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53 中华文库
卷五十二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 卷之五十三 宪祖章皇帝寔录 |
► 卷五十四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五十三 宪祖章皇帝寔录 乙巳绍治五年冬十二月申定捕犯条例向来诸 地方捕犯限销弗获均交吏部议处部臣但 就在莅年月久近分别科拟 帝谕刑部曰向来所办殊未周妥夫查缉逃犯原以 事发之日起限当次在莅员系是亲手查办情形 在所目击设法缉拏尚易为力若夫接办之员但 据纸上交盘而已犯者或已远飏或因物故年月 既久茫若捕风难从著手傥但以莅内年月稍深 转干重议岂足以昭平允再如何案伙犯何人或 能拏获一二渠伙或能获犯及半以上视与全无 一获者亦属有闲与夫何案虽不能弋获的犯而 伊犯逃后别无再犯视与查缉不力而逃犯尚敢 于本地方惹事者不同似此等款亦当从中分别 庶昭公议初交刑部议奏再交廷臣覆阅至是准 定凡二十条 一州县诸社村水陆寻常劫发 党伙不满十人伙丙并无一获 者于三月疏防限销查参勒限六月缉拏不 获罚俸六月再限不获降一级留逃犯照案 缉拏如临辰缉获盗首或一二从伙亦免其 勒限处分馀党伙自十人以上伙内并无一 获者上司据报以事发之日查参将州县印 官勒限二月缉拏不获罚俸一年再限不获 降一级留三限亦不获又降一级留逃犯照 案缉拏俟获另办府衙兼理辖劫发亦如之 同城有驻防者与府县员同科若承缉官于 初参限内离职者接缉官以到莅之日起限 六月缉拏不获罚俸六月再限亦不获罚俸 一年逃犯照案缉拏承缉官于再参限内离 职者接缉官勒限六月缉拏不获罚俸六月 逃犯照案缉拏承缉官于三参限内离职者 接缉官勒限六月缉拏不获罚俸三月逃犯 照案缉拏惟寻常劫伙不满十人者接缉官 免其勒限处分逃犯照案办理一劫发具有 烧家杀人重情伙内并无一获者折疏防一 月限缉拏不获查参将州县印官先降一级 留勒限六月缉获再限三限亦不获通降三 级留逃犯照案缉拏俟获另办若承缉官于 初参限内离职者接缉官勒限六月缉拏不 获罚俸一年再限亦不获降一级留逃犯照 案缉拏承缉官于再参限内离职者接缉官 勒限六月缉拏不获罚俸九月逃犯照案缉 拏承缉官于三参限内离职者接缉官勒限 六月缉拏不获罚俸六月逃犯照案缉拏一 劫徒攻破衙署抄掠库项打夺罪四伙内并 无一获者不折疏防限事发即行查参何辖 现有城堡驻兵者将伊印捕官革职劫犯交 接莅员接缉其原莅员仍留地方协缉勒限 六月不获再限三限亦不获即行勒令回籍 何辖未有城堡驻兵者将伊印捕官革留勒 限六月缉拏不获再限亦不获即令离职勒 限六月仍留地方协缉限销不获亦勒令回 籍如库项罪囚并无损失者应照烧杀本例 办理若承缉官经得茎离者接缉官勒限六 月缉拏不获降一级留再限三限亦不获又 各降一级留逃犯照案缉拏原莅员于初参 限内因事离职者接缉官勒限六月缉拏不 获降一级留原莅员于二参限丙离职者接 缉官勒限六月缉拏不获降一级留原莅员 经二限离职者接缉官勒限六月缉拏不获 罚俸一年逃犯照案缉拏一各案逃犯未获 复敢于地方惹事查有确据者承缉不拘三 限内外犹在本莅者各照处分本例加一等 议处罪只杖一百革职一寻常劫发之案其 党伙不满十人承缉官于疏防限内尽获者 加纪录二次初参限内尽获者加纪录一次 如各限内已获盗首或一二从伙亦免其勒 限处分其党伙自十人以上承缉官于疏防 限内尽获者加纪录三次初参限内尽获者 加纪录二次再参限内尽获者免其处分再 加纪录一次三参限内尽获者原降一级准 其开复如仅获盗首各照原罪上减二等仅 获一二从伙者照原罪上减一等获未及半 而已获盗首获过半而未获盗首获将半而 盗首已死确有凭据者三参限内均免其勒 限处分前限所得降级准其开复烧杀重情 之案承缉官能于疏防限内尽获者加一级 初参限内尽获者加纪录三次再参限内尽 获者原降一级准其开复再加纪录二次三 参限内尽获者原降二级尽行开复再加纪 录一次如只获盗首者照原罪上减二等只 获一二从伙者照原罪上减一等获不及半 而已获盗首获过半而未获盗首者获将半 而盗首已死确有凭据者三参限内者均免 其勒限处分前限所得降级尽行开复破衙 劫夺之案何系革离协缉者于三限内尽获 准其开复原衔由部候补三参限内获过半 而未获盗首获不及半而已获盗首获将半 而盗首已死确有凭据者亦准开复原衔俟 补官日降二级留何系革留者于初限再限 内尽获并行开复三限丙尽获者经得革离 亦准开复原衔由部候补获过半而未获盗 首获不及半而已获盗首获将半而盗首已 死确有凭据在初参再参限内准其开复带 降一级留在三参限丙者亦准开复俟补官 百带降二级留馀现获名数多寡各于获日 记功俟限销由部酌议声请量行开复至如 接缉官其寻常劫发之案于各限内尽获者 加一级拏获一半而兼获盗首者加纪录二 次拏获过半而未获盗首获将半而已获盗 首者各加纪录一次烧杀之案于各限内尽 获者加一级再加纪录二次拏获一半而兼 获盗首者各加纪录二次破衙夺囚之案尽 获在初限内以应陞之缺升补在再三限内 原得降级并准开复再赏加一级纪录二次 拏获一半而兼获盗首在初限内赏加一级 纪录二次在再限三限内原得降级准其开 复再赏加纪录三次拏获过半而未获盔首 获将半而已获盗首者在初限内赏加纪录 三次在再限三限内原得降级并准开复再 赏加纪录二次向上等案获不及半者均免 其处分一寻常命案凶犯无名者事发折疏 防三月限查参将承缉官勒限六月缉拏不 获罚俸六月再限不获罚俸九月三限亦不 获罚俸一年若有名者折疏防一月限查参 将承缉官勒限六月缉拏不获罚俸九月再 限不获罚俸一年三限亦不获降一级留逃 犯照案缉拏其命案律应陵迟及决不待辰 之犯不拘有名无名不折疏防限初参将承 缉官勒限六月缉拏不获罚俸一年再限不 获降一级留三限不获又降一级留逃犯照 案缉拏若命案无名正凶未获承缉官于初 参限内离职者接缉官勒限六月缉拏不获 罚俸六月承缉官于再三限内离职者接缉 官勒限六月缉拏不获罚俸三月有名正凶 未获承缉官于初参限内离职者接缉官勒 限六月缉拏不获罚俸六月凶犯俱照案缉 拏其命案律应陵迟及决不待辰之犯不拘 有名无名承缉官于初参限外 即二 参限㡎肜 离 职者接缉官勒限六月缉拏不获罚俸九月 承缉官于初参限内离职者接缉官勒限六 月缉拏不获罚俸九月再限不获罚俸一年 凶犯俱照案缉拏一命案无名正凶承缉官 能于各限内拏获者均免其处分仍照拏获 律应陵迟及决不待辰之犯加纪录三次寻 常命案之犯加纪录二次有名正凶不拘人 犯轻重能于各限内拏获亦免其处分前限 所得降级准其开复至如接缉官其无名正 因能于限内拏获律应陵迟及决不待辰之 犯加一级寻常命案之犯加纪录三次有名 正凶于限内拏获律应陵迟及决不待辰之 犯加纪录三次寻常命案之犯加纪录二次 俾有分别一斩绞重犯一二名脱逃除提牢 狱卒人等按律勒查外府州县印官初参先 降一级留勒限六月二限三限亦不获又各 降一级留四名脱逃初参降二级留再限三 限亦不获又降二级仍照所降之级调用逃 犯亦照案缉拏军流囚犯一二名脱逃除提 牢狱卒应得勒查外馀府州县官勒限六月 缉拏不获罚俸六月二限不获罚俸一年三 四名脱逃者勒限六月缉拏不获罚俸九月 二限不获降一级留逃犯俱照案缉拏若分 配各屯堡闲有脱逃者罪坐所由其不同驻 之府州县官免其处分至如当次省员及同 城之领兵官应得勒限处分各照府州县承 缉本例议处督抚减一等何辖无设督抚者 布政减按察领兵一等后次省员于三限未 满到莅亦照府县接缉本例议处其未经议 定罪名人犯脱逃限一月查参地方官于疏 防限内将所犯事由与应拟何罪之处逐细 盘诘如首供已明众证有据罪无可疑者即 于疏防文内声明伊犯应得斩绞军流何项 罪名以凭照例勒拏处分如果系监候待质 供证未确罪难悬拟者亦于疏防文内据寔 声明俟获日审明另办若斩绞一二名脱逃 之案承缉官于初参限内离职者接缉官勒 限六月缉拏不获罚俸一年再限不获降一 级留承缉官于再参限内离职者接缉官勒 限六月缉拏不获罚俸一年承缉官于三参 限内离职者接缉官勒限六月缉拏不获罚 俸一年承缉官于三参限外离职者接缉官 勒限六月缉拏不获罚俸六月三四名脱逃 之案承缉官于初参限内离职者接缉官勒 限六月缉拏不获降一级留再限不获又降 一级留承缉官于再参限丙离职者接缉官 勒限六月缉拏不获降一级留承缉官于三 参限内离职者接缉官勒限六月缉拏不获 罚俸一年逃犯俱照案缉拏军流一二名脱 逃之案承缉官于初参限内离职者接缉官 勒限六月缉拏不获罚俸九月承缉官于再 参限丙离职者接缉官勒限三月缉拏不获 罚俸六月三四名脱逃之案承缉官于初参 限内离职者接缉官勒限六月缉拏不获罚 俸一年承缉官于再参限内离职者接缉官 勒限六月缉拏不获罚俸六月一斩绞一二 名脱逃承缉官能于各限内尽获准其开复 原逃二名初限仅获一名者所降之级毋须 开复仍照例勒拏三限无续获者罚俸六月 免其再降三四名脱逃各限内尽获者准其 开复限满获一名者改为降四级留获二名 者改为降二级留获三名者改为降一级留 军流一二名脱逃承缉官限内尽获者免其 处分获一在初限者免其罚俸仍照例勒拏 限满无有续获改为罚俸六月在二限者免 其再罚三四名脱逃各限内尽获者免其处 分初限获一者免其罚俸仍照例勒拏限满 无有续获改为罚俸一年初限获二三名者 亦免其罚俸限满无有续获改为罚俸六月 若接缉官其斩绞一二名脱逃能于限内尽 获照之案内只一名者加纪录一次二名者 加纪录二次二名获一者免其罚俸三四名 脱逃尽获在初限内赏加一级纪录二次在 再限内原降一级准其开复再赏加一级三 名获二四名获三在初限内赏加一级在再 限内原降一级准其开复再赏加纪录二次 四名获二在初限内加纪录二次在再限内 原降一级准其开复再赏加纪录二次四各 获一三名获一在初限内并免处分在再限 内亦免其处分前限所得降级并与开复军 流囚犯一二名脱逃限丙尽获案内只一名 者毋须议叙二名者加纪录一次二名获一 者免议三四名脱逃限丙尽获者准加一级 三名获二四名获三者各加纪录一次四名 获二免议三四名只获一者亦免议一州县 劫发及夺犯越狱等案统辖府员各照州县 应得本例减三等如州县应得革留革离者 府员降二级留统辖分府亦如之当次省员 按察领兵减府员一等督抚又减一等何辖 无设督抚者按察领兵减府员一等布政又 减一等如能设法限内尽获均照州县获犯 之例议叙只获一二渠伙者亦免其处分一 省府州县同千缉犯一案一人捕得均听减 免如州县员原降四级经已获犯得减二等 改为降二级其省府员亦各照原罪减二等 如府县员原降一级改为罚俸九月省员原 罚俸一年改为罚俸六月馀以类推各省府 上司拏获一二渠伙经得免罪其州县官亦 听将现获多寡计入获犯数内照前款获犯 议减本例办理一诸地方命盗及越狱夺犯 各案接缉员未展二三限寻因事故离职者 其接缉之员勒眼六月缉拏不获照接缉处 分本例减一等如能获犯亦照接缉议叙本 例办理一统辖上司 睹 府 于所属州县缉犯 弗获之案除在莅未满一限无须议外馀各 按例查议至如接办之员免议一诸地方如 有匪徒纠党自一百人以上渐成大伙肆行 劫掠及山林丛杂幅顿辽阔闲有山蛮抄掠 并匪逆正次要犯与斩绞军流监犯自五六 名以上脱逃者临辰均由地方官据寔具奏 候旨一应缉人犯限内为邻境拏获者承缉 接缉之员由所在上司据现获多寡名数和 盘酌议各照原罪上减一等如应罚俸一年 以九个月完结应降二级以降一级完结应 革职者改为革留馀以类推一地方官拏获 别辖劫首及斩绞越狱重犯每一名准加一 级拏获盗伙命犯及军流越狱等犯每一名 准加纪录一次接算至四名准加一级一府 州县承缉官各限已销经得处分遇有迁陞 者除奉有特旨及弋获一二渠伙与命案正 凶已死确有凭据听得迁陞外馀如原所干 捕犯之案未经一获者由伊地方察寔莅内 官声政绩有可取者听其陞转如寻常无可 取者具折奏明撤留缉办至如统辖上司艄 及接缉之员不在此例一权摄府州县印 官遇有承缉命盗及越狱夺犯等案各照现 莅官例议处如系前次员交来接缉之案而 摄印未满一限者免议一州县官带印公出 遇有劫徒夺犯及重犯三四名脱逃之案初 参应得革留者改为降四级留应得革离者 改为革留应得降二级留改为降一级留馀 以类推一限不获各照应得处分本例辩理 如寻常各案回莅期照承缉例议处如系交 印公出者回莅期照接缉例议处一凡民间 劫命等案并军流以下囚犯在逃捕限未获 之案其承缉官限内未获而丁忧者听其回 贯治丧如接缉官无有续获人犯其承缉官 各照原在莅之限限难未销亦以限销处分 完结仍俟赴官日办理如烧掠劫案承缉官 初参限销缉拏不获应降一级留初参限未 销而丁忧离职者接缉官无有获犯其原承 缉官应得处分亦以降一级留完结馀以类 推惟破衙劫夺重犯越狱给假百日回贯治 丧限满即赴原莅地方协缉接折前限满日 按例查办如治丧期接缉官将应缉人犯 拏获者仍照邻境获盗之例酌拟议结 增北漕水手名额向例北漕船公载其天项船 水手十人中项船八人小项船六人均以籍 民充补至是伊漕副管领等单控水手希少 不免重价雇人准增每艘水手各二名听以 外籍民充之 礼部奏河静省从九品司匠阮文睿寿登百岁 请行旌赏 帝加恩赏授正八品百户准其休养再赏银六十两 帛一束赐匾旌表地方官以辰存问用彰人 瑞 催集北圻弁兵来京操演停命官检阅一次北 圻各省弁兵例以三年一次简派文武天臣 分往检阅开年正届命官检阅之期 帝谕兵部曰河内南定山西海阳北宁五大省兵数 较多当催召来京使之习知纪律可传谕每省摘 派管奇一兵丁三百械杖精肃以开年二月抵京 操演在行弁兵各先赏一月俸饷钱交其尚留省 伍与宁平兴安二省弁兵均交所在督抚布按领 兵会同秉公检阅分项汇册具奏不必简派大臣 前往为也又谕广南广义平定各省开年正值京 操之期惟各省弁兵节经派往南圻充戍现数无 多姑停缓一次俟后次再照例行 南义署抚魏克循条上沱漫汛防范事宜下兵 部详议请凡驻防伊汛各城台弁兵以期演 习坐作击剌之法运掉施放之宜俾各娴熟 日将千里镜登高瞭望如见有外国船投来 系一二艘者挂红白旗为号三四艘者挂蓝 白旗为号彼船抵汛不拘发炮几声城上只 答三声而已仍照节次进止戒禁诸条款摘 取简要作为省札令通言译出洋字使他知 之如有要往五行山及诸城台与看度海分 山形须以理阻止以杜窥伺 帝曰五行山最为名胜洋船如有愿来不必槩行禁 止但须派人向引头目止五六人就处观看即止 不得擅八乡村或生别弊馀依议行 永隆提督赞理镇西机务隆平男尊室议卒赠 龙武营都统追封隆平子赐谥武勇加赐色 锦色纱各四枝绫䌷绉十匹布帛各四十匹 钱一千缗再赐祭一坛准其子一人由驿前 往护榇 申定盗买米粒条禁广安省粟粒希少年前例 定 明命十七年 户部议准 安兴尧封先安横蒲四县州 所需米粒听其照常往来邻省取买惟万宁 及云屯州 后改隶尧封 县云海总 僻居海岛无田可耕 每岁以正七雨月就海阳省按口颌买至是 广安省臣疏言属辖州县均系洽海多有小 船往来邻省商买暗行盗载近来清船多有 往来托以捕盗为名未必不由求买米粒之 故请申定条禁俾有限度下户部覆议以为 年前例定盖亦酌随民便惟小民趋利玩法 营私亦当申明前例惟安兴先安尧封横蒲 四县州所买米粒止听于江上往来若有出 海营生亦据人口多少量载随船度口而已 如有盗载发卖查果照奸商例坐以杖流船 货家产尽行籍记充赏再严饬汛守加心盘 诘贿纵者加等治罪馀均依前例从之 申定清乂河静弁兵分戍例清又河静递年例 有派戍北圻至是准定又安二卫分戍河内 山西清化二卫分戍北宁海阳河静一卫半 分戍南定宁平兴安均以开年开印后派往 其原戍弁兵俟新戍弁兵抵所各撤回原伍 申定官员省养丁艰条例向例现在官员祖父 母父母年七十以上家无次丁或有兄弟笃 疾不能侍养及父母年八十以上家虽有次 丁情愿终养者均准其回籍终养远宦官员 文四品武三品以上家有老亲者在辖上司 委入存问病疾者派医调治病故者亦为之 咨报然有家贯悬远接到家讣或迟至数月 之久一品官回贯治丧十二个月二品九个 月三品六个月四品三个月五品二个月六 七品一月府县教训十二个月如遇嫡母忧 嫡母无子者一品假限治丧九个月二品六 个月三品三个月四品二个月嫡母有子者 一品假限六个月二品三个月三品二个月 四品一月五品以下期限既少不在此限文 自八品武自六品以下如遇有父母忧所管 上司或给限一月或以公务需人或以程途 遥隔不得援例给假前者科道阮居仕以为 言下礼部议复交廷臣覆阅至是准定除例 得终养外何员祖父母父母尚在年虽未届 七十而已至六十以上确系衰病侍养无人 情愿终养者听嫡母无子年到七十以上在 家别无兄弟可堪侍养者亦照生母例准其 回籍终养如久宦已至六年以上未曾回贯 而情愿归省或迁葬祭扫职丙现无亏空钱 粮干连案件及现从戎场差派者印官得自 陈文武五品以上与文班府县教训等员听 由所管上司据情代题文武六品以下各由 上司确核照例放凭咨部存案何员因有公 事途过本贯赤听其回贯省视祭扫但留贯 不得过五日何员在职忽闻亲病危剧急欲 归省者除例得专折外馀听出具地方或同 地官确知保结转山详上司给假一月限销供 职五六七品官如遇嫡母忧赤照依四品官 例文八品武六品以下至未八流书吏通吏 人等遇父母忧均假一月限府州县员如有 亏空官帑失脱囚犯照例截留若催解兵粮 查缉逃犯未清事属因公均听离职回贯丧 事公除由部候补如远宦官员丁艰不拘在 贯在寓听亲属里役转报所在府县申详上 司分别题咨照会莅所六部行走及诸省候 补人员丁艰均准三月限其终养省亲亦从 职官例 定安总督潘伯达免以兴安巡抚范惟贞调补 南定巡抚护理定安总督关防伯达初至南 定清釐吏弊一方赖以安辖民武名膳郑世 裕恶棍也诉子裴文硕陈大琚以事出八督 部之门密以膳等谋图不轨告伯达信之比 派拏起获剑槊于其家则硕等暗里抛赃伯 达不之知也省吏阮文权等因而锻炼逼勒 取供株蔓监禁至二百馀人有当户阮琥等 数人输钱七百缗情愿助费伯达受之尽以 分给吏役及系囚之不能自赡者已而名售 世裕各委人蓦控办冤又指出官吏赃私情 节初命御史陈经纬鞫之寻派署刑部左参 知张文琬前往会查犯者尽改初供诉子省 吏赤皆首罪琬等先将大略以闻乃命伯达 与署布政潘靖按察阮名扬各明白回奏伯 达言凡事皆与藩臬会查靖扬则云专由总 督自办二司勉从而巳于是伯达与名扬俱 解职交吏部都察院分别议处富户所捐之 财复责伯达严追给主伪案仍交交琬等会 同新抚范惟贞查结及伯达解职来京复指 出文琬删削案情朦胧悬拟陈经纬则挟妓 夜游畏人先发谋图诬陷彼此交讪案经累 年不能决后复交廷臣会议及奏王诉子省 吏皆得罪名膳世裕亦以他事坐徒流经纬 以行检有亏挞一百红棍发河仙为兵名扬 革职从部效力张文琬范惟贞审拟不当各 降二级留伯达虽无赃私显状而拖累多人 照溺职例革职案末上伯达病卒伯达刚介 有气节但偏拗易惑致以此败后追复员外 郞衔 以署北宁按察阮同科补授吏部郞中陞署兴 安布政使会同按察阮有做护理兴要巡抚 关防兵部郞中陈敏调补北宁按察使 以南定署布政潘靖调署河丙布政使河内布 政黎元忠调补南定布政使以定安护督范 惟贞与靖同贯疏请回避故也 初设延庆府教授裁省新定永昌二县训导从 庆和省官之请也 南掌蛮兵百馀潜下镇宁府钦县抄掠暂置该 总肥轿亲督土兵逆战当场斩获一馘蛮伙 溃走事闻赏斩馘者钱五缗银牌一面而授 轿该总 礼部奏请追给北宁烈妇黄氏欣祀田初 世祖之在嘉定也氏夫乂安招讨使武元谅为西贼 所杀氏航海哀愬乞再收召豪自以报夫雠 世祖壮其志许之氏复为伪垂所执自刎而死大定 后给谅祀田二十亩复悯氏无子别给在贯 田十亩 洽和县 梅亭社 使其侄主祀后主祀者得罪 田八官至是部臣奏言氏生前贞烈岂可使 之无依请于乂安别给田十亩与其夫合祀 从之 平顺啬雨省臣以三次祈祷不应又因岁周请 停继祷 帝曰农事不可缓也岂可以岁序将周坐视禾焦乎 命再竭诚继祷以孚农望 以副卫尉范文辉袭封信武子辉故信武侯范 文典庶长子也典嫡妻无子辉庶出故袭封 稍逊焉 命侍卫大臣会同机密内阁恭捡御药向例太 医院恭进御药专由院阁堂官检视至是始 准侍卫统管管颌得预焉 礼部奏是年登百岁八人 广南四河静二 庆和广义各一 命旌 赏如例 改定 列庙祫飨日期 谕之曰本朝以嘉平月岁除日恭行 袷飨之礼且是月二十八日恭遇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 忌辰大礼则先辰致斋及朕吉服亲塡 飨交百执演仪月小之年正值 讳日诚为情礼两难经命礼部详查历代典礼皆是 月祫祭以报岁功随代随宜均无印定辰日颇礼 缘义起不妨斟酌妥议以合事宜兹著以是月岁 除前八日即二十二日恭行 祫飨 列庙之礼即如递年元旦后人日举行 春飨岁首迎祥年周报本百辟承事庶合情交著准 定以本年为始永远遵行惟改此日期至若一切 仪注节文皆遵从前典礼办理再著礼部恭照明 命初年复举岁除 登荐乏礼一如元旦三节日之仪益昭其隆厚也所 有合行仪注著部臣详议具奏及部议上均如所 请行 递年十二月岁除 礼相以以丰十明月 先期尊人府会同礼部疏请皇子皇亲 奉充摄 祭仍循例各送届日行礼是日五鼓放炮后有司奉 于 列庙陈设殽馔金银香烛礼品各项齐备弁兵奉于 庙庭前左右排列卤簿仪仗雅乐皇子皇亲各具蟒 服分诣 列庙伫候行岁除礼 一献礼 无初文 礼成有司照例上标皇 子皇亲并卤簿仪仗雅乐弁兵咸退是日晚 分仍依例行除夕礼一从前递年恭遇 列庙岁除礼并元旦节之初二日仪节行一献礼初 一初三等日仪节行三献礼均无祝文兹举 行岁除礼请仍照依年前岁除日并元旦初 二日礼节办理一从前递年恭遇 列庙岁除礼并元旦节之初一初二初三等日其合 用礼品 肇庙 太庙 兴庙每案一项殽馔一盘 世庙 正案一项殽馔三盘嗣奉改于岁除日行 祫飨礼其岁除一礼经奉停省惟奉有元旦节日三 礼再 世庙 左案向前未奉举行岁除礼其元旦节三日均奉 登荐一项殽馔三盘向上均有金银香烛芙酒各项 齐备兹复举行岁除礼合用礼品 肇庙 太庙 兴庙 世庙 正案均照依向例办理 世庙 左案奉有 登荐礼品仍照依 正案礼品办理一从前递年恭遇 列庙岁除礼并元旦节之初一初二初三等日其从 祀功臣各案并土公案均有合用殽馔礼品 兹复举行岁除礼均请照依向例办理 准定文庙礼生校衣帽以五年一换 申定南圻垦田赏罚例 省员增垦不及三百亩 府县员不及一百亩该 副总不及五十亩社村长不及二十亩均无 须议馀省员增垦三百亩以上赏纪录一次 五百亩以上赏纪录二次七百亩以上赏纪 录三次九百亩以上赏加一级一千一百亩 以上赏加一级纪录一次一千三百亩以上 赏加一级纪录二次一千五百亩以上赏加 一级纪录三次一千七百亩以上赏加二级 此后每百亩递加纪录二次府县员增垦一 百亩以上赏三月俸钱二百亩以上赏纪录 一次四百亩以上赏纪录二次六百亩以上 赏纪录三次八百亩以上赏加一级一千亩 以上赏加一级纪录一次一千二百亩以上 赏加一级纪录二次一千四百亩以上赏加 一级纪录三次一千六百亩以上赏加二级 此后每二百亩递加纪录一次该副总五十 亩以上赏钱五缗一百亩以上赏钱十缗二 百亩以上赏钱十五缗三百亩以上赏钱二 十缗四百亩以上赏钱二十五缗五百亩以 上赏钱三十缗六百亩以上赏钱三十五缗 七百亩以上赏钱四十缗八百亩以上赏钱 四十五缗九百亩以上赏钱五十缗一千亩 以上该总赏授正九品百户试差该总即行 寔授外委副总以该总用社村长二十亩以 上赏钱五缗五十亩以上赏钱十缗一百亩 以上赏钱十五缗二百亩以上赏钱二十缗 三百亩以上赏钱二十五缗四百亩以上赏 钱三十缗五百亩以上赏钱三十五缗六百 亩以上赏钱四十缗七百亩以上赏钱四十 五缗八百亩以上赏钱五十缗九百亩以上 赏钱五十五缗一千亩以上记名以试差该 总用如何辖以荒折熟剰出荒废之数省员 及府县员各据所辖原寔征数千分为百成 以此荒废之数折算仍计荒废干成分别议 罚其省员荒废不及一成罚俸六月三成以 上罚俸九月五成以上罚俸一年七成以上 降一级留九成以上降二级留十一成以上 降三级留十三成以上罪只降四级调府县 员荒废百成不及一成罚俸六月一成以上 罚俸九月三成以上罚俸一年五成以上降 一级留七成以上降二级留九成以上降三 级留十一成以上罪只降四级调该副总荒 废一亩至十九亩笞五十二十亩以上杖六 十四十亩以上杖七十六十亩以上杖八十 八十亩以上杖九十并留职役一百亩以上 杖革社村长荒废一亩以至九亩笞五十十 亩以上杖六十二十亩以上杖七十三十亩 以工杖八十四十亩以上杖九十并留役五 十亩以上杖罢嗣后每至年底南圻各据所 辖各县原寔征田土并开垦或荒 废各数干汇册由部照例办理 帝以安庆公是义国公绵宰前者溘逝或主祀乏人 或子在童稚深悯之复命尊人府会同礼部 凡一切祀事务从优厚 申定历代帝王应给庙夫例初钦差大臣武春 谨黄济美等奏言北圻社民控乞照给前代 帝王庙夫洒夫请交礼部各查酌议至是礼 部奏言本国推恩前代既修其墓茔竖之碑 志又给与庙夫俾之守祀惟额数多寡不齐 亦有末经给与者况在京历代帝王庙所给 庙夫只二十名而诸地方或至五十名亦未 妥当就中泾阳王 北宁省超类县 桠旅社奉祀 雄王 由西 省山 围县义岗 社奉祀 蜀安阳王 一祠在北宁省东岸县 古螺社一祠在又安省 东城县香蔼集福 香关三社同奉祀 丁先皇帝 宁平省嘉远县 长安上社奉祀 黎大行皇帝 宁平省嘉远县 长安下社奉祀 李朝八帝 北宁 省东 岸县亭榜 社奉祀 陈朝十二帝 南定省美禄县 即墨社奉祀 黎朝 列帝 清化省东山县 布卫社奉祀 枚黑帝 又安省南塘县 香揽社四村奉 祀 前吴王 山西省福寿县 甘霖社奉祀 诸祠或系发迹之 地或系陵寝所在请各给庙夫以二十名为 准交州太守士燮虽非正统而南国文字寔 由唱始请亦一律给与闲有一所二祠亦以 此数分给多者减之缺者募之馀如山西之 薇岗社 祀雄 王 北宁之春关社 祀赵 武帝 高平之那 侣坊 祀黎 太祖 海阳乏淡水社 祀陈 顺尊 北宁之扶轸 社 祀黎威 穆帝 兴安之美舍社 祀黎襄翼帝恭皇 帝建皇帝哲皇帝 又安之白河社 祀黎 庄尊 河内之同仨洲社 祀征 女王 山西之甘蔗盛东床蒙阜甘霖等社 同奉祀 溤布盖 大 王 又安之上舍下舍二社 祀蜀安 阳王 宁平之常 卫社 祀丁先 皇帝 清化之中立社河内之宁泰社 同祀黎大 行皇帝 兴安之太堂社 祀陈太祖太 尊圣尊仁尊 又安 之秉忠村 祀黎 庄尊 清化之祯河社又安之东岁 社 同祀赵 越王 又安之禄田社 祀黎太祖 太尊圣尊 南定之 紫堂社 祀李 南帝 或系追思功德或屯兵留驻均 非发迹之地均停给庙夫俾有分别 帝准依议已而山兴宣总督阮登楷复言雄王庙原 设在山嵿庙凡三所请仍留旧额五十名许 之 富安省臣奏言开年恭值四旬大庆节水舍火 舍二国恳请恭备庆贺岁贡二礼遴委陪臣 上京以及天庆目瞻觐 帝谕之曰伊二国预列藩封恪遵侯度开年二国贡 期正逢庆节国王仰慕皇风乐观盛典情愿备仪 庆祝出自肫虔殊属可嘉加恩彼使臣准至期上 京随班庆祝用慰远忱所递庆贺品仪准其赏收 再加恩抵作下年贡品后次贡期免其再行呈递 用示柔怀至意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五十三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