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邮政和电信发展技术政策的通知 中华文库
邮 电 部 文 件 (1979)邮科字969号 制定机关:邮电部 1979年11月23日 |
因文件印刷质量问题难以辨识,文号也有小概率可能是989号 |
关于印发邮政和电信发展技术政策的通知
各省、市、自治区邮电管理局、部直属各单位:
附件:1. 邮政发展技术政策
2. 电信发展技术政策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抄送:国家科委;各省、市、区局所属科研所;
部内:政治部、各局、厅、政策研究室。
邮政发展技术政策
总则
(二)邮政通信具有全程全网的特点,邮政技术不仅要考虑邮件内部处理的方便,而且要考虑整个通信的统一要求。注意干线与支线、长途与市内、封发与运输、营业与投递等环节的紧密衔接。
(三)邮政技术的发展要与邮政业务制度的改革相结合。邮政技术既要适应规章制度的要求,又不能完全受规章制度的束缚,由于技术的发展,需要改革某些规定时,必须经过一定的试验和批准手续。制订邮政网络技术体制应注意运用系统工程和运筹科学,按照各邮政专业的业务、技术特点,进行系统研究,使网络体制和相关技术设备衔接配套,构成一个统一的经济高效的邮政通信网络系统。
(十二)现有各局邮件转运部门要根据场地条件,逐步配备装卸工具,有条件的可搞不同方式的邮袋分拣设备。现有汽车、轮船上的搬运装卸,要区别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机具装卸。
当前,应该总结几年来使用叉子车,托盘装卸邮件的经验,逐步完善、巩固提高。
信函分拣处理
(十三)信函分拣处理应由目前人工操作的方式逐步实现半自动化和自动化。当前,应积极研制和采用半自动的分拣设备,同时对全自动分拣设备进行研究和试验。
实现半自动信函分拣处理,应以信函分拣机和相应的选信、理信、盖销、封装等设备,配套进行试点、定型、推广。
(十四)信函分拣可采用条形码的技术试验,并采用光学识别自动标码和人工标码等多种方式,应着手研制相应的技术设备,同时要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
当前应积极推行邮政编码,大力宣传使用标准信封和信封书写规格,配合光学识别,统一信封和油墨的技术标准,为实现信函分拣处理半自动化和自动化创造条件。
包裹分拣处理
(十五)包裹分拣处理,当前和近期以实现半自动为主,要坚持使用现有包裹分拣机。总结现有包裹分拣机使用经验,改进工艺,降低噪音,提高效能、补缺配套,选优定型,完善包裹处理作业线,尽可能使主要部件标准化、系列化,以利工业生产和维护。
(十六)要研究利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包裹自动分拣设备,和包裹自动识别、登单、打印合拢技术,并改进提高开拆、倒袋、除尘、供包、上包、储转等系统,使包裹处理的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一步。
(十七)为提高包裹的分拣质量,要积极研究和试验包裹落袋计数装置,做到包裹入格准确。为减少生产现场尘土,改善劳动条件,要继续改进各种吸尘、通风设备。
邮政汇兑作业
(十八)采用电子计算机和数据传输等先进技术,是邮政汇兑稽核机械化的发展方向。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现行的汇兑方式仍将继续使用。因此,要结合现行体制,研究有效的汇兑处理机械化设备,减轻繁琐的劳动,提高稽核效率。
当前,要组织力量,将正在研究的计算机控制信息,凿孔输入的汇兑稽核机予以改进提高。进一步研究在汇兑操作自动化方面利用小型计算机或微处理机。在这基础上,提出汇兑处理设备的系统和设备制式,分工协作,做出样品,进行试点,在近、中期推广使用。
(十九)进一步总结汇票排号机试制、使用的经验,结合汇票的改革,研究汇票号码采用条形码识别,提高汇票排号效率,为下一步汇票开发、稽核机械化创造条件。
报刊发行作业
(二十)报刊要从要数、汇总到分发点数、制签、贴签、捆扎、分拣、装运,利用电子计算机控制,形成完整的报刊作业流水线,是今后报刊作业的发展方向。
当前,要扩大中央级报纸传真范围,以加快发行速度,节约邮运力量。对行之有效的报刊堆积机,捆扎机,装袋和传送等设备,要积极推广使用,以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积极研究报刊发行的技术体制,组织试点,为实现报刊发行作业流水线创造条件。
邮政营业
(二十一)邮政营业机械研制,应该以缩短用户等候时间方便用户为目标。要简化营业员的执据处理手续和结账核算手续。在微处理技术比较普及时,要研究营业部门利用微处理机和识别技术,构成具备营业计费、开据、结算、记账和业务统计、制表等性能的设备。要研究采用邮资机,提高营业操作效率,加强业务管理。营业机械技术的采用要考虑为内部机械自动处理提供条件。
(二十二)当前现用的取包机、出售机、包裹收寄机等营业设备要管好、用好,加强维护管理;总结使用经验,各种出售设备要向小型、简单、经济的方向发展,为今后无人服务邮局(亭)创造条件。为配合自动出售机,要研究邮票成卷设备。已初步研制成的兑币机、联合出售机经过试用、鉴定后,可在营业繁忙的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