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六十二至四百六十三 嘉庆重修一统志 卷四百六十四至四百六十六
清嘉庆二五年 敕撰 阙名 撰索引 景清史馆藏进呈钞本
卷四百六十七至四百六十九

Page:Sibu Congkan Xubian272-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74.djvu/2Page:Sibu Congkan Xubian272-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74.djvu/3Page:Sibu Congkan Xubian272-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74.djvu/4Page:Sibu Congkan Xubian272-穆彰阿-嘉庆重修一统志-200-174.djvu/5

庆远府表

大清一统志

 庆远府在广西省治西南五百七十里东西距四百七十里南北距二百九十里东至柳州府柳

  城县界四十里西至贵州都匀府独山州丰宁下土司界四百三十里南至思恩府上林县界一百

  二十里北至柳州府罗城县界一百七十里东南至柳州府柳城县界七十里西南至思恩府安定

  土司界一百六十里东北至罗城县界五十里西北至贵州都匀府荔波县界三百二十里自府治

  至 京师八千三十里

 ︹分野︺天文翼轸分野鹑尾之次

︹建置沿革︺禹贡荆州南裔周百越地秦象郡地汉为

  郁林郡地明统志以府为汉交阯日南二郡之界按今府南去交阯尚千馀里日南又在

  其南中隔思恩太平南宁三府巳为𣡡林郡地二郡之界何得至此晋后沦于蛮唐

  贞观四年始开置粤州治龙水县乾封中改曰宜

   州天宝初曰龙水郡乾元初复曰宜州属岭南道

   旧唐志属安南管新唐志属邕管五代初属楚周广顺元年属南

   汉宋初亦曰宜州龙水郡属广南西路宣和元年

   置庆远军节度咸淳元年升为庆远府以度宗潜邸也

   至元十六年置庆远路总管府大德元年改置庆

   远南丹溪峒等处军民安抚司属广西道明洪武

   三年仍为庆远府属广西布政使司

  本朝因之属广西省领州二县三土州二土县一土

   州同一长官司三

   宜山县附郭东西距一百八十里南北距七十里东至柳州府柳城县界四十里西至河池

   州界一百四十里南至永定土司界四十里北至天河县界三十里东南至柳城县界七十里西南

   至永定土司界八十里东北至柳州府罗城县界七十里西北至思恩县界九十里古百越蛮地唐

   贞观四年置龙水县为粤州治乾封后为宜州治五代因之宋宣和初始改曰宜山南宋为庆远府

   治元为路治明为府治 本朝因之天河县在府北少东一百十里东西距一百五十里南

   北距一百三十里东至柳州府罗城县界四十里西至思恩县界一百十里南至宜山县界七十里

   北至罗城县界六十里东南至宜山县界四十里西南至宜山县界五十五里东北至罗城县界三

   十五里西北至思恩县界一百二十里古蛮地唐贞观四年始置天河县属粤州后属宜州五代因

   之宋大观元年废入融州靖康元年复置仍属宜州南宋属庆远府元明不改 本朝因之

   池州在府西二百五十里东西距八十五里南北距一百九十里东至宜山县界五十里西至

   南丹土州界三十五里南至那地土州界一百十里北至思恩县界八十里东南至东兰州界五十

   五里西南至东兰州界一百三十里东北至思恩县界六十五里西北至南丹土州界六十三里古

   蛮地唐羁縻智州地宋初置河池县属羁縻金城州后属智州治平二年改属宜州大观初于县置

   庭州改县曰怀德四年州废仍曰河池县南宋属庆远府元属庆远路明宏治十七年升为河池州

   属庆远府本朝因之 思 恩县在府西北一百五十里东西距三百七十里南北距三百

   十里东至天河县界一百七十里西至河池州界二百里南至宜山县界三十里北至贵州都匀府

   荔波县界二百八十里东南至宜山县界三十五里西南至河池州界四十五里东北至都匀府古

   州界三百五十里西北至荔波县界一百五十里古蛮地唐贞观十二年开置环州治正平县兼置

   思恩县属之天宝初改正平郡乾元初复曰环州属岭南道后省正平移州治思恩县宋熙宁八年

   州废以县属宜州南宋属庆远府元属庆远路明宏治十七年改属河池州 本朝属庆远府

   兰州在府西南四百二十里东西距一百七十二里南北距一百五十二里东至永定土司界

   三十二里西至泗城府界一百四十里南至思恩府都阳土司界一百二十里北至那地土州界三

   十里东南至忻城土县界一百五十里西南至泗城府界一百四十里东北至河池州界八十里西

   北至那地土州界一百十里古蛮地宋初置羁縻兰州属宜州管崇宁五年纳上元曰东兰州明属

   庆远府 本朝雍正七年以东院内六哨改流官以东兰土州同分辖凤山外六哨那地土

   州在府西南三百四里东西距二百二十里南北距七十五里东至河池州界六十里西至贵州

   兴义府贞丰州界一百六十里南至东兰州界三十里北至南丹土州界四十五里东南至河池州

   界五十里西南至贞丰州界一百五十五里东北至河池州界五十里西北至南丹土州界三十里

   古蛮地唐为猺蛮溪峒名曰那州宋崇宁五年纳土置地那二州元因之明洪武初省那州入地州

   改今名属庆远府 本朝因之南丹土州在府西北三百四十里东西距一百七十里南

   北距一百四十里东至河池州界八十里西至贵州兴义府贞丰州界十里南至那地土州界五十

   里北至贵州都匀府荔波县界九十里东南至河池州界六十里西南至那地土州界八十里东北

   至思恩县界八十里西北至都匀府独山州丰宁下土司界九十里古蛮地唐为羁縻极边之地宋

   初置南丹州大观元年改曰观州四年复曰南丹州元初置安抚司大徳初并司入庆远路明洪武

   初仍曰南丹州二十八年州废改设南丹卫寻复为南丹土州属庆远府 本朝因之忻城

   土县在府南少东九十里东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东至思恩府迁江县界九

   十里西至思恩府上林县界三十里南至迁江县界八十里北至永定土司界四十里东南至迁江

   县界九十里西南至上林县界四十里东北至迁江县界八十里西北至思恩府安定土司界八十

   里古蛮地唐初置芝州治忻城县天宝初曰忻城郡乾元初复曰芝州属岭南道宋初为羁縻州属

   宜州管庆历三年州废以县属宜州南宋属庆远府元属庆远路明宏治间降为土县仍属庆远府

    本朝因之永定长官司在府西南六十里东西距二百里南北距一百六十里东

   至宜山县界七十里西至东兰州界一百三十里南至思恩府安定土司界一百里北至宜山县界

   六十里东南至忻城土县界五十里西南至安定土司界十里东北至宜山县界五十里西北至宜

   山县界七十里古蛮地唐初为羁縻思顺州地宋初为思顺归化二州后为宜山县地明宏治五年

   析置今司属庆逺府本朝因之长官韦姓 永 顺正长官司在府西南三百里东

   西距六十八里南北距一百五十里东至永定土司界五十里西至东兰州界十八里南至思恩府

   安定土司界一百里北至宜山县界五十里东南至猺巢四十里西南至安定土司界五十里东北

   至宜山县界三十里西北至宜山河池二州县交界三十里古蛮地唐为羁縻述昆州地宋为宜山

   县地明宏治五年析置今司属庆远府 本朝因之长官邓姓永顺副长官司

   治东北四十里东西距二十五里南北距三十二里东至柳州府柳城县界十里西至宜山县界十

  五里南至柳城县界十二里北至宜山县界二十里东南至柳城县界十五里西南至宜山县界十

  里东北至宜山县界三十里西北至宜山县界八里古蛮地唐宋后为宜山县地明宏治五年析置

  今司属庆远府 本朝因之长官彭姓

 ︹形势︺土壤遐僻宋史地理志江山险峻寰宇万山盘礴一

  水抱流

 ︹风俗︺民性轻悍宋史地理志人风犷戾常持兵甲礼异俗

  殊以岩穴为居止寰宇山高地瘠田寡人稀民多

  贫而重去其乡SKchar2獞杂居天河思恩又有狑獠

  𤝕狫𤝎𦍕狼狪之属皆盘瓠遗种

 ︹城池︺庆远府城周九里有奇门六北倚江东西南三面浚濠旧土筑唐天宝元年甃砖明

  洪武二十九年增建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乾隆三十年重建 宜山县附郭天河县城

  周二里门三土筑旧治在高砦明万历间迁今所 本朝康熙二十四年重建乾隆十年

  池州城周二里有奇门四土筑 本朝顺治十七年重建康熙二十四年雍正四年重修

  思恩县城周一里有奇门四土筑 本朝顺治十五年重建康熙五年二十四年重修

  德胜厅城周二里门四在宜山县西六十里明永乐二年垒石筑城 本朝雍正六年

  同知驻此理苗那地州城南丹州城忻城县城周三百三

  十步门三旧土筑 本康熙二十一年甃石永定土司城石垣周四十步永顺

  正土司城

 ︹学校︺庆远府学在府治东新城内宋淳熙四年建张栻有记明末毁 本朝康熙三年

  雍正八年乾隆十三年十年重修入学额数二十名宜山县学在县治东明洪武初

   因宋故址建崇祯末毁 本朝康熙四十六年重建乾隆九年修入学额数十五名天河县

   学在县治北明正统七年迁建 本雍正元年重建入学额数八名河池州学

   治东明宏治十七年建崇祯末年毁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重建入学九名旧额十二名乾隆三十

   一年减三名思恩县学在县南门外明万历间建崇祯末毁 本朝康熙二年重建干

   隆五年五十一年重修入学额数六名东兰州学在州治东旧为土州无学 本朝雍

   正七年改流十一年建入学额数四名竹池书院在宜山县明宏正间建李公

   书院在府治右 本朝康熙五十十八年建中祀知府李世仁庆阳书院在府治学

   使院旧址 本朝乾隆二十一年建五十九年修易名庆江屏峰书院在德胜镇西

   本朝乾隆十年建十三年修凤冈书院在天河县 本朝乾隆四十年建 按旧志载

   龙溪书院在府城西关内龙江书院在府城中香林书院在府城西南关内今并废谨附记

  ︹户口︺原额人丁七千二百六十四 今滋生男妇大小共四十八万八百五十六名 口计八万四千七

   百三十一户

  ︹田赋︺田地三千二百五十八顷二十七亩七分有奇额徴地丁正杂银九千八百三十八两四钱一

   分八 釐遇闰加徴银五百六十六两米一万三十 四百六十二石六斗一升五合四勺

  ︹山川︺九子山在宜山县东二十里九峰排列锁龙江水口一名九头山小曹山

   山县东三十二里下有潭今筑为砦名水寨又有大曹山在县东四十里即古洛曹山也鹤山

   在宜山县东南十二里上有石色白如鹤思黎山在宜山县东南寰宇记在崖山县东七里

   大号山在宜山县南二里县境诸山惟此独高又南一里曰马蹄山亦名马蹄隘南山

   在宜山县南五里有洞轩敞如屋中有石龙鳞甲宛然因名龙隐洞山左有白云岩九龙山

   在宜山县西南六里有洞洞口有潭引流为陂资以灌田月山在宜山县西二十五里其形肖

   都龙山在宜山县西寰宇记在东玺县北三十步文笔山在宜山县西六十里

   徳胜镇夫秀挺出又羊角山在县西七十里屏风山在县西八十里相近又有香炉山宜山

   在宜山县北一里群山多高大此独卑小下临龙江宜于登眺故名唐名宜州以此会仙山

   在宜山县北一里亦名北山盘曲数里中有白龙洞潜通龙隐洞又山旁有青鸟山天门山

   在宜山县北二里两峰如笋崒嵂参天亦名天门拜相山相近者曰卢山龟山在宜山县北三

   里以形似名相近又有铁城山又寿山在县东北二里朱砂山寰宇记在宜州东北隔龙

   江三日山在宜山县东北十二里其形特立而圆故名隔江与月山对峙东山

   河县东一里石壁峭立俨如屏障又有南山在县南一里与东山对峙翠峰矗立顶上有泉

   场山在天河县东二里形如幞头县治依其麓又东一里曰鳯头山文峰山在天河县

   东十五里高出众山之表北陵山在天河县东南十五里山麓有泉榜山在天河县

   西三里形如挂榜又西二里曰穿山以石窦相通而名高寨山在天河县西四里旧县治

   在其乌山在天河县西三十里峰峦高峻其顶有泉居民因险筑寨其上又交椅山在县

   西三十五里龙德山在天河县西北寰宇记在天河县西五里石狮山在天河县

   西北二十里砥柱两江以形似名独俊山在天河县北二里众山相连此独孤立而耸秀

   植福山在天河县东北二十里山𫝑高耸延互数里为县之镇山都铭山在河池州

   东二十里旧名都猛隘极高峻鬼岩山在河池州东三十五里以岩穴深杳而名一曰鬼

   太平山在河池州东五十五里下临金城江罗山在河池州东南二十五里古浪

   溪出智山在河池州南二里与州后北山对峙高耸入云洪鹿山在河池州南九

   十五里又南五里为振人山洪龙江出此剑甲山在河池州南一百十里相近为天马山

   北会山在河池州南一百二十里智州山在河池州西南四十里盘纡延亘九百馀

   里以唐建智州而名马鞍山在河池州西南一百二十里那龙可出此凤仪山

   池州北四里极险峻州城半枕其麓移岭山在河池州北五里道路萦纡山崖险峻

   风山在河池州东北三里旧州城北嵯峨环绕如屏之峙三峰山在思恩县东二十里

   三峰并列下有石洞寛五六丈泉自中出引流溉田寒山在思恩县东南五里为入县孔道其

   地多风土人谓之寒陂旗山在思恩县东南十里覆斗山在思恩县南二里又修崠

   山在县南十里啸山在思恩县西四十里岩窍玲珑风响谷鸣如长啸然绀山在思恩县

   北三十里以山色名一名捍山以其捍蔽县后也岩嶂层叠日光少见土人又谓之暗山亦曰暗岭

   三仙山在思恩县北四十里又四十里为入怀山北荷山在东兰州东三十里红水

   河西岸特立岿然稍南曰印山其形方正如印又思荣山在州东三十一里都夷山

   兰州东三十五里高峰插天最为险隘古都夷县以此名又有真武山在红水河东岸遥接都夷

   霸陵山在东兰州东南一里峰𢌞路转曲折玲珑林木荟蔚为一州胜境九曲山

   在东兰州南八十里岩洞盘旋峰峦曲折又南十里有十八鹤山青云山在东兰州西十

   里横亘绵远相近为雷山上有关隘武篆山在东兰州西八十里一名五篆山耸秀菁葱上

   多大猿奇鸟幽洞山在东兰州西北九十里林麓深邃双凤山在东兰州北二

   十五里又五里为福山虎山在那地州南十二里以山形蹲踞而名相近有兜娄山又南三

   里曰红山感现山在那地州西南五十五里翠灵山在那地州西四十里巴罗

   山在那地州西六十五里即巴罗江水发源处登龙山在那地州东北十里又十里曰

   折登金鸡山在南丹州东一里𫎇寨前红盆江水迤逦绕其东南二面长春山

   在南丹州南三里峰峦叠矗又为青云峰青云之水出焉都利山在南丹州南二十里都泥

   江出三宝山在南丹州西二里有辛周坑旧采锡处秀陵山在南丹州西二

   十七里奇峰怪石杰出蛮陬红盆江出此孟英山在南丹州西北三十五里产银砂明永乐

   中曽开矿旋罢龙塘山在忻城县西八里又张帽山在县西十五里叠石山

   城县北四十里石如累砌层次岧嶤头盔山在永定土司东南七里半山有数石悬岩前形

   如头石鱼山在永定土司西二十里有石如鱼形旗挑山在永定土司北十里

   高椅山在永顺正土司治前高耸约百馀丈七星山在永顺正土司东南三十里

   多灵山在永顺正土司东北八十里突起三峰轩耸秀丽远可眺数百里卧虎山

   在永顺副土司北二十里其𫝑狰狞宛如虎卧米岭在思恩县东三十里诸峰罗立上有老䑕

   青石岭在东兰州西五十里高低蜿蜒为往武缘要道慕晓岭在那地州西北

   五十六里又西四里曰怀峡岭望峰在思恩县东一里脉自寒坡迤逦至此垒土峰

   在思恩县西北二十五里如片石层累高可千丈一名斧劈峰天门峰在思恩县东北二十

   里峭立插天山腰一穴如门中有石柱似龙形天欲雨则水如注俗名天门洞清远峰

   顺正土司北十里冷暖岩在宜山县北一里下有洞达山腹前冷后暖故名龙岩

   在思恩县南五十里有洞深邃莫测通天洞在天河县东三里洞门平坦四面皆黒上通一

   穴黄甲洞在县东三十里又容乐洞在县东南十里龙门洞在天河县西五十里翠壁峭立

   洞口轩豁望之如登天门杳不可测其下有水通流又有涵乐洞在县北一里喇冲洞

   河县北三里外敞内深中有清泉不竭下为龙潭夜洞在忻城县东十五里有岩深邃不透

   日光故名莫往洞在永定土司西南八里峰峦险峻清潭洞在永定土司东北二

   十五高峰坑在河池州西三十里旧尝产锡矿置高峰厂于此洛𫎇江

   山县南六十里源出忻城县山中东北流入龙江寰宇记有叠石溪在崖山县北六里源从蕃州界

   来疑即此流马江在宜山县西源出县西南永泰里山峒东北流入龙江小江

   山县东北六里源出西北诸蛮峒经天河县流入龙江寰宇记有宜水在州北隔龙江二里疑即此

   九龙江在天河县东二十里源出龙泉东小江在天河县东二十里源出黄甲洞南

   流入罗城县界流入龙江那龙江在河池州南百馀里源出马鞍山东流入永顺土司界为

   刁江又东南合乌泥江又灵浅江在州东南源出镇南里洪龙江源出振人山皆东流入永顺司界

   入刁龙江自贵州都匀府荔波县流入经河池州东北又东经府城北入柳州府柳城县

   界寰宇记龙江在宜州北一百步源从抚水等州合流至城北东流二十三里至柳象浔潭龚梧等

   州归于南海旧志龙江源出贵州都匀府自独山州流入经府西北诸蛮峒会荔波思恩诸水东南

   流至宜山县北折而东入柳城县界即右江之上源也两岸石笋峭立湍流迅急在河池州者别名

   金城江以宋置金城州而名环江在思恩县南六里自荔波县流入经县西门外中有沙洲

   唐环州以此名又东南经宜山县界入龙江乌泥江在那地州南自泗城府流入东南经

  东兰州东北界又东南经思恩府都阳安定诸土司入忻城县南又东入迁江县界一名都泥江又

  名隘洞江今俗名红水江水𫝑汹涌昏黑直等黄河巴罗江在那地州西南源出巴罗山又

  平细江源出翠灵山俱东南流入乌泥江龙泉江在那地州北源出州北八里龙泉砦东南

  流入乌泥江大江在南丹州南二十里源出都利山亦名都利江东北入河池州界合金城

  红盆江在南丹州南源出秀陵山下东北流二十里入山而没龙塘江

  城县西源出永定土司东南流入县界合乌泥江思吾溪在天河县南二里源出县西北

  界东南流入宜山县界合小江水入龙江古浪溪在河池州东南二十五里一名干溪源出

  罗山东北流入金城江带溪在思恩县北四十里源出贵州古州苗界西南流经八万猺中

  二百馀里入县界旋折如围带故名又西南暗流山穴下至县西北界与荔波水合为环江之上源

  青云溪在南丹州北源出青云峰绕流州北又东南流入红盆水三潮水在天河县

   西十里源出北陵山其水一日三潮潮退则其流一线可以溉田土人谓之圣水秀水

   池州南一里自州西南白崖有泉自半岩挂下形如匹媡东北流经州治南又东流十馀里伏入高

   山下至六甲里复涌出入金城江猫溪水在河池州西南源出高峰坑东流入秀水

   曲水在东兰州南四十里源出九曲山绕银海池下合乌泥江小水在永定土司西南源

   出永顺正土司界流入司境又东南入忻城界入都泥江又有小水在永顺副土司界有二源一自

   罗城县孟江口流入经司西一自柳城县流入经司东至司南合流至宜山县界入龙江饮军

   池在宜山县南六里宋景德间曹利用讨宜州叛军陈进尝饮军于此因名其上堰水分流东西

   灌溉名官陂银海池在东兰州南八十里其水深阔一日三潮龙泉在宜山县南二

   里泉涌出如勺而灌田甚溥其水重于他水又南一里为龙塘即龙泉所潴也又百叶泉在县东南

   三里铜鼓庙泉在县东南六里黒龙头泉在县西六里皆可引以溉田飞洞泉在思恩县

  西十里自洞中流出又上善泉在县南十里俱可溉田婆娑泉在思恩县北四十里暗岭

  山左水不常出遇行者渴时求饮呼之即出思活源在宜山县西南源洪深而派延远浸

  灌民田其利甚溥流入龙江又怀丁水在县西北河池所西灌田数百顷中洲在思恩县东北

  一百五十里有水源出古州蛮界南达怀远镇合龙江中有大沙洲四面水绕如海岛然分上中下

  三里皆SKchar2所居明万历间知府岳和声勒碑定赋以羁縻之过此即古州八万SKchar2之地

 ︹古迹︺龙水故城唐置为州治宋改曰宜山县志旧有土城在今县北江北岸宜山下

  河故城在今天河县西南旧唐书地理志粤州天河与州同置寰宇记宜州天河贞观四年

  置元在州西八十里元和八年移于龙水县古波里在州北一百七十里九域志县在州北一百里

  旧志宋县治在县北思农镇江浒嘉熙元年迁于高砦明洪武二年迁于兰石村正统七年迁于甘

  场村嘉靖十三年又迁福禄镇万历十九年始迁今治河池故城在今河池州治东宋

  初置九域志治平二年以羁縻智州河池县属宜州在州西二百十五里宋史地理志大观元年

  宜州河池县置庭州倚郭县曰怀徳四年废庭州又庆远府南渡后增县一河池州志明洪武初改

  为亭州在今州东一里许后倚屏风山颓垣具存永乐初改为河池州嘉靖间始迁今治又宋怀徳

  故城在今州治西四围高冈即其遗址 按寰宇记河池属金城州与九域志异盖河池先属金城

  后属智州至治平时又改属宜州也思恩旧城在今思恩县南寰宇记环州理思恩县在

  宜州西一百里九域志熙宁九年以环州思恩县属宜州徙治带溪岩元丰六年复还旧治在州西

  一百三十四里旧志元时旧治在环江洲明永乐二十二年迁于县东都亮乡之清潭村成化八年

  迁于欧家山西去环江洲旧址二里屡议筑城不果 本朝顺治九年迁治于县北潭村十五年复

  还欧家山旧治故南丹州在今南丹土州东北旧志唐为羁縻蛮峒地宋开宝七年土酋

  帅莫洪燕内附置南丹州管辖溪峒以莫氏世其大观元年广西经略使王祖道欲急边功诬南

   丹酋莫公佞阻大兰州不令纳土发兵取其地杀公佞改南丹为观州公佞弟公晟密图报复焚宝

   积监绍兴四年废观州仍以公晟知丹州其后累世承袭元至正末莫国麟纳土升为南丹州溪峒

   安抚司大徳元年议者以南丹安抚司及庆远路相去为近户口少请并入庆远改立庆远南丹溪

   峒等处军民安抚司明洪武初莫金以地内附授南丹世袭知州以流官吏目佐之二十八年州废

   设南丹卫永乐二年以其地多瘴迁卫于宾州界复置南丹州以金子莫禄为知州抚治之 本朝

   因莫自干归附仍与旧职世袭温泉废州在宜山县东唐书地理志温泉州领温泉洛富

   二县隶桂州都督府宋史地理志庆远府羁縻州有温泉州领县二寰宇记温泉州理温泉县在宜

   州东六十里洛富县在宜州西二十二里县志有洛富里在永定土司东五十里归化废

   州在宜山县东南唐书地理志归化州隶安南都䕶府寰宇记归化州理归朝县在宜州东一百

   六十五里领洛回县在州南四十步三乡洛都县在州东三十里洛巍县在州西二十五里

   蕃州在宜山县南唐书地理志蕃 隶桂州都督府寰宇记蕃州理蕃水县在宜州南四十五

   里领都伊县在州西五十步思寮县在州西下里归恩废州在忻城土县东唐置属桂

   州都督府寰宇记归恩州理履博县在宜州南一百三十里领罗遵县在州西十五里都恩县在州

   北十五里吉南县在州西二十里许水县在州南十五里九域志庆历三年以羁縻归恩州地入忻

   城 按新唐志归恩作归思所领县缺而履博等五县皆属思顺州与寰宇记不同废芝州

   今忻城土县治唐置寰宇记芝州领忻城县在宜州南八十五里领平西县在州南二十里富录县

   在州北三十里思龙县在州东二十五里多灵县在州东二十三里九城志庆历三年以羁縻芝忻

   归思纡五州地为忻城县属宜州在州南一百十五里旧志元置八仙屯千户授土官莫保明洪武

   𥘉罢屯官籍屯田兵为民莫氏遂徙居忻城界正统后流官僦居府城宏治中抚臣邓廷瓒奏革流

   官独任土官故莫氏世居其职 本朝顺治九年莫猛归命仍予旧职世袭废纡州

   城土县东唐置属桂州都督府寰宇记纡州理东区县在宜州南一百三十五里领吉陵县在州东

   一百二十里宝安县在州东三十里南山县在州西北十里都邦县在州南七十里纡质县在州西

   北十里九域志庆历三年以羁縻纡州地入忻城金城废州在河池州东北寰宇记金

   州理金城县在宜州西一百十里领河池宝安旧志今州东北有金城堡废智州在河池州

   东 寰宇记智州理英罗县在宜州西一百三十里领富力县在州西五十二里智本县在州东三十里

   兰江县在州西三里平林县在州东南十三里按九域志治平二年省富力县入河池馀县盖先

   废也今州有英罗智本兰江平林诸村疃皆以旧县名废溪州在思恩县北宋史地理志

   大观元年以宜州思恩县带溪砦置溪州四年废通志废溪州即今大溪里废兑州

   兰州东南宋史地理志政和四年置兑州并万松县宣和三年废为靖远砦废隆州

   兰州南宋史地理志政和四年置隆州并兴隆县宣和三年废为威远砦废孚州在那地土

   州东宋史地理志大观元年以地州建隆县置孚州倚郭县曰归仁四年废州及县为靖南砦先于

   南丹州中平县置靖南砦今移置此政和七年置孚州及归仁县仍移靖南砦归旧处宣和三年

   复废孚州及归仁县置靖南砦大观四年隶观州绍兴四年废永州在南丹州西北元置

   永州銮州福州延州四长官司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初省四州入南丹州盖皆宋元时羁縻蛮州

   也旧志永州故址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岊峨哨蛮州故址在州北二十里移州哨福州故址在州

   西南六十里罗富哨思顺旧州在宜山县东南唐书地理志思顺州隶桂州都督府寰宇

   记思顺州理安宁县在宜州东一百四十里领钦化县在州西八里岩溪县在州西三十五里宋书

   地理志思顺归化二州庆历四年并入柳州马平县述昆旧州在宜山县西南唐书地理

   志述昆州隶桂州都督府寰宇记述昆州理夷𫎇县在宜州西八十里领夷水县在州南四十里古

   桂县在州西九十里临山县在州西二百里都陇县在州北一百里 按宋史地理志熙宁八年废

   述昆县为镇入龙水盖熙宁前改州为县至熙宁时又并县俱废也今县西南有述昆乡分属永顺

   正长官司旧琳州在宜山县西唐书地理志隶黔州都督府寰宇记琳州治多梅县在宜州

   西六十里领古阳县在州西十五里歌良县在州北十五里多奉县在州南二十里宋史地理志庆

   远府龙水县熙宁八年废古阳县为怀远砦入焉 按唐志歌良县为邕州都督府之环州所领而

   琳州不领歌良至宋时乃割入琳州镇宁旧州在思恩县西宋置寰宇记镇宁州在宜州

   西北山路三百里领县二福零县在州东六十里礼丹县在州西三里宋史地理志庆远府思恩县

   熙宁八年省镇宁州及礼丹县入焉旧志今县西有镇宁乡即旧州 按福零本隶环州宋时割入

   镇宁州不知何时并废旧环州在思恩县西北旧唐书地理贞观十二年李宏节开拓

   生蛮置环州治正平领福零龙源饶勉思恩武石歌良都𫎇八县与州同置寰宇记环州理环洛峒

   是诸峒要冲故以环名州在游卢水南整水西旧志环州自徙治思恩领都亮而正平龙源武石饶

  勉四县皆废福零县割入镇宁州歌良县割入琳州抚水旧州在思恩县北唐书地理志

  抚水州隶黔州都督府寰宇记抚水州在宜州西北一百八十里领抚水县在州南一百二十步古

  劳县在州东南二十里多蓬县在州西北三十里京山县在州西北七里宋史地理志庆远府有羁

  縻安化州又蛮夷传抚水州在宜州南其酋皆𫎇姓祥符九年蛮人归附诏以州为安化军抚水县

  曰归顺县京水县曰长宁县旧兰州在东兰州东南寰宇记羁縻兰州在宜州西山路六

  百五十里领县三都彝县在州南一百八十步阮平县在州南六十里如江县在州东六十里土夷

  考宋时有韦君朝居文兰峒为土夷长传子晏闹崇宁五年内附因置兰州以晏闹知州事俾世其

  官元改为东兰州明洪武十二年以州隶庆远府韦氏世袭如故 本朝顺治九年韦光祚归附仍

  与旧职世袭雍正七年以东院内六哨改设流官知州以土酋韦朝辅为州同分辖凤山外六哨

  旧文州在东兰州西南寰宇记羁縻文州在宜州西山路七百二十里领县三思阳县在州

  南一百二十少芝山县在州北一百二十里都黎县在州东二里宋史地理志文州崇宁五年纳土

  大观元年置绥南砦绍兴四年废明统志洪武十二年省安习忠文三州入东兰州旧志交州故址

  在州西南二百四十里兰阳哨又有上芝山哨在州西一百四十里下芝山哨在州西一百十里即

  故芝山县旧地州今那地土州治旧志宋熙宁中土酋罗世念归附崇宁五年诸蛮纳土因

  置地那二州使罗氏世知地州事明洪武元年黄貌归附省那州入之因改为那地州仍使罗氏

  世袭知州佐以流官吏目 本朝顺治九年仍与旧职世袭废那州在今州南唐置属黔州都督府

  明省今有那周里洛曹废县在宜山县东元和志柳州洛封县东南至州一百七十里

  本乌蛮所住村名乾封三年招慰蛮户因为县寰宇记洛曹旧洛封县元和十三年观察使奏洛封

  县元置在洛曹山请改为洛曹县诏从之宋史地理志庆远府龙水县淳化五年以柳州洛曹来隶

  嘉祐七年废入龙水通志洛曹废县址在大曹驿所崖山废县在宜山县东南唐书地理

   志柳州贞观九年置崖山县后省寰宇记崖山县在宜州南二十里唐贞观四年置宋史地理志景

   祐三年废崖山县 按唐志柳州崖山县贞观九年置寰宇记作贞观四年置疑柳州宜州并有崖

   山非以柳州崖山改属宜州也东玺废县在宜山县西旧唐书地理志粤州东玺与州同

   置寰宇记在宜州西六十里文献通考宜州五代时为马氏所据后入南汉省东壐都亮废

   县在思恩县东宋置寰宇记都亮县在环州东二十里旧志县东有都亮乡即故县或曰即唐之

   都𫎇县也中平废县在南丹土州北宋史地理志大观元年于南丹州中平县置砦曰靖

   南寻拨隶庭州大观四年移靖南砦于孚州旧志本州哨有中村即故县永定土司

   定土司治明置土夷考明正统六年老人黄祖记与思恩土官岑瑛通谋议割地附于思恩土人韦

   万秀以复地为名倡乱成化二十二年南乡清潭等猺贼复叛愿取前地别立长官司宏治五年抚

   臣邓廷瓒奏割归善洛三乡及都博端简二里二十四村地立永定司以韦槐为正长官韦朝和为

   副长官世袭 本朝顺治九年韦盛春来归世袭如故永顺正土司今永顺正土司

   治明置土司志明宏治元年全州人邓文茂以平大峒门猺獞功授怀远镇世袭土巡检二年抚臣

   闵圭委文茂平宜山县述昆乡及七十二峒猺苗因奏请分宜山西南境述昆乡绿河吉利二里二

   十七村及古阳乡永泰里地立永顺司以文茂为长官世袭 本朝顺治九年邓世广来归世袭如

   永顺副土司今永顺副司治明置土司志明宏治初益都人彭访为庆远卫指挥

   协剿述昆及思农等处猺贼有功抚臣奏请分宜山东北境思农里十六村地立永顺副土司以访

   为土巡检世袭 本朝顺治九年彭熙圣来归世袭如故庆远故卫在府治东北明洪武

   二十九年置今废河池废所在宜山县西六十五里东去德胜镇五里明洪武二十八

   年置千户所以扼七十二峒之冲隶庆远卫在河池州城内永乐六年徙于此城周四里门四今废

   富仁监在河池州寰宇记富仁银监在宜州西二百十里属文州九域志富仁监宋干徳二

  年置在宜州西二百九十三里富安监在河池州寰宇记富安砂监在宜州西一百三十里

  九域志富安监淳化二年置在州西南一百五十七里又有宝富一银场不知何时废 按寰宇记

  与九域志二书道里远近不同未详孰是玉田场在宜山县西南一百三十里宋置今废

  筹边楼在府治后旧名望仙规模壮丽甲于诸楼南楼在府南城上有黄庭坚所书范

  滂传刻石其中又慈惠楼在府北城上御书阁明统志在府城西二里宋守张自明建

  庆远堂在府治正㕔之东又宜山堂在庆远堂后四贤堂在宜山堂后因冯京黄庭坚赵抃

  吕璹以名瘗鹤堂在府城南龙塘

 ︹关隘︺东关在宜山县东明成化三年垒石为垣以䕶民居亦曰迎恩关又西南二厢亦各为关

  皆设兵防守其西关曰香山关雷山关在东兰州东北七十五里与河池州三旺里接界

  石门关在那地土州东十里盘利关在那地州东北一里大山关在南丹土

   州东八十里与河池州接界罗侯关在南丹土州南二十五里与那地州接界下域

   关在南丹土州西南三十五里甲界关在南丹土州西二十五里都感隘

   河县东南寰宇记有都感场在宜山县北六十里老鼠隘在思恩县东四十里米岭上南

   接宜山县河池州界高五十丈其路峻狭龙门巡司在宜山县西南七十里 本朝雍正

   九年白土巡司在宜山县西南一百四十里居七十二峒之中为西南北三巢之心

   腹绵互四十馀里实岩疆之要区 本朝乾隆六年大曹镇在宜山县东四十五里旁

   有大曹渡即龙江渡处也旧设巡司及大曹驿于此今皆裁怀远镇在宜山县西三十五

   里即故怀远砦也旧有巡司又有土副巡司今裁德胜镇在宜山县西六十里旧名徳胜

   寨明万㦄六年尝置戎政行馆于此 本朝雍正八年移理苗同知驻守兼辖两巡检东江

   镇在宜山县西一百二十里旧有巡司今裁福禄镇在天河县西南四十里又思农镇在

   县北古波里在县北四十里皆古县治处也思立砦在宜山县北宋史淳熙十一年安化

   蛮𫎇光渐等犯宜州思立砦广西将沙西坚讨平之九域志县有怀远思立二砦德谨砦

   在天河县西四十里宋史地理志大观元年以天河县并德谨砦堰江堡隶融州靖康元年复故旧

   志天河多夷种散布四境东为狑獠名曰𤝕狫南则狼种性稍淳朴北则略与华同呼为百姓

   远砦在河池州西北四十里今为安远里宋史地理志大观二年庭州置安远砦宣和五年

   砦于平安山普义砦在思恩县西四十里旧有巡司今裁九域志思恩县有普义带溪永

   宁三思忠砦在东兰州界宋史地理志政和中于隆兑二州置思忠安江鳯麟金斗朝

   天等五砦宣和三年并废旧志又有绥南砦在州东宋大观初置绍兴四年岊兔砦

   兰州西一百四十里木门砦在南丹土州东宋史地理志绍兴四年废观州为高峰砦存留

   木门马台平洞黄泥中村等堡砦今皆废岊峨砦在南丹土州北一百二十里与泗城府接

  界为州要隘金城堡在河池州东北金城江北旧置巡司或曰即故州也州界猺獞十居

   七 八其力作及走墟市皆由 妇人谓之坐男使女冷 水堡在思恩县东南四十里大路为

  入县要冲山径错杂 本康熙二年拨兵防守𫎇山堡在思恩县南五十里相近又有

   下利堡系河池宜山二州县大路为县南要冲本朝康熙六年拨兵驻守旧志思恩有五十二峒

   及仪凤茆滩上中下疃等里皆猺獞所居三寨堡在忻城土县北旧有巡司今裁武律

  堡在永顺土司寰宇记琳州南至本州武律铺界三十里司志武律村在司西吉利里旧尝置堡

   三旺里在河池州南一百三十里元史地理志思州军民安抚司三旺土州旧志明洪

  武初省三旺州入河池为三旺里万历初割东兰那地二州各三里来属是为三旺六里 本朝设

  州同驻此楞村在宜山县北 本朝雍正七年移县丞驻此

 ︹津梁︺定远桥在府城西门外洛黄桥在宜山县东十五里平可方轨延寿桥

   在宜山县东二十里大通桥在天河县南半里广源桥在天河县北二里

   水桥在河池州东七里都黎桥在思恩县西北二十里大曹渡在宜山县

   东四十里又怀远渡在县西四十里又龙江渡在县北下有太平石江口渡在天河县南二

   十五里通道所经又清潭渡在县北三十里环江渡在思恩县西一里罗墨渡

   在忻城土县南三十里一名罗脉渡与宾州上林县接界乌泥江渡处也柳州八寨有罗墨渡即此

   金城渡在河池州东五十里

  ︹堤堰︺官陂在宜山县南六里堰龙泉水分流东西灌溉𣾀于城引入饮军池又潭台陂在城东

   八里南陂在城东南二里白牛陂在城东南六里牛轨潭陂在城南六里西窑车江陂在城西南三

   里九龙江陂在城西八里皆利灌溉怀徳陂在河池州西二里水自西来环绕陂下又蒋村

   陂罗家水陂在州东又官村陂在州东北俱可灌田

  ︹陵墓︺︹宋︺冯京祖墓在宜山县北天门山麓︹明︺高嵩墓在宜山县北山麓

  ︹祠庙︺三元祠在宜山县学左祀宋冯京山谷祠在宜山县西关内西竺寺南祀宋黄

   庭坚 本朝嘉庆六年修以范信中配祀忠孝祠在宜山县城隍庙西祀明同知叶祯及义

   勇璩礼周昌遗烈祠在宜山县西关外祀唐刺史苏仕平及子日朝大顺三年尝讨文兰

   州叛蛮有功其子日朝光化三年复死黒苗之难故祀之龙江庙在天河县南门外祀江神

  ︹寺观︺香山寺在府城南关内西竺寺在府城西关内

  ︹名宦︺︹宋︺张从吉临朐人太宗时知宜州屡破溪蛮转运使陈尧叟上其状迁殿内崇班

   冯伸巳河阳人仁宗时知宜州乐善蛮寇武阳伸已遣谕悉还所掠莫世堪负险强𭶑为边

   患伸巳以计擒之置于法吕璹晋江人景祐初通判宜州会侬智高入寇转运使檄璹与兵会

   或劝勿行不听将二千人蹑贼后得首虏为多赵抃兰溪人庆历中为宜州别驾诚心爱民尤

   加意士𩔖讲究身心性命之学士习为之丕变出入琴鹤相随建放鹤亭于大号山岭鹤死瘗于龙

   塘之源民思公徳即其地建瘗鹤堂云范祖禹英宗时为龙水令惠爱宏深苏绅

   晋江人神宗时为宜州推官后宜州蛮叛时绅巳为三司盐铁判官上言剿蛮事甚悉朝廷施用其

   谢麟瓯宁人元祐初以西上阁门副使招捕辰溪猺贼功诏使经制宜州獠降其种落四

   千八百人纳思广峒民千四百室得铠甲二万褒赐甚渥俞若著宜州通判崇宁中黄庭坚

   谪居是州时党论甚严士大夫削轨扫迹惟若著为经理馆舍敬礼不怠又遣二子执诸生礼人咸

   张自明建昌人嘉定间以宜州教授摄州事施政循良甚重教化以州用赢钱二十万

   建龙溪书院后授知宜州韩璧淳熙间知宜州清俭恺悌修建学宫作兴士𩔖先是养士之租

   岁入仅五十斛璧増至二百斛且月给公帑钱以助供给︹明︺王仕忠武昌人洪武中知宜

   山县慈祥恺悌深得民心甫三载升知寿州民不忍其去翟迪淄川人永乐间知庆远府以寛

   简得人心在郡九年当报政之京士民诣郡攀留不得相随入都者数百人伏阙请还报可

   禧云南太和人正统中知庆远府廉公仁恕秩满民乞留进秩视事加至布政使叶祯

   人天顺初为庆远府同知时两广猺贼蜂起列郡咸被害祯募健儿日训练峒酋韦最强数败官兵

   祯生系之其党悉众攻城旗山守将拥兵不救祯率健儿赴战贼𨚫去祯子公荣歼焉顷之贼复围

   鸡刺诸村祯率三百人趋赴战于人头山下身被数创手刃贼一人与从子官庆及三百人皆死时

   三年正月晦日也岭南素无雪是夜大雷电雪深尺许贼惊异释围去诸村𫉬全事闻赠右参议守

   臣立庙祀之呉让南海人天顺三年知庆远府所辖东兰南丹那地三州土官各馈白金三

   百两悉𨚫不受南丹知州莫必善倍数力恳让口占四句遗之曰贪泉爽酌吾何敢暮夜怀金岂不

   知𭔃语南丹贤太守原封回赠莫相疑居一年卒民泣慕之周一清临海人天顺中知庆

   远府值猺贼为乱乃募壮士籍民兵贼不敢犯后征大藤峡有功姜琯弋阳人成化中知庆

  远府剧贼韦七旋韦万妙等乆拥众为乱督抚不能平琯先后讨斩之诸蛮震惧东兰等州咸归侵

  王显高绵州人嘉靖初知庆远府刚介严明尽除积弊凡蠹役害人者悉绳以法南丹

  等州猺蛮桀骜痛惩之而复其侵地尤加意教化新学宫复书院士习丕变秦柽无锡人嘉

  靖中知庆远府沉毅有谋时永定土司韦启邦屡劫官帑有司畏其骁勇不敢发柽诱启邦至斩之

  苗民慑服戚秉忠万历中官指挥署河池哨会横岭贼蓝龙返焚劫秉忠密赂其仆动息皆

  知斩其党蓝金蓝本伟等龙返集众来攻秉忠领兵潜伏洞口伺间直入杀龙返横岭遂平

 ︹本朝︺白启明奉天人康熙二十一年知庆远府时初经兵燹田亩蒿莱启明竭力抚循劝民

  垦辟境内饶裕复以时修举废坠建学宫葺城垣皆捐俸成之不以扰民王焜会稽人康熙间

  知宜山县会广藩变殉难   诏赠按察司佥事   赐祭葬䕃一子呉正一

  雍正五年知天河县戒蛮獠仇杀逾年治称最蛮莫东旺屡犯法正一亲入寨掩捕古州苗乱粤

   西兵进剿饷恐不继正一侦知怀远有小江道梅寨溯流直达古州正一乘舸犯险曲折向前苗人

   来役者辄劳以烟盐皆踊跃愿为导今古州接济兵米水道便利乃其创始功也

  ︹人物︺︹宋︺冯京龙水人庆历中举进士自乡举礼部至廷试皆第一试知制诰避妇翁富弼当

   国嫌拜龙图待制知扬州改江宁府召还知开封府出按抚陕西请城古渭以断夏人右臂除端明

   殿学士知太原府神宗即位改御史中丞王安石为政京论其更张失当进参知政事数与安石论

   辩为吕惠卿所谮罢知亳州徙成都哲宗即位范祖禹荐为宣徽南院使拜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

   何旦宜州人神宗时以边赏补三班崇职官至武经郎尝为海南四川都巡检司苏轼谪

   海外旦与友善及还家无所有惟多藏苏轼手书而已何浚宜州人宣和间贡赴辟雍帝幸

   学问春秋疑难对称㫖赐进士出身唐凤仪宜州人庆元间以时科文学出身初授宾州司

   理参军后为化州路推官所至以廉能称︹明︺冯俊宜山人天顺进士历刑部郎中折狱明信

  成化中擢福建臬副历广藩不避强御所至有声升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奏改马湖土知府为流俊

  天性刚毅遇事敢为尤砥砺清节高嵩宜山人宏治中举于郷伴读兴府世宗即位录功拜

  太仆少卿遣行视京营诸处操骑及顺保和三郡马政会议大礼有上言乞迁显陵者嵩极言不可

  乃止迁太仆卿上言马政便宜数事甚著剀切李文凤宜山人嘉靖进士历官云南佥事以

  疾归性简亮博识书传更勤咨询著有月山丛谈陈学䕫宜山人嘉靖进士知江夏县以

  卓异擢御史甚著风采巡按陕西御贼有功复按云南以骨鲠廉直得罪左迁后复擢湖广常岳兵

  

 ︹本朝︺高熊徴宜山人顺治庚子副贡生康熙十三年呉逆构乱孙延龄叛时岑溪失守伪总

  兵陈士龙据之熊徴与邑绅士募乡勇斩士龙复岑溪十八年授桂林教谕兴学劝士文风丕变后

  升井陉知州广西巡抚彭鹏廉知其实特疏荐之超擢两淮盐运使在官多惠政璩之润

  宜山人性敏嗜学少从父避兵于中里父被𫉬润涕泣往救兵怜之释其父与弟建醉真堂读书其

  周宗斌宜山人由外委随征安南阵亡又阚如成邵永亮李杰黄飞骊俱同时遇害

 ︹流寓︺︹宋︺黄庭坚分宁人崇宁中赵挺之执政庭坚素与有隙转运判官陈举承风㫖上庭

  坚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除名羁管宜州

 ︹列女︺︹明︺王尚忠妻彭氏宜山人姑耄而瞽彭曲意承顺以孝著尚忠为都司差役

  携彭偕往舟经洛黄滩獞寇遮劫尚忠被害贼逼彭登岸彭乘间投水死彭谏妻刘氏

  宜山人谏遇贼害死刘闻之闭户自缢众往救气未绝密䕶视之氏乃不饮食䘮至刘往迎且行且

  哭因啮舌死王凯妻汪氏庆远人年二十二夫罹罪被棰肉腐氏朝夕侍汤药不能

  疗乃告公姑曰夫死妾不能独生幼女幸善抚之扼吭而死甘诚妻宋氏南丹卫人

  生子霖甫晬诚卒家贫织絍自给母强之改嫁氏哭曰妇人之义从一而终况吾为世禄之家适他

  姓何以见先人誓死不二抚霖成立任柳庆叅将正徳十三年

 ︹本朝︺陈氏宜山人遇𭧂不从被雍正二年 旌崔峘妻欧氏思恩人年二十

  三夫死舅姑议改适氏潜闻奔哭夫墓饮食不入者三昼夜姑慰解誓不夺志土俗男女生周岁皆

  带银圏于项名曰命圈解辄有殃姑病氏祷于神解圈为药饵资或讽止之氏曰姑死我独生何为

  姑愈氏竟无恙雍正五年 旌同县曾三省妻韦氏陈雄妻莫氏均雍正年间 旌何依义

  妻莫氏南丹土州人雍正八年土官莫我谦征古州改定旦寨被围依义入围救之出苗追

  之依义拒敌死莫氏守节抚孤义夫节妇蛮中所仅见者李良正妻杨氏天河人夫

  亡守节乾隆二年 旌苏继洵妻谢氏宜山人夫亡守节乾隆三年 旌

  扶海女獞人有姿色未嫁守正捐躯乾隆九年 旌韦孝女天河人父母与兄食

  菌中毒同日死女㓜许字顾姓愿终身奉其家祀顾莫能强抚一子继韦氏嗣始终如一杨世

  国妻李氏河池人生一子甫周岁世国死氏年少家贫尝抚子德明泣曰吾所以不死者

  以有尔在也后德明从征古州殁于军氏哭失明终身茶苦乾隆二年 旌同县刘士元妻王氏莫

  逾纲妻陈氏刘王氏杨李氏均乾隆年间 旌陈国球妻覃氏思恩人夫亡守节嘉

  庆八年 旌

 ︹仙释︺陆禹臣河东人避乱入南岳遇道士授以仙术且谓曰汝得志当在山穷水绝处乃跋

  涉隐宜之北山居岩修炼后仙去呉优宜山人为州吏遇异人授一杖欲有所往携之顷刻

  至家去郡治三十里每日昏暮归家昧爽在郡人咸异之后卒榇至桃源山重不可举俄顷蝼蚁衔

  土盖棺成一巨塜乡人因立庙祀之罗仙宜山人尝牧牛于会仙山下一日遇老翁饮以水一

  勺身遂轻举步如飞后仙去卢德洪宜州人幼栖南山广化寺一旦失所在郡守张自明

  寓京师一僧来谒曰小僧宜州人住广化寺姓卢名徳洪闻君任吾州故来谒遂留谈出一履为符

  自明至宜游南山问德洪所在众僧愕然云本僧别去久矣自明焚香祝曰汝有灵引我以香已而

  香拂山左石室中观之有窍露光明德洪坐化于内一履在前与昔所遗无二

 ︹土产︺银宋史地理志宜州贡银又河池有银场明统志南丹土州孟英山出河池南丹那地

  三州丹砂唐书地理志宜州有丹砂寰宇记宜山有富安砂监又抚水州有固屑场出朱

  寰宇记宜州土产都洛麻狭幅布府志又有葛布棉花青麻楮皮𥿄府境

  药府境出豆𦸅草果马槟榔山羊金志南丹那地土州出常食三七叶取其血佳三七

  金志南丹那地各土司俱出千年健府志各土司出永顺颇佳

 ︹苗蛮︺苗在东兰州习俗颇驯抚水蛮在宜州南有县四曰抚水京水多逢古劳唐隶黔其

  酋皆𫎇姓同出有上中下三房及北遐一镇民则有区廖潘吴四姓亦种水田采鱼其保聚山险者

  虽有畬田收榖粟甚少但以药箭射生鸟兽无牛羊桑柘地椎髻跣足走险如履平地言语侏𠌯畏

   鬼神喜淫祀刻木为𢍆安化蛮在宜州西最鸷悍官月给生料盐以拊之犹日侵省地以

   耕民不与争官亦不能禁西南蕃在宜州境又有大小张大小王龙石滕谢诸蕃地与牂牁

   接人椎髻跣足或著木履衣青花斑布以射猎仇杀为事其南连邕州南江之外者罗殿自𣏌等以

   国名罗孔特磨白衣九道等以道名而峨州以西别有酋长无所统属者苏绮罗坐夜面计流求万

   寿多岭阿误等蛮谓之生蛮SKchar2在天河县阿练里之山峒念峒有顶板赤膊过山诸种男子蓄

   发挽髻裹以花布妇人以长带束额耳带大圈在河池婚姻以牛为礼嫁时不制衣被女过宿即返

   有越数年始回夫家者在思恩居五十二峒及仪凤茆滩上中下疃之间男衣短狭青衣妇女小袂

   长裙岁首祭先祖击铜鼓跳跃为乐在东兰居四埲十三哨言语𨊵转即獞人亦不能喻在南丹男

   女皆蓄发挽髻负戴以额不与他𩔖通婚姻在忻城俗贫而陋在宜山县男薙发留辫女未嫁

   者披发已嫁者挽髻在天河有八千一百馀户居西乡者出入佩环刀持镖枪性顽难化近颇畏法

   在河池思恩俗与猺同在东兰有獞女能作花巾以白布画花卉人物于上织成极工巧

   江西南一带甚多有飞头凿齿鼻饮白衫花面赤禈之属言语与汉迥别性鄙吝善耕作尤好种棉

   无年甲姓名一村中推有事力者曰郎火馀但称火岁首以土杯十二贮水随辰位布列郎火祷焉

   经夕集众往观若寅有水而卯涸则知正月雨二月旱自以不差𤝕狫即獠人服色尚青男

   衣短狭老者衣细褐女则短袂长裙宜山天河皆有之在那地土州衣服同汉民耕田而食

   征调则为狼兵明沈希仪用以破贼南丹忻城皆有土狼详见桂林府宜山思恩亦有之𤝎

   即水苗猺之别种南丹及荔波境上有之男女皆挽髻向前项饰银圈性㓙暴睚眦之仇必报有事

   不讼在宜山县龙门与𤝎獞杂居在南丹种甚多服饰略同獞性特愚为獞欺胁

   先自广东阳山县而来语言百世不变性好种畬居无定所土瘠即去每岁孟春男女上山斫柴作

   歌为乐宜山永定永顺多有之

 大清一 统志

   思恩府在广西 省治西 南一 千 一 百五 十 里东 西 距九百九 十五里 南北 距 三 百七 十 里东 至 柳

     州 府来 宾县 界二 百八十 五 里西至 云 南 广南 府土 富州 界七 百十 里南至 南 宁府宣 化 县 界一 百

     三十 里北 至 庆远 府永 定土 司 界二 百四 十 里 东南至 宣化 县 界二 百四 十里 西 南至 太平 府 龙 英

     土 州 界六 百二 十 五 里东北 至 庆远 府宜山 县 界三 百 六十 里西 北 至 庆远府 东 兰州 界二百 四 十

     五里本 府 境东 西距二 百一 十 里 南北 距 三十 五里东至 上 林县 界九十 里西 至 下 旺土 司 界一 百

     二 十 里南 至武 缘县 界十 里 北 至 兴隆土 司 界二十 五 里东 南至 宣化 县界 一 百 里 西南至 南 宁府

     归德土 州 界四 十 里东北 至 白 山土 司界六 十 里西北至 定 罗土 司 界五十 里 自 府治 至 京 师 八

     千六百十里

  ︹分野︺天文轸翼分野鹑尾之次

 ︹建置沿革︺禹贡荆州南裔周百越地汉为郁林郡广

  郁领方等县地按府境在郁江之北南界南宁太平俱为郁林故地明统志作文址

  郡地晋宋以后为晋兴郡地唐置羁縻思恩州隶

  邕州都督府宋亦曰思恩州属邕州右江道见宋史地

  理志寰宇记九域志同而明统志作属迁隆镇元属田州路明初属田州

  府永乐三年直隶广西布政使司正统五年升为

  思恩府寻改为军民府宏治末改设流官

 本朝因之属广西省领州一县三土州一土县一土

  州判一土司九

  武缘县在府南七十里东西距二百七十七里南北距一百三十八里东至上林县界八十

    五里西至南宁府归徳土州界一百九十二里南至南宁府宣化县界六十里北至兴隆土司界七

    十八里东南至宣化 县界五十里西南至南宁府隆安县界一百二十 里东北至上林县界一百八

    十里西北至定罗土司界 八十里汉郁林郡领方县地隋析领方置属郁林 郡寻省入岭山唐武德

    五年复置属邕州宋因之元属南宁路明万历七年改属忍恩府 本朝因之宾州在府东一

    百五十里东西距一百五十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东至浔州府贵县界一百二十里西至上林县

    界三十 里南至南宁府宣化县界九十 里北至𨗇江县界 三十里东南至宣化县界一百 里西南至

    武缘县界四十 里东北至 浔州府武宣县界八十里西北至迁江 县界四十 里汉置领方县属郁林

    郡为都尉治后汉因之三国呉改曰 临浦县晋初复故宋齐因之梁兼置领方郡隋平 陈郡废县仍

    属郁林郡唐初属南方州贞观五年始于县置宾州天宝𥘉曰安城郡至徳二载改领方郡乾元初

    复曰宾州属岭南道五代属南汉宋开宝五年州废以县属邕州六年复置曰宾州安城郡属广南

   西路元曰宾州路至元十六年置下路总管府属广西道后降为州明初以州治领方县省入属柳

   州府 本朝雍正三年升为直隶州领迁江上林来宾武宣四县十二年改属思恩府迁江

   县在府东少北二百八十里东西距六十五里南北距二百十五里东至柳州府来宾县界五里

   西至上林县界六十 里南至宾州界六十里北至柳州府马平县界一 百五十五里东南至浔州府

   贵县界六十里西南至上林县界五十五里东北至来宾县界四十里西北至庆远府忻城土县界

   九十五里汉领方 县地唐置羁縻思刚州属邕州都督府宋天禧四 年改置迁江县属宾州元明因

   之 本朝初属柳州府雍正三年分属宾州十二年改属思恩府上林县在府东一百八

   十里东西距一百八十 里南北距二百五十里东至宾州界六十里西至 古零土司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宾州界八十里北至庆远府忻城土县界一百七十里东南至宾州界七十里西南至武缘县

   界九十里东北至迁江县界九十里西 北至古零土司界六十里汉领方县地唐武徳四 年析置上

   林县又于县置南方州贞观八年改曰澄州天宝初改贺水郡乾元初复曰澄州属岭南道宋开宝

   五年州废县属邕州端拱三 年改属宾州元明因之 本朝初属柳州府雍正 三年分属宾州十二

   年改属思恩府田州土州在府西四百五十里东西距四百里南北距三百五十里东至

   下旺土司界一百六十里西至云南广南府土富州界二百四十里南至镇安府向武土州界一百

   六十里北至庆远府东兰州界一百九十里东南至上林土县界一百四十里西南至镇安府奉议

   州界九 里东北至兴隆土司界二百二十里西北至泗城 府界一百十里汉郁林郡地唐开元中始

   置田州治都救县天宝初曰横山 郡乾元初复曰田州属岭南道邕管贞元二十一 年废后复置为

   羁縻州宋亦曰田州属邕州右江道元升为田州路明洪武初曰田州府嘉靖七年降府为州复添

   设田宁府治焉八年府废复为田州属广西布政使司 本朝康熙三年改属思恩府乾隆九年

   置阳万土州判上林土县在府西南二百七十里东西距三十里南北距三十里东至下

    旺土司界十里西至镇安府向武土州界二十里南至南宁府果化土州界二十里北至土田州界

    十里东南至白山土司界十五里西南至太平府佶伦土州界三十里东北至土田州界十里西北

    至向武土州界三十里宋置属横山寨元属田州路明嘉靖初改属思恩府 本朝因之白山

    土司在府北八十里东西距一百九十里南北距五十五里东至下旺土司界十里西至南宁

    府果化土州界一百八十里南至武缘县界四十里北至兴隆土司界十五里东南至武缘县界四

    十里西南至南宁府归徳土司界一百八十里东北至安定土司界四十里西北至上林土县界一

    百八十里古百越蛮地唐宋以后为思恩州地 明嘉靖七年分置白山土司属思恩府 本朝因 之

    兴隆土司在府北七十里东西距二百五十里南北距一百六十里东至白山土司界三

    十里西至庆远府东兰州界二百二十里南至武缘县界八十里北至安定土司界八十里东南至

    白山土司界三十里西南至那马土司界三十 里东北至安定土司界三十五里西北至土田州 界

   二百四十里唐宋后为思恩州地明嘉靖七年分置兴隆土司属思恩府 本朝因之定罗

   土司在府西一百四十里东西距四十里南北距三十五里东至白山土司界十里西至武缘

   县界三十里南至武缘县界十五里北至旧城土司界二十里东南五武缘县界三十里西南至武

   缘县界三十里东北至那马土司界四十里西北至旧城土司界三十里唐宋后为田州地明嘉靖

   七年分置定罗土司属思恩府 本朝因之旧城土司在府西北一百五十里东西距

   七十里南北距六十里东至兴隆土司界五十里西至都阳土司界二十里南至那马土司界四十

   里北至庆远府东兰州界二十里东南至定罗土司界二十五里西南至下旺土司界三十五里东

   北至兴隆土司界六十里西北至都阳土司界五十里唐思恩州治宋元因之明正统七年徙废嘉

   靖七年分置旧城土司属思恩府 本朝因之下旺土司在府西二百十里东西距五十

   五里南北距三十三里东至旧城土司界十五里西至土田州界四十里南至上林土县界三里北

   至旧城土司界三十里东南至白山土司界三十里西南至土田州界三十里东北至旧城土司界

   三十里西北至土田州界十五里唐宋后为田州地明嘉靖七年分置下旺土司属思恩府 本朝

   那马土司在府西北九十五里东西距五十里南北距六十里东至兴隆土司界三

   十五里西至白山土司界十五里南至武缘县界四十里北至旧城土司界二十里东南至武縁县

   界五十里西南至武缘县界三十五里东北至兴隆土司界三十五里西北至定罗土司界三十五

   里唐宋后为思恩州地明嘉靖七年置那马土司属思恩府 本朝因之都阳土司

   在府西北二百八十里东西距一百十五里南北距四十七里东至旧城土司界二百里西至土田

   州界三百里南至南宁府归徳土州界十里北至兴隆土司界二百里东南至兴隆旧城二土司界

   二百三十里西南至旧城土司界二十里东北至土田州界四百里西北至庆远府东兰州界五百

   里唐宋后为田州地明嘉靖七年置都阳土司属思恩府 本朝因之古零土司

   东北八十里东西距一 百八十四里南北距四十四里东至上林县界四 里西至武缘县界一百八

   十里南至上林县界四里北至白山土司界四十里东南至上林县界八十里西南至上林县界二

   十五里东北至上林县界一百里西北至白山下旺二土司界二十里唐宋后为思恩州地明嘉靖

   七年分置古零土 司属思恩府 本朝因 之安 定土司在府东北一百六十五里东西

   距二百三十里南北距一百十里东至庆远府忻城土县界一百八十里西至土田州界五十里南

   至兴隆土司界三十里北至庆远府永定土司界八十里东南至古零土司界一百五十里西南至

   土田州界六十里东北至庆远府宜山县界二百里西北至都阳土司界一百里唐宋后为思恩州

   地明嘉靖七年分置安定土司属思恩府 本朝因之

  ︹形势︺居西粤之极西边徼之末东络柳桂西跨滇黔

   南接邕州北达庆远𬓛牂牁而带红水幅𢄙数千

  里

 ︹风俗︺猺獞杂处不事诗书自明始建学粗知礼义

  土俗重财轻杀出入以刀自卫居民力田不

  事商贾男裹青帻女戴竹笠婚娶不避同姓市𢋨

  多妇女贸易疾病惟事巫觋

 ︹城池︺思恩府城周一里有奇门三雨河汇于南门北倚山麓旧治在砦城山明正统十年

  迁乔利嘉靖六年迁今所甃砖万历十九年修今闭西门城属九土司承修武缘县城

  周三里有奇门四池广一丈明洪武二十四年建 本朝康熙三年乾隆三十一年重修

  州城周二里有奇门四南倚江为濠明初因宋址重建迁江县城周三里有奇门

  三东北临江西南开濠阔三丈明初建 本朝康熙中修乾隆九年重修上林县城

   里有奇门二明成化中改建 本朝康熙二十一年百色城周三里有奇门三在田州

   西一百里 本朝雍正八年乾隆八年建月城周一里有奇三十年建䕶城三各周六丈

   林土县城周一里有奇门二 本顺治十八年建有濠旧城土司以山为城

   东西径二里南北径一里凡四山口皆有石墙明永乐间筑仍开四门有濠堑下旺土司

   城周三百步门三明正统间筑那马土司城周一百四十步门二明正统间筑

   都阳土司城土墙周一百二十步无濠堑明末毁

  ︹学校︺思恩府学在府治东明万历六年建 本朝康熙十一年雍正元年乾隆六十年

   修入学额数二十名武缘县学在县城南门外明洪武二年建 本朝康熙三十九年

   正元年重修入学额数二十名旧额十五名乾隆三十年増五名宾州学在州治东 本

   康熙四年重建雍正元年乾隆三十六年重修入学额数工十名迁江县学在县治西

     本朝 顺 治九 年建 雍 正八年修 入 学额 数八 名 上      林县学在 县治 北本 朝康 熙四

    十三 年重 建 雍正 元 年修入 学额 数 二十 名宾     阳书院在 宾州 城内本 朝干 隆四 十

    一年化成书院 在田 州  本朝干 隆 二十 年即州署东 义 学改建  按 旧志 载阳明

    书 院 在 府治 西修文 书 院在 武 缘 县敷 文 书 院在 宾州今 并 废谨 附 记

  ︹户口︺原 额人 丁一 万四千 五 百八 十 六 今滋生 男 妇大 小共 四十 九万六 千 九百 二 十 八名口 计 八

    万四 千 四百四十 一 户

  ︹田赋︺田 地八 千八 百九十 二顷 五 十二 亩七 分有奇额 徴地 丁正 杂银四 万二 千 十三 两六 钱九釐

    遇闰加 征银 一 千二 百一 两三 钱三 分 五厘米三 万八 千 二百 七十 八石 二斗 六 勺

  ︹山 川︺大名山 在 府东三 十 里一名 大鸣山与 上 林武缘 二县接 界 高数百 丈延袤三 百 里上

    有风 穴高 秀为府境 诸山 之最 玉   印山 在府东 四十 里 平 地突起石峰森 列其 上 方 平如印

   鹰山在府西北七十五里临江屹立又西有仙迹山上有池安山在府北十里为

   府治后屏林木深邃土人因讹为暗山仙女山在府北四十里旧府城中前有大潭水光

   三台山在府北四十二里崇武山在府北五十里高峻为一方巨镇

   凤山在武缘县东十里平地突起两峰轩耸秀丽如双凤之腾霄故名思邻山

   缘县东十五里明统志昔乡人何邻者有道术年百馀岁不知所适人思之因名武台山

   在武缘县东二十里形如半月县境诸山此最秀伊岭山在武缘县南三十里上有望仙

   岩极深邃暗山在武缘县南三十里两山相夹林木深阻相传侬智高尝结垒于此帽山

   在武缘县西南十五里山形圆耸都结山在武缘县西南六十里嶙峋高峻相近又有房

   剑脊山在武缘县西北六十里状如剑脊中有隘路往来通行又峥山在县西北七十

   里上有泉甚清洌南山在武缘县西北一百二十里三潮水出此黄道山在武缘县

   北二十里有岩铜泉山在宾州东十七里石壁山在宾州东三十里其并峙者曰

   白羊山旁有廖平岩四围坚密如城郭清胜奇绝双山在宾州东三十里以两山相对而名

   镇龙山在宾州东南八十里与浔州府贵县接界亘百馀里马碑山在宾州南二十

   里上有遗迹又南五里为杨山下有川入临浦江领方山在宾州南三十五里古郡县皆

   以此南山在宾州南四十里连峰耸翠为州前案武渌山在宾州南六十里

   仙影山在宾州西南二十里相传有二仙女游此因留影岩石间宋陶弼有诗古漏

   山在宾州西南三十里有泉如滴漏四时不竭宋咸平中州守王举凿崖烧石开辟关路以通行

   旅往来称便登台山在宾州西南八十里极其危耸接南宁永贵武缘上林诸山迤逦二

   百馀里又名天柱山马鞍山在宾州西二十里又金鸡山亦在州西二十里罗凤山

   在宾州北十五里蜿蜒横亘为州后屏挂榜山在迁江县东半里隔江延亘十里为邑屏

   障又莱山在县东五里宝积山在迁江县东南二里叠石崔嵬不通道路山巅稍平可居

   亦曰堡积山鹧鸪山在迁江县东南隔清水江十里岩谷险峻亦名白鹤山下有白龙洞

   纱帽山在迁江县东南隔清水江八十里以形似名有岩可容百人岩中有水不竭

   髻山在迁江县南十里两峰并峙相近曰佛顶山岜梧山在迁江县西南五十里

   印山在迁江县西隔红水江二里中有八仙洞山半有遇仙岩岩内产鸳鸯石亦曰鸳鸯窝

   烟合山在迁江县西三里层峦叠嶂岩壑深嶎云常聚其上古党山在迁江县西十

   瓦山在迁江县西三十里有岩上层玲珑光彻可容数百人下层平坦可居牛畜

   山在迁江县西四十里武节水出此泊舰山在迁江县西北五里下有岩容数百人有

   石笋甚奇舟行经此多驻观故名永昌山在迁江县北七里又有甲山在县东北十五里

   马陂山在上林县东四里北江经其下名马陂江又双山在县东二十五里磨山在县东四

   罗密山在上林县东五十里岩洞幽胜相近又有狮子山对峙者曰螺山皆平地突起

   旁有狮螺江云陵山在上林县东南十五里最高秀罗艾山在上林县东南十八

   里明统志昔有罗艾隐居于此石蓬山在上林县东南三十里平地突起中有岩洞容数百

   人下有小江穿石缝中水清碧多鱼鸡笼山在上林县东南三十里中有洞宏阔可容百人

   又金鸡山在县东南六十里镆鎁山在上林县南三十二里方舆胜览昔有人得古剑于

   此因古渌山在上林县西南三十五里下有古渌水又高眼山在县西南四十里其山

   最高林木深郁罗钩山在上林县西六里山势盘曲如钩大明山在上林县西四

   十馀里与思恩府武缘县接界蜿蜒叠翠中有五峰直插霄汉上有潭深不可测时吐异光远烛数

   里因名南江出此都茗山在上林县西北六十里其山产茶又谓之茶山北江出此

   岚山在上林县北五里八峰分矗若扶猺霄汉之上一名八角山石光山在上林县

   北十里山石洁白日照有光岜野山在土田州东三十里巩山在土田州东一百二

   十里两峰对峙若门土人呼门为巩横山在土田州东南十里山𫝑蜿蜒横列唐郡名横山因

   曼洞山在土田州西南二百二十里接镇安富州界峰峦层峙溪壑连络怕武

   山在土田州西十里雪瓶山在土田州西北八十里接泗城府界其形若瓶岜马

   山在土田州西北一百八十里接东兰州界八面山在土田州北十五里树木周围

   山在土田州北明统志在上隆州南那造山在上林土县南山𫝑峻削人迹罕至

   架山在白山土司南乔利旧治东南十馀里起伏三峰形如笔架独秀山在白山土

   司南乔利旧治东十五里平地突起其形如笏亦名印笏山九儿山在白山土司西南二

   百里丹良旧治西山峰有九远望如婴儿隐立挂榜山在兴隆上司东南二十里平远苍翠

   状如悬挂旗山在兴隆土司西南八里高峰突起溪流环绕鸡笼山在兴隆土司西

   南八十里形极方广七首山在兴隆七司西六十里山有七峰形如人立感土山

   在定罗土司东二十里秀丽清幽中有岩穴三架山在定罗土司南二十里与武缘县接

   界三峰尖耸形如笔架独凤山在定罗土司北三十里形如独凤峰峦稍平将军

   山在定罗土司东北二十里与那马土司交界峰高出怪石巉岩驮感山在旧城土司西

   南三里磊石巉岩下有涌泉八峰山在旧城土司北一名元武山八峰高耸四面略有畬

   田上有泉味极甘又有岜砦岩清幽可爱崠嵝山在旧城土司东北三里层峰磊石下有石

   池水涌不竭垒石山在下旺土司东一里山峰秀耸石壁巉岩蓬山在下旺土司南

   与司城相连峰峦尖耸为司治后屏波岌山在下旺土司西四里乱石巉岩有泉涌出每日

   三潮三汐鬼在下旺土司北六里深林岑郁其下有泉苏㙔山在那马土司西南二

   岜旦山在那马土司西北十里峭壁插天中有石洞幽绝峨山在那马土司西

   北十五里强山一名顺山在都阳土司南一百二十里峰峦高耸下有石岩岜皂山

   在都阳土司北三里为司治后屏峒层山在都阳土司北十五里山𫝑高大峰峦重叠下

   有岩旦山在都阳土司东北十五里其下有洞虚敞清幽怪石林立状𩔖人物虎头

   山在古零土司南三里一峰高耸俨若虎形纱帽山在古零土司北三里独立无附𫝑干

   云霄后高前低以形似名龙角双峰山在古零土司东北二里两山并峙尖峰突兀以

   形似砦油山在安定土司西北二十五里山势崔巍四面峭壁屹立旁有石磴嵚崎可

   梯而上其巅有署宇台榭相传为昔蛮王屯驻之所紫金岭在武缘县南二十里又南五里

   有天井岭顶有泉故名高峰岭在武缘县南五十里岭南为宣化县界通南宁要道山峰

   险峻路迳崎岖青岭在宾州东南五里圆珠岭在宾州南门外大江环流如珠圆抱

   铜鼓岭在宾州南三里人行岭上逄缝有声又南三十里为窑岭争光岭在上林县

   东七里俗称岭夜有光与大山相映故名一名章光岭南北两江合流其下雷矮岭

   林县西南三十里与向武州接界山峦高耸东西穿径皆黄茅青草行人无所憩息东岭

   山土司东十五里黄幡岭在兴隆土司东南三十里岭势峻绝一望黄色如树帜然

   标岭在那马土司南四十里接武缘县界𫝑极高峻秾企岭在那马土司西十五里

   砦崇岭在那马土司北二十里岭𫝑嵯峨为司后屏靖远峰在府东北四十里明

   宏治中官军讨岑浚登峰顶以望贼氛事平因名曰靖远狮子岩在府南十里接武缘县界

   山势蹲踞俨如狮子峰峦耸秀东西南三面悬崖绝壁中有岩洞玲珑深邃白云岩

   东北五十里林壑甚胜有泉自岩出流成溪涧韦公岩在武缘县东北一百里又狮子岩在

   县北四十里甘村岩在宾州西南二十里中极幽深下有潭又白村岩在州西二十里相

   近有葛仙岩黒洞岩在迁江县西南四十里岩不甚高有路可通往来岩口有石壁障之

   颇幽暗然炬而入内复光明旁多竹树中有池三道产金鱼暖岩在土田州北明统志在思

   城土州南十五里其岩深邃可蔽风雨七星坡在武缘县西三十里仙女洞

   缘县西南三十里石岩深广三面皆石壁亦名朝天岩智诚洞在上林县东二十里矗立

   千仞明统志唐韦厥隐居处白云洞在上林县北二十里常有白云覆其上罗洪

   洞在上林县东北五十里明统志宋韦旼隐此石洞在土田州北明统志在上隆州治东

   一名隐仙洞𢑱江峒在安定土司东一百五十里峒势条直如巷中㵼小水前横大江

   大察峒在安定土司北五十里猺蛮穴聚其中最为险扼府江在府南其源有二一

   曰东溪在府东北一里源出三台山一曰西溪在府西北二里源出笔架山夹城而南至府南合流

   又南入武缘县界与西江合驮𫎇江源出那马土司界标岭东北流经鹰山下至府北

   四十里一曰清水江又东北入红水江南流江在武縁县东南二里源出上林县大明山

   西南流至县西南合西江又南至宣化县界入大江明统志灵犀水在郁江上流即此那楞

   江在武缘县南源出葛墟隘北流经紫金岭右与紫金江合又北流至县西南十里入南流江

   西江在武缘县西门外源出上林县大明山一曰剑江西南流至县北四十里与府江合又南

   合南流江中有石鼓相传击之则致风雨李依江在宾州东三十里源出琅邪乡北流入思

   览江又龙巽江在州东六十里源出贵县界龙潭鹰埠江在州东四十里源出鹰砦泉武陵江在州

   东南三十里源出武渌山皆流合思览江又宝水在州南三十里源出州南上清里北流经州东入

   思览临浦江在宾州西二十里源出宣化县界北流入思览江又丁桥江在州西二十

   五里古溤水源出古漏山皆流合临浦江思览江在宾州东北即古宾水也九域志宾州有

   宾水旧志源出浔州府贵县西北流近邹墟下流合清水江水涨可通小舟北三江

   江县东北五十里有二源合流东南下居人多引以灌田入红水江南江在上林县南四里源

   出大明山东至章光岭与北江合流旧志有澄江在县南二里源出大明山唐澄州以此名又龙母

   江一名龙马江在县南三里源出高眼山化龙江在县南八里源出淡竹山一名淡竹水一名单竹

   江周利江在县南十五里源出县西南界与化龙江合俱入马陂江皆所谓南江也又樊庙江在县

   南十五里源出古渌山亦流合南江右江自泗城府西林县流入土田州南又东南经上林土

   县东北又东南入南宁府果化土州界寰宇记右水源出土田州西北流入郁江明统志源出云南

   土富州历上林洞经土田州流入南宁府界通志自土富州流入至剥色埠与西林县水合绕州前

   东南流八十里至上林县境可通舟楫红水江自庆远府东兰州流入经旧城兴隆安定

   诸土司入庆远府忻城土县界又经迁江县北入来宾县界一名呜坭江其下流又名都泥江在止

   戈废县北一百九十里去严州一里旧志水自东兰州界东南流入兴隆土司界经上段九成头南

   又经旧城土司东北又东流经兴隆土司治北入安定土司南又东入忻城土县界至迁江县东北

   隅与清水江合流其分界处谓之北府渊夏秋水红黄而难饮春冬水清浅而难行中有险滩十五

   处皆极高险大小舟无敢进者名曰消魂滩姑娘江在白山土司东十里源出东岭北流

   入红水江清水江一名北江源出古零土司界东流入上林县至章光岭与南江合经县北

   又东入迁江县界为清水江经县南折北流至县东北入红水江旧志有里仁江在上林县北十里

   周江在县北二十里源俱出茶山并流数里而合又黄龙江源出罗钩山亦经县北流合马又东迳

   马陂山阴为马陂江皆所谓北江也迁江县界有鱼梁滩最险仅容小舟可达上林界邹墟埠𢑴

   江在安定土司东一百五十里源出东兰州界东南流入红水江三潮水在武缘县西一

   百三十里源出南山其水一日潮汐者三布排水在武缘县东北十五里源出黄道山南流

   出东门桥合南流江武节水在迁江县西南八里源出朝山东流入红水江寰宇记上林县

   界有武济水即此贺水在迁江县西南四十里源出岜梧山其北有武绳水源出黒洞岩一

   名龙降江合流东入清水江大罗溪水在上林土县南二十五里即向武州枯溶江下

   流入右江大含溪水在上林土县北即向武泓渰江下流入右江七首水

   隆土司西南源出七首山北流入红水江鸡笼水在兴隆土以西源出鸡笼山东北流经旧

   司治东北入红水江又清水江在司东北二十里源出安定土司界亦流入红水江驮感水

   在旧城土司西南源出驮感山石穴南流出都阳土司入归徳土州界崠嵝水在旧城土

   司北源出崠嵝山石池西南流绕城西至驮感山穴不知所之相传濳通驮感水嚣

   在下旺土司东南源出山中北流合波岌水又陇穰水在司北五里源出鬼山东流合波岌水

   岌水在下旺土司西南四里源出波岌山环绕司治东北流入旧城土司苏㙔水

   马土司南源出苏㙔山从坑堑涌出东流合峨山水又东经司城南又东北入兴隆土司界入红水

   峨山水在那马土司西源出峨山石穴南流入苏㙔水秾企水在那马土司西

   北源出秾企岭由石穴涌出东北流入旧城土司石穴司北田畦多赖灌溉唏岜水

   阳土司西南一百二十里源出平地有穴阔数丈初观澄清可鉴移时混浊色赤如血久之复成米

   色每日色凡三变流不数武汇入咘敬潭其阔过于咘岜水其深莫测水从潭底涌出流经顺山东

   入武缘县界河侧田畴皆赖灌溉司前水在古零土司东源出上林县山中迂绕司左由

   纱帽山后达下远潭入刁律隘山根莫测所之溪涧水盈尺亢旱则涸土民常于司内掘地取水饮

   韦大村水在安定土司北五十里山隙下清泉涌出分为二派一西经大察峒口迂

   回岭溪自山缝泻出南至刁河隘西入地濳入于江一东南流经地六村东又南入小岭达红水江

   万洞溪明统志在土田州西二十里其水深阔居民常渔于此桥榜溪在定罗土

   司东自武缘县流入北合架溪产溪在定罗土司西源自旧城土司流入经铁锁桥折而北合

   架溪在定罗土司北二十里自旧城土司流入折而东北经那马土司界入红水江

   镜湖方舆胜览在宾州南三十五里阔五顷又有明镜湖在上林县西南一里罗坡潭

   在武缘县东四十里其深不测相传中有龙窟西合南流江马潭方舆胜览在宾州东七里

   通志马潭塘在州东二十里旱祷于此下远潭在古零土司治后阔数丈其水澄碧

   珠池在府南二里布雍泉在武缘县南菖溪北又应众泉在县西陆楚桥西

   鹤泉在宾州南三十里源出南山东通鹰砦泉合李依江潮泉在迁江县西八十里泉水

   涌出一日三潮流至罗月镇入红水江那霸泉在土田州西五十里四时不竭咘兰

   泉在土田州北上隆故州东二里源出州东北十三里四围山南入右江黄牛滩

   江县东七里红水江中有石突出形如黄牛水𫝑汹激舟触辄壊其尾曰铜鼓滩尤险白瀑

   滩在迁江县东北八里有水入红水江江口瀑高丈许水𫝑下奔形如瀑布涌泉井

   北旧城东北三里其水一日三涌潭布井在武缘县南四时不涸灌田数顷

 ︹古迹︺思恩故城在府西北一百五十里唐书地理志羁縻思恩州隶邕州都督府寰宇记

  景龙二年属邕州管县四在州西陆路四百九十里府志思恩旧州城即今旧城土司也明洪武

  初土酋岑永昌归附授知州世袭正统五年从安远侯柳溥议升为府寻改为军民府七年岑瑛以

  府治遐逖迁于乔利在今府北四十里白山土司界宏治末岑浚寇乱改设流官正徳中土酋王受

  与田州土目卢苏合谋煽乱嘉靖六年督臣王守仁抚平之七年移府治于武缘县止戈里之荒田

  驿即今府治于故城置旧城土司以黄集读为巡检世袭琅邪故城今宾州治元和志宾

  州琅邪县西北至州二十五里武德四年析领方县置属南方州贞观五年割属宾州寰宇记宋开

  宝六年省入宾州废县在州东二十里舆地纪胜开宝六年移州及领方县皆治于旧城北二十里

  废琅邪县即令治领方故城在宾州西汉置唐于县置宾州宋移州及领方县皆治于

  琅邪县而故县遂废安城故城在宾州东元和郡县志宾州保城县西至州五十里梁置

   安城郡隋改为县属郁林郡贞观中割入宾州至徳中改名保城旧志宋开宝六年废入领方今安

   迁江故城在今迁江县北九域志县在宾州东北八十五里通志旧城在今城北岸

   嘉定三年建明洪武二十三年迁于南岸即今城田州故城在今土田州东南唐书地

   理志田州开元中开蛮洞置寰宇记在邕州西北水路五百五十里先属桂州景云元年割入邕州

   属右江道土夷考明洪武元年土官岑伯颜归附世袭知府嘉靖五年姚镆讨平岑猛之乱改置流

   官七年王守仁以州境九目之乱请仍置岑氏治田州降府为州分设土巡司以杀其𫝑𣸸设田宁

   府统以流官俾总其权明年林富奏罢府治惟分置十八土巡司 本朝顺治初岑汉贵归诚仍于

   旧职通志故州治在州东南三十里今名上下田州甲有旧州墟又有武龙甲在州西一百八十里

   即故武龙县也上林故城在今上林土县东土夷考宋皇祐间置属横山寨明洪武二年

   土官黄嵩内附授世袭知县 本朝顺治初黄国安归诚仍予旧职通志旧有土城在今县东十里

   余甲对岸明末废 本朝顺治十八年迁于那料村即今治乔利故城在今白山土司

   西南三卜里四围皆山明正统七年岑瑛迁思恩府治于此成化初筑城嘉靖七年王守仁平思恩

   田州又移府治于荒田驿分府境置九土司以此为白山司常叙列九司之首俗曰头司以王受为

   巡检世袭明末移治陇兔村在今司西五十七里 本朝顺治初仍予世职康熙十三年又移治博

   结村即今司治废澄州今上林县治元和志澄州汉郁林郡之领方县也武徳四年置南方

   贞观八年改为澄州州南至宾州八十八里又上林县武徳四年分置于上林洞口因以为名文

   献通考开宝二年废澄州以止戈无虞贺水三县并入上林婪凤废州在土田州东宋

   史地理志邕州婪凤州属右江道州志元废明置巡司今为婪凤塘在州东九十里上隆废

   州在土田州北明统志宋置元属田州路明𥘉因之土夷考洪武初以上林知县岑永通管州事

   成化三年移治浔州界武靖州而故州遂废府志故州在州北八十里恩城废州

   田州北二百五十里唐置土夷考明初岑氏世袭知州宏治中岑钦与田氏相攻官军讨之钦服罪

   既而思恩岑浚作乱钦孙桂佩党于浚官兵讨浚并诛桂佩州由此遂废凤化废县

   境明正德七年增置属思恩府无城郭𪠘宇县令借居民村迁徙无常嘉靖七年王守仁奏请割宾

   州上林县无虞乡三里地属之移治三里在府东北一百五十馀里并割上林县亦属思恩为辅明

   年林富议以三里地迁置南丹卫遂并凤化县裁之上林亦还旧属乐昌废县在武缘县

   南晋大与初置晋兴县属晋兴郡元和郡县志晋兴本汉领方县地晋于此置晋兴县隋开皇十四

   年省武德五年复置南至邕州一百里寰宇记宋开宝五年改为乐昌县在邕州东北六十里九域

   景祐三年并入武缘通志故县在今县南三十里今为乐昌乡思千废县在宾州西

   南唐武德四 年置属南方州贞观十二 年省人领方无 虞废县在上林县东元和郡县志

   澄州无虞县西南至州三十六里武徳四年析领方县置旧志宋开宝五年肖入上林今有无虞乡

   止戈废县在上林县西元和志澄州止戈县东至州八十里武徳四年析领方县置宋史

   地理志开宝五年废止戈入上林贺水废县在上林县东北元和郡县志澄州贺水县

   西南至州一百六十里武徳四年析柳州马平县置唐书地理志澄州贺水本隶柳州武徳八年

   属宋史地理志开宝五年废贺水入上林来安故路在土田州西元史地理志右江来安

   路军民总管府土夷考宋皇祐间岑翔以平侬智高功驻守来安路自是世为土官明洪武初岑伯

   颜以田州来安二路来降升为府七年来安酋岑即广叛命讨平之寻以来安省入田州兴隆

   故司在今兴隆土司西五里明嘉靖七年置于乔利以韦贵为巡检世袭明末移治剥何村西

   去旧司五里 本朝顺治十七年仍予世职定罗故司在今定罗土司治东宋为田州

   武禺里明嘉靖七年徐吾随王守仁征剿有功授土巡检世袭治木头城南明末移治旧司西侧

   本朝仍予世职下旺故司在今下旺土司东北宋为下旺原明嘉靖七年韦良保随征王

   受有功授土巡检世袭 本朝顺治五年仍子世职迁治那海堡石城东北去旧治二百里

   定故司在今安定土司东南地名旧州明嘉靖七年潘良随征岑猛有功授土巡检世袭明

   末移治地六村本朝仍予世职 周 鹿城今那马土司治旧有石城相传明正统间土官

   岑瑛尝围猎守鹿于此因名守鹿城后讹为周鹿嘉靖七年于此置那马土司以黄理为巡检世

   袭 本朝因之罗坡石城在武缘县东四十里罗坡潭侧又东二十里有镆鎁金城皆明

   正统中土官岑瑛所筑岑瑛城在定罗土司东二十里明正统问土官岑瑛垒石所筑

   都阳十八砦今都阳土司治明宏治中土 酋岑浚作乱甃都阳司砦石城十八 所嘉靖

   七年置都阳土司于岜皂村以黄留为巡检世袭司境所辖有上下二段近治曰上段孤立一掌之

   地所领下段皆迢逓在司西南百数十里之外逾越邻境而遥辖之 本朝仍予世职古零

   堡在古零土司治东一里下劳山下明嘉靖七年以覃益随征有功移置今司授土巡检世袭

  本朝仍予世职迁江屯田所旧在迁江县治东明洪武二十五年建隶都司嘉靖七年

  迁置所于县东南境接浔州府界今废买马市绍兴三年置买马市于横山寨或曰即

  今田州东平马塘之地翠中楼在宾州城北墉又有环山楼旧名凌霄又名观风

  蓉楼在宾州东城上留哩楼在故上隆州治东明洪武十七年知州岑永通建

  武堂在宾州城中宋陶弼有诗嘉乐亭在府城西二十里明正统十三年知府岑绍建

  为游观之所

 ︹关隘︺古漏关在宾州西南四十五里以古漏山名宋置镆鎁关在上林县南二十里

  镆鎁山上宋置匹夫关在安定土司东一百八十里红水江北峭壁万仞下临大江鸟道一

  线而渡极为险峻老村隘在土田州东一百二十里路通镇安府又狼村隘在州南三十

  里接奉议州那简隘在州西南二百四十里路通云南土富州万山隘在州西南二百八十里壬村

   隘在州北一百八十里接东兰州那林隘在州北二百里路通泗城府皆属险要设兵防守

   尧隘在土田州东明嘉靖初官兵讨岑猛猛以劲兵屯工尧隘新志巩山口在州东一百二十

   里为州险隘有兵防汛即此曼峒隘在土田州西南一百二十里明末置下远隘

   在白山土司北四十里接安定土司彝江猺界岜关隘在兴隆土司西八十里与田州接界

   猺陇隘在都阳土司东北十五里山势嵯峨茂林幽涧多藏奸宄清水隘在古零土

   司东南三十里路通上林土县罗降隘在古零土司南三十里接武缘县界有兵防守

   律隘在古零土司西北三十里两峰夹道斜径崎岖接下旺土司界彝江隘在安定土

   司东一百八十里江北彝江峒东两山夹水山左有径达庆远府界剑隘在安定土司东南三

   十里江北两山峙立成一夹道行人过比每为股栗刁房隘在安定土司北五十里接庆远

   府永顺司界叠嶂密林崎径邃壑旁即大察峒高井寨巡司在武缘县境原驻土上林

     本朝乾隆十九年移驻罗墟安城巡司在宾州东六十里即故安城县平阳巡

    司在迁江县东四十里 本朝乾隆八年置由阳朔县伏荔市移驻周安巡司

    林县北 一百七十里本旧周安 堡即明迁安八寨之一八 寨者思吉周安古卯古 蓬古钵都者罗墨

    剥丁后又 益龙哈布哈为十寨其地 东达柳州三都皂岭北 四诸峒西连东兰等州及 彝江诸峒南

    连思恩及 宾州上林 铜盘渌毛诸峒北连庆远忻城东欧八 仙诸峒周 环五百里猺獠占据明嘉靖

    初王守仁濳师破八 寨议移南丹卫于周安堡抚臣林富又议移于三 里皆不果万历七年督臣刘

    尧诲请分设三 镇以周安古 卯为一镇思吉古钵罗墨为一镇古 蓬都者剥丁 为一镇各置土巡司

    戍守以思恩府叅将辖之隶于宾州建叅将署于三里龙哈布哈各筑左右堡募兵置戍迁南丹卫

    八所与叅将同城而居自是八砦 帖服 本朝干隆四十六年置巡司由思吉镇移 驻旧志周安镇

    在县北八十 里思吉镇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古 蓬镇在县东北一百里思 陇巡司

   林县南境一百二十里 本朝干隆四十三年置由甘蔗园移驻百色巡司在土田州

   百色镇 本朝乾隆四年置属百色同知都棱镇在武缘县西水路一百里清水镇

   在迁江县东南六十里元置巡司又旧有罗目李广二镇巡司久裁罗白镇在迁江县西九

   域志迁江县有罗白一镇旧志县西有罗月镇即罗白之误也三畔镇在上林县西三十里

   元置巡司又旧有琴水桥巡司在县东北久裁岜马镇在土田州北岜马山下明嘉靖七年

   王守仁抚定田州土目卢苏等因分州地置十八巡司以卢苏为岜马甲司馀曰凌时曰大田子甲

   曰万冈甲曰阳院曰思郎曰累彩曰怕河曰武隆曰拱甲曰状甲曰婪凤曰下隆曰砦桑曰思㓜曰

   侯周曰县甲曰篆甲俱以土酋世袭今皆废三里营在上林县东北六十里谓巡业抚安

   古城等里也自砦猺占据改为陇哈布哈二寨明万历三年抚臣郭应聘改设思恩叅将驻守于此

   因筑三里城又筑龙哈布哈二堡八年督臣刘尧诲移宾州之南丹卫于三里与思恩叅将同城驻

   守 本朝改为三里营设守备防守旧分驻州同乾隆三年改设县丞博涩寨在武缘县

   东六十里明正统中置巡司后裁横山寨在武缘县南四十里明正统中置巡司后裁

   西舍寨在武缘县西北一百里元置巡司后裁何旺堡在府东四十里大名山下

   明万历七年知府侯国治平山贼置有土兵防守丹良堡在白山土司西南二百二十里

   相传宋皇祐中有王清者随平侬智高授丹良堡土舍明嘉靖中其裔孙王受以功授白山土司巡

   检仍以堡地属之司志司境分为二段附司治为下段领六城头丹良为上段领十城头在今司西

   南下旺司南境中隔兴隆那马定罗三司去今司治逺者至二百三四十里顺山堡

   阳土司南一百二十里明末因归徳隆安土猺为乱设堡以同知驻此今废梁村墟

   州东一百二十里与浔州府贵县接界旧置巡司后移于安城邹墟在上林县东北七十里与

   宾州及迁江县接界岜等墟在旧城土司东北五十里红水江南与兴隆土司接界

  色市在土田州西一百里右江所经有剥色渡水陆交㑹为滇黔来往之冲府属襟喉之地

 ︹津梁︺南关桥在府南 本朝康熙五年建○永济桥在府南明万历间建隆兴

  桥在府北四十里东门桥在武缘县东门外邓桥在武缘县西南十里平武

  桥在宾州东南五里太平桥在宾州南门外附近有迎春桥五星桥在迁江县

  东南十里龙降桥在迁江县西南二十里淡竹桥在上林县东八里相近有周利

  镇武桥在上林县北七十里广济桥在土田州东十里武阳桥

  田州北明统志在故上隆州北五十里乔利桥在白山土司西南三十里保合桥

  在兴隆土司南三十里乔阳桥在兴隆土司南三十里铁锁桥在定罗土司西

  古丽桥在下旺土司东门外周鹿桥在那马土司东南数步明正统间建阔五

  丈长四倍之为四境通衢那阳桥在都阳土司东南一百五十里盘诘渡在迁江县

  东门外清水河又都历渡在县西洪水河清水渡在安定土司西南四十里红水江渡处其

  水上下皆赤至此忽透出清流四时不混

 ︹堤堰︺梁鸦塘在宾州东四十里州境陂塘得名凡十馀处俱有灌溉之利

 ︹祠庙︺报功祠在宾州南二里祀宋狄青余靖孙沔崔清献庙在宾州学左祀宋崔

  梁太尉庙在宾州南门内祀宋梁仲保博带庙在宾州南二十里汉马援

  禆将戴仁南征时卒此故祀之韦侯庙在宾州西门外祀唐韦厥厥上林人诛蛮有功宋封

  侯岁时祀之黄旸庙在那马土司西北岜旦山祀明土司黄旸岑公庙在都阳土

  司治前祀明思恩土知府岑瑛

 ︹寺观︺寿安寺在宾州东宋建明初改名报恩胜业寺在上林县西南一里中祀唐韦

  

  ︹名宦︺︹宋︺𫎇延永长沙人五代末知宾州宋初以捍贼死节杨居政开宝中知宾州

   始创州治建城卫民王举咸平中知宾州开古漏关凿崖烧石旧时人迹不到至是可通车马

   崔与之广州人宁宗时擢发遣宾州军事郡政清简︹明︺蔡运南康人建文时知宾

   州有惠政永乐初以勤王论死吴孟球定安人成化中知宾州八寨蛮屡为寇乱孟球单𮪍

   入寨抚谕皆罗拜受约束后以忧去八寨峒夷及南丹宾州二卫所旗军相率乞留孝宗许之

   友玑乐清人正徳初田州土知府岑猛以罪废改置流官命友玑以右叅政知田州事至则开

   示顺逆待以至诚为设科条建学校平猺贼四境静谧会朝议复猛官召遝张凤宜春人正

   徳初以左叅政署思恩府事时兵变后土目纵横凤抚辑流亡修举废坠在任六年威惠翔洽

   祐广州人嘉靖时王守仁平田州寇命祐部分其众即请以副总兵镇之屡破剧贼桂鏊

   贵池人嘉靖间知思恩府有文武才王守仁奏迁府治于荒田驿经营开创半赖于鏊在任数载四

   境静侯国治南海人万历𥘉知思恩府先是学宫在郭外草创简陋每河涨诸生病涉

   国治为迁于府治东李应祥九谿卫人以武生从军积功至思恩叅将万历七年巡抚张任

   大征十寨应祥与有功即其地设三镇筑城列戍应祥方职营建会擢松潘副总兵当事者奏留之

   以新秩莅旧任时马平贼韦王明寇乱力战破之四境安辑朱国𣏌严州人崇祯末知思

   恩府值隆安县土贼马日仙挟妖术倡乱犯思恩国𣏌遣官兵一战擒之馀寇悉平

  ︹本朝︺刘日襄武昌人顺治初知宾州土寇反城陷不屈死事   闻赠广西叅议

   振徽福清人康熙三年知武缘县民多以劫掠为事告冤者月以百数振徽莅任数月亲擒渠

   魁十九人毙于杖下邑境以安武缘无斥卤人多淡食乃招商运盐于广东张绥远

   人 康熙中知思恩府有惠政郡治半属土 司广建义学由是猺俗渐知礼义

  ︹人物︺︹唐︺韦厥上林人武 徳间持节压服生蛮开拓化 外诏领澄州刺史︹ 宋︺梁仲保

   宾州人勇鸷出众以三班奉职充本州团练宝元中知州吴元球以仲保豫平安化蛮之劳亲增给

   奖之侬智高引众向宾仲保迎战势不敌死之韦旼上林人元祐间应举不第遂隐于罗洪洞

   据山林泉石之胜聚书楼中闭门诵读学问淹通︹明︺杨宗盛宾州人洪武中以举人读

   书成均学士宋讷试其文称善授编修岑映思恩人为本地土知州谋略过人正统中尝奉

   征调屡著功勲遂晋州为府秩加都指挥使宋迪宾州人性至孝亲有不悦肃衣冠待罪必

   俟释乃退天顺时举于乡授广南府通判尽心民事改补顺宁府判称廉吏李璧武缘人宏

   治中举于乡任兰溪教谕从章懋讲学搜辑三礼经传考订钟律及乡射冠婚仪节累官户部员外

   郎所著有名儒录明乐谱诸书黄旸那马土司目嘉靖三十五年以从征南赣功升都司佥书

   加同知俸致仕民被其泽立像祠之甘用世宾州人家贫力学事母孝嘉靖中举于乡知龙

   游县甚得民心以乞养归亲殁哀毁呕血卒𫎇询宾州人嘉靖举人任湖广承天府推官迁

  知归州申减茶税楚人思之立祠以祀宋琉宾州人嘉靖举人知铜梁县专尚德化释李芳

  等九人之冤酉阳永顺十四司构怨往招抚之众皆辑化迁儋州知州锄豪强寛徭役弭昌江水患

  复榕庄公田化生黎为编氏奏立顺𥠖附黎二图乡人安业卒于官后祀东坡祠潘仁晃

  武缘人任蕲州州判天启初以不立魏忠贤生祠忤上官去职子玉达以破土贼功授世袭副巡检

  苏良桢武缘人以明经任山东滨州州判迁卫经历后家居崇祯十七年群盗入城同弟良

  辅良臣率乡勇拒战被害 本乾隆四十一年俱祀忠义祠骆士升武缘人崇祯末贼入

  城𫉬士升诱以利不从骂贼而死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祀忠义祠李弟上林人年十四盗杀

  其父弟奋身拔刀连杀三贼抱父尸竟为贼害诏旌其门

 ︹本朝︺黄埏武缘人岁贡生康熙二十二年由训导调河池州学正州故多虎患埏为文告神患

  遂息邑民集千人以私雠相寻杀埏单骑往谕皆帖服散去上官知其贤交荐之迁广东长乐知县

   汰公费银二千馀两岁饥疫设法赈之制药给之民用以苏王万化白山土司巡检事母

   至孝修行恂谨后以病乞休子如纶袭职潘如禄安定土司巡检吴三贵叛如禄忠节自矢

   康熙十五年将军傅宏烈兵出广肇如禄率师先出迎给总兵衔激励各土属合兵破贼乘胜规取

   岑宜栋田州土知州奉职以龙敏称乾隆三十八年以军功   赐四品顶带五十

   三年征安南宜栋率土兵与 大兵合屡战辄胜逾年正月于黎城击贼阵亡事   闻赐祭葬

   荫云骑尉弟宜柽阳万土州判岑洁子直隶试用布经历以病归至是亦率兵与栋同殁于阵

   云超宾州人由行伍洊升守备嘉庆二年随剿逆苗以功   赏戴蓝翎七年调征湖北邪

   匪奋勇击贼坠崖死之又千总谭会龙把总萧玉亮随征黔楚逆苗阵亡事   闻均荫云骑尉

  ︹流寓︺︹宋︺王巩莘县人从苏轼游绍圣间轼得罪巩亦窜宾州数载始还

  ︹列女︺︹明︺虞汴妻李氏武缘人少孀守节家贫事姑以孝闻王旒妻丰氏

  武缘人年二十二夫死守节养姑有谋婚者丰正色拒之梁容女武縁人年十七八寨贼流

  劫犯其家掳之行至村前树下抱木号呼贼曰尔不畏死乎梁曰人谁无死纵畏之不能免也贼知

  不可夺遂杀之舒锦妻陈氏宾州人夫亡子幼孀居二十馀年邻人不识其面子泰力

  学以贡生任长乐训导迎养万历元年旌

 ︹本朝︺韦俊廉妻陆氏武缘人夫亡姑年七十氏纺绩以养俊廉之从嫂苏民亦嫠居

  贫不能自存氏常周之以坚其志苦节六十五年雍正六年 旌陈所约妻呉氏

  宾州人夫亡守节雍正十年 旌黄玺妻莫氏武缘人夫殁守节乾隆四年 旌同

  县蒙父离妻韦氏阮生宝妻周氏韦特奢妻韦氏丰恒妻吴氏均乾隆年间 旌呉川妻

  黄氏宾州人夫亡守节干隆四十一年 旌李进国妻翁氏迁江人捐躯明

  志与同县萧廷敬妻黄氏均乾隆年间 旌杨思诚妻韦氏上林人夫殁守节抚

  孤成立乾隆十二年 旌同县李奇生妻谢氏谭东妻张氏周棫材妻李氏均乾隆年间 旌

 ︹仙释︺︹明︺姚清溪宾州人洪武十三年学道于龙虎山常骑虎遇旱祷雨如注南宁孽龙为

  𥚢清溪斩之有蛇食人又杀之后白日飞升何璘宾州人恬澹轻名利采药品芝至天顺中

  年百三十馀飘然不知所适人咸称为羽化卢六上林人性不食肉一日往樵大冥山见二

  童子衣白衣异之童子谓曰更十日可来授汝道如期而往端坐石上而化人以为尸解去又有莫

  四者亦生化于大冥山洞

 ︹土产︺金宋史地理志宾州迁江上林贡银上林县出绵 布 麻 靛

   草纸旧城土司出藤器唐书地理志宾州武仙贡篾簟九土司俱出

  蛇一名地鳝出宾州本草纲日大如中指长尺许常登木饮露体作金色照日有光白者名银蛇

  解中金毒药

 ︹苗蛮︺苗在兴隆土司者与猺杂居风俗习尚亦略同在古零上司者性悍喜鬬出入佩刀

  在武缘县居大鸣黄道二山下男子辫髪作髻服青短衫胸系花布妇人加折裙织花为饰婚姻不

  避同姓在宾州好杀喜鬬春秋二社男女以扇帕相博为戏谓之博扇在迁江种畚为业服青布食

  野菜属下里者地平性淳属山里者地险性悍在上林东北乡顺业里习俗略以宾州在田州居恩

  城深山中男皆蓬首女垂髻至额席地饮食以薯蓣为粮出以枪弩自随在兴隆锄畬种粟每岁正

  月男女聚墟市联歌欢洽各以槟榔致赠在定罗与蛮杂处上元节以杵舂槽成声为乐在那马婚

  娶最早有子甫离襁褓即为毕姻视他猺租知礼法宾州以南多有之风俗似猺而性特犷悍

  在上林男衣长女短衣长裙戴竹笠衣缀鹅毛为饰著织花抹胸彼此相呼曰呢哦在宾州者

  习俗与猺相似在土林者凭依山险昔常跳梁今皆向化在迁江者与猺獞杂居风俗亦略相

  似在上林者居秀马清水刁博猪婆各隘崇冈叠嶂昔凭险滋乱今皆畏法𤝎在宾州喜鬬习

  俗婚嫁与獠猺同在宾州俗与獠猺相似不及武宣之驯









                           纂 修 官臣李绍昉恭纂臣蒋立镛恭纂

                           提调官前总纂郑绍谦恭覆辑

                           校 对 官陶惟辉恭 校

 大清一统志

  泗城府在广西省治西南二千四十里东西距六百五十里南北距五百二十里东至庆远府东

   兰州界二百里西至贵州兴义府普安州界四百五十里南至思恩府土田州界一百五十里北至

   兴义府贞丰州界三百七十里东南至土田州界一百四十里西南至云南广南府界七百五十里

   东北至东兰州界四百七十里西北至贵州贞丰州界四百里自府治至 京师九千五百里

  ︹分野︺天文翼轸分野鹑尾之次

  ︹建置沿革︺古百越蛮地宋皇祐中置泗城州属邕州

   横山寨元属田州路明属广西布政使司

  本朝顺治十五年升为泗城府寻改为泗城军民府

   隶思恩府雍正四年改设流官属广西省领州一

     县二

     凌云县附郭东西距六百十里 南北距五百二十里东至庆远府东兰州 界三百里西至西

     隆州界三百十里南至土田州 界一百五十里北至贵州兴义府贞丰州界三百 七十里东南至土

     田州界一 百四十里西南至西林县界二 百四 十里东北至 东兰州界四百五十里西北至 贵州 贞

     丰州界四百里古 百越蛮地宋元明俱泗城州地 本朝顺治十五 年升泗城为军民府设理苗同

     知分驻干 隆三年裁同知置凌云县 为泗城府治 西  隆州在府西北四 百三十里东西 距

     六 百七十里南北距四百五十里东至凌云县 界一 百二十里西至云南广南府界五百五十里 南

     至西林县界一百七十里北至贵州兴 义府贞 丰州界二百八十里东南至西林县界八 十里西 南

     至广南府界四 百七十里东北至贵州兴义府普安州界四百七 十里西北至广南府罗平州界四

     百九十里古百越蛮地元置安隆 砦属泗城州 明永乐元年置安隆长官司属广西 布政使司  本

   康熙五年改置西隆州属思恩府雍 正十二年升为直隶州乾隆七年改属泗城 府西 林

   县在府西五百七十里东西距三百四十里南北距三百三十里东至凌云县界二百四十里西

   至云南广南府界一百里南至云南广南府土富州界二百里北至西隆州界一百十里东南至土

   富州界一百八十里西南至广南府界一百八十里东北至凌云县界二百三十里西北至西隆州

   界一百三十里古百越蛮地宋元曰上林 洞属泗城州明永乐七年置上林长官司属广西 布政使

   司万历中并入泗城州 本朝康熙五年始置西林县属思城府雍正十二年改属西隆州乾隆七

   年改属泗城府

  ︹形势︺山明水秀地僻林深西南接云南北抵贵州当

   粤滇黔三省之总会

  ︹风俗︺地生烟瘴亦有霜雪民居架木为巢或结茨

  山顶依傍岩穴地鲜平畴土人皆凿山以耕导

  泉引涧功劳而收薄

 ︹城池︺泗城府城旧无城郭筑石墙周二里门三无濠四面皆山 本朝雍正五年改流南

  北设上下两关嘉庆二年改建城门二建营防守 凌云县附郭西隆州城周一里有

  奇门二 本朝雍正九年建乾隆四年西林县城周一里有奇门四 本朝康熙六年

  八达城旧系土城门四 本朝嘉庆三年建甃砖西隆州同隆林游击驻此

 ︹学校︺泗城府学在府城隔江西岸 本朝康熙二十年建雍正元年乾隆五年重修入学

  额数十名旧额十二名乾隆五十七年减二名凌云县学额在内西隆州学在州治东

  关外旧在扁牙山麓 本朝康熙十五年建乾隆二年迁建嘉庆四年修入学额数四名旧额六名

  乾隆五十七年减二名嘉庆三年増设苗民学额二名西林县学在县城本朝雍正

   二年建入 学额数四名云 峰书院在凌 云县治 南 本朝干 隆十七 年建 安   隆

   书院在西隆州治西毓秀书院在西 林县治西  本朝干隆四 十一年建  按旧志

   载三台书 院在西隆州今废 谨附记

  ︹户口︺额编人丁无今 滋生男妇 大小共三十二万六千六百一十七 名口计六 万五千一百七十四

   

  ︹田赋︺田地 二百九十二顷三十八亩八分有奇又首报田 二十二伯额徴地丁正杂银七千五两七

    钱七 分二釐遇闰加征银二百八十九 两三饯三分七 厘米一千六百二十七石九斗八 升六合三

   

  ︹山 川︺凌霄山在凌云县东半里府治以此为障 迎 晖山在凌云县东一里山势朝

    阳故巴牙山在凌云县西南 废利州西 二里又有白丽山 在废利州 北饯  阳山

   在凌云县西一百二十里山林端雅如饯纳日凌云山在凌云县北半里极高峻回顾

   山在凌云县东北废程县东五十里砦𠒋山在西隆州南绵亘十馀里坝楼山

   在西隆州西南一百二十里高耸矗天上下三十馀里坝达山在西隆州西二百五十里

   浑河绕其下样山在西林县东二百四十里与凌云县接界深林箐嶂谷无居人累峰

   山在西林县东南二百里峰峦层叠迤逦平布二十馀里潺岜山在西林县东南二百

   里岩穴出泉林麓葱蔚夹山在西林县东南二百四十里与土田州及云南广德府接界

   晚架山在西林县南二十里独旺山在西林县南四十里中峰尖耸石壁峭立

   龙山在西林县西南一百五十里与广南府接界界亭山在西林县西北一百二十

   里与西隆州接界大山在西林县东北二百三十里与凌云县接界峰峦绵亘莲花

   峰在凌云县北五里下有泉苍岭在西林县东二百里一名苍冒岭数峰并峙后一峰有土

   寨遗𣆟苗岭在西林县西北八十里层峦峭壁行半日始抵其巅高处一石穴出泉居

   民赖以汲饮灵洞在凌云县北半里岩穴深广石皆异形有泉出洞中红水江

   云县北一百五十里一名浑水河源出云南陆凉州由州西南坝达山入境流经西隆州北逶迤经

   凌云界而东又东流经东兰州界巨石横流怒涛奔激泥沙泛滥浊如黄河盘江在凌云县

   东北一百四十里自贵州永宁州流入合红水江驮娘江在西林县东二十里其上流为

   同舍河源出云南广南府马别山东流经西隆州西南又东入县界绕县东南与渌驮河合流而东

   至瓦村隘入土田州界水色甚清即右江之上源也清水河在西隆州西源出云南维摩州

   界东流入州界经坝达山北入浑水河渌驮河在西林县西南自云南广南府流入与驮

   闷河合绕县治南又东合驮娘江驮闷河在县西亦自广南府流入陇高水在西隆州西源

   出州西南一百里北流入浑水河阪作水在凌云县西南明统志在废利州南八十里南

  流又有濛泓水在废利州东一百三十里东流阪丽水在废利州北二里三水皆小溪乱石嵯岈不

  通舟澄碧水在凌云县东北三里源出灵洞南流绕府城西又东南合龙渊水汪分水

  洲桥入都阳土司界龙渊水在凌云县南三里布柳水在凌云县东北旧志在废程县西流

  入那地土州界合都泥江

 ︹古迹︺泗城故城在府西南宋皇祐间置明洪武初移治古磡洞即今府治土夷考宋皇祐

  间馀姚人岑仲淑从狄青平侬智高青还留仲淑镇邕州都督三江诸州子自亭袭为沿边安抚使

  来安路都总管遂世守边土明洪武初岑善忠归附六年改古磡洞为泗城土州授土知州世袭

  本朝顺治十五年岑继禄以从征滇黔功升泗城军民府授为知府雍正五年泗城府土官以罪叅

  革改唐兴废州元置属来安路明初废府志有唐兴甲在府南一百里废利

  州在府西南六十里明统志利州古百越地号阪丽庄宋置属邕州横山寨土夷考洪武初土官

  岑氏附授知州世袭正统中岑颜为岑豹所杀乃以流官州判管州事嘉靖初以其地并入泗城

  废程县在府东北三百二十里旧名程丑庄明洪武二十一年置县属泗城州正统间为岑

  豹窃据后废安隆长官司今西隆州治明永乐初以泗城土官岑善忠次子子徳平

  普安土酋功置安隆司以子德为长官世袭 本康熙五年改设流官明年知州石笃生建州治

  于扁牙寨之坝楼山寻迁砦𠒋山西去旧治一百二十里上林长官司在西林县东南

  一百九十里明永乐中以岑善忠第三子子成世袭长官嘉靖初子成裔绝因以流官吏目管司事

   本朝康熙五年置西林县移治𣆟角村而以故司为上林塘仍拨百总驻防

 ︹关隘︺罗博关明统志泗城州境有博罗关置巡检今废迎晖关在凌云县北三里明

  天启间置北接贵州贞丰州界东北接庆远府东兰州界有兵防汛朝阳关去凌云县五里

  接西隆州西林县界有兵防汛相葛隘在凌云县东二百八十里骨邅隘在凌云县

   东北三百里麦林隘在西隆州西南四百八十里接云南师宗州界又小古障寨在州西

   二百五十里接贵州鲊界八卧寨在州北二百里接贵州兴义府界皆有兵防汛上林隘

   在西林县东一百九十里瓦村隘在西林县东南一百九十里江道所经近接夹山猺人出

   那比隘在西林县南一百六十里又那腊隘在县南一百七十里两山夹径必由谷口

   出入俱有兵防汛𣆟厚隘在西林县南一百九十里那佐隘在西林县西南二百

   二十里接富州界万峰夹峙中有小径设百总驻防皿铁隘在西林县西一百里路最险要

   外通云南广南府普驮隘在西林县西北一百十里 本康熙六年建路达西隆州山

   径盘曲最为险要有兵防汛平乐巡司在凌云县东二百里本朝雍正十一年置分

   驻平乐一甲乾隆五年归凌云县管辖潞城巡司在西林县二百里 本朝乾隆三十

   二年置分驻潞城亭隆林营在西隆州西南二百十里八达城设游击驻此上林营

  在西林县城西设都司驻此皈乐墟在凌云县南一百四十里 本朝雍正五年设右江

  镇驻此七年改驻百色有左营守备防汛八渡墟在西林县旧有主簿 本朝嘉庆二年

  天峨甲在凌云县境山高林密蛮獞错居 本朝乾隆四年设县丞驻此八达西

  隆州西南土黄甲逼近滇黔苗寨最为扼要之地 本朝雍正七年设州同驻此

 ︹津梁︺镇龙桥在凌云县南 本朝康熙二十五年建旧名锁龙桥接龙桥在凌云县

  北半里 本朝康熙二十二年建瓦村桥在凌云县北三里本朝顺治十三年

  洲桥在西隆州南三十里八渡在西隆州北二十里又坂坝渡在州北一百二十里

  渡在西林县南一百里

 ︹堤堰︺太平沟在凌云县南源出凌云山田亩资以灌溉站墟沟在凌云县西南源出

  唐兴站墟皈乐等处灌田百馀顷沦伍沟在凌云县西源出布鳄泉田亩资以灌溉

  川沟在凌云县北源出平志山下可灌龙川甲一带田亩

 ︹祠庙︺三界庙在凌云县南

 ︹寺观︺大佛寺在凌云县隔江对岸明万历间建 本朝康熙五十六年万寿寺

  在凌云县南屏藩山顶三清观在凌云县南明崇祯间建

 ︹名宦︺

 ︹本朝︺刘德健锦州人雍正五年知西隆州苗獞狡悍称难治德健毎折狱必示以曲直不少

  贷民渐受约束请兵剿㺜颜光色等从督审务以积劳卒于官得   㫖赏归榇银五百两

 ︹列女︺︹明︺岑瑄妻卢氏瑄为泗城土知州无嗣土民推卢氏权摄州印天顺六年以征

  贵州苗功封贞寿夫人又沙定卢氏女虑故众推沙定管理州事天顺八年亦征贵州苗功封镇国

  

  ︹本朝︺陈士奇妻张氏凌云人年二十一夫亡养舅姑孤子越五十馀年乾隆年间

   李文秀妻胡氏西隆人守节养姑教子成立与同州王抱浩妻韦氏均乾隆年

     卢  卜意妻罗氏西林人遇暴捐躯乾隆年间 旌区殿选聘

   妻岑氏凌云人未婚守志嘉庆二十四年 旌

  ︹土产︺蜡  降香  雄黄 缩砂 草果 乌药 麖

   明统志俱泗城州出

  ︹苗蛮︺苗西隆州接云贵界多有之  本嘉庆三年设苗学额二 名猺 在泗城府居深谷耕

   山猎食有酋长每岁首以筱荷麋鹿獐狐雉兔𩔖率所部百数人投献官府曰拜年见郡守俯伏

   不敢仰视其拜袖长委地拱而左再拜拱而右如是拱伏八拜乃已犒以肴酒及饼跪饮尽酣袖

   所馀饼饵而去在西休散处林谷所种山稻野芋终年一收捕禽兽为食男女衣裈色青领袖

   皆锦男结髪揺扇女裹花帕露胸䟽足习于背负在西隆州男衣带皆黑妇女衣不掩膝长

   裙细折呼父曰博母曰迷在泗城府与猺错居耕山猎兽性顽悍今则奉法惟谨西

   隆州好居山巅名曰寨男女冬夏皆尺帛裹头狭衣短裙暑则妇女亦裸体跣足宴会必歌唱声音

   纥那不可晓好疑尚鬼在西隆州男蓄髪以青布包首颈插烟袋出常携锄能作獞语妇人

   衣蓝领袖裙脚则以红黒各色縁之风俗与獞相𩔖西隆州有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