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047 中华文库
卷四十六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 卷之四十七 圣祖仁皇帝寔录 |
► 卷四十八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四十七 圣祖仁皇帝寔录 丁亥明命八年秋七月朔秋 飨 武库议奏北城造作局匠事宜令户部覆议以 为工立成器有国所不可无而平政以用民 须定为画一之则其城辖五丁取一匠兵人 数七百四十五请束为十校分班支饷役于 京者以六月为一班役于城者以四月为一 班税例并免谙晓匠局人数九百二十如有 应催来京亦分班支饷税例量予蠲免否则 全征议上 帝以工匠自城来京道里遥远改定一年为一班其 匠局仍旧不准置校馀依议行 又安军次士卒患病日多经略大臣潘文璻等 以闻 帝谕之曰万象我之属国穷蹙来奔朝廷不忍坐视 为之出师恤难之义举也边地烟岚感染势所不 免若遽因而中止不惟虚费机筹而前此举动是 何所主张也其令又安镇臣增派医生调护军士 尔等且于境上严设守备确探暹人动静以闻乃 发内帑白豆蔻二十斤遣侍卫赍给之潘文 璻等寻派人探得暹人自闻我兵压境留其 将丑颇祸移以兵数百与阿弩之弟邑麻曷 驻万象城馀悉引还乃具以状闻 帝谓群臣曰经略之举正以先声镇静边境乃者甫 到祈山镇宁已求内附今暹人复先自引去未曾 侵我边氓王师有名且又收此成效正可息事宁 人随宜注措其谕令段文长由三峒撤兵拣精壮 一千留守归合潘文璻带领天队兵象还乂安省 城休息 阮文春陈利贞师至镇宁南掌亦闻风先去奏 入 谕之曰镇宁既无戎警防备稍宽若多留守兵在此 久冒岚瘴染患滋多宜照前谕中吃紧事务如修 理城堡收取户口税课额籍者务于旬日内清办 即量留生力兵三百委管卫一人驻守其地再晓 谕新附诸蛮酋免致惊讶尔等仍与黎文懽各撤 回乂安以息兵力 赐万象国长阿弩来驻又安阿弩在三峒恳乞 投依于朝潘文璻等为之题达 帝谓群臣曰阿弩羁旅于外霜餐露宿情亦可怜其 令传谕又安先于镇城外构公馆以为居住之所 仍赐敕谕一道白金一千两委阮公捷赍给护之 回镇抵镇日准择随行子侄一人来京瞻觐初阿 弩出奔其弟邑麻曷不肯从阿弩乃以其母 若子四人偕去至是邑麻曷致书于阿弩之 子曷蛇芃请阿弩还国又请其母子返回无 致漂泊暹将丑颇祸移亦致书干阿弩言曾 为请罪干暹暹王已放过了勿疑潘文璻以 事闻 帝谓群臣曰此书语意虚寔虽未可知但阿弩投依 于我处置之宜亦当早定今邑麻曷既有此来书 因其机而就之正中窾会且彼之母子现为阿弩 所拘留或劝朕令放之何如宋福梁奏曰夷狄譬 如禽兽非可以仁义说彼方疾视其兄奚恤 母子留之何益潘辉湜曰帝王之驭夷狄未 尝不谨羁縻之术不若且留其半使他犹有 系恋以为异日区处之地 帝问黎文德阮公著皆如湜言 帝曰朕意正然夫为天下者不顾家汉祖所以有杯 羮之说然太公吕后未归犹未敢与楚死战才得 父妻而鸿沟之约遂不足恃今邑麻曷虽欲窃据 其国而母子天各一方蛮貊亦人岂无骨肉之感 若尽还之则他无复牵挂他日处之亦难矣可谕 令又安传谕阿弩言朝廷早晚将送回国宜自省 奔播之故痛加刻责勿以弟侄为嫌尤善抚其亲 眷部落为他日用再自为信书量择邑麻曷之子 一人及部落亲信者一二人使之回报因以观其 动静谕未至阿弩已先言于镇欲放还邑麻曷之 子以探其情 帝闻之谓侍臣曰昨者朕意阿弩不肯轻舍故谕使 之还今他乃能如此正与我料凑合天若厌万象 之乱使邑麻曷回心自迎其兄我因此与暹书送 之回国则吾民亦得息肩不然难免启兵端矣且 彼素为暹人臣仆今我乘而取之非所以睦邻好 我安肯为此哉 蛮该部落请内附书言南掌扰掠乞兵为之保 护俾得与镇宁并列边氓阮文春等以闻 帝谓侍臣曰南掌不过援以暹兵恐吓蛮该若早闻 我兵威未必敢逞伎俩乃谕春等傅檄南掌言蛮 该已为朝廷臣属前所侵掠人畜速当放还 复抚慰蛮该使各安业檄至南掌诸酋震慑 相戒毋犯我边寻奉书谢 河葩知府潘日省居官贪冗民控之省屈己卑 辞其民复乞休讼又安镇臣以事具奏且言 守令风化之原省不能洁己乞怜于民如体 面何民既赴诉上司反欲中辍如法纪何此 二者寔有关于官常民俗者也 帝批示曰潘日省贪饕无耻即革职严审小民胁制 官长行止自由此风断不可长尔等见理甚明诚 可嘉奖其勉之案成省坐徒控者杖八十 原宣光参协阮金鉴因获咎革职回籍常唆织 词讼骗人财物北城得其状指名参奏 帝谕曰彼诚刁中之雄人之所共恶也虽刀律罪不 至死然近来城辖刀民颠倒是非罗织诉讼甚至 人情浇薄盗贼萌生未必不由此辈所蛊惑也命 斩之 广治营臣奏言属辖甘露蛮册税例岁输乌粟 糯米一百馀方由京仓奉纳且此粟米不在 供用之品而徒有转输之烦请变价登库为 便 帝许之嗣以为例 署兵部右侍郞办理嘉定城兵曹裴溥病以户 部左侍郞黄文演为兵部左侍郞领嘉定城 兵曹 以平定参协黄公才为海阳协镇署太原参协 吴伯仁为北宁参协 以承天府尹吴福会为吏部左侍郞佥事协理 广平营务邓德赡署承天府尹原佥事协理 广南营务黎珖为平定参协福会寻调补户 部左侍郞 南定镇守杜文盛协镇陈正德参协武德奎坐 免 帝谕群臣曰曩日南定地方不静朕以民瘼为忧再 三谆谕杜文盛等加心筹办而彼等不能体朕此 意寔力奉行姑已加恩革留以观后效却乃一味 昏瞆邈不介怀致特派阮文孝等前往经略然后 吏之贪污不能漏网民之疾苦始得上闻似此疲 劣尚堪一方司牧之责乎杜文盛陈正德即撤回 部效力武德奎新进生手尚可彊加策励准解职 来京录用 以庄武卫卫尉胡文云为南定镇守宁平参协 阮祐仪为南定协镇刑部佥事阮若山为南 定参协 以户部佥事黄炯为宁平参协刑部佥事阮文 谋为海阳参协工部佥事阮公僚协理广平 营务太常寺郞中范廷学为兵部佥事充办 北城兵曹 北城逋匪黄廷滂阮进张为诸道捕弁搜捕甚 急滂与其党数十人夜至亭伍 社名属 延河县 索粮 守巴农堡副管奇阮德长率兵民围捕获之 张窜陆岸参赞阮德润分遣兵民截捕擒于 虎牢 社 名 林分城臣以闻滂张并凌迟处死传 其首于北宁海阳山南南定诸地方赏润纪 录一次长送部引见候旨拔擢兵民擒获滂 者赏银一百两获张者六十两馀赏钱七百 缗 帝谕城臣曰往者土匪滋扰民或迫于虐焰多为胁 从朕念此民皆朝廷赤子秉彝固有未尝泯灭故 一遣师往讨即敷以文诰既而首逆潘伯鑅就诛 所在民人即能诉引官军获其党黄廷滂阮进张 等民心何义诚可嘉奖因思昔年清又盗发一经 训谕所在宫抚剿旬月之闲逸犯悉获地方许久 宁帖今城辖获匪虽多而馀党犹未尽殄尔阮有 慎张文铭等尤宜晓谕民人悉心诉拏并申督官 兵设法查缉使盗贼早膏斧锧无所遁形用副朕 除害安民之意 水军统制休致陶文良入觐良平定人中兴初 效顺历从行阵著有劳绩 帝轸念之赐各色纱䌷衣服遣兵护之归 安会市失火延烧九十户 帝谓户部曰京邑之地火虽不及百户而灾亦可悯 其加恩如例赈之 命承天查捡京城内府第厅署诸所其缭墙街 路有属人军民茅舍居驻者悉撤之嗣后禁 毋得杂构违者杖一百枷号一月故犯从重 治官不能禁约其属以失察论府属则坐长 史提督尹丞失于查捡罚六月俸员役杖八 十先是有旨京城内并附郭人家有失火者 侍卫上驷各一人同往察看救火兵役有无 出力扑救据寔片奏以闻兵部因奏言京城 外附郭之所往看往救者必须出八城门如 临期无有凭验守门者将不敢径许若待门 号龙牌转稽辰刻请应制给侍卫上驷飞驰 探火小红旗一察看救火小红旗二承天救 火大红旗一凡在城外附郭之所诸城门守 门官见旗台上报火处挂起号旗号灯者各 依例日闲紧闭城门夜闲严加防护上驷一 人腰插飞驰探火红旗侍卫一人上驷一人 各腰插察看救灭红旗均用马上骤往承天 府官一员带领属府兵役挂承天救火红旗 守门官捡认确寔开门放行探火者先回复 救火者火灭而还如在夜闲亦准验明放八 明日即具片八奏 帝从其议 加陈千载兵部参知衔仍领山南协镇千载敭 历旬宣颇能举职故有是命 清葩逋匪陈公言窃发于静嘉巡捕府兵获之 赏银八十两钱二百缗 北城大水山西山南南定三镇堤溃民家田畴 多浸没亦有垫溺者城臣先派人遍行量赈 随以事闻 帝览奏为之恻然即降谕飞报之曰尔城辖堤政之 设有关于生民利害不细国家不靳年费十万钱 粮勤加修筑乃夏天雨潦河水日涨既不为之先 事堤防及水患横肆复不分派曹员迅往筹办而 专委之属司保无轻重其手乎至奏报又不由马 上飞递试思民灾有甚于此者乎驿马是为虚设 乎况堤政自有专员而折内略无一语附参阮德 会转连名画题可谓厚颜矣有臣如此朕不得不 为尔等认过矣今尔阮有慎等切须加心筹剂堤 防当修者修之民人当赈者赈之秄秧当给者给 之一切合行事宜务臻妥善方可赎此前过也复 谕户兵二部曰朕嗣位以来河流顺轨共庆安澜 昨者忽接北城疏报心骇手摇几至不能批示重 念城辖土匪初平米价昻贵今复罹此水患吾民 何堪已降谕紧令赈恤俾小民不至何隅惟此折 所叙未能指出被灾轻重之处令人益觉焦怀即 遣侍卫驿往问之既而南定发赈疏至 帝谓户部曰览奏灾黎情状令人怵惕心动而见赈 无多吾民未免雕乏其谕镇臣增给不拘男妇老 幼溺毙者人给钱三缗饥馁者极贫人各钱二缗 米一方次贫钱一缗米一方再山南山西尚未覆 报若待疏然后降旨则其中垫溺冻馁之民岂不 徒增伫望可令即照此按给太原平泉私堤亦溃 民艰食城臣请如南定例赈许之 神策左营都统制领清葩按镇尊室曎卒曎勋 旧亲臣 帝最眷注在清葩有召命未及就道而卒 帝闻之不胜悯惜赐钱一千缗宋锦五枝帛十匹布 三十匹蜡五十斤油五百斤令所在以兵送 归葬 改前顺二四两队隶清葩兵籍两队阮文孝标 属也孝初镇清葩以两队从及得旨来京交 尊室曎管派至是曎卒乃改隶焉 以尚茶院院使黎顺靖为卫尉秩正三品仍领 尚茶院兼管左护卫小差银枪栽花越祥翊 雄翊锐应差富顺诸队飞骑卫署副卫尉阮 文和为龙武后卫副卫尉骁骑卫副卫尉武 文解为飞骑卫副卫尉仍兼管尚膳薪柴诸 队充银牌侍卫处行走 增置尊人府承办司吏役正八九品书吏各二 未八流书吏十五 旧设司务二 八品书吏一 初置河仙龙川坚江诸县训导从嘉定城臣之 请也 以祠祭司祠祭大使尊室錭为礼部右侍郞仍 管理祠祭司权办尊人府事尚宝少卿尊室 帛署吏部左侍郞内务府佥事黎伯秀署工 部右侍郞仍管理内务府事 改诸地方明香社为明乡社 授西洋人富怀仁为行人司正七品通译西怀 葩西怀化为行人司从七品通译月各给钱 二十缗粮米四方白米一方合承天照管禁 不得出外授徒传教 怀仁等俱 赐姓名 召刑部左侍郞权领北城刑曹阮公著来京简 用兵部左侍郞权领兵曹阮德润仍回城供 职 广平丰禄人陈登律以其父家藏谶文及太平 策上献 帝览之曰彼策既无可取至若谶纬之说妖诞不经 邦有严禁盖以绝其端也今此谶虽附会往事无 关末来之征然其渐亦不可长于法当坐死姑念 小民无知误宝其书以献既非私造亦未传播于 众情尚可原其令杖一百放之 免北漕开年运北城米 谕曰何来北漕岁运北米来京支给俸饷今京仓日 见充裕而北城租税连年多赐蠲减则城仓储积 已不如前若不预先筹办一遇饥荒何以赒恤其 免来年漕运一次在京俸饷作何支给准由户部 妥议部臣请自今年八月至来年底均给以粟俟 明命十年北米输京然后支米漕政臣又奏 言北漕既免来年公载其有情愿行商者请 征班钱如南漕例 例载粟一桶 纳班钱二缗 帝皆许之 造海导船二十艘给诸军暂厂物料钱二千缗 定在京船厂小修大修例初 帝命工部会文书房尚茶小差往勘诸军船厂分项 值价及酌定修补年限至是工部议奏大小 船艘当建厂者二百五十五所请定为四项 分别给直 一项一所钱二百五十缗二项一 所钱二百缗三项一所钱一百五 十缗四项一 所钱七十缗 第工役烦重未能一律齐做应 分为三年兴造仍以兴造之年起科历三年 一小修六年一大修大修后又小修小修后 又大修周而复始各据初造日应给钱数小 修给十之三大修给十之五就中波浪号船 巨海导船遇有差派必须撤厂方可下津及 回复有重修之费傥非小修大修等年给十 之一至如大中宝与裹铜诸号船水泊构厂 不可槩视此例大厂给钱七十缗小者四十 缗常年修补给十之一奏上准依议行 平定米贵遣户部署郞中黎文礼吏部主事阮 至理往会镇臣发仓粟二万斛以贷贫民礼 等既去 帝复谓户部曰救荒之政要在多方调剂官买货物 而给之粟亦裕国利民之一要著也可传谕礼等 照所辖物项可充需者平价买之钱一缗给粟一 斛 初置国子监员役监丞二秩正七品典簿二秩 从八品典籍二秩从九品未八流书吏十 命工部尚书陈文性兼领兵部印篆免梁进祥 权领 以副都统制加前锋都统制衔张交铭为神策 前营都统制仍专管北城弁兵 命廷臣挑选坐监监生可堪录用者二十九人 送吏部分派诸地方候补复准定嗣凡坐监 监生升补及获咎革退其官给青衿冠服照 例回纳病故者听随带 给护陵中卫二队前卫一二两队弁兵礼服衣 帽 率队礼服三副兵 丁衣帽各三十七 定以六年一换 重制大驾卤簿 一换制五行旗二十云锦旗二 十五星旗五风云雷雨旗四青 龙朱雀白虎玄武旗四八卦旗八列宿旗二 十八北斗旗一日月旗各一门旗八钲鼓旗 各一警跸旗二戈氅八仪锽氅八信旛四绛 引旛四告止旛四敷教旛四龙头竿八黄麾 四豹尾旛四羽葆十肃静旗二吾杖十六御 仗十六卧爪十六骨朵十六立爪十六金斧 十六金钺十六旄节四玉节四黄罗绣九龙 曲柄伞四黄缎圆伞二十黄罗绣五云花盖 四鸾凤扇红黄各二雉尾扇二孔雀扇二单 龙扇红黄各二双龙煽红黄各二黄寿字扇 二红福字扇二黄龙雨盖八黄金豹尾枪十 二五色龙纛六五色龙云旗二十红色龙云 旗二十一新制中岳南岳东岳西岳北岳旗 各一南海东海西海北海旗各一中镇南镇 东镇西镇北镇旗各一南渎东渎西渎北渎 旗各一天马旗天鹿旗白象旗青狮旗赤熊 旗黄罴旗游麟旗翔凤旗白泽旗驺虞旗辟 邪旗角端旗各一翠葩旗二进善旌纳言旌 敷文旌振武旌褒功怀远旌行庆施惠旌明 刑弼教旌教孝表节旌各二五色帜二十戟 氅四金 节四 改定监城公差赏罚例何来监城往诸地方经 度画图者随远近难易分项加发钱米 帝谓户部曰此等承办能否须到事后乃见若槩先 给则何以示劝惩准嗣凡监城奉派人员只须量 予路费俟公回日察其勤怠优劣赏罚有差 以龙韬卫副卫尉陈文祐为庄武卫卫尉虎略 卫副卫尉裴公諠为龙韬卫副卫尉 北城山南南定海阳北宁山西诸镇及怀德府 米价日昂民有菜色城臣议请开仓减价粜 之下廷臣覆议以为粜亦救荒之善政然贫 者无钱或不得均其泽不如贷之便 帝然之遣部属带同侍卫分往诸镇惟怀德民少令 城臣自派官属凡贷粟十五万馀斛 山南二 万一百 斛南定三万五千九百斛海阳二万一千八 百斛北宁习万六千六百斛山西二万九千 二百斛怀德府 四千八百斛 谕曰北城土匪初平继以河灾今青黄不接米又腾 贵贫乏小民诚可悯恻经准依廷议照随民数而 贷之粟人各一斛尔派员与镇府县切宜加意从 事毋令蠹役刀豪得以从中滋弊城臣尤须悉心 申饬凡何来一切循袭陋风痛加杜绝俾吾民咸 被寔惠斯可矣兴化米价亦贵城臣先于文振安 立镇安青川四县权宜发贷以闻 帝批示曰所见颇合大臣之体寔协朕怀傥此外尚 有似此拮据情形准照所议办理城臣复奏言民 食方艰秋成尚远请雇取木石增铸钱炉以 聚贫民 帝谓户部曰以工代赈此亦救荒一要著也准依所 请 以班直左卫副卫尉胡文璘为耀武卫副卫尉 班直前卫该队陈德咏为彊武卫副卫尉雄 拒二卫副卫尉邓福勤为前保一卫副卫尉 命户部传谕北城嗣凡商人输卖百铅每九千 斤带纳红铜一千斤铜不及数亦听折算收 买或以聚隆红铜块及假作铜锅并盖样输 卖者亦如之惟清铜钱照价采买不在白铅 带纳之例 署国子监祭酒范廷琥病 帝以课核居期特命参知黄金焕充主考府丞潘伯 达郞中武辉炯侍读张登桂充同考据坐监 监生并本年诸辖岁贡学生以秋丁后考核 于彝伦堂分别等第汇册具奏 八月准定工部自今一岁收支材板及船舶清册 以年底一会修而省半年册 定内务府匠局饷例以工役繁简为差 繁项缝 匠绣匠 人月给钱一缗米一方稍繁项彩帽匠袜匠 织丝匠花灯匠染匠染绒丝匠染黑绫匠人 月给米一方简项不拘人数帽匠班月给米 五方包发匠米一方金帽匠米二方红丝花 匠米 三方 定花名册员子恤例 一品官之子给钱十五缗 一品官之子十缗三四品 官之子 五缗 命兵部通谕诸衙门嗣有关紧事务所当立奏 而长官佐贰先已得命入侍文明武显或阅 是堂与诸严密之地属司不得擅入者听于 门外直候俟有太监侍卫出入立寄转交题 达毋致迟误 定京外诸象卫奇兵丁小牧饷例 十八岁以上 为兵丁月给 钱一缗米一方十二岁至十七岁为小牧自 十三至十五月给钱五陌米十五碗十六十 七月给钱五 陌米一方 敕凡小牧必须骑象弁兵之子 素从本艺者方得充补若混冒著额管官有 罚 乂安参协黎元熙坐免先是有北漕船因风著 浅于律海口沿海民抄取粮米熙往勘置之 不问协镇阮科豪以事参奏熙复使人京控 诿之科豪挟嫌倾轧 帝口熙与科豪交讪势难共事令解职来京交刑部 究拟及案成降补户部员外郞 以清葩参协胡佑为乂安参协署吏部左侍郞 尊室帛领清葩参协 给又安波浪诸号船六艘 赐皇亲诸公及六部堂官新镌 御制诗章部臣上表谢 帝谕之曰朕之所作不求工巧只信口率吟以言志 尔其所赐篇什皆朕敬天忧民课晴量雨之作俾 卿等知朕本意非务绮丽之辞与文士争长业已 面谢足矣何必多此一著徒增文饰若玩味其中 念朕之焦劳有所感发各展猷为匡朕不逮俾政 臻上理中外乂康是朕所赐诗章乃非虚举则朕 之欣悦为何如哉傥徒事粉饰为仪文恐或至上 下文恬武熙之怠何能效唐虞赓歌喜起之风是 为无益朕寔不取焉嗣后赏赐诗文毋须陈谢为 也 帝与侍臣论治道谕之曰始勤终怠人情之常然此 皆隆替之所由也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以前 代帝王观之往往可验唐明皇素称励精之主开 元以前宵衣求理天宝以后逸欲随生是一人而 二其心也朕尝鉴戒乎此以永保终誉每患力不 克堪使后之人又以今之笑明皇者笑今也 以刑部左待郞申文惟为吏部左侍郞 授阮公善为户部佥事 召清葩协镇邓文添宁平参协黄炯来京以吏 部右参知黄金焕颌清葩协镇刑部佥事陈 名彪为宁平参协 定文武两阶官制 帝谕群臣曰有古设官分职内外大小体统相承所 以亮工熙载朝廷之大典也我 皇考世祖高皇帝统一舆图曾已准定文武官制第 一初创立未暇致详今海宇昇平国家闲暇所当 昭示太平制度垂之永久卿等可悉心详议以闻 廷臣乃稽考嘉隆年官制并明命元年以来 设置职名参诸历代职官表斟酌议定自正 一品至从九品阶衔奏上 帝准如议施行之 交阶正一品勤政殿大学士文明 殿大学士武显殿大学士东阁大 学士诰授特进荣禄大夫从一品协办大学 士诰授荣禄大夫正二品六部尚书都察院 左右都御史诰授资善大夫从二品六部左 右参知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诰授中奉大 夫正三品六部左右侍郞翰林院掌院学士 翰林院直学士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太常寺卿内务府侍郞武库侍郞詹事府詹 事承天府府尹各镇协镇诰授嘉议大夫从 三品尚宝卿光禄寺卿太仆寺卿诰授中议 大夫正四品鸿胪寺卿大理寺少卿太常寺 少卿国子监祭酒六部郎中翰林院侍读学 士内务府郞中武库郎中詹事府少詹事漕 政司漕政使商舶司商舶使尊人府府丞承 天府府丞各镇参协皇子府长史亲公府长 史诰授中顺大夫从四品尚宝少卿光禄寺 少卿太仆寺少卿国子监司业翰林院侍讲 学士祠祭司祠祭使皇子府副长史亲公府 副长史诰授朝列大夫正五品鸿胪寺少卿 六部清吏司员外郞翰林院侍读六科给事 中诸道监察御史诸镇督学大理寺员外郞 太常寺员外郞光禄寺员外郞太仆寺员外 郞内务府清慎司员外郞武库清慎司员外 郞祠祭司祠祭副使太医院御医钦天监监 正漕政司漕政副使诰授奉议大夫从五品 翰林院承旨翰林院侍讲庙郎各府知府太 医院副御医钦天监监副锦衣知簿侍中知 簿诰授奉诚大夫正六品六部清吏司主事 大理寺主事太常寺主事光禄寺主事太仆 寺主事鸿胪寺主事内务府清慎司主事武 库清慎司主事漕政清勤司主事商舶司主 事各府府同知京县知县钦天监五官正护 城兵马司主事侍内知簿骁骑知簿飞骑知 簿神策知簿敕授承务郞从六品翰林院修 撰各县知县京县县丞国子监学正监城知 簿网城知簿诸军知簿诸城镇道卫奇知簿 承天府左右通判诸城镇道左右通判土知 府敕授文林郞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六部清 吏司司务都察院录事大理寺司务太常寺 司务光禄寺司务太仆寺司务鸿胪寺司务 内务府清慎司司务武库清慎司司务漕政 清勤司司务商舶司司务国子监监丞各县 县丞钦天监灵台郎各府教授护城兵马司 司务皇子府文翰司司务尊人府承办司司 务承天府左右经历诸城镇道左右经历敕 授征仕郎从七品翰林院检讨庙丞太医院 医正诸城镇道占候司灵台郞诸关汛协守 土知州土知县敕授征仕佐郞正八品各县 训导六部清吏司正八品书吏大理寺正八 品书吏太常寺正八品书吏光禄寺正八品 书吏太仆寺正八品书吏鸿胪寺正八品书 吏内务府清慎司正八品书吏武库清慎司 正八品书吏漕政清勤司正八品书吏商舶 司正八品书吏钦天监正八品书吏祠祭司 正八品书吏太医院外科医正皇子府交翰 司正八品书吏尊人府承办同正八品书吏 承天府正八品书吏诸城镇道正八品书吏 各府知事行人司正八品行人敕授修职郎 从八品翰林院典簿文庙祀丞国子监典簿 太医院医副锦衣从八品书吏侍中从八品 书吏护城兵马司从八品书吏皇子府文翰 司从八品书吏亲公府主簿各县知事土县 丞敕授修职佐郞正九品六部清吏司正九 品书吏大理寺正九品书吏太常寺正九品 书吏光禄寺正九品书吏太仆寺正九品书 吏鸿胪寺正九品书吏内务府清慎司正九 品书吏武库清慎司正九品书吏漕政清勤 司正九品书吏商舶同正九品书吏钦天监 正九品书吏祠祭司正九品书吏太医院外 科医副太医院医生侍内正九品书吏骁骑 正九品书吏飞骑正九品书吏神策正九品 书吏护陵正九品书吏皇子府文翰司正九 品书吏尊人府承办司正九品书吏承天府 正九品书吏诸城镇道正九品书吏诸城镇 道文庙祀丞府吏目象医司象医副行人司 正九品行人敕授登仕郞从九品翰林院待 诏国子监典籍太医院外科医生护城兵马 司从九品书吏皇子府文翰司从九品书吏 亲公府从九品书吏监城从九品书吏网城 从九品书吏诸军从九品书吏五护从九品 书吏六坚从九品书吏理膳从九品书吏巡 舶从九品书吏巡城从九品书吏南北漕从 九品书吏诸城镇府道良医司医生诸城镇 道各卫奇队从九品书吏县吏目该总象医 司象翳生土吏目敕授登仕佐郎武阶正一 品诸军都统府掌府事诰授特进壮武将军 从一品侍内神机营都统侍内前锋营都统 侍内龙武营都统侍内虎威营都统神策五 营都统诰授壮武将军正二品侍中左翊统 制侍中右翊统制侍内神机营统制侍内前 锋管统制侍内龙武营统制侍内虎威营统 制神策五营统制诸军统制诰授严威将军 从二品锦衣卫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锦衣 卫掌卫事京城提督侍中左翊卫尉侍中右 翊卫尉袭荫轻车都尉诰授雄威将军正三 品一等侍卫锦衣卫都指挥使司指挥使侍 内神机卫尉侍内前锋卫尉侍内龙武卫尉 侍内虎威卫尉侍内内侯卫尉侍内耆武卫 尉侍内成武卫尉侍内侍象卫尉上驷院院 使内水奋翼卫尉骁骑卫尉飞骑卫尉神策 卫尉护陵卫尉侍中左翊副卫尉侍中右翊 副卫尉诸军统管十奇诸城镇镇守诰授英 勇将军从三品护城兵马司兵马使尚茶院 院使监城卫尉网城卫尉诸军卫尉五护卫 尉侍内神机副卫尉侍内前锋副卫尉侍内 龙武副卫尉侍内虎威副卫尉侍内内侯副 卫尉侍内耆武副卫尉侍内成武副卫尉侍 内侍象副卫尉内水奋翼副卫尉骁骑副卫 尉飞骑副卫尉神策副卫尉护陵副卫尉诸 军副统十奇京仓监督袭荫骁骑都尉诰授 奋勇将军正四品二等侍卫护城兵马司兵 马副使尚茶院副使监城副卫尉纲城副卫 尉诸军副卫尉五护副卫尉管奇京仓副监 督诰授明义都尉从四品城守尉副管奇中 侯队该队内侯队该队锦衣该队侍中左翊 该队侍中右翊该队宝货宝泉造作等局监 督袭荫骑都尉宣慰使土兵各支长支诰授 信义都尉正五品三等侍卫锦衣校尉侍内 神机该队侍内前锋该队侍内龙武该队侍 内虎威该队侍内内侯该队侍内耆武该队 侍内成武该队侍内侍象该队侍内左侯该 队侍内右侯该队侍内中侯一该队侍内翊 武该队侍丙尚茶该队侍内小差该队侍内 左卫该队侍内右卫该队侍内金刀该队侍 内金枪该队侍内银枪该队侍内侍仪该队 侍内尚膳该队侍内小侯该队侍内栽花该 队内水奋翼该队骁骑该队飞骑该队神策 该队护陵该队侍中左翊副队侍中右翊副 队中侯队正队长率队内侯队正队长率队 南北漕管领诰授武功都尉从五品四等侍 卫监城该队网城该队诸军该队亲公府该 队五护该队六坚该队理膳该队巡舶该队 巡城该队侍丙神机正队长率队下同侍内 前锋正队长侍内龙武正队长侍内虎威正 队长侍内内侯正队长侍内耆武正队长侍 内成武正队长侍内侍象正队长侍内左侯 正队长侍内右侯正队长侍内中侯一正队 长侍内翊武正队长侍内尚茶正队长侍内 小差正队长侍内左卫正队长侍丙右卫正 队长侍内金刀正队长侍内金枪正队长侍 内银枪正队长侍内侍仪正队长侍内尚膳 正队长侍内小侯正队长侍内栽花正队长 内水奋翼正队长骁骑正队长飞骑正队长 神策正队长护陵正队长祠祭司正队长南 北漕副管领袭荫飞骑尉宣慰副使防御使 土兵各支副支诰授建功都尉正六品五等 待卫额外该队诸城镇道该队属兵该队监 城正队长率队下同网城正队长诸军正队 长亲公府正队长五护正队长六坚正队长 理膳正队长巡舶正队长巡城正队长中侯 队正队长率什内侯队正队长率什诸关汛 守御督运敕授壮节骑尉从六品诸城镇道 正队长率队属兵正队长率队锦衣正队长 率什 侍中左翊正队长侍中右翊正队 长中侯队队长内侯队队长侍丙神机正队 长虎队内一长右队内正正队该率正长 侍威长左正侍卫长尚队队长队什队巡 内正侍侯队内正侍膳长长袭敕下长舶 前队内正长小队内正内神荫授同五正 锋长成队侍差长银队水策恩壮网护队 正侍武长内正侍枪长奋正骑节城正长 队内正侍翊队内正侍翼队尉佐正队巡 长内队内武长金队内正长宣骑队长城 侍侯长右正侍刀长小队护慰尉长六正 内止侍侯队内正侍侯长陵同正诸坚队 龙队内正长左队内正骁正知七军正长 武长侍队侍卫长侍队骑队防品正队锦 正侍象长内正侍仪长正长御监队长衣 队内正侍尚队内正侍队祠同城长理队 长耆队内茶长金队内长祭知正亲膳长 侍武长中正侍枪长栽飞司土队公正率 内正侍侯队内正侍花骑正兵长府队什 侍中左翊队长侍中右翊队长侍内神 机队长侍内前锋队长侍内龙武队长侍内 虎威队长侍内内侯队长侍内耆武队长侍 内成武队长侍内侍象队长侍内左侯队长 侍内右侯队长侍内中侯一队长侍内翊武 队长侍内尚茶队长侍内小差队长侍内左 卫队长侍内右卫队长侍内金刀队长侍内 金枪队长侍内银枪队长侍内侍仪队长侍 内尚膳队长侍内小侯队长侍内栽花队长 内水奋翼队长骁骑队长飞骑队长神机队 长护陵队长祠祭司队长千户内造各局匠 正知事敕授效忠骑尉从七品诸城镇道正 队长率什属乒正队长率什监城队长率什 下同纲城队长诸军队长亲公府队长五护 队长六坚队长理膳队长巡舶队长巡城队 长副十户内造各局匠副知事领运千总诸 公仓公库队长诸驿站队长袭荫奉恩尉土 共队长敕授效忠佐骑尉正八品诸城镇道 队长率什属兵队长率什正八品百户各局 匠知事诸公仓公库次队长诸驿站次队长 敕授忠信校尉从八品从八品百户各局匠 副知事袭荫承恩尉敕授忠信佐校尉正九 品正九品百户各局匠正九品匠目敕授效 力校尉从九品从九品百户各户户长各局 匠从九品匠目县隶 目敕授兹力佐校尉 以锦衣该队阮文忠为后保一卫副卫尉文世 礼为神策定武卫副卫尉 镇宁酋长昭内籍所辖土地人民以献 丁三千 人田二 十八 所 乞定贡例又有车虎岑祚蛮撰芒栏呈 固岑梛蛮敉七县土目诣阮文春等军次言 前与镇宁本属边氓自畀之万象贡路遂绝 今万象既亡请复修贡如故春等以闻 帝谕曰朝廷经略之举恤难安人原非以土地为利 今彼等谆恳投诚可从所请以安新附之心乃授 昭内为镇宁府防御使管理府事七县上目 各授土知县土县丞攽给诰命印记 府铜印 县铜图 记玆木铃 盖各一 有事听由又安投报贡期贡品俟 后准定谕嗣后各宜保境辑民恪遵朝贡之 礼事无大小不得仍从万象役使 命嘉定发还暹书先是真腊遣使至暹暹人以 国书寄达于朝事闻 帝曰我与暹邻好之国今借一介使因便致书安可 泛受乃令城臣咨会真腊还之 召经略边务大臣潘文璻等来京既至 帝慰问久之命兵部宣劳诸将士赐宴乐于震亨门 三日赏潘文璻阮文春陈利贞段文长黎文 懽等各加一级管卫管奇以下至兵丁赏纪 录俸饷钱有差独阮公捷办事多错不得预 命又安镇臣遴派神策弁兵驻防归合朗田及 镇宁府寻以边方无事复撤还 遣署刑部右参知黎大纲捧旗牌率僚属从事 二十人往北城审谳刑狱 谕之曰北城近有河灾曹长武春谨等分往赈给案 牍留滞必不能及早清办拖累一日则民受一日 之苦尔当早为清理凡一切钦交案件并所辖命 盗重案以十一月完结至如寻常杂案由城赶办 以年底清款使曹无委案狱无停囚以副朕慎狱 恤刑至意 北城中军右定奇管奇阮文威科敛十奇军钱 万馀缗城臣以案奏干连者二百馀人下廷 臣覆议皆言科敛之禁律有明条惟城辖何 来承办诸务率多取给于兵究其所由殆非 一日之积此案连及多人请量与末减 帝以威年逾七十特令革职发从城为兵诸统管分 别降罚追赃给军馀各笞杖释之 召统制领前军劲捷十奇范文理来京调补掌 奇统管后军威胜十奇邓有质统管前军劲 捷十奇 造福安舟 篷上 有楼 改广南广治广平三营为镇省直隶二字广平 布政州为平政县改授留守为镇守该簿记 录为协镇协理为参协知州为知县各换给 印篆 真腊饥嘉定总镇黎文悦便宜赈米一万五千 方具疏以闻 帝谕之曰恤难救灾朝廷固不靳费惟真腊属藩视 我民有闲彼有饥荒而赈之待奏未晚今姑准报 销嗣毋得援此为例 改北城前军壮威诸队为壮威奇奇十队队五 十人欠者准增募广平以南籍外民充补准 定嗣凡正队长率什满课例应陞为该队从 军者照新定官名陞为额外该队秩正六品 仍率什 初定嘉定北城公厅支需官项先是二城岁支 朱纸油席各于造作局取办七年北城清查 课始以关碍摘奏乃命户部酌拟定为成例 行之 北城岁支水油一百五十七斤八两大 方席三对中方席二对长席十对会纸 一万二千张令纸四万张黄色销金纸二百 张红桃纸三十张印泥银朱五斤水油五斤 布帒麻绳随用嘉定城应需油席与北城同 会纸三千张红桃纸二十张大纸四万张黄 色纸二百五十张黄蓝布帒六十尺枲皮二 十斤银朱三斤水油三斤均以年底报销 改宁平山水库为宁平仓安一船为安一队 召北城协总镇阮有慎来京命神策前营都统 制专管北城弁兵张文铭权掌总镇印务兼 掌宝泉局 帝以铭武弁北城重阃恐难独办准三曹诸臣协同 办理城务章奏均署名 申定鼓铸铅钱成器例先是北城宝泉局鼓铸 铅钱有年剩铅数至三万斤者有年全无零 剩者经清查核出以关碍奏 帝谕户部曰宝泉局货源所出国用攸关其鼓铸耗 胜须有定准方无染指之弊乃何来年常鼓铸或 赢或缩随意纷更虽鬼魊心机无从显证而许久 侵欺情状不问可知其领局陈悫协理黄文新交 部议处至于所铸铅斤剩数亦从中折算酌定成 额详议以闻至是户部议奏以为铅钱之铸始于 嘉隆十二年附耗成器各有定例惟剩数未 曾议及然铸之既久则法日益密工日益精 渣滓屑末所留自当有例外剩馀之数今清 查核出其年无零剩者谓非侵欺而何但情 则侵欺而其赃无凭未应科以监守自盗之 罪陈悫黄文新请照溺职例革职仍据铅斤 剩数逐项而扩算之 足色项百斤当剩二两 九钱九分三釐成钱四 十六文一项百斤当剩十四两一钱九分二 釐成钱三陌三十三文三项百斤当剩二两 六钱三分四釐 成钱三十六文 加入正额以为定例嗣后鼓 铸依此例行 帝从其议 边和镇守枚文珠卒以侍中后二卫副卫尉阮 有铨为边和镇守 以吏部署佥事潘有性兵部郞中范廷逡为国 子监司业 北城臣奏言城辖各镇新束奇兵请应给每奇 方旗与钲鼓铜锣各一每队枪旗四株鸟枪 二十杆长枪二十株其已经官给者留用私 办者官给之直欠者制给许之 侍内尚茶院该奇加副卫尉衔权领绍化郡王 府副长史陈兴和以冗弊事发刑部案拟问 徒 帝特令杖一百革职发甘露效力寻释之 命卫尉领尚茶院使黎顺靖兼管牙牌侍卫并 理膳各司 命兵部左参知阮公捷侍郞黎文德张明讲权 领兵部印篆免陈文性兼领 万象国长阿弩遣其子曷蛇芃奉方物入谢 帝赐见问之曰尔国亦有文武为辅乎何与暹战惟 闻尔与昭巴忒皆是国亲此外何无人也对曰诸 将屡战无功或降暹或为所俘今在圆禛城 尚有武将一人而已 帝又问传国几何对曰五世 帝笑谓侍臣曰蛮貊无书世代亦不能识岂传国五 世而止邪令还其所献止收雄象十匹厚赐送回 乐凡蛮酋亦遣其弟曷蛇笔以方物进 帝曰此蛮自有贡例非万象谢恩者比谕又安赏劳 而却之 董理清查内务府张明讲阮若山奏上清查册 摘出官项亏损甚多刑部案拟监临主守黜 革者二十馀人 帝曰彼等不能慎官帑耳非侵亏也其加恩量减有 差 又安军流囚犯初束补为北城从善三四两队 从张文铭阮德润管派至是捕务稍简令撤 回又安先摘三十人发甘露道定蛮奇为兵 馀俟开年解京分往诸地方戍所 以尊室缘为次队长监守少师福郡公尊室演 祀事缘乃演四世次派孙也前者名曹冒尊 籍得承袭至是事觉勒回民籍以缘代之 帝以本年十一月恭遇 皇太后六旬大庆召嘉定总镇黎文悦来京祝嘏命 统制管理嘉定城弁兵阮文宣权摄嘉定城 印篆诸曹长陈日永黄文演郑春湛会同帮 办城务先是谕悦以夏末秋初八觐适因万 象与暹构兵复留之至是边防稍舒悦具以 情形八奏乃降旨宣召准以十月上旬起行 以免秋潦仍带标属八百人从 命礼部照吏兵二部册列诸城镇道大员有朱 圈者宣召之再行咨诸地方休致告假文武 官员从五品以上并黎族郑族监守等有情 愿来京者居期齐集随班称庆 召北城清葩宁平诸上司来京 谕之曰尔诸辖土司经受朝廷爵命正当以次诣阙 拜觐惟遐陬僻壤关塞云遥故何来不忍使之跋 涉念彼等皆王土王臣不比化外秉彝好德能无 瞻恋之忱今恭遇庆典听择每辖一二人展觐称 庆嗣有降旨宣召准轮派他名俾咸得次第观光 也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四十七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