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09 中华文库
卷八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 卷之九 宪祖章皇帝寔录 |
► 卷十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九 宪祖章皇帝寔录 辛丑绍治元年夏六月赐皇亲皇弟色纱洋布有 差 谕之曰夏天炎热以供凉服 皇亲公七皇弟公三皇 第国公郡公二十四皇 弟三 十一 诸地方登麦户部上收成总册分作三等曰上 稔中稔下稔 批其册曰初政得丰年朕与吾民共此三稔 凡三十 一地方 除高平谅山宣光平顺无有夏田馀南定又 安清化河内海阳兴安宁平嘉定边和广义 定祥凡十一省大稔北宁河静广平山西广 治兴化广安富安庆和广南太原凡十一省 中稔承天平定永隆安 江河仙凡五省小稔 复 谕清省曰此地积瘦经年朝廷多方调剂日已起色 然国泽虽多终未若 天锡康年仓箱协咏也朕曷胜寅感益励省修以永 迓 眷庥与民共庆尔司牧安益求安勉而加勉其与汤 沐父兄教训子弟使闾里恬熙相安德化之中共 享太平之福朕有厚望焉 水舍火舍二国遣使来京前一日礼部经引使 臣山试峤木等于 庆宁宫门外因 朝奠礼进香 水舍沈香二 斤火舍一斤 次日奉方物诣阙庆贺 登光 水舍象牙二枝犀角二端 火舍象牙二枝犀角一端 礼成仍留恭候 宁陵大礼 谕礼部曰火舍世处蛮荒自古未通中国朕嗣服伊 始乃能仰慕皇风叩关吁恳其畏天事大之诚殊 堪嘉奖水舍旅庭久列终始弗渝而改正国号寔 自今始使臣此来所宜从优款给用示柔怀二国 王应给敕书应赏品物色数部查例覆斟酌拟办 世传二国人性鲁朴有君长无城郭自 耕而食自织而衣不动甲兵人皆古风 申定和奸条例 帝谓刑部曰昨日部臣所上和奸二案处女未过门 与人和奸广平以有夫论河静以无夫论罪名所 拟轻重不同部臣职在刑名如何为允武春谨对 曰古礼庙见而后成婚若未过门不宜以有 夫论但此条律例未有明载问刑衙门各以 意见自为低昻请应明定以昭画 帝曰女未过门虽不可谓之有夫而受人问名夫妇 之分已定亦不可谓之无夫以有夫论失之太重 以无夫论失之太轻所当斟酌权衡用昭平允乃 命申定条例录送中外行之 女未过门与人和奸 奸夫杖七十徒一年 女杖罪的决馀罪收赎 再倍追财物给还男家 申严 庙殿戒禁辰有御史阮玉景乘醉八 庆宁宫为当直大臣潘清简所参又有谢玉坡于 粜恩殿庭酗酒放言亦为董理大臣谢光巨参奏 帝曰柏台风宪此岂高阳酒徒哺啜地邪下部议皆 落职景发安江为兵尚书阮忠懋坐失举罚 三月俸坡减景一等革职效力乃命申严戒 禁凡 庙殿尊严之所须干分静肃敢有搀越喧闹以不敬 论加等重治 蠲广治清省乂安河静土民是年银税 甘露府 镇蛮府 镇宁镇定镇靖镇边 四府甘门甘吉二县 帝以本年恩典诸地方人丁税例并从豁免岂应以 汉王岐视复命悉蠲之户部又言诸辖别纳 之明乡清人蛮人侬人例纳银税视与王著 别纳户有闲本应不预赏给惟 宝诏覃恩至优极渥彼等适我乐土食力为氓请应 使之均霑闿泽用示无外许之 令直省营建城隍专庙 庙三闲左右后三面 砌以砖墙前设屏风 诸省城隍原配于京城都城隍庙先是礼部 议请于各辖会同庙设祀仍改称会同庙为 城隍庙议久未定至是乃 通谕诸直省何辖已有原建城隍庙者仍旧奉祀未 建者准于附近省城择地营之岁以春秋戊 祭后庚日致祭募置庙夫五人其原旧会同 庙仍旧不必改换 有定祥人黎交科者藩安之变受伪该奇后复 从官兵捕务有功事发案拟陵迟刑部改拟 斩枭科道邓国琅等抗疏言科之从伪势非 获已视与甘心从贼者有闲 帝曰科前受伪职后始出头不过力蹙势竆自营脱 祸而已刑部拟以斩枭诚已妥当姑念日久事平 尚可缓其一死科留斩监候 增派尊室帛尊室闛尊室详尊室恭尊室谭尊 室翰查捡 列庙祀器向例建安公旲定远公昞延庆公晋奠磐 公普常信公昛安庆公是慈山公昴递月三 次恭诣巡查 帝念诸亲公年齿日隆乃以帛等代之诸亲公准递 月一次捡视而已 清省上言属辖石城广地锦水常春良政关化 六州县地居僻远人民未尽完复今若折拣 兵分则不免益形拮据请再展年限以舒民 力许之 敕诸地方所属吏役凡去年议省减已回籍则 止若汰回而未登籍者再准留额一年分班 支饷公务 束警跸二队为警跸司二队兵多缺额管员尊 室详请抽原宋山籍民充补下兵部议以为 宋山流民皆著八所在丁籍若一槩抽补则 已成之户籍必至纷夏请束为一队以免虚 数其原宋山人子孙弟侄外漏情愿投军者 听其投充耆武卫诸队俾有著落从之乃束 二队为一名为警跸司 瑞圣陵守护以 神御伞盖私许社民借用事神事觉 帝大怒命火其器㪅新制以备陈祀许者借者下法 司治其罪 申定广南以南诸省驲筒例 帝语兵部曰昨夜四鼓定祥驲筒至省札不明叙其 事通政推卸不即受邮政转由侍卫呈纳太监扣 金铃以进 干成殿前悬金铃凡有应奏事件及军 机关要太监摇动金声接奏书上达 朕意边书紧急遽索衣览之则船艘放洋事也且 官船出八常事耳向例由马发盖无事之秋欲借 此以习人马焉耳今西陲有事邮传疲劳虽军书 不甚紧犹不当一一马发况船艘事非关紧何必 作此飞驰讶人闻听乎准自今广南以南各省凡 船帮出口自十艘以上与多索各号大船派往外 洋公回照例马递以敏声信馀自八艘以下止用 最紧不得马发定祥通政两不合著部问明降罚 示惩 束广平平壮奇为平壮一二三三队 太原奏言北省天福洽和二县税例明命年闲 征从太省兹在省仓储充裕请仍旧由北省 征收许之 漕南定米五万方于清省 科道邓国琅枚克敏武名驰等上封事四条一 曰用人外官之设一方之治理系焉久于其 职则吏民知所向从近来布按有未周年而 别调者不惟迟钝者耒及注措纵有才敏者 亦难尽展而驿路之迎送簿籍之交盘又多 一段烦劳也请嗣凡地方布按由部汇列三 年职内事状题明候予陞黜再向例知县陞 同府同府陞知府闲有知县而升补署科道 署员外者殊觉逾越请由部议定章程永著 为例二曰爱民夫爱人之道在节其力古者 用民不过三日至唐役止二旬皆以民力为 重也承天一辖工役颇繁请嗣凡遇有工作 量其天小工程加倍钱米示与他辖有别三 曰表节义以敦风俗夫仗节守义士夫之特 行显忠遂良王者之至仁请下礼部详查忠 臣名册如嘉定之二忠高平之三忠河仙之 范春碧者由各地方详访其子孙年已长成 者奏明候旨录用再黎末诸节义之臣如黄 冯基阮体阮廷简皆能为国捐躯尽忠于当 代留馨于千古此外烈节之士亦复不少第 以胜国之后史籍散亡请由诸地方查访事 迹汇册题明候旨旌表四曰并州县以省冗 费州县之设所以承流而宣化也明命年闲 土县布置流官盖欲用 夏变夷其势然也第 其中如葵州之桂峯翠云广化之石城广地 社数不过三十民数不过二百若设置尚繁 不惟所支俸饷糜费日增而民少吏多之弊 其势亦所不免请将桂峯县并归葵州府员 兼管石城县印并归广地县员兼摄馀各辖 似此太简者各由地方照随地势奏请量减 帝以所言得失参半 谕之日朝廷官人惟视其才之当否若必限以久于 其职则有人地异宜而责成功可乎科道员外郞 之缺当以从五品之员升补傥应补需人则以年 深知县署衔未为逾躐如必循资蹈格安有许多 应陞知府可以充塡乎承天一辖向来随事施恩 谅已周至岂必家赐人益然后为爱养邪至如黎 末殉节诸臣就中明明白白既在罕闻况日久事 堙无有载籍可征从何确验又如葵州之桂峯翠 云广化之石城广地虽社数丁数无多而地势遥 隔诚不可以并省也此等款摭拾陈言无切于事 著毋庸议惟本朝忠臣子孙向来均已加恩荫授 或有一二妙龄未预恩典者著礼部详查以闻 安江署按察阮日晟免晟叠干处分降至七级 帝以晟抚御乖宜以致土民弗靖岂可仍留方面乃 命革职发阮知方军次效力以署礼科掌印 给事中阮世治署安江按察使 谕之曰尔以进士出身朕今委以方面之寄当如何 茂展猷为毋若晟之无状可也因 语机密院大臣日边疆大吏不可不慎其选朕每谓 地方不做事惟何叔交一人不意交之外尚有许 多入如裴公諠之恇怯陈宣阮仕登之狐疑守土 三个臣济得甚事又 论暹腊事谕诸大臣曰镇西情形前者嘉定布政黄 烱奉派密探还言其状以为未必无事张明讲久 在此夫岂不知何乃恬然坐视胎祸至今转成辣 手甚可怪也又如开释名俺一事自镇西始变科 道曾以为言阮公著是院长何无一言献可今才 到军连折陈请宁非见事之晚邪朕料名俺此回 终亦无补于事边情如此诸大臣有何见闻必以 告朕武春谨奏曰腊与暹仇其来久矣质知此来 以存腊为名以立炖为辞腊民靡然从之非 乐于从暹冀其存腊而已然暹目初来众心 未一故前则甘言约和以缓我师后则阴使 土匪蔓延以阻我援其为计亦狡矣兵大事 也臣愚老见识粗浅惟念彼既挟蠘以为奇 货我当存俺以为外臣俺兄也蠓弟也将有 可济之理今俺既得释傥因其归与以名分 以繋腊民之望向之从炖者未必不翻然改 图若俺以积年逋播无名而归土民见之知 其不能自立向之迟回观望将复转而从炖 质知之计遂矣臣观节次科道邓国琅刘揆 等及镇西军次诸臣屡以释回名俺为言但 此闲处置机宜未有分明说出惟 陛下裁察焉 帝以问张登桂对曰土匪滋事亦是地方办理不善 难道质知驱煽得他名俺背兄叛国竆迫来 归有何名分可与请看他此回作为如何朝 廷自有处置 帝又谓张登桂曰阮知方在巴川尚有朝气声势稍 振若乐化军次裴公諠纯是暮气一味淹延然知 方行兵才一胜仗辄复修筑屯垒零星派守成何 事体夫蛟聚土民驱之利在疾速洗尘必如骤雨 杀草必如严霜早一日便一日好今千里趋利惟 贼是求不用之于干戈而用之于版筑兵未战而 先罢非计之得也会知方疏至言巴川府堡地居 咸卤而水程达于镇夷远至一日多是浅狭 前者匪徒得以壅塞沱心阻截饷路请于永 定县沱之富有村改筑府堡 谕报曰巴川旧堡地势卑湿更经匪变人民惊散家 屋残毁固非可驻之地然须事平后措置方合缓 急之宜日下剿办正殷卿前折奏请进据要害𢭏 破贼巢乃无故自图退步改筑屯堡为久守计何 前后之抵牾邪况兵力只可用之杀贼安得闲暇 工夫使之筑堡做此不急之务以滋劳费原堡以 阮良闲留守足矣卿宜即遵前谕速往乐化会剿 移向巴川毋遽改筑为也永通土匪既为安江破 了尊室议亦即移就乐化以资厚集 刑部册上节次如东如西派员张好合潘显达 胡文告阮文祐胡得諠陈大懽并清人李泰 高必达等减欠官银以千万计罪名均在徒 流以上 帝以事在赦前宽免其罪赔赃亦量减十成之七胡 文告寻起复司务陈大懽起复八品令与李 泰高必达等认领官项随便搭往广东照内 务清单采办货项戒之曰狃旧不悛断头是 罪 定南圻募民立邑赏格 每邑招募漏民得丁五 率开垦留荒田土五十 亩以上者赏钱二十缗丁十率田土一百亩 以上赏钱四十缗丁十五率田土一百五十 亩以上赏钱六 十缗馀以此推 诸地方钦点大员定边总督阮文仲平富总督 邓文添宁太署督阮登楷海阳布政吴金麟 山西布政梁国光清化领兵范绯等来京会 班 帝宣召上殿各问以所在地方情形从容赐茶又问 仲曰自南圻有事催拨乡勇人情有嗟怨否近日 放回有安乐否对曰恶劳欲息小民常情臣未尝 亲下乡而察其隐情在所必有 帝嘉其诚朴泣谓仲曰卿奉侍 先帝日久今来京恭候大礼途闲劳顿朕深念焉乍 见卿面感慕之情倍加痛切因以飞龙金钱扇坠 赐之 京尹范璝等奏请移建试场在皇城内大同坊 谕礼工二部曰月瓢旧试场地势卑湿八秋雨潦士 子八场行文尤觉不便部臣宜即会勘择高爽处 为之勿使淋湿为多士患 命署礼部侍郞黄济美考核诸省秀才于国史 馆取中平顶七名各以训导用寻准定秀才 候补教授者月给钱二缗米二方候补训导 者钱一缗五陌米一方十五碗 参赞阮进林收复茶荣县莅匪目林森窃据茶 荣我兵屡攻不克于是诸道刻期会战至日 林与阮文黄先率本道兵攻拔茶荣屯林森 遁走日午裴公諠与阮进双始引兵来复分 道追蹑杀获甚夥越数日复分道进剿林至 淎别匪突出拒战副卫阮文伊犎办副卫阮 文义各阵斩一馘匪败散至盘多滀始与公 諠道兵会进至滀末陈烘纠伙千馀拒战我 兵夹攻烘亦败走乘胜趁攻泡象淎连诸滀 皆拔之斩获者多烧毁屯扎房屋殆尽公諠 与林以连获胜捷会衔八奏且言进双勇往 回前最为出色 帝批之曰览奏差彊人意著赏阮进林军功一级裴 公諠赏还总督原衔再加赏釡钱金帮指各一阮 进双加军功一级金帮指一阮文伊赏授卫尉阮 文黄军功纪录三次阮文义陞授副管奇领兵黎 宽孟以下纪录银钱有差革员阮文起复主事阮 若山起复司务率队至兵丁普赏钱一千缗 礼部尚书兼管翰林院太常寺潘辉湜病赐高 丽人参二枝命署平富总督邓交添权办礼 部事务工部尚书阮忠懋兼管翰林院印务 署礼部右侍郞黄济美兼管太常寺印务又 命户部尚书何维藩兼领管理京畿水师事 务 以銮驾卫卫尉尊室详权领京城提督兼理承 天府事务署前锋左卫卫尉尊室谭调署銮 驾卫卫尉授武廷谈为雄锐左卫副卫尉 权署河仙巡抚黎光諠卒赠巡抚衔加赐钱一 百缗以权领河仙布政丁文辉署布政护理 巡抚关防 给尊室女无饷例者米二千方 准定诸省清查课凡舆轿伞盖刀仗省臣行用 之物不必登册以省繁渎从兴化布政魏克 循之请也 砌广治行宫砖墙 墙前面设月门二 左右月门各一 建旗台旗 杆移建学堂于城西 以署广平按察武德濡调署河静按察使署礼 部郞中陈辉朴调署广平按察使 增设守护左右二卫 设守护使守护副使各一 管理守护各卫再设典仪 司郎中员外郎主事司务各一八九 品书吏各二未八流书吏十五奉直 孝陵 孝东陵 以署羽林左翊后二卫卫尉尊室恭为守护使 翰林院侍讲学士尊室贵署守护副使祠祭 副使尊室德署典仪司郎中守护前卫副卫 尉尊室竹陞授伊卫卫尉翊保一卫副卫尉 尊室治陞署守护右卫卫尉锦衣该队尊室 燍为守护左卫副卫尉 定北宁骁骑金泊税额 仝年壮项纳大项金泊 四百叶老疾民丁半之 广治奏言定蛮奇兵数少差派不敷请圜莅木 户七村坊民数一百九十人削除木户额籍 仍补八伊奇并与现兵分班支饷公务从之 蠲诸省官寨官屯田土借耕钱粟及承天贷钱 各十之五 嘉定有螟雨大降净尽省臣以事奏 帝批其折曰些小螟虫一雨洗尽寔惟 昊眷之所致也朕不胜寅畏之至卿当体朕爱民重 农至意日勤劝课期无荒废阡陌可也 命清省修补 原庙祀器 省又安义棠县训导 户部议奏定祥安江关税尚欠本年闰月一成 令省臣据原领人等按月追征 帝以月分既满不必与民计较令免之因 传旨诸地方凡有关汛水利者递年对价如遇有闰 月之年各预先加八一成 阮知方尊室议移师乐化袭攻后江一道连破 之进抵芹蔠与阮进林裴公諠道兵会商谋 剿办公諠留茶荣屯专剿馀匪知方与进林 进攻滀炉林森走窜于茶句吹暹等处凭险 拒守官兵乘顺直抵茶句沱沱口甚隘林木 丛杂我兵舍舟登陆与匪战于安盛村大破 之公諠亦自茶荣进发剿匪于金钩泡葛连 战克之寻复退师茶荣是役二道官兵多有 杀获匪之寨栅房屋积聚烧毁无遗 帝以官兵连获胜仗赏进林等金钱金佩军功级纪 有差员外郞陈显允开复郞中仍留军次征 剿因 谕之曰乐化地属平旷汉土杂居非如绝域深林者 比其匪之屯扎固应烧毁至如民闲房屋及所得 积聚正宜收留备用一以省军需搬运之烦一以 为人民回复之资岂不两利何必槩行烧毁使尽 为赤地乎嗣当善体而行之可也 阮进林阮知方败绩于吹暹林等自泡句之捷 进攻吹芦吹勃匪皆空弃房屋而去及抵吹 暹匪率党千馀挑战官兵鼓而前匪稍却忽 风雨骤至匪伏兵截攻前道兵副奇邓摇率 队黎述支兵先溃诸道兵皆溃管前道尊室 议策应不及副奇黎赐阮继阮化该队陈家 黎讲陈德及弁兵四十二名并没于阵炮械 遗弃者多日晚进林知方复整兵再战匪多 伤毙 帝谴之曰此匪屡为官兵剿杀非复如前猖獗乃进 林知方狃于小胜足高气扬失于防备遂致偾事 尊室议即行革留进林知方各降四级留邓摇黎 述即于军前斩首示众馀各按其功罪赏罚之 戊申修理 长清永泰瑞圣三陵命掌卫黄登慎董其役 谕礼部曰兹钦奉 圣祖母仁宣慈庆太皇太后 慈谕云 圣祖仁皇帝自幼至长善事老躬以天下养至孝至 敬自古罕闻不期去冬宫车晏驾已为制服而悲 怀痛惜无日放心著元孙嗣皇帝传旨礼臣蠲吉 备仪老躬亲临 几筵致 祭奠酒至 宁陵日亦行亲送以重承 尊庙而用慰至情部臣宜即稽查典礼议撰仪注呈 进钦候举行礼部议请参照清典康熙九年太皇 太后奠祭之仪斟酌议办折上报可 酌酒奠 酒均以 太长公主不用太监 礼成行代谢礼五拜 御阅丧仪赏董理大臣及随派员属银两银钱有差 工匠人等普赏钱一千缗以工役轻重繁简 分项酌给董理大臣会同礼部汇列丧仪册 三 一留祀一献化 一陈设玄宫 命尊人府傕齐皇亲公会 同廷臣详阅名册检品物或何项应增如何 详议具奏不得面作雷同背有后言 御阅孝山工程越日回銮赏从官文主事武率队以 上钱五百缗 当軰理营建大臣谢光巨何维藩黎伯秀尊室 闛董理丧仪天臣黎登瀛黎文富尊室帛二 项黑色羽丝狭袖短衣各一 礼部上 宁陵仪注及诸礼节先期奏知 慈寿宫戊申命官祗告 郊 庙 奉先殿 社稷坛庚戌告后土山神城隍乙卯 七 月 告启期命官 告 永思殿丙辰 仁宣慈庆太皇太后赐奠命官告所过诸 尊陵丁已启奠继祖奠命官告都城隍庙及所过门 桥道路山川之神戊午遣奠未刻 灵驾出庆宁宫 皇帝步随放筒声九至香江津次芦殿登龙舟朝夕 午晡如常仪所过之处乡绅耆老国子监监 生各于江岸设案瞻拜庚申至山陵津次辛 酉起陆 龙驾安于宝城西芦殿戌刻奉 梓宫登龙輴铺铭旌安玄宫行追赠礼 在重 关外 奉香册 宝函及衮冕弓剑各项安于石案上封石门 总护董理诸大臣会同礼部奉 神御衣服卤簿明器各项于罗城外左水师奉 神御龙舟楼船于津次各行献化埋 藏营建大臣仍留陵所整理 壬戌题 神主于崇恩殿行初虞礼 奉 神帛埋于 东配殿之南屏处洁地 命官祠后土山神城隍礼成 奉 神主陞辇至津次登永恬艛由水程回至日旗台上 张白旗放筒声九奉安 神主于孝思殿行安位礼奏告如初乙丑再虞戊辰 三虞辛未四虞甲戌五虞丁丑六虞庚辰七 虞癸未 八 月 八虞丙戌九虞戊子卒哭自启奠 至禫祭凡皇亲国戚内外官员并贵乡戚里 各有附荐礼品 崇恩殿自初虞礼成后 孝思殿自安位礼成后每日朝夕午晡四次进膳如 常仪至卒哭乃止每月朔望殷荐至禫祭乃 止 以宁陵日期布告中外 诏日功德钜者礼数隆敬爱同者思慕切古者天子 之礼七月而葬九月而卒哭盖丧制有定期而哀 感则无竆也明命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龙驭上宾攀号莫逮率土同悲朕 宅忧翼室躬执通丧恪遵典礼追惟 圣德神功与 天同大 深仁厚泽在人不忘往者经考彝章恭上 尊谥明示天下以示予一人孝奉之思慰尔万姓尊 亲之念至于经纪大事一一遵依 成命奉于孝山营建 宝宅依古用隧礼盖自黎以前历代未之能行也兹 者众工既考远日有期爰蠲吉祗告 郊 庙 社稷以今秋七月初三日预告启期初六日奉 灵驾发引初九日奉宁 孝陵循用九虞越八月行卒哭礼跼地蹐天悲恫曷 既念尔臣庶久蒙 皇考涵养之仁情殷怙冒哀慕之诚盖合千万人而 一心者也布告中外咸使闻知复 敕官军民人自启期至卒哭禁嫁娶宴乐红紫色服 自 宁陵前五日至初虞禁理刑屠肉 以范有心张登桂充总护使阮忠懋枚公言充 总护副使武文徐充水道前营提督陈有礼 充水道后营提督阮仲并充陆路左营提督 黎交讨充陆路右营提督阮文仲武文解充 扶辇大臣阮增明阮廷宾充留守京城黄登 慎充巡查皇城尊室详充巡杳京城黎文富 充陈设 庆宁宫阮文典充督办自总护至管卫预在扈从者 各给以衣服 总护正副使大臣四水陆四营 提督四扶辇大臣二黑色羽丝 狭袖短衣各一扈从自掌卫至正副卫 尉四十三人黑色纩绂中开衣各一 未有 官牌者给木牌佩之 总护大臣张登桂等议上水陆诸营进行条款 准如议行 颁 御营号令 御营翔龙船设旗竿一行闲总护船张告 进旗则翔龙船答挂黄旗旗鼓司依例擂 鼓三通即依次进行总护船张告止旗则翔 龙船答挂绿旗鸣金一通即一齐停歇夜闲 进止准于船上灼挂大灯笼擂鼓鸣金为令 御舟临辰恭诣 龙舟以翔龙金艇各 一艘扈从 命总护正副使以水陆进止操演诸军搀越失 次坐以罪 初建孝山神祠锡封神号曰锺英灵佑广运尊 神 休致尚书阮登漏莱京恭候 宁陵大礼 帝延见命坐赐茶慰问久之 谓邓文添日礼部事繁而佐领员郞尚在悬缺部院 中员属有能习于礼者准即奏补以充承办添言 潘辉湜之子辉泳素有文学从父于官稍娴 礼节但父子同部例应回避 帝曰湜老臣谙详故典今病矣与告在外泳若能官 在国为世臣在家为世美承乏可也何例之拘即 命擢补郞中 广义恶蛮潜下安排堡劫掠牛畜所在兵民追 还之蛮遁去 帝闻之曰恶蛮乘闲出没乃其故态命严行巡哨以 宁地面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九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