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州图经
作者:董弅 
《严州图经》,宋董弅主修,喻彦先检订,陈公亮重修,刘文富订正。董弅时官知严州军州事,刘文富时官州学教授。《严州图经》宋绍兴九年(1139)修,淳熙十二年(1185)重修,全书共八卷。今所流传的为淳熙重修本,存三卷。卷前为子城图、建德府内外域图、府境总图、建德县境图、淳安县境图、桐庐县境图、遂安县境图、寿昌县境图、分水县境图。第一卷为州郡之经,目为历代沿革、分野、风俗、州境、城社、户口、学校、科举、廨舍、馆驿、仓场库务、军营、坊市、桥梁、沟渠、物产、土贡、寺观、祠庙、古迹、贤牧、学校、登科记、人物、碑碣。第二卷为建德县经。目为历代沿革、县境、城社、乡里、户口、廨舍、知县题名、馆驿、土贡、税赋、课利、寺观、祠庙、山、水、滩、古迹、贤令、人物、碑碣、坟墓。第三卷为淳安县经。目为历代沿革、县境、城社、乡里、户口、学校、廨舍、馆驿、仓务、土贡、税赋、寺观、祠庙、山、水、滩、古迹。

    《严州图经》三卷

    宋严州郡守陈公亮修。前有绍兴己未知军州事董弅序,及淳熙丙午州学教授刘文富序。王氏《舆地纪胜》、陈氏《书录》、马氏《通考》俱作《新定志》,即此书也。此从淳熙刻本抄出。卷首载:建隆元年太宗皇帝初领防御使诏,宣和三年太上皇帝初授节度使制,及敕书、榜文二道。盖修志时,高宗犹在德寿宫,故称太上也。前有图九页,卷一新定郡,卷二建德县,卷三淳安县。其体例先以历代沿革,次分野、次风俗、次州境、次城社、次户口、次学校、次科举、次廨舍、次馆驿、次军营、次坊市、次桥梁、次沟渠、次物产、次土贡、次课利、次祠庙、次古迹、次贤牧(附正倅题名、添倅题名)、次学校、次登科记、次人物、次碑碣,终焉。惜卷三“古迹”后已脱佚矣!(《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

    严州重修图经,绍兴己未知军州事董弅序,此旧序也。淳熙丙午迪功郎、州学教授刘文富序,此重修序也。冠以太宗初领防御使诏,太上皇帝(即高宗)初授节度使制,乃建隆元年太宗为睦州刺史,封天水县开国子;宣和三年高宗授遂安、庆源等军节度使,进封康王也。次子城图,建德府内外城图,府境总图,建德、淳安、桐庐、遂安、寿昌、分水各县境图。以严州及六县分卷,各列子目,其体例与宝庆《四明志》同,今唯严州、建德、淳安三卷存。淳安为新安郡治,隋置睦州,故淳安一卷独详。唐刺史李道古撰《大厅记》,具录唐代显庆以来刺史名,宋雍熙二年,知桐庐刁衎续至太平兴国三年,足资考证。劳季言云:《唐书·儒学传》,张后允迁燕王府司马,出为睦州刺史。此脱“燕”字;“宰相世系表”,柳笵子、齐物,睦州刺史。《元和姓纂》同此脱“物”字;又张愿天宝三载、韦南金天宝五载,俱自台州刺史拜,《赤城志》刺史失其名。董弅有《严陵集》九卷,取严州题咏,序别为一书,辅“图经”而行。钱辛楣《养新录》云:陈直斋、马端临俱称《新定志》,不云《严州图经》,刘文富奉知州陈公亮之命重修,仍其名,实即一书。余谓景定中郡守钱可则、教授郑瑶、学录方仁荣撰《新定续志》,新定乃郡名,非新旧之义。陈直斋因续志名“新定”,亦以刘文富书为《新定志》也。《严陵集》与《景定新定续志》,余俱有其书。此书三卷,系宋刻,可与《乾通临安志》共传。余更有宋谈钥《嘉泰吴兴志》、凌万顷《玉峰志》,俱罕觏之笈(《开有益斋读书志》)。

    案:是书原本八卷,今存卷一至卷三,每页二十行,每行二十字,板心大黑口。《直斋书录解题》所云:《新定志》八卷,郡守东平董弅令升撰,绍兴己未也。淳熙甲辰,武义陈公亮重修者,即此书也。首载建隆元年太宗初领防御使诏,宣和三(底本作二)年太上皇帝初授遂安、庆源军节度使诏及敕书,宣和四年遂安、庆源军节度使、康王榜文一道,建炎二年圣旨一道。次为建德府城图二页,严州全境图七页。每卷有松雪道人朱文方印,严蔚豹人白文方印,严蔚白文长印,二酉斋藏书朱文长印。馀详仪顾堂集。(《皕宋楼藏书志》)

    《严州图经》三卷影抄宋本,每页二十行,行十九字。前载建隆元年宋太宗初防御使诏,宣和三(底本作二)年太上皇帝初授节度使诏,及敕书、榜文各一道。次为绍兴已未知军州董弅序,淳熙丙午迪功郎、州学教授刘文富序。太上皇者,高宗也。淳熙丙午,高宗尚在德寿宫,故不曰高宗而太上也。卷首为建德府城图,建德府全图。卷一,志严州府沿革、发野、风俗、州境、城社、户口、学校、科举、廨舍、馆驿、仓库、军营、坊市、桥梁、物产、税赋、寺观、贤牧题名、,添倅题名、登科记、人物、碑(底本缺此字)碣各门。卷二,志建德县。卷三,志淳安县。其分水、桐庐、遂安、寿昌则佚矣。绍兴中,董弅知严州,始创是书,名曰“图经”。淳熙丙午,知州陈公(底本缺此字)亮命刘文富重为订正,故陈氏《书录解题》、马氏《文献通考》有《新定志》之目,其实即“图经”也。后景定中,方瑶等撰续志,即续此书而作。续志今尚存,此书令存残本耳。原本误以图后一页,及卷一税赋门至学校门,羼入卷三后,今一一之厘正。是书残宋本,藏吴门汪士钟处,即抄本所从出,乱后不知所归矣。(《仪顾堂集》)

    《严州图经》为严姓物,严于数年前得之于昆山书集,街价止青蚨三两二钱。藏经纸面装,四册,止存三卷一百九十页,云是太仓金元功家物。余检叶文庄《菉竹堂书目》,载有《严州图经》,无卷数、册数,当是叶传诸金,而金又散出者也。先书友携是书来,索直百千文,余未及还价而即取去。后严持示钱竹汀先生,先生以为秘籍,世无二本,当宝爱之。故近日欲请观,每托言为友人借去,不能再见。然属书友及与严素识者往探消息,总以议价定妥,然后索归,则是书犹非不可复合者。惜余买书金尽,未能如数与之,以致书不复合。司书鬼与司钱神,其能为我一争胜耶!可叹可恨。(《士礼居藏书题跋记》)

    《严州图经》,余听见者淳熙重刻本,仅存首三卷。前有绍兴己未正月知军州事董弅序,及淳熙丙午正月州学教授刘文富序。文富盖承郡守陈公亮之命,订正是书者也。卷首,载建隆元年太宗皇帝初领防御使诏,宣和三年太上皇帝初授节度使制,及敕书、榜文二道。盖淳熙丙午之岁,高宗尚在德寿宫,故有太上之称。考董弅初创此志,本题《严州图经》,陈公亮重修,亦仍其名。而王氏《舆地纪胜》、陈氏《直斋书录》、马氏《文献通考》皆作《新定志》,盖宋人州志多用郡名标题。续志载书籍,亦但有《新定志》,初无“图经”之目。名目虽异,实非有两本也。

    太宗皇帝初领防御使诏

    建隆元年正月甲子。诏曰:朕,应天顺人,宅万邦而建号;自家刑国,睦九族以推恩。皇第三弟,新补殿前都虞侯(太宗旧名),擢秀本枝,协谋兴运。自天钟德,秉文武之才;在邦必闻,有孝弟之行。属兹创业,家被宠光。俾领郡条,兼提使印。官阶等爵,式示等威。征鹡鸰之诗,方思于外御;董貔貅之众,用肃于内朝。虽曰非亲勿居,亦无生而贵者。是膺历试,仍锡嘉名,勉树令猷,永保多福。可特授光禄大夫、检校太保,持节睦州诸军事,行睦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兼御史大夫,封天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

    太上皇帝初授节度使制

    宣和三年十二月壬子。制曰:周封同姓以亲贤式,厚深根之固;汉尊二等而立爵载,图磐石之安。朕隆绍庆基,端膺骏命。永锡胙嗣,肇开第室之荣;对扬王休,申畀国章之宠。丕昭显册,亶告臣工:皇子检校太保、镇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广平郡王,食邑九千四百户,食实封三千户。(御名)日干分晖,珠潢流润。斯干协吉,茂嶷嶷之奇姿;典命陈仪,称煌煌之华芾。聪达蕴自然之质,艺文成不习之能。诗礼雅言,允迪圣门之训。尧舜正道,率循严傅之规。既进冠以重嘉,宜遵年而出阁。班趋万玉,行瞻极以来朝;堂敞旅楹,既环宫而列邸。载侈袤崇之数,益彰振厚之风。胙南土之山川,佩真王之印绶。面槐辨位,联保职于三公;行乘启行,总戎麾于两镇。并畴圭赋,增涣渥恩。于戏!建国以亲诸侯,义重本支之盛;述职以朝天子,贽资蕃翰之良。其祗服于朕辞,以永绥于尔祉。可特授太保,遂安、庆源等军节度使,进封康王,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三百户。勋封如故。

    敕书

    敕遂安军官吏、军人、道士、僧尼、百姓等。朕以(御名)粹质幼和,异材夙就,早遵年而亲傅,既筮日以字成。出阁造朝,环宫开邸。宠进上公之秩,雄兼两镇之权。制胜壤于浙江,殿名邦于全赵。式壮朔南之屏,永绥中外之安。远谅舆情,欣聆庭涣。今特授(御名)太保、遂安、庆源军节度使,进封康王,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三百户。故兹示谕,想宜知悉。将士等各平安好,参佐、官吏、军人、道士、僧尼、耆寿、百姓等并存问之。遣书指不多及。二十二日。

    节度使榜

    遂安军节度使

    应遂安军管内官吏、军人、道士、僧尼、百姓:筑室肇开,庭纶诞布。王封真拜,胙四履以苴茅;上衮腆仪,兼十连而建纛。方拥圭而趋箸,未握节以殿邦。属时上圣之君,兴乃丕平之治。道孚九有,邃追黄帝之风;政本群情,尽举元丰之制。沛施厚泽,浃被远民。唯彼外僚,当承至意。协懋蕃宣之职,恪敷诏令之仁。芹藻儒髦,虎貔武旅。空门羽槷,稚耋耆龄。乐盛化以威宁,钦有司而无犯。诸有尊属,并存问之。

    右榜遂安军仍散下管内,各令知悉。

    宣和四年 月 日傍。

    太保,遂安、庆源军节度使康王。

    建炎二年五月十三日

    圣旨:朕当时阽危,勉承大统。念父母兄弟之难,怀生灵涂炭之伤。思所以迎复銮舆,弭宁祸乱,未知攸济,夙夜震惧,无以解忧,而潜藩旧镇。乃遵常式,贡章陈庆,有请未已,殊拂朕心。应旧领州镇,并不许依故事称贺。其合推恩,例仰有司,条具以闻。六月十五日有旨:严州命官、进士、僧道、耆老等,推恩赐帛有差。

    重修图经序

    先王盛时,封建未坏,井地既正,疆理修明。千八百国之广,各有土地之图,以周知其地域,大司徒所掌是已。且司徒掌邦教之任,而乃下兼职方之事,其亦有说欤。盖民之情性,有刚柔、轻重、迅速不同,不辨其宜而施教焉,则有扞格而不相入者。是以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盖秦人罢侯置守,亦各有图,汉人入关所收,财知厄塞而已。司徒辨五地十二址,而施十有二教之制,无有也。汉氏去古未远,不能复先王之制而郡国杂治,况后世去先王益远,而曰复古,不其疏乎。

    国朝沿唐郡县之旧,而其经理视唐尤为尽善。大中祥符三年十二月丁巳,诏奖翰林学士李宗谔等,上新修诸道图经,由是图籍大备。而严之为州,自东汉建安中至是,适八百年矣,其迁徙废置,详载于经,郡有版本中,更遗漏不存。淳熙甲辰,太守陈公亮下车之初,悯其废坠而未暇也。逾年时和年丰,讼简刑清,百废俱举。课最之余,因取旧经命文富订正之,将再锓诸木。窃唯此邦之俗,旧号辑睦,因以名州,可以无事治,不可以多事理,所谓安于简易之政,扰之则生事是已。自公之开府将再期矣,一以宽政理,唯顽民黠吏始绳之以法,故郡人甚安之。因其俗而施其教,公已得之,此其大可书者。若夫民数之登降,财赋之赢缩,军籍之去留,公馆之兴废,是则因之,否则革之,特其粗耳。故书其大者,以告后之为政云。岁在丙午正月丁未,迪功郎、州学教授刘文富谨序。

    严州重修图经旧序

    周官职方氏掌天下之图,周知其数要。汉得秦图书,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光武中兴,按司空舆地图以封诸子。历代放周,遂以职方名官,至唐立制,凡地图命郡府三年一造,与板籍皆上省。国朝定令,闰年诸州上地图。大中祥符四年,诏儒臣修纂图经,颁下州县,俾遵承之,距今百二十有八年矣。其间州名有更易,军制有升降,户口有登耗,赋税有增损,既皆不同,而又艰难以来。州县唯科敛是急,趣具目前,闰年之制,寝以不举,盖职方之职废也。绍兴七年,弅来承乏,尝访求历代沿革,国朝典章,前贤遗范,率汗漫莫可取证。询之故老,则曰:是邦当宣和庚子盗据之后,图籍散亡,视他州尤难稽考。乃喟然曰:唯严为州,山水清绝,有高贤之遐躅,久以辑睦得名,今因严陵纪号。自唐为军事州,艺祖开基,首命太宋为睦州防御使。先帝政和中,悉袤录祖宗潜藩之地,诏升其军为节度,既而出节,少府以授。今上尝以亲王遥临镇焉,其后继世,以有天下,实似太宗。盖是乡两为真主兴王这地,其视少康之纶,汉文之代,有不足道,则地望顾不重哉!(注:此处疑有缺文)而泛历代以来,文人才士,间出于其地,伟贤巨公来为牧守者,相望也。庸可以勿纪乎!于是,因通判军州事孙傅有请,乃嘱僚属知建德县事熊遹、州学教授朱良弼、主建德县簿汪勃、主桐庐县簿贾廷佐及郡人前汉阳军教授喻彦光,相与检订。事实各以类从,因旧经而补辑,广新闻而附见,凡是邦之遗事略具矣,岂特备异日职方举闰年之制。抑使为政者,究知风俗利病,师范先驱贤懿绩。而承学晚生览之,可以辑睦而还旧俗;宦达名流玩之,可以全高风而励名节,渠小补也哉!至于纪录尚或未尽,则以俟后之君子。绍兴己未春正月壬午,知军州事董弅序。

    (子成图)

    (建德府内外城图)

    (府境总图)

    (建德县境图)

    (淳安县境图)

    (桐庐县境图)

    (遂安县境图)

    (分水县境图)

    (寿昌县境图)


    图经卷第一

    历代沿革

    上严州新定郡遂安军节度治建德县,《禹贡》:“扬州之南境。”春秋属吴,鲁哀公二十二年,勾践灭吴,因属越。周显王三十六年,越无疆立,楚威王灭之,并有其地。秦破负刍,则以为鄣、会稽两郡之境。汉兴,以隶吴郡及丹阳郡。东汉仍隶两郡,至建安十三年,孙权(底本作武)遣威武中郎将贺齐击定山越,始分丹阳郡之歙县立始新(今淳安县)、新定(今遂安县)、犁阳、休阳(吴孙休更名休阳曰海宁。宋大明八年,省犁阳并入海宁。隋开皇十八年改为休宁)四县,合黟与歙为县六,置新都郡,治始新。晋太康元年平吴,改郡曰新安,而县改新定曰遂安。宋省犁阳,止领县五。梁武帝割吴郡之寿昌来属,复为县六。自孙权始置郡,讫于东晋,皆隶扬州。宋孝建元年,分扬州之五郡为东扬州,新安与其一。永光元年省,复并入扬州。梁以会稽郡为东扬州,郡复隶焉。承圣中复旧。隋开皇九年平陈,废郡为新安县,并入婺州。而置歙州,以黟、歙、海宁三县隶焉(今为徽州)。仁寿三年,割杭州之桐庐,并复立遂安县,即新安故城置睦州,统县三(新安、遂安、桐庐)。大业初,改新安县曰雉山,而睦州为遂安郡,以歙州为新安郡。唐武德四年平汪华,复为睦州,隶歙州总管,而析桐庐为严州,睦州止领县二(雉山、遂安)。七年,废严州,复以桐庐来属,名东睦州。八年,去东字。正(本字犯仁宗嫌名)观元年,分天下为十道,睦州隶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分江南为东、西道,睦州隶东道采访使,治于苏州)。永淳二年,复置建德县,合为县四。文明元年,复改雉山县曰新安。永昌元年复置寿昌县,载初元年省寿昌。如意元年增置武盛县(今分水县)。神功元年,徙州治建德。神龙元年复置寿昌,改武盛为分水,合为县六。开元二十年,改新安县为还淳。天宝元年,改睦州为新定郡,乾元元年复为睦州。宝应二年,又析分水县置昭德,合为县七。大历六年,并昭德于分水。永正(本字犯仁宋嫌名)元年,改还淳曰青溪。中和四年,州为陈晟所据。光化三年,钱缪割桐庐隶杭州。天佑元年,刺史陈询以州附杨行密。三年钱缪将复取其地,更五代暨国初皆为钱氏所有,太平兴国三年纳土,始入版图。诏复以桐庐下属于囗囗囗(缺),分天下为十九路,睦州隶两浙西路。自唐以来为睦州军,国朝建隆元年,太宗以亲王领防御使,大中祥符及治平间,又尝设团练使,而仍为军事州。政和八年,诏升为建德军节度。宣和三年平方腊,改曰遂安军,改州曰严州,而县改青溪曰淳安,中兴因之。

    分野

    《禹贡》:“淮海唯扬州。”舜置十有二牧,此地为扬州牧所治。《周官》:“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春秋·元命包》云:“牵牛流为扬州,分为越国。”《汉书》志以为“斗分野”;唐志据郑康成说,以为“星记之分”。《国史·地理志》:“两浙路当天文南斗,须女之分。”

    风俗

    大中祥符《图经》载旧经云:“山高水深,人性正(本字犯仁宗嫌名)介。”《通典》云:“人性轻扬,尚鬼好祀。”《太平寰宇记》云:“隋置睦州,取其俗阜人和,内外辑睦为义。”以今观之,州境山谷居多,地狭且瘠,民贫而啬,谷食不足,仰给他州。唯蚕桑是务,更烝茶割漆,以要商贾懋迁之利。大抵安于简易之政,扰之则生事。(《国史·地理志》总叙两浙路,以为人性每柔而慧,尚浮屠氏之教,厚于滋味,急于进取,善于图利。)

    州境(道路附)

    东西三百九十里。

    南北三百三十里。

    四至八到:

    东至临安府三百一十里。

    西至徽州三百七十里。

    南至婺州一百五十里。

    北至临安府二百七十里。

    东南到婺州一百八十里。

    西南到衢州二百一十里。

    东北到临安府三百一十里。

    西北到徽州三百一十里。

    去两京地里:

    东京,二千五百三十六里。

    西京,三千二十九里。

    陆路:

    东南至新屯岭入婺州界,五十五里。

    西南至鹅笼山入衢州界,一百九十里。

    西至深渡津入徽州界,二百五十七里。

    北至印渚溪入临安府,二百七十里。

    东北至桐岘山入临安府,一百五十里。

    水路:

    东至东梓浦入临安府界,一百三十三里。

    南至三河湍入婺州界,五十里。

    西(底本作北)至深渡津入徽州界,二百五十里。

    城社

    罗城,周回十二里二步(刁衎《大厅记》云:陈晟筑罗城。按旧经,周回十九里,高二十五尺,阔二丈五尺。今城,宣和三年平方腊后,知州周格重筑)。城有八门:东曰望云,南曰定川、曰安流,西曰安泰、曰和平,北曰嘉贶,东北曰百顺,西南曰善利(善利门旧有复城,出溪湖雨间,相传为凤凰觜。既重筑,悉平之,塞为城隅。绍兴八年,知州董弅因父老有请,即城隅辟为门,还榜旧名)。

    子城周回三里,南即遂安军门,东、西门在授官厅之两厢,北门在州宅西偏。

    社坛,在城西北五里(旧在城西南三里,宣和三(底本作二)年平方腊后移置)。

    户口

    自孙权分歙置郡,史书不载户口之数。晋武帝时,户五千五百六十;宋孝武时,户一万二百五十三;隋文帝时,户七千三百四十三。唐高祖时,户一万二千六十四,口五万九千六十八;明皇时,户五万四千九百六十一,口三十八万二千五百一十三;穆宗时,户五万四千七百一十,口三十六万三千三百八十九。国朝《九域志》:主户六万六千九百一十五,客户九千三百三十六。《国史》:天禧中,户四万五千五百八;治平中,户七万五千四百七十二。绍兴己未,户七万二千二百五十六,丁一十一万一千三百九十四。 今户口:户八万八千八百六十七,丁一十七万五千九百卅三。

    学校(科举附)

    至圣文宣王庙,在城东南隅。国朝雍熙二年,知州田锡迁于城西北隅,即庙建学,以教诸生。景祐初(底本作中),知州范仲淹始迁堂、宇、斋、庑。庆历中,知州向俟奉诏增广。嘉祐中,知赵抃营置田租,及以婺州岁入羡米养士。大观中,知州李升奉诏重新庙学。宣和中,颁降御书,殿榜大成。绍兴七年,知州胡寅尽撤旧居,自殿堂、廊庑、斋舍,焕然一新。堂后有三公祠,堂设田公、范公及赵清献公像。盖士子以其名德之重,及尝有功于学校之故。绍兴八年,知州董弅令随春秋,释奠祀之。后增作五贤祠,以严先生为主,复以唐宋广平为配。 学田,旧岁收四百斛,不足以养士。淳熙乙巳岁,知州陈公公亮以三百千添置,复拨没官产以赡之,由是无匮乏之患。

    科举

    旧制,三岁应诏解九人(后增明经额一人,为十人)。熙(底本作崇)宁颁三舍法于学,岁贡六人,三岁并零分通二十人。宣和复科举,三岁解十六人。渡江后,附解流寓二名,绍兴中通为十八名,今为定制。

    贡院,旧在兜率寺之西,屋宇甚隘,岁久滋弊,旧经亦不载。淳熙乙巳冬,知州陈公公亮乃就州学之西,鼎新创建,其规模一遵礼部贡院之制。

    廨舍

    州衙:在子城内正北。(旧制屋宇甚备,经方腊之乱,荡然无遗。宣和三年,知州周格重建。)

    通判廨舍:在遂安军门内街西。

    路分廨舍:旧无定居,今在兜率寺东,以续置新定驿,改充观察支使、节度推官、观察推官、司户参军、司法参军,并在军门内东偏。(政和中,改幕职为司六曹事,曹官为掾。至建炎初复旧,其间有省员空廨,近岁添置通判居之。)

    司理院:在严州门内街东。(司理参军廨在内。)

    州院:在严州门内街西。(知录参军廨舍在内。)

    州学授廨舍:在本学外门内,今移至(底本作在)学之东侧。

    旧制有路钤、路分,本州驻札及州钤、都监、监押,近岁省并,只路分一员,都监、监押共三员,除路分、都监廨舍外,或居寺院,或僦民居。

    税务监官二员,一员廨舍在税务内,一员僦居。

    馆驿楼(阁亭榭)

    公馆:在子城东东山下,屋颇宏壮,旧为兵马司。绍兴八年,知州董弅重加葺治,榜以今名,以待监司按临,及往来贵客愒寓。今添差通判居。淳熙丙午春,知州陈公公亮新定(下缺)

    驿

    如归馆:在子城东门内南偏,以待寓客。

    定川馆:在定川门外,临歙江,以待往来舣舟者。

    东馆:在东津,旧有东津楼,钱文肃公更其名曰分歙,遭方腊之乱,楼废。后作亭,为检税之所。绍兴八年,知州董弅命增窗户,榜以今名,以待往来舣舟不至城下者。

    西馆:在安泰门外。绍兴八年,因得民居之籍于官者,增葺为之,以待属县官赴州禀事者愒寓焉。馆后有阁跨湖,面西山,榜曰夕晖。今废。

    新定驿:旧在州南门外,今废。近岁,即兜率寺东庑建屋,谓之行衙。绍兴八年,既作公馆,因榜以驿名。今改路分廨舍。

    遂安军门楼:旧睦州门。宣和三年,因升为节度,知州周格建。绍兴甲子岁,因水颓圮。乙丑,知州罗汝楫重建。

    鼓角楼:宣和三年重建,榜曰严州。

    千峰榭:州宅北偏东,跨子城上。自唐有之(见方干诗),久废。景祐初(底本作中),范文正公即旧基重建,经方腊之乱不存。后人重建,易名曰泠风台。绍兴二年,知州潘良贵复旧名。(绍兴八年,知州董弅即千峰榭之南建高风堂。)

    潇洒楼:在州宅正寝之北。宣和三年知州周格建。

    紫翠楼:在州宅北子城下,今废,遗址尚存。(知州吕希纯尝有诗,见《严陵(底本作州)集》。)

    甘棠楼:旧在善利门北城角,俯临西湖,因方腊之乱不存。绍兴八年,知州董弅既辟善利门,即城上跨城隅建楼,榜以旧名。(按钱文肃公皇祐中作诗已云:杜牧之睦州诗多,独无此楼诗。则甘棠之名自唐有之。而郡人相传乃谓范文正公,岂非范公之遗爱,民到于今不能忘乎。)

    竹阁:在能仁寺南偏。范文正公守郡日喜登,尝赋诗,后人更名思范。绍兴九年重葺,复旧名。今废。

    宣诏亭:在严州门前街东。

    班春亭:在严州门前街西。

    秀亭:在子城东东山上。前临阛阓,一览尽得溪山之胜,前贤赋咏多矣!亭废,后人作小屋其上,名曰高胜。绍兴八年,知州董弅命撤去,即故基建亭,榜以旧名。今废。

    湖光亭:在和平门外,南跨西湖。绍兴七年知州胡寅建。

    赏春亭:在州衙后圃,赵请献公建,今废。

    四照亭:在善利门外,今废。

    分歙亭:在定川馆旁,旧为商税务。绍兴八年,知州董弅移务于城中,葺为亭,以待往来舣舟者。以其下为歙江,取孙权分歙之义为之名。今废。

    仓场库务(铸钱监附)

    都仓:在子城东门内街北。

    军资库:在仪门外街东。

    甲仗军:在州衙大厅西庑,楼屋上。

    回易库:在仪门外街西。

    公使库:在州衙大厅东庑内。

    架阁库:在州衙大厅东庑,楼屋上。

    抵当库:在州东。(□(此缺一字)比较务。)

    醋库:在军门内街东。

    合同场:在州西善利门内。

    都酒务:在严州门外街西。

    比较务:在州东下市,今省并。

    赡军务:在和平门外西,陪郭坞口(绍兴六年置)。今省并。

    都商税务:在比较务东(旧在城南市内,经方腊之乱废后,以定川门外一亭为之。绍兴八年,即城市复建)。

    东津税务:在东津(旧以东馆亭为之。绍兴八年,即东馆之西,分监税官廨舍建为务)。

    神泉监:在望云门外(熙宁七年置。旧取婺州永康县铜山场铜以铸钱,今取信州铅山县铜锡为之。监官廨舍在监东。)

    军营(兵籍附)

    禁军

    威果营:在望去门内街南。(元额五百人,绍兴己未中二百三十九人,今见管四百七十七人。)

    雄节营:在望云门内街北。(元额五百人,绍兴已未中三百八十八人,今见管四百九十一人。)

    厢军

    崇节营:在军门内街东。(元额四百人,绍兴己未中三百三十人,今见管三百一十一人。)

    壮城营:在安流门内。(元额二百人,今一百八人。)

    牢城营:在州南。(元额二百人,今见管四十九人。)

    宁节营:附在牢城营。(乾道九年,朝廷优恤拣汰人创置,无定额,今见管三十三人。)

    屯驻两指挥(并寓厢军营)

    寿春府:(元管六十四人,绍兴己未中七人。)今废。

    镇江府:(元管一百二十人,绍兴己未中八人。)今废。

    坊市

    惠政坊(旧名崇仁,在左领军门前东街。今改。)

    善教坊(旧名崇化,在右领军门前西街。今改。)

    亲仁坊(在左厢东巷。)

    安泰坊(旧名郊河,在右厢直安泰门。今改。)

    阜俗坊(旧名易俗,在左厢下市。今改。)

    辑睦坊(旧名黄浦,在右厢市。今改。)

    遗爱坊(旧名棠荫,在左厢定川、安流门两间。今改。)

    甘棠坊(在右厢直甘棠楼。)

    望云坊(旧名景云,在左厢直望云门。今改。)

    建安坊(在左厢建安山下。)

    字民坊(旧名申政,在左厢建德县前。今移。)

    双桂坊(旧名任义,在左厢建德县西。元丰八年,州人倪直侯、直儒兄弟同榜登科,里人为名之。)

    福善坊(在左厢子城东,直嘉贶门。今创名。)

    陵仙坊(在右厢子城北,相传为康希仙飞升处。今创名。)

    仁里坊(在右厢后历,故谏议大夫江公望所居。江自立名。)

    和平坊(在右厢和平门内。)

    诚孝坊(旧名集贤,在右厢子城西。绍兴九年,民徐明刲胁取肝,疗其母病,愈。改今名。)

    育英坊(旧名秀士,在右厢州学前,今改。)

    兴贤坊(在新贡院之街南,淳熙丙午岁创建。)

    桥梁

    永通桥:在定川门外,浮歙江上。旧曰政平,故谏议大夫江公望名之。绍兴七年,知州胡寅重新,易以今名。(又于江心当桥上作小亭,名曰卧虹,后因水泛溢湮没。)

    伏龙桥:在州南市中。

    石桥:(四一在军门前、一在子城东门外、一在建德县南、一在和平六外。)

    章家桥:在建德县东。

    上路桥:在建德县东。

    佘浦桥:在望云门外。

    风硎桥:在建德县北。

    师子桥:在西溪。

    沟渠

    一在州东。自百顺门外池流入南沟,又东南入佘浦口,达于歙江。

    一在州东。自嘉贶门外,乌龙山东、西源流入南沟,又东南入佘浦口,达于歙。

    一在州西北。自嘉贶门外张考坞流转州北,入西南沟,又东南入佘浦,达于歙。

    一在州西南。自北郭流入安泰斗门沟,又东南入佘浦口,达于歙江。

    物产

    《禹贡》:“扬州筱簜既敷,(孔安国《传》云:筱,竹箭;簜,大竹。《通典》云:敷,谓布地而生。)厥草唯夭,(《通典》云:夭,盛也。)厥木唯乔,(孔安国《传》云:乔,高也。)岛夷卉服,(《通典》云:卉服,𫄨葛之属。)厥篚织贝。(孔安国《传》云:织,细纻;贝,水物。”)《周官·职方氏》:“扬州:其利,金锡竹箭;其民,二男五女;其畜,宜鸟兽;其谷,宜稻。”(郑康成注云:锡,镴也;箭,筱也;鸟兽,孔雀、鸾、䴔、鹳之属。)

    今产:

    粳、糯、粟、麦、稌、麻、豆。

    绢、、绵、纱、布、苎。

    货(《唐志》:建德、遂安皆有铜,今无。)

    丝、漆、茶、蜜、蜡、纸。

    药(《唐志》:遂安县石英山有白石英。)

    款冬、半夏、菊花、地榆、白术、菖蒲、麦门冬、萆薢、芍药、瓜蒌、天门冬、构杞、何首乌、苦参、地黄。

    梅、李、桃、栗、椑、柿、梨、杏、枣、橘、柚、榧、杨梅、枇杷、石榴。

    槠、枫、椆、栎、楑、桑、杨、柳、松、檀、柏、槻、梓、桐、榉。

    苦、淡、筋、筀

    牛、马、羊、猪、犬、鸡、鹅、鸭。

    鸬鹚、雉、杜鹃、百舌、鸠、雕、乌、鹊、鸲鸰、鹢、谿式鸟 、鹇、鹳、百劳、莺、鹞。

    熊、猴、麂、狸、虎、豹、豺、狼、兔、鹿、鼯、猿、犭冘 、豪、猪、野猪、白面狸。

    鲫、鲂、鳊、鲤、鲈、鲇、鳜、鲥、鱼宾 、鲌、鳝、龟、鳖。

    土贡

    唐《正本字犯仁宗嫌名元十道录》云:“贡交梭”。 《元和国计图》云:“贡白石英、交梭、竹簟”。《唐志》载:“贡交绫、簟、白石英、银花、细茶”。旧经载:“贡交梭、绢、白苎布、红花、竹簟、鸠、坑茶、麦门冬、煎白蜜”。《九域志》载:“贡白苎十匹、簟十领”。国史志载:“贡母獐皮、交梭、绢、白苎布、白蜜、红花、竹簟、麦门冬(煎)”。

     今贡:
    

    白苎布十匹。 绢二十匹。折簟

    赋税

     夏税
    

    绢:旧额五万七千九百一十七匹三丈六尺七寸。 今收四万五千七百五十三匹。 :旧额一万三千五百八十匹二丈七尺八寸。 今收一万四千二百九十三匹。 绵:旧额四千九百八十六屯三两三钱三字。 今收二万六千一百七十六两。

     秋税
    

    苗米:旧额二万一千四百六十七石一斗一升三合五勺。 今收二万二千八百五十八石一斗五合。 茶租钱:旧额一万二千三百八十贯文。

           今收三万一千三百八十贯文。
    

    免役钱:旧额三万六千五百四十七费四百九十九文。

           今收五万七千六百六十九贯三百八文。
    

    和预买: 绢:旧额六万二百八十四匹二丈。

       今收五万七千六百七十二匹。
    

    :旧额二万二千囗(缺)百六十二匹。

       今收二万二千五百匹。
    

    丝:旧额二万三千五百两。

       今收二万五千两。
    

    线:旧额五千两,无增减

    课利

    都务租额:三万一千七百三十三贯文。绍兴己未额三万二千五百一贯文,今收三万一知七百三贯六百六十文。

    比较务租额:三万六百六十三贯文。绍兴己未额三万一千三百六十七贯文,今收三万六百六十三贯七百五文。

    赡军务:(绍兴七年置。元降指挥以课利三分充本州用,七分上供。每年趁净利二万贯文。)绍兴己未额二万八十贯一百一十文,今收一万六千五百八十贯八百文。

    商税务租额:三万四千六十六贯文。绍兴己未额三万五千三百一十六贯文,今收三万八行二百七十五贯四百三十四文。

    递年批发:二百三十五万五千九百二十斤,计引钱三十九万八千三百七十贯文。绍兴己未额二百五十一万八千四百四十斤,计引钱四十二万六千九百五贯文。今批发:二百五十八万三百八十斤,计线钱三十六万七千一百二十六贯文。

    递年住卖:五千八百四十斤,计引钱一千三贯文。绍兴己未额六千一百斤,计引钱一千三十七贯文。今住卖:五千八百斤,计引钱一千二百七十六贯文。

    递年四百八十八万九千七百斤,计引钱二十二万一千二百二十三贯文。绍兴己未额,五百五万一千七百斤,计引钱二十四万二千一百七十五贯文。今卖五百八十五万六百斤,计引钱四十万九千五百四十二贯文。

    递年一百一十两,计引钱三百一贯五百文。绍兴己未额,一百一十两四钱,计引钱四百□□□□(此处缺数字)。今卖二百二十七两三钱,计引钱二百四十六贯六十八文。

    递年一千九百斤,计引钱二百六十七贯文。绍兴己未额,二千一百四十斤,计引钱二百八十八贯文。今卖二千七百一十五斤,计引钱二百七十一贯五百文。

    寺观

    天庆观:在子城西,唐景龙中建,名龙兴。国朝大中祥符元年,因天书降,诏天下建天庆观,改今名。四年,圣祖降,又诏即天庆观建殿,以奉圣祖,岁时长吏率官属朝谒,着于令,讫今行之。

    兜率寺:在天庆观西,唐神龙元年建,名中兴。景龙元年改龙兴;开元中,又改开元。国朝大中祥符元年,改今名。(唐末,有僧道明居此寺,因号陈尊宿道场。寺有灵香阁,元祐宰相苏公颂为之记。又有陈尊宿庵。绍兴五年,寺为火爇,荡然无遗。八年,稍即旧建屋,有僧守越筑室山上,复名尊宿庵。)

    资福院:在子城西北山下,国朝庆历中建,治平二年赐额,藏太宗御书。

    文智寺:在州东。忠懿王钱俶建,名报恩寺。国朝太平兴国三年,避太宗潜邸名,改赐今名。

    能仁院:在智福院北,国朝宝元中建,名承天寺。政和六年,因上地祗徽号有“承天”字,改赐今名,藏太宗御书。

    保丰院:在亲仁坊。绍兴元年,僧居敏请分水县废寺额建,旧亦谓之接待院。

    法善寺:在州东。相传云是清凉大法眼禅师道场,其宗派流入高丽最盛。

    报恩院:在州东。国朝庆历中建。

    十王院:在子城西,国朝皇祐中建。

    祥符尼寺:在州北建安山下,自建德县龙山乡移。初名建安寺,国朝大中祥符年赐今名。

    志贞尼寺:在州西。国朝大中祥符中建。今废。

    祠庙(坛壝附)

    城隍庙:在子城西北。

    五通庙:在子城西。

    五灵庙:在望云门内,国朝皇祐中,知州□□□(此处缺字)因神见梦,祈祷有应,请于朝,封五灵王。

    山神坛:在仁安山之阳。乾道六年,知州张栻筑,为水旱祈祷之所。

    两港龙王祠:在望云门外东山上。旧祠在溪阴,地势卑隘,或溪水泛溢,有所祷祈不可渡,则望移而已。淳熙甲辰春,权州事通判刘似迁于今所。

    古迹

    陵仙角:在子城西。耆旧传云:唐永徽三年,睦州刺史康希仙登升之处,因以名其地。角,宜作阁。事既不经,又无所考据,姑存之。

    贤牧

    江秉之:字元叔,济阳考城人。为山阴令,人户三万,政事繁扰,阶庭常数百人。秉之御繁以简,常得无事,以在县有能,出补新安太守,以简约见称。所得秩,悉散之亲故,妻子常饥寒。人有劝其营田,秉之正色答曰:食禄之家,岂可与农人竞利。在郡作书架一枚,去官,留以付库。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为新安太守,在郡四年,简惠著称。除临川王义庆辅国长史,不就。文帝重以为新安太守,在郡十三年,乐其山水。堂谓子弟曰:人生仕宦至二千石,斯可矣!及是,便怀止足。

    萧几:字德元(本字犯圣祖名),齐宗室。早孤,有弟九人,并幼。几恩爱笃睦,闻于朝廷,清贫自立。位中书侍郎、尚书左丞。为新安太守,郡多山水,特其所好,适性游履,遂为之记。卒于官。

    萧颖胄:字云长,齐宗室。自中书郎除左军将军,知殿内文武事,得入便殿。出为新安太守,吏人怀之。

    伏暅:字元曜,平昌安丘人。为永阳内史,在郡清洁,政务安静。郡人何正秀等一百五十四人,诣州言状,湘州刺史以闻,诏勘有十五事为吏人所怀,梁武帝善之。徙新安太守,在郡清恪如永阳时,人赋税不登者,辄以太守田米助之。郡多麻苎,家人乃至无以为绳,其厉志如此。属县始新、遂安、海宁,并同时生为立祠。

    王实:琅邪人,尚梁武帝女安吉公主,袭爵建城县公。为新安太守,实从兄来郡就求告,实与铜钱五十万,不听于郡及道散用。从兄密于郡市货,还都求利。及去郡数十里,实乃知,使追之,呼从兄上岸盘头,令卒与杖搏颊,乞原劣得免。

    任昉:字彦升,乐安博昌人。梁天监中,自秘书监出为新安太守。在郡不事边幅,率然曵杖,徒行邑郭,人通辞讼者,就路决焉。为政清省,吏人使之。 刘幽求:冀州武强人。开元二年,自尚书左丞相罢贬睦州刺史。

    宋璟:邢州南和人。开元三年三月十一日,自御史大夫坐小累,为睦州刺史。

    李揆:字端卿,系出陇西。自宰相罢为秘书监,流落十六年,始拜睦州刺史。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会昌中,自池和刺史改睦州刺史。

    田锡:字表圣,嘉州人。太平兴国八年,以右补阙知睦州。即宣圣祠建学,表请入纸国子学,印经籍给诸生讲授,诏特赐之,还其纸。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人。景祐初(底本作中),以右司谏秘书阁校理知睦州。大兴学校,建严子陵祠于钓台,复其为后者四家。

    赵抃:字阅道,衢州人。嘉祐中为殿中侍御史,求郡得睦。睦岁为杭市羊,为移文却之。民籍有茶税而无茶地,奏蠲之。民至今称焉。

    题名

    唐刺史李道古撰《大厅记》,具录唐代刺史名衔、除授年月,自永徽讫元和七年,凡一百六十三年,自张后嗣(本字犯太祖庙讳)而下至道古,五十一人。国朝雍熙二年,知桐庐县事刁衎撰《大厅记》,以道古所撰,绵历既久,残缺为多。复自唐显庆二年至太平兴国三年,盖元和之后,又一百六十三年,而道古已下,至韦诸、陈晟才三十一人。唐史载,中和三年,董昌据杭州,柳超自常熟入睦州,刺史韦诸杀之。四年,余杭镇使陈晟攻诸,诸以州授,晟据睦州十八年,死,弟询代立,自称刺史。天祐元年,叛附于杨行密。其间七十二年,盖衎记所谓钱氏割据,非王命略而不书者。而李继敏则钱氏纳土后,国朝首命知州也。其后萧璀继之,璀之后,田锡继之,衎记所谓田公是已。今据衎记,列其姓氏于左方。

    张后嗣(显庆二年正月□(缺)日,自府司马加国子祭酒拜。)
    高择言(乾封元年七月二十九日,自台州刺史拜。)
    尤知钦(□□□□(缺)年二月十九日,自隋州刺史拜。)
    高真行(永隆元年九月十四日,自右卫将军拜。)
    张大安(永淳二年五月十九日,自普州刺史拜。)
    长孙谊(□□□□(缺)年□(缺)月□(缺)日,自江州□□□□(缺))
    李上善(天授元年九月九日,自唐州刺史拜。)
    娄蕰(天授二年八月十日,自澧州刺史拜。)
    谢禧(如意元年□(缺)月□(缺)日,自吉州□□□□(缺)。)
    元延寿(通天二年正月十五日,自徐州刺史拜。)
    杨元亨(久视元年八月十一日,自太府少卿拜。)
    孙诠(神龙二年□(缺)月□(缺)日,自右骑□□□□(缺)。)
    冯昭泰(景龙元年十月十九日,自邢州刺史拜。)
    张昭命(景龙二年十月十三日,自杨州司马拜。)
    魏驹(□□□□□□□□(缺))
    刘幽求(开元二年三月二日,自太子少保拜。)
    宋璟(开元三年五月十一日,自御史大夫拜。)
    薛莹(开元七年四月十六日,自邢州刺史拜。)
    韦利器(开元八年六月□(缺)日,自博州别驾拜。)
    李仲宣(开元十三年九月十三日,自德州刺史拜。)
    杨承令(开元十五年五月□(缺)日,自睦州别驾拜。)
    柳齐开(元十□(缺)年□(缺)月□(缺)日,自莱州□□□□(缺)。)
    崔景开(元十九年三月十日,自眉州刺史拜。)
    李谅开(元二十二年十月九日,自领军卫将军拜。)
    王审礼(开元二十六年八月□(缺)日,自温州刺史拜。)
    卢同宰(天宝元年六月二十八日,自台州刺史拜。)
    张愿(天宝三载九月十八日,自台州刺史拜。)
    韦南金(天宝五载九月□(缺)日,自台州刺史拜。)
    李采(天宝九载九月二十六日,自江州刺史拜。)
    张渐(天宝九载十月□(缺)日,自饶州刺史拜。)
    张朏(天宝十载三月十日,自抚州刺史拜。)
    郑济(天宝十一载七月十一日,自徐州刺史拜。)
    冯临(天宝十二载十月十七日,自上司御副率拜。)
    卢涣(天宝十□(缺)载□(缺)月□(缺)日,自歙州刺史拜。)
    李伯承(天宝十五载正月十八日,自吉州刺史拜。)
    阎钦爱(至德二载十一月十日,自苏州别驾拜。)
    张崇晖(上元元年□(缺)月□(缺)日,自泗州刺史拜。)
    贺若滔(永泰元年八月十四日,自义王傅拜。)
    贾琛(大历三年十月二十五日,自庐州刺史拜。)
    陶铣(大历四年□(缺)月□(缺)日,自江州刺史拜。)
    李揆(大历十三年四月十三日,自秘书监拜。)
    王缜建(中元年三月二十四日,自吉州刺史拜。)
    杜亚建(中元年八月中尹晋绛州。)
    韦赞(正元四年正月十六日,自驾部郎中拜。)
    张汇征(正元七年二月十一日,自刑部郎中拜。)
    李正臣(正元七年□(缺)月□(缺)日,自虔州刺史拜。)
    李敷(正元十年十月二十七日,自濠州刺史拜。)
    韦士勋(正元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一日,自金州刺史拜。)
    李幼清(元和□□□□(缺)。)
    郑膺甫(元和四年三月二十五日,自度支郎中拜。)
    李道古(元和六年六月三日,自唐州刺史拜。)
    崔元芳(□□□□(缺)。)
    羊士谔(元和十二年三月五日,自祥州刺史拜。)
    独孤迈(元和十四年五月九日,自户部员外郎拜。)
    孟简(元和十□(缺)年□(缺)月□(缺)日,自吉州刺史拜。)
    韦文恪(长庆三年二月七日,自司门郎中拜。)
    韩泰(长庆四年六月二十五日,自郴州刺史拜。)
    张聿(宝历□(缺)年□(缺)月□(缺)日,自屯田郎中拜。)
    张公儒(太和六年十月五日,自职方郎中拜。)
    王琮太(和九年四月七日,自洛阳县令拜。)
    李善白(太和九年十月□(缺)日,自□□□□(缺)。)
    郑仁弼(开成二年八月七日,自卫尉少卿拜。)
    吕述(开成二年七月二十三日,自盐铁推官、祠部郎中拜。)
    薛蕴(□□□□(缺)年□(缺)月□(缺)日,自明州刺史拜。)
    苏涤(会昌三年九月十四日,自给事中拜。)
    韦有翼(会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自安州刺史拜。)
    杜牧(会昌六年十月□(缺)日,自池州刺史拜。)
    郑承休(大中三年十月七日,自果州剌史拜。)
    李文举(大中六年四月十三日,自宗正卿拜。)
    厉元(大中六年九月十□(缺)日,自□□□□(缺)使大理拜。)
    崔彖(大中六年十一月十一日,自户部郎中拜。)
    韩瞻(大中十二年四月七日,自雁州刺史兼本州镇遏使拜。)
    牛丛(大中十二年十一月□(缺)日,自司勋员外郎拜。)
    金仁规(咸通三年十一月二日,自太府少卿拜。)
    陆墉(咸通五年十二月五日,自盐铁江淮知后、金部郎中拜。)
    侯温(咸通□(缺)年□(缺)月□(缺)日,自□□(缺)郎中拜。)
    冯岩(咸通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自太府少卿拜。)
    张极(咸通十四年十二月五日,自长安县令拜。)
    许珂(乾符三年,自陈州刺史拜。)
    柳超(乾符五年十月十四日,自盐铁浙东院、膳部郎中拜。)
    韦诸(文明元年八月二十二日,自衡州刺史拜。)
    陈晟(中和元年二月二十日,清平镇□□□□(缺)拜。筑罗城。)
    李继敏(太平兴国二年六月十九日,殿中丞权知。)
    萧璀(太平兴国四年□(缺)月□(缺)日,自□□□□(缺))

    自太平兴国八年,田锡以右补阙知州,至雍熙二年去郡,后四十九年,当景祐元年,范仲淹以右司谏、礼秘阁校理知州;皇祐元年,陆轸以吏部郎中、直昭文馆知州,未几请老,以分司西京归;嘉祐三年,赵抃以殿中侍御使知州;绍圣元年,吕希纯自中书舍人知州;大观三年,蔡肇自吏部员外郎知州。由雍熙而至宣和,总百三十有五年间,知州亡虑数十人,独此六公,名德岿然。其他或姓名可见,又岁月不可考,今不复记。

    宣和三年平方腊后,知州名氏,有潜山朱翌所作题名记,列之左方。

    李邈(宣和三年四月五日,以武功大夫、荣州防御使知,四年四月十七日罢。)
    周格(宣和四年四月十八日,以奉直大夫、直龙图阁知,七年正月十四日罢。)
    凌唐佐(宣和七年三月三日,以朝请大夫权知,靖康元年九月二十六日罢。)
    李裁(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以朝请大夫权知,建炎二年十二月十八日秩满。)
    王永年(建炎二年十二月十八日,以中奉大夫知,建炎三年七月十一日罢。)
    赵子砥(建炎三年七月二十日,以朝散郎权知,十二月四日罢。)
    柳约(建炎三年十二月四日,以朝奉大夫、充集英殿修撰知,绍兴元年八月十七召。)
    范世延(绍兴元年九月三日,以朝请大夫权知,当月二十一日罢。)
    李擢绍(兴元年九月二十一日,以左朝散郎、充显谟阁待制知,二年三月十日罢。)
    潘良贵(绍兴二年三月二十四日,以左朝散郎、直龙图阁权发遣,六月十五日罢。)
    颜为(绍兴二年七月三日,以左奉议郎权发遣,三年六月三日罢。)
    朱縡(绍兴三年六月四日,以左朝奉大夫权知,是月十一日罢。)
    颜为(绍兴三年六月十一日再任,四年七月二十日秩满。)
    石端中(绍兴四年七月二十日,以左朝请大夫权知,六年八月二十七日秩满。)
    胡寅(绍兴六年八月二十七日,以左奉议郎、充徽猷阁待制知,七年闰十月十九日移永州。)
    董弅(绍兴七年十一月初三日,以左朝奉大夫充徽猷阁待制知,绍兴九年八月初五日罢任。)
    冯轸(绍兴九年八月二十八日,以左朝请大夫知,绍兴十年六月十二日罢任。)
    郑滋(绍兴十年六月十五日,以显谟阁直学士、左大中大夫知,绍兴十二年三月二十一日除宫观。)
    苏简(绍兴十二年三月二十四日,以右朝散大夫权发遣,绍兴十四年三月二十六日满。)
    孙荩(绍兴十四年四月二十六日,以左朝奉大夫权知,当年九月二十七日得替。)
    罗汝楫(绍兴十四年九月二十七日,以龙图阁学士、左朝请郎知,绍兴十七年八月二十一日除宫观。)
    苏简(绍兴十七年九月一日,以右朝请大夫权知,绍兴十九年十月二十九日满。)
    周林(绍兴十九年十月二十九日,以左朝请郎知,绍兴二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满。)
    曹琏(绍兴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以朝议大夫知,绍兴二十三年七月二十九日改替。)
    宋暧(绍兴二十三年十月初二日,以右朝散大夫权知,绍兴二十六年三月十二日罢。)
    金安节(绍兴二十六年三月十二日,以左朝散郎权发遣,绍兴二十七年二月十六日,除浙西提刑。)
    朱翌(绍兴二十七年十一日,以左朝散郎、秘书阁修撰知,绍兴二十八年十一月初十日,改知宣州。)
    郑资之(绍兴二十九年二月初六日,以右朝请大夫知,)
    樊光远(绍兴三十年四月二十三日,以左朝奉郎权发遣,明年三月十一日,除浙东提刑。)
    郑知刚(绍兴三十一年四月初二日,以右朝奉大夫权知,绍兴三十二年三月十九日除宫观。)
    吴概(绍兴三十二年四月初四日,以左中奉大夫知,绍兴三十四年(隆兴二年)四月十七日任满。)
    朱正纯(隆兴二年四月十七日,以右奉直大夫知,乾道二年正月十三日罢任。)
    柳大节(乾道二年三月十二日,以右朝奉大夫知,乾道三年五月十五日,除浙东提刑。)
    柳楹(乾道三年闰七月十五日,以右朝奉郎权知,乾道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满。)
    张栻(乾道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以右承务郎、直秘阁权发遣,乾道六年闰五月十七日赴台。)
    王师愈(乾道六年六月十八日,以左奉议郎权发遣,乾道七年五月二十八日改信州。)
    林机自信州移知,乾道七年七月三日,以左朝请郎知,当月二十九日赴台。)
    詹元宗(乾道七年八月二十三日,以左朝奉郎权发遣,乾道九年七月二十五日赴台。)
    曹耜(乾道九年八月十五日,以朝散郎权发遣,淳熙元年九月二十七日丁父忧。)
    魏楫(淳熙元年十月二十八日,以奉议郎权发遣,淳熙三年八月十八日,除都大提点坑冶。)
    潘景圭(淳熙五年二月二十九日,以宣义郎、直敷阁权发遣,当年八月二十日丁母忧。)
    萧燧(淳熙五年十月二十三日,以朝散大夫知,七年十月十二日,除敷文阁待制,差知婺州。)
    韦璞(淳熙七年十一月十七日,以朝请郎、直显谟阁权知,八年九月初二日宫观。)
    杨布(淳熙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以朝请郎权知,淳熙九年八月二十四日宫观。)
    楼锡(淳熙九年九月二十三日,以承义郎权发遣,当年十二月十七日丁父忧。)
    李禾彧(淳熙十年正月二十六日,以朝请郎权知,当年七月初二日,改知温州。)
    汪义端(淳熙十年八月十六日,以宣教郎权发遣,十一年三月初二日宫祠。)
    陈公亮(淳熙十一年六月初三日,以朝请郎权知,十三年七月初三日满,除仓部郎官。)
    陆游(淳熙十三年七月初三日,以朝请大夫权知,淳熙十五年七月初六日满。)
    钱闻诗(淳熙十五年七月初六日,以朝奉大夫权发遣,淳熙十六年七月初一日罢任。)
    张埏(淳熙十六年十月初九日,以朝散大夫权发遣,淳熙十六年七月初一日罢任。)
    叶筹(绍熙元年十月初十日,以奉直大夫知,二年九月二十九日罢任。)
    冷世光(绍熙二年十二月初四日,以朝请郎权发遣,三年十二月初三日宫观。)
    赵不逖(绍熙四年二月初王日,以朝奉大夫□□□□(缺),五年六月初七日,除江西提刑。)
    秦焴(绍熙五年八月二十八日,以朝议大夫知,庆元二年五月初九日宫观。)
    曾集(庆元二年七月初一日,以朝奉大夫权知,庆元三年六月十九日罢任。)
    李直柔(庆元三年闰六月十二日,以朝请郎权知,当年九月十五日丁母忧。)
    黄衡(庆元三年十月二十六日,以朝奉大夫权知,庆元□(缺)年七月□(缺)日,改除福建提举。)
    毛崈(庆元五年九月二十八日,以朝请郎权发遣,嘉泰元年正月十六日宫观。)
    潘焘(嘉泰元年二月四日,以朝议大夫知。)
    莫若晦(嘉泰元年十二月十一日,以朝议大夫知,嘉泰三年七月二十二日,除湖南提举。)
    陈棅(嘉泰三年十月十五日,以朝请大夫权发遣,嘉泰四年八月初一日罢任。)
    孙叔豹(嘉泰四年十二月十五日,以朝散郎、直秘阁权知,开禧二年二月二十五日罢任。)
    巩嵘(开禧二年五月二十八日,以朝奉大夫权知,三年四月,转朝散大夫,嘉庆三年二月四日,除福建提举。)
    赵师石(开禧二年五月二十八日,以朝奉大夫权知,三年四月转朝散大夫,嘉庆元年二月改知婺州。)
    胡粢(嘉定元年三月二十一日,以宣教郎权发遣,二年二月转奉议郎,嘉庆三年二月四日,除福建提举。)
    孟导(嘉庆三年三月九日,以朝奉大夫权知,当年十二月二十□(缺)日宫观。)
    谢德舆(嘉定四年闰二月二十六日,以宣教郎、军器监簿权发遣,转奉议郎,六年二月二十七日除司农寺丞。)
    宋钧(嘉定六年四月十五日,以朝奉郎、庆府寺簿权发遣,十月转朝散郎,嘉定八年三月四日除太府寺丞。)
    魏大中(嘉庆八年四月十二日,以朝请大夫知,嘉定九年十二月三日,除福建运制。)
    郑之悌(嘉庆十年二月七日,以承议郎、太府寺丞权知,转朝奉郎,十二年二月,除湖北提举。)
    薛叔灌(嘉庆十二年四月十五日,以承议郎、监登闻鼓院权发遣,转朝奉郎,当年七月致仕,疾卒。)
    许兴裔(嘉定十二年十月二十日,以承议郎、诸军审计司权发遣,转朝奉郎,十四年十月三日致仕。)
    王棠(嘉定十四年八月一日,以承议郎、干办诸司审计粮料院权发遣,当年九月一日致仕。)
    卢宪(嘉定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以承议郎权发遣,次年转朝散郎,十六年九月除大理寺丞。)
    赵立夫(嘉定十六年十月二十五日,以朝散郎知,大宗正丞兼刑部郎官,覃恩转朝奉大夫,宝庆元年九月二日赴召。)
    谢采伯(宝庆元年十月八日,以朝议大夫知,宝庆二年三月六日罢任。)
    陆子遹(宝庆二年十一月十五日,以奉议郎、太府寺簿权发遣,绍定二年三月二十三日赴召。)
    陈畏(绍定二年三月二十二日,以朝奉大夫新知漳州改知,绍定三年六月二十五日罢任。)
    卫朴(绍定三年八月十六日,以朝奉郎新知抚州改权知,庆寿转朝散郎,四年九月十三日,除太府寺丞。)
    李弥高(绍定五年六月十七日,以朝奉大夫、太府寺丞权知,绍定六年三月转朝散大夫,四月十七日罢。)
    赵汝杆(绍定六年四月十七日,以朝散郎、大理寺丞权知,当年七月十九日,除直宝章阁、两浙转运刺官。)
    颜颐仲(绍定六年八月二十四日,以朝奉郎、将作监簿权知,转朝散郎。端平元年九月十三日,除司农寺丞。)
    葛逢(端平元年十一月十三日,以朝散大夫、秘书省著作郎兼度支郎官知,端平二年四年十五日,除秘省著作郎。)
    王会龙(端平二年七月五日,以承议郎、秘书省著作郎兼尚左郎官权知,三年四月二十七日,除秘书省著作郎。)
    赵汝柄(端平三年五月二十六日,以奉议郎、添差通判权知,提举神泉监。嘉熙元年六月初一罢任。弟汝杆。)
    万一荐(嘉熙元年十二月十三日,以朝散大夫、军器监承权知,三年二月二十六日,以会子罢任。)
    卫湜(嘉熙三年七月初六日,以朝奉郎,主管官告院权知,四年九月转朝奉大夫,十二月二十六日赴召。)
    赵与汶(嘉熙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以朝散郎、秘书省著作佐郎兼权仓部郎官,除直秘阁权知,淳祐元年二月二十一日,别与州郡。)
    王佖(淳祐元年三月十四日,以朝奉郎,将作监丞知,二年九月二十六日罢任。)
    何处信(淳祐二年十二月初六日,以朝议大夫知,三年六月二十六日罢。)
    赵希朴(淳祐三年八月初三日,以朝议大夫、大理寺正知,四年八月初一日,除军器省监。)
    章大醇(淳祐五年二月初九日,以朝奉郎到任,六年八月初六日转朝散郎,十月初四日,除侍左郎官,申审得旨。)
    高斯得(淳祐七年三月初四日,以朝奉郎、著佐兼权礼郎兼国史编修实录榫官到任,续转朝散郎,八年六月,除浙东提刑。)
    赵孟传(淳祐八年七月二十九日,以宣教郎、太府丞、直定章差知阙到正祠使养,稓宝谟到任,九年四月转通直郎,十二月转承议郎,十年二月除刑部郎官。)
    赵汝历(淳祐十年六月初三日,以奉议郎到任,十二年三月转承议郎,十二年四月,除司农寺丞。
    季镛(淳祐十二年八月初一日,以承议郎、盐都进奏院到任,宝祐二年八月十三日替。)
    吴盘(宝祐二年八月十三日,以朝奉郎到任,三年三月兼节制军马,四年正月二十七日罢任。)

    正倅题名

    题名,往年废于煨烬。绍兴十年,齐志行始为之记,起宣和三年,迄嘉定三年,凡四十八人,刊石既满,其后遂不复录。临江章璞,莅事之明年,序次嘉定五年以后来书者九人,刻石以续前作。知州陈畏为之记。

    陈次中宣和三年四月一日,以朝请郎到,六年七月二十九日替。
    吴辉宣和六年八月一日,以朝议大夫到,建资元年七月初三日替。
    刘拱建炎元年七月初三日,以承议郎到,三年七月二十四日替。
    赵霈建炎三年七月二十五日,以左朝散郎到,绍兴元年八月十四日替。
    黄策绍兴元年八月十五日,以左宣教郎到,二年四月初二日替。
    朱发绍兴二年五月初七日,以左朝议大夫到,四年九月初十日替。
    曾绰绍兴四年九月十一日,以右承议郎到,六年十二月二十日替。
    吴任钧绍兴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以左宣教郎到,八年六月十日替。
    孙傅绍兴八年六月二十七日,以左宣教郎到,十年七月十四日替。
    齐志行绍兴十年七月十四日,以左朝散郎到,十二年二月十六日替。
    沈造绍兴十二年四月四日,以左朝散郎到,十二年五月十四日改差。
    洪光祖绍兴十年七月十六日,以右奉议郎到,十四年十月二十八日替。
    郑震绍兴十四年十月二十九日,以朝奉大夫、直秘阁到,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替。
    沈大椿绍兴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以左宣教郎到,十八年十二月初六日替。
    游其藩绍兴十八年十一月初六日,以左朝请郎到,二十一年三月十九日替。
    杨云绍兴二十一年三月十九日,以右朝奉郎到,二十三年四月二十三日替。
    汪彭年绍兴二十三年四月二十三日,以右朝请郎到,二十四年九月十七日替。
    李洪绍兴二十四年十一月初二日,以右朝散郎到,二十六年十月二日,除大理寺。
    宋惠畴绍兴二十六年十月初十日,以右朝请郎到,二十八年四月二十五日替。
    薛冀绍兴二十八年七月初三日,以右朝郎到,三十年正月二十日替。
    魏彦机绍兴三十年二月二十四日,以右朝散郎到,三十二年三月十三日替。
    司马伋绍兴三十二年三月十三日,以右朝奉郎到,隆兴二年三月二十四日替。
    孙次仲隆兴二年三月二十四日,以右承议郎到,乾道二年三月二十四日替。
    潘文孝乾道二年三月二十四日,以左朝奉大夫到,四年四月十二日替。
    翟纮乾道四年四月二十早日,以右朝奉大夫到,六年五月二十九日替。
    丰谊乾道六年五月二十九日,以左朝请郎到,当年六月初二丁母忧。
    韩垒乾道六年八月十二日,以左朝散郎到,八年三月初七日丁母忧。
    薛俟中乾道八年四月二十八日,以右奉议郎到,九年七月二十九日替。
    张杓乾道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以宣教郎到,淳熙三年正月十九日替。
    温镗淳熙三年正月十九日,以朝奉大夫到,五年三月初五日替。
    朱孝文淳熙五年三月初五日,以承仪郎到,六年十二月十二日事故。
    楼城淳熙七年二月十三日,以朝散郎到,九年四月十六日替。
    刘佖淳熙九年四月十六日,以承议郎到,十一年四月十七日满替。
    韩元象淳熙十一年四月十七日,以奉议郎到,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致仕。
    朱翚淳熙十三年二月十八日,以朝奉郎到,十五年三月三日替。
    赵师□淳熙十五年四月,以承议郎、太常寺丞到,该□(缺)庆寿恩转朝请郎,十六年四月满。
    赵师复淳熙十六年五月,以朝散郎到,绍熙元年十一月该覃恩转朝奉大夫。二年三月,除权发遣知全州。
    潘昌老绍熙二年十月,以通直郎、主管官告院到,四年三月满。
    任清叟绍熙四年三月,以朝奉郎、太府寺丞到,五年二月转散郎,庆元二年正月,除尚书都官员外郎。
    何润庆元二年,以朝请大夫、诸军审计司到,四年二月满。
    赵子怀庆元四年二月,以奉议郎到,六年正月满。
    张宗愈庆元六年二月,以朝奉郎,提辖左藏库到,嘉泰二年二月满。
    赵不摭嘉泰二年二月,以朝请大夫、庆府寺丞到,四年三月满。
    徐材嘉泰四年,以宣教郎、大理司直到,开禧二年三月满,六月省免次任。
    (注:此处应接下页柴几至卫朴共十一人题名)
    卫溉宝庆元年十月,以朝散郎到,三年十二月满。
    杨轰绍定二年八月,以朝奉郎、大理评事到,四年七月宫观。
    斯泽绍定四年八月,以朝散郎、国子监丞到,当年九月,除知南康军。
    项容孙绍定四年十月,以承议郎、添差通判平江府改任,兼权州事,五年六月,改知德安府。
    赵汝柄端平六年六月,以奉议郎到,专一措置修复神泉监,议钱职事,三年六月就,除知州事,提举神泉,改罢。
    郭磊卿端平三年十月,以奉议郎、太社令(于当年十月)到,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该恩转承议郎。嘉熙元年四月十三日,以磨磡转朝奉郎,二年九月初十,改太学博士。
    陈叔远嘉熙二年十二月十九日,以宣议郎、太社令到,三年十一月,以磨磡转宣教郎,四年六月□(缺)日,丁母忧。
    章鉴嘉熙四年八月二十日,以承议郎、提辖左藏库到,淳祐元年正月十九日,丁母忧。
    孙梦观淳祐元年十二月十三日,以奉议郎、行武学谕〔到〕,二年四月十九日,以疾丐祠,主管台州崇通观。
    赵与浣淳祐二年六月三日,以宣教郎、行太社令到,当年月内磨磡,转奉议郎。三年六月二十六日,臣寮论与祠,七月初四日离任。
    赵时台淳祐三年九月十九日,以朝请郎、干办诸司粮科院到,□□□□(缺)。
    (注:此后排列有误)
    曾栗淳熙十五年三月初三日,以宣教郎到,十五年十一月十七日,丁母忧。
    沈楫淳熙十六年正月初九日,以朝请郎到,绍熙元年二月初二日罢。
    郑益绍熙元年四月十七日,以朝奉大夫到,三年五月二十一日替。
    陈序绍熙三年五月二十二日,以朝请郎到,五年六月十八日替。
    俞泂绍熙五年六月十九日,以朝请郎到,庆元二年八月二十一日替。
    王棐庆元二年八月二十二日,以朝请大夫到,四年十一月二十日替。
    朱辅庆元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以朝奉郎到,六年十二月初八日替。
    赵善纪庆元六年十二月初九日,以朝散郎到,嘉泰三年二月二十六日替。
    林谷嘉泰三年二月二十七日,以朝散郎到,开禧元年四月二十九日满。
    柴几开禧元年四月二十九日,以承议郎到,二年九月二十三日,避嫌宫观。
    张攀开禧三年二月初八日,以承议郎到,嘉业元年十二月初九任满。
    胡垍嘉定元年十二月初十日,以奉议郎到,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满。
    曾党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以朝奉郎到,嘉定□(缺)年□(缺)月□(缺)日满。
    谢采伯嘉定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以朝请郎到,八年正月十六日替。
    李伯坚嘉定八年正月十七日,以承议郎到,当年五月十三日丁母忧。
    俞远嘉定八年八月十六日,以朝奉郎到,十年七月二十三日替。
    高之问嘉定十年七月二十四日,以朝奉郎到,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替。
    黄简嘉定十二年八月二十八日,以承议郎到,十四年六月初二日罢。
    朱增嘉定十四年八月十七日,以朝奉郎到,十六年八月二十四日,改通判鄂州。
    卫朴嘉定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以承议郎到,宝庆元年十一月十九日满,差知江阴军。
    赵崇□宝庆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以承议郎到,三年六月二十六日致仕。
    莫涣宝庆三年八月二十七日,以朝请郎到,绍定元年四月二十一日罢。
    章璞绍定元年九月二十一日,以朝奉郎到,三年七月三十日罢。
    李知先绍定三年十一月初三日,以朝奉郎到,五年二月十三日替。
    曾黯绍定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以朝奉大夫到,端平元年七月二十六日,赴□(缺) 都堂审察。
    武迪端平元年十月十一日,以中奉大夫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替。
    姜弥明端平三年十二月八日,以奉议郎到,嘉熙二年正月二十六日,改添差通判临安府。
    鲁之损嘉熙二年十月□(缺)日,以朝请大夫到,嘉熙四年十二月初七日替。
    武迪嘉熙四年十二月初七日,以中奉大夫到,淳祐三年二月二十八日替。
    徐士特淳祐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以朝奉郎到。
    张弓登 淳祐五年三月初八日,以朝奉郎到任,七年六月初三日替。
    史望之淳祐七年六月初三日,以朝散郎到任,八年十一月□(缺)日,除宗正寺簿。
    谢焱淳祐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以朝散郎到任,十一年正月初三日,新知岳州,当日交割离任。
    吴溥淳祐十二年正月初三日,以奉议郎到任□□□□(缺)。
    孙一飞淳祐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以朝散郎到任□□□□(缺)。
    宣瑴宝祐元年六月十三日,以朝奉郎到任□□□□(缺)。
    陈棠宝祐二年三月初九日,以朝请郎到任,四年三月二十三日替。
    朱逢宝祐四年三月二十三日,以朝奉郎到任□□□□(缺)。

    添倅题名

    桐庐郡丞员外置,置罢不常,其或一、二十年不置,近又不侯代辄迁,是以壁记不立。嘉熙年间,陈叔远到官未满岁,则摉遗谍、订他刻、询故老,断自刘公义而下,以迄于今百年间,可考者二十有四人。自中兴以来,添差之员浸广,率多取诸班者,视正员之选愈重。有郭磊卿为之记。

    朱去非建炎三年三月,以宣义郎、直秘阁到,绍兴二年十二月,除太堂寺簿。
    韩瀹绍兴二年十二月,以右通直郎、行司家寺簿到,三年十月,除知筠州。
    虞大有绍兴三年十月,以左承议郎、权尚书金部员外郎到,四年八月,除尚书礼部郎官。
    黎明绍兴四年八月,以左宣教郎、行大理寺直到,六年八月赴召。
    李子浩绍兴六年九月,以左朝奉郎到,九年正月,除知海州。
    刘公义绍兴九年四月,以右朝散郎到,九月,转朝请大夫,十一年八月满。
    鲜于价绍兴十一年八月,以右朝奉郎到,十三年六月,除监□(缺)登闻检院。
    魏俟绍兴十三年七月,以左承务郎、行国子博士到,当年十二月罢。
    杨持绍兴十三年十二日,以左朝请大夫到,十五年四月内丁母忧。
    赵宗遦绍兴十五年五月,以右通直郎到,十六年二月,特除随州观察使。
    王周卿绍兴十六年三月,以左宣教郎、太常寺簿到,十八年三月秩满。
    沈长卿绍兴十八年三月,以左通直郎、将作监丞到,十九年十月罢。
    章衡绍兴二十年三月,以左朝请大夫到,二十二年六月秩满。
    郑康绍兴二十二年六月,以左宣教郎、浙西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改任,二十四年五月,除太府寺簿。
    范端臣绍兴二十四年六月,以左奉议郎到□□□□(缺)。
    韩义古绍兴二十六年十月,以右通直郎、太社令到,二十七年九月,除诸司审计司。
    窦处容绍兴二十七年九月,以右朝奉郎、通判秀州两易到,二十九年八月,除发遣临江军。
    戴舒绍兴二十九年九月,以左奉直大夫到,当年十二月,除左中奉大夫,三十一年九月满。
    欧阳师古绍兴三十一年九月,以右宣教郎、直秘阁到,隆兴元年八月,除广西经略司参议官。
    危忠迈隆兴元年八月,以左承事郎、通判婺州改任,乾道元年四月通理满。
    赵己傅乾道元年四月,以左承议郎、大理评事到,二年八月,除太常博士。
    张次谦乾道二年八月,以左朝散郎到,九月罢。
    万俟若川乾道三年九月,以右承事郎、直秘阁到,五年十月赴召。
    俞琬乾道五年十一月,以左朝奉郎到,七年十一月满。
    吴逵乾道七年十一月,以承议郎到,九年十一月,除权知泰州。
    诸葛莘淳熙元年二月,以宣教郎、太学正到,三年五月,除太学博士。
    陈嘉洪淳熙三年五月,以宣教郎到,四年八月两易通判泉州。
    颜发淳熙四年十月,以奉议郎、太府寺簿到,六年除司农寺丞。
    邵嗣复淳熙六年十月,以宣教郎、秘书省著作佐郎到,七年十一月,除秘书省著作佐郎。
    张俊淳熙七年,以宣教郎到,九年十一月满。
    柴国器淳熙九年十二月,以承议郎到,十四年四月,转朝散郎、袭封崇义公,十一年十二月满。
    韩修淳熙十一年十二月,以朝请郎、玉牒所编修官到,十三年十月,除实录院检讨官。
    赵子觉淳熙十三年十一月,以奉议郎到,十五年二月,改分差广州榷货务。
    留张遇以奉议郎□□□□(缺)四月十二日,□□□□(缺)六月十一日任满。
    吴湜□□□□(缺)到任,当年九月初十日,因磨磡准告转朝,□□□□(缺)八年四月十七日□□□□(缺)特授直秘阁,淳祐九年六月十七日满。
    谢奕淳祐九年六月十七日到任,淳祐十年十□□□□(缺)议郎,到淳祐十一年七月二十二日任满。
    潘墀淳祐十一年七月二十二日到任,当年闰十月十四日□□□□(缺)参议郎,至宝祐元年七月二十二日满。
    杨敬之以通直郎、主管三省枢密院架阁文字,于宝祐元年七月二十四日到任。
    吴坚宣教郎、行武学博士,宝祐三年四月十一日到任,四年四月十四日,磨磡转奉议郎。

    学校

    至圣文宣王庙,旧在城东南隅,国朝雍熙二年,知州田锡迁于城西北隅,即庙建学。表请入纸国子学,印经籍给诸生。诏赐之,还其纸。景祐中[初],范仲淹始建堂宇斋庑。庆历中,知州向俟奉诏增广。嘉祐中,知州赵抃营置田租养士,作诗以勉诸生,且有“莫将荣悴汩于中”之句(石刻见存)。大观中,知州李升奉诏,重新庙学。宣和中,颁降御书,殿榜曰“大成”。绍兴七年,知州胡寅尽彻旧屋,自殿堂、廊庑、斋舍,焕然一新,但门径屈折而东出。乾道五年,知州张栻悒然不满属学之南有志真废尼寺故址,悉举以广学宫。于是学门南开,门内有屋十二八间,僦与民居,日收赁钱,添助养士。续因寓公欲广其居,强将他处赁屋,换易本学,告于州。绍定元年,知州陆子遹于是撤去赁屋,起造二亭,东曰采芹,西曰折桂,杏坛在焉:先是从祀列绘展上壁间,淳祐改元,知州王佖谓无等差,乃命工绘从祀于两庑,且前设枢槛,以肃庙貌,增创东西夹廊共二十四间,俾归斋升堂者,毋亵殿庑,而出入是。三年,知州何入信以殿庑绘像距庭砌,犹觉逼隘,又展拓近里,由是严之学宫改观矣。有郡博士桂锡孙为之记。

    州学养士,自旧以七十人为额。学田以亩步计,所收租米四百三十五石三斗五升九合。(建德县一百八十九石八斗二升一合;遂安县二百六石一斗二升;桐庐县一十五石八斗一升八合;寿昌县二十三石六斗。)又六月内州仓支接济米二十石,谷一万六千五百四十七斤。三十八石六斗四升(并建德县),又四石(兰溪县)。钱岁收二百五十贯零三十文(租丝钱二十一贯八百文。建德县一百九贯七百八十文;遂安县入贯二百五十文;桐庐县三十三贯二百文;寿昌县七十七贯文)。又月收一千八十五贯三百一十文(赁地钱一十三贯二百九文;楼店务石砂地钱七贯七面五十三文。桐庐县河注三十三贯六百九十一文;淳安县河渡二十七贯二百九十六文;分水县河渡一贯四百文;寿昌县河渡二贯九百六十一文。本州养士钱一千贯文)。又日收五百文会九百四十四文足(都税纳福昌店赁屋钱三十五文足,五百文会赁屋钱九百九文六分足)。租绢一十二匹,粗丝八十六两半。淳祐二年七月,王监丞任内,教授桂锡孙,申照对本学养士钱,从来系使府给下二百贯文会,补还鱼池花利,缘自十七界会,准朝省指挥作一百五十四文,行用于是。旧会一贯比作新会二百,兼之物价顿增,如鸡豚、菜茹、樵薪之鬻,五倍于旧。所谓一贯旧会,虽有二百新会之名,元无二百新会之实。由是养士之费太窘,支吾公厨,萧然每食不饱。伏自镇临以来,惠顾士类,每月共增作三百六十贯旧会外,又于使帑特送四十贯旧会,以助不足,诸生拜赐可谓厚矣。但本学公厨破食,日以七十人为额,使府月得四百千,每日计支十四贯会,除前廊五人准太学例,人给四百会食钱外,止有十二贯会充七十人一日之用,每人不及二百文会。虽官价有三十余镪,而物价无一箸菜羮;虽视者甚为有余,而视今则依前不足;虽食无求饱固学者所甘心,而饮食以将厚意乃监丞之夙心。敢为诸生有请,欲乞台判自七月分为始,径支新会二百贯,庶养之者既至,则教之者可行。续奉王监丞面谕:今且以新旧各半支行,余留为后来太守嘉惠之地。自此,月支六百贯。三年,知州赵寺正以封殖先正,大卿棠阴,每事从厚,于学校尤加厚焉。教授桂锡孙遂获由前日二百贯新会之请,自四年五月帮行。于是士无权舆之叹。前廊日人七百,诸生日人五百。

    登科记(宗姓及童子武举附)

    国家设科赐第,新定自钱氏纳土后。太平兴国三年,贡士之数盖少。五年,赐苏易简以下及第二十三名,已前并授通判,赐宴迎春苑。(《会要》太平兴国二年,赐吕蒙正已下及第,并赐袍笏,又赐宴,又□(缺)御诗,此其始也。五年,赐苏易简已下及第,七年,赐王世则已下及第,始分甲、乙之科,各赐出身。雍熙二年,赐梁灏已下及第,端拱元年,赐蔡齐已下及第,二年,赐陈尧叟已下及第,淳化三年,赐孙何已下及第,即赐儒行篇。)咸平二年,赐孙暨以下及第,州率未有预贡荐者。三年,赐陈尧咨已下及第,州始荐建德乡王冕应贡,破白乡举首登科。嘉祐祫飨,诏四岁一举或间岁一举。治平四年定制,应贡者三岁解九人,增明经一人,共为十人。崇宁行三舍法,贡六人,三岁并零,分通二十人。宣和五年复进士科,三岁解十六人。靖康渡江,附流寓者解二人。绍兴二十六年,诏罢西北流寓试,并入土著,视解额最少处,参以前定终场人数,率百人解一人。而郡终场者千七百六十有一人,二是通额十八人,以为定制。而近岁士,毋虑数倍,辄因碑所载,订于志。

    咸平三年,陈尧咨榜:
      王 冕 邵焕(童子科)

    景德二年,李迪榜:
      葛 昂 徐舜俞 孙敏

    大中祥符五年,徐奭榜:
      许 墀

    天禧三年,王整榜:
      王 言 许 湜

    天圣二年,宋郊榜:
      王 稷

    天圣五年,王尧臣榜:
      葛 闳 邵 炳

    庆历二年,杨寘榜:
      吴仲举 倪天秩

    庆历六年,贾黯榜:
      胡楚材 倪天镇 王庭坚

    皇祐元年,冯京榜:
      王庭筠 项 随 胡英材 皇甫朝光湖学 胡之彦

    皇祐五年,郑獬榜:
    邵景初 王中敏 盛 侨 许升卿 包舜宾

    嘉祐二年,章衡榜:
      方仲谋 徐 任 包 廓

    嘉祐四年,刘辉榜:
      陈 向

    嘉祐六年,王俊民榜:
      顾 中 喻 房

    嘉祐八年,许将榜:
      项 陟 叶 浚

    治平二年,彭汝砺榜:
      皇甫师中

    治平四年,许安世榜:
      江公著 方 蒙

    熙宁六年,余中榜:
      舒 焕 郑 弇 许大希 王知元 江公望

    熙宁九年,徐铎榜:
      吴 俦(续中贤良)

    元丰二年,时彦榜:
      胡 希 王 泽 江公佐 吴 纯

    元丰五年,黄裳榜:
      吴 淘 王 沃

    元丰八年,焦蹈榜:
    倪直侯 余 宽 倪直孺 范 寔 姜周臣 徐 素

    元祐三年,李常宁榜:
      方行可

    元祐六年,马涓榜:
      方 鼎 江公明 方 参 徐舜元

    元祐九年,毕渐榜:
      包 雄 王禹得 朱 𪩘 舒彦举

    绍圣四年,何昌言榜:
      胡之辅 邵嘉言

    元符二年,
      朱 戡铨试优等,赐进士出身。

    元符三年,李釡榜:
      方 逸 李 淳 詹 林 江公亮

    崇宁元年
    王 升(左丞陆佃以学行荐,赐诸州教授。先授湖州,次擢涛州教授。)

    崇宁二年,霍端友榜:
      王大年 詹 至 胡献可 胡国瑞 盛良贵 方 訚
      徐敏中 詹大声

    崇宁三年幸太学,赐上舍生郑南以下释褐:
      方闻(释褐)

    崇宁五年,蔡薿榜:
      王缙(分水司谏) 邵 愈 朱 彪察院 郎申之

    大观二年幸太学,赐贡士王俱十四人释褐:
      叶天倪

    大观三年,贾安宅榜:
      叶天将 方 闳 王 朴 王彦中 詹公著 胡端平
      詹之纲 姜师仲 皇甫存(授以孝悌二行,举政和五年状元何栗榜,赐进士出身。)

    政和二年,莫俦榜:
      叶义雄 江 邈 翁 范 朱异史部郎中 王禹同

    政和三年幸太学,赐贡生陈公辅十九人释褐:
      叶三省

    政和五年,何栗榜:
      方元若 邵嘉瑞 唐 济 喻彦先 范大亨 翁 开
      傅岩叟 詹大方 徐时中

    政和八年,嘉王榜:
      黄大知 王大卞 邵大受 翁 由 詹干之 唐处仁
      詹大和 郑 滋 詹天秩 方 悫

    宣和三年,何涣榜:
      陆时雍 江舜俞

    宣和六年,沈晦榜(赐御制诗):
      詹 棫 吴 并 叶义应 詹 柽 郎希周 钱公举
      胡国佐

    建炎二年,李易榜:
      盛光祖 吴 震 倪成修 方元昭 喻 樗
     叶义问(枢密)

    绍兴二年,张九成榜:
      王 郊 范 埙 邵 拱 洪 基 酆伸之 张 纲
      魏公启 王允明

    绍兴五年,汪应辰榜:
      王日勤 王日休 方 迈 余执度 江 修

    绍兴八年,黄公度榜:
      叶义权 喻仲远

    绍兴十二年,陈诚之榜:
      叶真卿 邵延孙 项 忱 方 序 詹百之 王若讷

    绍兴十五年,刘章榜:
      洪嘉瑞 黄安仁

    绍兴二十一年,赵逵榜:
      唐友闻 詹仪之 汪虚中

    绍兴二十四年,张孝祥榜:
      范端臣上舍 胡当可 马大同 陈太鼎

    绍兴二十七年,王十朋榜:
      方闻一 唐廷坚 胡一之 邓 朴上舍 胡南逢
    王觉民

    绍兴三十年庚辰,梁克家榜:
      赵彦逾(观文) 叶允升 朱大和

    隆兴元年癸未,木待问榜:
      王 椿(上舍) 徐 衡上舍 方 玠 方有开 王 恬(国学 )
      徐孝恭 何 炜 姚舜陟

    乾道二年,萧国梁榜:
      赵彦肃(复斋先生) 余 宰 方懋恭 邓 光上舍 翁孟麟
    方应之 余仁时

    乾道五年,郑侨榜:
      姜大中(上舍) 万 括 詹 渊 方懋烈 童 谔

    乾道八年,黄定榜:
      胡朝颖

    淳熙二年,詹骙榜:
      詹效之 王 旉 方壮猷 邵梦得

    淳熙五年,姚颖榜:
      方 岳 赵琎夫 颜 绂 邵 朴

    淳熙八年,黄由榜:
      郑绍伊 赵伯友 朱承孙 姜 石 方奇之

    淳熙十一年,卫泾榜:
      洪彦华 王中纯

    淳熙十三年(高宗庆恩出官)
      王中实(上舍释褐)

    淳熙十四年,王容榜:
      郑 烨 卢南一 王中虚 周炳然 余光大

    绍熙元年,余复榜:
      邵 缵(上舍) 方 伷 洪 琰(国学) 洪 璞(国学)
    吴 初(国学) 翁 宁 赵彦迥 赵不媃 叶 谦

    绍熙四年,陈亮榜:
      王允升(国学) 唐 炎 任 体 项肆(国学) 张 松
    黄 茂(国学)

    庆元二年,邹应龙榜:
      王 临(国学) 朱仲河(上舍) 邵仁麟 方 强(国学)

    庆元五年,曾从龙榜:
      周师成 郑 诲 童兴宗(上舍) 邵一飞

    嘉泰二年,傅行简榜:
      滕承孙 许大声(国学) 卢端谊(国学) 叶子仪 方赐复

    开禧元年,毛自知榜:
      洪梦良 方 柲 邵 源 赵师缄 赵汝端 赵彦𪩘
      赵儃夫(取应魁)

    嘉定元年,郑自诚榜:
      胡诚一 马 高 王三锡 方 俌

    嘉定四年,赵建大榜:
      柴 锐国学 方万里(国学) 赵盏夫

    嘉定七年,袁甫榜:
      吴应酉 詹仁泽(内舍) 林 炎 赵筑夫 方淳
      叶梦符 王立中(上舍) 王 直(国学)

    嘉定十年,吴潜榜:
      郑希吕 余大渊 赵希□ 郑 颖(国学)

    嘉定十三年,刘渭榜:
      金友龙

    嘉定十六年,蒋重珍榜:
      郑 闻(国学) 周 高(国学) 俞诚一(国学。今名公明。) 赵师縡

    宝庆二年,王会龙榜:
      洪梦炎 余 肆 叶 微 马登龙 叶端平 赵孟修
      赵师缉 赵爖夫 赵汝绾 赵汝氵得 赵彦岳

    绍定二年,黄朴榜:
      方应旗 汪自强 洪 牧 胡伯骥

    绍定五年,徐元杰榜:
    江时举 洪扬祖(上舍) 姚梦角 李 浚

    端平二年,具叔告榜:
      江应发 赵由迪

    嘉熙二年,周坦榜:
      邵应豹 林 旗(上舍) 方 若 具季子 王 鈜
    何应旗 方 洪 赵彩夫

    淳祐元年,徐俨夫榜:
      邵 甲 翁应弼 黄宗仁 洪松龙

    淳祐四年,留梦炎榜:
      余梦洪 胡梦魁 舒文龙(国学)

    人物

    江公望,字民表,郡人,崇宁初任左司谏,抗疏极论时政及宫禁事,皆人所难言者。坐废。终身全名伟节,始终不谕,天下高之。绍兴元年,诏赠右谏议大夫,官其后二人。

    詹良臣,字唐公,郡人。敦厚有节操,年七十二,以特奏名为处州缙云尉。方腊起歙岭,且犯处,君以数十百人独守。或谓盍去诸!君曰:食焉不避其难,吾官以逐盗为名,必死之。力不敌,被执,贼胁降,君怒骂贼,贼忿恚,割君肉使自啖,君且吐且骂,垂死骂不止。贼平,追录死事,赠通直郎,官其子孙三人。时长子大方已仁矣,后终于签书枢密院事。

    王 升,字君仪,郡人。博治多识,尤邃《礼》《易》,家居不仕。以尚书左丞山阴陆公荐,特起于家,遂历礼官。晚以徽猷阁待制还乡里,知数预语人以将死,绍兴二年,无疾而卒,年七十九。

    王 缙,字子云,郡人。天资忠厚,事亲从兄,诚意笃密,训敕子孙有法。与谏议江公,皆以风节论议显于世,为乡里所重。其权侍御史,迁右司谏,知无不言。每谓人才实难,多事之际,尤宜为朝廷爱惜。以故不专弹击,而惟论安危大计与所以启悟君心者。光尧太上皇帝,尝以中正不阿得谏臣体称之。退归几二十载,恬然自乐。年八十七,一日语其家人曰:心中无一事,时至可矣!夜分而逝。

    碑碣

    大厅记三:

    一、唐刺史李道古撰。(石废记传。)

    一、国朝知州田锡撰。(今不存。)

    一、将作监丞知桐庐县刁(布)〔衎〕撰。(石废记传。)

    文宣王庙碑:雍熙三年,知州田锡文。(石废记传。)

    城隍庙碑:唐刺史吕述文,开成五年立。(在本庙。)

    龙兴寺碑二

    一、唐开元三年,台州刺史康希铣文。(石经火不存。)

    一、唐大中十四年,润州刺史萧定文。(今不存。)

    唐乌龙山许尊师孝感瑞芝记:上元二年乡贡进士何源述。(旧经止云龙兴观碑,今石在天庆观,文词学画皆可喜。)

    唐乌龙山有道先生许公碑:正(本字犯仁宗嫌名)元十一年,江夏李师尚文。(旧经亦云龙兴观碑,今石在天庆观。其称许公者,道士也。其徒私以有道之号谥之。)

    严先生祠堂记:景祐元年,高平范仲淹述,邵疏篆,经方腊之乱不存。宣和七年,知州凌唐佐重刻于石。(绍兴八年知州董弅又得吴兴张有篆,刻于邵篆之阴。在高风堂。)

    州学进士登科记:嘉祐三年,殿中侍御使、知州赵抃撰。(在州学。)

    灵香阁记:熙宁五年,集贤院学士、知杭州苏颂撰。(在建德县衙。)

    新作浮桥记:治平三年,会稽钱勰撰。(石废记传。)

    知州题名记:绍兴四年,灊山朱翌撰。(在大厅。)

    放生池记:绍兴十四年,左朝奉大夫、主管洪州玉隆观姜师中撰。(在湖心法言寺。)

    均减丁税记:乾道九年,知州詹亢宗撰。(在大厅东。)

    瑞粟图记:淳熙十二年,知州陈公亮撰。

    新建贡院记;淳熙十三年,知州陈公亮撰。(在贡院。)

    图经卷第一,此卷板心原标卅九叶至九十九叶,中有又四十一叶,原实一百叶


    图经卷第二

    历代沿革

    望建德县,本汉富春县地(晋简文郑太后讳阿春,孝武改曰富阳)。吴孙权黄武四年,分富春置,隶吴郡。封(子皓)〔孙韶〕为建德侯。晋宋以后,皆隶吴郡。梁普通十年,割隶东阳郡。隋开皇九年,县废,并太末、丰安三县入金华,改为吴宁县。后复为金华,属东阳郡。大业十年立为镇。唐武德四年,复为县,隶严州(时即桐庐置严州)。神功元年,移州治。历唐末五代及钱氏,讫国朝,皆因之。正(本字犯仁宗嫌名)元中为紧县,元和中为上县,唐志如之。国史《九域志》皆为望县。

    县境(道路附)

    东西一百三十里。

    南北八十里

    四至八到:

    东至桐庐县界五十里,以安仁牌为界。自界至桐庐三十五里。

    西至寿昌县界六十里,以茭塘为界。自界至寿昌二十五里。

    南至婺州兰溪县界六十里,以花塘为界。自界至兰溪三十里。

    北至分水县界六十里,以胥岭为界。自界到分水六十三里。

    东南到婺州浦江县界七十五里,以并坑为界。自界到浦江三十五里。

    西南到婺州兰溪县界四十里,以檀岭为界。自界到兰溪四十五里。

    东北到桐庐县界五十里,以杨阐为界。自界到桐庐三十五里。

    西北到分水县界四十五里,以峡岭为界。自界到分水五十三里。

    水路:

    歙港水路,在县南,西溯入淳安县一百八十里,东沿入桐庐县九十里。

    婺港水路,在县东南,与歙港合,溯入婺州一百四十五里。

    社坛,在城西北五里。

    乡里

    买犊乡管里三:卖剑里 息奸里 丰稔里

    新亭乡管里五:仁爱里 (余)〔佘〕浦里 仁丰里 惠及里 孝悌里

    宣政乡管里七:金灵里 宣风里 白鸠里 中义里 叔度里 求苏里 常乐里

    白鸠乡管里五:甘泉里 谢浦里 万俞里 云思里 上浦里

    建德乡管里五:东林里 旌孝里 大川里 马目里 沿江里

    慈顺乡管里七:胥源里 麟化里 清风里 新义里 杨溪里 招贤里 均平里

    龙山乡管里三:弦歌里 下坑里 靖泰里

    仁行乡管里三:慈孝里 延化里 怀仁里

    芝川乡管里二:节妇里 隐溪里

    户口

    旧经载:晋太康户三百四十七。宋志:户五百七十,而不载国朝户口数。

    绍兴己未,户一万六千九百二,丁二万二千六百五十六。

    今户二万四千八百三十一,丁三万七千八百九十一。

    工廨舍

    县衙,在子城东(系京朝官知县事)。

    丞廨舍,在县衙内西偏。

    主簿廨舍,在县衙内西偏。

    尉司,在善利门外。

    管界巡检司,在县东三十里张村(管土军一百人)。

    知县题名

    建德为县,唐永淳以前,废置不一,更五代,暨本朝以至于今,五百七十余载。绍兴四年,知县黎诏始创壁记。其录前政名衔、满替年月,起宣和,止绍兴,续书至绍定,才四十有八人,厥后因循,皆不复录。新定有志,亦厥焉,弗书。宝祐二年,东嘉赵崇淗来领邑(寄)〔宰〕,首取图经阅之,喟然叹曰:古者建万国,爵五等,棋布星罗,四周于天下,凡皆以为民极。今县有宰正,古子男之职,于民尤亲,志何可阙?矧建德县为新定望邑,而又附郭,讼牒既伙,版赋益艰,皆宜剔梳,尤以学道爱人为第一义。民不忍歁,奚独子贱;专以德化,奚独鲁恭。县称神明,天下第一,奚独丘仲季;帝嘉清白,为百城最,奚独乐法才。古诗云:世间万事俱尘埃,唯有棠阴垂不朽。盍序次姓名,悉登郡志,俾来者见贤思齐,亦新定道院一助云(嘉定癸酉,何大参詹尝为潘宰桧大书“新定道院”四字,俾扁之。县斋有寓公崇道,唐知府悫为之序。)

    叶辉宣和三年四月初六,以从政郎到任,宣和六年十二月十二日罢。
    刘何宣和七年三月初十日,以通直郎到任,靖康元年八月二十一日罢。
    林师说建炎二年八月二十六日,以宣教郎到任。三年三月,因以获仉从庆,转通直郎;三年九月,因收石环,转奉议郎;当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改本州添差通判。
    姚焯建炎四年四月初五日,以通直郎到任,当年十月十三日罢。
    徐琮建炎四年十月十四日,以右承事郎到任,绍兴二年十月□□(缺)七日罢。
    杨彦绍兴二年十月二十八日,以宣教郎到任,绍兴四年十一月十五日罢。
    黎诏绍兴四年十二月十六日,以右朝奉郎、赐绯鱼袋,六年正月二十八日,转朝散郎,七年四月初十罢。
    熊遹绍兴七年七月二十二日,以左承议郎到任,九年二月转左朝奉郎,十年七月二十一日罢。
    李球绍兴十年七月二十二日,以右承奉郎到任,十三年八月初九日任满。
    郑巩绍兴十三年八月初九日,以右承事郎到任,十六年十月初十日任满。
    张莘绍兴十六年十月十日,以左宣教郎到任,七年四月磨勘,转左奉议郎,十八年二月二十七日,改知绍兴府会稽县。
    邓昌时绍兴十八年七月初四日,以右宣教郎到任,绍兴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寻医罢任。
    洪宜宜绍兴十九年四月十九日,以左宣教郎到任,十一年九月磨勘,转奉议郎,二十三年四月十七日满。
    俞颜绍兴二十三年四月十七日,以右通直郎到任,二十六年四月十七日满。
    章瑎绍兴二十六年四月十七日,以右奉议郎到任,二十七年转右承议郎。二十九年闰六月初二日任满。
    周邽绍兴二十九年闰六月二日,以右宣教郎到任,三十一年三月转右通直郎,三十二年九月转奉议郎,当日十二日任满。
    张杰绍兴三十二年九月十二日,以右奉议郎到任,当年十月转右承议郎,十二月初五日丁母忧。
    赵茇隆兴元年二月初五日,以右奉议郎到任,当年十二月初五日罢。
    冯世显隆兴二年二月初五日,以右宣教郎到任,乾道二年十二月初五日转通直郎,二年十二月六日满。
    毛兟乾道二年十二月六日,以右宣教郎到任,四年二月十五日,转右通直郎。
    赵不恿乾道五年十二月十二日,以左承事郎到任,六年五月十日,转左宣教郎,九年二月初二日任满。
    惠养民乾道九年二月二日,以右宣教郎到任,当年二月二十日转通直郎。淳熙元年三月十三日,赐绯鱼袋。二年二月十二日任满。
    何俨淳熙二年三月十三日,以奉议郎到任,四年三月十一日,赐绯鱼袋。当年三月二十六日任满。
    高鹏淳熙四年三月二十六日,以奉议郎到任。
    胡燮淳熙五年五月十日,以宣教郎到任,当年十月十日转通直郎。八年六月三日任满。
    孙泰辅淳熙八年六月三日,以宣教郎到任,
    何武仲淳熙九年八月二十二日,以宣教郎到任,十一年十一月初十日,转奉议郎。十二年十一月初八日[任满]。
    苏林淳熙十二年十一月八日,以宣教郎到任,十三年六月二十日转通直郎。十五年十一月一日,赐绯鱼袋,当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任满。
    邵暹淳熙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以奉议郎到任,四月初一日转承议郎。绍熙二年六月初一日,转朝奉郎,八月初九日罢任。
    王可大绍熙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以宣教郎到任,五年二月磨勘,转通直郎,九月覃恩,转奉议郎,赐绯鱼袋。庆元元年二月二十三日,避亲离任。
    张宗颖庆元元年十二月八日,以朝散大夫到任,三年二月二十二日,通理离任。
    葛拼庆元三年二月二十二日,以奉议郎到任,六年二月二十一日,转承议郎,闰二月十九日任满。
    何松通直郎
    王中行嘉泰元年四月三日,以宣教郎到任,二年三月十一日磨勘,转通直郎。
    王松通直郎
    施一鸣宣教郎
    唐仁杰宣教郎
    潘桧嘉定五年四月十六日,以宣教郎到任,十四(疑为七)年二月转通直郎。八年八月二十一日满。
    陈德嘉定八年八月二十一日,以宣教郎到任,十一年十月转承议郎,十月二十五日任满。
    杨总嘉定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以奉议郎到任,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特差充淮东总领听干办公事。
    曾樵嘉定十四年六月十三日,以通直郎到任,十五年该宝赏转奉议郎,十六年十一月十四日,通理替满。
    史湜嘉定十六年十二月十四日,以宣教郎到任,十七年二月磨勘,转通直郎,十月,该覃恩转奉议郎,十一月赐绯鱼袋,宝庆元年十二月十七日满。
    吕延年宝庆元年十二月十七日,以通直郎到任,二年正月七日得旨,与职事官差遣。二月十四日,除军器监主簿,离任。
    王宇宝庆二年三月二十四日,以通直郎到任,当年十月磨勘,转奉议郎。绍定二年四月初五日替满。
    赵伯代宝庆二年四月初五日,以承事郎到任,四年正月磨勘,转宣教郎,五月,该庆典转通直郎。
    陈巽
    沈愿
    陈伯鼎
    孙自中嘉熙元年八月二十三日,以奉议郎到任,二年四月磨勘,转承议郎。当年七月,用战功酬赏,特转朝奉大夫。四年五月磨勘,转朝散大夫。初四日满替。
    赵希□嘉熙四年五月初四日,以奉议郎到任,淳祐 月磨勘,转承议郎,三年二月磨勘,轩朝奉郎,当年十二月初三日满替。
    金应辰淳祐三年十二月初三日,以奉议郎到任,五年六月磨勘,转承议郎。
    黄湛淳祐六年四月初二日,以承事郎到任,
    滕士修淳祐九年八月□□(缺)日,以承事郎到任,□□□□(缺)。
    惠德夫淳祐十年二月十一日,以通直郎到任,十二年正月旦日磨勘,转奉议郎。当年三月初八日,准省札特改差提领江淮茶盐所主管文字。
    顾岩淳祐十二年六月初二日,以通直郎大理评事到任,
    赵崇淗宝祐二年三月十五日,以奉议郎到任,宝祐三年十月磨勘,转承议郎。宝祐五年正月磨勘,转朝奉郎,当年□□(缺)月□□(缺)日满替。
    杜林宣教郎。宝祐五年三月二十八日到任,当年九月二十八日□□(缺)。

    馆驿(亭附)

    朱池驿,在县西三十里,当衢州大路。

    胥村驿,在县北二十五里,当临安府大路。

    三河驿,在县南五十里,当婺州大路。

    万松亭,在州北二里。

    土贡

    绢三匹 布一匹

    税赋(茶租免役和预买附)

    夏税: 绢:旧一万六百七十九匹三丈三尺七寸;今四千六百六十匹有畸。 :旧一千八百八匹一尺五寸;今一千三百七十六匹有畸。 绵:旧九百三十二屯二两七钱;今二千六百五十两。

    秋税: 苗米:旧三千一百七十九石五斗四升九合八勺;今三千二百一十七石八斗有奇。

    茶租钱:旧额三千二百七十二贯文;今收二千贯文。

    免役钱:旧额一万四千三百九十九贯六百一十八文;今收一万一千五百三十一贯三百六十一文。

    和预买: 绢:旧一万二千一百七匹;今一万一千六百七匹。 :旧四千五百匹;今三千二百二十六匹。 丝:五千两,无增减。 生线:八百两,无增减。

    课利

    茶:

    递年批发四十四万七千四百四十斤,计引钱七万五千五十二贯文;绍兴己未批发,四十六万四千一百四十斤,计引钱七万七千六百七十六贯文。今批发,四十四万二千二百斤,计引钱九万七千五百四贯文。

    递年住卖一千九百四十斤,计引钱三百四十贯文;绍兴己未住卖二千一百斤,计引钱三百五十七贯文。今住卖一千六百斤,计引钱三百五十二贯文。

    盐:

    递年一百六十七万四千斤,计引钱七万二百二十二贯文;绍兴己未卖一百六十七万八千二百斤,计引钱七万四百二十二贯文。今卖一百四十七万七千八百斤,计引钱一十万三千四百四十六贯文。

    香:

    递年一百一十一两,计引钱三百一贯五百文;绍兴己未卖一百一十两四钱,计引钱四百九十四贯在百六十文。今卖一百八十六两六钱,计引钱二百四贯一百四十五文。

    矾:

    递年九百斤,计引钱一百三十二贯文;绍兴己未卖一千斤,计引钱一百四十四贯文。今卖一千一百三十七斤,计引钱一百十三贯七百文。

    酒税:

    村坊旧额一十六处,十处买扑,六处分认。元额一界净利钱一万二千九百七十三贯九百一十文。今额村坊一十一处,买扑五处,一界净利钱九千九百七十八贯七百六十四文,增添五分,钱四千九百八十九贯三百八十二文。

    每月课利钱,旧额一百八十二贯七百六十一文。今额九十贯九百文。

    牙契税钱,租额一千六百一十七贯;绍兴己未收六千八十贯。今收九千二百七十二贯五百文。

    寺观

    报恩广孝禅寺:在水南五里山上。庆历中建,名广灵寺。崇宁二年,诏改为崇宁万寿禅寺。政和元年,改为天宁。绍兴七年,诏改今名。

    景德禅院:在百顺门外四里。唐正(本字犯仁宗嫌名)观中建,名多福院。国朝改今名(政和中改为神霄宫,靖康初复旧)。

    法言寺:在水(东)〔西〕门外西湖心。靖康元年,僧文佐造华严堂,州人名之湖心寺。建炎四年,以遂安县废额榜今名。寺为湖水环绕,真是水中可居之地。绍兴八年,作飞桥跨其西,榜曰:宝华洲。又于寺东水际,面东山作亭,名曰晨光,后改为浸云。湖中有画舫,名曰漾月斋,今废坏。

    观音院:在望云门外五里。唐正(本字犯仁宗嫌名)观中建。

    下塔院:在望云门外五里,有善导和上塔。建中靖国元年,知州马玕于此祈祷有应,请于朝,封广道大师。

    高峰院:在东津山上,距城五里,唐善导和尚之道场。院有灵感观音像,遇旱祷雨有应。绍兴七年,知州胡寅作亭其上,俯瞰二港汇流,以其近严陵濑,名曰:高风亭。

    保□□□□□□□(缺)五里,旧名灵山寺,在芝川乡□□□□□(缺)此政和二年□□□□□□□(缺)陵。

    九峰庵:在和平门外□□(缺)里。宝元二年建。政和五年,僧智自增广。环庵皆山,山列九峰,故以名。

    玉泉庵:在仁安山之东麓,距城七里,不知建造之始,有陈学古隶书玉泉庵三字为之榜。学古,文惠公之子也,书肖其父。庵之西有泉,冬夏不竭。昔人甃石为瀑,流如喷玉然,故以名之。旧有屋相对,名玉泉亭。绍兴八年,移亭跨水上,即故基作性乐堂。又即玉泉亭之南,近水源作亭,名曲水,甃石其中,可以流觞。亭相对有屋,故谏议大夫江公望名唯庵。庵之上有石佛,岁久,其石渐长,殆所谓息石也。初入山,萦纡松径,有亭当路,名曰寻幽。又自石磴而上,有亭曰竞秀,然后至庵。

    龙堂院:在城之北半里,旧在仁安山下,朱梁时移于此。

    澄溪庵:在仁安山麓,相传为唐韶国师建庵处。按:澄溪庵旧在城东碧溪,经乱不存。绍兴五年,僧道照即此地作屋以居,州人为取庵名榜之。

    云居庵:在城之(东)〔西〕三里,国朝康定中立名。

    灵瑞院:在宣政乡桐溪,距城十五里,后唐时,道人智通作庵于此。国朝开宝中,僧道宝即遗基募缘建。

    集福院:在宣政乡大洋,距城二十五里。相传有僧于此地拾得一石,像佛形,因作小寮。国朝乾德中创为院。

    下竺院:在宣政乡下竺源,距城三十里。相传后唐时,有僧作庵于此,后渐成小院,因地立名。

    大宁院:在宣政乡下竺源,距城三十五里。唐光启二年建。

    太平院:在白鸠乡三河,距城五十里。旧院久废。汉乾祐二年,僧晓明即故基重建。

    资寿院:在白鸠乡石塘,距城四十五里。相传有僧于此拾得泥佛,因作庵,后建为院。

    悟真院:在新亭乡杜塘,距城三十里。唐庆明( 疑误)中建。

    兴福院:在新亭乡岩山,距城二十五里,旧系明山岩前寺,唐会昌中废,至钱氏当□□□□□□(缺)国朝乾德中重建。政和五年,僧灵皎出缗钱八百万一新之。故谏议大夫江公望为之记。

    仁王院:在新亭乡翁村,距城二十里。后唐时建。

    灵石院:在新亭乡守禄村。朱梁时有僧作庵于此,国朝建中靖国年,知州马玕为立此名。

    福安院:在龙山乡黄饶,距城三十五里。钱氏时,有僧作小寮,后渐成院,因立此名。

    极证院:在龙山乡盘常,距城二十里。国朝元丰中建。

    崇胜院:在慈顺乡唐村,距城三十里,旧名龙门白佛院。大中祥符八年敕赐今额。院昔有僧义澄,号常坐不睡长老。真宗尝赐以御制诗云:“止观心地法,色相本皆空。祥慧明宗性,超然万法中。”院有大中祥符二年赐义澄物:数札子、仁宗御飞白书五轴、皇太妃已下施利兴义澄札子,及皇太后赐银二百二十四两,令作水陆道场,资荐真宗忌辰札子。今并存。

    资福院:在慈顺乡沙坑,距城五十里。

    依圆院:在慈顺乡石楼,距城五十里。唐末建。

    竹林院:在慈顺乡杨溪,距城六十里。国朝皇祐元年建。

    寿圣普光院:在慈顺乡朱池,距城三十五里。唐时建,名普光院,国朝赐寿圣普光院。

    白佛院:在仁行乡暗阐口,国朝淳化中建。

    法源院:在芝川乡安仁,距城四十五里。旧名归善寺,国朝嘉祐二年改赐今名。

    凤山院:在仁行乡莆田村,距城六十里。院基山势如凤,因以取名。

    道泉庵:在芝川乡上梓,距城四十里。国朝开宝中建。

    龙门庵:在芝川乡胥口,距城三十里。国朝开宝中建。

    粉泉庵:在仁行乡仁安岭,距城十二里。

    云岫庵:在建德乡利距,距城二十里。

    祠庙

    东岳庙:在城西唐浦,距城五里。

    仁安灵应王庙:在嘉贶门外二里。据庙记:神姓邵名仁祥,字安国,性倨傲,不拘小节,隐乌龙山。尝谒县令,令怒其无礼,因笞杀之。仁祥且死,语人曰:吾三日内必报之。至期,雷电晦冥,有大白蛇长数十丈,至县庭中,令惊怖,立死。神空中语人曰:立庙祀我,吾当福汝。时唐正(本字犯仁宗嫌名)观三年也。旧经载,梁时封证(本字犯仁宗嫌名)应王,后或封护境感应王。国朝熙宁八年,封仁安灵应王(按天圣十年,章岷所作庙碑,谓钱武肃王尝祷以济师,有应。又云:年载寖远,无书靡存,护境之称,传于里俗,徒观题榜,莫究真伪,疑为钱氏所封。岷以无据,不敢臆断。后人乃谓天圣中封爵,非也)。绍兴二十九年,加封忠显,乾道二年,又加昭惠,累封至八字,曰:忠显仁安灵应昭惠。

    镇宁侯庙:在城东五里,神有弟妹三人,梁正(本字犯仁宗嫌名)明四年,敕睦州土地,神兄封镇宁侯,神弟封保静侯,神妹封庆安夫人。告命今存。

    广信王庙:在城西五里。据庙记:神姓柳,本河东人,东晋时为新安内史。本庙在分水县柳山。梁正(本字犯仁宗嫌名)明四年,赠尚书左仆射,封广福侯。后唐清泰三年,封鸿仁广信王。告命今存。

    宁顺庙:距城隔江二里,地名夫子陇,俗称倪祖夫人。其神夫倪可耕,神妃则陈氏,生一子倪惇,媳妇化氏。先因梁武帝大同年中,侯景之乱,军士恟恟,坐甲围卫。时暑炎炽,诸军渴乏不能水,无屦跣足。蓦逢一妪一樵,寓众兵中,携一熟水瓶,令卒伍倾饮不竭,复劳以草屦,令均蹑之。逡巡鼓风无踪,诸卒惊骇。梁皇闻其事状,采访所居,乃新定郡南(旧本新安郡东南角)。佣民倪氏母子,有游神摄化之术,显保国护境之功,询,已逝矣,建立祠祀。梁太清六年正月甲申,遣侍中冯道元,持册谥以显应妃,子封广利王,化氏封东林郡君。庙宇常遭淹寖,于唐正(本字犯讳)观三年,中书令马周迁庙,徙于夫子陇,号曰诏山。(南唐李主(景)〔璟〕,保大七年中,宣城寇叛,梦神驱水援之,其寇果溃。因滋效实,两遣推忠协谋功臣、宁国军节度使、光禄大夫行御史中丞黄台,持节追册陈氏,加为显应慈节圣妃,子倪惇,加封崇福广利王,媳妇化氏,封保宁夫人。仍舍镀金银香炉、金丝缕珠蹙翠宝冠各一所。唐龙纪元年,剌史因梦所感,乃旌其庙,表于朝。忠烈太守陈晟,亦尝诣庙祭告,称妃之侄孙,祈保境城。并吴越国王钱镠,行制赠为显应宁顺妃庙。天福四年祀天,遣牙将右监门徐唐卿,曾持册于神,累获征应。)周显德六年七月,奉吴越国王旨挥立石,少保兼司空、同发遣军政事硕撰并书。碑石具载甚祥,凡郡内军民祈祷,其应兆随诚立响,非止一端,枚举稍繁(开元十三年,东封吴兢,请以岁时中分后一日,行中祀之礼,诏从之)。国朝景德四年六月,诸路亢旱,降御笔手书,责令守令精加祈祷于庙,即时降雨起云,阴霈三昼夜,申送转运使保奏。是岁漕使胡公(讳则),遣本司管勾文字、儒林郎周宽夫,到庙祈求雨晹,甚获感应。大中祥符初,得旨降付转运使,令守令常加崇奉,如法修葺,庙宇整肃,长吏以时致祭。改封显应正节圣妃,仍从旧称。中书门下所降敕牒绫疏与神,诸颁封诰牒无直庙者,俱留州库。祥符三年六月,尚书礼部符,以杭、越二州到庙祷雨有感奉(宣和二年,方腊之乱,焚毁其庙。知州周格委知县叶辉重建庙,事祥于传)敕加封显应正节圣惠妃,子加封崇福承烈广利王,化氏加封保宁协顺夫人。仍降赐钱三千贯修庙。(按:《新定杂记》旧本,是神未建祠之先,已有城下土地庙。其神起自三国时,乃五台山突得骨汩兄妹弟三人,流入吴境,寓此为神。唐末,两浙观察使钱镠,具闻朱梁末主,正明四年二月,方封神爵。盖圣妃所受梁朝爵号,乃在其先也。)

    蒋山明帝府君庙:神讳子文,蒋氏,梁天监中封,今庙在水南二里。相传,唐正(本字犯仁宗嫌名)元十一年立。(一在靖林,距城十五里,又有祭龙坛,在城西建昌山龙王庙侧。)

    隋司徒追封忠烈、颍川陈公新庙:在建德乡集贤村铜官山,距城六十里。据庙碑:神名果仁,仕隋。当义宁中,群雄交作,司徒统众,晋陵窥觎者畏服,旁卫江浙。至唐乾符二年,镇海军叛卒王郢,缘海为寇,节度观察处置使,祷谒有应,置庙郡南门,具以事闻,追封忠烈公。中和三年,太守颍川公,屯青溪土团兵士镇铜官山,江女柅制(此处疑有误字)衢、信、黟、歙,即其地建新庙。按果仁及其事迹,皆不见于史传,其曰太守颍公,则陈晟也。经方腊之乱,两庙皆不存。宣和四年,重建郭南门庙于建安山下,既又乡民即故基立庙。

    威济庙:在罾潭岭,距城二十里。旧罾潭神庙,因讨平方腊之乱,神有潜助之功,宣抚使闻于朝,宣和三年赐庙额。今遇旱祷之,须臾获应。

    英烈王庙:在胥岭,盖伍子胥别庙,旧不载祀典。绍兴九年,因修图经,考正本原,取吴山本庙封爵名之,岁时遣官致祭焉!

    朱太守祠:在乌陇,汉会稽太守朱买臣之神也。又有别庙在朱池,旧亦不载祀典。绍兴九年,因修图经,知为会稽郡地,买臣故乡,为加增葺,岁时祀之。

    马目山新庙:在马目浦口濒江,距城三十里。唐文宗时,剌史吕述建。按述记,先是州之右有潭曰罾潭,其深无至,鳞物宅焉,因立庙潭上,而马目顾无之。每有祷,则附而祝曰:告于罾潭马目之神。开成己未岁旱,请于神曰:能雨则立庙。越三日而雨,乃溯江四十里,躬择神居,依山取势,以为新庙。至今岁时祀焉,水旱祈辄应。

    两港龙王庙:在水南。先是水涨,则二水争行,溢入城为患。元祐八年,知州吕希纯即二港汇流处立庙,又为文以祭二港龙神,俾如兄弟,更相逊避。自是无复水患者四十年,而岁久庙废。绍兴四年,水患复作,州人相与重建,自是安流。今迁在望云门外东山上,其废兴始末,附见前卷祠庙门。

    山岩(洞附)

    建安山:在城中百顺门内。

    仁安山:在城北一里,高六百丈,周回一百六十里,旧名乌龙山,其傍当驿路,有岭,亦名乌龙岭。宣和初,臣寮建言,谓龙为君象,应州、县山水地名,有龙字者当避。及方腊之乱,复言狂贼窃发,由土地之名未正,乞锡以忠顺之名,镇定一方。乃诏州、县、乡名及山与岭,悉改今名。

    平壁山:在城西十里,千仞壁立,因以得名。

    松岩:在城东南十里,上有孤松,奇秀特出,因以得名。

    项山洞:在龙山乡松原,距州四十五里。水涌石以出,溉田甚广,冬夏不竭。岁旱,郡人取水城中祷焉,其应如响。

    马目山:在城西南二十五里,山有峰如马首状,中有小峰如马首之目,因以得名。山有神庙。(已见祠庙门。)

    吴氏山:在城西北四十里,山下多吴姓人,因名吴村。唐天宝中敕以名山。

    铜官山:在县西八十里。旧经载《新安记》云:“秦时于此置官采铜”,因以为名。

    幽径山:在朱池西五里,距县四十里。有汉朱太守墓。

    三雄山:《郡国志》云:上有显庭、石门关,多牛马迹在石上。

    都督山:《郡国志》云:山极高峻,临江,以占吉凶。石崩坠水内者死;到半山而止者吉;消散至水际者免。又有承金山,相次以占吉凶焉。

    界山:《郡国志》云:山欲雨则闻钟鼓之声,与人击之无异。

    公山:《郡国志》云:山出水,水有橘自然泛来,行人啖之,恣饱食则可,将去则病。

    自三雄山以下,皆出《太平寰宇记》,其谓《郡国志》,非《后汉书》之《郡国志》也。旧皆不载。今淳安有都督,遂安有公山,未详是否?而三雄、界山,则莫知所在。《乐史》以为皆建德境内也。并多藏异书,必有所据。

    水(溪滩津度湖池附)

    新安江(一名歙江一名歙港):在城南,来自徽州,至城东二里合婺港,又东入浙江。按《唐六典》:“浙江水有三源”,此其一也。

    东阳江(一名婺港):在城东南二里,来自婺州,与歙港合。

    七里滩:在城东四十里山峡之中。谚云:“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因此名之。

    罾潭:在州西南十七里,潭上有神祠。已见祠庙门。

    胥口江:在州东二十五里,地名胥村,故以名水。

    乌石滩 方门滩 大浪滩 中渎滩 冻身滩 仓厚滩 (扬)〔杨〕溪滩 石关滩 马目滩 海濑滩 平壁滩 唐浦滩 王家滩 石壁滩 鱼梁滩 颜戽滩 三河滩

    津渡

    东津渡:在县东南。

    水南渡:在县西南。

    小里渡:在县东十里。

    (受)〔守〕禄渡:在县东十五里。

    胥口渡:在县东二十里。

    沈坞渡:在县南十五里。

    石壁渡:在县南二十里。

    石塘渡:在县南四十里。

    三河渡:在县南六十里。

    庙山渡:在县西五里。

    官装渡:在县西十里。

    罾潭渡:在县西二十里。

    马目渡:在县西三十里。

    杨溪渡:在县西三十五里。

    朱池渡:在县西三十里。

    歙村渡:在县西四十里。

    白沙渡:在县西六十里。

    铜官渡:在县西七里里。

    小洋渡:在县西三十五里。

    盒里渡:在县南三十里。

    在安泰门外,广袤五百四十二丈。唐咸通中剌史侯温开置,见《方干集》,有《侯郎中新置西湖》诗,诗有“一夕机(谋)〔谟〕万古存”之句(宝华洲在其中)。国朝靖康元年,知州凌唐佐申乞充放生池,距今不废。

    一在城西桂志塘(志一作枝)。

    一在百顺门外。

    古迹

    黄饶:距城四十里。相传:黄巢为乱,欲过郡。时陈尊宿在城中,语郡人曰:“勿忧”。乃织大草屦,置之城西三十里外木杪。贼至,视之曰:“彼有人焉!”遂出境。后因名其地,言为黄巢所饶,盖俗语也。(地产乌椑,绝佳,甲于州境内。)

    胥村:距城四十里。相传伍子胥尝逃难抵此,后以名村。有庙。(已见祠庙门。)

    朱池:距城三十里,相传朱买臣读书处。其东有朱太守祠,唐李频文其碑,石今不存而文传。然词颇浅近,又频集不载,为可疑。文谓吴王濞举兵,民不遑居,公逃难至此,挹下涯水饮之,曰:“水香而善,其地可居”。于是,深入大周大周,地名。得地为蓬荜而居之。后去官,因家于下涯之上,筑室读书,凿池为涤砚所,后人即其姓而名之曰朱池。因其地招公之来,名其里与桥,皆曰:招贤。此皆本传所无者,其它皆放本传。传谓:买臣语其妻,我五十当贵,今已四十余矣。而碑作四十当贵,今三十九矣!当是故为立异。又云(咸)〔成〕帝末年,立祠于乌陇之后,今又立祠于朱池而不著岁月。今二祠俱存。

    乌龙山:巅之北有泉,为二池,一清一浊,方圆丈余。相传谓之圣水。岁旱,酌取清者祈求,率有应。今邻州祷雨,亦来取之。

    贤令

    房琯:字次律,开元中,坐讯狱非是,贬睦州司户,复为县。所至上德化,兴善利,以治最显。

    人物

    许法棱:字道冲,县人。唐代宗永泰中,取帛聘,不就。

    何起门:县人,父死,庐于墓。唐大历中,剌史萧定以状闻天子,旌表门闾。

    碑碣

    县碑:唐会昌四年八月一日立,进士张秉文。

    隋司徒陈公新庙碑:唐中和三年,婺州军事判官、前福建等州观察巡官、乡贡进士许郴文,在本庙。(旧经谓不镌年月,今视所刻,年代甚明。)

    马目山新庙碑:开成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刺史吕述文,在本庙。

    右三碑皆载旧经,今唯县碑不存。

    九峰庵记:赠谏议大夫江公望撰,在本庵。

    兴福院记:赠谏议大夫江公望撰,在本院。

    坟墓

    汉会稽太守朱买臣墓:在幽径山。(按朱异《严州事迹》曰:朱池之西有山,名幽径,世谓买臣旧葬之山。山有丛棘,俗号朱太守墓。)

    □□□□(缺)乌龙□(缺)庙碑,宣德郎团练推官□□□□□□□(缺)

    图经卷第二此卷板心原标一百叶至一百二十八叶。


    图经卷第三

    历代沿革

    望淳安县,本歙县东乡新定里之地。孙权既定山越,分歙置始新县,隶新都郡,而县为郡治。晋平吴,改郡曰新安,而县仍旧名,历宋、齐、梁、陈不改。隋开皇九年,郡废改县,曰新安,隶婺州。仁寿三年置睦州,县复隶焉,仍为州治。大业初,改县曰雉山,隶遂安郡,又为郡治。唐武德四年,郡复为睦州。文明元年,复改县曰新安。神功元年,州治自县徙建德。开元二十年,改曰还淳。永正(本字犯仁宗嫌名)元年,改曰青溪,历唐末五代及钱氏,讫国朝,无所改易。宣和三年,平方腊,诏改曰淳安。唐志为上县,国史《九域志》为望县。

    县境

    东西一百七十里。

    南北一百五十里。

    四至八到:

    东至建德县界八十里,以铜官岭为界。自界至建德八十六里。

    西至遂安县界七十三里,以杨岭为界。自界至遂安四十五里。

    南至遂安县界四十三里,以云濛山安硎岭为界。自界至遂安四十里。

    北至临安府昌化县界,一百五十九里,以审岭为界。自界至昌化七十五里。

    东南到寿昌县界七十五里,以辽岭为界。自界到寿昌五十里。

    西南到遂安县界二十里,以桐桥为界。自界到遂安四十三里。

    东北到分水县界八十六里,以塔岭为界。自界到分水六十里。

    西北到徽州歙县界九十七里,以深渡为界。自界到歙县一百一十里。

    水路

    歙港水路在县南,西溯于徽州一百六十里;东沿至本州一百六十里。胜四百斛舟。

    城社

    《舆地志》云:郡城,贺齐所筑。自是讫唐神功,阅四百八十九年为郡治(郡废于开皇九年,至仁寿三年,即新安故城置睦州,其间不为郡治者十四年)。东面濠上,西面临谷,南枕新安江,北连冈阜,周回二里二百二十五步,今仍旧址。东距州一百六十六里,社坛在县西五里。

    乡里

    (旧经云:旧管乡二十四,今管十五。今据本县见管乡十四,与《九域志》合。)

    开化乡管里七:存凤里、中节里、背叛里、龙亭里、四郭里、保安里、五龙里

    进贤乡管理八:宣化里、□□□(缺)、□□□(缺)、富康里、歙口里、里湖里、公山里、仁孝里

    梓桐乡管理八:仙坛里、召石里、慈口里、普慈里、云源里、富皇里、养村里、龙源里

    仁寿乡管理十:云濛里、义合里、飞龙里、新期里、风潭里、赖爵里、方村里、浦首里、凌祐里、察源里

    龙山乡管理六:永晖里、临津里、永宁里、合杨里、皎鉴里、成山里

    蒙福乡管里八:感化里、布正里、元殊里、大明里、顺政里、轩渚里、马头里、小溪里

    太平乡管里七:安平里、云烛里、丰家里、荡云里、现黄里、汪材里、石村里

    清平乡管理九:寻凤里、舞卮里、临池里、富鸿里、从务里、口积里、槐岭里、岭北里、重硎里

    昌期乡管里十一:青善里、遵孝里、招仁里、栅源里、鹤鸣里、富过里、三会里、西阳里、依源里、厌口里、富息里

    常乐乡管里八:高贵里、上贵里、绫烂里、杨岸里、下诸里、龙源里、山下里、布山里

    安乐乡管里六:安定里、塔岭里、丰源里、大有里、富昌里、郎洞里

    长乐乡管里七:官田里、云潭里、喻口里、上寒里、桐山里、青源里、龙村里

    永平乡管里十:洪下里、富财里、来人里、永平里、富至里、余叶里、始新里、湖头里、德教里、过村里

    青溪乡管里七:千仞里、观停里、清义里、孤滕里、安顺里、字化里、富量里

    户口

    旧经载:晋太康户六百二十六,而不载国朝户口数。绍兴己未,户一万五千三百四十六,丁二万五千二百九十二。今户口:户一万八千七百二十六,丁四万五千七百九十七。

    学校

    至圣文宣王庙,在县西八十步。崇宁中,诏州、县建学,即庙为之,岁久颓圮。绍兴九年,县丞兼权县事汪仔,葺而新之,县人前太仆少卿方闻为之记。

    廨舍

    县衙:在县城正北(系京朝官知县事)。

    丞廨舍:在县衙西。

    主簿廨舍:在县衙西。

    尉司:在县衙西南。

    监税务官廨舍:在县衙西南。

    监酒务官廨舍:在县衙东南。

    港口巡检司:在县东南三十里。(国朝宝元二年创立,管土军一百人。)

    威平洞巡检司:在县西,距县四十里。(旧名帮源洞,属万年乡。宣和二年,方腊据洞作乱,三年,讨平之。诏改洞曰咸〔威〕平,乡曰永平,置巡检司,管土军三百人。绍兴八年,省为一百五十人。)

    馆驿

    新安驿:在县城西(旧名青溪驿)。

    仓务

    县仓:在县衙内东偏。

    酒务:在县衙东。

    税务:在县衙西南。

    土贡

    绢四匹。

    布三匹。

    税赋(茶租、免役、和预买附。)

    夏税 绢:旧额一万三千二百三十六匹七尺九寸;今收四千九百八十三匹有畸。 䌷:旧额三千六百五十五匹二丈五尺一寸;今收二千五百六十二匹有畸。 绵:旧额一千一百六十四屯二两八钱;今收二千三百五十五两。

    秋税 苗米:旧额四千七百九十三石五斗八升四勺;今收五千九百九十九石七斗有畸。

    茶租钱:旧额三千五百七十七贯文;今额六千贯文。

    免役钱:旧额一万二千七百八十一贯三百四十五文;今额一万五千二百四十八贯六百七十二文。

    和预买: 绢:旧额一万四千二百五十五匹;今收一万三千七百五十五匹。 䌷:旧额五千四百匹;今收三千八百七十匹。 丝:旧额四千两;今收五千五百两。 生䌷线:旧额八百两;今收一千两。

    课利

    递年批发,八十一万二千四百斤,计引钱一十三万七千一百八贯文;绍兴己未批发,九十四万四千一百斤,计引钱一十六万四百九十六贯文。今批发,九十三万四千一百斤,计引钱二十万五千五百二贯文。递年往卖五百斤,计引钱八十五贯文;今卖一千斤,计引钱二百二十贯文。

    递年五十一万八千四百斤,计引钱二万二千三百八十六贯文;绍兴己未,卖五十三万五千二百斤,计引钱二万三千一百七十九贯文。今卖一百二十八万三千四百斤,计引钱八万九千八百三十八贯文。

    无额

    递年二百斤,计引钱三十贯文;绍兴己未,卖四百斤,计引钱六十贯文。今卖四百一十四斤,计引钱四十一贯四百文。

    酒税

    县郭酒务,旧系人户买扑,元额一界净利,钱六千四百一十贯文,每月课利,钱七十三贯三百二十五文。绍兴六年,知州胡寅请于朝,设置官酒务,认还各课钱外,以所得息钱充本州经费。计绍兴七年所收,除还外,为钱二万九千三百五十八贯三百三十三文。今额收一界净利,钱九千六百贯文,增添五分,钱四千五百三十贯文。每月课利,钱七十三贯三百二十五文。

    村坊旧管一十二处,三处买扑,九处分认。元额一界净利,钱一万七百五十三贯九百七十四文;绍兴己未,每月课利,钱一百三十五贯五百七十一文。今四处买扑,八处分认,收一界净利,钱一万二十二贯八十一文,增添五分,钱四千五百六十一贯四十四文。每月课利,钱九十八贯七百三十九文。

    税务租额,五千二百五十八贯文;绍兴己未,收五千四百一十九贯文。今收七千八十九贯九百六十五文。

    牙契税钱租额,一千三百五十三贯文;绍兴己未,收二千四百九十七贯文。今收四千二百九十二贯三百四十二文。

    寺观

    天乐观:在昌期乡,汉乾祐元年建,名常乐观。耆旧相传:昔有道士徐姓,年八十一,梦大罗天赐诗云:“片善文章莫自轻,大罗天上望归程。银河别有乘槎路,月苑宁无折桂名。鸾鹤相迎归碧洞,烟霞接引到神京。使卿便作出游客,布德行恩救万灵。”明日白众,尸解而去。国朝宣和元年,诏天下宫观及三十间以上者赐额,州具以闻,遂赐今名。

    灵岩宫:在县东北四里。今废。

    洞灵宫:在蒙福乡,系遂安县废额。绍兴八年,道士高大有,请于州,即灵岩山建。

    灵耀宫:在进贤乡,旧为女冠所居,今废。

    神景寺:在县西五里。唐大中元年建,系尼寺,久废。后移社坛于其地。

    保安寺:在县衙西,晋天福八年建。

    转教寺:在县西二里,齐升平三年建。国朝天圣中诏重修,经方腊之乱不存。后稍葺之。

    弥陀院:在县前溪南二里,唐广明二年建。

    无碍院:在县西二里,治平三年建。

    广明院:在县西二里,唐广明元年建。

    灵瑞院:在县东四里,旧系灵岩道宫。相传汉乾祐二年,改为僧院,易今名。

    圣德寺:在县东北。绍兴五年,僧昙素请于州,得桐庐县废额建。

    永初院:在龙山乡。唐大中年建,名兴福新会院,国朝康定中赐今名。

    法照院:在蒙福乡,唐咸通八年建,名大明院。国朝大中祥符九年,中书札子睦州十四处寺院未有,敕额赐今名。

    石佛院:在仁寿乡,乾德元年建。相传有地名富常潭,石佛现,长六尺五寸,迎置于院,因以名。

    普安院:在仁寿乡,建隆三年建。

    冰洁院:在仁寿乡,建隆二年建。

    富兴院:在太平乡,乾德元年建。

    灵源院:在太平乡,晋天福八年建。

    回向院:在太平乡,庆历中建。

    某禇院:在清平乡,唐咸通八年建。

    富洪院:在清平乡,唐大中六年建。

    临池院:在清平乡,周广顺四年(按:当为显德元年)建。

    富岩寺:在进贤乡,晋天福四年建。

    灵耀院:在进贤乡,旧系女冠灵耀宫,后唐长兴四年改为僧院,仍其名。

    栅源院:在昌期乡,不知所建年代。院有至道三年,知县事孙谠撰《重建殿宇记》,有云:越王勾践袭吴,兵行之际,于此源口立砦栅,千载而下,始有是寺,因地而称。又曰:寺有圣者像,乡民岁时旱暵,不待暴尪,祷必获应。又曰:院壁得咸通十三年沙门师鲁书。武宗诏毁天下佛寺,圣者之像岿然,曾不焦坏。洎像教复兴,邑人王璇得之于山坞泥潦之中,相好俨然,盖彰是教之不可泯。其大要如此。

    三会寺:在昌期乡,梁大同三年建。

    鹤鸣院:在昌期乡,唐武德元年建。

    灵岩院:在常乐乡,唐咸通八年建。

    龙泉院:在昌期乡,唐咸通七年建。院有泉一泓许,能出云雨,以苏旱干,疑有龙在焉,因以名。国朝政和六年,县人裒钱一新,赠谏议大夫江公望为之记,具载龙泉之异。其略曰:一斛之水甚微,龙讬之而神濡为膏泽,以福于人,而佛祠讬之以兴。余不尽载。

    静乐院:在常乐乡,唐正(本字犯仁宗嫌名)观元年建,国朝熙宁四年重见。见进士徐龟蒙所作记。

    丰源院:在安乐乡,梁正(本字犯仁宗嫌名)明二年建。

    沙硎院:在安乐乡,唐会昌六年建。(按武宗方毁天下佛寺,不应当时所建。或地僻乡民私立,不然年份传误也。)

    新定院:在安乐乡,建隆二年建。

    主教院:在长乐乡,后唐清泰二年建。

    清泉院:在长乐乡,后唐长兴三年建。

    龙华寺:在青溪乡,旧名永泰,不知所建年代。寺有宝大二年,乡岩将方邺等乞重修状,后判依执押字,及有宝大三年,睦州请僧住持帖,后系司空判军州事郭押。皆见存。(按宝大、宝正皆钱氏年号,别见事志。)国朝政和三年,以犯哲宗陵名,改今名。

    惠明院:在仁寿乡云濛山,旧名云濛庵。绍兴元年,僧楚月诣行在所陈,请得临安府废额归,以名其院。院有保宁庵庆寿堂。见宣和六年县人方闻所题石刻。

    神景尼寺:在县东,唐大中元年建。

    龙岩尼寺:今废。

    静居尼寺:今废。

    祠庙

    城隍庙:在县内东偏。

    真应庙:在县内,其神方储。相传后汉时,以贤良方正仕和帝,后为洛阳令,卒赠黟县侯,立庙名洛阳。唐垂拱四年,为狄梁公焚毁,后邑人复立之。国朝政和七年,县人方适、方奕与父老,状其灵异,列于转运使,转运使为请于朝,赐今额。其后裔方訚、方闻,今皆历显官。

    南部行事庙:在县西。相传为方储之兄名侪,后汉时封关内侯,补南部行事。在任有恩及民,因为立庙。

    都督庙:在县前渡南濒江。相传为方储弟俨,后汉时为大都督,既死为立庙。其后见梦于人,人为更庙于南山,因名都督山。

    五龙庙:在县东五里。相传其神为方储之子,名观之。

    宋齐邱相公祠:在昌期乡,相传齐邱尝避地居此,终焉。按:齐邱晚为李璟放于青阳,缢而死。不知此何据,且为何神也。今一乡之宋姓,自言皆其后裔。祠有灵异,乡民岁时祷祀焉!

    乌龙庙二:

    一在清平乡寻凤里。按:章泯所作《乌龙山庙记》载:邵仁祥之先,因石勒之乱渡江,有名敷者,尝为东阳太守。敷之孙曰坦,仕为新安令,〔南朝〕宋元嘉二年卒,葬青溪邑之现王山。时有相其墓者曰:后当有王侯之封。宋、齐间,使望气者占之,因断其地脉,复有相者云:犹当出阴中王。唐正(本字犯仁宗嫌名)观中,仁祥以处士为建德令周光敏所害,后为乌龙山之神,卜宅之吉,至是果验。本庙在乌龙山下,而此庙之神,疑为坦也。庙有碑,刻元祐三年,乡民邵宗旺等,舍山林以奉远祖仁安灵应王.盖指为仁祥别庙也。

    一在太平乡,庙亦有碑,大中祥符五年所刻。载仁祥清平乡人,既被害,归其柩寻凤里葬焉。前庙乃即其地,此庙为邵诏者所建,亦仁祥之后裔,其文词浅俚不足录。今两乡岁时,各于其庙奉祀焉!

    何侍郎庙:在安乐乡,庙亦有碑,载神为何姓而不著名。谓其先从晋过江,卜居新安,仕陈文宣帝,位吏部侍郎,以谗见戮。太建二年立庙。按陈文帝之后为宣帝,宣帝即位,改元太建。今曰仕文宣帝而以立庙于太建,其说乖戾,余载年代尤差互,皆不足考计。后列何姓者数人,当是共立庙以祀其先,借为此官称尔。然传世既久,亦不必毁云。

    项仙姑庙:在蒙福乡。耆旧相传:项氏姊妹,自其家归宁,临流欲渡无船,因以帔为梁而过。后人名其地为渡渎。

    雉山:在县西南一里,周回七里四十步。旧经载《新安记》云:郡西南渡水一里余,有山如凤立雉蹲,因以为名。隋尝取以名县。

    都督山:在县南,即方俨尝所居也,山因以得名。

    灵岩山:在县东北六里,周回十二里。旧经载《地理志》云:吴永安五年,黄龙见于此,因名龙山。唐元和元年,观察使牒改今名。

    迈山:在县西北六里。旧经载《新安记》云:其山重叠,迈于诸山,故以名。今观山形,盘礴连延,四面诸山,皆若相向。

    南来山:在县西北一百三十里,山势自北来南,故以名。

    东泉山:在县东北一百五十里,旧名覆船,取山形之似。其南出泉三脉,并东注。唐元和中,观察使牒改今名。

    重坑山:在县东八十里,山有二坑,故以名。

    蔗山:在县东四十二里,中间平地二顷。故老相传云:昔人于此种甘蔗,因以名山。

    云濛山:在县南十八里,高五百丈,周围七十里,出众山之上。天欲雨,先见云雾,滃然濛其上,故以名。(山下有庙,相传为汉时建,而无年代可考。又谓旧封护国府君,后封钱国王,谓是国朝仁宗时,亦无可据。)

    水(溪滩津渡附)

    新安江:在县南。出徽州,自歙县深渡入县界,至白马砂入建德县界。湍险迅急,春夏涨滥,中流不可行舟。秋冬澄澈见底,故沈约诗云:“眷言访舟客,兹川信可珍。洞澈随清浅,皎镜无冬春。”李白亦云:“青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东溪:在县东一里

    深渡滩、息滩、慈滩、龟石滩、黄石滩、顾珉滩、赖雀滩、麻车滩、浪渴滩、卢堪滩、额赖滩、罗顶滩、义里滩、小溪滩

    津渡

    县前渡:在县南。

    召石渡:在县西九里。

    息滩下渡:在县西三十里。

    轩渚小溪渡:在县东五十一里。

    古迹

    锦砂村:在县西八里。旧经据《新安记》云:林木森耸,波流澄澈,映石如锦,故以名。《寰宇记》云:傍山依壑,素波澄映,锦石舒文。冠军吴喜闻而造焉,鼓枻游泛,弥旬忘返,叹曰:名山幽谷,故不虚赏,使人丧朱门之志。

    轩清溪:在县东五十一里。《新安记》云:洛阳令方储,乘鹤轩至此登船,遂以名溪,后人复立庙以祀。仙翁名轩驻,言鹤轩堂驻此也。

    时里石门:在县西四十里。《舆地志》云:石门关者,神门也!常为雾塞,无人得见。孙和太子避难,至此逢大雨,平地尽没,即以白牛、白马祠祭天地神祗,三日士歇,见有石门。今验见存。

    废昌亭:在县东十里。《舆地志》云:梁天监二年,郡守任昉,于此亭送许由。

    右建德府府境图,东西三百九十里,南北三百三十里。东至临安府三百一十里,西至徽州三百七十里,南至婺州一百五十里,北至临安府二百七十里。东南到婺州一百八十里,西南到衢州二百一十里,东北到临安府三百一十里,西北到徽州三百一十里。其水路,东沿浙江至东梓浦入临安界,一百三十三里,南溯东阳江至三河湍入婺州界,五十里,西北溯新安江至街口渡入徽州界,二百五十里。

    图经卷第三终。此卷板心,原标一百二十九页,至一百四十九页。

    爽秋六兄属,从文澜抄景定严州续志十卷,以寄京邸。阁本即从宋刊《新定续志》而出。“四库总目”续志条下,载有“绍兴旧志,今佚”之语。按之《士礼居〔藏书〕题跋记》,《新定续志》夹注:《严州图经》为严姓物,严于数年前得之于昆山,价止青趺三两三钱。藏金纸面装,四册止存三卷一百二十八页,云是太仓金元功家物。及检叶文庄《菉竹堂书目》,载有《严州图经》,无卷数、册数,当是叶传之金,而金又散出者也。先是书友携是书来,索值百千余,未及还价而即取去。后严持示钱竹汀先生,先生以为世无二本,当宝爱之。故近日欲请观,每讫言为友借去,不能再见。然属书友及与严素识者往探消息,总以议价定妥,然后索归。惜余买书金尽,未能如数与之,致书不能复合云云。乱后,此书为陆存斋所得,今借而影抄。卷端有严豹人小印,的为严氏旧藏。惟首卷页数,为书(估)〔贾〕改填,以顺次第,其实尚阙十数页,其后五卷更不可考矣。既抄藏于八千卷楼,复抄寄爽秋,以冠景定之续。爽秋方佥理各国事务,重洋绝域,山川风土,商贾互市,罔不归之译治。近年,日本、高丽旧刊古籍,日出不穷,礼失求野,安知后阙五卷不更为爽秋搜得,而合延津之剑,以慰桑梓之思乎!光绪壬辰闰六月三日,钱塘弟丁丙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