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寔录/大南寔录正编第一纪/卷39 中华文库
卷三十八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一纪 卷之三十九 世祖高皇帝寔录 |
► 卷四十 |
|
大南寔录正编第一纪卷之三十九 世祖高皇帝寔录 已巳嘉隆八年秋七月朔秋 享 建左右行廊翼廊长廊一日暮役者已出 帝幸观工所有一人睡梁上左右疾呼 帝恐其惊坠止勿呼令下视之乃董役卫尉阮德秋 也 帝笑而遣之阅月工竣赏兵匠钱八千缗又以平定 雄谄生铁诸队民久在应役赏钱二千缗 召平定该簿陈进宝来京以户部佥事阮文 延为平定该簿 以东口道管守阮辉为永清镇守边和记录 阮春淑为该簿兵部佥事黄仲慕为边和记 录管奇阮文璘为东口道管守 以陈玉瑻充翰林院 复命阮文幸运又安材木输京 谕之曰今风水晚候船艘驾海当随其顺便毋拘缓 急 免富国所居民身税 命嘉定木艇诸校队多采光化材木输京给 钱四千五百缗米三千方免庚午辛未二年 船板税上年逋欠者悉蠲之 帝又念光化道远解运艰劳发城兵三百人船三十 艘护之赏钱三百缗米三百方布一百疋 广治三县常有虎患发符牌水波民二百馀 人往捕之赏钱一百缗 命北城臣检阅军籍凡诸卫队兵丁充数正 副员有缺循例推补若兵数不足正员缺有 副员者副员缺有正员者不得槩请补缺权 差该队该案俟有功状方得升补 望阁掌奇阮文评以年老休致赐之冠服准 募属兵四十人 太长公主玉瑄薨主 世宗孝武皇帝长女也下嫁于掌营郡公阮久统 外 左 掌营郡公阮 久通之子 甲午之变主留顺化混迹比丘 人呼为云杨尼姑尝使其婿阮德濬觇贼密 书嘉定以闻 帝既克复京城为主治第于云杨至是薨命宋福梁 吴仁静支官帑治其丧以所居第为祠祀之 授总戎该奇阮文赵为钦差掌奇该队阮文 讨为该奇 北城漕船六十五艘遭风干又安洋外律海 口守御发民渔船护引八港赏钱二百馀缗 置乂安腰瓮堡镇臣奏言琼瑠与清华玉山 接界山林闲旷常有匪徒窃发请设腰瓮堡 使与黄梅堡相为声应 帝从其请命以副卫尉一人率兵百馀驻守之 八月准定自今社稷坛戊祭文庙丁祭三年一 亲祠 社稷坛以子卯午酉或春戊或秋戊 文庙以丑辰未戌或春丁或秋 馀 命大臣摄之 帝与黎质论及用人之道谕曰自古人臣有忠直以 报国者亦有奸佞以误国者用人之道诚不可不 慎也 命广平发民印熔瓦砖寻以大水罢之 暹人吴梗商船遭风泊沱㶞赐米二百方 荫授掌营尊室壮之孙尊室讲为次队长主 壮祀事先是尊室换以次派冒荫事发夺其 告身令讲袭荫 放北城五军还命城臣赏给人米六方 命北城采东潮览山 山 名 二项土及赤石黑石 输京 制京仓通风竹筒广积仓粟多红腐及发芽 者乃命制为竹筒分置诸仓令有孔可以通 风免致烝郁霉变 侍中卫尉文元私役军人登山采木又纵标 属下乡索扰事发笞七十罢职 定河仙与暹罗下洲商船税额条例 一河倦 与暹罗 商船中心横六尺至六尺九寸征港税三项 之三钱四十缗七尺至七尺九寸征三项之 二钱五十缗八尺至八尺九寸征三项之一 钱六十缗九尺至九尺九寸征二项之三钱 八十缗十尺至十尺九寸征二项之二钱一 百缗十一尺至十一尺九寸征二项之一钱 一百二十缗十二尺至十二尺九寸征一项 之三钱一百五十缗十三尺至十三尺九寸 征一项之二钱一百八十缗十四尺至十四 尺九寸征一项之一钱二百十缗一河仙与 进罗商船横六尺至六尺九寸输卖荷充铁 子二千斤或钢片四千斤横七尺至七尺九 寸铁子二千五百斤或钢片五千斤横八尺 至八尺九寸铁千三千斤或钢片六千斤横 九尺至九尺九寸铁子四千斤或钢片八千 斤横十尺至十尺九寸铁子五千斤或钢片 一万斤横十一尺至十一尺九寸铁子六千 斤或钢片一万二千斤横十二尺至十二尺 九寸铁子七千五百斤或钢片一万五千斤 横十三尺至十三尺九寸铁子九千斤或钢 片一万八千斤横十四尺至十四尺九寸铁 千一万五百斤或钢片二万一千斤以止各 项输卖如例者听得商买丝茧绢布沙糖沫 糖石块糖又除免港税不如例者但听商买 杂货仍征其税一荷充铁子百斤值钱六银 钢片百斤值钱三稻以为官买常价一河港 与暹罗商船中心横十五尺以上照海南商 船征收港税一下洲商船来商诸镇照麻六 甲阇婆商船征税一金银盐米铜钱琦埔沈 香并禁不得商买一象牙犀角豆蔻砂仁肉 桂胡椒苏木乌木红木诸贵货河仙与暹罗 商船有采买运回者各照所买之价每钱十 缗征其货税钱五陌如运往诸镇转卖干本 地人者免其税一河仙与暹罗商船先八何 镇海口业巳输卖铁子钢片或巳供纳港税 而复往他镇商卖者宜领所在官文凭以免 重征回帆日但许买米人一方一河仙与暹 罗商船八口所在官各照文凭检察船内人 数及至回日复检如数给与文凭放回倘有 拐载本国人不论男妇老幼即行挨捉治罪 船主拐载于一百徒三年船内人各笞五十 船内人拐载者亦坐杖徒船主杖六十馀人 各笞五十财物俱入官船内人发告者其人 免罪并不殁其货外人发告以犯赃钱一百 缗充赏一河仙与暹罗下洲商船但听通商 自嘉定四镇至广义而止一诸城营镇商民 与清人居本国者不得擅往暹罗及下洲商 卖一度船法以官铜尺为准度自船头遏水 板至船尾遏水板得几丈尺为长仍中分之 为中心以中心处度自左边盖板上面外至 右边盖板上面外得几尺寸为横零分不计 一诸镇据各商船一年来商征税之数于岁 底修簿甲乙二本 由该艚官转奏 分内侯二队旧额弁兵为二三两队以宋山 人与右侯队安老队抽回者充补之 二队六 十一人 三队六十四人月给人 钱一缗五陌米一方 帝廑念民依每外官八觐辄召问以农功暑雨米价 贵贱至是复令诸镇府县遍访民闲夏秋田 耕获节候及土地所宜栽植之物疏列以闻 嘉定城臣奏言定祥莅所在美湫下至海口 稍近上至源头稍远请择其道里适均者移 建之 帝以其地联接长江上控东口下通诸汛形胜无出 于此不允所请城臣复奏言镇城窄狭请于 城内建仓库城外建行宫厅署许之 左军参论潘文载告黎文悦设立堡库阴遣 人往北城谕豪杰又常与黎质往来密语疑 有反谋文悦惶恐请究其事 帝令刑部按问载所告俱诬议应死案上 帝曰载所言似有缘故必须穷究以绝后来之疑复 命廷臣覆问载辞塞乃坐死 九月召永清记录陈公檀来京以刑部佥事陈 伯保为永清记录 以兵部参知武名忠为刑部参知 以国子监副督学阮曰鹰为国子监正督学 故黎乡贡黎浪为副督学翰林院陈玉瑻武 贵颖后军参论阮文丰为吏部佥事翰林院 冯辉讲承旨阮文珖绍天知府段公仪为刑 部佥事阮祐仪充翰林院 颁堤政条例于北城 帝留意河防命城臣参酌故事以闻复令廷臣覆议 定为条例颁行之一总册 所在堤条水窦镇 官籍其数以为定 额 二勘视 岁十月府县先勘有当兴筑及修 理者申详镇官覆勘镇官详堤政 官勘验分别大小工 程总镇官审阅之 三程功 凡别筑新堤与 修筑旧堤广五 尺以上及理作新窦为大工程各量定人工 物料应支官钱之数堤政官录送镇官令府 县募民为券夫筑作修筑旧堤广四尺以下 及修补旧窦为小工程但令水势所及之民 应役俱以正二两月起工小工程限一月毕 工堤政官以三月上旬勘验大工程限二月 毕工堤玫官以四月上句勘验有率略不如 式者随轻重论罪责令券天赔修堤政官绘 图修册总镇官籍所 支钱数具奏以闻 四计估 大江上流中流 堤面广二丈脚 广七丈高一丈二尺丈以平地积土五十四 堆为限下流堤面广一丈五尺脚广五丈高 一丈丈以积土三十二堆五尺为限中江堤 面广一丈二尺脚广四丈高一丈丈以积土 二十六堆为限小江堤面广九尺脚广三丈 高九尺丈以积土十七堆五尺五寸为限有 泥泞深自一尺至四尺者每丈用木条四十 六株青竹六株泥泞深自五六尺以上者每 丈用木条七十三株青竹六株各支钱采用 以为堤骨桩子翰翼长桥横桥及两边木渠 木纲又令民掘去泥宁至寔土方许筑作凡 别筑新堤修筑旧堤大工程酌定土堆以四 围各一丈深一尺为一堆视取土远近难易 定雇工钱如堤脚外五丈两边可取土者工 钱稍减或一边取土或湖池闲隔者工钱稍 增大江堤量留每丈钱三缗小江堤量留每 丈钱一二缗俟后有无赔修照数给还理作 水窦掘旧土与取土塡塞者每土堆给钱六 陌采买铁木每株长十二尺横一尺直钱二 十二缗铁粪石子每一百斤直钱三陌藤萝 每一百斤直钱四陌以官铁炼钉欠者采买 每一百斤直钱十二缗木炭每一百斤直钱 一缗木条作杵两头包铁每株长四尺三寸 横三寸直钱一陌三十文雇工钱砌窦者日 钱三陌三十文加 五监督 堤政官委属员与 镇属员分行监督 杵者日钱二陌 六保固 堤窦工竣各令券夫防守堤以三年 为限卖以五年为限限内有决裂坍 坠者责令赔修镇官与监督之人各随轻重 论罪堤政官罚亦及之堤因暴涨逾常非人 力所及 者免罪 七防护 岁四月河水涨溢之期镇官 分行勘察何段冲要令府县 发民附筑水势冲激者督兵民多备土篑木 条随势护治何段势难维持者驰报于城加 派官兵并力抢护其沿接大河诸堤脚外五 丈或七丈每丈各植竹六株以御狂澜及决 裂取之护治非关 护治者母得剪伐 八戒禁 勘看监督承辨之 官吏军人俱不得 索民钱米及拨民抬 递违者城臣究治之 分平定诸工匠为三班以开春来京应役轮 次更换俾均劳逸 黎维袄黎维桉等八觐赐钱一百馀缗 北城飓风海水涨溢海阳安广山南下尤甚 民闲多被其害城臣以事闻且请令人履勘 议行赈给 诏报曰民方阻饥无所资仰若待勘而后赈其何以 救燃眉之急乎其令范如登往山南下邓陈常往 海阳安广按灾轻重令所在镇臣速发仓粟赈之 平定镇臣奏言永庆 村 名 民领买清洲海东潭 凡十所岁输燕窠税十斤今采之弗获请代 纳钱四百缗许之 帝以刑部覆奏诸案常在诸衙奏事之后乃 召六部堂官谕之曰狱者天下大命自今百官奏事 除非关紧刑部先以案奏以示朕敬慎用刑之意 冬十月朔冬 享 山西参协杨公从山南上参协阮公员俱丁 艰以荆门知府黎曰安为山西参协谅江知 府阮文庆为山南上参协 广德留守阮公和广治留守阮久安请假宁 家许之公和言于兵部黎光定派给营兵二 十人随行 帝闻之曰归省自他家事安得私带营兵即令系光 定于文公署截公和来京交廷臣究问寻释 之令以捷差队兵给公和六人久安五人 以副都统制黄曰缵领广德留守该奇阮文 善为广治留守 令宣光宣慰大使麻仕泽率雄二校兵一百 五十人驻守聚隆堡 放平和瓦匠还赏该官衣袴各一钱十缗司 官钱七缗局匠人钱三缗 山南下参协武文仕病免以应天知府陈文 禄为山南下参协 移广南荷蓝站于玉铺 即今 南玉 令以玉铺民充 驿夫而拣荷蓝民为兵 阮文张以所属该队阮戈往蛮册贸易事觉 坐罚 攺老船二队为司奉二队 户部阮奇计卒赠参政给墓夫三人 召山西协镇阮承亲来京亲参赞阮承𬙂之 侄督战阮承约之弟也𬙂约初从 睿宗孝定皇帝南幸后俱殁于嘉定亲请往归骨以 葬许之 永清人名参自称正镇后江大将军伪造印 信索送富民财物事觉捕诛之 十一月命翰林侍书武文旺陈文分帮辨北城 关矿事务 定彊盗条例凡彊盗二次俱得财或一次得 财者皆是故犯听先行正法然后奏闻若二 次全未得财及初犯一次得财者具奏候旨 掌奇盖文孝该奇阮文俊等奏言其先清莛 又安人逮事 前朝设屯于武舍石舍 二社名属 广平省 许以其地公田七 十馀亩立为壮捷左胜二邑蠲免税例伪西 始征之今请仍旧蠲免 帝允其奏 以侍中中二卫卫尉黄公理为侍中中一卫 卫尉前二卫卫尉张福邓为中二卫卫尉神 策军肃武卫卫尉潘文璻为前二卫卫尉齐 武卫卫尉尊室曎为左一卫卫尉全勇卫卫 尉尊室晖为右二卫卫尉侍中该队台玉白 为右二卫副卫尉 命兵部阅诸军营卫校籍宋山者补胜威卫 诸队 高平参协武文昭侵亏官钱二千六百缗私 收蛮册三年银税五百馀两事觉诛之籍其 家以上洪知府裴文评为高平参协 召暹兵屯长支叶茂来京以副长支益为茶 荣府安抚兼辨斌沏府事 北城臣奏言农江堡为水军屯札之所前临 大河可通漕运今海阳仓储充满请令镇臣 构茅仓于此征唐安唐豪锦江嘉禄四岐永 赖青沔先明青河九县租粟贮之以备支发 便漕运 帝从其请 建又安仙李河中大柰诸仓命镇臣支库钱 采铁木为之 免又安别纳铁木民逋税令采纳桁木一万 株 都统制领振武军副将陈文信私给属校如 南荣商卖真腊屋牙麻以无官给通行之印 执杀之嘉定城臣以事劾奏命革去文信都 统制衔 命嘉定收还水利理财印南荣通行印先是 例定凡许人领征潭池者用水利理财之印 商南荣者用南荣通行之印至是特令还纳 以总镇印行用 平定镇臣奏请募籍外民补为镇兵一二两 队许之 山西镇守黄登理病免复以张福凤为山西 镇守 召邓陈常来京 以兵部尚书黎光定为户部尚书改授吏部 陈文擢为吏部尚书礼部邓德超为礼部尚 书兵部邓陈常为兵部尚书刑部阮子珠为 刑部尚书工部陈文泰为工部尚书刑部范 如登为刑部尚书仍领北城刑曹事务六部 置尚书自此始 以该簿陈进宝为户部右参知兼管内图家 事务记录陈公檀协同管知 以广义记录段曰元为广治该簿 十二月加赐皇子皇孙岁禄 钱三百六十缗 米三百六十方 以长支张文养为后军后保二卫卫尉 怀德督学范适病免以陈瓒为怀德督学 河仙镇守掌奇鄚子添卒河仙自鄚玖献地 以来 朝廷轸念旧勋使子孙世袭镇职及子添卒其子 公栖公材尚幼侄公楡以事下议 公楡以都 统制潘文 赵之妾卖 干暹人 乃命该队吴依俨参论黎进讲权 领镇事而荫授公栖等为该队以守鄚祀给 墓夫五十三人命嘉定城臣以事报于暹暹 王复书言郑天赐父子于河仙有大功请宽 公楡之罪使袭其职 帝复令吏部为书报之曰河仙本朝廷疆宇自我 列圣建立镇节鄚天赐父子皆能善于其职是以因 而授之此俳圭田采邑不可援为世业况此地连 山负海军兴以后民物萧条抚瘵绥雕乃为当今 急务公楡如有才则不必其出于天赐之后亦当 授以镇职但其才短年轻未能堪此是以不与非 吝也一人勋荫之事小国家设官为民之事大令 出惟行理无反汗王念哉暹王得书遂止 赐 皇孙 即 宪祖章皇帝 岁禄 钱百八十缗 未百八十方 平顺荒蛮八册 桥册杨册邻册及罗替巴 郞河泷巴鹞罗瑶等册 诸 酋长诣镇献象牙二因言诸蛮僻处深山旧 无征税今远霑 圣化相率归顺请岁输牛二以为税额留守潘进贵 给与衣服盐米抚慰之其酋长皆喜愿招谕 诸蛮偕来归顺 定嘉定漕船配载油炭例 凡配载猛火油木 炭一百斤抵粟二 斛给雇 借钱 命中水奇副管奇潘文寿前水奇副管奇阮 才能运嘉定材板输于京 广义六坚奇兵驻守上道多患病镇臣请置 外科医士十人分行调治许之 浚乂安泳江港道协镇吴廷超八觐以图进 命发民开浚之 命严武卫副卫尉尊室日户部佥事阮科明 监督北城铸钱局 暹罗为缅甸所攻征兵五千人于真腊匿禛 遣其弟以兵往而合召盆牙驰报嘉定城臣 以事入奏命探访暹人兵事飞章以闻 暹罗新佛王遣其臣丕雅仕丑离稼波呵等 来献方物告前佛王之丧暹二王初受清国 锡封亦奉品物以进使至嘉定城臣见其书 语多张大以为受乏则长骄却之则伤好密 疏以闻 帝曰暹人无文此皆唐人 清人多 仕暹 逞笔之过不足责 也即命送其使来京又派兵往广南平定护接既 至 帝召见问缅甸交兵之状使者以寔对居数日厚赐 遣还命宋福玩范景讲杨文珠武允惬充两 使部正副使如暹 则前佛王沫糖石块糖各 一千斤沙糖一千五百斤 黄蜡五百斤白绢白布各一百疋赠新佛王 琦璃二斤肉桂三斤绢一百疋色组二百疋 色纱一百疋细自布一百疋赐新二王琦璃 一斤肉桂一斤八两绢五十疋色组一百疋 色纱自布 各五十疋 及还暹罗致书陈谢 戊戌谒 陵 巳亥腊祭 蠲减北城内五镇是年秋田租税 诏曰有田有租国家常经而水旱有方所宜量加宽 典今诸镇秋务或经旬亢旱或飓风咸水田禾为 之损伤洞烛之下深用恻然其令户部照秋田凡 十分损四减一损五减三损六减五损七减七损 八以上者全免至如秋夏二务田半归秋征者亦 以十分为率照数蠲减 大南寔录正编第一纪卷之三十九 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