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一纪/卷45 中华文库
卷四十四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一纪 卷之四十五 世祖高皇帝寔录 |
► 卷四十六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一纪卷之四十五 世祖高皇帝寔录 壬申嘉隆十一年秋七月以郑怀德为礼部尚 书兼管理钦天监事务 律书成 帝令阮文诚武桢等次定律例凡三百九十八条 名 例 四十五条吏律二十七条户律六十六条礼 律二十六条兵律五十八条刑律一百六十 六条工 律十条 为书二十二卷 帝亲自裁定复命为之序曰朕惟圣人治天下刑罚 之与德化未尝偏废盖民生有欲世故无涯非刑 以防之无以使之八教而知德故曰刑者辅治之 具岂虚乎哉律令者刑罚之断例也古者议事以 制不为刑辟岂刑辟不可为哉民淳事简容可略 也风会既降民伪日滋刑罚不足以胜奸科条不 足以应用故律例令式递有增加岂非古后异宜 而律之必不可阙欤我国历朝以来具有令典自 经西山之变纲沦法斁巧诈横多约则事或有阙 简则理或未明愚者懵于趍避顽者易于玩弄而 审谳之下比附出入无所稽据冤滥靡告岂非仁 者之所隐哉朕赖 列圣之灵削平僭乱混一区宇经纬节理每以教化 为先务而于刑狱之闲尤致意焉披阅历代刑书 我越李陈黎之兴一代有一代之制而备于洪德 北朝汉唐宋明之兴律令之书代有修攺而备于 大清爰命廷臣准历朝令典参以洪德清朝条律 取舍秤停务止于当汇集成编朕亲自裁正攽行 天下使知禁防大典灼然如日月之无所隐惩诘 严条凛然如雷霆之不可犯守职之吏得奉以为 明法而愚顽之民易避难犯于以迁善而远罚出 刑而入教不犯有司罔干予正庶几刑措之隆宁 不于斯是赖哉 命京外文武官员自正四品以下至未入流 其壬申癸酉甲戍三年银礼减十之四该队 副队未率军与队长悉免之 发广德民修筑官路自京城至渜海口 侍中学士范适以疾请解职许之 命嘉定城协总镇吴仁静户部左参知黎曰 义查检属城诸镇道钱粟产物税例 召阮文仁还以黎文悦为嘉定城总镇张进 宝为副总镇遣清又神策军北城五军象军 三千馀人从戍嘉定悦陛辞 帝谕以经理城务先是嘉定民多游荡或有托身权 门寄名军籍往往潜回乡村相聚为盗悦既 至明立条禁令所在民密以盗名报官立捕 治之又令盗者皆得自首效用由是盗贼稍 息民居以宁悦又与张进宝吴仁静上疏言 前者边防有事增征乡兵此乃出于权宜原 非以为永制然而人情疑惧互相欺隐积习 成风其弊不可不革夫敷天率土莫非王民 周官之岁登民数内政之区别居民无非以 民政为重也请令所在到岁之丁即著于簿 其有愿充诸卫奇队船军数者所司究诘登 著以防遗漏核诈冒 帝可其奏 张进宝奏言募得籍外民一百七十馀人请 束为中军中义诸队隶随差遣许之 以前坚奇管奇黎仲讲为左保一卫卫尉 蠲广平右该政安顺宅三坊田土租税三坊 皆清华人初从 太祖南镇戍广平给世业田五十馀亩免其租伪西 始并征之至是三坊人该队陈文早队长阮 文进等以为言复令蠲免如故 平和米价腾贵月底镇臣始以事奏 帝嫌其达命礼部通饬诸地方嗣凡米价骤贵者即 驰疏以闻 京北镇守阮廷选以亲老请解职许之命前 军副将黄文点权领京北镇务 北城逋匪黎团黎茗郑橒武廷六邓陈超等 聚党干山音沿山剽掠宋山奉化诸县天关 管府陶文诚邀击获其党十四人匪复下嘉 远攻扰㵎口清平管道枚嘉纲率道兵与匪 战军至暗谷匪凭高放射死者十馀人纲不 能进壁险以守清华督镇尊室暲闻报即发 兵援而以事闻 帝乃命北城协总镇黎质巡略其地质既至匪溃散 质屯兵枚园 地 名 招集土酋宣示 朝廷威德又令诸军据要害设屯堡五日而还枚 嘉纲以失误军机坐罢以天关管府陶文诚 为清平管道 八月定海漕赏例以漕次多寡为差 漕七次者 加赏三月 俸六次至三次并赏二月二次 赏一月十五日一次赏一月 放清又北城清平应召弁兵还伍加赏钱米 有差 京北匪党八十馀人出首北城臣以奏命赦 之 赐直隶四营及广义平定富安诸镇该县记 县该总副总并复其身 置驿舍驿给钱三百缗置队长次队长各一 秩与公车公库队长次队长同驿夫岁给米 六百方 班直前卫卫尉武公辰私取军钱六百馀缗 事发诛之副卫尉阮廷璘以不能觉举降该 队 九月遣陈震阮皓等如广东采买货项 免真腊是年贡例 诏曰敬天事大下国之义字小恤孤朝廷之体今尔 国乖离旅栖于外其免今年贡例俟归国后仍遵 例行 赐旧黎从亡诸臣钱米先是黎臣自清还已 授职官者七十六人恩赐钱米者七人至是 又令城臣以册上增给六十九人钱一千八 百二十五缗米一千八百二十五方 筑富安土城 暹罗遣其臣悃阿弩落夫通等奉书来言前 者匿禛兄弟不和缮甲相攻有伤骨肉之恩 而负二大国抚字之义暹王因遣亲信重臣 谕以和意不谓匿禛心怀疑惧挈眷而去暹 兵封府库修城堡以待其归非敢有他心也 今匿禛内投嘉定凭仗 宠灵处置机宜寔惟 朝廷所制暹王敢不惟命 帝命复书答之约以遣使会送匿禛归国又送暹书 示匿禛 谕之曰纳王归国非暹王意也所以要暹必会乃朕 为王调度一片苦衷欲王与暹不失和气免贻后 忧倘暹人失信构起衅端则其曲有在朕有算矣 王母惑焉 癸未 长寿宫小祥 帝练服行礼 定皇城京城应直弁兵例 皇城外四面以侍 中侍内弁兵应直 每面五十人管卫一人兼硕之京城外四面 以诸军营弁兵应直南一百人东九十八人 西九十人北八十四人管卫四人分领之各 备旗鼓械杖及敕火器具日一换代如有大 患或不虞发何地面其面官兵即驰救馀三 面戒严以俟至如左右后军舍弁兵日见旗 台上挂旗号夜见挂灯笼亦各 整备旗鼓炮械于军舍前直候 给安游冯族祀田五亩命该队冯世秤监守 祀事 神策军都统制领广义镇守潘进黄奏言标 属肃威明威健威三卫军逃亡太半请募籍 外民充补许之 高平镇守阮文道卒以旧宣光镇守邓福忠 为高平镇守 命神策军右营副都统制阮文智掌营武允 文管率兵船代陈文能按守新洲朱笃诸道 以兴化昭晋州该州刁国钰为防御使 平顺属蛮十五册多逋税镇吏急征之蛮民 杀吏死者五人事闻 帝曰平日失于绥抚有司之过也蛮民荒忽何尤焉 北城逋匪邓陈超窜美良王酋岑玉龙使人 八伙因纠集土酋丁公良白功宝丁公诚丁 世斛白功累等各率土民掩捕俘超及其党 甚众城臣以奏命诛之授玉龙为宣慰使赐 冠服赏钱五百缗良为防御使赏钱二百缗 宝诚斛为宣慰同知累为防御同知赏钱各 一百缗土民武文泰白功进等七人为队长 馀普赏钱九百缗 冬十月置清平芝泥堡黎质自北城八觐奏言 清平上游林莽联络常有王匪出没臣历观 地势惟芝泥 社名属 安化县 险要可以设守 帝允其奏命道臣即其地设堡令防御使郭功专郭 功兄管乐土丁壮三百七十馀人戍守之 天久不雨 帝以为忧命缓征诸地方逋税一年又命问刑诸衙 门录系囚伸冤枉 诏求直言诏曰朕惟君德莫天于敬 天臣道莫先于纳诲古之帝王因变求言用能保治 疑和率由斯道今阴阳愆候寒暑失节自秋徂冬 仍行夏令求乎中和位育朕甚歉焉深惟敬怒敬 渝庶几答塞凡关政事有可以便民者朕已不靳 举行然而天意未回旱魃未退或者政教多疵恩 泽犹壅利未尽兴害未尽除致斯咎征其故安在 朕一人聪明有限反躬求之莫知所以尔文武臣 僚或从政于内或宣化干外莫非朕之股肱耳目 智虑所及岂无见闻弭变之方何以告朕宜各条 陈寔封奏闻朕亲自采择有裨于政者施行之其 不可采者置之勉殚尔蕴以副朕心丁未诏下庚 戌雨天降既而内外官多上封事 帝命廷臣阅议择其可采者用之 定诸城营镇清查课例 帝以钱谷出八国课所关岁月积久难于究诘乃命 户部酌定条例以三年为一课命官查核之 直隶四营广义清韭又安清平以辰戊丑未 为课以甲戌为初课嘉定四镇平顺平和富 安平定以寅申已亥为课以是年为初课北 城及诸镇以子午卯酉为课以癸酉为初课 定北城清又关津条例 山西正关二支阙二 正渡一支渡一山南 上正关二支辟二正渡一支渡三山南下正 关一支关二京北正关一支阁五海阳正阔 一支关四直渡五宣光正关二支关一隘四 兴化正关二支关二太原正阙五支关一市 王屯一谅山四间一支阙十二高平正开十 一支关三安广正国二支关三所九清批关 九久安 阙七 谕曰关津之征税以货定今税有定额而货无常准 司榷者利其嬴馀往往增估浮收为商旅病况北 城内外十一镇与清又二镇物产各有不同岂应 一律征税其令户部开列关津各所物价从中较 正著为定则廷臣议定条例颁行之一权货价 以 五 年为限限外价有 高下者由部改定 二差商征 北城诸镇关津 各所有五有支 征税只以一所为定正所巳征则支所免之 外六镇货价与内五镇不同惟商人所带之 货或有不在部送者方从内五镇货价征税 清巷河场多禄我隔峩山青旦美景文派七 开凡商人起货一关征之六开皆免惟汴山 三闾二关征税不拘货价但据商船商筏长 横尺寸逐顶征之不在四十分收一之例又 安可留良场裴舍三关凡商人起货先于所 在关征从四十分之一他关则折收八十分 之一不得全收武烈三又河黄驱犊四关征 税又有别例商筏以巨中 小商船以轻载重载为差 三禁浮征 司吏倍 征及征 收留难者所 在官拿问 四禁匿税 商旅报货不寔 以匿税律治罪 以来 年癸酉为始 庚申谒 瑞圣陵 匿原自罗壁复奔干暹暹人纳之嘉定城臣 以闻 帝乃召河仙该队鄚公楡来京问以边事寻遣还令 委人如暹探虚寔赐衣一袭钱三十缗 命平和镇守阮得将兵还镇 北城捕获逋匪郑橒于陆岸命送京诛之士 人阮沛以报官捕匪授知县再赐冠服赏钱 三百缗 初铸一两银锭 帝谓户部曰钱银之制所以裕财源而赡民用前者 官铸中平银十两锭当钱二十八缗近来各已通 行但以银抵钱以钱抵银率以十两锭为限则出 纳奇零之数使用不便其令增铸银锭颁行之 用 十 成银色重一两六面各有印记字跻上面圜 支下面方文一面印嘉隆年造四字一面年 精银一两四字一面印中平号三字一面印 值钱二贯八陌六字私造者以私铸钱律治 罪在官支发在民输纳商买贸易者据中平 银十两疑抵钱二十八缗新制银一两锭抵 钱二缗八陌抵当通行奇零不满锭者以钱 抵足之若无银愿以钱纳与例纳银而愿以 钱代或全分或半分并听凡以十成银色铸 为十锭每疑一两赴官兑换银锭巳有印造 字蹄成式者纳工费及看印字迹钱二陌八 官监收官吏及看认工匠敢有抑勒留难治 如 律 金一两抵银十六雨民金 定北城金价 换官金纳印迹钱一缗 以黎廷爵为平定督学廷爵有学行不免伪 黎正路荐之 海阳协镇阮致和病免以高平协镇阮文礼 为海阳协镇 以高平参协裴文评为协镇荆门知府陶春 曙为参协 定驿递例 大业者倍道兼行次叶者 日夜兼行常事日行夜止 十一月以又安督学裴杨瓑为国子监副督学 翰林院制诰阮登基为广南督学山南下助 教阮克壮为又安督学海阳助教陈名璞为 清华督学 清莛清平地震 修金章寺赐钱一万缗为之 寺在藩安镇莅 之南 世宗孝武皇帝乙亥十八年归仁僧达本 和尚卓锡于此赐金章寺扁额 定京外支给俸饷例向来官军俸饷并以月 给至是准定官员预有俸例者一品至三品 岁二期四品至七品岁四期八九品以至军 人有俸饷例者月一期各按数支领命户部 议定则例以来年癸酉行之 一二三品岁正 七两月每期领 六月俸四五六七品岁四孟月每期领三月 俸各以其月初一日至二十日为限八九品 月俸及军人月顾月一支领以初一日至初 十日为限俸例不计小月闰月饷例小月扣 折一日闰月并给官员俸钱酌给银锭一品 二分钱八分银二品三分钱七分银三品四 分钱六分银四品以下银钱各半如一品月 俸钱二百缗六月一领凡一千二百缗寔发 二分钱二百三十九缗六陌折给八分银三 百四十三两内十两锭十七锭一雨锭一百 七十三锭馀以此推其有陞授及蒙加俸在 支俸之月二十日以前并于是月朔支从新 俸二十一日以后族次期始得支顾罚俸遇 支俸之期即行裁扣是期领过仍俟夫期降 革及病故者免追文无辨事武无率军而在 京应候及从诸城营集差派者给正俸之半 有功状蒙恩给全俸不在此例三品以上官 休致或全给或半给临期请旨四品以下并 停如有给与出自特恩兵匠差派及征召往 返应给日程粮者在京由户部在外由地方 官照给关文所经前途 地方官各验明换给 以右军钦差该奇阮有远为正管后勇奇兼 行副管雄勇十奇 束侍内小差侍茶诸队兵之籍广南广义平 定者六十五人立为左胜队隶从广南差遣 又令营臣募籍外民五十人立为右胜队 准定自今职官有坐赃者所举官减等科罪 命嗣凡内外诸军营兵与各局匠应召来京 或轮番更代及因公差遣者兵工二部给腰 牌又令广德以南至嘉定北至北城各置养 济所如兵匠等途闲患病验有腰牌即干其 所收养医治死者给钱布葬之 钱二缗 布一疋 富安米贵命镇臣发仓粟贷之 以黎乡贡范惟寺为海阳助教杨德绥为山 南上助教武辉哈为山南下助教范曙为京 北助教 授兴化土司薄琴继梁金三等十一人为该 州副州谅山土司阮廷锦何国駀等四人为 正副属校 十二月朔改万全历为协纪历 壬寅 帝御勤政殿听政初 帝在谅暗每于便殿召对群臣至是始御正殿 壬子谒 基圣陵 瑞圣陵 以中军该奇陈文调为中保二卫副卫尉范 公书为中定奇副管奇该队阮文涓为左振 奇副管奇 广德继登塘圲二坊 后改 为邑 民讼争地界营臣 不能决案下部覆命户部佥事范文算往视 之算曲徇塘圲继登不服遂与塘圲相斗算 还诬奏继登不法状 帝大怒曰田土有成案何敢乃尔此等健讼不杀何 施欲尽捕其民治之阮文诚范如登黎光定等前 奏曰小民无知其中必有谋使请下法司穷 究罪所使者 帝意解即命刑部覆究继登果得直算竟以诬奏坐 处死监候营吏阮文护阮文视等亦以通同 曲徇坐徒 赐真腊国王匿禛钱一千缗白金三百两 嘉定人武廷明条陈政务 帝以其人有文学补贡士院 给广南平定平和官船各十艘广义富安各 五艘平顺八艘 赏在京应役工匠钱九万四千馀缗 定捕盗赏格凡军民捕获彊盗首党者赏钱 一百缗从党赏五十缗窃盗赏三十缗报捕 彊盗者赏五十缗窃盗赏二十缗 命诸城营镇所征商税岁以十月上其册 定催科条例 帝以催科有法则小民易于输纳而国课常充乃命 廷臣定为条款颁行之 凡征收钱粟不得以 年内正供抵补上年 积欠其钱粟缓征者分三年带征自壬申年 以前逋欠钱粮及产物分五年带征递年税 务该县记县该属记属该总副总经征之知 府知县该征该场催征之营镇官督催之里 役与分征诸人有侵亏包揽者营镇官即按 治如律催科以三年为一课经征催征督催 俱以十分为率欠不及一分者经征杖六十 催征笞五十有俸者罚俸三月欠至一分者 经征杖七十催征杖六十有俸者罚俸六月 督催罚俸三月欠至二分者经征杖八十催 征杖七十有俸者罚俸一年督催罚俸六月 并责收齐足欠至三分以上经征罢役催征 督催并停俸降留二年征 足者开复不足者寔降 以象军前雄奇副管奇陶文菊右雄奇副管 奇阮文造为管奇该队阮文本为左雄奇管 奇 除高平关市五所银税 念娘开银税一百四 十两二水关银税三 百六十两通农关银税一百三十两哥川阔 银税一百两携江市银税二百三十两北城 臣以无人领 征奏免之 征清又北城清平弁兵九千五百人来京 清 华 一千二百人又安二千八百人 北城五千三百人清平二百人 阮文诚上封事五条一言地簿攒造争讼胥 兴民闲不胜烦弊请更定条例以息争端二 言六部营镇从事或勤或怠请于岁终检核 以别能否三言刑狱要在清省请每至岁底 派人查勘使无滞狱四言罪囚务存矜恤请 令问刑诸衙门嗣凡案结诸囚犯详注到查 月日如案处徒罪计其月日久近扣除之五 言官使在乎得人请择翰林贡士及知府知 县年深无过者分补六部僚属以充众职 帝嘉纳之 大南寔录正编第一纪卷之四十五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