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凌犯

梁乾化二年五月壬戌夜,荧惑犯心大星,去心四度,顺行。司天奏:“大星为帝王之星,宜乎修德以答天谴。”其年六月五日,太祖崩。

贞明四年十二月癸亥,镇星犯文昌上将。唐天祐十五年也。是日与唐兵大战于胡柳坡,唐幽州节度使周德威殁于阵。

后唐同光三年九月己亥,荧惑在江东犯第一星。是年,天下大水。

长兴四年八月己未夜,五鼓三筹,荧惑近天高星,岁星近司怪星,太白近轩辕大星。是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明宗崩。

清泰三年五月丙申夜,荧惑、岁星相犯于轩辕,又犯大星。其年,降制除晋高祖为郓州节度使,晋祖不受诏。

晋开运元年十月壬戌夜,荧惑犯哭星。司天监赵延义奏:“玄枵鬼方,阴之所治,司命哭位,生乎荧火,猛而代,其征也急,齐地将有覆破象,多伏法而死者。”其年十二月,青州叛帅杨光远子承勋斩其同谋逆人邱涛等,以城降。光远寻亦被诛。

汉乾祐二年十一月辛亥夜,镇星始出太微之左掖门。自戊辰岁八月己丑,镇星入太微垣,犯上将、左右执法、内屏、谒者,句已往来,凡四百四十三日,方出左掖。

周显德六年六月十八日,荧惑与心大星合度,光芒相射。其月十九日,世宗崩。先,荧惑句已于房、心间,凡数月,至上临崩之前一夕,与心大星合度。是夜顺行。

星聚

后唐同光二年八月甲申,岁星、荧惑合,在翼十四度。

天成三年九月庚辰,镇星、岁星合于箕,辛巳,太白、荧惑合于轸。

晋天福三年四月癸巳夜,五鼓三点后,太白与镇星合。太白在镇星北一寸,光芒相接。镇星在娄宿二度,顺行黄道内一度。太白在娄宿二度,顺行黄道内一度。宿度在徐、鲁之分,日辰在荆、楚之分。

汉天福十二年六月,镇星、太白、岁星、荧惑聚于张宿。占云:“有帝王兴于周者。”汉高祖起义兵,自平阳趋洛以应之。及隐帝将嗣位,又封周王。暨周太祖登位,以姬姓之后,复继宗周,天人之符,乃有所属。

流星

梁乾化元年十一月甲辰夜,东方有流星如数升器,自毕宿口曳光三丈馀,有声如雷。

后唐同光三年六月庚寅夜一鼓,西南有流星,约七十馀,皆有尾迹,西南流。其年七月,贞简皇太后崩。

长兴二年九月丙戌夜二鼓初,东北方有小星,流入北斗魁灭。至五鼓初,西北方次北有流星,状如半升器,前小后大,速流入奎灭。尾迹凝天,屈曲如云而散,光明烛地。又东北有流星如大桃,出下台星,向西北速流,至斗柄第三星旁灭。五鼓后至明,中天及四方有小流星百馀,流注交横。

清泰元年九月辛丑夜五鼓初,有大星如五斗器,西南流,尾迹长数丈,色赤,移时盘屈如龙形,蹙缩如二铧,相斗而散。又一星稍小,东流,有尾迹凝成白气,食顷方散。

晋天福三年三月壬申夜四鼓后,东方有大流星,状如三升器,其色白,尾迹长二尺馀,屈曲流出河鼓星东三尺,东流丈馀灭。

周显德三年正月癸亥五鼓后,有大星出南斗傃,东北流丈馀灭。

山摧

后唐长兴三年七月,夔州奏,赤甲山崩。

水溢

梁开平四年十月,青、宋、冀、亳水,诏令本州以省仓粟、麦等赈贷。

后唐同光二年十二月,中书门下奏:“今年秋,天下州府多有水灾,百姓所纳秋税,请特放加耗。”从之。

三年六月至九月,大雨,江、河决,坏民田。七月,洛水泛涨,坏天津桥,漂近河庐舍,舣舟为渡,覆没者日有之。邺都奏:“御河涨,于石灰窑口开故河道,以分水势。”巩县河决,冲注廒仓。八月敕:“如闻天津桥未通往来,百官以舟船济渡,因兹倾覆,兼踣泥涂。自今文武百官,可三日一趋朝,宰臣即每日中书视事。”

四年正月敕:“自京以东,幅员千里,水潦为沴,流亡渐多。宜自今月三日后,避正殿,减膳,彻乐,省费,以答天谴。应去年经水决处乡村,有不逮及逃移人户差科,夏秋两税及诸折料,委逐处长吏切加点检,并与放免,仍一年内不得杂差遣。应在京及诸县,有停贮斛斗,并令减价出粜,以济公私。如不遵守,仰具奏闻。”

长兴三年七月,诸州大水,宋、亳、颍尤甚。宰臣奏曰:“今秋宋州管界,水灾最甚,人户流亡,粟价暴贵。臣等商量,请于本州出斛斗,依时估出粜,以救贫民。兼大水之后,颇少宿麦,穷民不办种子,亦望本州据人户等第,支借麦种,自十石至三石,候来年收麦,据原数却令送纳。”从之。

清泰元年九月,连雨害稼。诏曰:“久雨不止,礼有祈禳,禜都城门三日不止,仍祈山川,告宗庙社稷。宜令太子宾客李延范等禜诸城门,太常卿李怿等告宗庙社稷。”

晋天福四年七月,西京大水,伊、洛、瀍、涧皆溢,坏天津桥。八月,河决博平,甘陵大水。

六年九月,河决于滑、邢,一溉东流。居民登丘冢,为水所隔,诏所在发舟船以救之。兖州、濮州界皆为水所漂溺,命鸿胪少卿魏玭、将作少监霍廷让、右领卫将军安璇、右骁骑将军田畯,于滑、濮、澶、郓四州,检河水所害稼,并抚问遭水百姓。兖州又奏:“河水东流,阔七十里,水势南流入沓河及扬州河。”至七年三月,命宋州节度使安彦威率丁夫塞之。河平,建碑立庙于河决之所。

七年四月,诏曰:“近年已来,大河频决,漂荡户口,妨废农桑,言念蒸民,用兹凋弊。凡居牧守,皆委山、河,既在封圻,所宜专切。今后宜令沿河广晋府、开封府尹,逐处观察防御使、刺史等,并兼河堤使名额,任便差选职员,分擘勾当。有堤堰怯薄、水势冲注处,预先计整,不得临时失于防护。

开运元年六月,黄河、洛河泛溢,坏堤堰,郑州原武、荥泽县界河决。

周广顺二年七月,暴风雨,京师水深二尺,坏墙屋不可胜计。诸州皆奏大雨,所在河渠泛溢害稼。

三年六月,诸州大水。襄州汉江泛溢,坏羊马城,大城城内水深一丈五尺,仓库漂尽,居人溺者甚众。

后唐天成四年十一月,汝州火,烧羽林军营五百馀间。先是,司天奏:“荧惑入羽林,请京师备火。”至是应之。

长兴二年四月,汴州封禅寺门上忽有火起,延烧近寺庐舍,相次黎福县亦火。

三年十二月,怀州军营内三处火光自起,人至即灭,不焚庐舍。

晋天福三年十一月,襄州奏,火焚居民千馀家。

周显德五年四月,吴越王钱弘俶奏:“十日夜,杭州火,焚烧府署殆尽。”上命中使赍诏恤问。

梁开平元年六月,许、陈、汝、蔡、颍五州蝝生,有野禽群飞蔽空,食之皆尽。

后唐同光三年九月,镇州奏飞蝗害稼。

晋天福七年四月,山东、河南、关西诸郡蝗害稼。至八年四月,天下诸道州飞蝗害稼,食草木叶皆尽。诏州县长吏捕蝗。华州节度使杨彦珣、雍州节度使赵荣命百姓捕蝗一斗,以禄粟一斗赏之。时蝗、旱相继,人民流迁,饥者盈路,关西饿莩尤甚,死者十有七八。朝廷以军食不充,分命使臣诸道括借粟麦,晋氏自此衰矣。

汉乾祐元年七月,青、郓、襄、齐、濮、沂、密、邢、曹皆言蝝生。开封府奏,阳武、雍丘、襄邑等县蝗。开封尹侯益遣人以酒肴致祭,寻为鸜鹆食之皆尽。敕禁罗弋鸜鹆,以其有吞蝗之异也。

二年五月,博州奏,有蝝生,化为蝶飞去。宋州奏,蝗一夕抱草而死。差官祭之,复命尚书吏部侍郎段希尧祭东岳,太府卿刘皥祭中岳,皆虑蝗螟故也。

木冰

汉天福十二年十一月二日旦,天大昏雾,木有冰。至十一日,霜露著草皆为冰。时魏府杜重威叛命,车驾亲征,驻跸城下。其月二十七日,杜重威乞降。至来年正月二十七日,高祖崩。

周广顺三年十一月一日,雨木冰。其月,命宰臣冯道奉迎太庙神主赴东京新庙。是日上亲迎神主于西郊。至来年正月十七日,太祖崩。

杂灾变

后唐同光三年九月丁未夜,遍天阴云,北方有声如雷,雉皆雊,俗呼曰“天狗坠”。

天成二年二月己酉,日中有黑气,状如鸡卵。其年十二月壬辰酉时,西南方有赤气如火焰,约二千里。占者云:“不出二年,其下当有大兵。”

应顺元年四月九日,白虹贯日。是日,愍帝遇弑于卫州。

清泰元年十月辛未巳时,有雉金色,自南飞入中书,止于政事堂屋脊上,吏驱之不去。良久北飞,于民家得之。其月,仆射、平章事李愚罢相,守本官吏部尚书;刘昫罢相,守右仆射。

三年三月,有蛇鼠斗于狮子门外,鼠杀蛇。其年,晋高祖起义兵于太原。

晋天福二年正月二日夜初,北方有赤气,西至戌亥地,东北至丑地,南北阔三丈余,状如火光,赤气内见紫微宫及北斗诸星。至三点后,内有白气数条,次行至西,夜半子时方散。开运元年正月乙未,大雾中有白虹相偶。占者云:“海淫所兴,其将有战。”时车驾在澶州,与契丹相守。

其年七月一日,改元开运,是夜大雷雨,明德门内井有石槽,槽有龙首,其夕漂流十数步而龙首断焉。占者云:“石,国姓也,而龙首断焉,大不吉之象。”晋祚果绝于开运。

开运二年正月,东京封邱门外石壕内,有文若大树花叶芬敷之状,相连数十株,宛若图画。唐景福中,卢彦威镇沧州,壕水如此,时有高尼辞州人曰:“时将不安,宜速避之。”至光化元年,果为幽州刘仁恭所陷。

汉乾祐元年三月,中书厨釜鸣者七。是月,中书侍郎、平章事李涛罢免,勒归私第。

三年正月,有狐出明德门楼,获之。比常狐毛长,腹别有二足。其年闰五月癸巳,京师西北风暴雨,至戴娄门外,坏营舍瓦木,吹郑门门扉起十馀步落,拔大树数十,震死者六七人,平地水深尺馀。其年十一月,帝与左右郭永明等同谋大臣杨邠、王章、史宏肇等,至其月二十二日,隐帝遇害。

周广顺三年六月,河南、河北诸州,旬日无鸟,既而聚泽、潞之间山谷中,集于林木,压折树枝。是年,人疾疫者甚众,至显德元年,河东刘崇为周师所败,伏尸流血,故先萌其兆。

显德元年三月,潞州高平县有鹊巢于县郭之南平地,巢中七八雏。

六年二月癸巳,有一人敝衣冠,阑入中书,升政事堂。吏叱之曰:“尔何人,据床而坐?何人遣尔至此?”其人曰:“宋州官家教我来此。”吏具其事白于宰臣,宰臣密令遣之,寻不知所适。其年六月十九日,世宗崩。明年正月四日,大宋受命。其年六月辛卯辰巳间,京师天地晦冥,澍雨骤降,雨中有腥气。是日,世宗崩。

杂录

后唐同光二年九月,司天奏,请禁天下造私历者。从之。

周广顺三年八月敕:“自今后玄象器物、天文图书谶记、七曜历、太乙雷公式法等,私家不得有及衷私传习,有者并须焚毁。司天台、翰林院本司职员,不得以前代所禁文书,出外借人传写。其诸时日、五行、占筮之书不在禁限。每年历日,须候本司再算造奏定,方得雕印,本司不得衷私示外,如违准律科罪。”

显德三年八月敕:“应诸色阴阳占卜书,宜令司天台、翰林院集官详定。其书如是曾经前代圣贤行用、合正道者,只可存留;其有浅近妖妄不依典据者,并可毁废。”

功臣

梁开平三年十月,诏曰:“太保韩建,每月旦、十五日入阁称贺,即令赴朝参,馀时勿用入见。”示优礼也。

乾化元年正月敕:“许昌雄镇,太保韩建,朕用之布政,民耕盗止,久居其位,庶可胜残矣。宜令中书门下不计年月,勿议替移。”

后唐同光三年八月内诏:“册吴越王钱镠,其印宜以‘吴越国王之印’为文,仍令所司以金铸造。”示异礼也。

天成四年六月敕:“故平卢军节度使霍彦威,勲名显著,宅兆已营,爰遵定谥之规,俾议送终之制,宜以三公礼葬。”

长兴二年四月诏曰:“周崇吕望,有尚父之称;汉重萧何,有不名之礼。钱镠冠公侯之位,疏吴越之封,宜示异恩,俾当缛礼。其钱镠宜赐不名。”其年六月,以唐文正公魏徵八代孙韶为泾州安定县主簿。

晋天福二年七月,以唐忠武公李晟五代孙艥为将仕郎、耀州司户参军。

封建

梁开平元年四月,封湖南节度使马殷为楚王。五月,封河南尹张全义为魏王;两浙节度使钱镠为吴越王;皇兄全昱为广王,依旧守太师致仕;皇从子友谦为冀王,友谅为衡王,友能为惠王,友诲为邵王。

二年正月,追封皇从子友宁为安王,友伦为密王。五月,封沧州节度使刘守文为大彭郡王,幽州节度使刘守光为河间郡王,许州节度使冯行袭为长乐郡王。

三年二月,进封灵武节度使韩逊为颍川郡王。四月,进封易定节度使王处直为北平王,福建节度使王审知为闽王,广州节度使刘隐为南平王,同州节度使刘知俊为大彭郡王,山南东道节度使杨师厚为弘农郡王。追封故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为晋王。七月,进封幽州节度使刘守光为燕王。

四年四月,进封广州节度使刘隐为南海王。追封皇兄存为朗王。六月,追封皇伯义方为颍王,皇叔义谭为韶王。

乾化元年五月,进封延州节度使高万兴为渤海郡王。

二年二月,追封故魏博节度使罗弘敬为赵王。

后唐同光元年十一月,进封延州节度使高万兴为北平王。

二年二月,改封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张全义为齐王。三月,进封荆南节度使高季兴为南平王。四月,封夏州节度使李仁福为朔方王。

天成二年五月,封福建节度使王延钧为琅琊王。六月,封湖南节度使马殷为楚国王。

三年七月,追封伪蜀主王衍为顺正公,以诸侯礼葬。进封福建节度使王延钧为闽王。

长兴四年二月,封东、西两川节度使孟知祥为蜀王。五月,封皇从子从温为兖王,从璋为洋王,从敏为泾王。追封故夏州节度使李仁福为虢王。七月,进封两浙节度使钱元瓘为吴王。

应顺元年正月,封荆南节度使高从诲为南平王,湖南节度使马希范为楚王。进封两浙节度使钱元瓘为吴越王。

清泰元年六月,封幽州节度使赵德均为北平王,青州节度使房知温为东平王。七月,封凤翔节度使李从曮为西平王。

晋天福元年十二月,追封故东丹王李赞华为燕王。

二年五月,封魏博节度使范延光为临清王,青州节度使王建立为临淄王,封凤翔节度使李从曮为岐王。十一月,进封两浙节度使钱元瓘为吴越国王。追封故昭义节度使李嗣昭为韩王。

三年四月,进封凤翔节度使李从曮为秦王,青州节度使王建立为东平王。九月,改封郓州节度使范延光为高平郡王。

五年三月,进封昭义节度使王建立为韩王。九月,进封青州节度使杨光远为东平王。十一月,进封福建节度使王延羲为闽国王。

六年十二月,封两浙节度使钱弘佐为吴越国王。

七年正月,追封皇弟敬德为福王,敬殷为通王。

八年三月,进封淄青节度使杨光远为寿王。

汉天福十二年七月,封湖南节度使马希广为楚王。十月,封魏博节度使高行周为邺王。七月,追封故韩王王建立为秦王。

乾祐元年八月,封两浙节度使钱弘俶为嗣吴越国王。二年十一月,封两浙节度使钱弘俶母吴氏为顺德夫人。封赠之制,妇人有国邑之号,死乃有谥。近梁朝赐张全义妻储氏为贤懿夫人,又改庄惠,盖当时特恩,非旧典也。

三年十二月,追封故顺德太夫人吴氏为恭懿夫人。

周广顺元年正月,进封郓州节度使高行周为齐王,封山南东道节度使安审琦为南阳王,淄青节度使符彦卿为淮阳王,夏州节度使李彝殷为陇西郡王,荆南节度使高保融为渤海郡王,灵武节度使冯晖为陈留郡王。追封故枢密使杨邠为弘农郡王,故三司使王章为琅琊郡王,故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史宏肇为郑王。四月,追封故许州节度使刘信为蔡王。

二年六月,追封故灵武节度使冯晖为卫王。八月,追封故齐王高行周为秦王。

显德元年正月,进封山南东道节度使南阳王安审琦为陈王,淮阳王符彦卿为卫王,渤海郡王高保融为南平王,陇西郡王李彝殷为西平王。四月,追封故中书令冯道为瀛王。七月,进封卫王符彦卿为魏王。

六年二月,追封故陈王安审琦为齐王。

杂录

后唐天成元年七月,中书门下奏:“湖南节度使马殷封楚国王。礼文不载国王之制,请约三公之仪,用竹册。”从之。

封岳渎

梁开平元年九月,封镇东军神祠为崇福侯。从两浙奏也,其年十一月,封福州闽县玷琦里石庙为昭福祠。从福建奏请也。

后唐长兴二年七月,封故闽越王无诸为富义王。从福建节度使王延钧奏也。

四年七月,封泰山三郎为威雄大将军。时上不豫,刘遂清引泰山僧进风药,用之小康。其僧请封泰山三郎,遂从之。时以为妖惑之甚。

清泰元年六月,封吴岳成德公为灵应王。初,废帝在凤翔,将谋入纂大位,潜令人祷吴岳,冀获资助。及即尊位,乃诏有司别议封崇。中书门下奏:“唐天宝十载正月,封吴山为成德公,与沂山、会稽、医巫闾同封。至至德二载十二月,改吴山为岳,祠享官属一同五岳。今国家以祈祷灵应,宜示殊礼,臣等商量,请加封为灵应王。”从之。其年十一月敕:“杭州护国庙故封崇德王,城隍神改封顺义保寜王,铜官庙改封福善通灵王,湖州城隍神封阜俗安城王,越州城隍封兴德保闽王。”从两浙节度使钱元瓘奏也。

晋天福二年五月敕:“青草湖庙安流侯改封广利公,洞庭湖庙利涉侯改封灵济公,磊石庙昭灵侯改封威显公,黄陵二妃懿节庙改封昭烈庙。”从湖南节度使马希范奏也。其年八月敕:“唐魏国公李靖宜封灵显王。”按史传郑州东陂田,后魏孝文皇帝赐仆射李仲显,俗因谓仆射陂,仍立祠庙,年祀绵远,时俗误传为李靖祠。明宗征朱守殷经过,制赠太保,遣左散骑常侍萧希甫就行册命,仍立石记于庙,目为唐卫公李靖之祠。暨今封王,盖传习之误也。

七年十月,封襄州利市庙为显正王。

汉乾祐三年八月,封蒙州城隍神为灵感王。从湖南节度使马希范奏也。