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未完成,一部分的原作内容还未录入。请尽量协助。
卷四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
卷之五 宪祖章皇帝寔录
卷六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五 宪祖章皇帝寔录 辛丑绍治元年春三月铸绍治通宝钱 大铜钱重 九分小铜 钱并白铅制 钱各重六分 户部请铸新号钱以示一新 帝可其奏命以钱式试铸式成送河内通宝局起办 额匠雇匠正垆附垆部如例给 明命十 六年例 遣水师掌卫范文局管领各号船 海运船号 船北漕船 一 百二十四艘漕北圻官项输于京 领河宁总督范有心镇西挈办尹蕴及诸地方 大吏至京会班行 进香礼明清会典诸地方会袁自办香品礼部以奏 帝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一片心香取其昭忠信而 已若使人各自办不私相科敛则争相贡媚此非 典也何必效尤乃命内务府出上品珍香琦檀脑 麝部为之办礼成翌日趋拜便殿 帝宣召各问以所在情形泣谓范有心曰卿勋旧大 臣 先帝深所简眷今 先帝一旦遐弃天下遗艰大干朕躬尚赖元老诸大 臣同心夹辅卿前闻国丧疏请八临朕以河内北 圻重阃姑留之今召卿矣能匡朕不逮是所以报 先帝也心感泣拜谢复命之坐赐茶从容问曰朕以 冲人承大统外闲妥帖否对曰国有 长君社稷之福人情都妥帖了臣闻 恩诏录到所在莫不欢欣鼓舞想望太平 帝曰昨见广南布政范惟贞疏言朕初即位人心未 安请操省兵以资镇静朕知其不达事理姑以问 卿耳又问尹蕴曰暹目质知遥为蛮人声势能久 留否对日质知带来暹兵不持斗粮取给于蛮蛮 人困窘必不能继纵欲越境而来亦难久顿 矣 帝曰彼既乏食我当以逸待劳想亦不难为力精卫 塞海鹰鹫增巢此等伎俩不攻自破顷之 谕群臣曰唐虞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官则传贤家则 传子传子必以长大居正也汉交以侧室之子奉 藩于代汉大臣迎而立之故践祚之初西向让三 南向让再厥有由也世之论者犹或以诈病之盖 让不由衷近于文也我 国朝继序之正最为明白我 皇考以储君承大统肆予冲人以长子嗣鸿图始终 之际光明正大何必作此虚文敬思明命初元 皇考即位在廷之臣或以汉事为言为是何言哉惑 之甚也昨因志事追述我 皇考燕闲训语偶笔于诗一笔一滴挥泪挥毫今为 诸臣宣之以明朕意朕惟夙夜祗惧勉图继述岂 敢效颦文让邪 诗中有文让虚 情占所疑之句 龟 丁未祀 天地于南郊初礼部奏言 郊祀所以报本反始事之最大最先也礼记云丧三 年不祭惟祭 天地社稷越绋而行事本年 郊祀请 御衮冕具大驾亲诣行礼百官各具冕服执事九奏 均作乐惟随驾音乐设而不作驾回斋宫百 官庆贺如向例 帝谓大臣张登桂武春谨曰今年 郊祀亦是越绋行事乃于斋宫受贺心觉未安朕欲 免之谨等对曰礼成庆贺故事也 皇上一初禋祀视听维新凡事宜循故典 帝意未允及 驾至斋宫群臣八侍复 谕曰我 皇考御治二十一年 人祀必亲必敬中闲因事三举 祇告二 赛谢一 皆以 命予特恩也明命二十年 郊前数日 圣体偶违和予请改卜 皇考谕曰汝知其一未知其二夫君临万国敬 天法 祖勤政爱民凡此四端不可有辰或闲况为民祈福 肇举明禋既有定日何可㪅改岂不闻明神尊之 事乎予不敢再请斋宫之夕予左右侍立通宵不 寐 皇考嘉其孝敬 以御用颗大金刚玉帮指环当面赐之 玉音在耳 圣灵在 天今昔徘徊曷胜怆感斋宫之贺免之可也群臣再 三请乃从之礼成回銮赏执事陪祀官员银 锭纪录有差文从五品武从四品以至吏役 弁兵钱四千缗承天沿途设案钱三千缗自 是岁以为常先是畿内久不雨命京尹范璝 裴日进礼部参知潘伯达继祷未应至是 帝因 郊祀密祷越日雨大降远近霑洽 改正水舍火舍二国名号二国古南蟠占城之 后也 黎圣尊克占城立其裔为南蟠国界在 石碑山之西水舍西夹火舍东接富安 福山屯及石城税蛮北夹平定荒蛮火舍 柬接水舍西接镇西山甫南北夹落蛮 国 初常五年一遣使献方物 火舍不能自 达附于水舍 所得 赏赐传为世宝嘉隆初使至富安厚赐遣还 后因其国多事贡不至明命十二年水舍初 八贡译者误称为火舍朝廷因而命之至是 富安省臣黎谦光阮文理钦遵 圣谕委人至其国访状以闻且言水舍列我职方垂 二十年译鞮失之称水为火国长永列心不 自安愿得正其国号火舍久慕皇风未能自 达国长麻獭亦愿附于水舍合修职贡如故 事 帝曰我 皇考威德远加虽绝域荒陬莫不希列旅庭共效尊 亲之款水火本二国火小而远水近而大年前八 贡称火不称水 皇考圣明盖尝疑之知其必有端也是以 初命镇西继命富安 明命二十一年秋令城臣并 富安省臣委访水舍事状 访再访务悉其状乃今果然矣其令礼部详议误 者正之来者进之准其合贡三年一遣使各从所 愿以慰远忱 谕至二国乃大喜请以六月遣使进京 一奉 进香一贺 登光 许之寻赐火舍国长麻獭姓久名赖以昭 新命赏富安派人阮文权邓文活等有差二 国合贡自此始 贡仪水含用象牙二枝犀角 二端火舍用象牙一枝犀角 一端每届子午卯酉等年水含必遴委使介 并递二国品仪就富安省行进贡礼例赏水 舍国王宝蓝绉纱巾八尺蓝白寔纱长衣一 蘘纩绒里色帛狭袖衣一领蓝白寔纱狭袖 衣一袭各色南素纱狭袖衣五领蓝红窃纱 袴各一腰紫蚁南绸袴二腰酒器一副樽一 盏三碟一火舍国王宝蓝绉纱巾八尺蓝白 寔纱长衣一袭纩绒里色帛狭袖衣一硕各 色南素纱狭袖衣三领监红绉纱袴各一腰 酒器一副再给二国国王武阶三品蟒服各 一副赏阮文权属省队长邓文活九品书吏 随派通言等南绉纱洋布衣各一袭白金十 两 经略范文典将军张明讲等疏言前者城辖派 委副奇阮文良赍书往北寻奔初到日款接 颇觉殷勤逮译出来书后暹目质知不与相 见促令早归亦无来书回答在辖复另修一 书遣安边司员外郎黎国香赍书再往且探 虏情至密常守 地 名 路阻不得进而还又闻质 知援以武德忠阮双清妄约官兵撤回朱笃 后不如约辄将兵再来海西修筑龙樽故城 立名暾为高蛮长分屯要害谋图阻截海东 蛇能往来之路在辖已严加防守且言安河 二省见兵稀少请派出京兵迅往以资攻守 帝谕曰派人探闻所言未必尽寔岂有欲图寇边而 辄先将去向情形向人泄露者乎无论彼言寔与 不寔暹虏来与不来贵在我奋发自彊激励将士 修我戈矛务使人人咸乐效用不可稍形气馁方 为得算兵法所谓母恃彼之不来恃在我之有备 正谓此耳今海东弁兵已回蛇能裴公諠道兵与 山静堡兵一并撤回以厚兵力料今事体彼既先 自背违我亦不须复往但当量己量人务得战守 万全之策斯可矣本年平定庆和派戍镇西二卫 弁兵已有旨撤留 安 江 差派又增派左畿两卫奇兵 迅往驻守以资生力卿等当持心整暇抚慰戎行 养锐蓄威以备临用傥暹虏敢尔来侵即与之鏖 战一番大加痛杀使他知所畏慑或彼利在速战 未便立行剿杀则在我兵精粮足器利城坚凡诸 要害之处深壕高垒以守之何患不固彼既悬军 远涉众愈多则馈粮不继路愈远则士卒易疲进 无所得退无所资立见困毙然后我以饱待饥以 逸待劳主客之势既殊此日相机而动一鼔成功 自觉有馀力矣何必频频遣人讲解使彼得窥浅 深为哉 河仙管奇黎公质败土匪于笔棃先是龙川土 民与巴川土匪串通引八江城守所杀守御 段文石率队阮交绪及弁兵数人省臣闻报 遣质将兵防御质督谅磋守御黎文廪等分 兵剿捕至丐㹯处败之追至笔棃匪复纠伙 二百馀抗拒质廪阵斩匪目匪伙十五馘匪 多伤毙溃走𢭏破屯栅三十馀所烧毁积聚 事闻加质副卫尉衔授廪该队仍领守御再 赏金帮指银牌各一 杨文丰败绩于滀臻沱永川既破清土群匪窜 八马族滀臻茶心等处党伙六千馀丰催集 兵勇一千二百名分为三道神机中卫副卫 尉范文代副奇朱文宣阮文内率中道副管 奇阮文俊试差副奇阮文年挈办副奇阮文 雁黎文趣率前道锦衣副卫尉黄文贵试差 副奇陈文月挈办副奇阮文龙率后道刻日 进发是日丰称病不行委领兵阮惟壮统管 诸道兵进攻马族沱交俊文月谓壮曰水汐 沱小不宜深八壮曰此沱富饶舍此何适遂 麾诸道齐进匪方设酒席弃而走在行兵勇 争八或掠取财物或群坐饮食偃旗抛械略 不准备匪伙乘闲掩袭后道兵杀伤士卒夺 其炮械黄文贵呼援壮传言无兵可援匪闻 之攻益急文贵文月皆为匪所戕交龙力战 死后道兵溃中前二道兵各抛弃械仗走惟 壮惊惶磕八兵刃冒险而出文俊文代文内 文年皆战死文雁当场督战斩十一丁文宣 斩七丁力竭无援皆没于阵兵勇死者百馀 遗失大炮十四辆兵仗弃者甚多惟壮文趣 各带伤回将军张明讲闻报续派副领兵枚 文董带领兵勇六百迅往文丰军次乘夜袭 击连破匪垒二十馀所匪各弃垒走丰以路 多沟沱不便穷追复引兵回越十馀日匪复 于滀臻寻于家二要处竖栅塞沱两岸各筑 土垒水陆俱梗丰分委管奇陈文弘等将兵 六百由水程驶往寻于家副领兵枚文董率 副卫尉阮进光挈办副卫阮文镶副奇阮文 政㨍办副奇高文轩兵勇八百分水陆进攻 滀臻沱丰复以脚力欠便仍留府堡防守已 而匪伙千馀来扰府堡水屯丰督兵交战匪 徒退却丰以穷寇勿追收兵回文弘兵至寻 于家略有斩获破其屯垒而还文董兵至滀 臻悉力攻破生获六丁斩十馀馘踏破土垒 开通江道日暮回军匪先于沱岸丛林埋伏 多以尖槊乱放阮文政阮文镶俱为匪所毙 兵丁落江殒没者多枚文董亦为匪刺毙阮 进光高文轩赴援俱没于阵失过山铜炮及 械仗各项初惟壮失利事闻丰先得革留壮 革职拏锁命京派御史潘文敞速往巴川军 次查明失事之由及闻再败 帝叹曰庸臣调度失机尚何言哉即命参赞黎文德 仍遵前 旨速赴代领其众 德前有旨总统安河剿捕军务再 兼领总督关防寻闻暹目再来仍 留镇 西 德适病委隆祥总督裴公諠代往因准 諠以本职权领安河总督事务寻以諠临事 恇怯屡为言官所参复令专办捕务再派工 部参知阮知方补授安江巡抚护理安河总 督关防驰驿速往知方陛辞 帝劳之曰卿秉心忠勤朕知之矣此行非以难事委 之正欲以此为卿立功处为朕报功处耳此处既 为杨文丰惹事土民因以猖獗兵气因以惊丧卿 赴省凡一切省务当先振整然后与裴公諠商办 戎务随机征剿使巴川一路及早清夷渐次图之 与镇西兵会古语云不遇槃根错节无以别利器 勉之思之无负朕责成至意暑气方盛准卿休沐 二三日即起马 帝以滀臻之败将士损亡者多总由杨文丰误之 谕之曰杨文丰前者永川铺之战不分良莠纵兵搜 掠不无波及平人结成痛怨以致匪党纠聚日多 愈滋猖獗究由丰激成之也况彼向来惯以口舌 取巧稍获些小胜仗辄舞口弄唇粉饰功状以邀 赏格少有失利复归过于人即如滀臻之战称病 不行后复以脚疾留堡甚至匪徒引退则以为地 多溪壑穷寇勿追似此隐瞒退怯欲盖弥彰其罪 已不可胜言矣杨文丰著即革离充前驱效力若 稍有退怯准于军前斩首示众节次阵亡之阮文 雁朱文宣枚文董各加赠一衔银二十两范文代 阮文俊阮文年阮文内阮文龙阮进光阮文政高 文轩阮文镶亦各加赠一衔照赠衔给恤再荫其 子一人为锦衣千户适潘文敞疏至具言丰掠货 载赃失事之由始于壮而成于丰又壮丰姻 眷也故前此为之掩饰至是尽得其状 帝怒曰壮前既贪财轻进后复忙张先走则其偾事 丧师莫此为甚何必查办为也命阮知方抵军日 将壮游营彰其罪立行正法丰亦拏锁交回江省 查究治罪谕未下丰先病死其后案上丰诸子年 十五以上俱发军次前驱效力 谕镇西及南圻诸省土民谕曰曩者蛮人不靖河仙 永隆安江以及嘉定定祥边和诸省土民亦为其 煽动朕念彼虽昏懵亦是朝廷赤子一为所惑自 陷于辜于心殊深悯怛宜开三面之网用示一生 之途凡前经失身为匪及胁从者不拘匪目匪伙 各准于军前或所在衙门投首并予宽免前罪立 释回业再胥相报告招诱同党及早回头免罹锋 刃若业有私藏枪炮一并输官量与给价或从前 有为官吏冗扰苦逼亦听具由投诉立为昭雪谕 到日诸辖上司各宜译出番语多方悬挂俾各周 知限年底以里 定皇亲皇弟奏书式 嗣凡皇亲皇弟遇有应奏 事件其已经封爵者奏内 先叙爵次叙名未经封 爵者但叙臣某名等字 以署乂安领兵阮良闲改署掌卫作为安江领 兵官海阳副领兵仝伯諠陞署又安领兵官 高平副领兵邓文丁陞署海阳领兵官前锋 左卫副卫尉阮宣调补高平副领兵官雄锐 左卫副卫尉阮创陞署卫尉良闲陛辞 帝谕曰汝服事年深经从捕务兵机谅所熟悉今安 江土匪出没不常要宜调度得宜以称所委良闲 拜谢加赐官彔纩绒里色帛中开衣玉蓝绉 纱袴银二十两 上 皇妣陵号曰孝东陵派部司科道侍卫巡查月二次 辛亥清明节前一日由舟程启銮阅视孝山工 程 谕曰营建工程至为重大朕非不念官军劳且瘁也 惟 山陵大礼日月有期当此春作方殷不忍劳民故不 得不多用兵力计自始工未逾两月而万年根基 渐已就绪似此真心承办好义急公朕甚嘉焉其 赏董理诸大臣银两有差 董理二各十两副董理 三各七两随办管卫九 各二两郞员科道四各一两率队一百五十四各 钱三缗主事司务检讨灵台郞侍卫医院十五各 钱二 缗 弁兵及各色工匠三千馀缗往来看办大臣 张登桂亦优赏 白金 十两 之又 谓谢光巨何维藩曰清朝为山陵用民财力或至累 年不成隧谷水溢累及民田朕不取也此番工役 不曾劳民只以宿卫弁兵充之优加廪给民不妨 农兵亦得其资仰岂不是兵民两利卿等宜加心 抚恤勿可过于督责称朕意焉至日亲谒 天授陵 基圣陵 瑞圣陵命皇亲分诣诸 尊陵皇子恭诣 孝东陵敬谨行礼赏守护官兵各二月饷钱女官奴 婢钱二百缗诸军依向例赏钱加赏扈从官 吏钱一千缗清明赏从官自此始后以为常 驾回至敷文楼津次夏素服回宫警跸护卫前导服 战巾冠 帝曰卫士失仪管官之责也下兵部议明日 皇二子八侍 谕曰昨日朕亲谒诸 尊陵另派诸皇子行礼 孝东陵礼成后本应随班陪侍缘何他往向晡亦不 在班试思乾东学规曾有此否朕仰遵家法周谆 廷训诚欲道之以礼俾各循规蹈矩以长保令名 一或愆仪非朕所乐闻也此一番姑记过罚俸一 年赞善讲习人等所职何在亦各分别降责示惩 传旨洪保凛遵之朕言不再再则立与廷杖 命京外大臣各举所知 谕曰为政之道要在得人朕嗣政伊始惟思图用旧 人厪求治理顾知人一事尧舜其难之必须博访 良材方可备栋梁榱桷之用我之卿宰及诸循良 皆是我 皇考耆旧之臣也向来寄以耳目内外相资以匡寡 德之不逮顾人臣以人事君忠爱之至也准京外 诸大臣各举所知一人文天学士举可堪布政尚 书都御史并尚书兼总督者各举可堪按察及六 部郞中参知副都御史巡抚举可堪科道员外郞 侍郎京尹布政举可堪知府同知府郞中办理部 务府丞按察各举可堪知县知州武掌军都统经 略将军及都统领总督各举可堪领兵副领兵统 制提督并统制兼总督者各举可堪掌卫管卫领 兵副领兵各举可堪管奇不论本属别辖凡有真 知确见人品优长等级相当者准得指名保举具 本呈进交部引见随材录用不得以眷属朋比滥 举非人因公就私自取愆尤耳再此外如有经纶 韬略博学宏辞之人应堪何职者即不拘品级咸 以名闻朕亦不次超陞俾得效用夫达观其所举 古语昭彰各宜存心体国一秉公忠务在得人以 慰朕咨询用人行政之至意 以礼部侍郞充办阁务黎伯秀署工部右参知 复充营建副董理增派京兵二卫及广平奇 兵 来京 操演 前往 孝山工所应役自管卫管奇以下先赏二月俸饷钱 制给诸省领兵副领兵牙牌 牌面刻某省辖领 兵或副领兵等字 样 赐祭镇西安江河仙嘉定定祥诸道阵亡将弁 兵勇于京城南郭外命兵部堂官一员前往 致祭 命嘉定和买药材运往安江镇西以备给发 改广南升葩府为升平府广义慕葩县为慕德 县河静河葩府为河清府奇葩县为奇英县 葩川县为锦川县山西夏葩县为夏和县葩 溪县为锦溪县兴化扶葩县为扶安县北宁 金葩县为金英县谅山七泉县为七溪县太 原平泉县为平川县镇西葩林县为桃林县 兴安芙蓉县为芙蕖县广安葩封县为尧封 县河内宝泉局为通宝局印篆均改给惟清 葩发祥之地未忍夏改临文准写作清省关 防印篆仍前行用改清葩左卫为清省左卫 清葩左右水卫为清省左右水两卫葩象队 为清象队河静全武卫为捷武卫图记钤盖 均改给馀总社村坊关津源汛有与讳字同 音同样者听由地方查捡改正惟京外官员 原给诰敕自明命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八 日以前者仍旧不改 设高平中傥那烂令禁三关省臣奏言中傥那 烂贲河三堡均有清商往来应设中傥那烂 二关惟贲河堡清商多从闲路逃征应设关 于令禁铺名为令禁关照例放凭征税 那烂 关银 一百两中傥八十 两令禁七十两 以今年三月为始从之 以赞理阮公著权充镇西参赞天臣黎文德病 准回嘉定调养复 颁尚方参桂赐之 谕之曰卿之勤慎朕所素知爱君先保其身勿过于 烦虑事君日长图报多矣 充派御史陈文瑑上言镇西辖臣抚剿久未奏 功请自广南至平顺每辖量取乡勇或一千 或五百前往城辖差派以厚兵力 帝恶其轻率妄言谴之曰镇西在辖兵非不多所患 者难于馈运耳况攻剿机宜已有经略将军参赞 等为之筹办瑑不知事势却欲征调乡兵不但徒 事忙张转生惊扰所请毋须议御史潘文敞复言 日下边和土匪侵扰朱岩屯巴川前途又为 匪阻梗请调京兵或诸省兵二千分为二道 一由金屿抵河仙一由美清汛抵巴川大加 痛杀然后移得胜之师直抵镇西相机征剿 帝复谴之曰敞一小小书生机务岂能熟悉遽尔专 折独请增兵则将置经略将军参赞诸大臣于何 地乎著传旨申饬嗣后无得轻易发言干咎不小 撤边和上道兵先是蛮匪蔓及边和上游副领 兵陈文俊将兵哨捕至茶椤匪有林中出俊 督兵进剿有队长裴文安阵斩匪目蛇嫩馀 党溃散事闻安拔补正队长率队俊加军功 纪录一次寻以蛮匪远窜复命撤兵回 己酉 帝亲率群臣尊上 大行皇帝尊谥庙号初 帝谕群臣曰自古圣帝明王象功昭德语大难名称 天以诔惟能合天下之大公垂万世之定论典至 钜也仰惟我 皇考大行皇帝以 上圣之资承 大定之业兴治致平久道成化二十有一年于兹惟 以敬 天法 祖为心勤政爱民为本其见于孝奉 慈闱也计节称觞跪进甘旨 躬亲执辔前导 安轝诚旷古以来孝之至也其见于爱养黎元也肆 赦蠲租抑奢崇俭粟帛以养老者赈贷以济竆氓 无一夫不获仁之至也 躬耕务本率天下以劝农登进采材咨臣工而图治 课晴较雨先天而弗违制礼作乐俟圣而不惑况 且 天纵至圣 神授多能闲情道统文阐六经 几暇睿裁诗开百代大兴文治设官釐政而六合同 春丕显武功拓土开疆而一统区夏提封日辟户 口岁增盖守成兼开创之大勋而其弘猷远略善 政良法不但炎方之罕睹寔为亘古之未闻所谓 圣德巍巍与天为大萃千古而集其天成为我 大南亿万斯年凭借之庥尽善尽美难得而名言矣 余小子仰遵 遗命克绍 鸿图深思 付托之弗胜况此攀号之莫逮袁痛五衷剧增摧裂 功德百世难尽阐扬惟缵述 仁天庶少伸其孝敬礼日祖有功而尊有德我 皇考聪明圣哲创守兼隆应敬上庙号日 圣祖以绍承 皇祖世祖高皇帝功德之隆永为万世子孙克遵 成宪也其应议上 尊谥徽称著尊人府传集皇亲会同文武天臣并都 台部阁均准预议要须详加稽考典礼参古准今 务臻至妥至当用副予崇答 慈恩昊天罔极之怀而以慰天下臣民之思慕也廷 议咸言古者礼制庙号称祖以其功也自汉 唐宋明以迄于清历代制度各有不同我 国朝参酌古今建立 四庙尊上 庙号 神功 圣德万古昭彰诔必称 天非臣子所敢私也大德者大名于义各有所取也 钦惟 大行皇帝智周万物道济群方敬 天法 祖勤政爱民二十有一年常如一日 严父配 天礼隆朱报省 陵飨 庙礼必躬亲肇新 世祖庙而正统益明崇建 慈寿宫而孝养备至视膳问安之礼溢于甘旨馀编 慎终追远之诚备诸典礼所载切绍庭之仰大烈 扬乎 前庥广锡类之仁 慈惠推乎四海省度敕几 宸衷独运励精图治 帝德惟纯视朝日再连章累牍不少停留听事宵分 六部百司常厪访问其发之天经地纬道源大肆 交教覃敷文二集诗六集 圣言炳若日星民有训官有箴王度式如金玉史馆 肇开书籍之刊定日富学官增置庠序之作育弥 深科举之增加文式之新定诗书之攽布字画之 精一所以惠士林作儒教者亦莫不致其周其运 之为干开坤阖武而不杀圣又多能畋猎以期骑 射无不洞贯治军有礼纪律澟然严明观王师之 有征仰神功之莫测暹罗之逆虏藩安乏逆渠刻 期奏捷宁平之山音宣光之底定虽险必夷镇西 设府县凡二十馀新疆列编户以数万计南北之 剿平西南之开拓幅陨几至万里神威振乎殊方 大勋用集武烈告成而兵戎不忘训练武教以辰 阐扬武庙有设武功有碑所以励将士壮国威者 盖常先于无事惟其明也故行之而不疑料敌情 于万里灼见先几授庙略于九重若合符契以至 闾阎之幽隐人物之邪正虽其事有巨细势有险 易而明物察伦总归于大智惟其断也故动而不 括罢土目设流官尽革因循之弊抑私家严党禁 顿消阿比之风大凡利害之兴除故常之更易亦 曾酌之人情参之物论而舍非用是皆决于 宸裁故能因辰立法而弗违神化宜民而不倦亲台 首开政先睦族宫阶初设义示正家 帝系藩系之撰定统纪昭垂国谱尊谱之纂修彝伦 攸叙九鼎铸而 皇图永奠重门开而 帝所弥尊制礼作乐朝廷之化大行耕耤养蚕天下 之本以立课雨较晴调阴阳而赞化育制器尚象 同律度而审量衡设公正堂以达民隐置登闻鼓 以通下情内外官名之申定仕有常规北南衣服 之一齐家无殊俗画省分州大小相制分田制亩 疆理攸同都察院之设肃风宪也机密院之置慎 枢机也内阁秩只三品用杜专权成训付之史馆 太监定为五等不得预政 圣谕勒于黉宫与夫天计之考察而吏治精律例之 釐裁而治典肃政要一书垂为典则剿平成集纂 述忧勤凡其立经陈纪创制立法有以集百王之 大成天熙朝之治体政因俗革率皆酌古通今治 以道同无非变通尽利禁止令行播于北朝之称 服德博化广孚于外国之听闻体臣则多方训饬 笃意陶成叙录其子孙光显其父毋爱士则艺能 必奖恩礼屡加厚廪禄于学宫侈恩荣于科路养 兵则严私家擅役之惩厚有事征行之赐断刑则 好生之心详于三覆五奏明罚之意慎乎肆赦贼 刑狱成而宽典屡加谳定而死囚多缓若夫蠲租 减税岁以为常养老赈竆每加存恤修城缮堡充 役也必雇工凿河筑堤利民也无靳费虽沿边之 蛮獠一视同仁举新附之凡氓都归子育仁深泽 厚道久化成治超乎百王功冠乎千古美利厖鸿 天心协应河有安澜之庆岁有常丰之祥协气先呈 嘉祥悉至其所以扶植邦本固结民心我国家亿 万斯年凭借维持盖由于此功德兼隆可久可继 自非备至仁之全体曷克臻兹谨奉议上 尊谥曰 体天昌运至孝纯德文武明断创述大成厚泽丰功 仁皇帝庙号 圣祖 帝从之至日 帝率群臣奉金册金宝上 尊谥册文曰臣闻建天下之大功必有首天下之大 德成天下之大业必光受天下之大名故鼎以铭 而伟烈彰庙有颂而盛德著其义一也钦惟 皇考大行皇帝陛下备 圣人之体得圣人之辰妙不息之至诚与 天无闲阐维新之景运振古有光二百馀年之眷命 用庥二十一载之 皇猷允塞礼备尊 亲道隆法 祖至孝可以格 天太和合撰悠久成能纯德可以配命其发之为经 纬也奎藻之昭回诗书之流布其运之为开阖也 西南之开拓南北之剿平有垂世立教之文有保 大定功之武民隐烛其几微 庙算决于千里天下莫不以为明号令坚如金石赏 罚信如四辰天下莫不以为断心法治法渊源接 乎帝王先天后天作述兼乎明圣 帝系亲藩大昭统纪宫阶尊爵先正化基详之为议 礼作乐制度考文备之为体国正官治军行法斟 今酌古大成集乎百王达化通辰中制垂于万世 政要备书其典则大南用启夫文明岂但丁李陈 黎之未闻亦自唐宋明清之旷见道弥彰者泽弥 厚合乎无疆仁之渐者化之流齐于久照即近知 远同怙冒而一尊亲维臣若民颂贤亲而歌乐利 帝凝永命鼎图预下于隆周 天鉴成功玺瑞早同于锡禹上有以光十一世 圣继 神传之丕绪下有以固亿万年仁培义植之崇基继 序不忘念正殷于右 考颂扬曷罄感弥切于称 天谨用蠲吉请命 郊 庙亲率尊人府文武臣工恭递金册奉上 尊谥曰体天昌运至孝纯德文武明断创述大成厚 泽丰功仁皇帝庙号 圣祖伏惟默假有孚显承无斁在 帝左右于昭陟降之声灵 配天高明协锡申重之福祉 翌日攽诏中外 诏曰朕惟先王谥以尊名显扬为孝古礼郊而制议 明受于天惟其盛德至善民不能忘是以显号崇 称世所共仰赞尧德之广运曰圣神文武纪汤德 之懋昭曰智勇聪明自古盛帝显王能建一辰莫 竞之骏功必播万世无竆之令闻者也鸿惟 皇考大行皇帝资兼上圣体备至仁中正刚健之行 贯一诚于于穆保佑申重之眷凝永命于泰和德 著于敬 天法 祖体臣子民道详于制治保邦立经陈纪郊 天配 祖义既大于严 亲扬烈觐光功用完于底室 慈宁孝养合九州四海以承欢庆典优隆酌千古百 王而备礼深爱辰厪舜慕扩天孝以天仁于昭日 迈汤新继纯德于纯命庶事既理而敕几省度弗 懈于忧勤万民咸和而发政施仁尤殷于怀保兴 教化则 宣圣制定群书广学宫增科举文风普扇于迩遐诘 兵威则扫山音平底定荡暹寇复藩安武烈告成 于中外鸿貉千年运会一新兆启之文明北南万 里提封增广混同之式廓惟明也故能运圣人之 大智惟断也故能行天下之大权用兵制胜审物 办材动以先几而不惑总政揽权信赏必罚成以 至公而不疑本之于心法道法之精微充之为内 治外治之体统风化穆于宫闱子姓睢麟正始之 仪型礼乐盛于 郊 庙朝廷丰洛太平之制作部寺院阁咸有要而有伦 省府县州递相维而相制法度纪纲咸正罔缺枢 机品式既备且详观质交损益之大成述者而作 者仰裁化变通之尽利后天而先天故其相望于 仁义道德之中亲睦昭明而于变无遗于覆帱载 持之外贤亲乐利而不忘薰为宇宙之至和颂多 祜咏屡丰盛美光昭于简册合作 圣人之美利赋百男歌万福庥嘉卓冠于帝王自非 既仁且圣克享夫 天心安能创始成终有光于 祖烈卄一载之兢兢业业大功大德至高厚而久征 亿万年之继继承承斯世斯民咸追思而称颂予 小子恐德弗类嗣服维艰谓 天盖高欲酬恩而罔极称 天以诔诚则大而难名已于本月二十三日请命 郊 庙二十四日亲率尊人府文武臣工恭诣 几筵谨奉金册上尊谥曰 体天昌运至孝纯德交武明断创述天成厚泽丰功 仁皇帝庙号 圣祖推崇之义天明敷锡之仁斯普所有施恩凡十 二条 一皇子已封爵并皇亲公国公郡公及京外 文自四品武自三品以上名下现无带降者 各赏加一级一皇弟未封公者待满三年准尊人 府会同礼部议奏请旨册封一尊室人员如有文 学优长才艺出众者不拘已仕未仕准由尊人府 察核具奏量与拔用一在京官员名下现有降革 留职者不拘公私罪名其降四级以上者改为降 三级降三级者改为降二级降二级者改为降一 级降一级者全行开复革留者改为降四级留一 历代帝王陵寝由地方官勘察如有颓缺者雇民 修理完整仍严禁所在母得侵犯樵采一通国神 祇经蒙封赠者准各地方开列事迹汇册候旨封 赠若未蒙封赠而确系正神显有事迹者准由地 方查明汇册由部核议具奏量予封赠一诸地方 有孝子顺孙义夫节妇上司细加客访具事奏间 交部核奏候旨旌表一清省公姓各加恩赏赐钱 文一宋山之嘉苗外庄加恩赏钱一千缗一宋山 县民本年一切差役加恩再蠲免一年至开年照 例办理一明命二十一年诸地方积欠及展缓钱 粟产物诸税例与借贷钱粟现未清完各数干准 户部汇册具奏候旨量予蠲减一文武官员前经 获咎革罢自五品以上并文六七品闲有由进士 举人出身者除确有婪赃的状与年七十以上母 须议外馀均准吏兵二部分别汇册具奏候旨酌 量录 用 於戏撰其声名列于天下礼莫天于尊亲受 兹福祉施于四方孝用弘于锡类以伸予一人终 天之感以慰尔万姓慕慈之心 赏预事臣工玉佩玛瑙璲金钱银钱有差兵匠 钱三百缗 以北宁巡抚阮登楷权护宁太总督关防仍兼 领布政印篆光禄寺员外郞充办理膳黎光 胜为光禄寺少卿 壬子 帝率群臣奉金册金宝恭上 仁宣慈庆太皇太后尊号册文曰 卧 闻道莫天于孝 圣人端立教之原礼莫天于名王者重尊亲之典 故雅咏思齐盛称京室而颂歌濬哲归美商姬皆 所以表淑垂鸿用敭景铄者也钦惟 圣祖母仁宣慈庆皇太后陛下庄静垂型含弘孚化 宣 懿德而懋修壸教佐我 世祖十有八年缔造之基迪 前徽而敷遗后人启 先皇帝二十一载太平之治 寿恺茂绥繁祉闿泽洽乎邦家 昌蕃永裕 慈釐福庆施于孙子怡豫式孚荣养显扬久贲鸿称 绍承受此丕基燕翼仰凭于厚荫继述厪思达孝 尊崇载举于隆仪用是虔告 宗庙亲率群臣奉金册金宝恭上 尊号曰 仁宣慈庆太皇太后伏惟丕正 鸿名诞膺景嘏恒贞久照宫庭长穆于 徽音履吉凝祥社稷永孚于美利 翌日攽诏中外 诏曰朕惟自古帝王缵绪膺图茂隆孝治溯庆源之 有自奉懿德以敭庥故濬哲纪商姬之淑思齐表 京室之徽古道良可鉴也钦惟 圣祖母仁宣慈庆皇太后 德合坤生 仁参乾始佐我 皇祖世祖高皇帝雍穆式于宫壸图史标芳孝爱洽 于庭闱睢麟基化用能克笃 前烈敷遗后人奉我 皇考圣祖仁皇帝嗣服云初钦奉晋上 皇太后尊号光正徽称丕端懿范嘉言善行景启迪 之垂慈凝顺保和蔼厖鸿之荐祉节次恭值 圣寿六旬七旬大庆盛典举行礼文周备怡豫久孚 于荣养尊崇光贲于显扬明命十八年经奉参考 彝章崇上 仁宣慈庆皇太后徽号奉 慈釐而锡羡泽裕邦家绥 寿祉以申祺福施子姓朕仰凭 笃庆诞受 丕基燕贻叨奉 鸿慈继述厪思达孝敛五福而敷锡弘推旷荡之恩 合四海以同尊载举推崇之典以本月二十六日 虔告 宗庙二十七日亲率群臣奉金册金宝恭上 尊号曰 仁宣慈庆太皇太后式表肫诚用申欢奉崇徽昭揭 铭琬琰以流光湛渥覃敷遍垓埏而绥祜 一皇子 皇亲公 皇弟各赏银代宴有差一太长公王长公主皇妹 皇女各赏银代宴有差一皇亲公皇弟公之子女 各加恩赐有差一在京文自六品以上武自五品 以上各赏银代宴有差一在外诸省辖将军参赞 督抚提督布按正副领兵各赏银代宴有差一文 武三品以上命妇各加恩赐有差一陈族文舍社 各加恩 赐有差 於戏礼重尊亲用昭不匮之孝 天纯佑命永承无斁之庥庆天礼之告成肆敷言而 用训 赏预事臣工白玉水晶佩金银钱有差 起复革员郑文儒主事兼太医院右院判会同 左院判陈日佶权掌太医院关防 命前军掌府领河宁总督范有心以本职留京 朝奉原充镇西堼办尹蕴仍留户部参知京 职广义布政邓德赡陞署刑部左参知诸地 方来京会班者各回莅 大南寔录正编第三纪卷之五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