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未完成,一部分的原作内容还未录入。请尽量协助。
卷六十八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
卷之六十九 宪祖章皇帝寔录
卷七十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六十九 宪祖章皇帝寔录 千未绍治七年夏六月朔戊申 帝诣 世庙以玉玺庆成告又命皇子皇亲分诣 列庙以事昭告礼成赏臣工金磬金银钱有差百官 因请设大朝仪上表称贺 帝亲制谕文示之曰黄帝世黄龙负图中有玺章文 曰天王符玺玺者天王印也故古制帝王之玺者 六而宝者八汉仪天子传国玺及八宝皆以玉为 之神宝以镇中国藏而不用唐刻玉玺曰皇天景 命有德者昌又有宝书为承天天宝宋造皇帝躬 膺天命之宝又有范围天地幽赞神明保合太和 万寿无疆宝篆明为二十四清为二十五宝玺相 传一代有一代之制然总皆宝玺并行永传于世 者也鸿惟我国家 上苍眷祐长发其祥有秩斯祜我 太祖嘉裕皇帝诞膺天命以抚方夏德参圜榘功肇 邦家 圣圣相承乾乾健运我 显宗孝明皇帝特制国朝永镇金宝颁行天下征信 臣民弘仁惠之虞创道德之囿阐累洽之基垂重 熙之祚我 皇祖世祖高皇帝 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中兴兼开创之艰难至宝集大 勋之涉历天命所在九州影从神器有归万方底 定合车书于南北一侯尉于东西弘济苍生其益 多再造区夏其功大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修明礼乐静 济天人制治保邦设官釐政柏以一德振刷百为 赫濯武威定两圻之方略典章文物成百世之治 规九鼎铭功万邦成绩尊藏金宝永奠瑶图长荷 天休钦传国宝正符古语称 圣人作万物睹神灵滋百宝用此其效矣我天南昌 大熙隆亿万载厐鸿之世运者也朕奉若 天命抚绥四方谟烈显承 祖考付畀绍庭不匮永言孝惠幸而庶绩咸熙全荷 克遵成宪绍治六年丙午值朕四袠寿祺惩奢养 俭三复彝章天下臣民外藩诸国咸孚视听共所 闻知然而秉彝恒性一念尊亲山海来宾共球述 职辰有得良玉纯善最为天颗谅是和阗昆冈之 所出也爰命有司琢就成玺本年鸠工告竣度得 方三寸一分是为平准高自重台连蟠龙纽通得 三寸二分总其方高是为成规乃天成地平之象 也详阅其玺坚刚纯粹温润光辉信是美玉精璆 诚罕见之物而洵为国宝也因念刻金为宝镌玉 为玺锡命诸侯颁布天下皆用永传为世瑞者矣 迺蠲吉以春三月望朕亲举大祀请命于 天地相佑邦基之无疆祗谒子 祖考挚扶国祚之有永请镌其玺文曰大南受天永 命传国玺于以彰启佑之光前于以示昭垂之裕 后兹万寿节玉玺告成乾符征瑞金门协庆震宿 凝禧正征荡定西陲暹腊畏威怀德协应丰登南 亩黎庶饱熙饫仁庆节来而寿旦成武功定而文 德致益显 昊天保佑 列圣垂庥谨以本月朔命整备仪文朕亲捧玉玺祗 告于 列祖庙尊藏于干成宫并传国宝而兼隆衍无疆之 大历服我之百世子孙当思开创之最难益凛守 成之弗易深图作述懋勉继承原慎始以要终可 持盈而保泰庶永守于丕丕基而久传于万万世 猗欤庥哉今庆成天礼欢洽舆情皇子亲藩群公 百执合辞具折连名会衔恳请设朝奉表庆贺以 扬懿铄于熙朝而表盛仪于昭代朕重念扬休国 庆共慰群情礼所宜然事皆妥善然朕正在忧勤 之际用期致治兴平思惟惕励之辰永迓民康国 泰此次臣工所请设朝上表庆贺已鉴肫诚了其 设大朝仪御太和殿百官宣表称贺等款均著免 之以省繁文者也著将此谕分作三通各珍藏于 干成殿之宝玺所及丙阁史馆再抄录颁给中外 诸衙大员谨守俾知国家鸿庆于亿年 社稷崇禧于万代者也 颁十成诗于诸地方先是玉玺庆成西陲奏凯 适北圻诸省奏报夏禾丰收 帝因赋诗十章以志其事 其一赋得玉玺十成征吉 瑞瑶图万世应嘉祥其二 赋得天和辰若繁荣遂其三赋得地利年丰 富庶彰其四赋得河顺乡村欣案堵其五赋 得海恬舟楫乐徜徉其六赋得抡才考绩森 贤辅其七赋得感化来宾抚腊羌其八赋得 保定武功清远裔其九赋得振兴文治御群 方其十赋得民康户籍增蕃盛国泰邦基永 久 长 复总题一首 详 圣制诗四 集 命录送诸地方俾咸知之 通政副使充办阁务黎真有罪免先是 帝御制八好诗章挨次题咏真率以私意㪅改章句 次第事觉 帝恶其专辄欺慢命痛杖一百革职发铸炮场效赎 录镇西功诸将晋爵有差 谕之曰今者高蛮来庭武功告蒇西征将士奏凯班 师各已厚加赏赐矣因念镇西边务朝廷注措历 已多年将士徂征迄兹三载懋功者懋赏必须旗 常纪绩带砺覃恩方昭异数先王之制分土惟三 列爵惟五爵之高下视乎功之巨细以为之等差 安西忠武将武交解身膺重寄力疾视师置边境 于无虞屈人兵于不战专征安远振服暹蛮厥功 大矣晋封为安远伯安西智勇将阮知方初膺阃 寄阅历疆场一鼓而平铁垒重围以迫乌东遂使 蛮酋夺魄远裔归心允也文臣壮哉武烈可封为 壮烈子安西谋略将尹蕴身当前队首建头功破 通平拔栅蒭进泳隆迫乌东皆能出奇制胜绥边 靖远出力居多可封为绥靖子安西俊健将阮黄 出自戎行历从征剿前江鏖战贾勇熊桓腊地进 攻身先虎旅茂建平戎之绩询称健武之臣可封 为武舍子总统剿捕军务黎文富久膺方面之寄 节次征调均能接济虽乌东出马功渐垂成而能 会办宁辑动中窾会效忠宣力亦属可嘉可封为 永忠男原领兵今陞掌卫权掌龙武营印务张进 掌卫权掌耆武营印务胡厚掌卫护理安江提督 关防黎廷理平定领兵承恩尉陈知安江领兵黎 员嘉定领兵雄勇将阮公闲等或始终从征或节 次续派皆身先士卒奋勇何前震雷霆之军声扫 清狼塞鼓熊罴之士气永慑龙荒勋劳亦略相等 可封张进武勇男胡厚平甸男黎廷理胜功男陈 知安羌男黎员坚勇男阮公间智胜男定祥领兵 阮创通平泳碧以及栅蒭之战预有军功可荫一 子锦衣千户署掌卫权掌京城提督尊室懋嘉定 署副领兵段光密虽非始终其事然皆预从军次 颇有微劳均予寔授越十日 驾幸保定宫大劳西征将士 谕曰武功告蒇闿泽覃敷虽今年事体与常年有闲 但念将士宣劳积年在外所当肆设嘉筵用孚同 乐其自将军参赞一伯三子七男以至率队各于 宫前武卫厢赐食一次加赏纪录金磬金钱釡帮 指大银钱各有差武交解阮黄胡厚皆以撄病不 预命赐代宴银钱加赏垂缨金银钱及参桂 各项派太医分往调治之阮知方家有老亲 准假限十日回贯省视加赐尚方庆直人参 三枝是日随驾皇子皇亲文武廷臣及驾前 宿卫部阁院寺佐贰员人各于文直廨赏给 锦缎荷包翌日命户礼兵三部大臣传旨西 征凯奏京兵悉集干将军厂大劳赐食赏赉 帑锾诸军连曰拜赐欢欣鼓舞皆呼万岁又 传谕广治广南广义平定富安庆和平顺边 和嘉定定祥永隆安江河仙凡十三省弁兵 预从征者各于省城齐集赐食一次寻敕吏 兵二部自今征西诸将官衔省著安西二字 免南圻诸省民勇身缗有差 谕曰曩因镇西土民自作弗靖官兵分道进剿永隆 定祥安江嘉定边和等省催拨乡勇或派往军次 以厚兵力或仍留在省以备征调事出权宜非获 已也近者暹目乞和蛮酋请罪在次捕务稍简即 已放回生业目今高蛮来庭边疆绥靖西征将帅 先已饮至策勋各色弁兵亦已厚加宴劳甲洗天 河正兵民共乐息肩之曰尔乡勇等弃耒耜而就 干戈邑之彊子也此番催拨日期虽属无几而程 途往返亦有微劳所当量加恩格俾得均霑其本 年身缗分为十成就次者免十之七留省者免十 之五督抚布按各宜善体而行要名寔相符以期 泽逮下究 初铸神威服远大将军铜炮九辆 第一辆重一 万三百十二 斤八两第二辆重一万二百二十二斤十二 两第三辆重一万三百八十九斤六两第四 辆重一万三百八十斤十两第五辆重一万 四百九十五斤第六辆重一万五百九斤第 七辆重一万七百六斤零第八辆重一万五 百十斤第九辆重一万五百四斤计共重九 万三千八百二十九斤四两其炮长八尺六 寸炮圆大五尺二寸一分炮心长七尺二寸 炮口阔四 寸二分 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上将军铜炮 三位 第一位重一万四千五百六十馀斤第 二位重一万四千五百四十馀斤第三 位重一万四千五百二十馀斤计铜重四万 三千六百二十馀斤炮身均皆长十尺四寸 炮心长八尺九寸四分炮圆大五 尺四寸八分炮口径四寸七分 谕曰镇西边务朝廷节经注措剿抚兼施王师所至 大振天声暹目质知力屈求成蛮裔诧螉暾束身 归命称臣奉贡永列职方从此边鄙廓清相安无 事寔惟仰赖 庙社声灵皇威震薄之所致也经下诏西征将士奏 凯班师饮至策勋大告武成矣因思古者克敌必 名诸器以示后世不忘武功商旄周钺汉剑唐弓 器虽不同其示无忘则一也昔我 皇祖世祖高皇帝宣昭 圣武创造 穹图嘉隆大定之后经命铸造神威无敌上将军铜 炮九辆明命年间奉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命铸保国安民天将军炮三辆皆 登之大厦永纪 皇灵今朕光承 前烈载缵武功允宜仿古而行昭垂来许著太史敬 谨蠲吉有司鸠工起办择阳春山地间旷者为炮 场先铸大项铜炮九辆敕赐为神威服远大将军 增铸上项铜炮三位敕赐为保大定功安民和众 上将军一初起铸工程最重大著以署掌卫权掌 雄锐营印务阮俊工部右侍郞尊室全董其事户 兵工三部及都察院各派所属郞中科道妥干者 一人会同监工监督等如式起铸三部诸大臣亦 以辰往来看督所役工匠准其加价雇拨以及应 工炮场外建望楼俟几暇朕将命驾临视焉 领定安总督邓文添奏言辖下各府每府原派 管奇一率队三拣兵二十募兵一百从府驻 守日下地方宁帖均无所事请每府改派拣 兵率队一兵丁五十由各府知府员管辖原 派管奇等员撤回省伍再属辖原设六堡派 兵驻守徒糜兵饷且为行人往来之梗其弁 翰山泮二堡均接夹要处请仍旧防守馀独 步辽东渭赖宁格四堡原派弁兵各撤回省 伍许之 砌嘉定试场 广南广平河静不雨禾谷歉收命各勘寔登报 及奏上广南广平是年正供及上年欠粟均 听折纳钱文惟河静一辖积瘼末苏是年应 征之数展缓二年自绍治五年以前积欠者 并蠲免 河内堤溃 青廉青威公堤 富川维先休堤 人畜多垫溺命支出 粟米赈粜之复遣给事中范春桂驰往会办 北宁私堤溃决一段宁平亦水涨田禾被浸 潝命随势疏导之初堤溃所在官皆分别降 革既合龙各开复加赏应役兵民 增设侍卫处大臣侍卫原设统管侍卫大臣一 管领侍卫大臣二至是以事务殷繁增设统 掌侍卫大臣一统管侍卫大臣管领侍卫大 臣各二其忠武将安远伯武交解仍充统掌 侍卫大臣礼部尚书林维浃仍充管领侍卫 大臣再以京畿水师都统永忠男黎文富充 统管侍卫大臣使部左参知阮德活陞署吏 部尚书充管领侍卫天臣原领吏部尚书武 春谨以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管理吏部事 务仍充史馆总裁兼管国子监另制东阁大 学士关防佩牌给之 以户部右侍郞尊室常陞署户部左参知光禄 寺卿黎善治改授通政司副使仍办理户部 事务潘辉泳寔授光禄寺卿仍办理礼部事 务宁平按察范伯迢调补又安按察使礼部 郞中武敏调补宁平按察使署户部郞中陈 玉琰补授礼部郞中翰林院待讲学士充史 馆编修武功度陞署户部郞中 吏部右侍郞黎克让免以原平定布政潘㒂调 补吏部右侍郞让前在嘉定私委属吏专征 水利税销没税钱一千缗让密令偿之至是 事发让革职交议后案上让无关通情节起 复主事 以河内布政使阮久长调补户部右侍郞充办 内阁事务詹事府少詹事办理刑部事务王 有光陞署河内布政使 以嘉定按察黎光原调署平顺按察使永隆按 察阮巴调补嘉定按察使平顺按察尊室政 调补永隆按察使光原以嘉定妻贯疏请回 避故有是命 授武智为左保二卫副卫尉仍充协领侍卫直 班以隶神机营震武卫副卫尉潘柏陞署羽 林营右一卫副卫尉 定腊民通商条例 谕曰高蛮世为朝廷臣仆久蒙封殖之恩从前蛮国 私船均得与汉民往来通商惟盐米乃民用所需 故特设有此禁明命年间蛮国偶为暹罗侵扰食 用无以取资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仁推一视不忍此一方民独自向 隅准宽弛前禁汉土商船并得带将米盐贸易用 使蛮国人民咸有资仰迺者暹虏煽诱王民自作 弗靖经谕南圻六省严戢所辖商户不得载将盐 米私与贸易仍准于安江西宁地头各设交易场 俾土民往来通市以收抚之此乃权辰制宜不得 不然也嗣而蛮国苦暹之虐怀我之仁土目则投 诚请援土民则挈眷来归于是命将出师随机剿 抚诚以彰我天讨绥彼边氓原非利其王地也今 诧螉蟙遣使输诚称臣奉贡一番区处谅彼国人 已无不得其所矣惟念蛮民甫经完集生理未裕 兹准得与汉民仍旧通商亦是通财裕民之道惟 蛮国地势广漠则汉民潜来商卖或有从中滋弊 而游手游食之辈窥见蛮国林陇多岐易于逃避 不免群来聚寓以图苟免兵徭所当明示约禁以 防其奸乃命安河总督尹蕴安江巡抚高有翼等 议定条例行之由是汉王复通商如故 凡蛮 民等 听得仍旧与汉民通商其汉民往南荣行商 者由所在省臣领凭限满回纳若何人故意 淹留即按贯究治再由安江省照会高蛮国 王如汉民尚有留居团结者拏交惩办仍俟 一二年后再详定条 禁并酌定商人税例 有土目名高名计等六 人挈室投安江省臣请给以月粮 帝日饩廪以称事也无其事而有其食可乎彼既投 来即以闲旷地居之使各勤身耕作自食其力人 聚而地辟岂不两便仰食于官虚糜且难继不可 也但边臣既以为请姑量与之米二百方 南定美禄舒池二县私堤溃数日合龙总督邓 文添始以事八奏为工部所参 帝白部参是也河防关民生利病虽私堤赤卫农一 著也本年河水逾常朕先为有河地方忧之即已 训饬丁宁欲其悉力保固不谓所在官视常懈弛 当其末溃不能先事预防及其既溃又不即飞章 八奏差池失误府县之罪也地方大吏之过也虽 日下已能出力抢护及早合龙被潦之民家屋畜 产不至如河内切害但经此潦后竆丁贫户不无 拮据情形省臣亲履目击所当分别次甚运将钱 米赈给之前所办不合加恩免其处分谕既发会 北宁折至言河水降杀二三尺矣 帝大喜曰北宁如此河内南定宁平可知也朕为吾 民幸之 帝留意文籍博览古今虽在禁中未尝释卷每日视 朝奏事皋辄与诸儒臣讲论经义 谓太学士张登桂日外书云神农有诗歌卿曾捡见 否对曰未也 帝曰此说朕常疑之夫舜皋赓歌三百篇之权舆也 以帝尧文章仅闻有尧戒一篇况又在唐虞之前 乎此必后世好事者为之犹医书称黄帝之言许 行为神农之说类耳又 谓内阁曰河清有二说拾遗记云千年一清庆瑞图 云五百年一清何说为是古人纪日必以干支相 配或单举之有明文否历书十二直其法起于何 代武范启对曰百家书肆其说互有异同臣等俗 学不足以及此以经考之孟子曰五百年王 者兴其历叙帝王道统由尧至汤由汤至文 王皆五百年窃意庆瑞图所言盖有所本岁 日之纪干支并举尚书春秋皆然惟礼记月 令其日甲乙诗小雅吉日维戊之类单以干 言十二直之说未详所始然汉书赵充国传 王莽传已有直平直成之语窃疑此法当在 东周之末秦汉之间 帝曰黄河清圣人生言其理耳一千半千亦举其天 数如此若尧舜禹之君臣文武周之父子同堂并 世何必以年数拘乎干支名义汉律历志及淮南 子详矣干干也支枝也天以五制地以六节五六 者天地之合也并举正也单举互文耳近世陈沈 烱创六甲体全用天干不用地支而野鹤占法又 犯解交钦州处治 制造钦差关防钦差公干关防 各长一寸八分 横一寸三分 京派查办关防京派查议关防钦派办事关 防京派钦办关防钦派会办关防 各长一寸 五分横一 寸三 釐 均用牙质 申定高平折纳土银省臣疏言属辖土银原非 所产只据清商带来贸易辖民换买纳税节 经详验只得七成零若仍旧征收则专办人 等不免赔偿嗣凡辖民输纳土银请定为七 成每精银一两准纳土银一两四钱三分庶 得妥便下户部覆议高平应纳土银自绍治 四年以前均得八成惟五年至兹即是七成 则银质日就减色出于清商之弄巧原非辖 民采办得来今若只要得八成银则输纳之 期人民不免稍形拮据其高平所纳土银请 依原例定为八成银每十两抵精银八两如 有七成银请亦听其输纳每精银一两照收 土银一两四钱二分零折除税额从之 咸顺辖民陈龙有雇人逃去其母吓诈不遂诬 龙打死知府阮伯迓酷讯龙诬服案拟绞候 其后雇者还署抚阮登蕴以闻 帝讶之曰人命至重生死攸关向来刑狱一事朕每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问刑衙门宜加心 审慎可也不谓化日光天之下鬼魅尚敢如此弄 形傥此辰将陈龙问决则无辜者岂不衘冤地下 乎复命登蕴复查龙得释而诬告者反坐伯迓坐 革 命左军都统府都统宁乐子阮进林兼管龙武 营印篆 召广治署领兵黄里平定领兵陈知清化按察 陈践诚安江署布政陈文瑑山西署布政陈 光钟来京充为南北直左右畿南北圻钦点 册并冠服收交有司存贮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六十九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