了 事乎命系于左朝堂杖责乏又以钦天监测验雨 水分寸不明罚黄公扬丁昶等六月俸 帝又谓礼部日迩来京畿雨降普被田畴而北城山 南亦屡得雨乃曩据清又宁平奏报望泽尚殷且 此等辖居南北之闲岂有雨不旁及之理但未知 日下已得霑润否耳尔部其咨问之宁平祈雨二 三次所支礼品钱文止以一次为限 帝闻之令通谕诸地方嗣有祈雨或至二三次者准 每次照例支钱毋得节减礼品务期昭格 准定嗣凡嘉定北城清又诸辖弁兵有旨宣召 来京操演或差派公务不拘留京久近各据 放回抵城镇日其管卫管奇率队知簿仍留 戍伍馀率什至兵丁准照京兵例放回家贯 休息一月限销各随班次赶伍 向来京兵往 戍诸地方撤 回抵京日例得 回贯休息一月 统制领保护真腊国印兼管朱笃堡阮文宣卒 赐银一百两宋锦三枝 清葩宁平北宁米贵缓本年夏征及上年带征 粟米至冬并征再准一半折纳诸镇臣以征 限将满始以声请各罚六月俸 皇子女以夏天郁热人多感病请自出药饵令 医者于京城内往来凑会之地开施药堂赈 给病者 帝许之 乂安镇宁府有宁善队兵胡公属因操演戏放 枪杆中人致死镇臣以为误杀声请量减 帝曰此犯原干重案减死为兵乃敢于操演放枪毙 人则恶性终属不改枪刀非戏物屯寨非戏场安 得以过误无心幸邀宽减其坐以斩监候 置河仙仓兵名安仓队队以五十人为限令摘 近便新盛村民与原龙川安库队兵充补欠 者增募 广南恶蛮濳下旃檀源杀毙人民烧掠而去协 镇潘清简闻报即率属镇弁兵二百象五匹 带同按守安海台副卫尉黎文孝直进源堡 随机探捕事闻 帝乃遣京象一卫卫尉黎文瑞龙武前卫署副卫尉 范文祥驿往增拨兵象参从进剿复派侍卫 黎金助宋曰评从征革员范文典效力其清 简及正副卫尉赏银各十五两金助等各三 两在行弁兵赏一月俸饷钱 命署吏部右侍郞黄仕光权办广南镇务神策 班直中卫副卫尉范有心往奠海安海二台 协同阮文谅分拨弁兵防驻 帝闻北城应和 属山 南 国威 属山 西 二府接壤处多有匪 盗谕总镇潘文璻访察现在情形八奏璻奏 言此处皆是林莽逸犯多于此潜伏每遣捕 弁防截辄为民诬指掳掠寻复撒回致盗者 往往乘间窃发 帝谕之曰人情莫不欲安捕弁果能戢盗宁民何至 动招声觜惟所派多以巡捕为名肆行非法近如 阮文忠纵军掠财之事亦谓之诬指邪尚有一二 刁顽控诉不寔自有法治之若执此为辞袖手旁 观其可乎兹宜严戢所派捕弁慎无生事扰民斯 善矣 修社稷坛垣湖畔 定诸礼节奏报驾发辰刻例 凡恭遇夏秋二 飨礼均用五更第八刻春冬二 飨祫飨礼均用五更第九刻 圣寿万寿正旦端阳等节均用平明 郊祀前一日驾诣斋宫用昼漏第一转至日于斋宫 诣 坛所行礼用五更第六刻耕耤日千庆宁宫诣田所 亦用五更 第六刻 帝御东阁谕诸皇子曰向来例定尔等八侍上所讲 书籍候朕试问特以此为程限耳尤当反求诸己 以书为师敦友爱之伦绝意必之私无一日一事 非学也他日主鬯者得民得人亲藩者亦以忠孝 保全令誉岂非自学问中来乎又顾谓内阁何权 当直臣张明讲曰凡人忧思则善心生卿等若能 敬谨自持勿生奢望则令名可常保矣诸皇子及 权等皆拜受命 秋七月朔秋 飨 承天又安嘉定乡试命兵部尚书黎登瀛充承 天场主考署刑部右参知潘伯达充副主考 署清葩协镇阮登楷充乂安场主考署海阳 协镇黄济美充副主考署工部右参知阮绣 充嘉定场主考署广平协镇申文权充副主 考取中举人凡五十一人 承天场十四人阮 咸宁黎庆祯故公 评陈文道范辉阮文振同硕阮巴黎德光黎 伯慎阮叙阮伯仪阮德政阮文盛又安场十 八人丁名擢潘廷班吴致淑阮潘供潘金钏 阮惟吉胡茂德黎致泽潘允迓阮春识段名 扬瞿名旦陈厚节阮辉赏范丁锭阮维述阮 金景阮玉振嘉定场十九人丁文辉梁国光 黄敏达胡进德武允恭阮同科阮克调裴明 诚潘同文阮文霑武世禄潘永定黎忠信武 成丰阮克绥陈文信阮 德裕阮交治阮光奎 迨中卷送部覆阅承 天嘉定二场被黜落者十一人 承天场二人 黎德光范辉 祖父并仕本朝而卷面恭开三代谬著为故 黎官职革去举人名籍嘉定场九人胡进德 阮克调潘同文阮文霑武世禄阮克绥阮德 裕阮文治阮光奎文理低下退为秀才项 又安改等第者二人 原预中第四名阮潘供 文理平常降为第十二 原预中第十二名瞿名旦 文理多可采擢之第四 场官及监臣坐降 罚有差承天黎德光范辉既被黜以事由监 臣指示陈控令各杖八十准复举人项听于 会科应试若在劣项者即褫革及会试皆不 中格复黜之 又安督学黄国保以场期所递试卷名册多有 疵污坐罚 帝因谕礼部曰向来乡试条例规式节经准定施行 惟所在学臣多是衰老及未经事者又无属司充 办每于科期照收试卷汇修名册不免私倩士人 及委托自家子弟所以幸冒之徒潦草承办能保 其无弊乎试法綦严岂可因循苟且自今居乡试 科镇臣先委属镇妥员并吏役会同学臣遵照规 式奉行凡士人试卷志玚署名之处毋得少存形 迹其名册数目及姓名年贯务要较比详确仍各 署名于册镇臣再阅寔钤用印篆由学臣转递若 复有不周别生弊窦者罪之 申定乡会试法条例凡乡会科期场门及试围 内闲有检得怀挟文字确是抄写旧文及书 旨者犯者枷号一月满日杖一百放释如举 人监生秀才均削去原籍勒回民籍当差永 远不得应试并不得投八诸衙应务内外官 司亦不得保举其弁兵捡出者赏银三两傥 当场搜捡或干寮席箧笥及帮巾芙帒误将 字纸张片究非书旨及应举文体者即笞四 十仍放八场行文 授张曰帅为护城兵马司兵马副使阮文唱为 监城卫副卫尉 命工部拟造石质绅弁侍卫及象马绘式各送 广南清葩制办 绅弁员各二侍卫六高各三 尺六寸象形二高各四尺一 寸马形二高 各二尺七寸 及制成递京令排设于 天授陵 开太原那瓦盐硝矿廊儒乌铅矿 二矿均属同 喜县盐税岁 征二百斤铅税 岁征六百斤 北宁参协潘世振卒调补高平参协尹文春为 北宁参协 建长廨于御河北岸 一百八 十二间 令工部分给内务 府武库木仓诸局匠居驻其南北岸瓦铺交 管卫武文解阮仲并拨兵更守 更定诸地方旗台旗竿规式 嘉定北城旗台前 面随城形势下同 后面广五丈左右各阔四丈一尺高八尺旗 竿下段长三丈七尺五寸上段长二丈七尺 除夹处六尺五寸通高五丈八尺镇城旗台 后面广三丈二尺左右各阔二丈七尺高六 尺旗竿下段长三丈二尺五寸上段长二丈 三尺除夹处五尺五寸通高五丈镇海安海 奠海汴山各所并同府城旗台后面广三丈 左右各阁二丈五尺高五尺旗竿下段长三 丈一尺五寸上段长二丈二尺五寸除夹处 五尺通高四丈九尺县城旗台后面广三丈 左右各阔二丈五尺高四尺旗竿下段长三 丈五寸上段长一丈九尺除夹处四尺五寸 通高四丈五尺永宁城 定海静海各所并同 制印识铅锡信迹二 以精铁为之各横五分长 一寸一刻官铅一刻官锡 各二 字 令内务会同户部侍卫将武库现贮铅 锡各于片面上印识嗣有会收铅锡亦照此 行寻复改造信迹十只刻官字 后改 工字 以便印 透 遣翰林承旨张文琬侍卫尊室弼等乘平海船 往下洲公务 起复革员胡有审为翰林院编修 帝谕吏部曰胡有审虽则愚懵致多罪戾然性亦纯 朴不至已为废人可量与一官以示朕眷念畴昔 臣仆至意阮科明奏言审今年既老难处以繁剧 之地但其人稍有文学使之从事翰苑想亦 相宜乃授是职 嘉定城臣奏言向来城辖清查课例派员起程 例得因公由驿及还则量拨城镇仓兵陆运 册籍来京奉纳跋涉长途颇为劳顿今请照 从丁田册籍例驿递派员公回亦听由驿 帝许之仍著为令城臣又奏言属城造作局清查事 清请遴派工房八九品书吏换充主守敕嗣 后充办局务自司务以上谁是满三年者遇 清查课亦准依此例更换 准嘉定威远屯靖边奇弁兵支给俸饷 副管奇 至率队 照品支俸兵丁当班者 月给饷米人各一方 平和疫 命刑部尚书黄金灿兼理钦天监 重拣北城奇兵 山南南定海阳山 西北宁及怀德府 帝谕内阁曰兵以卫国尤贵乎精向来奇兵拣点具 有成规第自起拣至兹垂三十年今昔稠耗情形 各别必须再加拣点俾无偏轻偏重之差夫户以 籍为定兵与民相关一番注措之宜要使人情相 安而不至别生弊窦其令六部各于郞中至司务 遴出干员一八九品书吏一未八流书手四使之 专办堂官分为二班班各三员轮诣右朝堂据明 命十一年丁籍参照本年兵额按七丁取一之例 会同拣点何社村应出兵几人当班者朱题逐日 登记档案此乃制兵天典务要稠稀增减各适其 平以至剩欠删补事宜亦须斟酌而行俾归妥善 事清汇册进奏候旨施行六部臣乃酌拟合行条 款备列以闻 一何社村原民数七人受兵一 人今民数存一二人或全无者 而其兵现犹在伍请仍留伍馀以此推一何 社村原民数七十人受兵十人今兵数缺额 五人如欠在明命元年正月元旦昧爽以前 请照现今民数三十人而下者免其催塡零 自一人至六七人亦塡兵一人尚欠者免如 欠在明命元年正月元旦以后至本年奉有 谕旨之日经蒙奏准假以年限或已销未销 请亦据现今民数三十人而下者免其催塡 零自一人至六七人应填兵一人尚欠者免 馀以此推若无奏准假限均照欠数催填充 额一何社村原民数止一二人今增至五六 人与原民数止五六人今亦五六人虽未满 七丁之例而向来未受兵分请各拣兵一人 惟现数四人而下者免拣一何社村原民数 止一二人今增至七人以上并原民数七人 受兵一人今兵民现数共增至十三人以上 者各照七丁之例拣取兵分间有零数六人 请拣兵一人如增拣既得七人尚有剩者应 照七丁例办理免拣取六人零数一何社村 原受兵分嗣因流散成案今始回复仅得五 六人请拣取一人十三人拣取二人馀以此 推如已充原拣之数尚有剩者应照七丁例 办理免拣取关人零数一何社原受拣兵又 受站兵或诸府县属隶如有欠额据在籍民 先照例填补拣兵次及站兵属隶若拣兵现 充而蕗兵属隶有欠应照在籍民数除已抵 拣兵尚有剩者留塡站兵属隶以充定例站 兵属隶现充而拣兵欠额请据所欠如在昧 爽以前或元旦以后依前款行塡补既充而 民数尚有剩馀请各照七丁例办理何社村 原全数站兵或诸府县属隶而无受拣兵如 有欠例应据在籍之民留塡剩者亦照七丁 例办理一何社村原受拣兵拣匠据在籍之 民以五丁七丁折抵尚剩民数六人请拣取 一人十三人拣取二人馀以此推如兵数既 得七人尚有剩者再照七丁例拣点何社村 原止受拣匠仍以五丁折抵民数尚剩亦照 此一例拣取兵分一何社村原受仓兵十人 经抽回补入奇兵者其兵丁全充原数应仍 留在伍闲有欠数自一人至三人计算未过 七丁拣例免其催塡若欠至四人应塡一人 五人应塡二人六人应塡三人务足七人而 止馀以此推如兵丁全充十人或仅欠一二 人仍以在籍民数照五丁例折抵欠至三名 则以七丁例折抵尚有剩馀七人以上请照 七丁例增拣何社村原抽回兵数未满七人 照在籍民数如兵充则以五丁欠则以七丁 折抵尚剩六人请拣取一人十三人拣取二 人兵数既得七人再照七丁例辨理一水机 各坊𬇕所纳之税名曰水产寔则钱文又有 既无受税亦无受兵者似应一律拣点第其 中或有别项情形理难遥度请交城曹臣饬 问所在地方官当如何措 置妥拟具奏俟后续办 又属城怀德府前 此未经拣点今请亦一例举行仍就近改隶 山南充补拣兵之缺 帝从其议赏堂官至专办人员银两有差 准定嗣凡获咎员弁有旨革黜为兵效力者月 各给米一方永为例 管侍卫武文解阮仲并督武库工匠修补旧项 石机鸟枪九百馀杆多潦草不坚固 帝谓兵部曰武交解阮仲并都是潜邸旧臣次第擢 至今职初犹勉励近乃懈弛所领之侍卫不知整 饬所委之事务不能清办问以溺职厥罪犹轻其 武文解革职阮仲并降四级并褫去冠服仍各准 留以观后效如能痛思感奋即可量沛恩施傥恬 作流泉甘为朽木则朕惟知公法岂顾私情不但 与以罢休更恐加之戮辱其凛之未几复加恩武 文解改为降二级阮仲并改为降一级给还 冠服 建木仓公厅 赠管奇黎文丰为神策副卫尉丰潜邸旧臣前 以老病休致至是卒特赠之加赏钱一百缗 宋锦二枝 蠲嘉定屯田清洲三队兵今年身庸徭税向例 屯田兵岁纳庸钱人一缗五陌徭粟二斛清 洲三队徭钱人十缗春月应点放回比因边 报催集操演及登山采取材板城臣以为请 故蠲之 广南协镇潘清简自旃檀源堡进剿蛮匪分委 卫尉黎文瑞管象兵百馀战象十匹驻涢水 堡 属邪荣 蛮地 副卫尉范文祥为前道清简次之 副卫尉黎文孝又次之各率弁兵百馀进车 水处屯札范文祥道兵先取路上舍播岭 此 路 直通须匿 恶蛮等册 遇匪伏兵突来围住祥战败被执 后大兵至令人抚 诱蛮人引送之回 广南奇管奇陈兼历为其 所害镇兵二队正队长陈文富力战而死弁 兵阵亡者四十馀人清简以军气挫折又虑 山溪险远饷道不通遂退兵旃檀源堡上疏 请罪 帝批示曰不谓汝等如此退缩以致长恶挫威览奏 不胜发指复谓兵部曰此蛮向来不过散处山谷 闲乘闲偸掠耳今敢尔相纠抗拒官兵已属鸱张 毫无畏惮所当及早扑灭俾慑皇威乃命神策右 营统制段文长董领大兵迅往卫尉裴公諠 张文厚副卫尉枚公言等皆隶焉卫尉胡文 奎阮文雄情愿从征许之潘清简黎文孝均 革职派充前队效力黎文瑞革留亦准隶随 调遣 帝谕段文长曰前后京派镇派弁兵以千百数可分 为十队前进队百馀人首尾相隔一箭之地要可 以见闻旗鼓则贼不能施邀截之技矣一遇险要 林莽丛杂贼可隐伏者则用尺木装八天炮轰击 之再拨锐兵直进搜捕则贼不能施隐伏之技矣 如抵车水处即设大屯堡权构军舍以宿大兵其 涢水律水等处亦各设小屯札运贮粮饷分兵驻 守俾形势联络相为声援仍向范文祥失事处旁 近各册是为恶蛮首犯立即扫穴焚巢大加剿灭 再酌定赏格如恶蛮渠首生获一犯者赏银二十 两斩获赏十两次犯生获赏十两斩获赏五两蛮 丁生获赏三两斩获赏二两乃令运在镇库银于 军次备赏又发各色纱缎绉纱二十馀匹凡 员弁对仗有功者量给之蛮丁有诚心向导 亦从优赏复谕广义遴出靖蛮管奇谙熟蛮 情习知征剿机宜者一二员管将锐兵一百 往从戎务 命神策左营统制杜贵户部右侍郞陈震权办 广南镇务初范文祥失事权办镇务黄仕光 闻报即遣副卫尉范有心率驻防安海台弁 兵一百前往接应仍以事飞章八奏辞语多 涉张皇 帝谴之曰尔未睹贼锋乃如此恾张身为司牧见识 何在乃命贵等往而令光督运粮饷光至旃檀源 堡得病复令震代之兼帮办军中词章以刑 部右侍郞黄公才权办广南镇务 段文长大兵进旃檀源堡杜贵以闻 帝谕兵部曰蠢尔生徭乃敢抗我颜行罪在不赦亦 因前者潘清简黎文孝怯懦无谋以致贼窥伺鸱 张今一闻大兵进讨或彼先弃巢逃窜则我兵更 费搜寻其令段文长谕到之日速整队伍直进车 水地方其分防设守兵行机宜已有前谕明切宜 展尽心力贾勇向前以我之兵力剿此生獠何啻 压蛋燎毛收功瞬息况曩者蛮类众多未知顺逆 今须匿须庄模㮧芒香等册抗拒官兵则已显明 首逆大兵即指此一条路剿杀无遗并此外有从 逆蛮獠者亦一体诛灭之 段文长自旃檀源堡整饬兵象分为五屯进发 行过窝水处蛮匪于山上隐伏投石放箭我 兵以炮击之匪皆走窜乃进次涢水堡上疏 言此处邪荣蛮册久与须匿蛮等册相助为 恶抗拒官兵请先灭邪荣次及须匿以绝恶 荄 帝可其奏寻以黄仕光病痊谕令速赴段文长军前 催趱护解一切兵饷军需效力赎罪 赐承天广南诸站钱各三十缗以边务驿递艰 劳故也 白承农至南 岐凡十站 北城山西人高伯奋有七代祖遗来石盘由礼 部以进 帝览之曰此盘体制质朴所镌诗句文字寔属古器 第无明刻年号不知是何朝代之物念小民不敢 珍藏亦可嘉奖其赏银五两又有南定人黄春谦 献五代所遗古磁器赏银三两 火舍遣使来贡 象牙二枝 犀角一座 赐金币衣服遣还礼 部议请准定贡品 象牙二枝 犀角二座 贡期 子卯 午酉 三年 一次以明命十五年为始其供给宴赉比诸 南掌真腊稍杀乐边目多汉稍优 帝从其议 以刑部署郞中段伯寊为国子监司业南策教 授范嘉琳陞署富安督学 改定府县城砌砖规式令监城据丈尺式样描 绘图本工部押用印篆送诸地方嗣有兴工 者依此新式为之 北城臣奏言属城宝泉局地势颇广而鼓铸钱 文业已停止请撤其穑屋以为今秋试场嗣 至乡试选期均以此为场所许之 授阮仲玉陈文琯阮大丰为吏部郞中邓文朋 为户部郞中裴玉城为礼部郎中阮志管为 刑部郞中范春碧为工部郞中 以刑部员外郞黄登献为刑部郎中翰林院承 旨范廷琥为侍讲学士 赐文班三品以上官亲子荫职阮科明之子阮 科昱黄金灿之子黄金爣梁进祥之子梁进 智阮金榜之子阮金和均荫授正七品官武 春谨之子武春讽裴溥之子裴慧潘伯达之 子潘伯逵均荫授正八品官陶德笼之子陶 德琳黎万功之子黎万石阮忠懋之子阮忠 彦黄文演之子黄文深阮名砷之子阮仲璞 均荫授正九品官准借补内务府武库二司 品衔从所管承办公务潘辉湜之子潘辉泳 已中举人俟来年会试后补授 置北城诸镇关报条路及驿路驿舍 帝谕工部曰北城统辖十一镇向来只有一条官路 自山南以北至南关而已其诸镇接壤或因民闲 小径往来亦未有通行路者设有缓急能无阻滞 乎其行咨城臣据诸镇莅所何处可开大路俾公 事互相关报及策应截捕盗匪再于镇所或因此 新路或开别路可以驿递通抵来京者即令所在 相视形势量设驿站各缮修图本报部以闻及诸 镇奏上令部臣咨送规式雇工为之 路以平 地为度 上广一丈下广一丈五尺中高二尺两边各 高一尺驿站南定三南舍南璜南队海阳四 东梅东溪东上东俸山西十山舍山同山光 山楼山安山青山平山云山春山和北宁一 北束太原一太龙谅山六谅渊谅锺谅轴谅 锦谅指谅弘高平二高福高雅驿舍各一座 三闲二厦竹木山茅随用驿夫站三十人惟 丏西自山楼至山和七站站二十人南定南 舍站后改安 舍隶兴安 改清葩奇一队为清葩队削去奇名 参知休致阮有慎卒追赠尚书赏钱二百缗许 其子署兵部侍郞领北城兵曹阮有嘉回贯 治丧以署山南协镇阮文谋权办北城兵曹 事刑曹郞中阮仕榜权办山南镇务 命炮手阮久议制火球 千珠球百眼球 霹雳球火弹球 令试验 之最精巧赏召金十两 修砌历代帝王庙垣墙 庙之后面增广砖墙前 面庙门外增筑二成环 以砖垣建立坊 门门外凿湖一 授阮德润为北宁协镇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七十四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