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牡丹史 中华文库
| 亳州牡丹史 作者:薛凤翔 明  | 
卷一 | 
凡例
- 一、亳郡昔时牡丹种数不多,即有高下,亦不甚相远,遂以一色分为一类。今则奇种繁伙,一色之间姿态、色泽迥乎殊异,若止以色论,恐未能尽,故品第而胪列其名,其色即见于本名下。
 - 一、花之胎及树上绿叶均为详定,庶觅花者,开时辨花,无花,有胎叶可辨而寻云。
 - 一、花品高下即难以色论,而色非浅深可尽。如红有梅红、桃红、银红、水红、木红之类。黄则有瓜穰黄、大黄、小黄、鹅儿黄之类。如紫,如白,如碧,如墨,如藕褐,如青莲,种种皆然,各于本条下附见。
 - 一、花虽品第不同,或因名相类,或因色相类,传中皆总收一处,使按图者易于稽考,表中仍以品第高下收于各品中。其种养赏鉴之家,俱以姓氏存诸本花之下,即园丁亦与名焉,因名核实也。
 - 一、旧谱所载,今无其种,不敢虚列,如御衣黄之类是也。
 - 一、诗赋检初盛唐李翰林清平调外,仅得王右丞一首,杜拾遗花底一诗。其词类牡丹而收之中晚及五代、宋、元,亦不过尽吾家所藏之书而搜罗编次,其挂一漏万可知,姑俟补订。
 - 一、花名之鄙俚有最可厌者,皆起自花户园丁之野谈,而花之爱辱于兹为甚,欲易之,恐物色不便,仍以原名标其目焉。
 
标目
- 纪
 - 表一 〈花之品〉
 - 表二 〈花之年〉
 - 书八
- 一种
 - 二栽
 - 三分
 - 四接
 - 五浇
 - 六养
 - 七医
 - 八忌
 
 - 传六
- 一神品
 - 二名品
 - 三灵品
 - 四逸品
 - 五能品
 - 六具品
 - 拾遗
 
 - 外传
- 花之气
 - 花之种
 - 花之鉴
 
 
- 别传
- 纪园
 - 纪风俗
 
 
- 花考
 - 神异
 - 方术
 
- 艺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