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未完成,一部分的原作内容还未录入。请尽量协助。
卷五十二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
卷之五十三 圣祖仁皇帝寔录
卷五十四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五十三 圣祖仁皇帝寔录 戊子明命九年秋七月朔秋 飨 承天嘉定又安乡试命户部尚书梁进祥充承 天场主考署吏部右侍郞潘伯达充副主考 署户部右参知李文馥充嘉定场主考刑部 右侍郞办理嘉定城刑曹阮伯汪充副主考 署兵部右参知邓文添充又安场主考广平 协镇陈伯坚充副主考及册上取中举人凡 五十二人 承天场十三人黎集黄收阮德懽 黎思睿杜伯大陈李道潘庆会范 邻林维义阮必泰张公廉黄文雅黎国桢嘉 定场十六人枚有典阮光绪邓重熙陈文瑗 阮俊德范克让阮玉振张进仕阮双清潘丹 桂阮谦光潘文成阮文颜高复礼范如柏范 王光又安场二十三人谢有宔阮弘胡永贞 阮辉俊何学海裴德懋阮有璧邓辉圭阮登 泰阮仲佑陈允德陈俊阮仲亮阮瑺阮廷植 阮琳潘文雅黎仲翰胡仲濬阮是黄仲憼黎 文伟阮 志道 北城献白雉赏白金三十两敕勿复献 准定嗣凡诸地方派人赴京至回程日惟嘉定 路远听仍前因公由驿馀有关紧事务应拨 驿递者必须奏明候旨毋得泛给 建沱㶞仓运贮广义官买沙糖令遴委属镇吏 役兵丁主守 藩安参协武桁坐免初藩安船户陈文玩贿嘱 镇吏奸申解造船艘瞒减税例镇臣不知其 诈许之会侍卫武辉用黎文意因公出廉得 其状径自诘拏桁闻之谓用等不法蔑官吓 民报嘉定城曹臣参奏下刑部议用等惧罪 而逃桁所言究之无状至是案上桁以诬人 至死罪请问徒城曹臣阮文宣黄文演阮伯 汪等含糊参奏各降三级调同僚镇守范文 珠权摄协镇吴德政虽不预申参而这船解 造亦同批准各降二级留 帝谕曰桁等之罪按律定拟谅不为枉第所参者近 侍之人若依原议则将来侍卫近臣或有滋扰寔 状无知者反以此为戒心存顾望必不敢以寔奏 明又更甚者傥遇皇亲国戚怙势恃恩所为不法 人将侧目而视谁敢上闻可免桁徒罪改为革职 同事镇臣及城曹臣各降一级留至于武辉用黎 文意奉命出差止须将所办之事立早清妥彼陈 文玩奸造船艘自有地方官吏惩办于己何干乃 顶身捉奸妄邀赏格虽无别项情弊然已为人参 奏则宜束身待命何得擅自逋逃其令承天府缉 捕务获交刑部议罪以儆其馀且朕如此处断原 欲侍卫人员守法奉公而地方司牧亦母稍存瞻 徇方称厥职嗣后不但近侍等辈如确见皇亲国 戚文武大臣或敢蠹国贼民有干典宪者均准据 寔参奏若心怀巧诈护己诬人或互为表里不肯 直陈一经发觉必从重治刑部可将此谕抄给诸 城镇道咸知之 宴文武三品以上于文明殿赐之香袋 以工部员外郞杨三为谅山参协 清云南开广府派兵过宣光界搜逋匪赵应陇 不获随复出关北城臣以事闻 帝谓礼部曰天下之恶一也逸犯远飏固宜缉捕然 封疆界限南北截然岂可如此搀越若以小事置 之不问将何以峻边防可令宣光移文云南诸府 嗣有清人潜遁者宜报我边吏为之执送毋得逾 境已而开化府投递二札一移于宣光祈查缉应 陇委阮世署送于马白关一移于北城求缓 阮世署亏空铜税使并力捕犯城臣复以八 奏 帝谕曰阮世署乃渭川堡目前因逋负公税勒限严 追却敢越境营求殊甚悖理可逮系来城治罪至 如开广开化特云南之一属府有事关报宣光可 也北城乃专阃上司安得下札镇臣不知以理却 之城臣又从而受之何不达之甚邪宜即还其札 令镇臣办明接受之例今后凡事关邦交要须揆 度事理以重国体勿复如此率略 原掌奇领边和镇守陶光理前以侵损官钱得 罪嗣起复校尉以老归休至是卒嘉定城臣 以闻 帝念其有望阁功准追复掌奇职衔 追赠密差该队阮文讲为管奇讲平定人中兴 初探报敌情不辞劳瘁嘉隆年闲给以官寨 田五亩别食蠲租讲既没镇臣以奏乃加赠 是职其田仍留供祀 以原参知领父安协镇阮科豪署礼部尚书 以武库该队陈文号为监督管理内造所 起复革员武仲岱署内务府司务充锦缎库行 走黎伯秀为翰林院待诏充文书房行走 定北城择置里长例先是兵部左侍郞领北城 兵曹阮德润入觐历陈民闲里正乡豪之弊 帝欲厘革之谕群臣曰北城豪彊之徒武断乡曲其 保置里长或取诸侪党以售其奸欺或委诸罢软 以便其役使遇有租课兵徭诸公务则藉事分肥 甚有唆促平民隐匿奸细弊端不一而足迨至兵 粮词讼脱有罣碍当催督者地方上司亦惟归之 下户责之所司而乡豪等反得巧脱于法网之外 迩来兵逃税欠狱讼纷拏顽犯脱逸积弊厥有自 来未可专诿于下户之雕荒民风之顽薄也今当 如何立法以袪积习可详议以闻至是议上请诸 社村坊各置里长一丁数自五十人以上增 置副里长一一百五十人以上增置副里长 二均以物力勤干者为之由该总及乡民同 辞保举府县详核报镇给之文凭木篆凡一 乡之事悉以专责三年考察能者奏请奖赏 里长以外委副总或试差该总用副里长以 里长用罢软贪墨者斥之保举人亦坐以失 举之罪 帝允其议 以都统制署后军印务潘文璻领北城副总镇 原权掌总镇印张文铭叠得处分降至五级 兵部声请革职令解城务而以璻代之璻陛 辞 帝谕曰朕知卿年老甫经边务宣劳深为轸念惟北 城重阃非卿不可且须黾勉供职不久亦当宣召 矣又曰比闻北城民有控诉所在上司不为伸理 但送原勘衙门审谳如此则民情冤枉何以自白 卿当思以革其弊可也乃赐一品朝服派神策弁 兵三百送之 以前锋营统制范文理为神策前营统制 释军犯陈文恂令从潘文㻫带往北城差派效 力 追给望阁功臣段景居赠敕景居于中兴初为 神策军班直选锋后卫卫尉钦差总戎该奇 乙卯年追随讨贼死于阵加赠明义功臣辅 国上将军掌奇谥威勇尚未给敕至是其子 飞骑尉段景硕以事陈乞命礼部照依原衔 谥号追给之 以后军左威奇管奇陈玉忠为宣光镇守 目多汉蛮纳款目多汉界居湾江两岸与乐凡 三峒甘露接壤蛮长缚禛车管南岸民其弟 辣蛇芃为副蛮长管北岸民人为暹罗万象 所制去年万象兵败缚禛车率所部奔于暹 辣蛇芃厌暹之虐栖燕山峒乃备方物款塞 求内附又安镇臣以闻下群臣议以为王者 之于绝域非有意于招徕而德教所加远人 自格亦未尝以蛮獠外之也目多汉与诸贡 蛮毗连今既慕义来归宜从所请以示无外 请定以丑辰未戌三年一贡 贡品用雄象一 匹象牙一对犀 角 座 干又安行进贡礼 帝从其议以开年贡期不远令还所献赐敕书银弊 衣服遣之还 副管威远屯钦差该奇署理正管屯胡文室以 老病休以靖边奇管奇阮文谓领威远屯副 管屯谓诣阙瞻拜 帝召见问以边情对曰蛮獠久霑声教民闲服用多 尚汉风 帝因谕之日汝以弁胄之裔擢至今职当勉自策励 抚养士卒使乐为用无忝所职即无负家声庶几 臣子之道两得毋以遐陬僻壤而不思尽心所事 也 以骑都尉阮文璘领光化道管道兼顺城光丰 二守 帝违和 皇长子率诸皇子宿直阅是堂太医进药必先检视 之 帝忧勤庶政虽在禁中犹亲览四方章疏批发不辍 文书房阮有珪张福冈等上疏言医家有云 服药必须平心镇虑今中外所上章疏均奉 朱毫批示事几万至能无少损精神愿静养天真则 药饵可期速效 帝览疏批云不料尔微小臣仆乃有此忧爱至情乃 命传谕诸衙以奇日进菉头牌偶日停进惟 事属关要者准即奏闻 太医院进药未效 帝颇厌之连日辍不服 皇长子暨诸皇子上疏婉谏 帝曰圣人末尝废医尔父岂违众乎乃命以药进数 日安 帝御勤政殿皇子诸公及文武百官拜贺宣召上殿 从容赐茶而退 赐诸地方驿站钱有差 帝谓户部曰八秋暑气太盛高堂广厦尚觉炎烝况 邮传奔走于酷暑之下乎其赐广平以南站各六 十缗又安以北甘雨屡降热气稍减站各三十缗 畿内啬雨京尹祷雨师庙未应复命礼部参知 潘辉湜祷于会同庙翌日雨特赏纪录一次 北城大水北宁金关 社名属 嘉林县 南定青娥 社名属 兴仁县 山西奉义 社名属 安山县 山南辋幡 社名属 芙蓉县 堤皆溃 金关害尤甚横流于邻辖山南海阳诸县田 畴浸潝民多溺死者事闻 帝谕曰北城堤防之设所以防水卫农民生之利病 系焉从前既设堤政以专其责又委城臣以董其 事溯自嘉隆年来凡修补别筑所费钱粮何啻百 馀钜万然亦无所靳惜惟望吾民之奠居安业耳 去夏河水为灾经再三降谕令张文铭等筹办其 可培可筑必厚出帑项为之务使十分稳固以防 涨水复来之患嗣据奏报每以保固为言今乃如 此是不惟国帑虚糜而吾民之被害更深一层矣 彼等之罪可胜言哉原城臣张文铭堤政阮德会 阮文议及所在镇府县臣其令刑部分别议罪新 办堤政吴福会亦一并察议具奏复谕城臣凡民 人溺毙者给恤钱三缗饥馁者极贫给钱二 缗米一方次贫钱一缗米一方潦水如已干 涸速宜劝民补植贫乏者贷之秄秧其田禾 伤损俟勘案奏上量予蠲减 帝每临朝语及北城水患愀然不乐谓群臣曰昔年 疾疫流行民生未遂寻因南定土匪煽动富民多 来城栖寓卒遇回禄之灾资产荡尽贫者散居村 落复遭河水为害危垫之苦何可胜言朕近日违 和又闻河灾之报寝食不安旦夕思之但当引躬 自责焉耳意者朕君德有未尽刑狱有冤滥政事 有阙失故天心仁爱以是而警之欤不然民有何 事却罹此偏灾也因念小民饱食足衣犹难责之 以礼义况为饥寒所迫安能保其常心其或起而 为盗又不免以刑法加之岂非重困吾民乎朕忧 民之忧赈恤蠲赦无所靳惜犹恐吾百姓未必能 以朕心为心也适有侍卫自北城公回 帝召间民事因谓侍臣日河防一事朕尝丙夜筹思 为生民计要之未得良策夫河堤之设不过与水 争利抑亦地势之使然耳畿辅近临大海潦水随 涨随消则无堤可也若北城地势平旷秋潦洊至 源远流长不有堤以障之则泛滥之患非可以旬 日计吾民田畴庐舍皆在焉苟欲徙之又将安往 求其可以便民者堤不可废历代行之既人今曷 若因旧贯而修之乎然先事之防亦当审熟形势 朕披览地图见近来所在修筑或取近地或因私 堤以省工役皆不顺水势而善导之是以河流湍 激终不可御此则人事犹有未尽处也 以兵部右参知领北城兵曹阮登洵为礼部右 参知署兵部右参知邓文添代领北城兵曹 山西协镇吴伯仁为刑部右侍郞领北城刑 曹兴化协镇黄文亶为山西协镇南定参协 阮仲瑀为兴化协镇署吏部郞中黄济美署 南定参协山西参协潘世振为广安参协兵 部员外郞黄仕光署山西参协 平定参协黎珖卒以广治参协尊室嘉为平定 参协 降侍中前二卫卫尉陈文禄为侍内前锋右卫 副卫尉禄初为中一卫副卫尉有书吏黄千 沼冗滥军人而不之觉至是事发刑部议沼 问军禄坐罚 帝以沼身充禁卫敢尔蔑视宪章改为斩监候禄坐 降调 以前锋右卫副卫尉范文铨为侍中中一卫副 卫尉轻骑卫卫尉领上驷院黄登慎为侍中 前二卫卫尉耆武卫副卫尉阮可凭为卫尉 清葩镇臣奏言属辖明乡多逃散仅存二十馀 人皆是穷乏请登之所在户籍与民当差而 免旧例银税 岁输人各 银二两 许之 八月阅选嘉定城辖边和藩安永清定祥四镇 永 清 选场以 河仙附 命河仙镇守鄚公楡礼部左侍郞胡 有审边和镇守阮有铨署兵部右参知领嘉 定城兵曹黄文演藩安镇守范文珠刑部右 侍郞领嘉定城刑曹阮伯汪虎略卫卫尉阮 良辉藩安协镇裴德缗分往焉户部奏言巴 忒府美清 地 名 旧有清人侨寓虽不预阅选之 例然适我乐土列廛为氓岁供税课已成额 籍今请并令应选惟城辖新附清人未谙法 纪且俟安居乐业然后一例行之 帝允其奏及总册上民数增者万馀口 帝以总镇黎文悦善于抚字户口寝息降谕褒奖之 太原镇守潘文谐干属弁赃私之案解职候审 以后军彊勇卫卫尉宋文治权摄太原镇守 及案成谐坐罚寻又以偏断词讼降二级调 乃降管奇衔勒令休致 又安疏报连日得雨禾苗秀茂 帝批示曰勉为之贤司牧则有盈宁光景 南定督学蔡允偦容纵家人索士人钱以数百 计镇臣劾之革职交北城查议及案上 帝以偦年外七旬发甘露效力限三年放之回籍 在明远楼之左 建云锦院 一座十三闲 授苏珍为吏部郞中 以吏部员外郞阮廷宾为吏部郞中工部员外 郞武辉炯为工部郞中 北城臣请修治火炮兵器 帝可其奏因谓兵部曰治国要审远图朕自亲政以 来思建国家长人之策修长城于广平砌雄关于 海云顺安思容沿海冲要之处莫不设立炮台因 山川之险以壮邦畿之卫至于诸镇城池亦皆次 第兴筑又多贮西洋火炮以备临事之用诚以居 安思危此意不可忽也今兆姓又安四陲宁晏然 劲兵咸聚于京师恐非所以壮藩翰之势当一番 规画用措天下于万世之安尔等且为朕思之夫 勤于簿书臣职之小耳惟于经国远猷殚竭心力 是朕有所厚望焉若无事之秋文恬武熙岂古人 相与保泰之道乎又谓侍臣日有国修德设险二 者皆不可阙今朕制造铜舰欲据沿海诸要害设 厂舍以安置之留为有事之用且要害莫如茶山 澳者外国船来惟此可泊而瘴气太盛恶井十馀 昔有西洋船避风到此卒为恶水所困由此言之 外人纵有窥伺之心亦莫如之何矣况我能据险 以资舟舰之力乎且以我国形势而言嘉定则川 流迂迥北城则原野平旷皆无险要可恃平定地 形稍壮而失之逼窄广南山水亦佳而失之偏斜 以至广平清葩皆非可都之地要之莫富春若也 土地高爽山川平静水则有顺安思容为之险陆 则有广平海云为之障大江萦其前峻岭卫其右 龙蟠虎踞势壮形彊此天造地设以遗我 列圣定都之所而垂我子孙亿万年之基也或言京 师地多硗瘠往往视为珠桂之地然其界海傍山 鱼鳖材木不可胜用固非诸镇之比况都城所在 涵濡德泽者既人朕又为之蠲减租税畿内是先 则民生岂不日益饶裕乎此诚帝王之上都万世 不可易矣 赐文班诸大臣粘身小册 谕之日此西洋所制随事细书足便省览朕于视朝 之暇每有所得辄书之次第施行无少遗略尔等 有规画条议裨于政治撮而记之此亦书绅之意 也 申定金铁飞耗例 向例七岁至十岁黄金制造 器物如制金丝者一两耗一 分五釐刻作者一两耗一分今增定胜十岁 金制金丝者一两耗五釐刻作者一雨耗四 釐向例荷充铁炼铁钉铁器百斤耗五十斤 今增五斤炼阴阳柁耗六十斤增十斤炼钱 锚耗六十二斤增二斤北城铁炼铁钉百斤 耗三十斤增五斤炼铁器耗三十五斤增五 斤炼铁锚绳耗五十斤增十斤顺成铁清葩 铁炼铁钉钱器百斤耗四十五斤增五斤广 南铁荷罗铁炼铁钉铁器百斤耗六十斤增 十斤又安钱炼钱钉铁器百斤耗六十五斤 增五斤西洋铁炼铁钉铁器百斤耗二十五 斤增五斤炼阴阳柁三十八斤增二斤旧铁 炼铁钉铁器百斤耗二十五斤增五斤弊铁 炼铁钉铁器百斤耗五十斤增十斤惟兴造 船艘依此新 例馀并仍前 增给诸地方沿途驿马 向例站各二 匹增给一匹 定以月驰 递二次望前自京起递到外望后自外起递 来京均照最紧例辰刻何站偶遇潦水听以 人递增制马上驰递旗给之二年一换又以 广南沱㶞汛关要地头亦给马二匹所在汛 守如遇上紧事由马上飞递事属最紧次紧 发马驰递复令制驿舍扁额 长三尺二寸横 一尺五寸五分 面刻站名三大字傍刻某 年月吉日造朱漆金饰 初置又安镇靖乐边二府先是三峒乐凡诸贡 蛮酋长诣镇以方物献请锡敕印职衔俾与 镇宁镇边镇定诸府并列封疆世修职贡镇 臣以闻事下廷议以为圣人在上威德远加 大小邻邦莫不率俾苟远方慕义而来亦示 以不拒况二蛮久修职贡冠带之会宁可使 之独迟但恩命所施不可无隆杀之别请照 镇宁例减等授之 帝允其议令还所献置深原梦山燕山三峒为镇靖 府授其长缚钦谆罗尼为宣慰同知管理府 务峒改为县以隶之以土目造片为深原县 土知县舌西为土县丞慎拏织为燕山县土 知县造馨为上县丞造奚为梦山县土知县 造芃为土县丞置乐丸为乐边府授其长缚 逋林为宣慰同知管理府务给以敕命印篆 图记 府铜印县铜图记 并木钤盖各一 贡期贡品仍依嘉隆 年例诸府县寻奉方物 雄象五匹象牙 二对犀角二座 具表 陈谢命镇臣款宴厚赐银币衣服而遣之 擢北城诸军该队丁文绪等二十馀人为正副 管卫管奇交部议补绪等以戍久召见 帝谓兵部曰此辈饱历戎行有从征芽庄城者有受 围平定城者今犹跋涉远戍沈滞卑僚向非朕念 其积劳使之陛见谁肯为之引拔乎乃并予擢用 复赐之钱人各十缗 广南广义和买沙糖运于沱㶞覆秤多剩馀者 帝闻之谕曰沙糖乃广南广义二辖地产所出故发 粟买之诚欲裕国利民原非有所计较今寔数十 六万斤而剩至三千馀斤不过奉行者故为重秤 以规取羡馀是欲便民而适以弊民耳嗣后宜严 戒之凡税较务使适平傥久贮耗欠究非侵欺情 状亦酌量免赔切勿侵刻小民致多剩数为也 广安署协镇黎道广丁父艰请归理襄事许之 帝因念内外文绅自五品以上并府县教职经有丁 艰期限而六七品官犹未准定敕嗣凡文员 六七品者如遇有父母丧听给假回贯一月 限满即就供职著为例 帝违和初安欲御殿听政适值大雨群臣以寒冷为 谏 帝批示曰此足见忧爱悃诚朕已健旺急欲与卿等 相见既慰臣工仰望之怀而朕心益为舒爽岂不 胜日对妇寺无可与语者乎乃御勤政殿群臣拜 贺于庭衣服皆沾湿 帝宣召上殿赐坐慰劳者久之赐金钱珠串有差 刑部奏上是年秋审册罪囚凡八百馀人 帝览之恻然谕群臣曰八秋以来雨旸未臻咸若况 又北城连年水潦人民多不宁处揆厥所由或者 刑狱尚未平允致干天和朕方日加修省深惟仰 体天地好生之德今据审册其中情真罪确当决 者殊多朕心诚有不忍卿等其悉心审阅不拘已 未结审并察其情罪稍有可矜疑者摘议进呈其 馀当决者且停句一次及奏上特赐减死者一百 五十馀人 赐文员亲子充部行走者月给廪饷 月各钱二 缗米二方 准嗣后照此例行 申定北城设置该副总例总各置该总一择里 长之敏干者为之事繁者增置外委副总一 给文凭木篆以三年考察甄别能否凡限内 催科全完地方宁帖民无雕耗及别无弊窦 者为优项循次迁擢其试差该总者即与寔 授已寔授者陞为从八品百户从镇差派外 委副总者试差该总如催督巡防诸事务虽 未能一一清妥而究无贪污情节者为平项 并听留役罢软贪墨者为劣项即革斥之 吏部尚书陈利贞侍郞潘伯达以办事遗错欲 自遮掩事发始具疏请罪各罚三月俸 帝谓侍臣日朕待遇臣下一体无闲不啻人家父子 欲使上下情通共成政治臣工苟有过失当以寔 告若心存畏忌专务掩饰岂不流为欺蔽之习乎 朕素所不乐闻也尔百僚宜共体此意 承天大熟 帝喜谓京尹邓德赡曰今岁朕始开耤田为天下劝 而畿内获此休征寔副朕重农务本之意惟北城 重遭水患年谷不登是犹有不满处耳北城寻奏 报河水降杀折内有灾黎稍稍安业之语 帝批示曰此一句聊可慰怀但未敢遽以为然更赖 贤司牧抚绥爱恤胞与为怀则吾民益早生色朕 曷胜厚望焉 增置北城兵房员役八品书吏一九品书吏二 未八流书吏二十 例定八品三九品四 未入流书吏五十 协办大学士领兵部尚书阮有慎以老病请休 帝谓吏部曰慎素有文学大定初弘加收采历授卿 阶朕图用老成晋陟穹班复委以北城全辖乃河 防捕务乖误常多朕察其年老才疏不忍深责宣 召来京使之兼领部务以观后效今乃抱此沈疴 引年求退情辞谆挚不觉为之恻然其降补尚书 职衔仍准回籍休致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五十三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