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62 中华文库
卷六十一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 卷之六十二 宪祖章皇帝寔录 |
► 卷六十三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六十二 宪祖章皇帝寔录 丙午绍治六年冬十一月廷臣上法司是年秋审 册 凡四百三 十五犯 帝加心披阅凡应死者皆停句命姑照案监禁馀减 发省释者一百九十六人 帝谓丙阁臣曰朕御制文有总论一篇历考北朝自 外纪至清世次国号及治乱兴衰无所不载令初 学读之便见天略可多印给督学教训诸学舍以 资肄习即命付梓 丙戌冬至节命皇亲各诣 庙殿摄祭乐设而不作其丙庭宴赐御前上寿之例 均停免惟颁赐新火准如例行 富安省臣派委属员恭递礼品来京代永火舍 二国行进香礼以二国使臣祝庆甫回故也 赐皇亲廷臣及文自员外科道侍读武自协管 亭侯清又桂有差复赐文武天臣西洋目镜 辰京城多有盗发 帝闻之召问承天府臣黎谦光阮公著等曰近闻京 城内多有偸盗窃发虽府第亦无所忌辇毂之下 犹且如是况远外民家者乎且盘诘奸细尔等分 事宜严饬所属设法巡拏以杜奸风若坐视仍然 其责安在著等对曰城内民家多是侨寓经已盘 诘而查捡为难 帝曰著落之处自有长目管朿若勒令探拏敢有徇 纵窝贮者罪之捉获者赏之则谁敢不尽心彼既 不容谁敢为盗何难之有复 谕羽林营统管枚公言曰京城之内羽林禁兵按分 巡防迩来恶棍濳行偸窃此风渐不可长尔宜加 心督饬缉捕务获以绝恶茤 承天辖下有劫发事闻权掌京城提督尊室懋 府尹黎谦光府丞阮公著各先行降级勒限 缉拏既而谦光与县臣黎登擢督率兵民弋 获劫党八人赏谦光飞龙大银钱干枚登擢 三枚懋等所降之级并予开复在行兵民普 赏钱一百缗 修补 列庙祀器 礼部奏言开年正旦端阳万寿三大节请循例 设朝仪于太和殿百官各具朝服伫候由部 寄奏候旨至次年从吉如递年仪 帝谕之曰明堂朝觐王会共球乃朝廷昭物昭文之 钜典而臣子瞻云就曰之至情典礼不可暂旷况 今年恭遇国孝朕于宫中自行三年之制在廷臣 工只系从服而已部臣参酌拟请亦属有理惟圣 人制礼一期再期固应以渐而从吉然㷀㷀永慕 一念哀恫自朕视之三年犹一日也当此服制未 除遽已御殿受贺于心安乎嘉隆明命年闲著有 成规朕仰遵家法俯徇轝情须从中斟酌以合情 礼之正兹准定绍治七八两年凡端阳正旦万寿 三大节有司循例于太和殿陈设天朝仪仗仍免 其朝贺是日朕御勤政殿或文明殿准皇子皇孙 皇亲文武百官及诸地方委员各具盛服按班参 拜用示君臣共庆之意庶于情礼不妨比之常年 虽有不同而视之常日则已稍别亦足以昭吉庆 而舒下忱至如在外地方行宫朝拜及委员祝嘏 均准依例行 以宁陵日期布告中外 谕曰本年九月十八日奉我 皇祖妣大行仁宣慈庆福寿康宁太皇太后 仙驭升遐攀号莫逮朕追怀 欲德景仰 慈庥深惟功高者其报大恩远者其礼隆爰考定丧 仪凡事一循礼制经谕令尊人府会同诸亲公廷 臣式稽彝典撰述鸿称蠲以本月二十日吉辰朕 亲奉 金用 金宝恭上徽号礼成后另行颁诏布告天下以示予 一人孝奉之诚用慰尔万姓尊亲之款迺者仰遵 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成命于 顺山预择万年大吉地萃山川之秀气迩陟降之灵 光仍命有司营建宝宅众工就緖早告厥成谨诹 吉祗告 列庙以今冬十二月初二日奉于 几筵预告启期初六日行启奠礼初七日奉 灵驾进发初九日奉宁 天授右陵循用九虞二十三日行卒哭礼㷀㷀永慕 哀痛何穷念尔臣庶久蒙我国家锡类之仁共沐 我 皇祖妣敷釐之贶慕慈素悃盖合千万人而一心即 远有期谅在亿兆姓之同感者也其遵之 追夺宣光副领兵阮登庆告身登庆父登永原 受伪中尉年前冒开幸预封典至是事发庆 已死追夺告凭及父母赠敕 定安护督范惟贞请改著南定田籍 帝曰额籍已成今若一番更改则吏役因縁为奸转 生多事譬犹纵饿虎以搏群羊诚非吾民乏利乃 命戸部议准凡各项田土均仍旧额惟洲王 成田无分秋夏者听随处明著 巴川郡公绵宿夜出城外嬉游为管家觉举命 刑部究问则皆由副司匠陈文朋夤缘纳女 引诱为非也 帝怒夺绵宿二年俸复命锦衣锁拏文朋押就诸皇 亲门首枷号各三月限满挞八十赤棍革职 发工所苦差再 谕亲台转饬皇子皇亲俾各严惩戚眷勿听匪人致 干愆尤徒累盛德 海西土目一称旻知 名 肺 一称捷妑低 名 卞 诣镇西 军次炮台情乞归投且云彼等均属海西府 人递年暹虏索收该府土人每丁受纳豆蔻 八斤今期递纳欠数暹目经捉土目八名监 收致彼土目土民惊惶相与挈眷奔逃彼等 穿林取路濳就军次归投以资生理镇西军 次大臣武文解等以闻 帝谕之曰诸大臣察果土目真心向顺宜量行给与 衣袴示劝仍细加盘诘务得虏中虚寔应奏者附 叙八奏应咨者具事咨部以悉边情武交解等又 将派人前往乌东提将分设之款开示诧螉 撴及质知领会质知哀请愿得诧螉墩诸侄 一家团聚以闻 帝谕之曰质知素怀狡狯居心叵测乞和之款经一 年来往往设款要求军次以事具题朝廷重念兵 民皆已曲从所请兹又将团聚之款甘言哀请往 来分办延引日期以俟风水之便则其情伪尚未 可知况量地分设之款彼纵有藉辞要请断不可 委曲从他若徇所请则将来与战与和未免费一 番筹画且向来谕示诸大臣有云一应战守事宜 亦须先事筹办有云制胜方法尤当加意熟筹又 批示战和二字要合机宜再四丁宁不一而足乃 节次折奏只有增筑垒堡徒为自卫之谋至如战 之一字或云傥彼敢有萌心反复到此再行熟筹 奏办或云非大用兵力不可而于彼己情形制胜 方略了无一言提及却是何意夫彼如能顺吾分 设之款则和局可成是亦好事如战则将何以应 之今现在南圻六省之精兵并平顺以北三次派 戊之劲兵以此兵力均能制彼之死命诸大臣责 隆阃寄其试筹之毋俟临辰忙错贻误不细要须 先机节节算到以保万全必胜可也寻复 谕曰质知自败回乌东之后求和之款先起在彼乃 迟回延引恳假限期一以探我势之寔虚一以观 蛮情之向背以为从中取便焉耳若我势彊而蛮 民又不为之驱使不免掉尾乞怜寻旧好矣我随 机剿守而蛮土之情既怨暹之虐又鄙暹之不足 恃傥有天军进剿自相率而投归似此彼己之形 彊弱之势与夫蛮情之向背谅已了然在目则战 和之局权操在我又何每事委曲致为彼窥见其 浅深乎况不战而屈人兵将使人屈服于我岂有 我屈于人乎诸大臣责隆阃寄凡事须存国体仍 先立不可犯之势以杜绝虏人窥伺之心俟到满 十一月期若彼一有露出败和正面必须随方剿 办一面飞章八奏便凭指授以合机宜庶不负所 寄矣 谕准派京兵省兵前往南圻各省换戍抵省日留二 十日休暇所在省员各行查照何卫奇应派往镇 西安江者放凭前往更换其绍治四年旧戍各卫 奇弁兵准各回原戍由省放回原伍以均劳逸已 而镇西军次奏言嘉定省系是雄藩亦当加 兵镇压业先摘出四年旧戍之虎威中卫弁 兵二百二十员名放回原戍伊省休暇请俟 开正由伊省放凭回伍休息 帝许之 谕谴镇西军次武交解等曰朕详加披览筹拟边事 密奏一折其中千言万语不过欲将玉云藩目等 軰捧交与彼而已此外别无筹算昨者称他嘱及 名暾诸侄之款已料定卿等所办将欲藉以蛮獠 团聚分设为难希图了事摘出批示千里外了在 目前今果然矣又何劳许多筹拟为哉且责重边 陲所当谋深虑远若如此做何不于议和之始一 并说明必待请得名墩之母又请得名墩妾女之 后方行提及动为彼所诳诱愈八愈深则许久驻 兵注措所办果何事乎夫质知狡狯节次尝言之 矣诸大臣夫岂不知其要请名墩之母之妾女则 彼虏出头讲话或委暹目往来通说既已获遂其 心而于修表奉贡及恳请团聚之款只委之蛮目 数名前来讲说彼虏且作一局外傍观以探我有 无顺听将以为耸诱蛮人之计其居心积虑最为 狡矣诸大臣漠不以此关怀犹称为情辞恭顺何 不思延引经一年来曾博得几多恭顺而遽以为 信乎夫求和之款先起在彼而彼之得已多惟分 居一款系是国体攸关存此名义今复尽输与他 将来他又要我以必封名炖付之镇西总辖连及 开广七山则军次将欲朝廷委曲从之可乎况腊 蛮事势在质知为之主使名墩不得自由乃诸大 臣不曾向质知问何日退回暹国得便官兵抽撤 方为和议得成如质知必欲名墩一门团聚同管 蛮民则名墩玉云同为蛮长将作如何称呼以为 同管蛮民之号叛暹之名高名先等暹人有无尚 存追怨投我之名蜓蛮酋可能不复怀嫌其团聚 即听名嫩居在乌东玉云居在南荣互相往来抑 一同居住而同得团聚之后能必保其无疑贰生 衅者乎凡此数者不有交订明白而汲汲以团聚 为请惟恐拂彼蛮虏之心则其所见赤左矣安知 其许他团聚之后不复托以别款要请乎朕料分 居之款名暾不无顺从惟质知窥见军次往往委 曲从他欲尽将规措腊蛮恩皆已出致复借蛮人 以此借口耳乃诸天臣不此之虑却欲回护其辞 以为若自我一向分居彼必心怀观望边事未必 早清则向来每事从他其果已早清否乎况今乘 累胜之威尚存如此意见傥曰后彼复生心反复 到此声罪致讨岂不又动兴兵革者乎兹即将等 款派人向质知当面诘问分明索取文字为凭如 他顺听则和局可成如其不然则背约惹争其曲 在彼则宜饬我师徒修我戈矛整顿边防徐图进 取之计使他无敢邀求自然气沮矣 镇西军次武文解阮知方等以暹约居期遣人 往海西详问以窥其意质知具言他已续词 回暹料月内可以如约解等犹未之信因奏 言彼若果违约请以次月分道天举直𢭏乌 东以净边尘 帝壮其请谕之曰诸大臣先机筹拟随机进取诚制 胜之一要著也惟行兵之道必先观夫天辰地利 人和方可易于为力夫彼果克践前言纳民称款 则和局可成固好如其不然势必至于用兵先将 大江以南一带地方招抚土人绝彼饷运土人虽 愚然久厌暹虐我若明示祸福势必相率投归因 而乘之亦一机会但须以蛮攻蛮更为得算宜拣 取从军可堪差派如木息帘突等带多少土民先 往招诱我兵随即为之声应见可而进自可易以 收功矣惟兵机移步换形未便遽行印定要详审 事势动静合宜以我之逸待彼之劳劳逸之势殊 即胜负之机决矣 暹目质知自以月限近销而暹书及诸汉民未 见交到深以失信为惧委令暹目一名蛮目 三名诣军次恳请先许名暾委人恭递品仪 就军次看阅并遴委王目上 京称臣奉贡何日暹长交到汉民然后奉纳军 次大臣武交解等以为彼经恳假月期今复 委人来言或者事由暹酋阻碍惟彼既请先 行奉贡然后交民不妨听其所请具事以闻 帝可其奏 以太医院右院判阮意陞署副御医医正段公 銮陞授右院判 承天府左泽源蛮民闻国孝拣采梓木由府臣 以献 帝嘉其好义赏蛮民干人洋花布衣纹布袴各二飞 龙大银钱二十枚小银钱三十枚命京尹遴 派干员赍往颁给宣示朝廷德意 安江按察陈文豫请安折言巴川静边二府地 多间旷请凡广平以南诸省案拟发兵人等 与江省杖徒苦差等犯均分交二堡员管束 开垦闲田下戸刑二部议奏皆言为兵人等 本无根脚况囚徒苦差各有年限与为兵者 不同若一槩发兵耒必无逃亡之弊再自富 安以北至广治庆和以南至南圻六省案处 发兵原已酌随远近具有例定岂可一槩分 交二堡兹请自庆和以南案处发兵及南圻 六省漏寓兵丁与干案逋逃出首者其官犯 仍留安江随事差派馀由省分交巴川静边 二府堡员照领凡情愿出力垦田者量给耕 牛田器使之开垦仍加心管东傥有逃亡其 管率等员每至年底亦照发兵逋逃处分例 议处馀如徒囚苦差请各照案充配与夫富 安以北至广平各省案处发兵者均照依向 例办理俾有分别从之 辛丑上 大行仁宣慈庆福寿康宁太皇太后尊谥曰 顺天兴圣光裕化基仁宣慈庆德泽元功高皇后初 帝谕尊人府诸公文武廷臣曰自古帝王孝奉其于 尊亲之礼必有懿号鸿称昭示万世典至钜也钦 惟我 皇祖妣大行太皇太后齐日得天顺干配地弘济艰 难功曰高矣庆裕昌源德曰厚矣祎衣奠荐隆于 孝也琚瑀端型笃于恭也鸡鸣起化昭其勤也蚕 缫躬亲昭其俭也博爱群生慈之著也覃恩六合 惠之闿也谓天盖高欲酬恩而罔极如地之厚宜 述德于无疆可稽查典例议谥以闻及议上 帝从之命官告 庙殿及寿国公祠陈族祠是日亲率群臣诣 儿筵以册宝进 册曰臣闻有天下之大德必受天下之天名故尊名 之典著于经而述德之文垂诸策钦惟 皇祖妣大行仁宣慈庆福寿康宁太皇太后含弘表 欲齐媚嗣徽德协坤元翊 圣功于兴夏祥呈神玺受 帝命于生商垂裕之光施干社稷始基之化式于邦 家仁能博爱而圣善周闻慈以疑和而福寿隆贵 三朝集庆五代同堂敷釐德洽垓埏笃祐功齐覆 帱溯积庆钟祥之所自感慕何穷仰至仁大德之 难名答杨曷称式稽彝典允协公忠请命 列庙亲率尊人府文武臣工恭奉 金册金宝上尊谥曰 顺天兴圣光裕化基仁宣慈庆德泽元功高皇后伏 雅光正鸿称懋杨憼铄高明陟配齐悠久以无疆 右享孚馨笃翼承于有永翌日颁诏中外 诏曰朕惟圣人重有惇之典孝莫天于尊亲王者充 不匮之心恩用弘于锡类敌诔著于礼大行受其 大名而泽施于民惠心孚于惠德皆所以昭憝铄 而表鸿慈者也鸿惟我 皇祖妣大行仁宣慈庆福寿康宁太皇太后恭静徽 猷齐庄景范鸿图协赞顺天昭坤则之贞神玺呈 符兴圣应河清之会裕昌源于长发商哲开祥基 美化于关雎周风正始圣性纯于仁厚淑问炳乎 宣昭慈惠施于子姓而下及兆民庆祜笃于邦家 而克昌厥后百福百禄之自天申锡六旬七旬之 计节敷釐五代同堂亘千古百王之旷见天家萃 社合九州四海以胪欢光大含弘德泽垂诸万世 高厚悠久元功等乎二仪韪图史之流芳式琚璜 之表懿朕祗承先志佫奉怡颜藉训彝其日隆蒙 慈爱其天至仙龄望八厪蕲庆祉之方来 灵驭升遐讵意真游之莫税欢愉斑席顾望倏违缥 缈云軿攀号曷既溯积庆钟祥之所自翼承永藉 于荫庥仰至仁大德之难名撰述式稽夫欲典已 于本月十七日请命 列庙二十日亲率尊人府文武臣工恭诣 几筵谨奉金册金宝宣上尊谥曰 顺天兴圣光裕化基仁宣慈庆德泽元功高皇后鸿 称光揭尊名允协于彝章孝治懋隆锡羡载均夫 湛渥所有推恩凡十条 一皇子已封并亲公国公 郡公及尊爵与京外交自 四品武三品以上名下现无带降者各赏加一级 一京外大小官员因公罣误凡降五级以至革留 者改为降四级留降二三四级者开复一级降一 级者并行开复一京外大小官员因公罣误经得 罚俸处分者并行豁免一在京各色正额弁兵不 论留班傕班据在伍寔数各赏半月饷钱一在京 各色额匠据现在寔数各赏半月饷钱一绍治五 年以前诸地方积欠及展缓钱栗税例著戸部桑 册具奏候旨量与蠲减一京外文三品武二品以 上官员父母年七十以上者所在地方存问再汇 册各加恩赐一广治富安庆和又安河内北宁等 辖本年秋务并旱务田禾闲有损伤著户部照成 灾分数议行蠲减有差一诸地方如有孝子顺孙 义人节妇府县详加谘访由大吏具奏交部核议 候旨旌表一诸地方养 济所有司留心养赡 於戏景芳徽而称述予一 人用伸致爱之虔弘慈泽以覃敷尔万姓共慰承 庥之愿 以朱上尊谥礼成赏预事臣工各色金银钱有 差馀自率队司务检讨典簿供奉至吏典工 匠人等普赏钱一百缗 帝谓总设臣何维藩等曰宁陵典礼最为隆钜其进 止事宜并张挂旗号要宜严加整饰庶免失仪再 香江上流颇属窄狭凡护从船艘必须照随江分 以次而行俾得整暇 移构耆武公厅干澄静坊 旧在仁 基坊 河静潦秋禾损干之五府县不以灾报月馀米 贵民艰食事闻府县胡茂德等八人以匿灾 坐革不叙布政范辉按察黄仲出各坐降惟 按察杜懋赏以接办在后得免父安秋禾亦 为雨潦所害二辖应征钱粟皆权缓之 以吏部左参知阮德活充机密院大臣 改给銮驾卫司各队牙牌六 一面刻銮驾卫三 字一面刻某司率 队五 字 遣户部右侍郎尊室常郎中阮公义等乘宝龙 大船驶往江流波地方工部署郎中武廷意 员外郎杜俊大乘彩鸾大船驶往新嘉波地 方操演水程因便采买货项 定官员出继丁艰给限例 谕曰教孝作忠朝廷大政向来文武官员给限守制 节经议定施行其于体悉下情茂隆孝治固已致 其周矣惟就中现授职官闲有出继为人后者所 生之与所后服制原自不同则给限亦须有别若 为人养子所生尚存遽已一例给限则养子之与 嗣子何所分别乎况服所后及所生一例给假则 是服有二重之嫌应分别酌议以昭画一下吏部 议及议上所后父毋与所生父毋间有分别 帝曰为人后者以所后父毋为重于义固然而厚其 所生亦人情之所必至所后所生月限相同方为 情义两尽这亦系是朝廷教孝之一事著交吏部 再议寻复议请凡诸官员闲有出继为人后者丁 所后父毋忧并所生父毋忧一品给限回贯 治丧各六月二品各五月三品各三月四五 品以至文绅六七品及行走候补各二月督 学府县教训各六月至如文八品武六品以 下各给限一月从之 命中军都统府都统掌府事武牢侯谢光巨充 总护使右军都统府都统新禄子枚公言协 办天学士领户部尚书何维藩充副总护使 羽林营右翊统制阮良闲吏部左参知阮德 活充行营天臣水师提督段金充永道前营 提督掌卫权掌虎威营印篆阮凤充水道后 营提督掌卫权掌雄锐营印篆冯有和充陆 路左营提督掌卫管京象各卫黎必应充陆 路右营提督 命东阁大学士领吏部尚书武春谨后军都统 府都统尊室弼充留京大臣署吏部右参知 阮德政礼部右侍郎尊室瀞金吾仗司执金 吾阮谊龙武营中卫卫尉张福长协领侍卫 武文智礼科给事中尊室拟等均留直六部 佐贰四诸营管卫四宿卫率队四都察院科 道二均从差派 庚俄命官告 庙殿及筹国公祠陈族祠复敕官军人等 宁陵前三日正日后一日禁理刑屠宰前五日正日 后四日禁宴乐歌唱朱紫色服嫁娶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六十二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