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卜岁恒言
卷一
卷二

    新镌卜岁恒言卷一

            䢴上吴鹄斗文偶集

      日者,阳精也。又,君象也 。《群芳谱》

      人君德政皆备,则日色精明而扬光。《宋志》

      圣君在上,则日光明,五色备具。《易纬》

      日晕,主雨。《农圃春秋》

      晕黑,则谷伤,大水。晕青,则籴音狄,买谷也。贵,多风。晕赤,则暑雨霹雳。晕黄,则风雨时,农田治,数见则大安。《祥异赋》

      日晕两半相向,天下大风。《宋志》

      日生耳,谚云:南耳晴,北耳雨。日生双耳断风两,若生长耳而下垂至地,名曰日幢,音床。主久雨。久雨当天明忽见日,仍有雨。久雨后天已明,徐徐云开见日,是日必晴。谚云:日出早,雨淋脑;日出晏,晒杀南来雁。日没返照,主晴。谚云:日没返照,晒得猫儿叫。日落脂红,主风雨。谚云: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返照在日没前看,脂红在日没后看。乌云接日,主雨。谚云: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日没后,起青白光数道,下狭上阔,直起亘天,俗云青白路,主来日酷热,惟夏秋间有之。汇《群芳谱》《农圃春秋》

      月者,阙也,太阴之精也。阴不可抗阳,臣不可敌君,故于文阙者为月,以其阙之时多也,《说文》

      君道福昌则有黄芒或紫气。《宋志》

      月赤则天将旱。《隋书》

      月望而月中蟾蜍不见者,主大水。月旁有两耳,十日有雨水。终岁无晕,天下偃兵。《宋志》

      云如人头在月旁,白风,黑雨。大风将至,月晕重圆。晕而珥,时岁平康。《祥异赋》

      月晕主风,看何方有缺,风从缺处来。新月下有云横截,主来日雨。谚云:初三月下有横云,初四日里雨翻盆。《群芳谱》

      新月落北,主年荒,谷贵。谚云:日照后壁,人食狗食。要问月出迟早,但看前月大小,前月大则初二夜见月,前月小则初三夜见月。《农圃春秋》

      月如仰瓦,不求自下。月如弯弓,少雨多风。范寔湖。

      星之为言精也,阳之荣也,阳精为日,日分为星,故其字从日下生。《春秋说题辞》

      至德之朝,五星若贯珠。《坤灵图》

      星圆大如口,四边小星拱之,国兴。《帝纪》

      星太光明夺月者,出忠臣孝子。《天文志》

      异星如火,国有火灾。《梁书占》

      阴雨初晴,明星不宜多见,多则复雨。谚云:干星照湿土,来日依旧雨。《姚令威丛话》

      星光闪烁不定,主风。夏夜星密来日热。《农圃春秋》

      星明灭不动,主雨。星坠,主风。《群芳谱》

      星自东向西移,主来日雨。东向南移,主来日火灾。东向北移,主境内有盗。西向东移,主三日内有风雨。西向南移,主当年水旱灾伤。西向北移,主来日风雨。南向东移,主旱。南向西移,主秋霜冬雪。南向北移,主来日有雾。北向东移,主连日雨不断。北向西移,主雨渰田禾。北向南移,主来日阴而不雨。《农圃六书》

      大块噫气,其名为风。《庄子》

      得怒之气则暴,得喜之气则和,得金之气则凉,得木之气则温,得火之气则炎,得水之气则烈。春风自下而上,夏风横行空中,秋风自上而下,冬风著土而行。《群芳谱》

      太平之世,风不呜条,开甲散萌而已矣。董仲舒。

      春风多,夏雨必多。谚云:行得春风有夏雨。一云:春风多,秋雨必多。谚云: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春天东风,必雨。谚云:春发东风连夜雨。《农占》

      夏天北风,主雨。冬天南风,主雪。谚云:冬南夏北,有风便雨。谚云:南风尾,北风头。言南风渐渐大,北风一起便大。一云:西风头,南风脚。盖西风初起飘发以渐而缓,南风初来甚缓后则渐急而雨随之。西南风早起,至晚必静。谚云:西南早,到晏弗动草。风起东北必有雨。俗云:东北风,雨太公。又云:东风急,备蓑笠。大抵东风必雨,此理之常。《诗》云: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谷风,东风也,东风主发生,故阴阳和而雨泽降。西风刚燥,自能致旱。凡风单日起者亦于单日止,双日起者亦于双日止,日里起者善,夜间起者毒,日内息者和,冬月夜半息者必大冻。晓起大风,不久必息。古云:飘风不终日。风之大者,于日出时必稍静,谓之风让日。谚云:日上三竿,不急便宽。谚云:西南转西北,搓绳来绊屋。半夜五更西,天明折树枝。又云:日晚风和,明朝再多。又云:东风连夜走,西风不过酉。北风两头喧,南风旺于午。春己卯风树头空,夏己卯风禾头空,秋己卯风水里空,冬己卯风栏里空。汇《群芳谱》《五杂俎》《农圃春秋》

    风暴

    正月

      初三、初八、十一、二十五日、晦日,龙会日,主大风。初十日、晦日、大将军下界、逢大杀星午时三刻,主恶风,无风即雨。如期皆宜慎渡江河。以上出《神枢》

      初九玉皇暴,二十九龙神会暴。以上出《士商要览》

    二月

      初三、初九、十二日、晦日龙神朝上帝,主大风。初九、十二、十四、十七日酉时后三刻,主恶风,无风即雨,并宜谨慎。《神枢》

      初七春期暴,十七马和尚过江暴,廿七观音暴,廿九龙王朝玉帝暴。《士商要览》

    三月

      初三、初七、二十七日龙神朝星辰,主大风。初三、十七、二十七日诸灵祇朝上界,主午后大风雨,并宜慎。《神枢》

      初三真武暴,初七阎王暴,十五真君暴,廿三天妃誔暴,廿八诸神朝上帝暴。 《士商要览》

    四月

      初八、十二、十七、十九日龙会太白,主大风。初八、十九、二十三日诸神会逢太白,辰时三刻,主恶风雨,并宜慎。《神枢》

      初一白龙暴,初八太子暴,廿五龙神太白暴。 《士商要览》

    五月

      初五日、十一日、二十九日天帝朝玉皇,主有大风。又云:初五日、十一日、十九日天帝释朝玉皇,逢九曜申酉时有恶风,并宜慎。《神枢》

      初五屈原暴,十三关帝暴,廿一龙母暴。《士商要览》

    六月

      初九日、二十七日地神龙王朝玉皇,主大风。十六、十九日、二十七日是地合日,卯辰时时刻有恶风,并宜慎。《神枢》

      十二彭祖暴,廿四雷公暴。《士商要览》

    七月

      初七、初九、十五、二十七神煞交会,主大风。又,西海龙王下,鱼鬼登天诉事,午时后有恶风,无风即雨,并宜慎。《神枢》

      初八神煞交会暴。《士商要览》

    八月

      初三、初八、十五、二十七龙神大会,主大风。初二、初八、十七、十九、二十日岁星恶星月建交会,有恶风雨,并宜慎。《神枢》

      十四伽蓝暴,二十一龙神大会暴。 《士商要览》

    九月

      十一、十五、十九日龙神朝玉帝,主大风,宜慎。《神枢》

      初九重阳暴,廿七冷风暴。 《士商要览》

    十月

      初八、十五、二十二日东岳府君朝玉帝,主有大风,宜慎。《神枢》

      初五风信暴,二十日东岳朝天暴。《士商要览》

    十一月

      初一、初三、十九、二十二、二十八日六合,主恶风雨,宜慎。《神枢》

      十四水信暴,廿七西岳朝天暴。《士商要览》

    十二月

      初三、初五、初六、初八、二十二、二十六日、晦日天地神王上天界,辰时主有恶风或雨,宜慎。《神枢》

      廿四扫尘暴。《士商要览》

      凡渡江河,朱书“禹”字佩之,吉;写“土”字手心,下船无恐怖。《月令广义》

    附:灯火占

      焰明作声,皆主大风。光焰尖者,晴。焰秃不明,主雨。晦无故而炮,主惊。有花,主喜事。《月令广义》

      云,山川之气也。《易》曰:天降时雨,山川发云。阴重则色深黑而风,阴稍轻则色浅黑而雨,惟晴明则白云游飏,乃云之本相。《群芳谱》

      常以二分、二至观云气,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丰年。《隋书占》

      云阵起自西南者,雨必多。谚云:西南阵,单过也三寸。起自东南者,无雨。谚云:太婆八十八,不曾见东南阵头发。云自东北起,多风雨,风念急,雨愈连绵。云自西北起,必黑如泼墨,先大风而后雨,终易晴。又曰:云行东,雨无踪;云行西,水没犁;云行南,雨潺潺;云行北,好晒谷。朝看东南,晚看西北。又曰:朝看天顶穿,暮看四脚悬。但晴则无雨。上风云虽开,下风云不散,主雨。谚云:鱼鳞天,不雨也风颠。言满天细纹云起如鱼鳞也。又云:老鲤班云障,晒杀老和尚。言满天大片云起如鲤鱼背上纹也。秋多云而无风不雨。《农事须知》

      云起如楼梯样,主晴。谚云:楼梯天,晒破砖。《切用格言》

      冬天近晚,忽有老鲤班云起,渐合成浓阴者,必无雨,名曰护霜天。《群芳谱》

      天河中有黑云生,谓之野猪渡天河,主雨。昔萧永崖诗:黑猪渡河天不风,苍龙衔烛不敢红。《切用格言》

      日与云相射则红而成霞。霞如长练,主人民安康。《农桑要览》

      谚云:朝霞暮霞,无水煎茶。此言久晴之霞也。朝霞不出市,暮霞走千里。此言雨后乍晴之霞也。《农圃春秋》

      暮霞有火焰形而乾红者,主旱。朝霞雨后乍有,定雨无疑。若晴天隔夜原无,今朝忽有,则当看颜色断之,乾红主晴,有褐色主雨。满天谓之霞得过,主晴;略有谓之霞不过,主雨。若西方有浮云稍厚,雨当立至。霞如墨洒,来日午时大雨。霞如牛卧,来日辰时大雨。霞如蛇状,主人民饥馑。《群芳谱》

      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淮南子》

      霹雳者,天地之怒气也。程正叔。

      伸春之月,雷乃发声出地,雷出则万物出。仲秋之月,雷始收声入地,雷入则万物入。雷之迅疾者为霆,一名霹雳。《群芳谱》

      发雷喜甲子日,主岁熟。秋雷忌甲子日,主人多暑病,岁凶。《农桑要览》

      雷初发声在北方者,其年有水。雷从西方起,上田旱,下田熟。《师旷占》

      雷自夜起,必至连阴。谚云:一夜起雷三日雨。雷初发声,微和者岁内平安,塞猛烈者凶。雷声猛烈者,雨虽大而易过;殷殷然者,反不易晴。卯前雷,主有雨;当头雷,主无雨。谚云:“未雨先雷,船去步回。”言不雨也。雪中有雷,主阴雨百日。无云而雷,主饥疫。雷初起,其声格格霹雳者,雄雷,旱气也;其鸣依依不大霹雳者,雌雷,水汽也。

      电,雷光也。阴阳激射,有火生焉,其光为电。又,电为阳光,阳微则光不见。仲春阳气渐盛,以击于阴,其光乃见,以故仲春始电。《群芳谱》

      在南主晴,在北主雨。谚云:南闪千年,北闪眼前。又云:“北闪三夜,无雨大怪异。”言必有风雨也。《田家杂占》

      夏秋之夜,晴而见电,谓之热闪 。《农占》

      雨者辅也,水从云下,辅时以生养万物也。《群芳谱》

      天下太平,夜雨日晴。言不妨农事也。太平之世,雨不破块,润叶津茎而已矣。董仲舒。

      五更忽雨,日中必晴。谚云:雨打五更,日晒水坑。卒然有雨,不久必晴。《道德经》云:暴雨不终日。雨著水面上有浮泡,谓之水戴帽,主卒未晴。谚云:一点雨,一个钉,下到来朝也不晴。久雨云黑,忽然明亮,主大雨。谚云:亮一亮,下一丈。又云:病人怕肚胀,雨落怕天亮。晏雨难晴,谓之黄昏雨。谚云:开门风,闭门雨。久雨,若午后少住,或可望晴。久雨,若午时乍晴,有日色,午后雨必多。谚云:雨住午,下无数。雨同雪下,卒难得晴。谚云:夹雨夹雪,无休无歇。甲子日晴,主两月多晴;雨则久雨。《群芳谱》

      一云:甲子值只日多验,双日谓之雌甲子,虽雨无妨。《岁时杂占法》

      三季甲子皆宜晴,独冬甲子宜雨。《琐碎录》

      春甲子雨,乘船入市;夏甲子雨,赤地千里;“赤”、“尺”古字通用,言为雨阻,跬步若千里之难。秋甲子雨,禾头生耳;冬甲子雨,雪飞千里。四季壬子宜晴,此日名水生日。春雨人无食,夏雨牛无食,秋雨鱼无食,冬雨鸟无食。又云:雨打六壬头,低田只索休。一说:壬子是哥哥,争奈甲寅何。更须看甲寅日,此日若晴拗得过则不妨。谚云:甲寅日雨,四十九日天不晴。一说:壬子雨,丁丑晴,则阴晴相半,二日俱晴则六十日内少雨,二日俱雨,则六十日内不睛。凡久雨久晴皆看换甲。又云:甲日雨下乙日晴,乙日雨下十日阴。甲午旬中无燥土,逢庚必变,逢戊必晴。久晴逢戊雨,久雨望庚晴。《农圃春秋》

      久雨不晴,但看丙丁;久晴不雨,且看戊己。又云:丙不藏日,是日虽阴雨,日必略现也。《五杂俎》

      壬子癸丑甲寅晴,木套钉靴挂断绳。雨打丁巳头,四十五日无日头。《圃史》

      雹者,阴杨相搏之气,盖沴气也。《程子》

      阴包阳为雹,阳包阴为霰。雪六出而成花,雹三出而成寔,阴阳之辨也。《陆农师语录》

      凡雹皆冬之愆阳,夏之伏阴也,主岁谷不丰。京房。

      雹乃阴阳不顺之气结成,亦有懒龙鳞甲之内寒冻生冰,为雷所发飞走堕落,大者如斗升,小者如弹丸。又,蜥蜴含水亦能做雹。人食雹,患疫疾大风颠邪之症。《五雷经》

      春雹主丰年,夏雹小杀,秋雹禾迟熟,冬雹大臣死。《农桑要览》

      正月雹,大臣有暴死者,人多疮痍。《月令通考》

      元旦雹,主盗贼,疮疥。五月雹,杀鸡犬,妇人任事,民不安。《京房易占》

      九月雹,不利牛马。《月令通考》

      酱味不正者,取雹一二升入瓮内,即还本味。《本草》

      日与雨交,倏然成质,天地之淫气也。《朱子》

      雄曰虹,雌曰霓。虹常双见,鲜盛者雄,暗者雌。赤白色为虹,青白色为霓。清明后十日虹霓始见,小雪日虹藏不见。《春秋斗运枢》

      虹俗名鲎。东鲎晴,西鲎雨。括云:东出日头西出雨,南见刀兵北太平。虹食雨,主晴;雨食虹,主雨。《农桑要览》

      云合则雨,虹见则止。《朱子》

      明而长者,主晴;短而暗者,主雨。《切用格言》

      谚云:“对日鲎,不到昼。”主雨,言西鲎也。若鲎下便雨,返主晴。《田家杂占》

      虹挂东,一场;虹挂西,雨弥弥。《太玄经》

    卜岁恒言卷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