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斯遗稿
卷一
作者:权琏夏
卷二

赠别李国宝

婆娑城下客。太白山中士。相阻十五年。相思数千里。谁知故人骖。忽到穷峡里。连床小灯下。细论平生义。犹嫌不尽意。共向浮石寺。天公助吾兴。白雪满天地。玉立千岩上。瑶藏万壑邃。行行复行行。处处登临费。宇宙百年内。此游真奇事。西峯日已夕。却愁催别意。掺手下重阶。愿言慎行李。

次净师诗轴韵

我有山水癖。欲来犹不来。支离病缠身。论怀谁与开。昨者始到寺。西林日已昏。净师颇聦明。识道穷其源。欣然邀石坛。与语忧尽消。胸中无滞碍。可谓知心交。峯头月初上。踈磬烟雾外。坐谈释氏说。语诞曾所昧。羡尔脱尘累。超然鸾鹤伴。今朝理蜡屐。脚踏仙区惯。天风卷急雨。碧山看更好。自少喜探胜。与尔相知早。悠悠外形骸。亹亹情款曲。同登聚远楼。危栏高百尺。且欲冠尔颠。拂袖将远去。去矣各异趣。尔道吾不取。

清和日。以诗代札寄水南叔。

久阻恋慕极。连丞尊下札。凭审起居安。喜慰难尽说。长篇与短篇。皆是叔主笔。既道相爱情。又能写景物。吟来齿牙凉。格与天宝匹。欲和愧不如。顾我才甚拙。清和未尽暮。我且鞍马歇。佩得过夏酒。敢不一进谒。但念善启叔。何由同一室。目送华岳云。梦绕晋阳月。人生百年内。每恨千里别。馀忙姑不宣。伏惟尊下察。谨拜谢上状。即日幼华侄。

挽全善山益禧

南国称多士。如公复几人。襟期自皎㓗。气味何温淳。聦明又才艺。赋予元不贫。早从愚老游。警咳公能遵。穷经际昌时。少日志经纶。清班澟鹗立。劲气横秋旻。难回圣主听。反被时人嗔。归田赋所怀。壁上诗句新。功名已悠谬。世事多纷缤。分忧九重内。到底能爱民。暮年佩善符。施泽同阳春。薰然不觉醉。人皆如饮醇。宁使一州专。庙堂将作珍。遽然一梦觉。奈此时运屯。去日拥朱幡。来时悲素輴。亲朋痛无涯。行路亦沾巾。斯人而止斯。天心胡不仁。余年十五六。尚尔迷去津。先公素爱公。托此愚昧身。向我诱掖勤。依俙怀丙寅。平生慕心德。耿耿犹自恂。人生例多患。几恨相离频。山中忽闻讣。始讶非其真。吁嗟长已矣。果失吾情亲。伥伥人世间。此怀谁与伸。不但哭吾私。邦国无良臣。哀哀七星山。百岁留精神。题词是永诀。薤歌风雨晨。

友石

吾闻友者友其德。不如己者人不取。昔者龙泉一居士。如何以石为其友。非友其面友其性。可想平生全所守。当时天地入变易。耻向南州腰紫绶。人间已赋绝交书。物外还怜交别有。就中何者可作伴。有石盘陀蹲左右。尔虽物中最顽者。性之坚确谁能偶。性之坚礭是之取。定交于尔应无咎。风清月白最宜夜。半世襟怀聊自叩。悠悠清兴不能禁。琴鸣膝上杯傅手。以吾观物物亦我。惟尔与我同真趣。不是宋人夸燕石。又非米芾呼为叟。谁知一区寂寞滨。得友年来交契厚。笑看群儿翻覆态。手自摩挲心自负。苟有精诚可以通。托契聊自须其久。尔若负我我焉归。谩向城里频回首。徒将悄悄多少怀。日夕徘徊心语口。

甘文昨夜洞寓所咏怀

自金泉寓杨川驿。自杨川寓仙源里。自仙源寓昨夜洞。不知又寓于何地。两檐苍砌树拥扉。蛙声喧聒难通语。房中如斗仅容身。夜半雨漏无干处。功名尚带督邮衔。身世还同漂泊人。无言抱膝悄然坐。此间艰床凭谁陈。频闻库储已乏绝。况报儿病犹沉绵。兵房吏房篱底坐。小童马徒砧头眠。库子朝夕独炊饭。挟筐熟菜兼园头。得免饥馁亦云幸。盘中鱼肉吾何求。觅句无人相唱酬。有碁无人争胜负。寥寥土床午睡馀。主人冶匠为吾友。既问生涯随手办。且问秧种移未移。从容问答永今夕。迩来忧恼都忘之。忽有长吏来告曰。统营进上方来到。进上虽小进封多。载得一马难就道。一驿奔走皆丧魄。裨将挥鞭生号令。余闻此言大惊动。星火遑遑招上长。极择壮健兼夜望。起送双烽夫马整。又有本驿文报云。都事营将将逾岭。兵营虞候八道掌。接卫官行有先声。大马皆蹇骑马瘦。暑月长程难可行。一行必送二大马。某马分把某行次。刑推棍杖不足恤。路文已过今何以。报状辞缘果然耳。外驿何鬣能堪驾。始寻朱墨发牌子。推捉云鬃云碧马。又有查正色吏言。立案户口差违了。州官大怒将报使。两汉诸吏今来告。全家徙边新法严。处处人多逢此厄。南人北去北人南。扶老携幼相痛哭。民而犯法固可恶。其中亦有横罹者。曾闻诸葛初不入。此日谋身逃走可。闻来不觉心胆寒。自我善处诚为难。欲考形止案所载。案送兵营时未还。兵营方据训炼关。查出保人归别队。两西三保两南二。区画周详三百载。一朝如或有变更。疲残吏卒将何诉。各营营将发传令。州县亦难充其数。孤寒校生入密封。除却考讲将移定。兵惟务精不务众。胜败由来都在将。东方甲卒非不多。国家先务求颇牧。如何筹筭不出此。别立名目添新额。当今政令欠宽宥。徒以察察为名耳。吾王爱民迥出古。孰能施仁奉圣旨。入耳事事尽堪哭。况复饥馑连仍乎。持瓢指腹满庭号。无以赈济诚呜呼。我欲归去孰絷我。仍使淹留年又年。故园松柳自成林。中有吾庐才数椽。南坞无恙和靖梅。东篱依旧渊明菊。四壁图书一张琴。柴门半掩清溪曲。清溪如练绕洞门。铁岳如削横其西。山翁溪友共招邀。鹤岘云门路高低。溪山处处皆可居。筑北才完转筑东。陶林舍在反浦东。八斯庵留泉谷中。芒鞋竹杖任所之。时赴村村鸡黍约。人间富贵等浮云。从此无荣又无辱。优游于此足怡神。老我端合馀年送。回头长短旧亭边。四载驱驰真一梦。红袍不称白髭须。肯向尘埃复局束。沉吟聊自写我怀。和此语者鳌山伯。

挽忘言金先生荣祖

惟我忘言金相公。国之蓍龟乡之贤。如何位不满其德。使我小子双涕涟。悠然高阁对南山。中有八龙相蜿蜒。莲花桂萼一家荣。柏府薇垣半世步。浮荣奚足为公说。清标苦节人争慕。荒词不敢画公德。惟思五十年前事。公于先子最相亲。竹马从游咫尺地。骚坛共唱短长诗。酒席同倾深浅杯。存亡无限十载怀。每向孤儿含泪开。孤儿何幸荷深知。几祝五公享嘏福。忧时病缠退休身。此日竟致幽明隔。朝端无复见玉立。圣主如今贤佐失。上为公悲下为私。事有难疑何处质。青蒲尺䟽照人目。一言凛凛扶纲常。男儿事业只如此。一心忠贞谁敢当。纷纷患得患失辈。见此直笔宁无愧。庭前森列谢家树。孝友能继吾公志。基城东畔卜新阡。吉地端合千年宅。那堪衰草十里路。丹旐一去无消息。聊将痛怀寄一篇。题罢再拜而痛哭。

闻琴进士琴破裂。寄一律。

一罢禅台会。无缘更盍簪。天时雪飘散。世路日崎嵚。纵有樽中酒。谁弹膝上琴。可怜弦已断。为是少知音。

到楼岩塔野。日已黄昏。

塔野黄昏度。寒衣着露华。久观星渐见。频问路犹賖。饥马贪枯草。惊鹇起荻花。仆言人定近。今去入谁家。

宿寿山晓发。行到卵岘。

驿鸡催晓发。鞭马入丹丘。月落天将曙。云深地更幽。前程愁远近。半世任沉浮。这里悠悠兴。当凭二乐楼。

往溪上闻敬始讣

忽到寒溪上。南来始讣音。光阴当岁首。存没感人心。得酒谁同饮。题诗独自吟。壁间山水墨。触目倍沾襟。

鳌山乘月来访。次月沙集中韵。

公故各牵掣。相思隔一岑。新诗为言志。交道贵知心。下榻襟先映。挑灯夜已深。莫愁归路黑。明月满松林。

忆故园陶林精舍

邮亭高枕卧。梦里近陶林。碧峀妆烟外。红云映水心。沙头鸥鹭宿。矶畔藓苔深。清晓忽然觉。还愁隔万岑。

同鳌山煮花。次泽堂短律。

邮亭坐寂寞。寒食清明时。太守偶邀我。西山共赋诗。交情淡若水。归思乱如丝。宇宙百年客。衔杯是好期。

倒步前韵

此日山阿会。前宵未有期。吟边对红萼。壶上系青丝。宇宙一樽酒。江湖千首诗。他年相忆处。胜事说玆时。

寄张圣源求和

柴扉掩僻巷。何日子经过。花欲辞千树。燕能访旧窠。中宵劳梦想。斜日费吟哦。鹊报前头喜。朝来檐外柯。

安林驿。次前督邮尹松韵。赠李弦窝蒤。

白发词翁在。青眸此日开。宽怀惟有酒。握手共倾杯。落叶风吹去。斜阳鸟带来。莫言存没事。入耳揔堪哀。

往芦川草堂。赠裵公瑾,宋彬彬。

雨后始骑马。川原草政春。他乡新景物。别墅旧朋亲。细语开心尽。深杯到手频。各忘归去晩。明月满溪漘。

挽赵同年闻远

常恨音容隔。忽惊凶讣来。同年今又逝。此日若为怀。箭折弓无用。芝焚蕙自哀。他时评物论。孝友作人楷。

挽金生汉箕

孝友人皆许。谦恭我最知。如何君子器。遽使若翁悲。邂逅初秋别。幽明永诀时。吾兄弟未死。愿尔报龟儿。邂逅亭名

挽张生宇纪

去夏哭犹子。今秋写此词。有才天所赋。无命理难知。忍拓金乌土。空埋玉树姿。平生勤学志。益使乃翁悲。

挽柳务安贞立

早受诗书业。仍垂蕫子帷。唯修内美笃。不许外人知。孝友居家日。殷勤接物时。卷中探义理。心上绝营为。踽踽身今世。休休志古䂓。莅官清一字。开抱酒三卮。不厌论文会。时题寓兴诗。春风和笑语。秋月暎襟期。潇洒君离俗。朋流各愿随。顾吾携朴鲁。何幸袭兰芝。对榻伊山院。交觞汉水湄。谑来忘叔侄。情极去毛皮。自有平生契。今缠永诀悲。朝廷乏善士。里巷失明师。白首空馀世。青眸更对谁。题词无限恸。不独为吾私。

呈沈巡相梓

客里愁怀郁不开。今迎玉节上高台。长林急雨风吹去。远峀斜阳鸟带来。促膝已教同一席。放心何厌中深杯。荆州刺史湘亭会。奚似湖山此日陪。

思乡吟。赠李德滋希楙求和。

旧省西连景福宫。仁王山色入窗栊。一年京洛尘埃里。千里乡关梦想中。白酒黄花酬令节。红袍乌帽愧衰容。桥头亦有平生友。日夜归心与我同。

无题

客游千里苦怀长。两鬓经春不禁霜。老觉求名为拙计。病知高卧是良方。抽毫每服君诗健。临局常夸我势强。莫道山居生理薄。雨馀薇蕨正堪尝。

次文山韵。赠李元吉佩酒来访。

移席团栾对落晖。𢭏江直向远山依。自怜林下安栖息。不管人间有是非。四月夏风吹面至。一壶秋露满觞飞。世情阅尽头俱白。携手从当与子归。

浮石寺。次权厚之。

莫使深杯到手迟。人间难得此佳期。歌声寥亮行云遏。琴语从容指法奇。长夜穷欢皆旧面。异时传胜有新诗。年年此会应无尽。何用临分浪作悲。

走次郑愚川侙

闻子卜居不厌幽。愚川一曲是名区。酒能成癖诗兼癖。贫岂为忧道则忧。独倚松关迎好月。复携藜杖俯清流。方知此界真仙宅。何羡三山与十洲。

醉次杜草堂韵。题龟岩草堂。

新卜幽居太白山。柴门谁设昼常关。圣贤长对瓦樽裹。非是都忘尘世间。自有林丘真乐足。浑然天地一身闲。客来写出清诗句。人道还生草屋颜。

老人宴。呈卢奉化定甫求和。

峡里深秋景物鲜。为开公馆设芳筵。玉缨金带公卿秩。白发苍颜十二仙。太守清樽深北海。老人星彩耀南天。升平烟月玆游胜。安得龙眠绘事传。

次荪谷集中韵

谁向寒梅折一枝。寄来穷巷慰相思。雪天舍北开新酿。午夜灯前诵旧诗。交道更深迟暮日。豪情太减少年时。阳坡直待春光早。列坐饼汤是后期。

送姜启叔之任晋州

耆洞金泉卄里馀。笑谈犹阻几愁余。忽然南北今成别。聊为迟留更掺裾。隔水鸟声春晩后。满山花意雨晴初。时时若有便来往。须寄平安二字书。

到甘文。复次前韵。

世间交道必黄金。此辈何殊兽与禽。愁里但倾无事酒。床头空倚断弦琴。平生于世惟知面。今日逢君独许心。对榻论诗眠不得。角声传处夜将深。

次权圣源韵。仍谢圣源琴百兴来访。

峡里时逢自远朋。为人俱是学颜曾。春风浮石联双榻。秋夜楡岩共一灯。大海吾知来万派。泰山元自积千层。君如不惰修工业。圣贤堂中可以升。

草宴

早晩耕耘几问奴。腰锄手耒一村俱。都将春夏田中苦。共做杯盘席上娱。男女衣裳皆濯澣。短长歌曲杂驩呼。山居食力知君赐。愿绝南忧与北虞。

往浮浦。次武陵韵咏泉谷幽居。

葺以藤萝编以芦。其中惟束圣贤书。蹉跎事业人皆笑。澹泊生涯我自知。鬓上逢秋诗思没。山中习静世情踈。有时乘兴寻浮浦。举网前川共得鱼。

金刚台二首

落日沙庄扶杖来。先人遗迹有高台。乾坤俯仰成今古。诗酒登临入怆哀。大小白山云外屹。梧桐村水洞边回。居民亦解当时事。此地年年剪草莱。

胜地清游属后来。乱山残照独登台。苍髯尚带当年迹。白首难堪此日哀。云外送眸千里尽。峡中鸣玉小溪迥。弟昆相勉无穷意。免使玆丘入草莱。

次枫岩申𤩽韵

为寻枫老发羸骖。还喜沿途胜地探。山势嵂嶙连太白。水声淙滃下薪潭。淡浓烟雾容千万。潇洒茅茨屋二三。随处沉吟收景物。不堪幽兴酒中酣。

客中咏怀

节序催环各有名。天涯可耐送还迎。雨过便觉江山态。春晩方知草木情。客抱寂寥诗揔废。乡程迢递梦频惊。何方换得忘忧物。满酌深觥与子倾。

赠鳌山伯

金乌远挹甘川流。同乐风光最一州。鸟带烟岚投远树。人随鸥鹭下长洲。临江列峀浑无影。不霁飞虹半欲浮。邮卒莫催归去路。不妨诗酒更淹留。

次鳌山韵

世味方知老去微。自非多病故人稀。春残古驿花初落。云暗前山雨欲飞。骨肉凋零双白带。功名凉薄一红衣。闭门终日颓然卧。东浦渔矶梦里归。

次金明彦韵

半畒方塘绿水凝。伽倻物色比前增。石门兄弟清如玉。邮馆生涯淡若僧。恋极有同千里隔。事多难保一心恒。独凭危栏频回首。珍重书缄忽复承。

暮春送朴星州元礼归锦山

君向湖南我洛东。两乡重遇马牛风。自怜短发忧时白。人笑衰颜借酒红。千里别愁云影外。一年花事雨声中。升沉终古皆关数。处分惟凭造化翁。

寄成牙山士翼

道路迢迢消息稀。十年云树几相思。两乡难与青眸对。一札聊封白足归。我赏驿梅方绽萼。君看官柳欲开眉。流光荏䒣春将半。梦里频寻旧钓矶。

寓伽倻洞

小堂潇洒小溪滨。啸咏今为一散人。花意正浓寒食节。杯心长凸洞庭春。樵童路出山腰带。官吏家从谷口鳞。又有孤云知不远。数聱清磬报清晨。

上申枫岩幷序

以两陆公之才。遇文公先生。而其为学。止于两陆公者。以其病在于务胜故也。于鹅湖酬唱诗。可以见矣。遂演文公先生之和意而和之。呈于案下。

晦翁遗书起人钦。授受精微在一心。不有静中真积力。谁登天下最高岑。工夫自大终难变。志气潜骄转入沉。寄语二三吾党子。商量为学古犹今。

赠明彦

梅花落尽杏花开。客里偏惊节序催。旧识晋阳将远送。新知归美幸今来。深杯懒把非雄量。清韵难酬愧不才。邮卒倚鞭归去促。夕阳溪路首空回。

次朴参奉时甫韵。赠别都正郞明叔。时谪黄涧

世间离别自销魂。况复君今未雪冤。多少羁愁诗作轴。醉醒身世酒盈樽。湘潭莫洒穷途泪。早晩应蒙圣主恩。落日停骖龙浦路。聊将拙语寄云孙。

己酉暮春。巡相沈公。与近邑诸宰向黄岳山直指寺。邀我同往。辞以寺中有拘忌疾。巡相复要会于金陵直指间山坂。而亦未果。独坐伽倻寓舍。心緖无聊。玆咏长律以遣。

闻道明公向翠岑。翩翩皂盖集棠阴。岩花老与三春谢。涧水新添一雨深。僧采首阳馀味煮。客占飞岳旧篇吟。抬头十里徒瞻望。谁会金泉寂寞心。

挽鹤沙金先生应祖二首

荀家毓庆八龙奇。公挺其中瑞世姿。有道乎躬金不杂。绝求于外玉无疵。儒林一代依归是。经幄三朝进退宜。南极忽看星彩晦。哭之奚但为吾私。

先生襟韵映珠球。自少工程下实头。贤传圣经探义理。佳山美水任优游。心灰爵禄贫犹乐。志切君民退亦忧。怊怅鹤沙亭上月。清光依旧照寒洲。

挽赵姊兄寿颐

相思千里几经春。同是孤哀未死人。白首重逢秋有约。凶音遽至梦耶真。礼经虽欠期功制。情义何殊骨肉亲。病里缄词聊远寄。只教衰泪倍沾巾。

挽郑愚川

山河毓气锺英材。百战荆围几占魁。少日声名文十斗。暮年豪兴酒三杯。愚川有约身将老。仙子催归梦独回。寥落草堂馀玩好。千篇佳什一枝梅。

挽金监役逊卿

人材终古数吾乡。况是悠然不可当。诗礼家庭仍孝友。鹄鸾姿质更慈详。豪情起处吟成轴。世事忘来酒满觞。久恨梅仙空老去。不堪今日写哀章。

挽全时彦

贝宫寒月照蚌胎。端正容仪出类才。徒尔词林声早藉。可怜云路命无媒。十年乡思窗前梦。千首诗情雪里梅。转惜南州佳士失。白头心事向谁开。

挽丰山叔

一幅章成我欲书。人间多福孰公如。夫妻偕老期颐近。内外诸孙七十馀。忘是忘非抛外事。无荣无辱爱闲居。箧中尚有当年笔。字字看来泪满裾。

挽临河金从兄

寒溪酷祸又河上。零落悲怀伯仲间。此日哀词那忍写。昔年馀泪未曾干。平生诚孝天无报。才子功名古亦难。万事祗论留后庆。一家相贺满庭兰。

挽张生友朱

昔访吾君一往还。至今犹忆小溪湾。吟边风月诗千首。病里生涯屋数间。剩向闲中专趣味。不于名上恼心关。可怜世事浑如梦。为写哀词泪泗汍。

挽宋景濂

江城霜落雁初飞。自是秋怀易生悲。此日尚难人世别。亲朋何况夜台归。诗书成癖人皆叹。恭谨持身我最知。黉舍他时文会处。可堪双泪倍沾衣。

挽金都事尧钦

翰墨从游自少年。爱君才格出人前。一生情义同兄弟。半道存亡有后先。壁上几留王赵笔。箧中空拾汉唐篇。草堂寥落寒梅在。忍见春来独自妍。

挽朴丈敏修

清秋憀栗感吾衷。挽幅从何落手中。少日闻名三榜首。百年承緖大庵公。迹踈官府尘缘断。门掩山村静味融。追忆草堂陪话处。小梅闲傍白头翁。

挽权察访厚之

洛阳城里接青眸。政是前年八月秋。自拟归来馀岁乐。忽惊消息夜台幽。少时声价推三昧。半世功名只一邮。从此骚坛谁主张。酒泉春日泣诗流。

宋正郞光心

人言宽厚与高才。我忆交游泪满腮。远别经年归梦促。清诗未和讣音来。有谁晨夕开情话。无复溪山把酒杯。怊怅白沙衰柳下。可堪他日独徘徊。

挽崔上舍齐宝有璿

今闻明日葬吾公。细想平生泪不穷。世不我知嗟亦已。心何强屈与之同。襟怀落落尘埃外。谈论堂堂气槩中。诗酒溪亭谁复主。杏花芳草自春风。

入直咏怀

鬓发添霜雪。功名有是非。冒雪离家客。踏青犹未归。

与成庆馀。往丹丘洪圣任家。

雨晴山日明。扶杕沿溪行。丹丘入指点。一带炊烟横。

敬题寒冈郑先生古琴

琴犹禁也禁邪心。所以前贤乐此琴。呜呼三十馀年后。尚有正音留至今。

谨次鹤沙不饮会韵

只对琴书不对樽。稳承清诲乐天真。义山此会同兴国。狂药何能更害人。

早春偶吟

细草微花㹅化生。芳春何物不敷荣。东君本是无私意。梅柳中间各自争。

春祝

既问成都且问医。皆云病与甲辰归。梅窗忽报春消息。政见全苏在此时。

重阳

岁岁重阳不在家。谁将白酒对黄花。美人如解今宵意。时送风前一曲歌。

望华亭。次吴上舍而晦韵。别尹城主。阳关体

华筵高设大江隈。忍把贤侯送别杯。颖川遗事荣川效。应见玆行去又来。

与宋子野,文星,李元吉,琴邦俊及舍弟。会话斗月。

黄昏来过故人家。潇洒高轩对白沙。握手殷勤开一笑。床头只有古梅查。

次舍弟太极图屏风韵

初无文字又无图。谁著其形列座隅。欲知万理皆归一。须起乾坤以及吾。

次舍弟韵

移居非是入山林。祗为幽闲养此心。端坐小斋清夜静。一轮明月独来临。

即事

睡起开窗日已西。山阿古木暮鸦栖。茅檐寂寂无人访。吟得新诗手自题。

龟侄生日

尔自儿时气味醇。况今身际圣明辰。立扬他日须无忝。世世传家是乐贫。

赠金景繁

闻道金刚玉骨皆。平生可作一游佳。出尘赖有梧溪友。愿及秋风杖屦偕。

赋柳尔粹三客亭

浮世百年元是客。况今蓬转客于荣。小亭庭畔逍遥处。当户南山亦客名。

苦热示舍弟

短檐无计度炎天。又有苍蝇戏午眠。病弟老兄何所事。论诗终日一床联。

篱下红桃

未得栽时常愿栽。既栽还复愿花开。红葩朝露虽堪赏。却怕狂风动夜来。

观稼

布衣霜鬓一书生。来寓穷山底事营。数畒石田南涧上。及时耘耔望西成。

次金明彦韵

清诗擎读齿牙凉。人是今时句有唐。想君闲卧高吟处。春色都输锦绣囊。

送郑从侄硕黔归八溪

共趁清和四月天。匆匆驱马渡伽川。八溪渐近龟城远。还羡今朝尔着鞭。

送潇湘八景图于龟侄。以慰病怀。二首

八幅龙眠出箧笥。重封聊自寄龟儿。烟波景物皆潇洒。昔疾应苏对玩时。

潇湘胜地入良工。八景森罗八幅中。知尔卧游心目爽。病苏何必待秋风。

与退之及伯仁过水云亭有感。次宋子野。

小阁空留断岸头。昔年于此几清游。仙翁一去无消息。云月悠悠水自流。

次寄圣任

人间胜事问何事。鼎坐亲朋共讨心。山雨已晴溪水落。不妨徒步暂来寻。

数日雨。不见庆馀。吟寄一绝。

芳茵清话阻东邻。独坐茅斋送卯申。闻道梨花香满爵。羡君长占洞庭春。

次裵公瑾咏天王峯韵

太白之山镇海东。行行雄歭岭湖中。欲穷万里山河目。须上天王第一峯。

送晋州牧使

世间送别人皆酒。今日离筵我独诗。无以晋阳为远也。梦魂无夜不相随。

送李勉馀之金陵任所二首

立马邮亭去路催。离怀脉脉入深杯。知君湖外琴轩梦。应绕三峯一树梅。

杏欲开唇柳展眉。一年春事正芳菲。金陵客送金陵客。离恨都输一首诗。

赠宋彬彬

平生最爱宋彬彬。云树相思问几春。邮馆幸成三夜话。故人相见亦君恩。

送金明彦,经彦两戚弟。

昨日欲归今日归。迟迟行色问何其。山斋昼永无他客。对榻论诗未忍离。

过宋子野居有感

篱落萧然落木踈。溪村依旧故人居。黄昏立马空垂泪。浮世存亡一梦虗。

次赵星州叔玉韵

问尔缘何羽翮摧。叫声如怨复如哀。春来纵脱樊笼里。却恐黄粱更作媒。

次韵示人

莫道杨公心不欺。辞金半夜便招疵。受之无处辞而已。何必区区证四知。

庚戌中春在杨州

起坐东窗万虑侵。独怜明月满庭心。遥知风咏堂中弟。应读羲经到夜深。

与李金山子固

一雨五日。已觉支离。想惟此时。兄候万安。即闻裵生泰晩甫以吐血症不起于竹坞。此即裵友尚瑜氏从侄。而李友器晩氏婿郞也。明于经传。达于孝悌。年才卄二。已成通儒。于古实罕其俦。自我到此。源源来访。且质以文。其相爱之情。无异骨肉。而奄至于斯。况其慈亲在堂。以独子无子而逝。恸惜之情。实难形言。丧出于峡中孤村。而川渠大涨。莫通于四。殓殡诸具。无以为计如何。此实仁人君子所宜动念处。兄其谅之。

答裵友尚瑜

所视新谒礼云云。女子服亲丧于未婚之前。则其于丧制。当与丧主一軆。而彼亦卿相旧家。何可行婚礼于丧内。又何行新谒礼于禫前乎。今之人每托以事势不得已。而行礼者比比有之。实恐前头丧主亦将娶之也。身有期功之服。则虽妇人不得参婚礼席上。彼禫服有轻于期功耶。彼虽欲行婚礼与谒礼。而尊若不从。必不得行。以此言之。左右亦难辞其责耳。尊虽曰元不措备物件。而谓之新谒则一也。岂以物件豊薄。有所分别于其间乎。孟夏以后皆是可行新谒之日月。则决不可再犯先王已定之制礼。而复归于无识也。有人云已婚之女子。不必以未行禫祀。有拘于新谒之礼。是大不然。虽成婚于丧前。禫祀以前便是心制人。而新谒则吉礼之大者。不可着吉服而行吉礼。况此婚则大祥将迫始成焉。不过为礼中贼行者。与未婚前少无间矣。何可谓已婚之女子。有所变更于丧礼乎。虽云用权偶一行之。不可永以为式。假权字夺古礼也。尊其谅之。

与琴和仲,和叔。

莫男至不得见佥兄书。为恨则深。而槩伏闻侍奉起居万安。仰慰不已。幼华长事鞍马。劳惫渐剧。自觉衰老所使奈何。开月初欲受由归乡。或可相奉于川前往来时耶。此处士友以溪岩金先生尚欠俎豆。莫不慨叹。今闻贵县先发文。以明日会议瓮泉驿。甚甚盛盛。发文草及瓮泉会议。幸书示如何。退野诸友之逝。皆出于意外。痛哭痛哭。宁有在世况緖。无物表情。只呈墨四笏。而其薄有同万里兄之所送。固知佥兄反以所厚者薄中弟。而万里之所送万里之所造。今弟所送别人造之而送于弟者。非弟薄兄。人乃薄于弟而转而又薄于兄也。呵呵。

与成牙山士翼

送候状已八个日。想登察亦有日。卄馀日内。伏问舅主脚痛加减何如。针又试而效又随耶。当湿热时冶湿热症。收效例未易。得其快差。其惟秋乎。然既药且针则痛势必减。不至于太苦矣。洪嫂氏朣患近得神效耶。尹执义斯文丈讣。又闻于梦寐之外。千里相阻。无路更承警诲。此为生半生之叹。岂料其不淑遽至于斯。山林空矣。国其瘁矣。士无依矣。况幼华将先子碣文属之斯老。今其已矣。为私之痛。益切于他人。休庵白先生神道碑。始役于何所耶。二月十八日所发赙助之书。来到弟处才十馀日。而兄名亦在书下。披阅遗文。尚且景仰。况此墓道之事。敢不尽力。当此三夏。凡物方患竭乏。若待秋来。无乃缓后。幸兄示及。

答姜山阴恰

岁新而地左。无缘献贺。方以为恨。忽承下札。凭审政体起居有相。仰慰不已。幼华亡侄之葬亡女之祥。俱未得往见。而独坐孤馆。逢此春回。心事益觉错莫奈何。前书中所云者。只言其势之使然。宁有一毫愠意于其间而发耶。今此下示。能料得末世人心。而欲使幼华不处嫌疑之间。非尊厚义。何以至此。感拜万万。但前者修札时。若知其少涉于可嫌疑。则何敢乃尔。此则实欲自解耳。换鹅镜湖之玩。乃平生之愿。况值尊方为主人之日。厩多能步之马。今朝着鞭。明夕可到。不敢擅离任所。公然作一系人奈何。自恨无分于胜景也。任之死矣。今则难复见脱俗人。亲知之恸如何。君泽老兄之胤兴阳倅。十馀日前宿于此而向龟城。昨见政目。新倅已出。其于重记一事。狼狈甚矣。可叹。领台已出谢。铨判朴长远令以第三望为之。

杂著

孤云寺记

金泉馆之南有一寺。名孤山。凡亭榭寺刹之命名。或因其所见。或因其志趣。或因其事迹。今叩孤山寺之为孤山。僧曰前后左右无孤山。然则寺之名或以其一时谬称者耶。余怪其无所据。前年冬寓于馆之西。问洞名。乃伽倻也。噫伽倻山之名以伽倻。以崔学士孤云隐居其山。弹伽倻琴也。此去伽倻山不过一日程。安知非孤云踪迹亦遍于此洞。而洞得山之名耶。然则伽倻洞咫尺即孤山。而真潇洒别区也。登楼而望则金乌鉴川远近山川。皆在几案前。孤云素爱山水者。亦安知游于洞而不游于此耶。孤山之山字。当为云明矣。改名曰孤云寺。寺之北有台而无其名。始名曰学士台。以孤山为孤云故也。

鹤林守山水图序

天启七年丁卯春沈兵至。大驾将去豳。先子以事变注书在政院。有公事往李相国月沙宅。方治避乱行。屏幛皆弃置庭中。先子请得一幅。月沙笑曰堂后能运乎。吾当尽许之。先子以刀割取山水画八幅藏袖中。月沙又笑曰此鹤林守妙笔。吾爱甚。今为君所占。然而用君之法。可勿失他画幸耳。先子扈从江华首尾五个月。昼夜入侍榻前。而其画则常在袖中。及归乡。命工妆屏。今过四十馀年。妆具破尽。玆以改焉。八幅龙眠四时景物。既经月沙之吟玩。又袭天上之清香。诚希世宝也。噫洛下卿相家奇绝笔本。尽荡于丙子之乱。而独此画至今保存者。为先子所取而藏在太白山故也。摩挲百回。不胜感怆之怀。垂泪十袭。因以勉后孙永护而勿失焉尔。

题李勉馀所藏义牛图后

义牛之为义牛。崔公枫川发焉。赵侯玄洲碑焉。图焉传焉。吾友李勉馀。真好善人。妆图与传而请语于当世秉笔者。其意盖出于欲寿其传也。金先生鹤沙作记而书于玄洲传后。洪斯文百源又作歌而继于鹤沙记后。噫牛之所以使人感动者。以其死于主而能尽职也。他日子而尽职。臣而尽职。于是乎可鉴矣。幼华不敢直拒勉馀之勤请。以拙语书于百源之歌后。

题鉴湖吕先生遗稿后

不佞在童丱日。尝侍吾先子于痴岩精舍。数近代文章。鉴湖吕先生居其中。不佞信其文章久矣。惟其篇什未尝玩。前年秋。到金泉索遗稿于先生之孙湜甫。盥手而读。其文和而简。其诗清而丽。噫与先生生幷一时。以文章鸣于世者多。而其所以指屈于先生者。盖有以也。然先生岂徒文哉。当壬辰之乱。运策于鹤老之幕府。守江阳之郡。不桡于仁弘之威势。则计虑之深远。志操之坚礭。就此数款亦可知也。若使先生仗阃钺而御外侮。则真将军也。立台阁而振颓纲则真诤臣也。坐艺院而擅文衡则真学士也。投之所向无不可。而遭世不淑。志在藏修。鉴湖湖上。闭门高卧。与子若孙。诗礼自娱。有时寓兴。辄见于诗。一代先生长老。孰不钦艶而追游。卢公星庵有云先生位不满德。慨叹不已。崔公枫川有云愿陪先生。游赏鉴湖。寒冈郑先生致书曰警诲之辞。感佩不忘也。宦路之𮜠蹬。暮景之闲适。道学之磨益。槩可想矣。天何畀其才德而厄其展布。犹幸宝唾尚藏于家。今若入梓。广传于世。则其身虽困于当时。而其名不朽于百世。岂不为斯文之美事耶。

题洪圣任小屏

尝访洪圣任于丹溪寓舍。圣任出示梅竹墨本各二张。垂泪而言曰此亡友金敬始笔。欲付壁则恐致漫漶。欲上屏则止于此数。愿作序题其下。以成八幅。俾余常目在之。余感圣任之勤意。搜诸旧箧。得兰草二张。亦敬始所写。幷妆之。噫敬始之亡。已四年矣。玉树之姿。永閟重泉。而造化精神。尚留人间。对此看来。梅耶竹耶兰耶。抑敬始耶。余亦垂泪而题。

灵山辛氏传

灵山辛氏。渭原郡守蔡时镇之妻。即有荣女也。乙巳渭原以渭民越江采参谪江界。辛氏亦随往。渭原竟卒塞外。无亲戚。辛氏主其丧。袭敛皆以礼。扶榇而归。葬于长湍治白杨洞。辛氏谓其家翁之族曰家翁前室丁氏墓在杨州地。而我与丁氏俱无子女。且白杨之于杨州。乃二日程也。假使侄辈中继家翁后。孑孑一身。何能奔走祭于两处。丁氏其将为无主孤魂乎。况我死必葬于家翁墓傍。而丁氏则葬在他所。非不知葬家翁于丁氏墓麓。而葬于白杨者。从家翁临终之命也。今移葬丁氏于白杨可乎。族人曰丁氏之葬。已三十馀年。或不无意外患。决不可移。辛氏曰虽有意外患。吾当改以新件于是。备衣衾棺板。仍择吉日。使族人及丁氏侄破其墓。灰隔上横板已腐矣。族人及丁氏侄一时散归。辛氏在京中闻而大惊。驰往启之。内棺无伤处。雇舟载柩送白杨。葬于渭原墓左侧。虗其右以为自家后日计。盖依山家品字制。盖辛氏之自断者。既而使成参奉至善状其家翁事行。求志文于崔参奉世荣。又索碣文于当世秉笔者。郑东溟撰之。宋同春书之。即命工入于石而树之墓。诸石物亦具焉。且以其家翁四寸蔡时镜子原筮为其后。辛氏哀毁积年。真元耗削。经营大事。心虑焦枯。越明年辛亥四月二十八日卒。白杨一原。三坟鼎起。行路过之。莫不咨嗟而敬服。噫吾于辛氏迁丁氏墓。实有感焉。世之人各藏其父母于两处者多矣。辛氏则为人继室。迁其前室墓而葬之。使丁氏彷徨无依之魂。得附于家翁墓侧。吾知丁氏之灵如有知。必感泣于冥冥之中。而辛氏归见其家翁于地下。其有辞矣。知大义者其惟辛氏也。况其家计素寒。而数年之内。能完其大事如此。诚苟至矣。事当办者。非此之谓耶。至善甫渭原之甥侄。而以辛氏恳既状渭原之行。又以辛氏事。俱道于东溟,同春二老。二老皆闻而击节。撰焉书焉。辛氏之至诚高义。能使人感动。一至于此。彼丈夫而不能为其所当为者。能无愧乎。辛氏若同死于渭原属纩之日。则不过为一烈妇而已。彼墓道大事。其谁任之。不死于戊申。以大事在前也。能死于辛亥。以大事已完也。是以当其病剧之日。医药祈祷一切禁之。至于刻碣石时。嘱监刻人分刻丁氏辛氏于左右。而辛氏刻处则以石灰塡其字画曰葬我后祛其灰。其所以自决其死者。于此益可想也。夫哲妇处事。非俗人所可知也。第东溟所撰碣文中。全不及辛氏实行。是为一大欠也。倘将此事达朝廷㫌其闾封其墓。则其于劝吾人为义烈妇之道。岂曰小补也哉。其使之不至于泯没。深有望于世之慕义烈之君子也。姑撮其槩而记之。备考览焉。丁氏彦顼女也。

祭文

祭申枫岩文

惟灵。气像俊伟。胸次快豁。才学华赡。论议坚确。达而登庸。大事可属。司马而止。天意难诘。然有一说。以慰公曰。爵禄本危。识者喜隐。况自壬丁。累经离乱。公卿白骨。半作榛丛。公全性命。安分于穷。生太白中。老太白中。手里爱玩。一部羲经。优游自乐。无辱无荣。乡邻倾慕。远迩叹服。顾惟小子。受知最笃。寓居泉谷。仁宅不远。携我舍弟。源源趍进。开心握手。和气外发。陪晤永夕。善戏非谑。方期眉寿。遽尔不淑。山林寂寞。德宇何归。居诸易迈。奄迫再期。坛坞依旧。物色凄其。单杯再拜。写余微忱。不昧者存。冀一来歆。

祭全善山文

精粹之质。温雅之气。公正之心。廉介之志。恬静自守。诗礼是肄。年才弱冠。声闻蔼蔚。早识依归。荷奖愚翁。暂游京洛。受知玄公。息交于世。专意于经。逮至癸亥。天日重明。蜚英雁塔。际会圣主。鹗立朝端。薇垣柏府。弹章一奏。大忤时议。何以苟同。归来乡里。壁上新诗。胸中素怀。安闲自适。乐亦无涯。然岂果忘。捿迟郡县。一佩善符。为政大显。将期召入。何遽易箦。我公平生。小生最识。居庐七星。泣血三年。职尽人子。曾闵不专。厚归臧获。以养群季。人何间然。许武且愧。顾余愚𫘤。丱角负笈。从游门下。几蒙诱掖。中年以后。公在海徼。别日常多。会日常少。况自乙未。我寓深谷。既远道里。且拘痘疫。休官一年。尚欠趋谒。自宰江右。恋德徒切。此犹难堪。矧逢今日。无处承诲。有疑何质。痛矣先生。而至斯耶。阶花欲妍。庭菊欲芽。望日堂前。春景方新。白头门客。有泪沾巾。一酌长辞。泉路冥冥。不昧者存。庶鉴余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