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013 中华文库
卷十二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 卷之十三 圣祖仁皇帝寔录 |
► 卷十四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十三 圣祖仁皇帝寔录 壬午明命三年 清道光 二年 春正月丁未朔 车驾至京师谒 皇仁殿复诣 慈寿宫庆安乃御勤政殿 皇长子及留京大臣阮文仁等拜复命 壬子以邦交礼成祗告 列庙 皇仁殿 癸丑设大朝仪于太和殿下诏布告中外 诏日王者敬天法祖所以凝骏命保鸿禧而垂永久 也恭惟我 皇考世祖高皇帝平一区宇王奠舆图深惟天下至 计修厥邦好肆朕光承 大统祗绍 前庥仰投艰遗大于厥躬思继志述事之为孝用是 恪遵成典有事邦交命驾北巡前已宣谕臣庶知 悉至十二月十九日大礼告成二十日辰刻朕即 回銮今年元旦卯刻抵京此次清使将命前来凡 事一从我国礼自始至终雍容揖逊用能早完钜 典聿伸大孝再一路朕躬暨扈从大小官兵并获 康健寔赖 天祖垂慈暨我 皇考遗泽馀威之所致也兹已蠲吉于初六日虔谢 列庙 皇仁殿本日颁诏天下於戏讲信修睦载稽有道之 谟图大宅中尚衍无疆之福 准定自今诏文粘挂敷文楼者畿内三县知县 率耆老乡绅齐集于楼前瞻拜 赏随驾侍卫大臣阮德川陈文能尊室曎武曰 宝及侍中侍内管卫等白金衣袴有差侍中 侍内弁兵先至者优给钱文赐宁家一月后 至者宁家二十日 置 御宝于中和殿何例玺宝置勤政殿 帝谕尚宝卿曰我 皇考建中和殿寔比大明干清宫乃天子起居之正 殿也可将御宝等颗尊置于殿正中如有用宝天 学士协同尚宝文书房奏明得旨后内监捧诣勤 政殿印用讫即封锁尊置如故其锁钥仍由尚宝 执掌永著为令 甲寅 帝禫服 元青绉纱春秋巾无饰黪绢交领 衣表白绢素绢裳无缘蓝机黑靴 诣 皇仁殿行禫祭礼 世庙成 正楹前楹各九闲二厦左右方堂二庭前正 中显临阁三层左骏烈门上为钟楼右丰功 门上为鼓楼前设左右从祀两庑周垣门五 前曰庙门左日启迪门右日果成门后左日 显佑门后右曰为佑 门丰功后改粜功 礼部上 升庙仪注 帝曰礼有赐福胙一节朕思此乃我 皇考万年定宅大吉喜事而锡景福延鸿祚以与我 也此节朕当敬谨跪捧福酒加额一叩饮尽用答 我 皇考所赐大福也 乙卯 帝率群臣奉 世祖高皇帝 高皇后神主升庙奉 圣位安于皇仁殿 定 列庙飨祀礼例正旦节春秋二 飨 帝诣 太庙端阳节夏冬二 飨诣 世庙祫 飨今年诣 太庙明年诣 世庙行礼 肇庙 兴庙命皇子皇亲摄祭朔望并命皇子皇亲行礼 戊午春 飨 壬戌 帝御太和殿以升 庙礼成颁诏中外 诏日朕惟圣人设教果孝以敦人伦王者飨亲假庙 用昭尊祀故诗颂歌乎右飨而礼典重于升禋洪 惟我 皇考世祖高皇帝体备三才躬罗万善殷忧验云雷 启圣山风海醴效灵徯苏同家室迎师箪食壶浆 恐后养晦迹而兆谋布德运渊谟而讨贼复仇创 业中兴兼高光之勋烈开疆拓土混翼轸之提封 敕 天命于惟几惟康建皇极于无偏无党制礼作乐善 美冠乎百王立纪陈经典则垂于万世溯四十馀 载深仁厚泽巍巍振古有光贻亿万斯年伟烈鸿 谟荡荡与 天同大朕祗承付托剧切哀恫翼室萦怀欲酬恩而 罔极钧台继体思嗣服以惟艰适服制之既终正 庙庭之新建式昭旷典载举隆仪谨蠲本月初三日 祗告 列庙 皇仁殿初九日亲率群臣恭奉 皇考世祖开天弘道立纪垂统神文圣武峻德隆功 至仁大孝高皇帝神主升 庙奉 皇妣承天佐圣厚德慈仁简恭齐孝翼正顺元高皇 后神主合祀九霄之陟降如临万禩之显承无射丕 彰懿榘宜沛隆霑所有恩典凡八条 一去年北巡 随驾诸公皇 子钦派留京皇子各赏银五十两蟒缎一匹湖绉 一匹纱一匹笔墨各一匣砚一方笺纸一卷一充 侍卫大臣留京大臣随驾文武正二品以上及嘉 定北城正副总镇各加一级一随驾文武从二品 至从三品各给纪录一次一诸城营镇历代帝王 庙文庙会同庙及在祀与神祇者各致祭一坛一 广德广治广平是年庸缗蠲十之六广南平顺藩 安边和蠲十之五一北城十一镇准依前旨蠲是 年庸缗十之五一是年县贡学生一人嗣后递年 府贡一人由国子监臣覆核能备四场者汇册奏 闻给与廪饩遇会试监臣再核奏准同乡贡八试 如有文学不通者勒回责令府县塡补一封赠文 武官员父母礼部即遵前诏查明除犯十恶 及诸罪名不应封赠外其馀汇奏候旨封赠 於戏 黼构升馨殷祀对焄蒿于 九庙金樽祝嘏 灵光齐悠久于二仪肇禋迄用有成我后人受兹保 佑敛福亶惟敷锡尔万姓式克钦承 掌营休致阮龙八觐赏衣服及钱二百缗 征北城清又清平弁兵四千二百馀人来京 修文庙 帝尝谓礼部日书籍所以广见闻今士学浅陋书少 故也可令祭酒司业按在监书籍未备者奏请颁 给以资训习 命北城岁买糯粟一千斛输京嗣以为例 准定自今 郊祀从坛八皇子皇亲分献四坛 左一右一 左二右二 文武大 臣分献四坛 左三右三 左四右四 太庙五飨左右八案皇子皇亲分献四案 左一右一 左二右二 文武大臣分献四案 左三右三 左四右四 礼部先期请 旨分派其不预分献者按班陪祀若无故旷 废纠参之 丁卯 帝御中和殿谕群臣曰曩者朕以正殿东廊光明堂 为倚庐朝夕寝兴服制于兹三年犹一日也今 升庙大礼告成朕御正殿以协宅中图大之义群臣 皆称贺 命宫城涂黄色为紫禁城 遣监城副使杜福盛往甘露道相度自钓鳌 社 名 江至哀牢图山川形势以进 帝令传谕属蛮七册傞长曰尔等世供职贡二百馀 年亦是朝廷藩辅凡属版章要明疆理以为制治 保邦之具耳勿可惊疑所遣者皆已优赏不劳尔 等供亿也 清福建庠生王坤元如台湾考士因风泊于沱 㶞命赐衣服钱米陆送归国坤元愿由海程 许之加给白金一百两 议以中兴功臣从祀 世庙 帝谕群臣曰兹奉 皇考世祖高皇帝升庙万年永飨礼有从祀朕思中 兴以来追随攀附如尊室旻尊室晪尊室晖武性 吴从周五人之外功烈彪炳者尚多卿等宜详查 诸亲勋功臣其有始终竭节勋劳卓越者备列功 状议奏候朕裁定用答殊勋昭祀典 遣使如暹以广义该簿阮金追充正使侍茶该 赠佛王桂三斤纱统 奇吴文忠充副使 䌷绢帛各一百匹 辛未阅兵 以兵部佥事黎棠英权办广义该簿事 礼部奏言诸地方历代帝王庙有一代而庙建 二三所者有一辖而奉祀二三代者请于春 祭后诸辖各合祀一坛 帝谕令历代每朝各致祭一坛惟郑氏不在其列 更部奏上文武天臣加级册 帝谓郑怀德曰加级之典所以寓劝惩如有怠惰或 不称职者一槩与之非劝惩意也命廷臣覆议礼 部范登兴黎仝里等竟以办事错误不得预 复谕令吏兵二部汇列随驾文武大小官员 并北城绅弁预充邦交事者下廷议举职者 赏不举职者罚 以副卫尉武文情管侍内龙武营左卫 命广平清葩募立燕户 人岁纳燕 税八两 免其身税因 定燕户船例 凡燕户丁数四十人以上造海 船十二艘三十人以上八艘二 十人以上五艘十人以上二艘船横五尺至 六尺九寸由所在官给牌依例纳税其差役 并免不及十人 者不在此例 命户部尚书阮有慎管理钦天监 礼部议上大朝常朝仪注准以二月十五日设 朝为始 月朔望设大朝初五初十二十二十 五等日设常朝其大朝日有司陈设 卤簿大朝仪于太和殿 帝御九龙冠黄袍玉带皇子皇亲文武百官各具大 朝冠服随班朝拜常朝日设常朝仪于勤政 殿 帝御九龙唐巾明黄交领衣金龙补子皇子皇亲文 武四品以上各具常朝冠民朝拜奉宣上殿 赐坐赐茶诸衙 门有事者以奏 增给内务府未八流书吏月饷 月给人各钱一 缗五陌米一万 谕之曰朕念尔等俸薄不足养廉今既格外恩施各 须勉励若尚存贪贿及不勤职守者加等罪之 清葩捕弁弋获匪渠黎文聪于农贡诛之 命礼部遴择小侯各队谁是年高知音乐者管 率小侯女队演习娴熟候奉升歌 命广德拨民匠煅煮各色琉璃瓦 二月万象遣使至乂安表请追上 进香礼 帝以国孝全吉免之赐国王及其使银币遣之还万 象又请许芒属缚钦征峒驿同税乃命佥事 武日长往会又安镇臣传集缚钦峒驿究其 事缚钦首言前闻峒驿隶乐凡业为肥主铺 所使擅索其税今自知非例请罪适甘露道 破冰昌㯲二册亦为破曷蛇笔 万象国 王之子 差人 勒令受税事闻 帝谕万象国王日峒驿为我边氓著在典籍缚钦既 知罪姑从宽宥至如甘露蛮册乃我朝臣属供输 税例二百馀年从无外邦索供之事破曷蛇笔何 敢乃尔惟念一番冒犯亦予涵容王其严戢彼等 嗣宜遵法纪守疆界母得妄为以长荷朕安劝庶 邦之福又令传谕广治营臣通饬甘露七册傞长 俾咸知之 初阅选北城五镇 山南上下海阳山西京北 各一场怀德府附山西场 命 总镇黎质管领阅选印务户部参知阮公捷 太常寺卿黎仝里又安协镇吴伯仁山南上 协镇武春谨平定该簿黄文权等分往奉行 公捷等去年随驾留千北城办理选事 帝念其在外日久赐白金各一百两谕之日尔等皆 朕亲选勉矢公忠用称再四丁宁至意今所赐亦 足养廉若贪墨为心自甘污浊纵不思涓埃报答 独不顾自己身家乎凡此负恩无耻之徒朕断必 立赐重辟以绝苞苴谕到日当置之座右凛遵母 忽又谕黎质日民政一初事宜从简务期革弊兴 利可也有京北府吏蛮金灿山南下镇司阮廷锦 者要索民钱质立斩示众仍以事闻 帝是之及总册上丁多胜数 五镇怀德府丁数庚辰 年十九万二百二十六 人辛巳年十八万九十二百七十一人 是年选簿十九万三千八百十七人 赏黎 质公捷等各加一级蟒缎一匹质八丝缎二 匹公捷等各一匹诸镇府县交吏部议叙镇 臣阮文孝黎公理黎文进陈千载阮金榜刘 铨各赏纪录二次铨榜以稍最加赏银各三 十两帛各十匹知府知县该案知簿参论各 赏纪录一次书吏该总陞授寔授有差惟怀 德宣抚使潘德光不举职夺六月俸吏部以 议奏详明赏银三十两 户部奏言北城初行阅选其老饶饶疾老项残 疾请照广平以内例定老项残疾身税视壮 项之半老饶饶疾并免从之 嘉定城臣奏言迩来城辖彊窃之案多是漏籍 穷民业令诸镇凡社民单续民丁虽多著为 穷雇项并听批准勿拘以十丁一穷之例去 年自八月至十二月始续民凡得一万六千 一百五十五人 壮丁一万二千四百三十六 人穷雇三千七百十九人 请免其年身税 帝可共奏复敕自今年以后穷雇有成产业即将为 壮军民项生理未遂者仍免 北城臣奏言山西国威府莅设在凤池地势窄 狭请移于中瑞爽垲之地许之 凤池中瑞俱 社名属丹凤 县 丙戌祀 天地于南郊奉 世祖高皇帝升配 辛卯 帝御太和殿受贺下诏布告中外 诏曰朕惟易称殷荐昭事隆飨帝之果仪诗颂我将 升歆表尊亲之达孝盖陈教必先于报本而严父 莫大于配天洪惟我 皇考世祖高皇帝恺悌为纲聪明作则山海钟灵毓 秀符周王启大之英姿旅成同德一心光夏后复 仇之伟略屯造经承六坎渊谟动在万全收徂相 庆于室家民惟戴旧敌忾争趋于矢石士与同仇 赫钺旄而取彼凶残扫氛曀而恢我疆宇 庙社市朝建设贲一初粉饰之规模典章礼乐修明 贻万世遵承之基绪励治不遑干朝昃持盈罔忽 于几康缅惟 帝范之昭垂克昌厥后亶协乾元之健运峻极于天 朕仰荷 燕诒祗承 鸿业殷祀体成周钜典尊后稷而亲文王果荐昭嗣 德孝思奉 皇考以对 太祖粤稽盛轨载举隆仪谨蠲本月初六日命官祗 告 天地 宗庙社稷初十日合祀 天地于南郊恭奉 皇考世祖开天弘道立纪垂统神文圣武峻德隆功 至仁大孝高皇帝神位升配以兹年壬午为始其樽 爵祀仪一依 太祖嘉裕皇帝配位著成会典垂诸无穷玉瓒升禋 率育歌夫 帝命瑶坛颂嘏保佑荷于 天申既茂栄徽用霑惠渥所有恩典凡八条 一诸公 皇弟皇 子在京文武五品以上赐宴赉一次一内外文四 品武三品以上给纪录一次一北巡回銮所经城 营镇道应得赐祭神祇再赐祭一坛一直隶四营 耆老年一百以上者赐银三两帛一匹九十以上 者银二两布一匹八十以上者银一两布一四七 十以上者布一匹一明命二年以前投卷在国子 监考课高等者祭酒司业传集出题面试限取中 一百名分为优平次三项汇册由礼部题达准为 监生给予钱米有差一明命二年以前官员因公 里误罚俸处分者凖与宽免一休致官员曾著有 军功兹回贯休养而无期亲以上养赡者准就近 呈明城营镇官核寔为之代题给赐钱米一广治 富安平和平顺定祥永清河仙清平诸营镇道垃 准增置督学诸城营镇每府置正七品教授一每 县置正八品训导一以 开导学生用弘文治 於戏纯不已与天作对配 高明悠久以同流监在兹裕祉无疆仰陟降昭明 之不远克诚常享予一人思继序不忘敛福用敷 尔有众其承庥无斁 癸巳 帝谒 基圣陵甲午谒 瑞圣陵 天授陵 命户部郞中张承辉率诸部司清查嘉定及平 定富安平和平顺诸镇 以翰林院侍读学士黄文盛为户部佥事 免诰敕印写钱 向例职官散阶及未八流凡给 予诰凭俱纳印写钱吏部尚宝 侍书及守护金宝诸 弁兵相分至是罢之 改海阳上洪府为平江府下洪府为宁江府复 改山西三多府为永祥府 清葩协镇黄文演以病请免且言十七年来久 弃坟墓幸得归里一省则病自安 帝曰岂有归里而必其病之安无病明矣不许因谓 吏部曰大小职官以病告有出于至情者亦有因 事退托者不可以不辨也 改定供奉 山陵司品秩郞中秩正五品 旧正 四品 司务秩正七品 旧 正 八 品 书吏秩正九品 旧从 九品 暹罗船长黄宜有因风泊于平定乞贳官钱二 千缗米五百方 帝准廷议许之 绍化公昣府属阮登归等诈称侍卫夜捉人赌 博因拒殴知县武文淑广德营臣以奏命斩 之公惶恐请罪 帝日知公诚朴但过于姑息故为群小所弄耳其府 属该队黎文得坐杖革 丁酉文庙春祭 帝亲诣行礼谕礼部曰朕即位之初常欲躬亲释奠 少伸景仰念犹在祥中未便举行今国事全吉恭 诣行礼凡祭品祭器并要精洁分献陪祀百官各 敬谨其事用称朕尊师重道至意 广南广治久不雨田禾多损命营臣勘奏量蠲 其租 工部书吏阮笔等假造印信单凭冒领库粮事 觉 帝谕刑部曰辇毂之下敢尔妄行不惮则平日肆横 可知朕断不为姑息之仁以致恶党效尤遗累良 善即命斩之东市敕嗣凡假造诸衙印信之案有 干军国重事兵机钱粮者照此科断 缓伪号钱之禁嘉隆年闲有诏自丁丑至辛已 五年姑听行用壬午以后禁止至是户部覆 奏 帝谕之曰国家一令之出要在必行今禁限既销则 伪钱在民皆为无用之物念彼小民钱文无几而 遽尔壅滞不行朝夕饔飧必至匮乏姑假一年内 凡有伪号铜钱悉以输税愿换纳者抵给制钱 伪 铜 钱二文换制钱一文铅 钱三文换制钱一文 至来年即止民闲市肆贸 易禁如限 改司奉一队为左祠祭司司奉二队为右祠祭 司 砌筑京城左面 长五百六十 六丈五尺 命神策前营都统 制阮文云董其役赏诸军钱六万七千九百 馀缗 帝谕群臣曰京师为天下根本我 皇考世祖高皇帝武功耆定之初首建都城渐次兴 筑所以威镇诸夏遗我子孙万世之基惟左面土 城未施砖石朕祗承鸿业廑以敷贲前功为念方 今国家闲暇正可及此经营以为固国保民之本 其令如式砌筑之寻以春水尚寒兵丁江中取沙 艰劳可悯特命于沙洲上摊取没民禾蔬者 给其直又定工作程限 日出起工日八停 工风雨亦听权止 派 太医驻工所病者以官药疗之及工竣赏官 兵工匠钱五万二千二百馀缗董理阮文云 以下至率队各赏五月俸钱纪录一次医生 亦按其功状分最殿定赏罚 筑兴化镇城城在竹批 社名属 三农县 旧制卑狭 帝初北巡令监城往相其地因而增广之至是命中 军统管十奇阮克峻董北城诸军一千五百 人应役城外民居亭宇当迁者给之钱城成 监修专办人等各加赏俸钱纪录 北城匪渠武廷六伪称中匡军营阮世锺伪称 山南上道统领纠聚徒党扰掠山西山南上 下闲屡与官兵抗拒十数年来民不胜害会 应和管府阮文贵领兵巡捕遇世锺于彰德 匪兵二百馀而贵兵仅八十众寡不敌贵力 战手刃数贼死于阵城臣闻报分兵追缉世 锺遂窜于天本与廷六会城臣密令南真土 豪杜有力以计诱至其家擒之又遣掌奇吴 文永管兵象捕匪党于慈山俘斩甚众事闻 帝以黎质动合机宜降谕嘉奖授杜有力该奇赐正 五品冠服钱二千缗银一百两有力子侄三 人并授正队长从镇差派吴文永赏加军功 一级弁兵赏钱二百缗管府阮文贵赠左军 泰武卫卫尉赐宋锦一枝恤银二十两诛廷 六世锺传其首于诸镇世锺之父阮嘉璠 前 黎 进 士 以不知情获免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之十三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