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未完成,一部分的原作内容还未录入。请尽量协助。
卷三十四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
卷之三十五 宪祖章皇帝寔录
卷三十六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三十五 宪祖章皇帝寔录 癸卯绍治三年冬十二月 帝御文明殿谓机密院大臣曰前经敕嘉定省西宁 府设立交易场向来该土匪曾与汉民往来商买 事体如何著部行咨该省具覆 内阁汇列赔赃人员闲有无力责赔者请免至 如船艘或因风涛或因放驶乖宜以致失事 请分项蠲减 帝曰这等款著将原案覆究分别俾归平允 命户部原左参知陶致富充奋鹏船正办内务 府员外郞陈秀颖充副办 从五品承办黎伯 挺司务阮文本阮 公瑶侍卫陈文贵效力何 文中高伯适等皆属焉 往江流波尚茶院 使黎茂幸充灵凤船副办 主事黎万亨司务 阮文祐效力阮兴 等皆 属焉 漕政副使阮公义充神蛟船副办 主事 何文 亨范文舆司务潘得骥侍卫宋 福知效力龚文谊潘迓皆属焉 均往新嘉波 以开正放洋操演水程照内务府清单采办 致富年前派往江流波办理多未清故复命 之往 申定补官例 谕曰诸衙事务繁简不同而分职设官但期称事近 来剩员由部候补及额外从部承办人数尚多乃 诸衙有缺自举属司吏部亦以其人从事年深或 衔缺相当即行票准而候补及额外等人不曾声 请塡补殊未周妥兹著嗣凡简衙员役如有缺自 将属司推举准摘候补及额外诸人酌量塡补如 确系衔缺不甚相当或候补人员现已扫额者方 准照前办理若不能权量一味粘依徒使冗员尸 素即惟吏部是问 定御苑典守巡查条例 谕曰御苑关重故有奉宸苑卿啬夫之设以专职掌 今虽弗尚致未设职司而典护人员亦当明定章 程庶期庄肃今准城内几暇园以锦衣金吾长宁 宫后湖以翊武翊振城外净心湖以禁兵各营常 茂园以羽林两翊典守月一更换掌领大员身亲 交认派本标留护再准机密院内阁派属会同侍 卫每月两次巡捡三月一次查捡物件安置如法 不必缮折以闻若有惹出弊端即缮本严参惩办 合行事宜命兵部再议施行复以禁苑门东一东 二西一西二街坊密迩宸居命制造龙牌各 五明刻门号街坊以备传达再给禁苑门钤 记一颗遇应奏事件一如宫城诸门例 申定侍卫处官名及合行事宜 谕曰侍卫之设所以趋陪禁近环拱宸枢上古盛辰 已有其制周礼以宫正掌王宫之禁令宫伯掌王 宫之职事后世所设官名代有不同然或以亲勋 世胄或选明经行修者充之皆以备腹心之用者 也国初武功大定治具恢张内有宿卫之士轮班 应直出则拥扈金舆入则奉侍禁闼明命年闲改 为各等银牌牙牌侍卫以武班大臣兼管又佐以 协领等员待卫左右其于稽古立法因辰施宜谅 已详备且侍卫处职掌不止直宿而已凡地方请 安折匣并驲递章疏由此直达以至宫禁之传报 官项之志认亦所关由若专以武班照管承办未 必周妥今准定侍卫处官名俾知职守 统管侍卫 大臣一人 管领侍卫大臣二人均用文武班正三品以上大 臣或一等侍卫充统管管领协领侍卫直班四人 用文班从三正从四品或二等侍卫充协硕皆从 统管管领员商办此等员临辰简放充管领无设 专员一等侍卫临辰补授无定额馀准定二等五 人三等十人四等十五人五等三十人为定额其 充补银牌左右随驾者一等皆充左右二等 以下临辰由管领大臣请旨简放无定员数 再原 隶内务府清谨司准改为谨信司隶侍卫处 嘉隆 初设 坤元宫令史司明命初年改为内令史司八年改 内令史司为内务府清谨司置司务八九品书吏 各二专直兴庆门承办公务由太监 管领十四年改属管侍卫员兼领 仍酌定员数 员外郎二主事司务各三正八九 品书吏各三末八流书吏二十 其侍卫处应给 关防图记及合行事宜下吏兵二部议奏以开年 正月朔施行为始议上制给铜方关防一颗 真刻 侍卫 处关防 五字 牙方长图记一颗 真刻侍卫直 班图记六字 铜方 关防统管管领掌之章疏移文听其行用或 有别议但用本职关防图记一颗协领直班 四人掌之以备志认官项遇有章疏侍卫直 班皆连名画题馀各等侍卫专备扈侍应直 传报诸事谨信司专管章疏移文单凭册籍 皆从统管管领差派以阅是堂为宿直办事 之所协领侍卫轮班应直遇有驲递文书与 中使传报应行者即行应覆者即覆至如关 要事务则自统管以下会同商办凡文移但 咨会在京诸衙不得径咨在外诸地方如有 制造何物具奏候旨一切御用器物卤簿仪 仗及预贮金银钱文并认奉守如接有传递 入内或有颁赐交认明白月一题销凡传递 仓库帑项则太监但就侍卫处转傅当班侍 卫报所司递到转交太监进丙亦各登记明 白每十日一番略将大数片呈朱点后录文 原衙按期修销册仍将片录对比详确押下 图记以凭稽核至若常曰视朝银牌牙牌侍 卫直候何所与 郊庙大礼及 大驾巡幸先期陈设随 驾扈侍与诸 庙殿恭捡应直楼台堂门关汛巡查会同诸事务一 遵旧例行惟派往各地方由统管大员请旨 简派寻改定协颌侍卫直班图记如有别议 专办诸事务一应折奏者亦准行用 申定乡试条例明命十二年以前场期以一月 十日或一月为限其后改定三场文式场期 均以初一日入第一场初六日入第二场十 二曰入第三场二十二日放榜内场交认点 阅均由监考自办初院落卷不送覆院至是 南义署抚魏克循陈请宽假日期并摘补监 院吏役落卷并交覆院事下礼部议以为嘉 定士数稀少日期请姑仍旧馀承天乂安南 定河内试期或以七月 承天 乂安 十月 南定 河内 各照 旧例行其日期改为初一日入第一场初九 日入第二场干八日八第三场次月初一日 放榜均以一月为限进场日外场摘出书吏 数名 承天又安南定河内 各二名嘉定一名 从监院分派初院 落卷均交覆院数员专阅 承天乂安南定河 内摘出覆考二员 专办嘉定 但摘一员 如是则期限既宽点阅得以加详 矣 帝从其议 礼部议奏递年 孝思殿元旦节请遵照 奉先殿典例由尊人拟派皇子皇亲行礼 初一初三 两日行三 献礼初二日行一 献礼均无祝文 又递年五 飨均于前二曰进铜人牌惟十二月二十八日恭值 孝思殿忌辰请于是日礼成 驾回宫再进牌庶合礼意嗣后请永为例从之 初置宣光教授阮登楷奏言省郭所在民及土 目子弟多愿从学请为置官讲习乃命营建 学舍置教授一员岁以夏冬二课由山西应 核然宣光学者亦鲜矣 宣光进果品 雪 棃 驲至味变光禄寺摘递礼品不 合下礼部议省臣黎元鉴武名驰各降二级 留光禄寺书吏陈文健杖一百充当苦差员 外郞邓伯烱革为未入流书吏郞中林曰宥 降二级不准查抵 申定盗卖官项条禁 谕刑部曰律设大法所以惩禁奸非使之易避而难 犯也近来不肖之徒盗卖官项犯者按律重治所 不待言惟引卖之与顺买或以知情论罪或以不 知情减科谅亦未为准的良以官项体制与外闲 不同况又明刻年号重数人人难道不知乃敢私 相卖买暗行销毁殊不畏法即如近日书吏黎公 继窃取烛台 里铜重十四两零包 银六两四钱六分 转卖银匠梁文 司销毁即已随事严惩 公继坐斩候文司挞四十 赤棍刺毁银二字交银司 永远充 当苦差 须查明律条详定禁例凡一切官项经有 铸刻年号重数并各项金银敢有擅行毁破当如 何治罪知奸发诉当如何给赏务使奸知所惩而 法行无弊者逐款妥议具奏刑部酌议凡窃盗金 银及铜锡物项原有志刻年号重数确是官 项犯者按律重治其知情引卖及受寄有分 赃者各与犯同罪 至死减 一等 不分赃者减犯人 罪二等知情故买及擅行销毁与受雇工匠 各与犯同罪 至死减 一等 无销毁者减犯人二等 至如盗赃已经打炼及苦窳裂皱不存原质 其受寄与引卖误买究不知情并免罪盗赃 据盗犯名下责收欠者据知情受寄引卖敌 买人分股摊赔又如金银钱印造颁行所以 招揭大号如有暗行销毁翦削图利为首绞 监候为从满流家产八官总里邻佑知情受 贿代为隐匿者各减犯人罪二等但知情不 首告减三等不知情者以失察论罪止杖一 百其新式薄片各项银锭亦不得销毁违者 不拘赃数多寡并以违制论受雇工匠与同 罪馀如旧式原质各项银锭非如新制式样 者比凡人家造作器皿无论一两锭十两锭 虽有官志年号省名及中平公甲等字均听 销毁不在禁例至如赏格向来均随案酌给 物项有轻重获赃有多寡耒能一一印定请 俟临期酌议从之 宣光布政黎元鉴按察武名驰奏言聚龙石碑 倒折请制新碑照旧文镌刻 帝谴之曰碑以征信而正封疆一成不可易此碑原 会同清国竖立 归所侵聚 黎保泰九年清人 六年 龙铜厂地黎帝遣侍郎阮辉润祭 雍正 酒阮公采会同清开化府吴士鲲于宣光立界以 赌咒河为界疆事始定碑在今永绥县聚龙社 如有倒坏不妨随宜整理明命年间已准依旧重 修矣今制碑镌刻则新碑旧号岂不窒碍难行著 依旧竖碑随势粘补酌拨所在民夫守之 移宣光静宣堡于云中 铺名属底定县 恩光社地分 名曰恩 光堡以土著该队阮文表管之募兵驻守从 阮登楷之请也先是楷往宣光释流囚麻允 养 原土同 巳革 于狱派往捕犯因言养前干刁唆 盗吃之案情理跷蹼察之土目心颇不平 帝怒曰养一囚丁耳何能之有借曰捕务得力不妨 声明候旨定夺却乃遽行开释何不思专辄之议 乎命刑部覆究原案养罪寔无枉乃降楷一级仍 勒三月限责令养拏犯赎罪若无状或窜逸 惟楷是问初楷之释养也为刑部核参准令 明白回奏楷言宣光逸匪多在逋诛自非舟 马相寻未易穷山索兽养王人也释之使探 犯譬犹出笼中之鸟而招网外之禽耳诚知 专辄之罪所不能辞而缉盗安民不敢有所 规避复下都察院阅奏院长何叔良言楷既 放流囚又反复辩论偃然以安民缉盗自居 不过护短饰非请应降二级调 帝以假限未销姑置之不问楷复请开释宣光军流 徒囚从军拏犯 帝曰宣光逸犯不过林莽偷生而已非如曩者山西 上匪千百为群者比所释囚犯多是别辖人地面 不谙岂可槩行开释复罚楷俸六月楷又奏言向 例山西省领兵官专管右军十奇副领兵专 管山西卫山西中左右三奇山西象奇今各 奇经已裁省惟有山西一卫馀零星各队兵 数无多请并由正副领兵协同管领 帝以所请非例駮其奏因语大学士张登桂曰朝廷 设官分职名器最重阮登楷徒多好事不免为好 事之累耳楷自建节山西威名曰盛前后所奏多 不管人言 帝亦念其有功每曲容宽宥之 设西宁定辽堡 堡在西宁 府光化县 赏应役兵民钱五百 缗署提督吴文佳按察高有翼及随办员弁 交工部议赏叙先是西宁奏言土民通商日 集 帝以吴文佳高有翼绥辑得宜各赏加一级未几在 堡派出队长阮文闲等率兵载盐及械仗为 匪所掠堡外交易场又为匪烧毁翼复奏言 土民名尾递将原南宁南泰南盛诸大头目 来书言今得通商不胜欢喜惟愿原属西宁 者听干近府莅所原属光化者听千近县所 各与汉民商买凡土民来商何地易于停泊 舟车者姑听相与贸易 帝谴之曰设堡通商乃朝廷开彼自新之路本非有 所需于彼也况交易场设有定所无故为他烧去 今乃于折内略略说过又欲从彼所愿姑听随在 贸易则彼将何所畏乎夫制蛮之道固不可以威 胁亦不可一味诡随必须信义并行宽猛相济然 后为善顽梗妄为者禁其往来情愿来商者曲加 存抚则我恩威兼著彼自畏怀而招民立邑之方 自可收成效矣若以原设交易场沱口未通颇有 不便准于西宁光化地面可便弹压者各择一处 定为交易之所又须申明条禁不得于别处私相 交易惹出事端干咎不细队长阮文闲等皆坐革 退回兵伍 安河总督阮公闲奏言安河二省各奇土兵现 在百馀留之无益请各放回生业俾流散咸 归是亦招抚之一机也 帝曰土民束补有年已成额籍近因匪变逃散今现 在一百馀人分为三班则一年之内在伍才数月 耳有何苦逼情形若曰放回生业然后流散者始 肯回头则永隆乐化 府 名 土兵至八百馀一辰因变 散落今已复回何曾有所疑惧况绥辑有方使之 坚心向顺岂有一一徇其所欲将现在之兵放回 其可乎宜开示彼头目使各加心招诱不论原兵 原民如有出头首罪听各仍留原籍相安生业均 免其塡补兵分俟后民数日多再由省员奏办则 不废成法通变宜民两适其便矣 命廷臣覆议犯产条例先是山西省臣阮登楷 上言向来在省结拟串匪窝匪与知情不首 各案或尽将财产八官或但没串匪窝匪财 产或有已封记而复发回亦有并无封记未 有一定请敕刑部酌议及议上复交廷阅以 为律文凡谋反大逆及谋叛但共谋者不分 首从财产皆八官至如知情故纵及隐匿或 知而不首与通贼窝贼均无抄没之文惟彊 盗例凡盗犯到案审寔先将各犯家产封记 候题结之日将盗犯家产变赔如犯者父兄 弟伯叔知情分赃并别有窝家审明治罪亦 著落伊等名下追赔是则窝家之封记亦只 以备追赔本不在八官之限律例分别酌定 谅已明白何来诸地方所办不一乃认律之 差耳且夫匪者原是贼党匪中如名闲名石 之类即是反叛共谋者便是为从若夫被胁 被捉及畏他虐焰不敢诉发视与共谋者有 闲若一槩指为窝藏串通尽行查封既非本 律文义而亦无所分别请凡内外问刑诸衙 门查办反逆谋叛诸案件律有抄没固不待 言馀纠集党伙称有名目执械抗官其罪恶 与反叛无异但共谋同行者家财产业请亦 尽行籍没至如知情故纵隐匿及知而不首 与或为所索送而以财私馈或为所胁捉而 为其役使或被他趁到不得不暂许停留究 无共谋者请各照应得之罪罪之仍免其籍 没以昭画一 朱批所议妥合著依议列八条例 命清化造裹铜船一艘名寿鹤船 山西递纳税布多疏薄不中式为四衙核駮责 赔署督阮登楷复言业户粗拙请折纳钱文 帝曰此辖八县 二十六 社民 原有织布本业何来产税常 充经免其受兵仍留旧额不谓业户日久诈生而 专办人等亦潦草收纳今乃以粗拙为辞可乎罚 楷六月俸所请不准 初设翰林院著作 秩正六品在六部主事 之次诸衙主事之先 以新 进士枚英后充补 追赠阮公焕天理寺少卿焕初以偷安讳盗革 职发河仙效力所得封爵并追夺及卒 帝以焕年前南圻捕务亦有微劳故复道赠是衔 平定督学潘举卒以天福府同知府阮敦 旧 亨 陞 署 丁卯 祫飨 广南平定富安开年例届来京操演 帝以诸省弁兵屡经差派命停京操一次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三十五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