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记施公山起迹[1]
作者:华夏 
本作品收录于《过宜言/05

余名弘,字魁远,行季六。登元至元己卯科省元[2]。大宋己卯[3],元求南人有材者甚急,余遂举浙东省元。自分愚拙,不欲为知己用。而定海县治之西北九十里施公山,向系商舟出没之区,地极险要,苦海寇。达鲁花赤张进创巡检司以御之。余为县令马含沙剌荐之达鲁花赤阿里沙,乃以万户镇守宁,至檄勉就是职,遂蒙焉。为百禄府君第五世矣。

自余曾大父二千四承事[4],至大父及诸父生年月日,与所娶沈氏,谱一留大父辈武学生千三六秀才名某者;一留父辈太学笃信齐二上舍生名李者。自祖某以言事得罪,窜于建宁府,携谱以往;而二上舍亦于德祐丙子[5]三月被伯颜虏之北去,湮灭莫记。所幸者,百禄府君自叙谱耳。

余书居施山始末于百禄府君自叙之后,以示奕叶子孙,无忌所自始也。

元贞二年丙申秋八月上戊之吉[6],四世孙笔记。

  1. 起迹:指开创基业、定居的缘起。
  2. 省元:指行省级考试(乡试)的第一名(解元)。
  3. 大宋己卯:指宋朝最后一个年号“祥兴”二年(1279年),与元至元十六年为同一年(己卯年)。此处作者仍用宋年号表述,显示遗民心态。
  4. 曾大父二千四承事:“曾大父”即曾祖父。“二千四承事”指排行二千四、官(或赠)承事郎的曾祖父(即《明州定川华氏缘起第一世》中的华庆)。
  5. 德祐丙子:“德祐 ”为宋恭帝年号。德祐二年即丙子年(1276年)。此年元军攻陷临安,宋恭帝被俘。
  6. 上戊之吉:“上戊”指农历每月上旬的戊日。“吉”指吉日。意指八月上旬的戊日(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