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042 中华文库
卷四十一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 卷之四十二 圣祖仁皇帝寔录 |
► 卷四十三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四十二 圣祖仁皇帝寔录 丙戌明命七年冬十一月朔 帝御勤政殿皇子诸公及文武官员四品以上蒙赐 冬衣者八拜朝罢命赐之宴 准定嗣凡尊室例得照品支俸人员因咎得降 而品俸不及尊俸者给从尊俸若革职月只 给钱米各一著为令 改建忠节功臣庙先是命建开国功臣忠节功 臣二庙于中兴功臣正庙之左右有司以其 右有船厂水道乃于左后西向建忠节功臣 庙至是准礼部议塡其水道改建于右俾与 开国功臣庙左右相对其旧庙留为递年春 秋恩祀之所 建 南郊坛神厨文庙历代帝王庙与功臣三庙宰牲所 从前临期构以竹本至 是始用材料砖瓦为之 又移建 列庙宰牲所干京城内保和坊 原在西郭外 万春江岸 礼部属司有枚伯芳者玩慢不法部臣参之芳 挟怨诬诉部长阮春淑潘辉湜赃私鞫之无 状 帝曰未有好犯上而不好作乱者也此风渐不可长 命发甘露道充军 龙韬虎略二卫恋阙情殷弁兵自嘉定诣京者 六十馀人 帝谓兵部曰此兵前者班满愿留一百馀人朕念其 久离乡贯给限宁家面谕以限销日或来京或留 贯各从所愿不之彊今一起上京已六十馀诚可 嘉奖乃赏钱人各三缗续至者赏如之均补为侍 内银枪一二两队命阮文禄兼管准随锦衣 卫轮番上直 又安有铅矿镇臣煮以进 帝见其质轻浮命武库再煮亦弗成因谓群臣日前 此广南有一石矿初煮成铅再煮成银三煮成金 此物化自然非别有药炼之法也 初定刑名最殿赏罚例先是刑部奏上诸地方 刑名最殿册 帝览之谕曰赏罚劝惩国之大政是以虞书三载考 绩周官终岁计治皆所以作其怠而要其成也我 皇考世祖高皇帝慎罚敕法振刷百为准定听讼程 限严加训辞盖将使执法者不得延宕而能否有 所甄别也朕遹追 先志刑狱一事尤加意焉向来问刑诸衙门闲有未 能清理累经降旨严饬本欲案无积牍狱无滞囚 今据刑部奏册有限内完结者亦有限外尚留滞 者若不明示劝戒则敏干安所鼓励怠玩安所惩 创将至奸猾稽诛无辜连累其何以挽风动之休 底无刑之效乎其以此册付吏部查核当如何议 叙议罚之处妥议以闻至是吏部议上复令廷臣 覆议准定施行以明命八年正月朔为始 一 命 盗界限等讼及一切斩绞罪名限以三月完 结承审官一案逾一限者罚俸三月每月加 一等罪止降二级留二案以上并案议处罪 止降三级留户婚田土财产关殴等讼限以 二月一案逾一限罚俸三月每月加一等罪 止降三级留二案以上并案议处罪止降四 级调凌骂债钱胙分非违诸杂讼限以一月 一案逾一限罚俸三月每月加一等罪止降 四级调二案以上并案议处罪止革职如何 案自受理至完结日现在逾限而其中多有 新旧交代之处究其月分未至逾限者免议 何案原问官限内查究成招偶因离职转交 接办官报解者原问官照例议叙若接办淹 延以至逾限罪在椄办一县案解府究阅府 二十日解镇镇二十日解城城亦二十日阅 完按期会题毋得逾至二个月限外违者各 以官文书稽程律问拟一问刑诸衙门能于 限内完结者命盗及一切斩绞重案一案议 叙纪录一次四案加一级户婚田土财产斗 殴及军流徒等案二案议叙纪录一次八案 加一级馀杂讼四案议叙 纪录一次十六案加一级 广南广义有虫如白蚁如螳螂者集于禾禾尽 枯死营臣以闻 帝览奏谕日朕深为此一方忧之今当设坛禳祷雨 降则虫消或设法除捕或劝民补植以袪民害利 农功斯可矣 罢开宝阖宝例先是钦天监遵例蠲开宝阖宝 吉日进呈 帝曰历代之有封印开印以有司终岁勤劳于年周 暂许休假固其宜也若王者体天行健岂有停息 之日乎自今封印开印仍前蠲吉奏准施行至如 国宝临事行用其开阖之例罢之复准定嗣凡明 年恩诏以元旦日颁布用示居正体元之义 向例以开宝 日行用粘挂 帝又谕礼部曰兵凶器也而明年有出兵之例此非 盛世所宜行 先朝征伐之秋故有此事今天下向平当议改之可 也 京兵诸卫籍广南广义平定富安诸营镇到班 称病不赴伍者十之五六兵部以闻 帝谕曰兵者国之卫若容如此姑息则胥相观望渐 至玩愒将何以肃戎行此皆由诸地方官轻委吏 胥颟顸了事故也其传旨申饬嗣凡上班弁兵有 称病者必催到堂察验病重者派人确勘方得批 凭送部若仍前忽略严议不恕平定复奏请弁兵 更班以今腊进京来秋回贯定为常例 帝不允兵部请改以开年孟春朔为始 帝曰恶劳欲息人情之常士卒终岁勤劳及年周事 简少得休息复使之元日行役岂为政之体乎自 今弁兵就班当以正月初七日为始 准平定寨田征从公田税例 广南广义富安平和诸营镇米贵命营镇臣和 买沙糖粗蜜桂皮砂仁先发公本粟俟来夏 输之官 赠山西扶宁知县阮世吉为同知府山西有匪 渠黎仲连窃发于扶宁地辖园朗 社 名 民捕获 其党六人吉因往勘流民闻报即率寿老堡 兵械以归途过紫驼 社 名 林分匪突出攻夺其 囚吉为匪所害事闻 帝特令追赠加给恤钱五十缗连寻为官兵弋获诛 之 礼部尚书阮春淑以封赠百神事竣奏请设谢 神歌筵 帝许之因笑谓曰前者部臣获咎孽自己作于神何 尤尔等能一念清寅何咎之有 给锦衣常直六队银枪一二二队龙韬虎略二 卫弁兵衣袴 帝念冬天严冷诸卫队皆嘉定人不耐寒故特给之 复敕户部嗣凡锦衣常直六队银枪一二二 队率什有俸例者如有病故恤给一倍兵加 给钱三缗 象军掌奇阮廷䛱卒赐宋锦一枝钱三百缗 定祥飓风江行人船多沈溺者城臣以闻 帝令照海程风难例给与嗣以为例 以神策广武卫卫尉按守静嘉府城黎文肃领 宁平管道初陈光静自北城还过静嘉肃与 之语自陈年老才疏无以见知于 君上恋阙微忱不能自已光静为之奏 帝命召肃八见问其履历谓之日尔从事有年而膂 力尚健亦未多得因问地方逸犯已尽获否对曰 未 帝曰匪徒隐伏民庇之也有地方之责者能善于抚 字使民有亲上之心则盗贼民自捕耳寻有是命 起复阮祐仪为兵部郞中署宁平参协黄炯为 工部主事署郎中 帝与群臣论及理学曰圣人岂异于常人哉迹其所 为亦不过日用常行而已但能人欲净尽天理流 行便可做到圣人田地古语云士希贤贤希圣圣 希天岂非圣人可学而至邪又论及前代事日黎 郑之世冠履倒置君臣之分乖矣然郑所以不敢 取黎者以我 列圣南服肇基而黎之正朔未尝改故彼虽有僭窃 之心犹有所畏而不敢动耳且郑挟黎以号令天 下几二百年其法度无一可观彼岂不知立纪陈 经为后世法特自揣僭妄苟法度一立则上下之 分明既无以遂其私意而人得以议其后故也己 既不正安能正人是以盗贼蜂起皆以扶黎为名 无足怪也惟本朝得天下为甚正而北城狂狡犹 多啸聚其亦染郑之恶未殄而然乎又日国之大 事在祀与戎黎郑之世郊坛构屋以祀天地此何 典礼其不足征也明矣 以平顺记录段日元署户部右参知原永清该 簿黎大纲改授刑部右侍郞 命都统制潘文璻兼管内侯耆武成武诸卫 准象军署统制范文典黎文懽水军署统制阮 才能阮文幸同大臣轮班八直 以署太常寺少卿蔡允偦为南定督学青河知 县黎仕儅为海阳副督学 兴化沱北州土酋车文贰啸聚徒党拘禁差人 谋以州叛北城臣以闻 帝白贰反形已具不早扑灭将至蔓延乃谕令量派 城兵委镇臣管领及檄调诸州土目土兵剿 捕之 定武库诸局匠额以见数四千二百四十六人 为限有缺者募充之兵部奏言武库诸匠局 籍广南以内至平顺抹出者一千四百馀人 请凡属社民流散拣兵缺额者以之充塡馀 补为所在营镇奇兵其广南平定奇足干队 广义富安平和平顺奇足五队队各五十人 剩者放之回籍当差欠者增募 帝准如议行 山西镇守黎文进卒赐宋锦二枝钱三百缗复 以杜文茶为山西镇守茶陛辞 帝慰劳之曰尔前在山西朕念其年老久劳于外故 特召之今一方重镇未有其人尔其再往焉乃赐 之朝袍 改广平洞海库为广平仓广南升葩奠磐二库 为广南仓富安安和春台二库为富安仓平 和会安福安二库为平和仓又安麒麟仓为 又安仓河中仓为河葩仓仙李仓为演州仓 山南梂珠仓为山南仓 以前军中捷奇管奇张文信为侍内副卫尉仍 行管奇 南定海阳诸镇捕弁领兵巡捕土匪先兴管府 范公律与匪战于猗顿 总名属 神溪县 宁江管府阮 文凤与匪战于古庵 社名属 永赖县 皆失利弁兵死 伤者甚众事闻 帝命给阵亡该队人各钱四十缗队长二十缗兵丁 十缗对仗受伤该队队长人各十缗兵丁五 缗律凤以失误军机坐斩候 北城匪党多八民闲求索钱粮有宋舍耨富 二 社 名属海阳 炭山县 民不肯从执其党数人送于城城 臣以事闻 帝深嘉之赏钱二百缗谕城臣曰向来城辖小民多 有不通大义之人屡为棍匪所吓怵或暗赍盗粮 或匿盗不报甚至阴通关报为盗耳目以伺官兵 者虽云逼于盗而有此等弊究之是亦与盗同科 一旦事发岂能幸逃国法苟二社是效一力同心 于盗贼又何畏乎是既为乡党捍灾御患而复为 朝廷所奖赏则何惮而不为也可将此谕旨抄出 多分遍行传示俾知所趋避而醒懵迷则盗贼曰 少闾里日安而愚民亦免胁从之罪矣 山西永祥管府陈廷移领兵巡捕至白鹤闻匪 渠白文声潜聚于碧岱 社 名 即与城派弁兵会 剿获声诛之 帝亲制日出日中远近论以示侍臣曰世传有以日 出日中难孔子者夫此理易知岂以圣人而不能 对此乃后人讹传耳朕因阅大块全图臆其事而 为之说以俟明哲君子 命副卫尉阮良辉文书房编修阮知方武库郞 中阮登蕴尚茶院该队武文解等分乘瑞龙 威凤静波诸号船如下洲公务 广义奏言属镇六坚奇戍所自嘉隆年闲开垦 荒田六十馀亩常年收获亩留秧粟四十升 馀者登仓今请按度亩数分别等第起科征 之 帝谕曰国家税课原不以此加多况六坚奇兵素有 戍守之劳兼事耕作诚为可轸是以向例只据收 获之数量纳登仓盖欲听其安便而朕心犹以为 未也傥一登之税额则催科自有程限拖欠自有 章条此兵将来何堪供纳其以今年为始凡所辟 之田不拘亩篙等第但于夏秋谷熟据所得以其 半输仓使之得利其利而乐于农功也 召永清镇守阮廷普来京以前锋前卫卫尉阮 文瑾代之 十二月以礼部佥事何权协理广治营务 帝谓礼部曰权与黎珖皆以进士有名朕久欲用之 因病而未果今姑以司牧试之耳 授统兵该奇阮进暄之子阮进光为该队暄昔 从国公武性死节 帝追念之故录其子 兵部奏言江津桥渡之设亦是王政一事供役 者固不可阙而人数必须定有等差今按诸 城营镇额籍桥夫渡夫列为别并者多属繁 冗请由所在官酌随江势之广狭议定夫数 之多寡剩者抽回民籍当差 帝然之 罢小侯歌唱 向例园寝祠堂各所递年正旦端 阳春秋腊祭诸礼节前夕有小侯 女乐登歌至是 以其亵慢罢之 广义记录许德第卒赐钱三百缗 召前军副统劲捷十奇黄文言中军副统振定 十奇陈文禄来京改授侍中左一卫副卫尉 黄登慎为卫尉正三品衔领前军副统劲捷 十奇中一卫副卫尉黄文隐为卫尉正三品 衔领中军副统振定十奇 以原永清镇守阮廷普为掌奇统管中军振定 十奇侍中左一卫卫尉阮文议为掌奇统管 左军坚锐十奇侍内耆武卫卫尉邓有质为 掌奇统管后军威胜十奇 以神策广武卫卫尉黎交义为义武卫卫尉仍 按守静嘉府城兼管府事义武卫卫尉武文 信为广武卫卫尉 初定文武官员封赠衔谥礼部议奏自古封赠 之典广锡类以显其先厚饰终以奖其善殊 非分职设官之比而必于品衔之下印定官 名者也考之北朝历代会典所载文武品衔 各十八阶而不言应赠之职至其臣下之蒙 受赠职者多见于书良以每品阶衔一而官 职多须照加赠之职便塡著品衔非可以一 职画定故也我越交献相承代有沿革故黎 光顺保泰年间酌定封赠阶级凡推恩其先 武阶逊一级文阶逊二级本身封赠视现授 品职各加一级今请照向例文武官员蒙得 封赠父母各逊二级本身加赠各进一级按 其品衔塡写诰敕再谥以易名远法周道从 前谥号未经准定动辄奏请尚属尘渎而部 臣临期酌拟亦难免爱憎瞻徇之嫌谨按读 礼所载谥法酌定自正一品至从九品谥字 各一其有勋猷卓迈奉特赐者不在此例 帝准如议行之 文阶衔式正一品特进荣禄大夫硱 下并称 柱国 瓢姓公 从一品荣禄大夫柱 国正二品资善大夫正治上卿 以下并称 某姓侯 从 二品中奉大夫正治卿正三品嘉议大夫资 治卿从三品中议大夫资治少卿正四品中 顺大夫赞治尹从四品朝列大夫赞治少尹 正五品奉议大夫修政庶尹 以下并称 某姓府君 从五 品奉诚大夫协政庶少尹正六品承务郎从 六品文林郎正七品微仕郎从七品征仕佐 郞正八品修职郎从八品修职佐郞正九品 登仕郞从九品登仕佐郎武阶衔式正一品 特进壮武将军社左柱国 以下并称 某姓公 从一品壮 武将军柱国正二品严威将军上护军 以下 并称 某姓 侯 从二品雄威将军护军正三品英勇将 军轻车都尉从三品奋勇将军轻车尉正四 品明义都尉亲军校从四品信义都尉副亲 军校正五品武功都尉护军校 以下并称 某姓府君 从 五品建功都尉副护军校正六品壮节佐骑 尉步军校从六品劲节佐骑副步军校正七 品效忠骑尉从七品效忠佐骑尉正八品忠 信校尉从八品忠信佐校尉正九品效力校 尉从九品效力佐校尉文阶谥号正一品文 谊从一品文懿正二品庄亮从二品庄凯正 三品宪穆从三品宪静正四品端谨从四品 端谅正五品端直从五品端慎正六品敦雅 从六品敦肃正七品敦简从七品敦敬正八 品恭允从八品恭悫正九品恭茂从九品恭 朴武阶谥号正一品武毅从一品武格正二 品忠烈从二品忠奋正三品萸肃从三品英 迈正四品壮翼从四品壮义正五品壮锐从 五品壮显正六品雄劲从六品雄节正七品 雄果从七品雄敢正八品勇坚从八品勇懋 正九品勇励从九品勇敏文武命妇品级 不分 正从 品夫人二品夫人三品淑人四品恭 人五品宜人六品安人七品 安人八品孺人九品孺人 礼部右参知兼管翰林院潘辉湜奏言历代命 官俱用文诰之辞诚所以重君命而荣仕路 也稽诸北朝典例凡文武除授自正一品至 从五品并称诰授自正六品至从九品并称 敕授其文式正一品起六句中十四句结六 句二品起六句中十二句结六句三品起六 句中十句结六句四五品起四句中八句结 四句六七品起四句中六句结四句八九品 起二句中四句结二句请撰定为十二式文 义皆可通用以便遵循 帝命吏部详阅行之 南定土匪潘伯鑅与其党阮幸 伪称掌 右军 纠众五 千馀人侵扰海阳先明宜阳诸县又连结清 匪抢夺洋外与官军抗镇守阮登暄讨之不 能克北城臣遣卫尉领水军四翼奇阮文丰 管领兵船剿捕随以事闻 帝谕之曰鑅已纠成大伙当早除之阮登暄武文亲 等皆带重兵不曾痛剿使彼得来去自由何也其 传旨在行水陆诸将弁自正副统管十奇镇守管 府以下有临阵退缩奔溃者听于军门斩首示众 巡捕大员有托故逡巡畏盗避盗即槛车送京究 治其征剿事宜闲日一奏关要者立奏天队京兵 不日亦抵城矣又谕兵部曰朕自委张福邓统管 北城弁兵以来不能整饰戎行一遇㭪务举措忙 张毫无妙策故所派将弁所至无功以此酿成大 盗张福邓其降四级调用再褫去冠服即束装减 从来京候旨阮有慎专阃大员不能加心筹办降 二级留阮登暄革留仍准领兵效力赎罪 加副都统制领又安镇守张文铭前锋都统制 衔专管北城弁兵协同协总镇阮有慎处分 军务铭陛辞 帝赐之雄象一 谕曰此象乃朕居青宫日 皇考世祖高皇帝所赐也雄壮无比朕最珍之今特 以赐卿傥有用处奏捷必矣又赐尚方剑一曰北 城自黎质专阃以来徒事姑息故兵势不振今尔 衔命北戍凡兵政一以委之自管奇以下临阵退 缩者毋惜此剑复诫之曰国家养兵以备有用平 居切不可私役傥有营筑电堡雇民为之勿动劳 兵力可也乃命前锋中卫副卫尉黄文李耆武卫 副卫尉张文葩龙鞱卫副卫尉陈文祐虎略 卫卫尉武文偸率诸卫弁兵一千馀象四匹 随往北城留戍复派花名册员子百四十人 隶从差遣革员枚嘉纲阮文礼均发往北城 军前效力 以前军副将阮文孝为神策左营副都统制领 又安镇守 准清葩参协阮公著加侍郞衔权办北城刑曹 又安参协阮德润加侍郞衔权办北城兵曹 均支从三品俸从阮有慎张文铭参赞戎务 其又安属兵 原囚犯 束补 准德润带往差派效力 以锦衣该队阮文美为虎威前卫副卫尉率卫 兵戍清葩虎威中卫卫尉阮春副卫尉黎文 留讨率卫兵戍乂安其原戍虎威右卫班直左 卫俟张文铭至随往北戍 命清葩管奇武文好管兵船四艘又安管奇张 文信管兵船十四艘速往海阳从范文理阮 文丰捕务 帝谕北城臣曰海阳匪党屡抏官兵势必关通别伙 滋事分我兵力可量派南兵一千清乂神策兵一 千守护大城其南定山南海阳北宁山西诸镇各 派能员一二兵五六百兴化兵三四百闲以南兵 清又兵守护镇城馀巡捕官兵悉撤回仍委贤能 得力如统管十奇范文理者带领兵象火器分道 会剿海阳大伙此贼既除则别伙不攻自破矣乃 派出神机炮手一百人赍石机鸟枪三百谕 以柢城日由城臣量留二十人守护火器馀 即委能员带领火车炮三过山炮三十速赴 阮登暄军次帮办其为枪分给后保雄勇诸 卫又谕令遍告此处地方如有为匪胁从悔 罪投诚者均准放释伙内有能檎获最要犯 潘伯铄阮幸或斩首来献者免其前罪再赏 白金三百两官军民众能捕获斩获赏亦如 之馀诸要犯亦格外从优赏给 初定内外诸衙汇修绅弁履历册例 递年四月 期各缮奏 册甲乙丙三本由吏部奉纳吏部会同兵部 派委司员考比详确甲本年号之下二部堂 官均署名押用部印专办司员亦挨次署名 手押记字乙丙二本只列专员字记押用部 篆为志吏部仍将甲本具题候宝奉守 其乙本录送兵部丙本录送原衙留照 南定督学蔡允偦上封事三条一曰置社仓以 备荒歉二曰兴地利以厚民生三日明教化 以正民俗 帝谓礼部曰蔡允偦所陈皆是国家善政所当次第 举行以此输忠诚堪嘉奖第其中尚有一二未周 之处俟后酌量调剂施行之 刑部右参知武德通初在北城刑曹办事多错 降至五级吏部议请革 帝特降为工部郞中寻以山南人阮惟敞从伪杀人 之案查究不明事发乃令先革职下刑部鞫 而问之 四改归合州蛮獠三桶 桶烂桶 睹桶针 从广平管辖六桶 桶某桶堪桶谷散 桶唱桶茫桶栏杆 仍名峒驿峒从又安管辖 准定税例随在征纳 三桶岁征纹布一四黄 螺二斤六桶岁征纹布 二匹黄 蜡四斤 以明命八年为始三桶地去乂安稍 远蛮酋愿就近隶千广平营臣为之请许之 以清葩雷阳县属寿春府兼理其原设府县吏 役择其堪事者置为府吏剩者勒还民 改广平正里大关门为武胜关 翰林承旨范廷琥以安南志乌州近录书进赏 银十两帛五匹 准定自今在京例得俸饷人员每到岁周如愿 先领次年一期钱米者听之 命象军演象阵诸军演枪炮 召兴化镇守黎文册广安镇守黎福厚来京以 神策定武卫卫尉潘伯奉为兴化镇守选锋 后卫卫尉阮登庆为广安镇守工部郞中黎 道广为广安参协 以神策卫尉阮文幸为侍中右二卫卫尉阮文 寿为侍内龙武后卫卫尉副卫尉宋曰持为 明武卫卫尉该队潘交严为副卫尉侍内虎 威后卫该奇张文葩为耆武副卫尉该队阮 文改为神策班直左卫副卫尉 嘉定米贱命城臣和买十万方以备支给俸饷 罢平和平安道管道平安隶平和府辖既有府 员统摄故罢之 召署宣光协镇范嘉赐来京以清葩协镇阮有 凤为宣光协镇兵部侍郎邓文添为清葩协 镇 定中外文武职官班次 如同品三四员照所加 之级多者居上少者次 之无加级者又次之其获咎降留者亦计所 降之级少者居同品之次多者又次之如原 品陞署别衔者虽带降亦居原 品之上奏折画题照依此例 以工部右侍郞黎文德为兵部右侍郎 授武文情为高平镇守情权署镇务以敏干称 故特授之 海阳镇守革留阮登暄管领水步弁兵进剿土 匪兵至古斋 社名属 宜阳县 闻匪船泊于涂山分遣 后胜管奇阮文从中振副管奇阮文选率兵 船九艘守三江口雄拒二卫卫尉吴文成后 保一卫该奇阮文辉左捷副管奇阮文但右 胜副管奇阮光广率兵船十八艘守古斋江 登暄率兵象巡截陆路匪乘夜突入三江口 攻夺兵船一艘从选退却辉自古斋以兵船 接应匪乃引去明日匪船复来拒战从选先 走匪乘胜薄古斋江登暄迟回不即赴援吴 文成与该队阮文炉皆力战死弁兵死者八 十馀人馀皆奔溃船艘炮械尽为匪所夺登 暄以事报城辞多讳饰城臣据报以闻且言 业令失事弁兵从范文理作前部效力赎罪 帝谕之曰弁兵三百馀殆难处以极刑复遇多事之 秋使之效力尚属可解若阮文从等有该管之责 而临阵奔溃当按其情罪较重者即于军前斩首 示众岂可一槩放释使作前驱此辈敢必复出死 力为朝廷杀贼乎其馀复何惮而不偾事乎此一 著诚为用兵之失算见事之昧机也其犯弁阮文 从等即解城按问仍派能员疾往地方桉其寔状 以奏及奏上 帝降谕曰登暄前以革员在潜邸日弃瑕录用不数 年擢至掌奇国家破格用人于彼不为不厚所当 感发天良矢诚宣力乃地方偶遭不静在城既委 以水陆大队却不审量机宜督令吴文成进剿而 他反退缩不援以致偾事复文饰指败为功自朕 阅之已了然若观火矣顷者犹念一失或期桑楡 故使之带罪效力今乃半筹莫展尚何望乎阮登 暄其革职并交查拟案成阮文从阮文选皆斩决 阮登暄阮文但阮光广并坐斩候阵亡吴文 成赠掌奇阮文炉赠该奇该队加恤钱人四 十缗队长人二十缗兵丁十缗贼平后 帝追念古斋之役谕礼部曰日者土匪滋扰吴文成 阮文炉等孤军无援皆能见危致命遂至一团体 魄飘落风涛令人倍加惋悼其令地方官备办牲 牢纸繈在城派侍郎一员前赴江次赐祭一坛再 于其地营建虚墓正中吴文成墓前左阮文炉墓 均用砖灰砌筑馀弁兵八十馀人分列土墓于两 旁仍建石碣一镌刻阵亡将士之墓等字工竣日 再备礼招祭用慰潜馨 匪党纠船百馀艘出没于涂山直葛 社 名 帝闻之谕北城臣曰贼只从水路滋事不敢登陆当 由水剿捕方早收功在城所派水师将七十艘近 复派清又船数十艘想会剿亦足集事惟嫌节正 隆冬北风盛发京派水师势必尚需旬日其速拨 民船十五六桨阔四五尺可容数十人者百馀艘 酌加高天涂以朱漆配以南兵多备火器如散弹 火球火箭喷筒者声言京兵从清葩宁平江路来 仍委能员管领以进及檄广安量拨民船分道截 御我之步兵则分派沿海冲要处与水兵合剿要 使匪不能登陆氽食其范文理阮文丰战船可拣 精锐大队直𢭏涂山贼巢必能立早扑灭矣其凛 遵之朕伫望捷音也理等进至涂山匪闻风散逸 奏入 帝谕城臣促令进剿及增派兵象邀截之 帝谓统制阮文智日黎质为国勲臣朕委以大阃而 兵势不振无人为朕明言者质死后朕始知之何 也智对曰人臣既为君上所宠用谁敢复言 如臣愚昧幸蒙眷注虽有百弊谅亦无人敢 斥岂但一黎质哉 帝又曰张福邓专管北城弁兵而兵事废弛亦无可 观者智对日邓固不能兵今张文铭此行未必其 能服军情也何则为管帅者平日刻削士卒 使无以仰事俯育则彼将救急不暇又何暇 顾捕务哉是以临阵对敌每为乌合之众所 挫而兵势至于不振者良以此也 帝谓侍臣曰今隆冬寒洌北戍之兵跋涉劳止朕欲 为之祈晴更念节当耕稼或至妨农人君一心其 劳瘁有如此乎 山西匪渠黎文邦纠党千馀扰掠立石县辖永 祥管府陈廷移亲率兵民二百遇匪战于大 侣 社 名 俘斩三十馀人邦窜走收获械仗甚众 帝闻而嘉之曰移以少敌众捕务诚为出色即授后 军卫尉仍领管府事赏在行兵民钱五百缗 赐奠磐公普随班朝贺所得罚俸三年改为二 年分四年抵岁给半俸以资用 摘又安德寿府清漳真禄二县隶英山府德寿 旧统辖六县 罗山香山天禄 宜春清漳真禄 而英山止二县 南塘 兴元 多寡不均 帝命镇臣协同京派杜福盛详阅地势而分隶之又 择道里适均移建二府府莅 德寿旧莅在罗 山安湖社移千 安中社英山旧莅在南 塘香榄社移于红染村 山西协镇阮有保卒赐钱二百缗 山西北宁海阳三镇啬雨 荫授望阁功臣属内该奇衢文廉之孙衢文成 总戎该奇阮文雪之孙阮文东为恩骑尉 掌奇管雄勇卫杜千审卒审北戍捕务有功 帝悯之赐宋锦一枝布帛各五匹钱二百缗 以兵部佥事张明讲署兵部侍郎刑部佥事申 文惟署刑部侍郞翰林承旨范廷琥署国子 监祭酒琥上表辞不许 定官给兵器损弊处分例 凡限内损弊卫至百 件队至二十件以上 掌领大员及正副管卫率队各罚俸六月卫 五十一件队十一件以上各罚三月卫十件 队三件以上掌领免 罚管卫率队罚二月 先是例定官给兵器五 年一修补至是兵部文书房会核诸军兵器 有未及年限而损弊者掌领至率队各坐罚 因敕嗣凡限内有损弊者罚如例再责之赔 平和七册蛮 制庄廊炉罗万陆 云阿仁椅遵椅楝 来输蜡税并以 方物献 象四匹象 牙四对 初镇臣阮文桂等委人分 往诸蛮招诱莫不听命惟魔蛰惧不敢出遣 其侄魔锺与诸蛮酋二十馀人率部落以从 既至镇臣以闻 帝谓户部曰蛮人悔罪输诚情亦可原国法已伸所 当怀之以德乃令镇臣款以酒食慰谕遣之归其 逋欠蜡税并免 定中外旗台张旗例 凡递年在京恭过 圣寿 万寿元旦端阳四大节与朔里及奉 大驾出人挂正黄羽䌷大旗常朝及看戏日挂正黄 南䌷小旗常日挂正黄布小旗备遇大风雨 及忌日免挂诸城营镇道府县镇海奠海定 海各台恭遇四大节及奉 大驾巡幸并挂正黄南䌷大旗朔壆日常日并挂正 黄布小旗旗长广各有差在京各项旗酌量 奏请补给在外大旗三年一换朔 望小旗年一换常日小旗月一换 申定考核催科足欠例户部奏言催科之法所 以备考成办功过必稽其在职年月之久近 察其应征正数之多少甄别科拟方足以示 劝惩向来清查课其督征催徴经徴者槩以 三年内欠数总而科之其中或有始终其事 或有在职一年半年而一律同科恐未为公 平之常典请嗣凡诸城营镇道府县总督征 催征经征诸员人课内如有陞授改调或归 休革故接办者各据原办年分月分催科足 欠之数以次转详所在上司留为档案 总而 县县 而府道府道而营镇镇而城何 营镇无属城者由同事留照 到清查课视 此考核分别定拟 帝从之 兴化协镇陈文通坐革职先是文盘州知州岑 因壮冗滥土民赃银至三百九十馀两查已 首服而纵之不禁壮遂逃至是事发通以始 终查办照重犯失禁例问革原镇守黎文册 参协苏文晃一是武弁一因公出册降为该 奇勒令休致晃降一级留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四十二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