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字第135号 释字第136号
制定机关:中华民国司法院大法官
释字第137号

    解释字号

    释字第 136 号

    解释日期

    民国 62年8月3日

    解释争点

    征收判决执行费时应扣除假扣押等执行费?

    资料来源

    司法院大法官会议解释汇编 第 358 页法院办理民事执行实务参考手册(附录)第 14 页

    解释文

      假扣押假处分之执行,得依民事诉讼费用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征收执行费,于本案确定执行征收执行费时,予以扣除。本院院解字第三九九一号解释应予变更。

    理由书

      按假扣押、假处分之执行,均为民事强制执行之一种,民事诉讼费用法第二十三条关于征收执行费之规定,自亦有其适用。本院院解字第三九九一号解释认为假扣押、假处分之执行,无须征收执行费者,当以本案将来判决确定或和解成立执行时,既须征收执行费,则在此等保全程序之执行,自无须先行征收为理由。然若声请人以后不依据本案判决声请执行,或其本诉被驳回时,则此项执行费即再无征收之机会,与上开法条不合。自以在保全程序执行中,得命缴纳,于本案确定执行征收执行费时,予以扣除,较为平允。上开解释与此见解有异部分,应予变更。

    意见书


    不同意见书一:               大法官 陈世荣
    解释文
    本院院解字第三九九一号解释所谓假扣押假处分之执行无须征收执行费,系指其执行费,依强制执行法第二十八条第一项规定,应与强制执行之债权同时收取,不得依同条第二项规定命债权人代为预纳而言,在现行强制执行法未就假扣押假处分之执行改采当事人声请主义以前,该解释仍应适用。
    解释理由书
    强制执行之开始,各国立法例有采当事人声请主义者,有采执行机关职权主义者,亦有兼采两种主义者(注一),我国现行强制执行法原则上采当事人声请主义,规定强制执行因债权人之声请为之(五条本文),但假扣押、假处分及假执行之裁判,其执行,则例外应依职权为之(同条但书 ),盖强制执行,系以实行私权为目的,其开始与进行,自应听诸债权人自决,至假扣押、假处分及假执行各裁判,则原在确保强制执行之效果,有迅速执行之必要,为贯澈保护债权人之目的,应不待当事声请,即由执行机关依职权开始执行也。惟应依职权执行之执行名义,债权人以之声请,仍非不可,但并不以有声请而变更其原来应依职权执行之性质。按执行法院依民事诉讼费用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所应征收之执行费,与裁判法院依同法第二条以下规定应征收之裁判费,均为应入国库之一种规费,强制执行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强制执行之费用,以必要为限,由债务人负担,并应与强制执行之债权同时收取。前项费用,执行法院得命债权人代为预纳。”所谓由债务人负担之必要强制执行费用(以下简称执行费用),不仅替为准备及实施强制执行时所即需支付之费用,即上开执行费亦包括在内(注二),惟执行法院依上开规定得命债权人代为预纳之执行费用,系以为准备及实施强制执行时即需支付之费用为限,至执行法院依民事诉讼费用法第二十三条所应征收之执行费,则不在得命债权人代为预纳之列,而应与强制执行之债权同时收取,且依一般通说,即使因债权人之声请始得开始之强制执行亦同(注三)。然本院二十六年院字第一七○七号解释谓:“盐务机关请求法院查封欠税商家抵押之产业,应依法定程式补具书状并缴纳声请费用。”所谓应缴纳声请费用,则应代为预纳执行费,即债权人强制执行之声请以代为预纳执行费为必须具备之程式,最高法院最近所持见解亦同(注四)。按诉讼当事人之预纳裁判费,系以防止滥诉,至于债权人声请强制执行,应代为预纳执行费则以示慎重,从而其不代为预纳者执行法院得限期命其补正而不补正,即认其声请为不合法(强制执行法四四条民事诉讼法二四九条一项六款),惟假扣押及假处分之执行固亦属强制执行法所谓强制执行,而其执行,既应由执行法院依职权为之,不待债权人之声请,则其执行费即依一般通说应与强制执行之债权同时收取,不得命债权人代为预纳,盖执行费不似其他为准备或实施强制执行行为所即需支付之费用非由债权人代为预纳势必影响执行行为之实施也,本院院解字第三九九一号解释所谓假扣押、假处分之执行无须缴纳执行费,其意亦在此,即指其执行费,依强制执行法第二十八条第一项规定,应与强制执行之债权同时收取,不得依同条第二项规定命债权人代为预纳而言。声请机关声请变更上开解释,无非以债权人如以后不依据本诉判决声请执行,或其本诉被驳回确定,此项执行费即无再行征收之机会,使国库遭受损失为理由,殊不知所谓执行费用应与强制执行之债权同时收取,则执行法院无须另有执名义即得由执行所得金额中或由就债务人财产另行金钱债权之执行所得金额中予以扣除,详述之,假扣押之执行费用(即执行费及债权人代为预纳之其他执行费用),其因本诉胜诉确定而续行假扣押财产之换价程序者,固得于所得金额中予以扣除,即使其无须续行假扣押财产之换价程序,例如债权人以后不依据本诉判决续行执行或本诉被驳回确定时是,执行法院应即命债务人负担而债务人不遵行者,应于足清偿执行费用范围内续行假扣押财产之换价程序,以资清偿,至于假处分之执行费用,因自始非关于金钱债权之执行,故于其执行完毕后,应即命债务人负担而债务人不遵行者,应就债务人财产另行金钱债权之执行,以资清偿,并非因债权人不依据本诉判决声请执行或本诉被驳回确定而其执行费即无再收取之机会,虽假扣押假处分之执行,嗣假扣押或假处分之裁定经原法院或抗告法院变更或废弃时,除债务人得诉请债权人赔偿因执行而支出之费用外,该裁判变更或废弃原裁定之法院,亦得依债务人之声请于其所为裁定命债权人偿还因执行而支出之费用(强制执行法三○条二项),但此究属债权人与债务人间问题,要与执行法院之收取执行费无关,声请意旨,不足采,据上论结,在现行强制执行法未就假扣押假处分之执行,改采当事人声请主义以前,本院院解字第三九九一号解释仍应适用。最后行政院于六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送请立法院审议中之强制执行法修正草案第五条已将原条文但书删除,就假扣押假处分及假执行之执行改采当事人声请主义,俾与债权人缴费配合,有草案说明可稽(注五),合并说明。
    注一:民事诉讼执行规则兼采两种主义,其第四条规定:“强制执行事务,由民事执行处,依声请或以职权行之。民事案件判决确定后,本厅审理各庭,应将判决移付民事执行处,应为强制执行事件,民事执行处接到判决正本或声请书后,应即实施强制执行,但执行推事于执行事项及其范围遇有疑义时,应调阅诉讼卷宗。民事事件在审判衙门和解终结者,民事执行处得依声请强制执行。关于假扣押、假处分执行之命令,亦由执行处执行之。”
    注二:参看钱国成先生辅大法学院讲义三二页,汪袆成先生强制执行法实用一二八页。
    注三:参看钱国成先生同书三二页,汪袆成先生同书一二八页。复查民事诉讼执行规则施行中之大理院解释及司法行政部指示亦同,大理院十二年统字第一八五七号解释:“查修正诉讼费用规则第九条所定执行费,为应入国库之一种规费,一经开始执行之后,无论是否因执行终了,均得依法向债务人征收,除鉴定等费外,不应先由债权人垫交。”司法行政部二十三年指字第二七一三号令:“查执行费用,应由执行所得金额中扣除,不得命债权人预纳,其因为执行行为所需之特别费用,得命债权人预纳者亦以补订民事执行办法第三十四条所列举或有类似之性质者为限。”补订民事执行办法第三十四条:“执行处因为执行行为所需之特别费用,例如执行标的物保存费、搬运费、管理费及鉴定费等,得准用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命债务人预纳,债权人支出执行费用,如求偿于债务人时,得准用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四条向执行处声请确定费用额,债务人支出之执行费用及取得执行名义之费用,得求偿债务人者,得对于参与分配之他债权,由债务人之财产先交清偿。”
    注四:院长交议:债权人声请强制执行,经已定期查封,或定期在现场拍卖动产,或定期迁房交地之执行,债权人接获通知后,既不来院缴纳执行费(指执行人员之旅费)引导执行,亦不表示撤回,屡经传唤,仍置不理,此际法院如予驳回,于法无据,如予搁置,则案件始终不得终结,如自行将费用垫出,经往执行,不惟垫款不易筹措,且遇债务人并无财产可供查封,或拍卖无人应买,债权人未到场,不能令其承受,或债务人经在外履行给付时,法院所垫之费用,亦无法取偿,应如何处理?有甲乙丙三说:甲说:命债权人引导执行法无明文,故债权人不到院引导,无从予以强制执行,仅可酌定期间命其缴纳执行费用(即餐旅车费)如逾期不缴,即认其执行之声请不合程式,依强制执行法第四十四条准用民事诉讼法第二四九第六款予以驳回。乙说:强制执行原则上固基于债权人声请为之,但例外亦有应依职权为之者,(强制执行法第五条但书参照)所谓酌定期间命为缴费,否则以不合程式驳回,仅指起诉而言,于强制执行程序并不在当然准用之列,故执行处遇有上述情形时,似可视为未经声请执行而报结,俟其缴费后再分新案开始执行。丙说:强制执行之声请,(包括检察官移付执行罚金,与行政机关移付执行欠粮等。见院解字第二八九○号之四)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例如耕地三七五减租第二十七条是)应由债权人依民事诉讼费用法第十九条规定预纳定额之执行费,为必须具备之要件,欠缺其要件,经执行推事限期命其补正,该债权人仍不遵行,即应认其声请为不合法,(强制执法四四条民事诉讼法第二四九条一项六款),至于其他执行费用,(例如调查执行标的物所生之费用,执行标的物之保管费、运送费、登报费用以及执行人员之食宿舟车费等是)债权人不依法院之命,预纳各该费用,法院自得不为该需要费用之行为。再假扣押假处分及假执行之裁判,其执行应依职权为之,虽假扣押假处分之执行,无须征收执行费,(院解字三九九一号),惟假执行裁判之执行,关于执行费之征收与免征,仍应依民事诉讼费用法第十九条之规定办理,其应征收并经执行处限期命债权人预纳,而该债权人不遵行者,执行处得不开始执行,而执行假扣押假处分及假执行之裁判,就需要费用之行为,法院得命债权人预纳该费用,债权人不依法院之命预纳时,法院亦得不为该项行为,不可视为未经声请而报结。三说孰当,提请公决。议决:采用丙说。(最高法院民刑庭总会五十五年度第七次会议)。
    注五:修正条文第五条:“强制执行依债权人之声请为之。前项执行开始后,债务人死亡者,应对其遗产续行强制执行。”关于第一项之说明曰:“一、查保护私权程序之开始,应遵重当事人之意思,开始以后,亦以当事人进行主义为原则,假扣押、假处分、或假执行之裁判,有无实施执行之必要,应由债权人自行决定,若债权人不愿声请执行,法院自无依职权为之必要,况一般假扣押、假处分或假执行之裁判,尚须预纳费用或预纳担保,若债权人不纳费用或不供担保,法院亦无从依职权开始强制执行,爰将原条文但书删除”云云。
    不同意见书二:             大法官 金世鼎
    查假扣押系因债权人就金钱请求或得易为金钱请求之请求,有日后不能强制执行或甚难执行之虞者,为保全强制执行之结果而设之一种保全程序。假处分系因债权人就金钱请求以外之请求,如请求标的现状变更,有日后不能强制执行或甚难执行之虞者,为保全强制执行之结果,而设之一种保全程序。假扣押或假处分之目的,既为保全将来强制执行之结果。以免日后确定判决无法执行,用以维护司法之威信及债权人之债权,故在立法政策上,民事诉讼案件应厉行假扣押假处分之保全程序。强制执行法为实现此项政策,故于第一百卅二条特别明定:“假扣押或假处分之执行应于假扣押假处分裁定送达后立即开始或与送达同时为之”,于其第五条并特别明定:“假扣押假处分之裁定应依职权为之”,在求执行之迅速,以免债务人隐匿、灭失或变更执行之标的,而使债权人胜诉之确定判决落空,是以与本案之强制执行因债权人之声请为之及由执行法院以通常程序为之者不同。不仅由前开法条规定,关于假扣押假处分之执行,固不应征收其执行费,即按多年来司法实务上关于由法院以职权为之之事例,亦难许征收其执行费。在司法实务上,凡法院应依职权为之之事项,均不得征收缴纳国库之费用。例如依职权宣告破产不得征收裁判费,以职权送达于当事人之诉讼书状及附属文件等缮本不得征收抄绿费。(请看附注(一)(二 ))本院院解字第三九九一号解释基于前开理由,释示假扣押假处分之执行无须征收执行费,不仅深得立法本旨,并切合实际需要,确已极尽解释之能事,似不宜轻易将其变更。
    再就民事诉讼费用法分析言之,该法因本案诉讼裁判复杂,假扣押假处分裁判简单,且其目的不同,故对本案诉讼之裁判费与假扣押假处分之裁判费规定不同,前者晏诉讼标的之金额或价额比例征收,(民事诉讼费用法第二条、第十六条)而后者依法一律征收十元,(同法第二十一条第六款)两者裁判费既不相同,而假扣押假处分之执行能保存将来执行标的之现状已足,无须更为其他执行,亦较本案执行为简单,故关于其执行费亦不应与本案执行费相同。但民事诉讼费用法关于执行费用之征收则仅有唯一条文,即系第二十三条,该条规定系按拍卖金额为计算执行费之标准,显然系以经拍卖为前提,当就本案执行而言,且与本案诉讼裁判费之征收,按比例计算之原则,亦复相同,可见该项规定专为本案强制执行而设,此外该法对假扣押或假处分之执行费又未如其裁判费另设有规定,自不应征收其执行费。又强制执行法第五条规定:“强制执行因债权人之声请为之,但假扣押假处分之执行,其执行应依职权为之”,由此规定,当难许征收其执行费,已如前述,该两法之立法精神一贯,其不应征费,尤属信有征。
    本解释未探求有关法条之立法意旨,竟将本院院解字第三九九一号解释变更,似不无问题。
    附 注:(一)廿七年十一月九日司法院训令司法行政部第八七二号(见民国廿九年司法例规第二册九○四页)为令饬事据福建高等法院本年七月廿八日呈据宁化县司法处转请解释征收声请费用及破产程序各疑义到院查诉讼费用暂行规则业已公布施行其依破产法声请和解或声请宣告破产者不问其债务总额若千凡声请和解应比照该规则第十八条第一款声请调解之规定声宣告破产应比照同规则第十九条声强制执行之规定分别征收裁判费至法院于驳回和解之声请或不认可和解依职权宣告破产时既应依职权宣告当然不得再征费用又原呈所称就结婚或离婚事件声请案在法律上毫无依据即属不应许可自无庸征收费用除关于破产程序疑义另案解释外合行令仰该部照转饬遵照并通饬各省法院一体遵照原呈抄发此令。
    (二)廿八年十二月十八日司法行政部训令各省高等法院第四一○六号(见同前册九○六页)查当事人提出于法院之诉讼书状及附属文件等缮本如系依法应由法院以职权送达于他造当事人者即不应征收抄录费乃近闻各省法院中对于当事人提出之诉状及附属文件等缮本送达于他造当事人时间有征收抄录费者又或因其未缴抄录费不予送达迨声请检发时复予拒绝者如果属实不合除分令外合行令仰该院长转饬所属各司法机关如查有上项情应事即予以纠正此令。

    相关附件


    抄行政院函
    受文者:司法院
    事 由:为假扣押假处分之执行应否征收执行费疑义,请惠解释见复由
    一 据司法行政部本年一月十一日台(61)呈民字第二三二号呈:查假扣押假处分之执行,依司法院三十七年院解字第三九九一号解释,无须征收执行费。此项解释,似宜变更,其理由如左:
    (一)假扣押假处分之执行,仍属民事强制执行事件之一种。司法院上开解释似与现行民事诉讼费用法对执行事件采有偿主义之立法原则不合。
    (二)同法第二十三条第二项明定执行标的毋庸拍卖者,应按同条第一项规定,征收执行费十分之五,并无假扣押假处分执行事件得免征收执行费之例外规定(参考同法第十八条后段)自应依法征收,始属适法。上开解释对于现行民事诉讼费用法第二十三条第二项之规定,似有抵触。
    (三)假扣押假处分事件,经法院依法实施执行后,债权人如不依据本诉判决声请执行或其本诉已经法院判决驳回确定,此项执行费即无再行征收之机会,使国库遭受损失。
    (四)假扣押假处分事件,虽为保全将来之强制执行而设,但债权人往往利月项程序,先行对债务人之财产予以扣押,以迫使债务人履行其债务,有时纵不提起本诉,亦可达到受偿之目的。且法院对于假扣押假处分之执行,仍须经过查封、扣押、登记等程序,与一般执行事件无异。如不征收执行费,与一般执行事件比较,显失公平。
    (五)假扣押假处分为保全债权人权益,防止债务人逃避强制执之制度。其执行事件如不征收执行费,不啻鼓励债权人采先行扣押财产之手段,对债务人之经济能力予以控制,如不征收执行费,一方面易致债权人率予提出此项请求,一方面易使债务人发生不测之损害。
    (六)司法院于民国卅七年间为上开解释时,我国经济仍停留于农业社会阶段。自政府迁台以后,工业发达,商业繁荣,社会经济已进入工业时代,当事人财产之转让,至为频繁,假扣押假处分事件,大为增加,对债务人之影响,亦较前严重。为适应时代之需要,原解释似宜予以变更。按对于司法院所为之解释发生疑义时,得声请解释(参照司法院大法官会议四十二年释字第十八号第二十七号解释)本件司法院三十七年院解字第三九九一号解释,基上所述,应否继续适用,不无疑义。谨请鉴核转请司法院大法官会议解释等语到院。
    二 查司法院行政部呈似不无理由,特函请
    查照惠转大法官会议解释见复为荷。

    相关法条

    民事诉讼费用法 第 23 条 ( 60.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