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16 中华文库
卷十五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 卷之十六 宪祖章皇帝寔录 |
► 卷十七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十六 宪祖章皇帝寔录 壬寅绍治二年春二月辛巳 御驾逾横山关弁兵扈侍齐整 帝嘉之赏銮仪司卫尉尊室谭副卫尉尊室翰并率 队等大小银钱有差兵丁赏钱五十缗 壬午至静沙行宫省臣阮同科武德濡以不置 法鼓为言官所参各坐罚 癸未 驾至河静省城行宫召百岁寿民二人慰问各赐之 金钱一枚有恩封翰林院侍读张国贤者诣 行宫瞻拜贤礼部侍郞张国用之父也 帝曰恩封官员非如休致休养者比赐之银十两因 敕自又安以北凡在京印官如有父母在堂者由 部奏请奖赏其后兵部侍郞范世显之父范妙北 宁布政杜克舒之父杜廷墅鸿胪寺卿武范 启之父武范倓均以恩封诣行在瞻拜各蒙 一律赏赐 甘门甘吉土县丞该总恭进方物赏金银钱及 衣袴遣之归 御舟由大柰江发过鸿岭召省臣武德濡问此山胜 迹对曰此山起宜春历天禄 今干 禄 蜿蜒逦运凡九 十九峯相传玄鹤群栖在此岭上故以鸿岭 名之山之阳有古寺名香迹俗传楚庄王之 女酷好佛教远来参禅修化于此王追得之 筑台居寺之北今存旧址名庄王址 帝笑曰此齐谐语怪牢不可破抑或别有意义亦未 可知 乙酉 驾至又安省城津次御营发炮属省率队宋得盛等 忙遽亦一齐混发为言官所参盛杖革省臣 分别降罚 驾幸乂安省城行宫圜城士庶夹道欢迎 帝悦谓御前大臣张登桂日人情望幸如此缓程何 如桂对曰臣以日程计之清使当于三月上旬始 过关行期想亦整暇乃 命驻跸数日阅视城池休劳军士召省臣武濬胡祐 赐金钱各一枚又 问行宫驿舍用民力乎对曰省莅行宫省兵办之各 站行宫辖民办之 帝曰兵自有饷民何以供不得已而用之非朕意也 所需材料准各从寔给价对日羽旄所至千载一 逢农力事上民之分也亦所愿也不愿领价 帝曰尊君亲上此固吾民至情然朕于爱民一事未 尝少置岂忍轻用其力其必倍价赏给之因 谕户部臣曰此辖禾苗秀茂盗弭民安朕心殊深嘉 悦其属省绅弁加恩赏给各有差 文督学大银钱 二枚知府大小 银钱各一枚知县大银钱各一枚教训通判 经历小银钱各一枚武卫尉副卫尉各赏大 银钱二枚城守尉协管赏大小银钱各一校 该队正队长率队试差正队长率队小银钱 各一枚八九品及候补人等各赏一月 饷钱属省未八流书吏各半月饷钱 增赏扈从京兵一月饷钱河静清乂弁兵预在 扈从及在京杂额弁兵各半月饷钱充戍京 兵亦赏一月饷钱所至各省戍兵赏赤如之 蠲又安河静是年人丁身税十之三土民及逃 散始回者积欠银税钱粟各宽免有差 赐随驾廷臣人参 谓之日途闲劳顿服此少滋润故朕与卿等共之复 增赏扈从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半月俸钱六 品至未八流书吏钱六百六十缗 镇宁镇边二府土知县县丞合委钦县岑祚县 土县丞该总等恭进土宜 象牙二对 犀角四端 帝嘉其慕义远来优赏乏复命增赏广治河静诸土 司之预在瞻拜者又 谓户部曰广治河静二辖休致休养人员趋庭瞻拜 者已当面赏给矣念此辈人年前从事预有微劳 今复情殷瞻恋可增赏之 命侍卫大臣武文解致祭蜀安阳王先是 谕礼部曰神之为德其盛矣乎故万亿之福诗人歌 之方望之祭礼记传之有祈有报理不诬也朕以 凉德嗣 大历服敬 天法 祖勤政爱民兢业一心励精图治载稽典礼命驾北 巡追念蜀安阳王昭明感应素著威灵其祠之但 愿我 圣祖母仁宣慈庆太皇太后寿算无疆我国家瑶图 永奠年丰盗弭内宁外静神之相佑其惠厚哉部 议请以大驾到省之明日命官致祭以工部 尚书阮忠懋钦命行礼既行 帝复亲制谕文及颁出内帑香帛附赠黄锦袍一领 部臣再请改日致祭俾得整暇委人驰报懋 报未至懋以粢牲已备先蔡之为部所参交 刑部议处改派武女解补祭而降懋一级留 御驾过铁港 语大臣张登桂曰此港道相传因有江河引流通之 岭岫随势凿之自河内可通又安以南今则浮沙 日培已成平地似乎神京已定设险有所漕运有 方居中卫外不可通达如初玄妙机缄未易窥测 但以理论之则世俗所传高騈凿港天威震石真 怪异之事耳食之言不足信也 庚寅至清化行宫属辖耆老瞻拜 帝谓户部曰此乃汤沐之地非他辖比命优给之望 阁功臣该奇休致黎文苓 定祥人留 寓清化 趋拜赏 大银钱三枚三多银钱一枚 岑梛蛮维 二县 名 土知县县丞该总等以土宜进 象牙一对 犀角六端 赐金银钱及衣袴而遣之 飨扈从军士 蠲清化是年人丁身缗脚钱米税例十之五积 欠钱粟者宽缓有差 癸巳 帝亲谒 原庙诣肇祥山望拜 长原陵命官诣告 澄国公庙礼成因 谓户部曰宋山嘉苗外庄是汤沐邑涵养安佚经已 有年此次命驾北巡展谒 原庙本日驾临清高行宫贵乡耆老职目人等迎銮 拜谒诚悃可嘉见其人存古朴俗尚浑醇殊深嘉 悦之至其赏尊室公姓及贵乡耆目白金银钱衣 服有差 公姓大银钱四十枚贵乡白金 二百两员弁耆目各赐衣袴 因见贵乡 亭宇尚盖茅茨复赐钱五百缗命修葺之又以 御制诗宣示皇亲廷臣 语之曰美哉此山河造化钟灵邦家毓庆其即周之 邰邠汉之丰沛乎溯自厥初奕世载德阀阅奇勋 仁渐义被当黎昭尊为莫氏彊僭我 肇祖慨然有志除暴安良首唱义旗迎立庄尊建元 元和迄成中兴永延黎祚皆其功也元和十四年 神游太素陵于是山穴开龙口 宝衣安藏俄而雷雨迅至人各惊散及霁会集则山 石连接草木青葱迹之已不知其所矣其后望山 而祭但见其峻峙极目于众山为独尊故号日天 尊山嗣我 太祖嘉裕皇帝肇基南服缔造邦国 列圣承之重熙累洽 皇天眷命笃生我 皇祖世祖高皇帝 天授神武濬哲渊谟当西山煽虐黎祚告终而我 皇祖以一成一旅复 宗社之仇雪神人之愤荡平西贼席卷龙编统一舆 图奄有天下追尊我 肇祖帝号陵曰长原陵奉建 肇祖庙 太庙于京又建 原庙于沛用表庆源之所自也明命二年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亲谒 原庙 祖陵敬封其山日肇祥山复 命筑城围护 原庙亦名肇祥城又 亲制碑文勒于贞珉用垂万古仰惟 祖德感慕何竆凡我子孙所当永念也是日雨 帝大喜曰礼成省谒随应甘膏瑞霖也丰年之兆也 因复加赏贵县 谕曰宋山乃发祥之地我国家 圣继 神传亿万年之基寔肇于此今北巡展谒 原庙望拜 祖陵仰见山川明秀松楸葱郁不胜恋慕之至朕一 初嗣服经准将此县田租身税缗脚及一切差役 蠲免一年兹继蠲一年再普赏白金三百两色帛 一百匹牛十只酒十埕所有自办座落一所前经 赏钱三百缗再加赏三百缗宜各沐浴膏泽耕凿 相安以共享太平之福因 语侍臣曰清高尊论古今得国惟以清及元为正汉 唐以下或起于亭长或出于寺僧或本其臣子皆 非正也 见开国方略 序高尊御制 独不思清初起满洲亦尝受 明封爵独非明之臣子乎是非得失自有千秋公 论若徒好自尊大宁不贻笑将来本朝得国取于 西山非取于黎氏何等正大光明故朕于恭谒 原庙礼成感述篇追述所由使咸知之复傅 谕留京皇子洪保曰兹驾过清化亲见田畴秀茂民 物阜康耆老迎銮拜谒多至数千经厚加赏赐绅 弁汉土共沐恩光且国家之地远自 天尊朕缅怀 祖德景仰弥殷即舍舟登陆亲诣展谒 原庙望拜 祖陵仰见栋宇巍峩庙貌庄肃松楸翠茂旺气氤氲 不胜追慕之至随召枌楡一二乡耆前来慰问察 见风俗淳厚村坞繁丰殊深嘉悦爰降恩谕优加 宴赐大沛鸿霑用弘 先泽于无疆也又亲手缮表奏闻 圣慈并具土宜派出侍卫领递回京恭进 甲午过三叠山 驾幸宁平省城登浴翠山遍览崖壁诗文有鄙俚者 命刬刮之改其山名曰护城山 在省城之后 一岭孤峙大 江蟠迥半卧波心俯瞰水面兼得山水佳趣 陈太傅张汉超称为浴翠山黎建行宫在此 名山水宫黎圣尊宪尊襄翼帝以 至历代骚人勒石雷题多在此 因 谓省臣阮文贰陈著曰此山形势可凭因其势修筑 炮台凭高御下天险之势断必可恃城倚于山故 以护城名之记寔也岂不胜于墨客虚文无益于 事乎但此山外临江浒石磴可攀宜随势捍截以 备不虞贰请于山嵿增设女墙量置炮门又于江 岸植栅以卫城脚许之良久 幸回鹤山 在城内 右面 赏赐省臣及绅弁耆耋一如直省 蠲宁平是年人丁身税十之三 领河宁总督范有心诣行在迎 驾宣召陞殿慰问赐尚方赤团龙戎服一副 面谕云卿骨鲠之臣也我 皇考以遗朕躬去年大计经赏潜邸镶金嵌玉弯带 用示故物故人推心置腹之意今日之赐解衣衣 之亦欲其长承宠眷永镇雄藩卿勉之心顿首谢 帝以广南乃畿辅重阃旃檀右邦二源地势延广均 是关要地头传谕省臣增拨弁兵前往协同 原派驻防弁兵按驻以宁地面俟北巡回 日各撤回原伍广义见兵数少而差派多岐 亦准悉集诸卫队弁兵并催乡兵民勇以充 防守俟原戍兵回兵丁照例分班乡兵各放 回业 有西洋船二艘投顺静岛寄碇驱之不出平顺 省臣以事闻 帝曰洋船此来若专为薪水计无他意可听其就近 樵汲勿使擅八民家亦不必过为驱逐徒示人以 不广也 巴川土匪一千馀啸聚于丐咦沱处阮进林阮 良闲尊室议等击走之 帝曰残匪伏莽偷生林等所带弁兵不下三千乃许 久迟延半筹莫展虽有小小胜仗不过驱东就西 未闻擒一渠目似此糜饷劳师不足抵过林等各 降一级已而林等复进剿馀党于禛芹哩沙夷等 处连获胜仗复 谕令随机剿抚务早廓清 暹将歌罗歆肥伐等将暹兵五百馀土兵一千 馀战船四十馀艘泊广边府汛又装载盐米 登贮在广边暂舍河仙军次段文策以见兵 无多飞咨安江派出大队兵船前往会剿事 闻 帝日暹虏果来助虐谋图八寇则利在冬春之交今 已晚矣况既来助匪则一切军需食物必取给于 蛮人安肯运将自家盐米食用乃一闻谎报遽欲 益兵则前后江与永济三路之防岂可使之单弱 乎今嘉定铜船已将抵界宜关会阮公著迅往协 剿又派陆路一支兵分道夹攻先破虏船然后回 平七山以宁疆圉已而阮公著管将本道弁兵前 往段文策按据陆路复整兵船防截金屿汛 帝曰所办亦中事机如虏尚在近边即分道进剿一 番使之永远震詟可也 广治患蛮寇甘露土民多惊散事闻命省臣即 派捕弁剿杀蛮牢毋使滋事招集州民毋致 失所已而㟐嵘佐邦二州散寓向化县界多 有饥饿省臣请发府仓盐米分给随便安插 居驻许之捕弁亦撤回 广义饥省臣阮德护杜高迈复请继粜并增给 沙糖豆油公本钱俟后折纳 帝曰是辖前因饥馑经已提出仓粟给贷虽盈千累 万有所不靳其油糖各项照给公本为数居多向 兹尚未清纳月前增给亦已俯从其请今若再行 继给则业户偏占便宜于民何益著派出留京科 道一员前往会同该省臣支发仓粟一万五千斛 减价粜之以舒民急再严戢吏胥库子不得从中 滋弊务期下户竆民均霑闿泽违者重治 定边总督黎文德疏言土匪五百潜到茶梶谋 图侵扰省派副管奇黎文员以兵三百进剿 又咨会诸道速就巴南会剿 帝曰此等零匪虚张声势本无能为责之吴文佳陈 汝端等加心探剿足矣何必如此忙遽 谕到匪果先遁寻有一股匪千馀向堡滋扰佳击走 之斩匪八馘伤毙甚众赏佳军功纪录二次 金帮指一在行将士亦各赏之 暹乌舌王兵船泊干广边并耳屿白马山洋分 兵数万馀处处屯结谋欲先袭鲈溪次取苏 门直逼省城河仙震恐飞咨永隆速整兵船 来援报至 帝谕曰蛮匪结连暹虏谋图窥伺已非一日现在省 兵不下四五千馀并段文策阮公著二道兵谅不 为少乃一筹莫展堤防疏玩以致近省之鹿角至 朱岩纵彼连结屯栅何其无能若此邪况行师之 道舍坚攻瑕若以水道迂曲势难殊战则由陆来 者何不乘机截杀却听其出没徒自株守有负董 戎之寄多矣段文策阮公著各先降一级今当扼 险出攻或出奇袭击务能剿杀贼匪逐出境外庶 免前罪且录新功若纵彼得过河仙一步则国法 綦严勿谓尚方剑不利也再巴川残匪亦已逃散 仍留阮良闲在此阮进林尊室议撤回安江或干 前后江及永济河仙接有警报速行策应已而永 济一带土匪群来滋扰阮公著闻报星夜带 领本道兵返回安江阮进林阮良闲分往前 后江剿捕尊室议捍截永通堡策等复奏言 虏船日益加多而嘉定巨船未到永济后路 亦有土匪滋扰请咨嘉定增派兵船迅往并 在京多索大船前来痛剿 帝曰前日夸张备御机宜无不周到今乃似此叫苦 令人发指 以定边总督恩光子黎文德陞署协办大学士 充总统剿捕军务 帝以河仙事属噄紧而诸道管员不相统摄故以德 统之复以留京大臣神机统制黎文富充参 赞大臣京城提督尊室详充赞理大臣署承 天府丞黎克让充赞襄军务专办词章摘在 京羽林前锋雄锐后保四卫弁兵由黎文富 带领乘裹铜大船五艘 仙螭神蛟安 洋清洋静洋 驶往嘉 定并与广南广义二卫戍兵均由黎文德黎 文富统管凡南圻督抚提督布按领兵并巴 川安江河仙诸军次均听从调度准得便宜 行事将士如有临阵退怯及不用命者一面 正法一面奏闻 帝以嘉定系是重阃黎文德现充总统剿捕军务乃 命平富总督邓文添权领定边总督关防运 饷调兵以给军 增催南圻各辖乡兵先是南陲有事权催嘉定 一千五百名隆祥各一千名安江五百名至 是以诸辖地头茶派多岐复增催嘉定永隆 各一千定祥安江边和各五百给之械仗钱 米分隶官兵防剿及转运军需因通 谕以朝廷不得已用兵之意俟后事平放回生业 申禁南圻小民不得与匪交易自镇西撤回后 水利各所停其坐征惟渔艺小民多与匪交 通贸易往往为他掠去故复申禁之 庆和米贵省臣疏请凡沿海各色船户商船税 例照收钱文以从民便俟后价平照例供纳 许之 缓永隆是年田税俟下年带征省臣以田禾歉 收疏请宽缓以舒民急故有是命 以礼部尚书充皇子皇弟师保阮登洵充留京 大臣守护便尊室恭权领京城提督兼理承 天府事务兵部员外郞丁允中署承天府丞 谕阮登洵曰明命初 圣驾北巡卿曾辅朕留京今皇子尚属冲龄复以卿 辅之且朕前留京年才十四而于国家事体稍已 周知今皇子学未进益卿以耆旧之臣兼师保之 责必当开导引诱以成其德斗鸡走马之戏一切 并禁至如京守事宜亦当参引故典会同商办称 朕意焉 乙未乘凉晚泛过端伟水棚至里仁行宫驻跸 丙申晓发抵兴安津次行宫午停 驾幸兴安省城以省城未砌旗台敕工部以图本进 令依式行之 蠲兴安是年人丁身税十之三居久安河右岸 者十之五堤外社村积欠钱粟十之八 丁酉 驾至河内津次行宫驻跸 计自启銮凡二十七日所 至诸地方驻跸及午停夜 歇十二日途闲 行次十五日 设边和真城堡边省上游与腊蛮接真城关要 地也省臣疏请派管卫一弁兵百设屯防截 现在弁兵留班支饷以备差派许之 南定患海匪水卫管卫阮文幸巡洋遇匪交攻 为所毙事闻给恤加一倍复派副领兵阮文 铎管将兵船出洋追拏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十六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